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吴策-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乔薇一脸茫然。
“如今呐,这扬州,已是一分为二,庐江、九江尚在袁公路之手,那江东四郡,却早已归了一位汉室贵胄。”
“汉室贵胄?”
乔绾伸手轻抚着她柔顺的发丝,“江东六项、汉纸、牛耕、平定山越,当真很难相信,这位吴侯,才弱冠之年呢。”
她或是低喃,或是埋怨,或是好奇,或是叹惋。
第一百一十二章 城破
“报……”县衙后院,黄猗刚坐下,便听见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不多时,传令兵已经冲到近前。
“二位大人,四门鼓声大作,东门投石车石弹齐发,守城将士伤亡惨重,其余三门,暂时还未有士卒登城。”
袁胤一手抚须,脸上早已是胸有成竹,“子淳,汝与吾所料不错,城外江东军果真是三面佯攻,只攻吾东门。”
“如此,三门吾等只需用精壮配合少量军士便可守之,将城中大部兵马大部调往东门镇守。”黄猗咧嘴笑道。
“那城外江东大营统帅,子淳可知是何许人也?”
“方才在城墙上眺望之时,吾观敌军帅旗上绣着一个“徐”字。”
黄猗双眼一眯,“那必是刘奇小儿,自寒门擢拔的一介狂生了,听闻,当年此人在江东之时,曾粉头蓬面,当街袒胸露乳,放胆拦下刘奇马车,于长街喝问。”
“此等狂生,若在吾淮南之地,必为陛下所斩,这天下之大,渡江北来,前往江东避祸的文人儒士何其之多,他刘奇小儿,却偏偏重用一狂生,哈哈……难怪,便是牢狱中那刘子扬,亦能应对其攻城之策。”
话音刚落,东城门方向,已经传来了震天动地的喊杀声。
黄猗和袁胤对视一眼,两人面色同时大变。
“莫非……”袁胤站起身来之际,长街上,已有骑卒奔驰而至,他满脸惊慌的冲入后宅,“报……江东军军阵之后,突然推出二十架井车,井车之上,分布兵卒上千,如今,敌军已从井车杀上城墙。”
“汝竟敢假传战报?”袁胤大步上前,一手直接抓住了他的领口,双目怒视道。
“吾在城上布下一曲刀盾手,焉能一鼓而败?”
“井……井车上有大批弓箭手,乱箭齐发,城墙上的守卒根本抵挡不了,二十架井车,源源不断地有军士登城,现在……城墙怕是已经失了。”
袁胤满脸苍白地后退两步,眼前一黑,作势欲倒。
“叔父,叔父。”黄猗立即上前将其扶住,“叔父勿优,吾即刻率护卫县衙的一千精兵,重新夺回东门。”
“善,幸好尚有子淳在。”袁胤面色一喜,作势站起身来,双手按着黄猗肩膀,“子淳,此去,保重。”
“必为大仲效死命尔,城在人在,城亡人亡。”黄猗退后一步,朝着袁胤郑重抱拳一拜,转身大步出门,很快,便有密集的脚步声远去。
袁胤如释重负,他回眸看了一眼还在大口大口喘气的传令兵,双目一瞪,“快,即刻调集三面守城之兵,吾等从北门杀出,前往龙舒。”
传令兵面色微变,“驸马都尉已率军前往东门,重新夺回城门,吾等此刻撤走,岂不是……”
“汝敢违抗将令?”袁胤双目一瞪,满脸杀气。
“喏。”传令兵心中厌恶,但面上却不敢有违,拱手一辑,转身就大步出门。
不多时,汇聚了两千兵将在侧的袁胤,直接打开北门,率军从北门杀出。
“定公将军,敌军出城矣。”此刻,镇守北门的,赫然便是吕岱和彭虎,眼见大队袁军杀出,两人对视一眼,脸上都有狂喜之色。
江东军战功赏钱粮田亩,吴侯刘奇,更是看重军中后起之秀,便是年不过弱冠的吕蒙,在平定山越一战后,亦被提拔为江东军中罕有的中郎将,敌军从他二人这里出城,岂不是天赐良机。
“彭将军且慢。”正当彭虎手持狼牙棒翻身上马,却被吕岱喝止。
“定公将军为何阻我?”彭虎一脸疑惑,眼看着那乱军之中护送的一名官员,赫然便是守城之将,这天大的战功,便近在咫尺,他早已是心里痒痒难耐。
“敌军从北门突围,而非东门,汝知何故?”
