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崛起1639-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将军,你有完没完?”
青年现出了明显的不悦之色。
李信真挚的施礼道:“还望大哥如实禀报闯王,李某替闯王办事,也不想头一遭便失了手,惹他人笑话事小,坏了闯王大事可担待不起啊!”
‘你的死期近了,有什么担不担待的起?’
那青年暗暗冷笑,表面则是不耐烦的挥手:“好了,我替你向闯王提一下,允不允我可不敢保证,告辞!”说着,便翻身上马,疾驰而去。
李信这才发现,众将均以古怪的目光看着自己,不禁哈哈一笑:“李闯要老子的命,不出点血怎么行?大伙儿等着,日落之前,厚礼必来。”
孙荻在一边嘀咕道:“公子,您就是瘟神,李闯巴不得把您这尊瘟神送走哩,嘻嘻,小女子怎么觉得,闯王遇上公子是倒了大霉呢。”
“哈哈哈哈~~”
一阵轰笑传来。
李信佯作不悦道:“小丫头片子,找打不是?”
孙荻赶忙躲在了红娘子背后,扮了个鬼脸。
“哎~~”
红娘子无奈的发现,李信很喜欢逗小孩子玩,仅这一点,就和时人格格不入,当时讲究父严母慈,一个大男人,谁会逗小孩子玩?
也就是这个看不透的家伙!
……
果然,不到傍晚,正午日头刚过,李自成就着人送来了半个月的粮食,一百条鸟枪,500斤火药和两担铅子,李信不敢耽搁,立刻挑选人手组织火枪队,以李胜德为正,王强和杨大牛与那几个机兵为副,合计一百五十人,基本上人手一杆枪。
重点是模拟装药、上弹、瞄准,听令开枪,反复从事着机械性的动作。
同时,李信通过这段日子的了解,又以黄海为正,杨彪和红娘子的一个远房堂弟,也是邢三的儿子邢武为副,在军中挑选了五十名较为憨厚,且身体壮实的年轻人作为自己的亲卫队,将按照雇佣军精锐的标准训练,教授枪械知识,拳法和野外侦察技能。
既然李自成以三天为限,李信没理由急着走,抓紧时间操练,不求练出什么,至少能正常装药上弹,并且他根据明代枪械质量差的特点,着军中铁匠以细铜条暂时箍在枪管上,每隔三寸箍一根,可以有效的降低炸膛风险。
不知不觉中,已是深夜。
乾清宫!
崇祯伏案处理着政务,虽然才三十出头,可为着支撑那摇摇欲坠的江山,他耗尽了心血,原本白皙的两颊在几盏宫灯下显得苍白而又憔悴,眼角已经有了几道深深的鱼尾纹,眼窝也有些发暗。
万历与天启做皇帝时,整年不上朝,不看群臣奏章,把国家大事交给亲信太监处理,他则力矫此弊,事必躬亲,奈何局势艰难,一天乱似一天,每天送进宫的文书堆满案头,为怕省览不及,他仿法宋朝,命通政司收到文书时用黄纸把事由写出,贴在前边,叫做引黄,再用黄纸摘出摘要,贴在后边,叫做贴黄,他可以先看引黄和贴黄,不太重要的就不必详阅全文。
不过紧急军情密奏和塘报,随到随送,不必引黄贴黄,因此他仍有处理不完的文书,睡觉常在三更以后,甚至通宵不眠。
今日用过晚膳,崇祯就没离开过御案了。
崇祯突然觉得眼前一阵模糊,颓然放下笔,靠在了椅背上。
江北、湖广、四川、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直隶……
整整半个大明,灾荒惨重,烽烟四起,流匪数不胜数。
即便是湖南、江西、福建等南方诸省,也有灾荒骚乱,甚至如苏州嘉兴等鱼米之乡,亦有旱蝗灾,粮价腾踊,不时有百姓千百成群,抢粮闹事。
自他登极以来,国势每况愈下。
杨嗣昌虽曾于玛瑙山大败张献忠,但是张献忠依然活蹦乱跳,左良玉和贺人龙不愿乘胜追剿,拥兵不前,杨嗣昌又选次飞奏,申明征剿诸军因欠饷严重,军心不稳,很可能导致剿贼大事败于一旦。
因加征练饷已使民力达到了极限,朝中反对声浪高涌,有一名为李涟的太学生上了一本,建议清丈江南土地,行手实籍没之法,即由大户申报田产,查明不实,充公没籍,这可是捅了马蜂窝,朝野上下,群情激愤,詹事府少詹事黄道周又上奏停征练饷,严惩杨嗣昌以谢天下。
崇祯大怒,把黄道周重责一百大棍,下诏狱处死,诛连为黄道周说情的户部主事叶廷秀,一并处死,又把左都御史刘宗周革职削籍。
不过经这么一闹,崇祯不敢对江南动手了,于是打起了勋贵的主意,他命武清候李国瑞输捐十万两,谁料李国瑞只肯出一万两,另花了三万两打点提督东厂太监曹化淳,崇祯一怒之下把李国瑞下狱,命其拿二十万两出来,李国瑞就不给,又花了几万两银子打点,还病死在了狱中,崇祯被动之极,戚畹勋旧成群结队的入宫哭求,最终他迁怒于首辅薜国观,以受贿罪将之革职,打回原籍,不久捕回京城处死。
“国库如洗,饷从何来?”
