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马踏三国-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往上看,马超见到一双白皙的玉手,正端着一只碧绿色的玉杯放在胸前,显然便是自己刚才的入口之物了;在一双玉手的后面,对面女子酥胸处的位置,一对初见规模的玉峰悄然隆起;在上面,是修长白皙的脖颈,好似画中的天鹅脖颈一般优美;脖颈之上,是一张精致的瓜子脸,脸上不施脂粉,美色天成,其间一双玉眸,正包含羞涩的看着马超。
  绝对的美女!这个级别的美女放在后世,那可都是千万宅男们心目中的女神了!马超暗暗在心中做出了评价。同时,马超的心中不由得泛起了一丝疑惑,眼前的这个美女,似乎并不是自己府中之人,至少自己此前从未看到过,而且她身上的衣物,也绝不是寻常的丫鬟能穿的出来的,那么她到底是谁呢?
  “你是何人?为何此前似乎并未见过你?”马超挣扎着坐起身来,开口询问道。
  眼前的美少女樱唇轻启,声音好听的就像是浑然天成的乐曲:“堂堂冠军侯,好大的威名,想不到却也有如此不堪的时候。冠军侯既不识婉儿样貌,为何还要上门提亲?”
  只顾着听那动听的声调,马超却忽略了眼前美少女话中之意,大咧咧的摆手说道:“谁都有高兴的时候,难道高兴之际还不让人尽兴饮酒了么?你这个婉儿,说话也太……呃,你说你是谁?”
  话说到一半,马超才猛然醒悟了过来,有些尴尬的看着少女,举起的一只右手,收回也不是,不收回也不是,别提有多难堪了。
  看到马超的神态,婉儿掩嘴噗嗤一笑,打趣道:“看来冠军侯此刻已经醒酒了噢。”
  马超闻言,连忙直起身体,手忙脚乱的整理着衣衫,忙不迭的解释道:“原来是婉儿小姐,孟起唐突了。”
  “不必再整理衣衫了,昨晚……昨晚便是婉儿为冠军侯宽衣的……”含羞带怯的说出这样一句话,婉儿的俏脸绯红,放下手中的茶杯,转过身去快步走出了马超的房间,只留下空气中久久不能消散的香气。
  马超看着婉儿的背影,木然的放下手,竟是有些痴了……原来,自己昨晚大醉之后,竟是自己的未婚妻帮自己除去的外衣!马超甚至能够想象的出,以昨晚自己的状态,必定是酒气冲天,说不定夜间还会有呕吐之物,可是当自己一觉醒来,却发现房间中除了淡淡的香气,丝毫没有其他的异味,就连自己的外衣,都已经被整整齐齐的叠起来放在了床头上……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短暂的呆滞过后,马超的心中,涌起了无限的满足之意。看来自己的决定真的是非常明智的,杨婉儿如此贤惠,且如此的美丽可人,性格既不似大家闺秀那样内秀,也不像马云禄那样刁蛮,落落大方倒是十分符合马超的标准。


第八十七章 何进与十常侍
  京城,洛阳。
  皇宫之中一处豪华的别院内,一群白面无须的宦官,正在密谋着什么。
  宦官属于皇帝的内侍,是不能离开宫城的,因此在刘宏活着的时候,便为自己最亲信的太监张让特意建造了一座别院,供张让居住,别院的奢华程度,比之刘宏自己的住处竟是毫不逊色。
  此刻,在张让所居住的这座豪华别院的一间密室内,坐满了人,张让坐在主位上,在他的两侧,围坐着另外九名宦官,曾经建议刘宏成立西园八部校尉军的蹇硕也赫然在列。这十个宦官,平日里狼狈为奸,无恶不作,号为“十常侍”,借着刘宏对他们的信任,涉足朝政已经不是一日两日、一年两年的事了,而张让,便是这十常侍的首领。
  “诸位,”张让率先开口说道:“陛下不幸驾崩,却并未传旨言明太子的人选,这是我们的机会。杂家不说诸位也都清楚,何进那个屠夫早已看我等不顺眼了,这个时候若是让他得了势,我等必将死无葬身之地,现如今想要保住我等的身家性命,便唯有在新皇的身上着手了。”
  颇有些武勇的蹇硕冷哼了一声,道:“何进不过是一个宰猪卖酒的屠夫,只不过是仗着妹子的姿色,攀上了裙带关系,这才被先帝封为大将军,若论起真实本领,何足道哉?”