彭虎略微沉吟,“必是吾军主力攻打东门,袁军胆怯,只敢弃守,不敢与吾军拼杀。”
“袁军突围北门,往何处去?”
“北去必是龙舒。”话音刚落,彭虎隐隐觉得自己抓住了什么,但却说不上来。
吕岱一手抚须,面上带笑,“昨日得报,龙舒已为子明将军攻占。”
彭虎顿时眼前一亮,“如此,吾军只需杀散敌军,弱了敌军士气,随后追杀,将其逼到龙舒城外,两面夹击即可。”
“善。”吕岱徐徐点头,心中松了口气,这山越头领,也不完全是不学无术。
商议妥当,二人各自领兵数千,从左右杀出,两支大军,如同两支箭矢,锋利地贯穿了袁军掩护突围的兵马,但被守护在其中的一辆马车,仍旧是在一群亲卫精骑的护送下,朝北逃窜。
“公让,吾留汝一曲兵马,且顺势攻占北门,打扫此处战场,将此处战报,呈于军师面前。”
“喏。”诸葛均拱手一拜,便看到吕岱和彭虎各领一军,尾随袁胤败兵而去。
他满脸羡慕地看了一眼两人的背影,回眸之际,大手一挥,“汝三什之兵,即刻占据城门。”
“喏。”
他看了一眼远处,听着东门震天动地的嘶杀声,鼻尖微微一嗅,胸腹便一阵翻涌,他立即顺势趴在战马上,呕吐了一阵。
当他面色苍白地爬起身来,再也不敢看附近的断肢残臂,大手一挥,“迅速打扫战场,入城,先占据城中主要街道,莫要让乱兵惊扰城中百姓。”
“喏。”众将士虽因诸葛均呕吐不堪的一面,有些轻视于他,但却不敢违背将令。
“这便是战场啊。”当诸葛均登上城墙,俯视下方的战场,散乱得到处都是的笙旗,被刀枪捅杀的战马,车轮被毁,崩碎在山野中的车驾,还有密密麻麻,数百具死尸,方才,不过半烛香的厮杀,袁军便杀出重围,但留下了数百具尸首,如今,更多的袁军,却是被追击的军士三三两两地压回来,他们,将是这一战的俘虏。
“如今看起来,还是吾兄在皖县治理,更为安逸。”诸葛均有些羡慕地看了一眼西面,在攻克皖县之后,诸葛瑾当即被徐庶上表刘奇,提前擢拔为皖县令,如今,他的兄长亦是牧守一方的六百石了。
只是……他那堂兄,却自叶县一别,不知去向。
“兄长为何,便不愿来着方山书院呢?”他一脸纳闷,方山书院有这么多名士授课,更有江东军中几位重将不时前来指点马术、骑射,如此文教重地,当是他那自比管仲、乐毅的兄长向往之处才对,为何,他却畏刘如虎呢?
第一百一十三章 凉薄袁氏
“杀啊。”当黄猗率队抵达东门马道,却已发现,马道已经被溃军堵住。
“尔等在此何用,还不速速与吾登城阻击敌军?”黄猗举着手中长剑,随手推开几名兵卒,当他站到高处,很快,原本乱糟糟,挤作一团的兵卒便恢复了宁静。
“喏。”众多将士纷纷看了他一眼,随他杀上城墙。
刚冲上马道,黄猗便被一波箭矢给偷袭,倘若不是他身后的刀盾手补位及时,他已是命陨在这一波箭矢之下。
不过,即便如此,他也吓得面色苍白,“怎的,这城墙马道对面还有一架井车?”