崇祯只觉心烦意燥。
这时,秉笔太监王承恩拿着一封文书来到案前,躬身奏道:“启奏皇爷,河南塘报。”
崇祯本能的不想看,河南陕西,是匪患的重灾区,河南的塘报,肯定不会有好事,但他还是接过了来,打开看去,刹那间,满脸的震怒之色!
塘报由河南巡抚李仙风呈上,奏杞县秀才李信会同流寇红娘子杀官造反,自县令以下,至六房书吏无一得活,他闻之惊怒交加,急从豫东抽身,与总兵陈永福领三千步骑往杞县平叛。
“大胆!”
崇祯猛把塘报掷到了地上,咆哮道:“前有举人牛金星投了闯逆,现又有秀才李信杀官造反,难道朕的乙榜痒生也开始背叛朕了么?”
明代中举称为乙榜,秀才别称痒生。
王承恩小心翼翼道:“衣冠败类,哪朝都有,皇爷不必为两个宵小震怒,想那李信与红娘子区区千余乌合之众,李抚台剿之必手到擒来,日后拿获,寸斩不蔽其辜,以儆效尤。”
崇祯深吸了口气道:“但愿如此,传旨,着李仙风于年前,务必把李信擒来京师,朕等着他的捷报!”
“是!”
王承恩唯唯应下。
第二十章 刘宗敏来攻
三日后,李信率军离开了邓州,因南阳位于邓州的东南方,为避免与南阳官军相遇,全军折向西北方的朱连山,打算绕过朱连山去往汝州。
朱连山东西走向,连绵起伏六十余里,山连着山,主峰有四百多米的高度,山间多矮树丛,坡地较为缓和,对行军的影响不大。
下午时分,全军进入了山区,李信回头看了看已疲惫不堪的军卒,挥手唤道:“大家都快点,山顶是楚长城,咱们上了长城再安营休整,都快点!”
张全拱手道:“公子,没必要这么赶吧,往东是清泉沟,听说有清泉于山间涌出,不如先过去取点水吧。”
李信摆摆手道:“我们天刚亮就出来了,走了这么久,李闯的追兵随时能到,我知道大家累,但是再忍一忍,是累重要还是命重要?上了楚长城再休息。”
红娘子也问道:“你怎么敢肯定闯军会这么急切的追来?或许人家根本就没想过派军追你呢。”
李信摇了摇头,无奈道:“红娘啊,看来你对李闯还是不死心啊,其实道理很简单,过了楚长城,会有多条岔路,我们只有两千人,一旦真正钻进了大山,想找到我们谈何容易?
而且山区地形复杂,随处可设伏,李自成在山里钻了大半辈子,就是靠着山区的复杂地形才屡屡死里逃生,他难道不怕我们也给他来这一手?你别看我们眼前的地形较为开阔,但过了楚长城,就是另一番局面。”
“噢!”
红娘子现出了讪讪之色。
全军加速向楚长城行进。
“公子,公子,有追兵!”
却是突然之间,缀在队尾的黄海厉声大叫。
众人纷纷回头看去,只见漫山遍野的骑兵裹挟着烟尘,从山脚席卷而来,顿时,队伍中有了些慌乱。
“砰!”
李信毫不犹豫,朝天开了一枪。
人群中稍有安静,李信大声道:“弟兄们,别慌,望山跑死马,闯军要赶过来,最少还有十里路,而楚长城就在我们的面前,只要登上长城,我们将居高临下,有险可倚,大伙儿有什么好怕的。”
火枪队队长李胜德也回过神来,跟着叫道:“我们有火枪,有大量的弹药,还有足够的粮食,他李闯再厉害也不是三头六臂,挨了枪子儿一样要死,只要大家严格按照公子所教的步骤开枪,来一个无非是打一个,打多了看他敢不敢来?”