  “何进确实不足为虑,可是先帝组建的西园八部校尉军,此刻却并非完全在我等的掌控之内,这支军队就在宫廷之内,若是被他人利用而变生肘腋,可是我等的心腹大患啊,何进纵然在愚蠢,也不可能看不到这一点。”十常侍中的第二号人物赵忠阴沉的说道,一边说着,赵忠还瞥了蹇硕一眼。要知道,怂恿刘宏成立西园军的,正是蹇硕,没想到此刻却成了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了。
  蹇硕叹道:“唉,当初为了制衡何进,不得已才劝先帝成立了西园军,没想到先帝走的这么急,不等我们完全将西园军掌握在手中,便……唉!”
  “算了,好在我们也未完全失去机会,这西园军,不是还有一半的力量,掌握在我们的手上吗?”张让出声替蹇硕辩解道。
  “不错!”蹇硕抬起头来,大声说道:“除了袁绍、曹操和淳于琼这三个人不能为我等所用之外,其余的五部校尉军,都是我们的人。”
  十常侍中最阴险,也是心肠最坏的段闻言,阴狠的接口道:“如此便好。那何进若是没有什么异动,咱们便让他多活一段时间;可若是他想把持朝政,说不得,咱们也只好动他一动了。”
  在这十个阴险狡诈的宦官密谋的同时,洛阳城内,气势恢弘的大将军府中,何进也在和部下商量着对付十常侍的计策。
  这何进原本是屠夫,胸中没有半点真才实学,可他有一点好处,就是肯听劝,而且专听对他有利的劝谏。至于这个满脑子都是肌肉的屠夫,究竟是怎么从劝谏的语言中,分辨出哪些对他有利,哪些对他无益,就不得为外人所知了。而何进也正是凭着这一项神奇的本事,再加上他妹子何太后的裙带关系,才能在朝中混的风生水起,这么多年来始终保持着对朝政一定程度的掌控,在和十常侍长久的较量中,没有落在下风。
  此刻坐在何进身边的,除了他府中的心腹之人外,还有袁绍、曹操以及淳于琼三个人。因为西园军的深处宫廷之内,地位特殊,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何进便将他们三个校尉也给请了过来,一同进行商议。
  几乎是与张让的开场白差不多,何进在扫视了众人一眼后,沉声说道:“先帝驾崩,朝政陷入危局之中,十常侍时时刻刻惦念着把持朝政,这个时候,在座的诸位大汉忠臣们,我们该做点什么才对。不知各位心中可有计较?”
  何进身为大将军,身边自然是有智囊团为其出谋划策的,他此番所说的话,其实便是他身边的智囊们提前拟好的稿子,再由何进亲口说出来的,不然以何进的水平,是说不出这样一番正义凛然的话来的,更不会将出发点立足于维护大汉江山的高度上。
  这一点,袁绍几人心中自然十分清楚,可谁也不会道破,反而还以恭敬的神色看着何进,以神色表态对何进所说话语的支持。不管怎么说,何进再怎么不济,毕竟是当朝的大将军,由何进掌握朝政,总比让江山社稷落到几个阉人宦官的手里去要强多了。因此袁绍三人这一次选择了站在何进这边。
  “大将军,先帝驾崩,太子之位空缺。若想名正言顺的接管朝政,还需在太子之位上下手,方为上策。”袁绍神采飞扬的说道。


第八十八章 灵堂立天子
  铮铮铁甲摩擦的声音中,何进很快便率领着部下五百精壮猛士来到了存放刘宏灵柩的大殿。
  “妹子……呃,太后休要难过,末将来了。”何进在进入大殿之后,便对着何太后大声说道。
  见到何进到来,何太后心中一阵激荡,内心中充满了欢喜,可却不好表露在脸上,只好假作哽咽的说道:“大将军请为哀家做主啊。”
  何进来到何太后的身前,蹲下身子来看着自家的妹子,怜惜的说道:“太后放心,末将已经通知朝中重臣们了,稍后文武百官便会赶来,到时,我们大家一起为太后和大皇子做主!”话语中,何进特意将为大皇子做主几个字咬的特别重,何太后自然听出了何进话中的含义,风韵犹存的一双美目中,顿时激起了无限的涟漪。
