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吴策-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主公,汝看那是何物?”也就在这时,陈到突然伸手指了指远处淮水之上。
    众人闻声看去,却见那依稀可见的淮水之上,突然多出不少黑影。
    “快,叔至,命人派出斥候……不,汝等亲随骑军,且随吾前来。”刘备眼见着那大队黑影,心中忧急,当即策马先行。
    “大哥”关羽面色一变,看了一眼满是泥泞的道路,“大哥且慢行。”
    “大哥。”张飞面色一急,也是拨马追赶上去。
    此前在渡口之时,因为船下,以至于将数百匹战马都给留在了岸边,此刻仅有数十匹战马追着刘备而行,但简雍、孙乾、陈登几人,皆在其中。
    “大哥”
    “大哥可看清那是何物?”
    关张二将来到几里外的一处高坡之上,便看到刘备驻马不前,双眉紧锁,面上更是如临大敌一般。
    “未曾想,江东竟有如此战船。”刘备伸手指着淮水方向,此刻,陆续赶到的众人也是顺着他的手指看去。
    淮水湍急,流水冲击着河水中的起伏之处,卷起道道足有丈高的浪花,自东南而来,一条条过百丈的巨龙,将龙首立于浪头上,乘风破浪,那龙身上,更是悬挂着几个水车,每次一踩动,水流便从两侧流出,战船行驶的速度极快,转眼间,刘备奔行了数里地前,这一支船队还在十余里外的淮水下游,此刻,便已经行过七八里地。
    “逆水行舟,速度竟比吾等马匹行进更快?”陈登双眉紧锁,“只是,吾等因泥泞道路,又要避开水泽,马匹脚程也慢了些,如此看来,这战船行速,怕是吾等黄河之上所见船只近十倍之多。”
    他们不难看到船头上那一面面悬挂的大旗,黑纹蟒旗上绣着一个大大的“吴”字,还有那迎头一字排开的三艘战船居中一艘,赫然比其他战船高大不少,乃是一艘三层楼船,甲板上,悬挂着一面将旗,亦是“吴”。

第一百六十六章 淮北之战——斥候战
    “哗啦”,车船迅速远去,在泗水的汇流口,船队一分为二,大队继续西进,约有二十艘战船,沿着泗水而上。
    只可惜,刘玄德,并未看到这一幕。
    他所在的山坡,正好只能看到海船沿淮水而上,在河道尽头消失。
    ——
    同一时间,淮北,九江郡隔淮水相望的数座城池,正笼罩在江东军的战火之中。
    早在虹县、洨县、谷阳三县陆续失守之后,李典和夏侯渊便已是得知了江东军的动向。
    是否撤军,为此事,李典和夏侯渊争论过两次。
    李典是属意撤军的,但夏侯渊以司空命其守土之责,坚持不撤,李典无奈,他驻守下蔡,无法撤军,同时,他也知晓,若是下蔡和夏侯渊驻守的义成之中,那平阿失守,夏侯渊必将陷入重围,他只能向驻守在陈国的朱灵求援,请其率军驰援平阿。
    这一日,李典巡视城南,策马立于淮水河岸,看着对岸忙碌修建烽火台的工匠,“江东以烽火台镇守淮水,于各大渡口设重兵结营,日后,怕是要与司空分淮水而治。”
    “如此,江东军攻徐州,怕是不会北上下邳,主公只需派人沿淮水北岸城池重兵把守即可。”李典正思忖着,突然远处有骑卒赶至。
    “报……禀报将军,龙亢已为吴将周泰攻取,城池失陷后,仅有近百逃卒逃回平阿。”
    李典面色微变,“下令全军集结,立即赶往平阿,此外,派哨骑传信给义成的妙才将军,让其迅速撤军。”
    “喏。”
    李典勒马回头,心中一阵担忧,“龙亢已失,吾若撤军,此城,势必为对岸的江东军所取,倘若龙亢未失,吾接应夏侯将军之后,尚可往北撤,可如今……”
    李典面色微变,“传令,往龙亢方向增派哨骑,留意城中江东军动向,此外,向汝南、沛国求援。”
    他心中恍然大悟,自己不能撤,也不能去增援夏侯渊,否则,下蔡若失,则江东军可以龙亢、下蔡、虹县之兵团团围住平阿、义成两城,己方马步军不过万余,反观江东军,却有数万之众,他麾下虽有大部骑卒,但在这淮水以北,大多水泽、河流,骑兵根本施展不开,反而不如江东步卒。
