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马踏三国-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投降大梁的,就算周瑜不来,他也要整顿兵马,杀到成都去,恢复蜀国的国号。
此番与周瑜可谓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当然了,周瑜也有自己的打算。他知道荆州乃是四战之地,开启战端容易,想要占据荆州却难。强盛的大梁、残存的蜀国,新兴起的吴国,各占荆州的一部分,谁都不想看到任何一家在荆州独大,稍有风吹草动,必然引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所以周瑜在抵达荆州之后,只是夺下了连山接水的天门寨之后,便不再向前了,摆出了一副全力防守的姿态来,以逸待劳的等待着陈到的大军。
周瑜相信,吴国之主孙权、大都督鲁肃等人,是绝不会眼看着他击败陈到,配合庞统占据整个荆州的,一定会派兵前来这趟浑水,好浑水摸鱼。
既然如此,那就找个机会,挑起陈到与吴国之间的矛盾,让他们先大打出手再说。即便不能令他们两家反目成仇,也要等孙权的江东军亮出獠牙之后,周瑜才能伺机而动。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等摸清了吴国的兵力部署,周瑜才好制定下一步的作战计划。既然吴国敢派兵前来,那就要承受大梁的怒火,周瑜已经决定,不管吴国派来多少人,都不要想着能够再回江东了,荆州,便是吴国将士们的埋骨之所。
在这个问题上,驻守荆州的大梁大司马庞统是支持周瑜的。他们二人已经达成默契,等一切尘埃落定之后,二人便将分头出兵,进击陈到和孙权的兵马。
正如周瑜和庞统所料,得知周瑜拿下了天门寨之后,陈到怒不可遏,起荆州兵十万来攻打周瑜,并留下同等人数的将士镇守半部荆州,以防孙权在陈到身后递刀子。
然而陈到低估了孙权对荆州的觊觎之心,陈到率兵刚刚抵达天门附近,吴国的大都督鲁肃、副都督吕蒙,便率领三十万江东军,长驱直入,自长沙出兵,袭取陈到手中的半部荆州。
陈到留下的十万荆州兵,抵挡不住江东军的猛攻,节节败退,接连丧城丢土,被鲁肃率部连克数十县。
陈到闻讯后,放弃了和周瑜决一死战的打算,连忙率部回援襄阳,在襄阳一带集结起重兵,抵抗鲁肃的兵锋。
他在荆州盘踞数年之久,在军中威望甚高,荆州二十多万将士在陈到的带领下,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凭借着地利,死死地扛住了鲁肃的猛攻,令鲁肃一时之间找不到破解之法。
战况陷入胶着之后,最先进入战场的周瑜,却忽然化身为黄雀,于螳螂捕蝉之际,猛攻陈到的身后,陈到不敢离开襄阳,只能任凭周瑜攻城略地,眼睁睁的看着周瑜将兵线从天门,一直向东推到了襄阳附近。
与此同时,大梁大司马庞统,忽的率部出现在了长沙郡之北,闪击吴国的补给线,一举拿下了长沙,令鲁肃的三十万江东军,成为了深入的孤军,再无后援可以支撑。
如此一来,荆州局势就像是一块巨大的夹层糕,吴国三十万江东军,成为了最里面一层的夹心,陈到的蜀国残部与庞统的部众,把吴国将士包夹在其中,是为第二层;而周瑜的十五万水军,则是位于最外围,又把陈到的兵力围困在了其中。
在这三层势力之中,形势最不利的,反而是兵力最多的吴国了。
鲁肃一路突飞猛进,所带的粮草并不多,结果被庞统断了后路的补给,一下子就没了粮草的支撑,只能靠到手城池的存粮度日,举步维艰。
陈到的二十多万荆州兵也不好过,襄阳城中的粮草丰足,他们没有粮草上的困扰,可他们时刻要面临腹背受敌的窘境,既要小心外围周瑜的侵袭,还要防备肘腋之间鲁肃的猛攻。
相比这两支人马,周瑜和庞统无疑要好过很多,他们既没有粮草的压力,也不担心对手的反扑,悠然自得的很。
当荆州的局势传到孙权的耳中之后,孙权当即大怒,破口大骂马超无情无义。
在孙权看来,马超身为大梁之主,即将和江东郡主孙尚香结为夫妻,那怎么说也算是自家人了,虽然这种婚姻不会牵扯到国事太多,可马超理应给他这个大舅哥几分面子啊!怎么能堵截江东军的粮道补给线呢?
