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马踏三国-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婿李儒、以威猛闻名的大将华雄,此外还有十余名偏将和谋士跟随。
  这一次前往京城洛阳,董卓并没有打算尽快回到西凉,而是盘算着要在洛阳谋取一席立足之地,为日后扩充自己的地盘打下基础,所以随行的人虽然并不太多,但却是兵精将勇,个个都是精锐。
  对于董卓来说,西凉虽然是他的故乡,可他并不满足于偏安一隅,在他的内心中,他十分渴望能将自己的势力范围扩大到关中地区去,让关中和西凉连成一片,那样的话,他便进可争夺天下,退则足以自保了。这份野心和贪念,才是促使董卓在接到何进的召唤之后,欣然前往洛阳的关键之处。
  董卓率部进京的消息,在当日便传到了西凉各方势力首脑的桌案上。
  杨奉在获悉这个消息之后,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金城的方向,喃喃的低声说道:“孟起,竟真如你所料,分毫不差!董卓他竟然真的进京了……看来,吾要尽早做些准备了……”
  与杨奉同样惊讶的,还有马腾。尽管马超是马腾的亲生儿子,尽管马腾这个当爹的,已经被马超给震惊过无数次了,可是在得知董卓进京的消息之后,马腾依旧是愕然不已,脸上满是不可思议的神色,他心中暗自纳闷着:为什么每逢重要的事情,吾儿总是能猜个八九不离十呢?难道说,吾儿当真是神威天将军下凡,有未卜先知之能吗?
  马腾和杨奉收到了消息,马超自然也收到了同样的消息。
  金城太守府内,马超仔细的看了一遍探马送上来的简报,而后抬起头来,环视了一圈坐在他两侧的文武众人一眼,笑道:“董卓还是按耐不住了,现在已经在前往洛阳的路上了。”
  “哼!自取灭亡而已!”关羽冷哼了一声,不屑的说道。


第九十一章 聪慧的杨婉儿
  从董卓率部离开陇县的这一日开始,马腾与马超父子,包括杨奉和张济在内,便开始为乱世的到来着手做着一项项的准备了。
  尤其是金城,在马超的引导下,所有的政策都战略性的开始偏向于为战争做准备,其中最主要的,便是马超部下各地兵马刻苦的训练。将士们每天都要进行至少四个时辰的苦练,按照马超给各部人马制定的训练科目,一丝不苟的去完成着。
  马超所制定的战术,是有讲究的。他在和徐晃等人商量之后,根据不同兵种作战时的要求,特意制定出了数套不同的训练方式,每一套训练方式都在提高体能和斗志的基础上,根据兵种的特性有针对性的进行了较大程度的延伸,以便各个兵种通过专项训练,最大程度的增强自身的作战能力。
  比如说给奔雷骑和破军阵这两支精锐部队所制定的战术训练,就不完全一样,在相同的基础上,对这两支精锐更深层次的专项训练,有着不同的训练方式。奔雷骑偏向于轻骑兵与重骑兵之间的特种训练;而破军阵则是倾向于重装步兵结合弓弩手特点的专项训练。
  除了这两支精锐部队之外,马超制定的第三套战术,是为麾下的正规部队所制定的,讲究的是各兵种之间的协同作战以及单兵种的单兵作战能力;第四套战术,是为了地方军制定的,因为地方军肩负着守卫一方的重任,虽然不能像正规作战部队那样到前线去杀敌,可是作用也是不能忽视的,而马超为他们制定的战术项目,就是以固守为核心的,依托城池或是有利地形,依仗各种守城器械,瓦解敌军的攻势是他们最主要的训练内容。
  这四套战术都是马超苦心孤诣钻研出来,借鉴后世各兵种综合训练的方法,并融入了时代的适应性,形成了全新的综合性训练体系,使之与当今的时代更加契合。初步成型之后,这几套战术训练之法立刻被马超给推广了下去,在实战训练中逐渐调整各项战术的不足之处,使其日趋完整,成为了各部人马的主修课程,取代了原有的较为落后的训练方式。根据不同战术的指导训练下,马超麾下各部人马的战斗力呈现了明显的增长,甚至是原本战斗力已经到了临界点的奔雷骑和破军阵这两支精锐,也突破了瓶颈,战斗力再次增长了一个台阶。
