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崛起1639-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与郑芝龙相比,郑芝龙的几个弟弟明显才能匮乏,郑芝豹原是在海船上卖力气的,因郑芝龙渐渐地受到李旦重视,他的地位也水涨船高,却不代表郑芝豹真有过人的才能与宏大的野心。
孙传庭左右一扫,便道:“与满清结盟之事可暂且为之,不过,群龙无首可不行,那李信本就是一奇才,我等若再号令不一,互不服气,只怕未战就已先溃了,各位可有想法?”
“这……”
众人互相看了看,都不明白孙传庭打的什么算盘。
因孙传庭手上有兵,论起在明军中的威望,也没人能大过孙传庭,众人在明面上,以孙传庭为主,没必要多此一举啊。
候恂试着问道:“百谷兄此为何意?当初是百谷兄把我等带出南京,我等自当以百谷兄马首是瞻。”
“过誉了,过誉了,孙某担当不起啊!”
孙传庭摆了摆手,便道:“北京朝廷名存实亡,那李信已公开宣称将把崇祯皇爷逐往海外,大明自那一刻起,已经亡了,但我等世受皇恩,身为大明臣子,怎能坐视大明被那李信篡而代之,诸位,可是这个道理?”
在坐的,没有一个敢轻视孙传庭,从孙传庭的履历就能看出,自出道开始,一路腥风血雨,十余年间不停的与农民军作战,后因诏对,惹来崇祯不喜,被下入诏狱,可见此人心狠手辣,有着自己的执着,今天突然说这种话,绝非随口一说。
大家相互看了看,目中满是不解。
陈光裕不禁问道:“百谷兄,莫非你欲反攻北京,救出皇上?”
“叹~~”
孙传庭叹了口气:“反攻北京,谈何容易呐,即便能大破信贼,还有满贼,而江南一地,人多文弱,无可用之人,亦无可用之兵,孙某纵有此志,怕是马革裹尸,亦未能完成,与其如此,不如后退一步,来人,有请桂王!”
桂王朱常灜,现年四十七岁,万历第七子,光宗异母弟,母孝敬李太皇太后,封于衡州(今衡阳),于天启七年九月廿六就藩,崇祯十六年,张献忠攻陷衡州,桂王携子朱由楥、朱由榔逃往广西梧州避难。
谁都没料到,孙传庭居然偷偷的请来了桂王,这分明是要拥立新君啊!
在默不作声中,桂王携子朱由榔走入大殿,身后跟着马士英与阮大铖。
桂王虽仅年近五旬,但久病缠身,面色腊黄,头发灰白,全靠朱由榔搀扶着才能走动。
朱由榔有个哥哥朱由楥,也是个药罐子,桂王府的事物常年由朱由榔主持。
孙传庭立刻离座起身,下跪施礼:“臣顺天府尹,南京兵部尚书孙传庭叩见桂王千岁,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
殿内诸人均是暗道一声老狐狸,很明显,孙传庭秘密策划这事已经很久了,就是为了把桂王控制在手,他拥立桂王为帝,以从龙首功,挟天子以令诸候,偏偏无论是谁,都没法反对。
一来,大明宗室几乎都封在北方,被李信与李自成一网打尽,如要拥立朱明宗室,没有人比桂王更合适。
二来,桂王当面,又有孙传庭支持,如不当场表态,会把桂王得罪的死死的,将来杭州小朝庭建立,恐怕就没自己什么事了。
但纵然如此,崇祯还在位,他只是封李信为摄政王,并未下禅国诏书,在名义上,崇祯仍是大明之主,拥立桂王,在本质上等同于反叛,这是心理上的一道巨大的坎,很难轻易迈过。
一时之间,诸人都愣着不动。
阮大铖冷哼一声:“桂王在此,还不速来参拜?”
郑森最先反应过来,郑氏长期在日本混迹,对中华的归属感不强,对崇祯更不会有什么认同感,当即扯了扯郑芝豹,下跪磕头:“大明五虎游击将军郑芝龙之子郑森,叩见桂王千岁,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
郑芝豹也下跪磕头:“大明五虎游击将军郑芝龙之弟郑芝豹,叩见桂王千岁,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
有了郑家叔侄带头,场中众人都清楚不能能再迟疑了,毕竟朱家什么德性谁都清楚,那真是睚眦必报,心眼比针尖还小,于是纷纷跪伏在地,向桂王称臣。
“众卿平身!”