    “传令,将斥候散布到城外二十里方圆,密切注意敌军动向,若遭遇敌军斥候,全部诛杀。”
    “喏。”
    ——
    距离城外几里外的密林中,此刻十人小队汇聚一处,他们身上尽皆穿着黑色的轻甲,手中拎着弯刀。
    “头儿,城内已经开始集结兵马了。”一名斥候站在几丈高的树端,一只手勾着树干,双脚分开,踩着两根胳膊粗的树枝,树枝弯曲得很厉害,随时有可能折断。
    “吾等盯着的是北门,只要李典不往北撤,吾等便无须理会。”什长一脸淡定地靠着树干,透过丛林稀疏的缝隙,他可以看到远处的城外的大片空地。
    “头儿,西门汇报,又有传令兵往汝南去了。”不多时,站在树端的斥候便看到远处的高坡上,有一名袍泽挥舞着战旗,打出旗语。
    “让他离开便是。”什长拎起挂在腰间的水壶,拧掉瓶塞,饮了一口。
    “吾等当真不必拦截敌军传令兵吗?”跟在身侧的一名伍长疑惑道。
    “为何要拦截传令兵呢?汝南尚有黄巾贼众,满宠调不出兵来驰援,便是沛国史涣、陈珪,也无法驰援。”什长一脸淡定,“只要李典不逃,那么,吾等便无需理会。”
    “头儿,有一个小队往北面摸过来了,全是骑卒,有七人。”头顶负责瞭望的斥候再次喝道。
    “狗剩,带你一伍上去,干掉他们。”什长眼中露出几分冷意,回头看了一眼身侧的伍长。
    “喏。”伍长没有多言,拎起自己的短刀,便带着一伍的四名袍泽解下拴马的绳子,各自翻身上马,从一侧的灌木丛中跃出。
    “驾”
    “驾”
    五马冲出密林,来到旷野之上的刹那,几乎一瞬间便被对面的七名哨骑发现。
    “上”,七名哨骑,以箭矢阵正面杀来。
    “举”两批斥候交击,在快要冲到百步之内的时候,伍长嘴角微微勾勒几分,猛地振臂一挥,五人几乎同时双腿紧贴在马腹之上,稳住身体的刹那,原本拉着缰绳的左臂猛地一举,透过臂甲,对面的斥候亦能看到点点寒光。
    “咻咻咻”两发连弩,十根箭矢,几乎一个照面便放到了三人,余下四人众,亦有两人带伤。
    “杀。”战马交错,弯刀和长剑撞击在一起,伍长眼中掠过几分冷芒,几乎在两骑交错的刹那,一个翻身便来到战马一侧,躲开长剑直刺之后,弯刀朝下方一拉,竟是直接将敌骑战马的马腿给斩断。
    “嘭”哨骑的伍长身体顺着马头朝前栽倒,摔了个七荤八素,当他爬起身来之际,一把弯刀,已经落到了他的脖子上。
    他看着眼前的江东军斥候伍长,环视一眼四周,自家出城的七名哨骑,几乎一个照面,便被全部放到了。
    “怎……怎么会?”他面色无比难看,哨骑,几乎都是军中身手最为敏捷的军士,所配备的战马,亦是跑得最快的,未曾想,自家七人竟然敌不过江东军一伍,并且,对方看起来,没有一人折损。
    “嘭”他被伍长伸手抓到马上,手腕一疼,手中长剑应声落地,他被按在马鞍前,被其带到了不远处的密林中。
    “吁”,战马没入密林,伍长立即带着他落到马下。
    “回来了?”什长略微惊喜地打量几眼伍长带回来的几匹战马,“这北边的高头大马就是不错,只可惜,吴侯几次向北地诸侯交易战马,都被拒绝,就算是从商贩那里买,也只得到一些驽马。”
    “抓了一个领头的。”伍长推了一把哨骑的后背,“老实点儿。”
    “城中有多少兵马?”什长脸上浮出几分正色,紧盯着他闪躲的双眼喝问道。
    “五……五千……”
    “半个时辰之前,你们集结大军,是为何?”
    “吾……吾……”
    “锵”,伍长猛地抽刀,将弯刀放到了他的脖子上。
    他感受着脖子被弯刀拉出一道很小的破口,鲜血正慢慢从他脖子流淌下来,他面色微变,“是……是为向东增援义成。”
    什长满脸若有所思,又瞪了一眼他,“那又为何不去?”
    “小……小人不知。”
    “那汝等出城,是为何故?”