  仅次于将士们训练的,就是资本的快速积累过程了。马超在这个过程中也是煞费苦心,与贾诩、崔琰和国渊等人制定了一系列鼓励生产和扶持商业的政策,对马超一手建立起来的金城商会更是一路开绿灯,最终通过多种方式,对金城的经济进行刺激性恢复,使得金城的府库以较快的速度充实了起来,但是这个速度,也只是相对而言的,虽然比以前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可是却依旧不能令马超完全满意。
  马超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时间,与贾诩等人制定的惠民惠商政策,从长远的角度来讲,无疑是正确的,但远水解不了近渴,经济的恢复速度,是马超现在最担心的问题,他怕一旦董卓开始乱政,自己拿不出足够的粮饷、物资去支撑这场乱世的开幕之战,如果没有足够的经济支撑,其他的一切都是空谈罢了。
  这一日,当马超再次查看了上一个月金城的赋税收入之后,忍不住暗自叹了一口气,显得有些愁眉不展起来。
  比起大上个月,金城的赋税收入依旧是稳固的有所提高,可是却并不是十分明显,大概只提升了二十分之一的样子,远不能支撑起未来的大战。
  马超之所以这样担心,也是有原因的。熟知历史的马超清楚,在董卓乱政的时候,虽然天下各地的诸侯都纷纷起兵讨伐董卓,可是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各路诸侯无不心怀鬼胎,在讨伐战中十分珍惜自己的羽毛,宁可错失良机,也不会让自己的实力受损,真心实意愿意出力讨伐董卓的,也不过孙坚、曹操等区区两、三个人而已。
  所以说,这些诸侯是靠不住的,想要在董卓乱政的时候,捞取到足够多的政治利益和实际好处,马超只能依靠自己。更何况马超的目标,是准备在董卓乱政之际,全盘接管西凉,和中原的各路诸侯基本也搭不上边,除了马腾等几个人之外,马超便再无助力了。
  就在马超拿着账本愁眉苦脸的时候,两道充满青春气息的美少女身影,出现在了他的视线了。
  走在前面的是杨婉儿,手中端着一只玉碗,一袭白裙衬托得她好似仙子下凡;跟在杨婉儿身边的,则是古灵精怪的马云禄,身上穿着淡红色的短裙,脚上蹬着一双鲜红色的小蛮靴,一看便是小辣椒一样的打扮。
  杨婉儿落落大方的性格,令马云禄十分喜欢;而杨婉儿也很喜欢马云禄这个鬼丫头,而且整个府衙中的女眷,也只有他们两人,所以在过去的半年时光中,两人的感情急速升温,甚至马云禄还搬到了杨婉儿的房里,并声称是为了保护杨婉儿,以防马超图谋不轨,弄得马超哭笑不得,甚至开始怀疑,马云禄究竟是不是自己的亲妹妹了,怎么胳膊肘往外拐呢?
  进入大厅之后,杨婉儿看到马超一脸的愁容,便轻移莲步,来到了桌案之前,将手中的玉碗轻轻放到了马超的面前,柔声说道:“君侯,先喝碗参汤,休息一下吧。”
  马超收起了愁容,伸手端起玉碗递到嘴边,两大口便将碗中的参汤给喝光了。
  也不知道杨婉儿究竟是如何烹制的参汤,丝毫没有人参应有的苦涩味道,反而还透着一丝淡淡的香甜,令马超喝下之后,感到十分舒畅。
  “大哥好福气呦。像婉儿姐这么贤惠的妻子,你可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噢。”马云禄转着大眼睛,打趣的说道。
  马超放下玉碗,伸手虚指了指马云禄,笑道:“就你嘴甜!这个大哥心中有数,不需你来卖好。”


第九十二章 商业奇才
  十日之后,一脸疲惫之色的杨婉儿从自己的房中走了出来。在她的身后,还跟着十余名女子,一个个的也都显得有些疲惫。早先负责制作绿豆糕饼私密作坊的阿兰也在其中。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考验,事实已经证明,阿兰虽是马云禄的侍女,可心思缜密,处事果断,而且因为自幼在马府中长大,忠诚度没有任何的问题,马超自然不会错过她这样一个另类的人才了。
  早已等候在外面的马超见到杨婉儿的疲态,心中泛起一阵了怜惜之意,连忙上前两步,拉住杨婉儿的一只玉手,柔声问道:“怎么样?累坏了吧?”