当初,孙权可是看准了这一点,认为有机可乘,才肆无忌惮的出兵的,他觉得堂堂大梁之主,还不至于如此翻脸无情吧?
如今可倒好,三十万江东军围困荆州,进退不得,孙权可是再也坐不住了,立刻以吴王之名,给庞统写了一封信,要求庞统看在两家乃是秦晋之好的份上,让出粮道来。
第五百六十七章 何去何从
吴国,都城建业。
孙权沉默不语的坐在王位上,满面阴郁。
大殿中,满殿文武大臣一言不发,神情悲戚,很多人的目光都落在第一排空着的座位上。
那是属于大都督鲁肃的座位,而如今,却物是人非,鲁肃一病不起,驾鹤西去,令吴国痛失砥柱中流,犹如失却了擎天巨柱,真正的动摇了吴国的根基。
死一般的沉寂中,吴王孙权艰难的张了张嘴,苦涩的说道:“诸位,子敬撒手人寰,令孤心中悲痛。然国事不可废,国祚如何,还需仰仗诸位群策群力。”
三十万江东军的损失,大都督鲁肃病死,副都督吕蒙被斩杀,如此沉痛的打击,真不是偏安一隅的吴国能轻易承受的。
这是伤筋动骨的巨大打击,直接让吴国元气大伤了,如此窘迫的形势下,吴国今后该何去何从?孙权深知一个决断不善,就有可能导致吴国步上蜀国的后尘,消失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
他此刻的悲痛,一半是因为鲁肃、吕蒙的去世,另一半,就是担忧吴国今后的情势了。
“大王!大梁不可敌啊!唉伯符将军在时,老夫便劝说过他,千万不要和大梁为敌,伯符将军一句也不肯听,以至于令两国交恶,如今……老臣恳请大王,看在江东数十万子民的份上,向大梁求和吧!”
老臣张昭第一个站了出来,颤巍巍的说着。
挑着眼皮看了张昭一眼,孙权心中大感不满。
如果早知道大梁的兵马如此强盛,他也不会生出觊觎荆州之心啊,更不会在大梁兵力不足的情况下,公然和大梁翻脸了。如今事已至此,后悔肯定是于事无补的了,孙权想听的,是补救的办法,而不是倚老卖老的指责。
张昭的话,气的孙权只牙根疼。
孙权虽然年轻,可在吴侯的位置上坐了六年,在吴王的位置上也快有三年的时间了,长久的身居高位,主掌一国的生杀大权,是何等的风光?如果让孙权对大梁俯首称臣,跟刘禅一样,放弃手中的权力,安心的做一个富家翁,他真的是不甘心啊!
没错,在少年时,孙权也曾为马超的气度和谋略所倾倒,不支持孙策敌视马超。可如今时过境迁,孙权也成为了一国之主,手中的权力,岂是说能放下就能放下的?在王座的诱惑下,古往今来,又有几人能保持一颗平常心?
见孙权久久没有说话,张昭上前一步,刚要再说些什么,老将程普抢先喝道:“大丈夫生于世间,何惧生死?!我江东尚有雄兵数十万,他马超再厉害,还能同时与魏、吴开战不成?如大梁兵马敢来犯境,老臣愿拼死一战,护我江东!”
程普之后,老一辈的黄盖、韩当等人,中生代的周泰、徐盛、蒋钦、潘璋等悍将,以及新生代的丁奉、陈武等,悉数站了出来,昂然说道:“臣等,愿追随程老将军,护我江东,与大梁死战到底!”
文官之列,虞翻站出来驳斥道:“守土卫国,有一腔热血自然是好的。但绝不能单单凭着一腔热血,便做出不利于国之事。诸位将军言辞激烈,殊不知,这番话若是传到梁王的耳中,必会为我江东召来弥天大祸啊!”
虞翻的身边,张温同样说道:“正是如此!自古以来,谋士运筹帷幄,武将上阵杀敌,在处理家国大事上,恐并非诸位将军所长吧?”
同为文官的陆绩亦站出来开了口:“大梁如今虽战事不休,然大梁之主雄才大略,麾下百万雄兵,战将如云,谋士如雨,岂可轻侮?更兼关云长、赵子龙、张翼德、黄汉升、张文远、张隽义等人,俱为世之名将;贾文和、诸葛孔明、庞士元、周公瑾等人,全为一流的谋臣;更遑论还有魏延、甘宁等悍将,法正、陈宫等谋士相助,如此强盛,只能交好,实不宜与之对立啊!”