    “将军有命,让吾等解决城外二十里方圆的斥候。”
    什长眼中多出几分笑容,“尔等将他带下去吧。”
    “大……大人,请大人饶命啊。”哨骑吓得面色苍白,立即跪倒在地,乞求活命。
    “不杀汝。”什长拍了拍他的肩膀,招手唤来一骑,“立即禀报龙亢的幼平将军,李典已察觉吾军动向,全军赶制干粮,准备暂时固守下蔡。”
    “喏。”
    目送袍泽翻身上马,穿过丛林远去,什长回眸看了一眼远处的城门,拍了拍身侧的树干,“阿四,用旗语告诉咱们的人,敌军哨骑出城,和他们玩玩儿。”
    “喏。”

第一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战——乔氏长女
    洨县,刘奇、徐庶、诸葛瑾、诸葛瑾等人聚在一堂。
    他们围在沙盘前,此刻,沙盘上居中一处,已经插满旗帜。
    淮水为界,河面上有两处用茅草摆出了浮桥,而沿河以北一条线上的义成、平阿、下蔡三座城池,被特别标准出来。
    “主公,夏侯渊所部大多是步卒,只为守城,反倒是李典麾下,五千马步军中,有三千精骑。”徐庶凝视着三座城池之间的距离,指了指居中的平阿,“如今李典不敢率军驰援此城,反倒是夏侯渊,艺高人胆大,有恃无恐地屯军在义成,欲要摁住吾军咽喉。”
    “若吾军需要北上,必要攻克此城,方能保证粮道无忧。”
    刘奇一手抚须,伸手指着平阿,“吾欲命周泰、全柔攻取平阿。”
    “主公此前已遣周泰取?水之上的龙亢,再以吕蒙所部攻取夏丘,今谷阳尚有笮融将军坐镇,虹县有彭式将军镇守,洨县却仅有刘将军所部千余人及主公亲卫的虎贲营两千兵马,若是沛县史涣来袭,该当如何是好?”大军已成围城之势,数日之内,徐庶必会亲临战场,但是,按照他们之前的定计,刘奇不可前往战场。
    “吾欲登船北上,前往下邳。”刘奇笑道。
    “主公可是要随曲阿将军一同北上?”
    “正是。”
    徐庶正待开口开劝,却见刘奇目光看向诸葛均和诸葛瑾二人。
    “子瑜、公让,汝二人便负责配合子布将这淮北诸县之民,送过淮水,于九江诸县安置。”
    “喏。”
    “子瑜,这几日,沛国四县、九江三县、下邳国四县之民,可统计户籍?”
    “沛国四县,共有近两千户,下邳四县,约有八千户,九江三县,民有五千五百户,共计五万余人。”
    刘奇微微皱眉,“北地十县,竟不如寿春、合肥之地人口?”
    “寿春乃九江治所,袁术以此城修建皇宫,将大多民夫连同家眷一同迁往寿春,九江全郡有四十万,寿春、合肥两城便有十五万之民。”
    刘奇微微颔首示意,“若有淮北三城便利,淮北之民,多久可全部迁往淮南?”
    “若有马车、木牛流马相助,则五日之内。”
    “五万,还是太少。”刘奇一手摸着下巴,“元直,吾北上之后,汝可率军肆意攻取沛国、汝南、下郅国之地,尽取城池,收刮钱粮,迁移百姓入吾淮南,吾予汝便利之权。”
    “喏。”徐庶拱手一辑,便看着堂外跑来一人,“禀报主公,伯侯将军已率军赶至虹县渡口。”
    “善。”刘奇当即大喜,他回眸看了一眼刘勋,“子台即刻随吾亲卫前往渡口登船,吾等率几艘战船沿泗水北上便是,想来,此番曲阿已经抵达下相,吾北上之前,只希冀那郭奉孝,还未献水淹之策。”
    刘奇拎起马鞭出门,便看到身后三名文臣躬身相送,“吾等恭送主公。”
    “免了,吾会在下邳,拖延曹操大军,为汝等争取时日的。”刘奇大笑着出门,在县衙大门处翻身上马,他所乘骑的战马,是攻下寿春之后的一匹花鬃马,据府中马奴交代,乃是昔日孙文台所乘骑的那一匹良驹之后。