  被马超当众拉住自己的手,杨婉儿羞涩不已,暗中挣了两下,见未能如愿,也就放弃了挣脱,轻声说道:“总算是不辱使命,没有辜负君侯的重托,一应熏香、胭脂等,婉儿已经赶制出来一批了,只是这些东西,是匆忙间制作出来的,总是有些欠缺,香气之中,少了时间的沉淀。”
  马超哈哈大笑了两声,道:“无妨!想来我家婉儿调制出来的东西,必定不差。再说了,若是一开始我们就把最好的东西拿到西域去,岂不是便宜了他们吗?便先拿稍微有些瑕疵的东西让他们开开眼界,之后的好东西才能攫取更多的利益。”
  杨婉儿闻言噗嗤一笑,看着马超笑颜如花的打趣道:“没想到我们的冠军侯,竟然还懂经商之道的真髓呢,当真是无商不奸啊。”
  马超又是大笑了两声,握着杨婉儿的手稍微紧了紧,追问道:“婉儿,快与我说说,这些日子你们都赶制出了一些什么好东西来?”
  杨婉儿微微一笑,回头对着身后阿兰望了一眼,示意阿兰去取一些样品出来给马超过目。杨婉儿的这个动作,可谓是回眸一笑百媚生,看的马超的心都醉了。
  少顷,阿兰从房中走了出来,手中托着一个大号的托盘,托盘上林林总总摆放着十余只玉瓶,每只玉瓶的颜色都不相同,光是看上一眼,便令人有些眼花缭乱的感觉了。
  杨婉儿举起空着的一只玉手,指着托盘上的十余只玉瓶,一一为马超讲解了起来。
  其实马超对这些胭脂之类的东西并不是很感兴趣,但是他很喜欢杨婉儿的这种状态,她的一举一动,都能令他沉醉不已,至于杨婉儿制作的这些东西到底有何等神奇的功效,已经不重要了。
  通过杨婉儿的讲解,马超大致听明白了,这些东西都是属于后世化妆品之类的范畴,而且杨婉儿真的是在这方面有着过人的天赋,她不但能研制出一等一的用于上妆的胭脂,而且还钻研出了后世才有的、专用于卸妆清洗类型妆品,此外还有一些平日里女子所用的保养类型的妆品,令马超不得不感叹,杨婉儿在这方面的天赋,简直是比自己在武道上的天赋还要妖孽!
  总而言之,杨婉儿秘制出来的这些妆品,大致分为三类,分别用于上妆、卸妆和日常的保养,而每一个大的类型中,又分别以一种制作工序颇为繁琐的产品为主打,辅以其他几种效果稍差一些的产品为辅,进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系列,倒是与后世大品牌化妆品的营销方式差不多,从这个细节上也可以看得出来,杨婉儿不但善于研制胭脂品,而且还善于从细节出发,抓住人们的心理,将营销的概念融入了胭脂产品里,这个理念,即便是马超也未必能做到。
  当这个念头在马超的脑海中一闪而过的时候,马超忽然发现,自己竟是无意间找到了一个金城商会大掌柜的绝佳人选,以杨婉儿聪慧的才思,若是稍加锻炼,掌管金城商会,想必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这样不但解决了金城商会一直以来没有正式领导者的尴尬局面,也可以将并不擅长经商的国渊替换下来,让他投身到他熟悉的领域去发挥全部的能量。而且杨婉儿与马超早已定有婚约,是马超绝对值得相信的人,将金城商会交到她的手里,马超也不用担心她会借机掌控财政大权。
  一念升起之后,便再也无法遏制。看着杨婉儿,马超笑眯眯的说道:“婉儿,有件事想和你商量一下。你也知道,金城商会刚刚起步,目前困难多多,以我之见,今后便由你来执掌金城商会,如何?”
  马超的话,令杨婉儿大吃了一惊,一脸惊诧之色的看着马超,不敢置信的轻声说道:“君侯,金城商会是金城军马钱粮的支柱,如何能交到我一个弱女子手中?”