“除了兵精将猛谋臣众多之外,大梁占据大半个天下,凉州善出悍卒、良马;雍州沃野千里,盛产粮食;并州久居边陲,民风强劲;兰州原本乃西域之地,有丝绸之路的便利,资金往来无数;威、伏二州的草原战士悉数投在梁王麾下……还有东北的幽州、西南的益州,如今大梁又占据了荆州,天下兵勇、良田、辎重,十成中有七成出自大梁!试问,我江东,如何与大梁匹敌?拿什么匹敌?”
文官骆统继陆绩之后,指出了大梁在地域上的强大。
自张昭以下,众位文官你一言,我一语,从猛将、谋臣、兵力、民力、地域、钱粮等各个方面,不断渲染着大梁的强盛,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着,绝不能与大梁为敌的理由,令孙权的脸色变的更阴沉了。
备受孙权倚重的诸葛瑾,虽然没有说话,可脸上的神情显然同样是不看好与大梁争锋的。只不过他的胞弟诸葛亮身居大梁右相国之高位,他出于避嫌,没有明言罢了。
他们说的这些,孙权不是不知道,他也知道吴国不过只占据着江东之地,是无论如何也无法与大梁争锋的,可他就是放不下心中的那一丝执念,不甘心束手待毙,亦不甘心把父兄留下的基业,拱手让于他人。
第五百六十八章 盖世双雄
北方,常山战场。
时值寒冬,北风呼啸而来,为苍茫大地平添了一股悲凉之气。
而无法冷却的,是争雄天下的雄心,是数十万将士们的一腔热血!
曹操亲自率领三十万大军,气势汹汹而来。可是还不等他对常山发动第一轮进攻,大梁之主马超便率领义勇军赶到了战场,自西门进入常山,金色的梁王大旗,在常山的城头上高高升起,令曹操的气势为之一缓。
曹操把自己当做诱饵,吸引马超的注意力,为的就是李通那边能够进展的顺利一些,占据幽州,斩杀公孙瓒。
所以在对峙了数日之后,曹操终于率部踏出了营寨,来到了常山城下。他必须要多给李通争取一些时间,等李通那边有所斩获之后,曹操方能制定下一步的作战方针。
迎着高悬在空中的骄阳,曹操身披大红色腾龙披风,身穿金甲,骑在绝影之上,腰悬倚天剑而出,来到大阵之前,高声呼喊道:“曹操特来请孟起一晤!”
此刻,曹操已经脱离了本阵,单人独骑来到了红衣弩炮的射程边缘,淡定自若的气度,浑然不似是个枭雄,乍看之下,倒是充满了英雄的气概。
等曹操大喊了三声之后,常山的城门缓缓打开,一队队气吞万里如虎的奔雷骑精锐奔涌而出,分作两队驻守在城门之前。左侧带队之人正是万人敌张飞,一杆丈八蛇矛,一匹踏雪乌骓,力拔山兮气盖世。
胡车儿则是扛着沉重的狼牙大棒,居于右侧,与张飞之间隔着十步的距离。
两人各自率军站定之后,两面金色的大旗,自城门中撑起,其一上书一个斗大的“梁”字,另一面,则是大书一个“马”字。
两面大旗的掩映下,神骏的龙象宝马率先探出马头来,身上披着两层褶褶生光的马铠。马背之上,如渊如岳的端坐着大梁之主马超,他的腰身挺的如山岳般挺直,身上是瑰丽的白虎啸天铠,偏偏龙鳞形状的甲片,发出阵阵的摩擦声。
龙舌虎牙的霸王枪,被马超握在掌中,那沉重的分量,令人望而生畏。
腰间带着一个宽大的剑鞘,足有七寸宽,巨阙重剑的剑柄露在外面,剑柄的尾端,镶嵌着一颗血红色的宝石。
脑后,一根粗大的白狼尾,随风摇曳。等龙象宝马静止下来后,粗大的白狼尾随之在风中静止,落到了马超的肩上,宛如一条盘旋在脖颈间的白龙。
最引人瞩目的,是马超俊逸的面庞。两颗深邃的眼眸,宛如夜空中最亮的星辰,无形之中便能把人吸引近其中;脱离了稚嫩的面庞上,如今随着年岁的增长,线条变的更显刚毅,额头上的竖眼伤疤,更是点睛之笔,将马超整个人的气质,与英俊中衬托出几分杀伐之意,配合他自身上位者的气度,即便他不说话,只是往那里一站,便立刻成为了全场关注的焦点。
锦马超,来了!