看着跪在地上的一群人,桂王那腊黄的脸面竟现出了一丝血色,搀扶他的朱由榔,更是目中精光炯炯!
桂王的身体谁都知道撑不了多久了,而他大哥也是体弱多病,将来这大明的天下,还不是他的?
至于孙传庭、郑芝龙等拥兵将领,他根本不担心,大明两百来看的江山,什么时候容武人来染指?
第三五零章 十艘战舰
春暖花开时节,海冰渐渐消融,徐凯陆陆继继把李信、张鼐、三万将士及一众人等渡往觉华岛,横亘于觉华岛与宁远之间的海冰已经零散破碎,随着波浪浮浮沉沉。
荡寇军以战舰打头阵,运输船紧随后方,载着海军陆战队的士兵,向宁远发起了进攻。
宁远城墙高三丈,周长近两里,距离海边约有十里,宁远河绕城而过,多尔衮站在城头,面色阴沉的看着海面上那汹涌扑来的荡寇军战舰,心头暗惊,随即又把目光移向了距离城池一里之遥的宁远河。
宁远城选址于此,主要考虑到从觉华岛开来的船,可以直接驶入宁远河,从河岸码头把货物卸下,直接运到宁远,却未考虑过从海面来的威胁,货船能入宁远河,战舰也能进入宁远河。
荡寇军完全可以把战舰驶入宁远河,向城头开炮。
“摄政王爷,荡寇军的火炮能打到两里之遥,还是退吧。”
洪承畴叹了口气,劝道。
多尔衮目中满是不甘,问道:“倘若信贼继续攻打锦州,还要一退再退不成?”
洪承畴道:“信贼若攻打锦州,沿途须攻克锦西、松山堡,这两处,皆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雄堡,纵他火炮犀利,也非炮弹可以轰开,臣以为,信贼若真敢攻打锦州,对我大清或有利。”
“嗯~~”
多尔衮缓缓点了点头。
洪承畴的意思是,李信要想打到锦州,绝非短时间可以达成,明朝在锦州外围筑有松山与塔山两堡,依山而建,地势雄峻,尤其是从宁远去锦州,必走塔山,松锦大战时,皇太极打锦州,也不是直接打,而是围而不攻,大破洪承畴主力,锦州和塔山才不战而降。
之后以大军围困松山堡,明军弹尽粮绝,开门献降。
因此直接攻打的难度非常大,李信如要攻打锦州,必须投入巨量兵力与海量物资,消耗非常长的时间,而多尔衮已经派出了使者去与李自成和孙传庭商谈,虽还未有回音,但多尔衮相信,无论是李自成还是孙传庭,必然会与大清结盟,合攻李信。
假如李信将大量兵力陷在辽东,面对李自成与孙传庭的夹攻,形势会非常不利,再若苍皇撤退的话,或许能被清军抓住机会,尾随追击,大破荡寇军。
唯一的意外因素,是豪格!
不过多尔衮还不把豪格放在眼里。
好一会儿,多尔衮才道:“退!”
宁远已经没有老百姓了,当初吴三桂奉崇祯诏赴京勤王之时,把宁远老百姓迁往了山海关,数万清军如潮水般涌出宁远,退向锦州,留给李信的是一座空城。
荡寇军的战舰依次进入宁远河,战士们登陆上岸,当李信站上宁远城头的时候,清军已经远去十来里了。
“他娘的,多尔衮跑的比兔子还快,总司令,不如趁势攻打锦州吧。”
二瓤在旁骂骂咧咧道。
张鼐的目中,也现出了希翼之色。
事实上李信没半点攻打锦州的意思,辽东多山地,逐城逐城的攻打只是吃力不讨好的行为,说句现实话,如果不是明军自己腐败,仅凭着各堡垒坚城,努尔哈赤与皇太极再雄材大略都会被锁的死死的。
更何况如今的清军战斗力还是很强的,李信没必要付出惨烈的代价去强行灭掉大清,他对大清的战略,始终是封锁包围,使其内乱自生。
他占领宁远的唯一目地,就是在辽东占领一个前沿阵地。
因清军接连战败,蒙古人有奶就是娘,额哲在费三的协助下,收复察哈尔异常顺利,很多部落纷纷朝见额哲,与之歃血为盟,拥立额哲为察哈尔大汗,另有一些没有及时投诚的,也持观望态度,最起码不会在表面上与大清沆瀣一气,因此大清由西协与中协入关的通道,几乎被封堵住了,除非能够击败额哲,重占察哈尔。
但是大清内忧外困,如以重兵攻打察哈尔,辽东必然空虚,荡寇军完全可以从宁远向锦州进攻。
宁远的作用,是一根钉子,深深钉在大清的躯体上。
同时,李信强占宁远,还是为了伐取木材,建造真正的女王船。
郑芝龙几十年的底蕴,拥有战舰数百艘,各型商船近两千艘,实力庞大,又对往来日本、越南和东南亚的船只,每艘征收三千两银子的税金,可谓富可敌国。
李信没法和郑芝龙拼数量,他只有打造出更先进,火力更猛的战舰,才能在大海上与郑芝龙争锋。
塔纳莎则是从旁问道:“司令官阁下,请问您什么时候能把琉璃技术交给我们?我们已经耽搁好久啦。”
李信笑道:“别急,很快就给你们,我占领宁远的用意是在附近的森林里伐木,只要打造出真正的女王船,我就把琉璃技术交换给你们,放心,我是大明的摄政王,金口玉言,说话算数。”
“哼!”