李信丢了个赞许的目光过去。
黄海受了鼓励,高声叫道:“此战是我们成军以来的第一战,就让我们以李闯开刀,奠定我们……我,我军的赫赫威名。”
说着说着,黄海结巴了,主要是李信尚未给军队起名,一下子打了个结,气势弱了很多。
李信笑骂道:“你娘的,不会说就别说,平白乱我军心,弟兄们,都快点!”
楚长城遗迹平均高约三分之二丈,宽约半丈,墙面坑坑洼洼,众人奔到近前,互相顶托着,陆续登上了墙顶,车马来不及绕过去,暂时倚着墙角停成一排。
“弓箭手由红娘子指挥,火枪手听从李胜德号令,凡有私自放枪者,斩,其余人跟着我,伺机搏杀!”
李信巡视于墙头,不停的呼喝,全军上下,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氛,尤其是火枪兵,紧紧攒着枪托,实际上这完全是紧张的过了头,虽然李信说过私放枪斩,但火绳枪不是扣扳机就能打响的,还要点燃火绳,很显然,谁也不会先把火绳点燃。
山坡下,骑兵渐渐放慢了速度,这正是刘宗敏亲率的老八队。
“娘的!”
随行的李过大骂道:“总哨,咱们还是小瞧了那李信啊,让他先一步领着一群乌合之众登上了楚长城,再攻打恐怕要有死伤啊。”
高一功也气不过道:“若非这兔相公奸诈,让咱们不好名正言顺的出北城,只能把兵马绕到别处再聚集,否则他哪有进入朱连山的机会。”
“诶,废话少说,先随我上前!”
刘宗敏马鞭一挥,领着数十骑缓缓向前驰去,待得百步开外,放声唤道:“李将军,你做什么?闯王命你回城,另有任用。”
“哈哈哈哈~~”
李信哈哈笑道:“闯王若要召我回邓州,一传令兵足矣,何须刘将军带兵前来,大家都是带杆子的男人,想要我李信的命,痛快点,何须遮遮掩掩?”
刘宗敏顿时脸面发烧,他见楚长城易守难攻,打算把李信诓出来,但很明显,这就是个笑话,还被李信一口揭破,反衬出了他的愚蠢。
果然,墙头阵阵轰笑传来,他身后的老八队,则是脸面铁青。
“好!”
刘宗敏深吸了口气道:“李伯岩,有人出首告你暗通官军,实为诈降而来,闯王召你回去问话,你是自己出来,还是老子动手把你绑回去?”
“刘宗敏!”
李信还未说话,红娘子就大怒道:“我一直以为,闯王是老百姓的救星,闯军义薄云天,但是自从来了邓州,一桩桩丑陋的事实撕碎了我对闯王的幻想,这就是口口声声吊民伐罪的义军?我红娘子真是瞎了眼,有种你就攻上来,你看我们可有人会后退一步!”
“姓刘的,少唧唧歪歪,利索点!”
“你娘的是不是男人?”
众将也纷纷鼓燥喝骂。
“李信,你既然想死,老子成全你!”
刘宗敏大怒,猛一挥手:“上!”
闯军起家于陕西米脂,哪怕处在大明朝最为繁盛的时代,各路马贼也从未被剿清过,当地民风剽悍之极,几乎人人都有一手精湛的马上功夫。
随着一声令下,刘宗敏亲自摇起一面小红旗指挥,号角声随着小红旗的挥动变化。
大约两千人的骑兵分成四路纵队,向山坡奔腾前进,沿路有些沟坎,和如卧牛般的石块,骑兵毫不减速,纵马一跃而过,喊杀声滚滚而来。
刘宗敏又是一挥小旗,骑兵由纵队变为横队,分为三队向山上进攻,一队原地驻足,另一队向着侧翼绕行,分明是要从侧面攀上长城,另一队则由高一功亲率,直接从正面攻打。
“掏家伙!”
高一功猛一挥手,全队骑兵擎出角弓,仅以双腿控马,搭箭向前瞄去。
第二十一章 身先士卒
楚长城上,空气仿如凝滞一般,每个人都紧张的摒住呼吸,红娘子忍不住道:“李公子,闯军要从侧翼攀墙了,要不我带些人手去拦住他?”