    来到渡口所在,邓当已经率船队继续沿江而上,唯有五艘车船以及二十余艘护行的战船等候在此。
    行驶于大海之中的车船,比起江东长江之上打造的战船,却是要大多了,居中一艘车船长三十丈,宽八丈、高五丈,有两层楼阁,船上可载兵上千人,更添置有床弩、投石车、水炮等水战器械。
    “薛礼拜见主公。”薛礼已是从曲阿令自请调入水师,如今江东水师分三部,会稽东冶、豫章鄱阳、庐江巢湖,三部统领官职都已臻至中郎将,他薛礼自然也不愿居于人后,刘奇应允之后,遣其于方山书院学了水战通病之能,入军中当了横江将军。
    “此番水师北上,不以休穆为帅,有多少兵马?”刘奇在薛礼的护卫下登船,眼前这员武将,还是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第一个所见之人,再次见面,也显得有些亲切。
    “马匹难存于颠簸大海之上,此番北上,有将兵一万两千人,吾所部兵马仅有八百人,邓当将军所率有五千兵马,余下皆在曲阿将军帐下。”
    “海船沿岸北上,竟是走了两月之久,汝等初次行船海上,可有感悟?”刘奇眼看着兵将陆续登船,立于船头,看着沿岸的军士和民夫,眼中满是感慨。
    “江东儿郎多识水性,便是行于大海之上一年半载,也能安适,只是,靠海沿岸而上,礁石众多,若非别驾大人命郡学文吏提前随渔船出海,沿岸考察,以战旗标注航道,吾军亦不会这般顺利。”
    “此外,主公命人于船上构造花坛,以陆上泥土栽种瓜果,倒也让船上多了几分生趣。”
    刘奇微微一笑,“此乃本侯于仲景先生收藏医书中寻得,若是未有这等新鲜瓜果供汝等食用,怕是尔等早已得了绝症。”
    薛礼连连称是,他登船之际,也有留意刘奇身侧,周泰、董袭不在,唯有一群刘氏亲兵,还有一员降将,他如今可谓便是刘奇的亲信。
    当兵将们纷纷抵达船内,薛礼回眸看了一眼远处驶来的马车,“主公此番北上,府中亦有几位夫人送来的书信,却是交由一名侍女带来。”
    “侍女?”刘奇微微一愣,满脸错愕,“府中家书,命亲卫送来即可,柔弱侍女,如何能远渡江河,一路颠簸,与尔等莽夫壮汉一同,岂不憋屈。”
    薛礼立即拱手一辑,“主公府内侍女,自然是乘马车北上,却是原驻守江乘的徐文向将军护行北上。”
    刘奇略微惊讶,“文向已至南岸?”
    “今日尚未上报,便得了军师调令,不知去向。”
    刘奇略微皱眉,“军中怎能留下女眷,且命其回返淮南静候,将家书递上来便是。”
    “喏。”薛礼心中有些失落,他本想以此讨好刘奇来着,却不想,反倒惹了刘奇不快。
    准备开船,笙旗在劲风下吹得鼓鼓作响,刘奇拉拢了身上的披风,感受到风大,转身走向船舱,走动了几步,他突然停下,“对了,那侍女唤作何名?”
    薛礼神情微动,眼中多出几分喜色,朝着刘奇背影一辑,“却是皖县乔氏长女。”
    刘奇再次抬脚,走向船舱,自有军士上前为他拉开舱门,待他迈步即将走进去之际,迎着薛礼有些失望的表情,刘奇突然回眸,“那便让其一人登船罢,吾这卧居,尚需女婢打理。”
    “喏。”薛礼大喜,目送刘奇走入船舱。那女婢姿色绝佳,亦是书香士族出身,他日一旦得了刘奇恩宠,必定不会忘了他这举荐之人。
    周一呀,各位亲,还是求一波推荐票和订阅吧!!!馒头也需要大家的支持,看到大家都在之后,才能更放心地努力码字,今日仍旧是三更!!!!