  马超摆了摆手,坚定地说道:“婉儿,我相信你,你一定能行的。而且,这个时候,我也需要你能帮我撑起半边天来。”
  见到马超的神色如此坚定,杨婉儿低下头沉默了片刻,而后重新抬起头来,用力挣脱马超握着自己的玉手,抽身向后退了两步,对着马超无比正式的委身福了一福,正色说道:“妾身有幸,能的冠军侯如此信任,妾身愿意为冠军侯分忧,纵千难万难,必不会令冠军侯失望。”
  马超知道,杨婉儿的性格外柔内刚,亲口答应的事情,便绝无更改。此刻既然如此正式的承诺了下来,日后必定会殚精竭虑,致使金城商会发展壮大的。
  马超也退后了一步,对着杨婉儿躬身行礼,口中道:“婉儿,拜托了。”


第九十三章 董卓的野心
  话分两头,先不说马超在金城励精图治,且说董卓自离开陇西,一路东进,不一日来到了洛阳城,率军驻扎在洛阳城外十里之处,随时等待着何进召唤他进入洛阳。
  因为董卓所部的到来,洛阳城中的形势再次发生了变化。
  张让等宦官们,心头的沉重一日胜似一日,他们清楚,碍于外官进入京城必须得到当朝天子的允准,所以董卓才未能马上进入洛阳,可一旦何进假借刘辩之手,以刘辩天子的名义宣召董卓入城,那就意味着张让等人的好日子也就彻底走到尽头了。
  生死一线间,张让等人铤而走险,事先在宫城的城门内埋伏下了大量的人马,然后谎称是何太后想要召见何进,请何进入宫议事。
  何进在接到假消息之后,日益骄狂的他已经失去了往昔采纳谏言的好习惯,自认为京城的局势已经完全被自己掌控在了股掌之间,张让等人已是瓮中之鳖,再也翻不起什么风浪来了,于是何进不顾袁绍的劝阻,只带了数名护卫便进入了宫城,结果却被张让等人事先埋伏好的猛士们,三下五除二的给解决了,只把何进的人头,隔着高高的宫墙给扔了出来。
  可怜何进眼看着就要完全掌握大汉江山了,却在最后的关键一步上,因为自大和愚蠢,被已日渐式微的宦官们给翻了盘。何进这一死,立刻成了宫廷大乱的导火索,宦官们试图重新将朝政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袁绍等人则是奋力反抗,想要夺回先机;另一边,驻扎在城外的董卓,在得知何进被诛杀的消息之后,仰天大笑了三声,随即指挥部下兵马趁乱入城,联合自己时任奉车都尉的弟弟董、何进原部将吴匡等人联合攻杀了何进的弟弟车骑将军何苗,趁乱将何进的大部分兵马收归己用,进而观望朝廷的动向。
  等到八月二十五日,袁绍等人与宦官之争,以宦官与袁绍两败俱伤之际,董卓拥兵而上占据洛阳收场,董卓的野心在这一刻显露无余。
  袁绍见董卓势力庞大,不敢与其争锋,只好暂时避让;宦官们自知董卓是冲着刘辩这个小皇帝来的,所以便胁迫着刘辩与陈留王刘协逃往了洛阳城外的北邙山,但是很快便被董卓部下的兵马给追了上来,将他们团团围困在了山上。
  随即董卓率大部人马赶到,诛杀了张让等人,随后虚情假意的请刘辩回宫。
  在回宫的路上,董卓曾问及刘辩,被张让等人胁迫的细节,刘辩因内心恐惧,竟是语无伦次,无论如何也不能将事情清楚的陈述出来。倒是一旁比刘辩还要小几岁的陈留王刘协,条理清晰的将事情讲了一个大概,惹得董卓对刘协没来由的生出了几分喜爱之意。
  或许是因为董卓没有儿子的缘故,亦或许是董卓从这一刻起便包藏祸心,一路之上,董卓对刘协关爱有加,在和刘协的攀谈中,得知刘协并非是何太后所生,而是董妃所生之后,董卓自认为董妃与自己乃是同族本家,刘协乃是自家的外甥,因此对刘协更多了几分关照。
  等回到了洛阳之后,董卓便有心要废除刘辩的帝位,扶持刘协登上大宝。无奈的是,此时在洛阳城中,还有一支武装力量,牵制着董卓的野心,让他不能随心所欲。这支部队,就是并州刺史丁原的并州军。
  其实董卓倒也不怕丁原和他的并州军,但是董卓在内心中深深地畏惧丁原的义子飞将吕布!
  这位吕布又是何人?因何被人称为飞将?
  吕布字奉先,乃是并州九原人,现为丁原账下的骑都尉,丁原视吕布,如同己出。在此时此刻,吕布还没有达到后来闻名天下的程度,可这并不会减少他的武勇。
  早在丁原驻守并州的时候,吕布便已经是名声鹊起了,凭借着手中的方天画戟和一身高超的武艺,吕布在与胡人的战斗中,势不可挡,令胡人闻风丧胆。除了自身无人能敌的武力之外,吕布还擅长指挥骑兵作战,部下直属的三千并州铁骑,在战场上往来如风,在吕布的率领下,屡屡于闪电奔袭之中破阵杀敌,创下了赫赫威名,因此在提起吕布的时候,胡人都发自内心的尊称其为“飞将”!