“大人,城外江东军一开始便以二十架井车于城外用箭矢压制吾等。”
“井车如何靠近?只要敌军投石车石弹一停,吾不是便命尔等登城作战吗?”黄猗瞪目欲裂,他此刻心里十分窝火,陆续有几波兵卒冲上城墙,都被站在井车上弓箭手射杀。
“大人,这可不怪吾等,敌军井车下,似乎有可供推动的车轮,可以在城外平地上移动。吾等刚杀到城墙上,就被城外井车上的箭矢射倒,他们居高临下,吾等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黄猗面色微惊,小心翼翼地从马道边上探出一只眼睛,“只有一辆井车,刀盾手在前,弓箭手在手,随吾登城,必要夺回此城,否则,吾身死之前,亦要治尔等一个畏战不前之罪。”
“喏。”众将士应诺,很快,便有数十名扛着盾牌的军士强行冲到城墙上,随后,大队弓箭手跟进,不多时,他便听到一阵欢呼声。
“驸马都尉,井车上的弓手,已经被吾等射杀。”
“善”,黄猗面色大喜,手中长剑一挥,“众将士,随吾夺回城墙。”
“斩首一级者,可领百钱。”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如今虽然兵荒马乱,但亦能买到一两钧栗米,对于这些贫苦出身的军士莽汉,那便是赤裸裸的诱惑。
黄猗冲杀在前,身侧有着刀盾手挡住流矢,当他冲到城墙之上,入眼,一片血雨腥风。
混杂在一起的敌我双方士族,穿着青色甲胄和黑色甲胄的袁军与江东军,此刻,登上城墙的江东军仅剩下不足两百之数,但城外的十几辆井车的木板,不知何时,已经搭在了城墙垛口处,用倒钩勾着,十分稳固,而在井车下方,却是有着三层踏板,由百步之外的平地上,由木架拖着,然后搭在井车后方,正有源源不断的江东士卒,从踏板登上井车,再从井车登上城墙。
而在十几架井车周边,亦有不少云梯,此刻,从城墙垛口处俯身望去,攀爬在云梯之上的军士,就如同秋日过境的蝗虫,不计其数。
黄猗略微咬牙,“刀盾兵,结盾阵。”
“喏。”
二十余名持盾的刀盾手,上下两面盾牌靠在一起,两层盾墙,便是一名壮汉站在盾墙之后,除却脖颈以下的部位,也全部能被挡住。
“弓箭手,放箭。”
“不可啊,都尉大人,城墙上还有吾等袍泽啊。”
“大人,三思啊。”
一时间,便是持盾的刀盾兵也忍不住回眸看来。
黄猗捏紧长剑的手臂微微发颤,面皮绷紧,“汝等耳背不成?”
“放箭。”
“喏。”
“咻咻咻……”连续数十支箭矢,直接将正在颤抖厮杀的几名军士射成了刺猬。
眼见着自家袍泽喋血倒地,不少跟在黄猗身后的士卒都有些不忍地低下了头。
“刀盾手,盾墙推进,弓箭手,不要停,给我放箭。”黄猗见果有奇效,当即大喜,长剑一挥,继续推进。
“那城墙之上,乃是何人?”城下,正在观战的徐庶,也是发现了城墙上的异常。
“那便是袁术老儿之婿黄猗。”站在徐庶身旁不远处,自皖县归降的一名小吏立即上前答道。
“传令,鸣金收兵。”
“军师,吾军已夺得过半城墙,为何后撤?”贺齐面色微变,当即拱手一拜,“军师,末将愿率所部兵马,攻占城墙。”
“军师,末将愿为先登。”彭式亦是策马上前,抱拳一礼道。
徐庶微微摇头,“汝等且看,此刻城上袁军,气势如虹,吾若再遣兵将攻城,徒增伤亡尔。吾亦曾听闻那黄猗之名,本以为,只是酒囊饭袋之辈,却不想,竟有如此狠辣手段。”
他嘴角微微勾勒几分,,“传令鸣金,后方投石车的石弹已准备就绪,撤下井车,既然黄猗亲率将兵守城,那么,便让他先尝一尝石弹的滋味。”
“喏。”
彭式和贺齐对视一眼,眼中多出几分敬色。
他二人亦是亲临过数次战场,自家这位军师用兵,每次必能以极少伤亡取胜于敌,当真是足智多谋。
“轰隆隆……”当井车被守在车轮边上的精壮推着朝后挪出数十步后,城墙上原本密密麻麻的江东军士卒,已经撤下大半,然而,此刻,东门城墙,也被黄猗顺势攻占。
黄猗松了一口气,正当他回眸看向城下,那原本已经偃旗息鼓的投石车,突然再次装填石弹,在他双眼猛地瞪圆之下,无数黑影,已经同时被一个个漏勺般的推杆,送上了天空。
“快卧倒。”