塔纳莎哼道:“我们也得要几艘,不然我们可没法回英格兰。”
“你们有那么多人手么?”
李信奇道。
塔纳莎道:“当然有,就您刚刚提到的郑芝龙,他的雇佣军里,就有我们英格兰人,父亲可以派人去福建,悄悄与他们联络,只要给得起价钱,就可以雇佣他们。”
“哦?”
李信心中一动,问道:“郑芝龙的手下怎么会有英格兰人?”
塔纳莎小见多怪的瞪了李信一眼:“很多欧洲人都来远东讨生活,郑芝龙给的起钱,为他卖命不是很正常啊?要不是西班牙人追杀我们,说不定我们也在郑芝龙的舰队里呢。“
李信大喜,又道:”能否雇佣他们为我效力?”
“这……”
塔纳莎为难道:“被郑芝龙知道了可是要命的。”说着,那碧绿的眼珠子傲娇的望着天空。
李信明白了,呵呵一笑:“郑芝龙给多少银子,我给双倍,将来那些欧洲人,愿意随你们回英格兰,我可以垫付三年的佣金,至于你们家嘛……”
李信正计算着的时候,塔纳莎已大叫道:“我们要十艘女王船!”
“好,成交!”
李信一口应下。
塔纳莎回头道:“哥,你明天就回南京吧,告诉爸爸这件事,让他派人去福建,再让爸爸带人过来造船!”
“好!”
约翰点了点头。
第三五一章 回镇南京
(谢谢好友书友20180627123120052的两张月票,好友5335YN的月票~~)
辽东一带,虽然还算不上深山老林,但当地的开发程度极低,很多山区,都保持着原始风貌,几十年、上百年的树木并不难找。
当地因气温低,植物生长缓慢,木质结构更加致密,尤以松木、杉木为佳,李信命人入山伐木,利用宁远河运送到海边,同时在海边开挖船坞。
一个月过去,皮尔一家到来,在约翰如实告之后,皮尔立刻派人去福建,佯装投奔郑芝龙,暗中联络欧洲人为李信卖命,在必要的时候倒弋一击。
对此,皮尔也是获益的,因为他手里只有几十人了,别说把十艘女王船开回英格兰,就是回去了,如何立足,如何保住琉璃的配方都是天大的困难。
而据他所知,为郑芝龙效力的欧洲人约有千余,这千多人由李信出钱替他雇佣,足以组成一支强悍的力量,保障他在英格兰的财富和地位。
随同皮尔一家一起过来的,还有在南京的上千名船匠,有了改装女王船的经验,造起原装船还是很快的,原本原生木材是不适合直接造船的,但是明代的造船技术已经很先进了,把木材拖入石灰池中熬煮,杀死活性细胞与虫子,两三个月就能使用了,李信又不缺银子,大把银子洒下去,四个月以后,第一艘女王船成功下水。
船身漆成了黑色,在海面上行驶,如同一艘漆黑的怪兽,李信非常满意。
当然了,一艘船不是造好就能用于作战的,还需要磨合,不断的海试,以及各种技术参数都需要记录,把指标稳定下来,才能批量制造,这些不需要李信操心了。
他把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留了下来,又任命李胜德为宁远总兵,领两个炮兵团,三个步兵旅,顾炎武为辽东巡抚,主掌文事,还是以历练为主,自己则带着张鼐、慧梅慧英及剩下的兵力回了北京。
高桂英已经生了个女儿,虽然她很想帮李信生个儿子,但是女儿也是李信的孩子,她很满足了,李信为孩子取名为李培华,寇白门还没生,却也快了,肚子已经非常大。
这时一边抚摸着肚皮,一边满脸幸福的笑道:“李公子,你给孩子起个名吧,男孩女孩各起一个。”
李信怀里抱着李培华,不解道:“干嘛这么急,没几日你就要生了。”
寇白门幽幽叹了口气:“桂王已在杭州称帝,想必你就要去南京平叛了吧,国家大事要紧,妾可不想耽搁你。”