  自出道以来,吕布大小近百战,无一战败,可谓是百战百胜!因此成为了董卓眼下最为忌惮之人。


第九十四章 天怒人怨
  自董卓自封为相国以来,仗着手中的权势,内心中潜藏的欲望日益增长,残暴的性格,也开始赤裸裸的展露了出来。
  逼死何进的胞妹何太后,并不许公卿大臣们为之披麻戴孝;在下葬何太后的遗体时,借机掘开刘宏的陵墓,盗取其中陪葬的珍宝;因为一些小事情,寻找借口残杀那些不肯彻底臣服于自己的朝中大臣;放纵士兵在洛阳城内劫掠富户,搜刮财物,奸淫妇女;至次年正月十二,也就是刘协当政的初平元年,董卓指使李儒毒杀了刘辩,致使朝野一片怨怒,暗中反对董卓的声音,也在这一刻攀升到了顶峰。
  豪门袁氏出身的袁绍,在一片对董卓的口诛笔伐之声中,寻找到了捞取利益的机会,以董卓授予他的渤海太守的身份,率先站出来公开反对董卓执掌朝中大权,大肆发布檄文,诉说董卓的暴行,并积极的联络各地诸侯,大有要纠集各路诸侯,对董卓实行讨伐的架势。
  在这个风口浪尖的时刻,袁绍这一举动,很快便获得了人们的强烈反应,一大批人认为袁绍能在这个时候挺身而出,是其胸襟和气度的体现,于是乎,一批卓有才干之人,便在这个时候纷纷投效到了袁绍的麾下,甘为袁绍驱使。袁绍也由此得以使自己的势力大规模的迅速扩张,借机组建了先登营和大戟士两支精锐部队,地盘一再扩张,几乎是在一夕之间,便占据了以渤海为中心的半个青州之地。
  在迅速扩张势力的同时,袁绍还让麾下的一众谋士们出谋划策,接连不断的发布檄文,保持对董卓的声讨之势,为自己树立起了正义的形象,抵消了他借机扩充地盘的负面影响,再加上他四世三公的出身,为他捞取到了足够的政治资本,一时之间,大有成为救世主的迹象。
  在初平元年的正月底,袁绍感觉自己的力量已经可以和董卓掰掰手腕了,于是便正式发布了讨伐檄文,自封为车骑将军,汇合了河内太守王匡、冀州刺史韩馥、豫州刺史孔,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后将军袁术等人,共同起兵准备讨伐董卓,算上袁绍自己,共计是十二路诸侯,每路诸侯少则起兵四、五千,多则兴兵三万余,合计二十余万大军,浩浩荡荡的集结在酸枣,声势滔天。
  在各路诸侯率部抵达了酸枣之后,袁绍再次命人发布了一道讨伐董卓的檄文,号召天下有志之士,以忠君为国为己任,同来酸枣会盟,共议讨董事宜。
  袁绍的这道檄文发出去之后,幽州的公孙瓒也发出了声讨,表示愿意率部前来酸枣会盟,与袁绍等人共同讨伐董卓;在西凉叛乱之后已经回到了故土的孙坚,也隔着长江发出声音,表达了公孙瓒相同的想法。只是这两人因为路途遥远,还需要一些时日才能赶来酸枣。
  西凉,金城太守府中。
  马超端坐在帅位上,仔细的看着摆放在面前桌案上的一道道檄文。
  又是一年的时光过去了,此时的马超显得成熟了许多,身躯也较之一年之前结实了不少,脸上的青涩更是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取而代之的,是上位者应有的威严。在配合着额头上宛如第三只眼的旧日伤痕,乍一看之下,不怒自威。恐怕不熟悉他的人,很难猜到他真实的年龄不过才十七岁而已。
  低着头将面前的檄文细细的看了一遍,马超抬起头来,脸上露出了几分讥讽的笑意,开口道:“这个袁本初,本事不怎么样,口才倒是真好,便是连我也差点被他给说动了。”
  马超的这句话,令大厅中他部下的众人们都纷纷笑了起来,笑了一阵,贾诩起身说道:“主公,袁本初纵然是可笑,可现在董卓倒行逆施,已是惹得天怒人怨,袁本初现在占据着大义,我军若无半点反应,怕是也不妥啊。”
  马超止住了笑,转头看向贾诩,问道:“我父亲那边,可有消息传来?”
  一旁的许慈连忙上前,将刚刚拿到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