“刀盾兵,快保护大人。”
不多时,密密麻麻地数百颗石弹,直接覆盖了这一段城墙,到处都传来吐血栽倒的声响,甲胄和铁盾,即便可以抵挡箭矢,但这磨盘大小的石弹,却并非他们这等肉体凡胎能够硬抗的。
黄猗被接连四五名军士压在下面,身上更是有着十几面铁盾,但短短十几息,他便感受到了数颗石弹落到身上,先后,有四五名军士,为庇护他而死。
一道道鲜血,顺着他的头顶流淌下来,他满脸苍白,当一波石弹过后,他立即推开身上的死尸,“快,留下一曲兵卒,其余人,撤到马道。”他踱步奔走,当他来到马道之上时,一抬头,却看到了北门所在的硝烟。
随即,他听到了南门、西门的喊杀声,原本,应当是被佯攻的几门,竟是同时在被攻打。
他似乎意料到了什么,嘴角微微抽搐,心中一片死寂。
“咻”一根箭矢,不知从何处而来,从他略微颤抖的后脑勺,一穿即过,带走一片红白相间的血花,在空中绽放。
黄猗嘴角带笑,看着北面无力栽倒。
他为袁氏,拼死苦战。
怎奈,袁氏舍他,如衣帛。
第一百一十四章 军师之外的任务
黄猗一死,城上兵卒大乱,眼见着大队兵卒在城头上护着黄猗的尸首朝城内撤去,很快,徐庶便得到了这一战报。
“可惜,此人倒也算一忠烈之士。”徐庶叹了口气,大手朝前一指,“彭式、贺齐,命汝二人,各率本部兵马,夺城。”
“喏。”二将面色一喜,当即各自领了一军,从两侧开始攻城。
“报……军师,南门水寨,已为周泰将军攻破。”
“报……军师,西门城门,已为吾军攻占。”
徐庶面色一喜,正待开口,又有传令兵抵达:“禀报军师,袁胤率军千余,从北面城门突围,已被吕岱、彭虎二位将军击溃,如今被亲卫百余兵将簇拥着北逃,二位将军正在追击。”
“无妨,袁胤北去,欲投龙舒,子明将军虽已率军北去,此城亦有吾军五百士卒把守,他区区百人,只会自投罗网。”
说着,徐庶深深地看了一眼北面城门的方向,“吕定公,此人倒是有些武略。”
“咔咔咔咔……”在徐庶沉思之际,城门却是从里面打开了。
彭式与贺齐,为夺这先登之功,却是亲自身先士卒,率军登城,却不想,最终仍是彭式年轻气盛,先登一步。
城门大开,徐庶在战马上拔剑出鞘,“传吾将令,众将分别占领府库、县衙、城内大营,四门必须留兵驻守,于麋、笮融二位将军,把守街道,解决城中溃兵,不得有误。”
“喏。”很快,等候在他身侧的十余骑便各自散去。
一炷香后,徐庶率军入城,城内到处,都有着散乱的杂物。
贩卖水果的竹筐、逃难时掉落的细软,被城内袁军扛着洒落一地的栗米,一片狼藉。
当徐庶在县衙坐定,城中众将也纷纷回到堂前交换将令。
听着他们一个个兴奋地汇报斩获,徐庶扫视一眼堂中众将,目光最终落到独自领兵攻占北门,且顺势率军占领府库和县衙的诸葛均身上。
“公让,汝且为吾代笔,张榜安民。”
“喏。”诸葛均立即起身应下,心中有些激动,他在这一战的表现可圈可点,此番,亦算是熬出头了。
“此外,将俘虏的三千余众,全部收押大营,择其精壮,收编各营。”
“喏。”众将面色一喜,此战他们所部兵马亦有伤亡,若是能有补充,自然再好不过。
“将黄猗尸首厚葬,此人,亦算是死守此城而死的忠义之士,各为其主,却也不能让其暴尸荒野。”
“喏。”众将看向徐庶的目光,又多出几分敬色,他们效力于沙场,又有哪个敢说,自己的头颅,他日不会被敌将从疆场上取了取,若能保个全尸,已是他们这等战将的夙愿。
“各营入城休整,沿舒县每隔一里派出一名斥候,留意袁军动向,吾军明日发兵舒县,此战若胜,吾江东,可一举平定庐江郡。”
“喏。”众将同时踏前一步,扯着嗓子吼道。
徐庶目光从几人身上掠过,“以周泰为先锋,领虎贲五千先行,五更出发,天亮之前,必须抵达舒县城下。”
“喏。”
“诸位各自回营吧,征战几日,且先好生歇息。”
“末将告退。”众将鱼贯离开,徐庶立即取出了一张帛纸,他还必须得亲笔所书,为远在秣陵的刘奇,呈上庐江的战报。
不多时,吕岱回营。
“定公将军一路辛苦。”徐庶隔着很远便看到了他拎在手上的头颅。
“军师,此乃袁胤之首级,吾等追至半途,乱兵为吾军击溃,袁胤被吾阵前斩了。”
“彭虎将军何在?”