桂王已于两个月前称帝,国号明,任孙传庭为督师,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忠勇候,郑芝龙为平寇将军,靖海候,华盖殿大学士,候恂为文渊阁大学士,内阁首辅。
陈光裕为户部尚书,东阁大学士。
马士英为吏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
阮大铖为工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
其余各人皆有封赏。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桂王的根基是孙传庭与郑芝龙,一个掌步军,另一个掌水军,兵权也掌握在这两人的手里,其余的大学士,包括候恂身为内阁首辅,都只是徒有虚名,是桂王拿来掣肘孙传庭与郑芝龙的。
桂王立国,与张献忠和李自成的性质完全不同,属于内部反叛,而张献忠和李自成是外敌的性质,李信无论如何都要先扑灭桂王,而且孙传庭与郑芝龙敢于推桂王上位,显然是与满清或李自成有了秘密协议,好在李信在夺取宁远之后,本就有意扑灭孙传庭和郑芝龙,解除后顾之忧,是以寇白门才有此一问。
李信摆摆手道:“不急于一时,待你生了孩子我再走。”
“嗯~~”
寇白门欢喜的应下,连红娘子生孩子李信都不在身边,她这可是难得的殊荣啊,虽然赶了巧,却也是李信的一份心意。
七天后,寇白门生下了一个男孩,取名李培国。
这可是羡慕死了顾横波,她也是急了,但李信对她似乎无意,自己不就是没了红丸么,至于这么嫌弃?再说自己虽沦落风尘,却曾待陈贞慧一心一意,自己又不是那种水性杨花的女人。
这次顾横波是下了狠心,一定要跟随李信去南京,去了南京,一定要把李信拿下,自己一个人不行,就叫李香君,破鞋就破鞋,两双破鞋还拿不下他?
又过五日,李信赴通州乘船前往南京,随行有黄宗羲,另有两万军卒,战舰则调了半数,由觉华岛沿海岸线自行回南京待命,半个月后,李信回到南京,先召见李仙风与张全了解南京的情况。
按李信吩咐,原南京皇宫已经拆除了,虽然只占地一百万平方米,也就一平方公里,相对于整个南京城而言,面积不算太大,但皇宫占的是城东的地块,这一带历来风景优美,靠着玄武湖一带,被建成了公园,就和杭州西湖一样,任由游人踏青赏玩,赢来颇多赞誉。
另外的土地,高名衡除留用一部分作为官署衙门,其余依地势划分为一块块,公开拍卖,获得了数百万两银子的收益,这倒是颇合李信之心。
李信可不是什么大善人,他当政是要钱的,历史早已证明,一个政府手里没钱,会是如何悲惨的下场,最直接的例子就是南宋与大明,亡于财政崩溃。
而南京的兵约有三万,加上李信带来的两万与半数水军,足以与孙传庭一战了,于是李信下诏,宣布桂王为叛逆,令其自缚来南京请罪,否则将以大兵征讨。
“皇上,李信要对桂王动手了。”
西安秦王府,作为李自成的皇宫,王府大殿被更名为大顺殿,李自成高踞阶上龙座,下首有牛金星、宋献策、刘宗敏与李过等人。
高一功匆匆赶来,施礼汇报。
李自成虎目中精光四溢,问道:“李信既发诏书,与孙传庭一战已箭在弦上,他在北京留了多少人马?”
高一功道:“回皇上,李公子把北京交由张鼐镇守,兵力难以探查,但想来应在三万到四万之间,辽东兵力据多多尔衮传来的消息,约在两万左右,另淮扬腹地,有近三万兵,李公子去了南京,他的兵力应有五万。”
李自成现出了沉呤之色。
牛金星拱手道:“皇上,臣以为,我军可推进至河南,静观待变!”