“孟德兄,别来无恙否?”马超昂然说道。
曹操的眼角微微一跳,他没料到马超竟然真的敢出城和自己见面,这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了。
不过想想也不奇怪,堂堂大梁之主,神威天将军,西凉锦马超,什么样的大风大浪没见过?
在马超的字典里,就没有“退缩”这个词汇!
曹操敢在万军之前,单人独骑脱离战阵,无视红衣弩炮的巨大威胁;占据着天时地利人和的马超,又岂能被曹操的气势个给压下去?
马超这一现身,曹操想在气势上打压马超的愿望,立刻便落了空。
干笑了两声,曹操在马背上微微拱手,笑道:“梁王真是越来越威武了,霸气侧漏,简直令人无法直视啊。”
马超飒然笑道:“孟德兄便不要捧杀本王了。还记的昔日煮酒论英雄乎?”
曹操笑道:“当日,孤曾言,天下英雄,为梁王与孤而。言犹在耳,岂敢或忘?”
“既如此,来人,上酒!”马超挥手大喝一声。
数名奔雷骑精锐立刻飞身下马,快步来到马超和曹操之间的空地上,手脚麻利的放下一张小案,在桌案上摆上了一壶西风烈酒,两个酒杯以及一盘青梅。
在这个季节,能把青梅保持的好似刚下树时鲜嫩,倒是颇为难的。看着那一盘引人垂涎的青梅,曹操忍不住又是眉梢一抽。
单是这盘青梅,便足以说明马超是有备而来的了。
第五百六十九章 七进七出 一
经过三天的相安无事之后,在第四天朝阳刚刚升起的时候,常山城下战鼓之声大作,令人振奋的将军令鼓点声,远远地传扬了出去,各义勇军部人马开始在鼓点声中迅速集结,明亮的铠甲和锋锐的刀枪,在朝阳的映照下闪闪发光,折射在将士们坚毅的脸庞上。
义勇军将士们的对面,数十万魏军将士,如众星捧月般拱卫着曹操,同样是严阵以待。
决战在即!
没有任何的战前动员,马超手持沉重的霸王枪,向着魏军的大阵方向一指,直接发号施令:“元常率一万奔雷骑为左翼,子龙率一万奔雷骑为右翼;翼德,与本王率一万奔雷骑为前锋,胡车儿率三万破军阵为合后;文长率两万军接应左翼;汉升老将军率两万军为接应右翼;马玩,率两万军操控红衣弩炮和霹雳车!其余人等,各依顺序!”
前后左右共计二十万大军,排成双重八阵图,整齐有序的高举起手中的武器,在他们敬如天神的梁王统领下,声势骇人的向曹军大营逼近!
冲天的杀气,惊的路边的野兔、从树林中的鸟群,争先恐后的逃离战场附近。
出现在义勇军对面的魏军战阵,同样是由二十万将士组成,他们排列成五个方阵,按照金、木、水、火、土的排列,组成了一个巨大的五行战阵,隔着数里之遥,与义勇军针锋相对。
骑兵,在汉代的战场上,尤其是在短兵相接的战场上,往往是发起第一波攻势的兵种,此刻也不例外。
义勇的先锋部队是马超麾下百战百胜的的奔雷骑,而曹操派出的先锋部队,赫然正是他精心打造出来的精锐骑兵虎豹骑。
三通战鼓响罢,虎豹骑的统领曹纯高声喊道:“大梁之人!你们是想斗兵,斗将还是斗阵?”
对大梁之主、神威天将军马超的威名,甚至是奔雷骑的攻无不克,曹纯心中不忿已久,自虎豹骑组建至今,除了和奔雷骑交战之外,还从未尝到过失败的滋味,此番再次狭路相逢,曹纯很想能够再次证明谁才是真正的百战精锐,因此在见到和自己对垒的部队,正是奔雷骑的时候,曹纯便直接发出了挑战。
自从上一次北方大战后,曹纯可是不遗余力的苦练了虎豹骑两年之久,再加上他们也获得了双边马镫、高桥马鞍等装备,让曹纯的底气变的很足,自认为虎豹骑有了和奔雷骑一较高下的能力了。
义勇军阵中,不等其他人答话,赵云一挥手中银枪,朗声说道:“先斗兵,再斗将,最后斗阵。今日便让你知道,百战奔雷骑为何会被称作是真正的精英!”