李信想都不想道:“不要管他,长城宽仅半丈,他攀上来也组织不了兵力,由何虎领几个壮勇之士披上铁甲,足以令他寸步难进,他若是下墙从后部包抄更不怕,人能过墙,马可过不了,没了马,一群步卒,有何惧之?
咱们不要受他眼花缭乱的进攻干扰,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我军有半个月的粮草,能耗得起,李闯可耗不起,朱连山距邓州仅数十里,一旦久战不下,传回城中,必哗然,就打正面,把正面击溃,刘宗敏将不战自退。”
“噢!”
红娘子想想也是这个道理,略有些赫然,城头上军卒更是精神一振。
是的,透过现象看本质,别看闯军来势汹汹,但他的弱点也很明显,盯着他的弱点打,未必就不能打一场胜仗。
孙荻躲在红娘子的背后,嘀咕道:“那刘宗敏不通兵法,若小女子是他,绝无可能分兵,必然集中全力攻打,可不会白白便宜了公子您。”
李信不悦道:“小丫头片子,我是招惹你了还是怎么着,你要是心向李闯,行,我回头把你送过去给他做如夫人,听说有些老男人最喜欢狎玩女童。”
“呕!”
孙荻做了个呕吐的神色。
周氏抿嘴一笑,把孙荻拉了回去,她发现,李信其实很好相处,行事风格炯然有异于当时的绝大多数人,偏偏又冷静果断,手腕不俗,让她不自禁的对李信生出了些许的好奇。
李信又道:“周夫人赶紧带着阿荻退到后面,大家也不要慌,火枪手听从李队长的命令开枪,当他是草人,别当成活人,尽量照着马打!”
“是!”
火枪手齐声应诺。
骑队越来越近,李胜德手心也攒着把汗,他年过三旬,原本是个小小的狱卒,平时欺压下犯人的家属,收些好处,本以为这辈子就这样,饿不死,也没多大出息,可是随着李信被捕入狱,他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居然成了义军中的一员,并且出乎意料的被任为了火枪队的队长。
他惶恐,不安,知道机会只有一次,生怕第一仗就出了漏子,被李信换下去,但是他又想打个漂亮仗在李信面前涨涨脸,心里患得患失,极为煎熬。
“李队长,莫要紧张,平时怎么训练就怎么来。”
李信微笑着说道。
见着李信那自信的笑容与云淡风轻的气度,李胜德突然心头大定,用力道:“公子放心,我老李绝不给公子丢脸!”
李信点了点头。
闯军前锋已经抵近到了一百步。
李胜德估算着距离,喝道:“第一排点火,第二排准备!”
第一排五十名军卒纷纷给火绳点火,在引线燃烧的噼啪火光中,闯军已经接近到了六十步。
“第二排点中火,第三排准备,第一排,放!”
李胜德紧紧盯着前方,猛的大喝。
点中火的意思是不从火绳的末端,而是从三分之二处点火。
“砰砰砰!”
霎时间,枪声大作,硝烟弥漫,就听到对面战马嘶鸣,重物倒地的轰隆声不绝于耳。
李胜德心头一松,知道打中了,连忙大叫道:“第一排退回上弹,第二排打,第三排点短火!”
短火是从三分之一处点火。
“砰砰砰!”
接连两阵枪响,满场都弥漫着硝烟,第二第三排都退去了一边上弹,但第一排还没上好,李信立刻向红娘子道:“该你了。”
“嗯!”
红娘子猛一点头,带着弓箭手补位。
弓箭手多来自于她的班子、官军和小部分杆子,只有百人之数,这也没办法,开弓射箭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不象火枪,几天就能上手。
一枚枚箭矢向前射去,随着硝烟散去,李信眼神一缩,他看的清清楚楚,红娘子接连三箭,射倒三人,都是六七十步的距离,这箭法,哪怕他前世实力最盛时都自惭不如,因为他不会射箭。
红娘子注意到李信在看着自己,得意的撇了撇嘴。
在后面督阵的刘宗敏也是大吃一惊,其实三轮火枪齐射,只打翻了几十骑,毕竟火枪的准头堪忧,他吃惊的是火枪居然在六十步仍有杀伤力,超过了弓箭!