  大皇子刘辩是何太后所亲生的,若是能在大哥的帮助下,让自己的儿子登上皇帝的宝座,何太后便再也不用为以后的生活发愁了,哪里还有心情为刚刚死去的刘宏悲哀?她自己也能更进一步,登上皇太后的宝座,继续在这烟花缭乱的后宫中呼风唤雨了。
  从来只有新人笑,哪里容得下旧人哭?宫闱之中,勾心斗角和冷酷无情早已是司空见惯的事了,甚至有的时候,宫斗比沙场之上的厮杀还要残酷无情。
  时间不长,接到何进通知的文武大臣们,便先后赶来了。
  最早来到大殿中的,是刘宏生前最信任的一批老臣:司空张温、太傅袁隗、京兆尹盖勋、两朝老臣王允以及和马超有过交集的钟繇尽皆在列。因为西凉平叛事宜,现在钟繇已经晋升为御史中丞了。
  之前,刘宏还活着的时候,听从了太常刘焉的建议,重置了州牧制,所以朝中以刘焉为首的一大批汉室宗亲,都被分封成了各州的州牧,到各地任职去了,因此朝中留下来的老资格大臣们,也就只剩下这么些人了,此刻站在这里,显得稀稀落落,更映衬得刘宏的灵堂显得更为凄凉。
  “大将军,召我等前来,所为何事?”司空张温率先开口问道。
  何进在脑子里快速的回忆了一下陈琳给他提前准备好的稿子,然后开口说道:“诸位都是我大汉的栋梁,现如今陛下驾崩,江山失重,我等自然理应肩负起支撑江山社稷的重担来。诸位,如今我大汉群雄无首,方今之计,本将建议,还是先在两位皇子中,推选出来新皇的人选为上,各位以为如何?”
  张温沉吟了一下,道:“大将军所言甚有道理。可是先帝未曾言明太子的人选,两位皇子,该由谁继承帝位为宜?”
  何进听张温这么说,心中一阵激荡,刚要开口提议由自己的外甥刘辩继承帝位,他身后的陈琳却是低低的咳嗽了一声,阻断了何进即将说出口的话。
  得到了陈琳的提醒之后,何进醒悟了过来,以退为进的说道:“先帝膝下只有两位皇子,新帝自然是在这两位皇子之中选出了,诸位以为,由哪位皇子继承大宝更合适呢?”按照这个时代的习俗,正统的继承人,都是从嫡从长,意思便是要从嫡出的儿子中,选择年长的儿子成为继承人。
  何进是刘辩的舅父,自己不好明说支持刘辩,不然便会落人话柄了。现在以退为进,将新皇继承人的人选问题丢给诸位大臣来决断,这样非但显得何进遵循法度、心胸宽广,更加不会落下意图通过立刘辩为帝进而掌握朝政的口实。
  两朝老臣王允在两位皇子的身上转了一圈,开口说道:“皇子辩,乃是长皇子,先帝虽未曾言明太子人选,可是按照从嫡从长的惯例,故老臣以为,皇子辩乃是最适合继承大宝的皇子了。”
  王允身边的盖勋也附和道:“没错。废长立幼,自古以来便是大忌,引起祸乱无数。为大汉四百年江山着想,吾亦赞同由皇子辩接任大宝。”
  张温思考了片刻,点了点头,道:“两位大人言之有理,吾亦赞同。”
  见到三位重臣都同意由刘辩来继承帝位,何进忍不住心花怒放,脸上的神色精彩纷呈,就差笑出声来了。至于剩下的那位太傅袁隗,何进是不怎么担心的。这个袁隗也是出身袁氏,乃是袁绍的叔父,袁绍既然肯与何进合作,想必也是获得了家族中长辈的首肯的,所以何进并不担心袁隗说出什么反对的话来。当然,这一点,也并非是何进自己想到的,而是陈琳提醒于他的。
  正如陈琳所料的那样,在场诸人中唯一未曾发言的袁隗,也没有表现出任何反对的意思,显然已经是默认了。
  众人商议妥当之后,安心等待了顷刻时间,先后又有数十位接到何进通知的大臣们,赶到了大殿之中。当下,何进为了避嫌,便由众人中威望最高的司空张温,向后来的大臣们讲述了刚才他们所商定的,意欲拥护皇子辩登基称帝的事情。
  后来的数十位大臣,也都没有表示反对,毕竟,从嫡从长,可是这个时代的定律,轻易是不能被打破的,既然刘辩是嫡长的皇子,他们自然也不能进行反对。
  见到众人都不反对,激动不已的何进再也无法忍耐,甚至连陈琳的暗示都已经阻止不住他了,他大声说道:“既然如此,先帝的灵柩也在这里,我等便在先帝面前,拥立皇子辩为新皇,以告慰先帝的在天之灵!”