曹纯大声喝道:“好!就如此!”随即,他看似随意的向身边的十名虎豹骑一指,示意他们作为第一次交锋的人员,与血杀军精锐进行斗兵。别看曹纯貌似随意,实则他早就做出了安排,跟随在他身边的这十名虎豹骑,可都不是普通的士兵,他们都是武艺最为出众的骑督,每个人都掌管着二百名的虎豹骑精锐,无不是可以一当十的行家里手。
相比于曹纯的刻意,赵云就显得随意的多了,他是真正的随便一划,顺手就指出了十名奔雷骑精锐,让他们负载着整个义勇军的荣誉,去和曹纯挑选出来的虎豹骑进行斗兵。在这随手一划中,赵云对他身后的奔雷骑精锐的自信,表露无余。
确定了对手,十名虎豹骑的骑督同时怒吼一声,挥动手中的马刀,就向奔雷骑冲了过去。虎豹骑其实只不过是曹操对奔雷骑的翻版,一应武器装备都是参照着奔雷骑的配备来设置的,只不过曹操手中没有像韩暨、郑浑、马钧这样的能人良匠相助,所以虎豹骑使用的装甲和战刀,比奔雷骑还是有着明显的差距的,但从外观上来看,虎豹骑的长枪就要比奔雷骑的龙枪分量轻的多。
而且虎贲军背后背着的,也并不是沉重的西凉弯刀,而是狭长的窄马刀,和匈奴人的马刀有些类似,只是要更长一些,这种马刀不太适合劈砍,但是穿透力却强悍的很。
面对虎豹骑的冲锋,十名奔雷骑精锐根本不屑于使用龙枪去对付虎豹骑,不慌不忙的把手伸向背后,整齐划一的抽出背后的西凉弯刀,仰天怒吼道:“疾如风,徐如林,侵如火,不动如山!杀!”
随即,这十名奔雷骑精锐策动战马,对冲来的十名虎豹骑展开了反冲锋。
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
曹纯在看到奔雷骑整齐划一的动作之后,心中不由得一沉,一种不想的预感,瞬间在他的心上散布出一片阴霾。
第五百七十章 七进七出 二
一枪斩杀了虎豹骑的主将曹纯,赵云横枪立马,睥睨魏军数十万将士,怒喝道:“常山赵子龙在此!谁敢来战?”
原本是两军乱战的局面,硬是被艺高人胆大的赵云,活生生的给变成了一场独角戏。
看到这一幕,马超挥手暂停了部下各路人马的进军,面带微笑的把舞台留给了赵云,让他尽情的施展。
不知为何,在马超的对面,曹操竟然也做出了同样的举动,二十万魏军纷纷停下了脚步,注视着战场之中的赵云。
怒吼三声,见魏军阵中无人应答,赵云竟然独自一人拍马而出,策马杀尽了曹军的前阵之中。
他的这个举动,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包括马超。谁也没有想到,赵云敢以一己之力,向二十万魏军发动冲锋!
在众人目瞪口呆之际,赵云趁机飞马而至,一枪将一名曹军副将刺杀与马下,径直向曹操退走的方向冲去,一杆长枪左右冲杀,简直如入无人之境。
曹操看到赵云勇猛,大惊道:“常山赵子龙之勇,竟是不输马超耶!为何万夫莫当之勇的虎将,均出自马儿的帐下!”
随即,曹操转头对身边的曹仁说道:“这样的英雄若能为我所用,何愁不能定天下?传令下去,不要放箭,活捉赵云!谁能活捉赵云,赏金千两!”
曹仁奉劝道:“主公,你忘了马超的教训了吗?,当初……当初……”话到嘴边,曹仁硬生生的把“割须弃袍”四个字给咽了回去,换了一个比较委婉的说法。
第一次北方大战之时,曹操本想震慑天下,故而下令不许对马超释放冷箭,结果被马超杀的割须弃袍,这是天下人尽皆知的事情。
曹操闻言,哈哈大笑道:“你也学会忌讳言辞了?哈哈,不过今时可不同往日,这是我军的大阵,哪来的伏兵?放心传令就是,走,随吾到阵中的山包上,凭高观看赵云的武艺!”曹仁见到曹操这么说,知道他下定决心了,也不好在说什么,只得按照曹操的命令,向下层的将士们传达了下去。
听说捉住赵云能拿到一千两黄金的封赏,曹军将士们的心思立刻活跃了起来,曹仁的副将淳于导手提大刀,躲藏在乱军身后,策马悄悄来到赵云侧方,看准时机,趁着赵云在与其他将士厮杀的时候,手中大刀暴袭而出,连肩带背猛然砍向赵云,反正曹操只说要活的,没说不要残废的,只要有口气就行。
厮杀中的赵云耳听身侧风声不善,用眼角的余光一扫,看到淳于导的大刀正急速向自己砍来。
赵云不慌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