“已入驻龙舒。”
“甚好,知吾者,吕定公矣。”徐庶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今日攻居巢一战,将军当为首功。”
“岱,竭尽所能矣。”
“且先下去歇息吧,明日汝军为吾侧翼,拔营攻舒县。”
“喏。”
目送吕岱远去,徐庶在给刘奇的信上,再添上几笔。
“诸葛瑾、诸葛均,前者可现为一县之长,历练大用,后者需积累资历,以老吏为其挂职,实则以其主政一县。”
“此外,主公所言,战时,以武将代县长之职,兼任县尉,镇守一城,此计可行矣。”
“吾料数日之内,庐江各地,必为吾军所取,还请主公早日定下庐江各司职官员,将郡县书院文士,派遣庐江赴任。”
袁术麾下的官,除却部分老朽,资历极深但在任上却待不了几年的可以留用之外,在出兵之前,刘奇和徐庶、张昭等人的商议中,其余剥削百姓,残暴不仁,或是碌碌无为之辈,尽皆以前往江东述职的名义,以刺史府孙邵、是仪、许靖等人,考察其德行,下放州、郡两级书院进修后,视成绩任用。
至于兵卒,徐庶汇报了两个数字。
一则是俘虏的人数,二则是具体补充进各营的精壮数量。
此外,己方战损,亦是呈上。
一开始,徐庶并不理解,军中既然有花名册,为何刘奇还要下令,为每一名军士甲胄上留下籍贯和姓名,如今,随军征战,几战阵亡的五百余人,尸首焚烧之后,却是可以凭着木牌,送外秣陵,被各家取走下葬。
抚恤的奖赏,亦可根据身份木牌上的籍贯和姓氏发放到位,便是在秣陵城外,石头城西边的矮山上,那一座专为江东阵亡将士留下的墓地,此刻,亦多出六面石碑。
百人一面,军中校尉、裨将、偏将以上,可单独立碑,立下卓越战功者,特立于此战阵亡将士石碑之首。
而且,在白银寻到之后,一开始,刘奇并未打造银锭,反倒是,用此物打造了些大小不一的银牌。
每战之中,立下卓越战功者,可授此物。
徐庶停下笔,浏览几遍后,方才将其放入信封内,取来灯油,将其滴落在封口。
“命快船将此书信,以百里加急,送往秣陵,亲手交给吴侯。”
“喏。”目送亲卫离去,徐庶站起身来,望着东北边,“下面,便看熟快熟慢了。”
第一百一十五章 望风而降
四月初,徐庶率军三万,抵达舒县城外。
刘勋扒着城头,望着城外正在忙碌中搭建的大营,一手紧紧捏着城墙外沿。
“太守大人,敌军正在扎营,且随行大军中,并无骑兵,吾可率城中精骑两千,杀出城外,将其阵角击溃。”
刘勋微微摇头,双眼紧盯着那一面“徐”字大旗,“徐元直并非无能之辈,他能在攻下居巢之前,便抢占龙舒,袁胤和黄猗,败得不冤。”
“此外,他没有趁夜进军,以震慑吾军,便是为了防范吾军趁他立足未稳之际,出城偷袭。”
“如今战机已失,他随行兵马,人人精神充沛,早有迎敌准备,军阵之后,虽有大队民夫工匠运送攻城器械而来,但军阵之中,在那刀盾兵之后,多有沟壑,便是为了防范吾军骑兵。”
刘勋叹了口气,“陛下这两千精骑,乃是讨董之际,从北地招募的儿郎,其中还有一部乃是孙文台旧部,若是折损于此,吾有何面目再见陛下?”
“大将军言下之意,吾军据城而守?”
刘勋眯着眼,“此番,吾已将庐江各县之兵汇聚于此,寻阳、皖县、居巢、龙舒相继失守,吾军损兵折将万余,如今城中之兵仅两万,进击不足,但守城有余。”
“古来用兵,十倍围之,五倍困之,他徐元直便是孙武在世,仅凭三万之兵,如何破吾?”
言罢,他看了一眼身旁的阎象,“主簿可有何教我?”
“龙舒已破,斥候回报,未在吾舒县方圆二十里发现敌军骑兵,大将军以为,江东第一猛将太史慈,会在何处?”阎象一手抚须,脸上布满愁云。
刘勋面色大变,“莫不是以顺势往北穿插?”
“可……太史慈所部,全是骑兵,如何攻城?”
“大将军莫非是忘了攻占龙舒的吕蒙所部。”
阎象看着城外偃旗息鼓的军阵,“吕蒙所部兵马,全是刘奇平定几郡山越之后,从山越精壮中挑选,训练而成,奔行于山林之中,强行军,日行百里,不在话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