第八十九章 明争暗斗
  “太皇太后,请为我等做主,为大汉江山做主啊……”
  刚刚踏入刘宏生母董太后的寝宫,张让便哭喊着说道。
  “张常侍,何事竟至如此?”董太后正在亲手为儿子刘宏燃香,看到张让的凄惨相,忍不住惊讶的询问着。
  当下,张让将何进意欲拥立刘辩为新帝,进而掌握朝政的事情,添油加醋的说了一遍,最后还特意说何进鉴于刘辩年幼,竟不顾众人劝阻,执意要何太后垂帘听政的事情用痛哭流涕的强调述说了出来。
  听完张让的讲述,董太后的脸色已经难看的到了极致,阴沉着脸道:“好个何进,拥立辩儿为帝,到也还说得过去,可这什么垂帘听政,还轮不到他何家吧?哀家可是还在呢!张常侍,走,引着哀家去看看!”
  张让要的就是这句话,立刻卑躬屈膝的对着董太后拜了三拜,然后猫着腰踏着小碎步,招呼董太后宫中的侍女们准备凤撵,准备带着董太后再去大殿之中,将水搅得更浑一些。
  时间不长,凤撵已经准备妥当,董太后来到宫外,刚要踏上凤撵,一个年长的宫女跑了过来,对董太后言道:“禀太后,司空张温、太傅袁隗、太尉袁逢、司徒王允、京兆尹盖勋等诸位大人在宫外求见太后。”刘辩被刚刚拥立,一切的利益还都没有举行,所以宫女们依旧称呼董太后为太后,而不是太皇太后,这些宫女可是不敢有丝毫僭越的。
  董太后停下了脚步,思索了片刻,开口说道:“便叫他们都进来吧,哀家倒要听听,这些朝廷的重臣,怎么向哀家解释。”
  随即,董太后转过身,在几名侍女的搀扶下,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寝宫,在主位上坐了下来,然后让张让先行从小道离开,等待召唤再来觐见。张让虽然心有不甘,可也知道如今董太后是他最大的依仗了,若是得罪了董太后,那可就真的再无翻盘的机会了,于是也只好暂时忍耐了下来,向董太后叩拜之后,先一步离去了。
  待张让离去之后不久,张温等大臣便来到了董太后的寝宫之中,向董太后诉说今日朝中发生的事情,并道出了拥立刘辩为帝的原委,委婉的表示,大汉江山绝不能由张让等一群宦官来执掌朝政。
  董太后原也是大家族的千金,是深明事理的,在听闻了张温等人的叙述之后,静下心来想了想,自然也想明白了其中的关窍,也就打消了阻拦何太后垂帘听政的事情了。但是董太后要求张温等人务必要保证,不管以后事情如何发展,最后大汉的政权,必须要切实的落到刘辩的手中,绝不能任由何进一族为所欲为,并且董太后还提出了一个要求,要朝廷将她的哥哥董宠升为执金吾、将她的侄子董重升为五官中郎将,以此来钳制何进,以免何进日后势力做大,出现尾大不掉的状况。
  为了平息宫闱的内斗,张温等大臣只好答应了董太后的请求,并转达了刘辩与何进,促使双方暂时达成了一致,彼此相安无事了下来。
  在张温等大臣的奔走劝说下,董太后最终没有在朝堂之上露面,刘辩顺利登基称帝,何太后也如愿以偿的获得了垂帘听政的待遇,一切看上去都显得那么的美好,令暗中的张让等人却是着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终日坐卧不安了起来。十常侍与何进集团的关系,更是变的愈加剑拔弩张了。
  在刘辩登基一个月之后,十常侍中最先忍耐不住的,便是好斗的蹇硕。蹇硕暗中召集起西园军,埋伏在宫门之内,然后假借董太后的旨意,召何进入宫议事,准备在暗中除掉何进。不料蹇硕门下有一人,平日里与何进有旧交,在何进到来之后,以眼神示意,劝阻何进入宫,何进这个人,平素里没什么优点,可偏偏就能在旁人的劝阻中,找到对自己有利的一面,在看到旧人的眼神示意之后,何进立刻感到了危机,于是便没有进宫,顺着小道溜了回去。
  之后,何进召集人马,将蹇硕的府邸包围了起来,以谋逆的罪名,将蹇硕斩杀当场,府中男女老幼,一个不留,数十口人无一幸免,全部成了何进的刀下之鬼。怒火中烧的何进根本就不曾想过,身在宦官府邸的这些人,又有几人是蹇硕真正的亲眷?