“不错!”
宋献策附合道:“河南诸地,人心浮动,皇上应御驾亲征,既安抚人心,亦进可攻,退可守,并可择机派出人手,与张鼐秘密接触,想那张鼐乃一重情之人,皇上与他有教养之恩,有父子之实,一俟李信形势不妙,张鼐自会患得患失,如何选择,无须多言!“
殿内众人均是浓眉一扬,唯有高一功与李双喜眉心拧了拧。
第三五二章 锚雷面世
顺朝国力弱,土地贫瘠,几近于生死存亡的边缘,满朝文武都赞同对李信用兵,李自成决定亲率十万大军进驻开州,开州古称濮阳,位于河南东北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在此,可最快得知南京和北京的消息,以定行止。
十日后,杭州!
“启禀皇上,李自成已亲领大军十万,向开州进发!“
刘元斌手持拂尘,大步迈入殿中,躬身施礼。
“好!”
端坐于宝座上的桂王道了声好,就望向了坐于下首的朱由榔。
桂王封朱由榔为太子,因身体欠佳,朝中事务实质上是由朱由榔主持。
朱由榔问道:“多尔衮可有动向?”
刘元斌道:“回太子,满洲方向尚无动静传来,不过……多尔衮自撤往锦州之后,再未回过沈阳,想必随时会对宁远动手。”
“满洲人狡诈如狐!”
朱由榔不愤骂道。
候恂施礼道:“皇上,李信正在调集兵马,随时会一路南下,攻打杭州,皇上应早做谋划。”
杭州位于钱塘江以北,李信以陆军来攻,没必要渡江,郑芝龙的水军优势发挥不出来。
孙传庭不由与郑芝龙相视一眼,随即道:“此战当先下手为强,由微臣与郑将军各率精兵,水陆两路夹攻南京,还请皇上下诏讨逆!”
“好!”
桂王点了点头,又看向了朱由榔。
朱由榔授意候恂代笔,这也是没办法,朱家的王爷通常当猪养,不可能有好的文彩,甚至很多都不识字,让他们写诏书,肯定是嘎迪盖,我滴孩勒等一大堆凤阳话,贻笑大方。
候恂不愧是老牌文官,指责李信拥兵造反,虐待朱明宗室,表示桂王召集义勇,将誓师北伐,并号召天下豪杰,共讨李信!
三日之后,孙传庭领军三万,出杭州向南京进军,主力则是郑芝龙的舰队,有大小战舰五百艘,其余各类船只千艘,浩浩荡荡出钱塘江,经长江口进逼南京。
随同郑芝龙的,有郑森,马士英、卢象贤等一众重要人物。
又过三日,钱塘江上,帆影片片,一通鼓响之后,各舰依次向钱塘江口驶去。
马士英站在望楼上,感慨道:“老夫只听说过,当初三宝太监下西洋,盛况一时无俩,今日见此,实知此言不虚啊,有此雄师,我料定信贼必不幸免,靖海候,老夫先向你贺喜了。”
一众人等愕然,都没料到,马士英不要脸至此。
郑芝龙却是哈哈一笑:“马部堂过誉啦,那李信也是非凡人物,未曾交手,此战胜负尚难定论呐!”
这话虽然说的谦虚,实则隐含着豪迈气概,郑芝龙根本就没考虑过失败的问题,毕竟他在大海上纵横几十年,拥有东亚地区最为庞大的舰队,装备红夷大炮数千门,这还不全是仿制红夷大炮,相当一部分是从荷兰人和西班牙人手上购买的最新型加农炮。
威力更大,射程更远。
他的座船海王号,长七十米,甲板三层,装备有加农炮五十余门,火力异常强劲,而且他的舰队中,有一些船只采用了西方的技术,挂软帆,火炮主装在侧舷,完全契合当时西方主流的战列式排队打法。
看着父亲捋着胡须,微笑着点头,郑森不由劝道:“父亲,孩儿听说李信擅于用水雷,飘浮于水中,神出鬼没,父亲还须小心为是啊!”
郑芝龙摆摆手道:“我已有对策,无须惧他!”
出钱塘江口,绕道松江,再溯长江而上至南京,约有一千两百里,在郑芝龙舰队还未到松江的时候,李信就得到了消息,命张全率军两万赶赴位于南京西南部的溧水县,阻截孙传庭北上。
溧水自古以来就是南京的东南门户,由溧水到溧阳及宜兴之间,多山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