至于红娘子带领的弓箭手趁乱射翻了十余人,反而没让他太震惊。
李过不敢置信道:“总哨,鸟枪到了李信手上怎能打到六十步?咱们的人开枪有个四十步就不错了,早知道就不给他鸟枪了,娘的,这小子真奸诈。”
刘宗敏也是悔的肠子铁青,死的都是老八队啊,是闯军中的精锐,也是李自成的班底,平时死一个都心疼,今天还没近身,数十人就丢了命,当即恨的咬牙切齿道:“越是如此,越是要尽早将他除去,就算鸟枪在他手上打的远又怎样?百来条枪成不了气候,你也上,领军正面冲锋!”
“弟兄们,跟我走!”
李过猛一挥手。
“杀!”
随着生力军加入,老八队士气大振,纷纷避开地面的尸体,策马疾冲,虽然长城上第二轮枪声响了起来,却是悍不畏死,猛烈的以弓箭还击,喊杀声、号角声、枪声,交织成了一片。
李信算是看出来了,老八队的战法抛开那令人眼花缭乱的骑术不谈,主要是以虚张声势让人胆寒,夺其士气,一举压倒对方。
这种战术犹如街头帮会斗殴,声势极大,但其实并没有可圈可点之处,只要能扛住他的前几波冲击,气势会下降的很快,只是李信吃亏在枪械太少,没法形成规模作战,被老八队一波波冒着弹雨箭矢突前,那密集的箭矢如同飞蝗,凶狠的射向长城,不时就有人中箭栽倒,两边死伤不断。
刘宗敏看的心急,但李信更急,他生怕死伤过多,全军突然一哄而散,那真是要他的老命了。
“三眼铳!”
军中只有几门三眼铳,李信手一招,一名亲卫递上一柄。
“跟老子上!”
李信带着三名亲卫挤到城墙前方,以三眼铳瞄向下面的骑兵。
“李公子,小心!”
红娘子急声提醒。
如有一丝可能,李信都不愿身先士卒,战场上枪弹无眼可不是说说的,他有着深刻体会,前世就是莫名其妙的中了一记火箭弹,被炸的粉身碎骨,可是他没办法啊,他担心将士们被闯军凶猛的进攻慑住心志,导致全军溃败,他只能冒死顶上去,鼓舞士气。
“哈,李信,李信,快,射死他!”
李信刚一探出身子,老八队就发现了他,在三十步左右的距离上,纷纷搭起弓箭,快速拉成满月。
“放!”
李信猛一呼喝。
第二十二章 争抢人质
“砰砰砰!”
枪声大作!
三眼铳一次发三弹,威力远大于鸟枪,声音也更加洪亮,浓烈的硝烟弥布全场,就听到硝烟后方接连响起几声惨叫,透过烟隙一看,那几个正张弓搭箭的老八队战士已经中弹坠马,或许还未死透,哀嚎惨叫不止。
“打的好!”
红娘子立刻大叫。
李信也疾声唤道:“闯军作战无非是莽一波,只要抗住他第一波冲击,他必然士气跌落,大家按照预定计划来,莫要慌乱!”
“是!”
连李信都亲自上阵,全军士气大振。
在古代,如果一个将领真能做到身先士卒,对于士气有着极大的调动作用。
李信又向边上一看,已经有闯军攀上长城包抄而来,当即喝道:“何虎,该你了,守住计你首功。”
“弟兄们,上!”
何虎提着把斧头,猛一挥手,带着几名穿着两层铠的壮汉迎面而上,李信果然没看错他,此人身宽体阔,又天天站桩练出了气感,真有万夫不挡之勇,那斧头一挥,一名冲的最前的老八队不及躲避,胸口被重重砍上,鲜血飞溅中,几乎被砍作了两截。
“放箭,射死他!”
后面两名弓箭手放箭,箭矢射在铁甲上,叮当作响。
“哈哈哈哈~~”
何虎顿时狂笑,内心惊惧尽去,挥着斧头冲入人群,狂劈猛砍。
李信放下心来,以何虎的状况来看,支撑十分钟不成问题,而闯军如此猛烈的攻势,对于体力、意志和精神都是极大的负担,十分钟后会是什么样还很难说。
刘宗敏也注意到了何虎,不由浓眉一拧,李信有此猛将让他颇为意外,但更意外的是,这群乌合之众居然没崩,踞守着长城,放枪、射箭有条不紊。
虽然老八队已经攻到了城下,可是五六尺高的土墙并不是那么容易攀的,他是纯骑兵,没有攻城器械,人与马沿着墙拥挤在一起,上面向下攒刺,弓箭火枪齐发,下面向上射箭,战况进入了白热化,伤亡再增。
战到如今,李信军中伤亡了近百人,大多是中箭,而老八队由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