  何进的激烈反应,令张让等人不得不暂时收缩手脚,暂时避开与何进的正面交锋,而是将更多的时间放到了劝说董太后的哥哥和侄子身上去了。受到十常侍的蛊惑,董宠和董重也逐渐对何进看不顺眼起来,每每在董太后面前说何进的坏话,令董太后对何进的飞扬跋扈日渐不满。
  经过张让等人无数次明里暗里的劝说,董太后最终决定不再忍耐下去了,可是就在董太后行将站出来,对何进进行指责的时候,董太后却意外的得了一场怪病,一夜之间便暴毙了,后事也是草草料理,丝毫没有太皇太后应有的威仪。
  明眼人一眼便能看出,董太后的暴毙,多半是何进与何太后做的手脚,可是此刻何进势力已成,朝野上下、宫闱内外的武装势力,泰半都已经落入了何进的手中,张温等大臣直至此刻,才彻底失去了对何进的希望,却无可奈何发现,现在他们已经奈何不了何进了。
  至此,朝廷的大权彻底落入了何进的手中。
  何进本是屠夫出身,心胸狭隘,在手握朝廷大权之后,不思整顿吏治,反而将个人的恩怨凌驾于朝野之上,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到了打压张让等十常侍的身上,意欲将他们全部铲除,彻底肃清自己的心腹大患。
  这一日,何进将信得过的十余位将军召入府中,商议如何彻底铲除张让等人之事。


第九十章 董卓进京
  西凉,陇县,刺史府中。
  “哈哈哈,真乃天助我也啊!哈哈,你们看看,看看啊,何进为了对付几个宦官,竟然要召咱家进京锄奸,此乃天赐良机啊,哈哈……”
  董卓奸诈的笑声响起,话语之中,满是意外的惊喜之意。董卓此人,野心极大,早已不满足于盘踞在西凉了,因此早在黄巾起义的时候,董卓便率部进入中原,意欲有所作为。可惜彼时董卓并未能站稳脚跟,而是被黄巾军打的大败,若不是当时碰巧遇到了急于建功立业的刘备、管亥、张飞三兄弟相救,说不定董卓的头颅早已不在他的肩膀上了。
  可是虽然第一次进入中原的时候失败了,但是中原的迤逦风光,却给董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他对地大物博的中原念念不忘,心中魂牵梦绕的,还有那些水嫩嫩的中原美女们。
  此刻接到何进以刘辩的名义发来的诏书,董卓可谓是得来全不费工夫,找到了一条名正言顺便可踏足中原的捷径,这怎么能让董卓不欣喜若狂呢?
  董卓部下的众将官纷纷起身,满脸笑意的恭贺董卓,令董卓脸上的笑意变的更浓了,一双倒三角眼,几乎眯成了一条缝。
  “刺史大人,”李儒凑到董卓的身前,低声说道:“进京虽然是刺史大人一展胸中抱负的大好机会,可毕竟西凉是刺史大人的根基所在。进京之前,刺史大人还需妥善安排好西凉的事宜,以免有人趁机作乱。”
  董卓的笑容稍稍收敛了几分,看了李儒一眼,点头说道:“没错!还是文忧想的周到啊。”思索了片刻之后,董卓抬起头来说道:“这样吧,着李肃率三千军为先锋,本刺史带领中军,随后而行。至于西凉的事务,便暂由牛辅来代管吧。传令李、郭汜,让他二人率军前来协助牛辅,共同镇守陇西。其余各地方将校及驻军,不得擅离职守!”
  牛辅也是董卓的女婿,颇有些武勇、谋略,再加上董卓膝下无子,只有两个女儿,一个嫁给了李儒,另一个便嫁给了牛辅,因此牛辅深得董卓的信任,其地位仅次于李儒。董卓不日便要率部进京,自然是要将李儒这个智囊女婿带在身边,以便商讨临机要事,因此董卓便决定将西凉的军政大权,暂时交到牛辅的手上。
  董卓的命令下达下去之后,以陇西为中心,半个西凉都跟着快速运转了起来,各地归属董卓部下的军马,频繁的调动着。
  第二日一大早,李肃便率领三千先锋军离开了陇县,在前面为董卓的中军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去了。
  三日后,董卓率领一部飞熊卫精锐,也踏上了进京的道路,跟他在身边的,除了飞熊卫精锐之外,还有他部下的首席智囊兼女婿李儒、以威猛闻名的大将华雄,此外还有十余名偏将和谋士跟随。
  这一次前往京城洛阳,董卓并没有打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