第一百六十八章 淮北之战——行船,行女
    刘奇曾于江上一游,但仅有一日白昼,长江流水颠簸,时有起伏,这淮水水势虽不比长江,但也宽阔,好在这海船平稳,他在船舱里拜读一本典藏的孤本,也未曾烦闷。
    “主公,乔氏女子到了。”乔氏二女,虽为刘奇征辟为府中侍女,但吴侯府内,却从未将此二女亏待,便是平日里蔡琰、步练师,也对二女姊妹相称。
    “哗啦”,船舱的门打开,穿着单衣的乔绾面色微红,却是在冷风中吹了一会儿,她弯腰迈步走入船舱后,当即朝着刘奇跪拜见礼:“奴婢拜见吴侯。”
    “抬起头来。”刘奇放下手中泛黄的书册,上下打量着她。
    此刻她跪伏在地,螓首朝下,修长如天鹅一般的脖颈露出,曼妙的弧线,那盈盈一握的腰肢下,挺翘之处,略微耀眼。
    她穿着一身浅色长裙,头上鬓发梳拢,抬起头来,那弯弯柳眉之上,则是有着一小拢刘海。
    她或许是天生额前发丝稀少,这刘海却似后世的空气刘海一般。
    她似乎是察觉到了刘奇眼中的炙热,呼吸略微急促,小脸更是抹上两道醉红,酥胸起伏,螓首一低,放在身前的两只玉手则是在袖间交叉。
    “划拉”一声,房门已是被关上,外边风大,船舱内自有透气的孔道,倒也不会闷得慌。
    “且上前来。”刘奇耐着性子,朝她招手。
    “喏。”乔绾莲步盈盈,来到刘奇左侧站定,便看着刘奇拍了拍身旁,那里,不知何时已经备下一个蒲团。
    “多谢吴侯。”乔绾在蒲团上落座,然后便看到刘奇出声询问,“吾闻皖县乔氏,世代士族,书香门第,汝学了何物?”
    “奴婢……”
    “自称吾便是,吾虽命人将汝招入府中,以侍女名义,却并非是为了让汝为奴为婢。”
    刘奇起身,来到乔绾的身后,一股诱人的幽香,不经他细嗅,便已入他鼻尖。
    “汝且来案上书写,吾为汝磨墨。”
    “奴婢怎敢让吴侯代劳……”乔绾面色一慌,立即站起身来,但她转身看向刘奇之际,这才发现,两人之间的距离,不过数寸而已,四目相对,刘奇也看清了她的身高。
    他约莫是八尺身长,而乔绾不过七尺出头,身子略微有些单薄,倒符合江淮天生地养的婉如女子。
    “坐”,刘奇按着她的双肩,将她扶到案后的软榻上。
    乔绾脸颊红透,双耳更是裹上一层粉红,她低声地应了声“喏”,便下意识跪坐。
    刘奇落座到一旁的蒲团上,随手取了一小块墨锭放入砚台中,随意拿着末端在砚台这一滩水上磨动。
    他动作轻柔,十分娴熟,继承这具身体,许多事情,显得无师自通。
    下笔有神的隶书,还有着磨墨的功夫,都是驾轻就熟。
    一股沁人心脾的幽香,自墨水中袭来,那是中药的气味,还有些许墨香。
    “这墨,是从方山书院医科取来的,亦是那些州学学子们手工所做。”刘奇看了一眼紧盯着自己动作,一丝不苟的乔绾,略微笑道。
    乔绾微微惊讶,“那些日后要出将入吏的士子们,亦会做这等活计?”
    “嗯,制作药墨和药膳,亦是他们所学的科目,待会儿晚膳之际,汝便可尝到药膳了。”
    “吴侯可是……”
    “可是身子有恙?”刘奇看了一眼面上有些顾及的她,“吾身子无碍,前些年还上阵厮杀,如今倒是养尊处优,大多征战统军之事,都由军中诸将去做。”
    刘奇苦笑一声,“却是仲景先生那里,推脱不过,吾喜吴中美食,多用蜀中美椒、生姜作料,却被仲景先生批了一句:肝火旺盛。”
    “噗嗤”乔绾突然出声轻笑,那欣喜跃上眉梢,小脸笑出酒窝,白里透红的脸蛋上,勾魂夺魄的眼神,却让刘奇有些看呆了。
    乔绾似乎注意到了刘奇的目光,当即从笔架上选了最为清秀一支,拎着笔尖来到纸上,玉臂有力,左手拂袖,手臂朝下,轻轻一动,刘奇略微留意,便看到一行清秀的字迹几乎一气呵成。
    “吾欲淮水泛舟,”
    首句一般,刘奇苦思顷刻,他这些日看得古诗亦有不少,但未曾记得有此一句。
    “白藕拨绿伊人。”
    刘奇眼中多出几分异彩,却见乔绾笔尖不停,陆续写下几行字来。
    “盛那山水一瓢,”
    “泻墨江海一川。”
    笔停而搁,刘奇见她目光有些躲闪,起身朝着自己躬身一辑,“拙作不堪入目,倒是在吴侯面前献丑了。”
    “汝这倒是有些押韵的底子,只是,诗中却有着男儿般的豪迈,莫非,汝若愿做那方山书院的芊芊学子,撩拨这淮水之上的渔娘?”
    “哧”,乔绾一手捂着小嘴,“吴侯当真如文姬姐姐所言般风趣。”
    刘奇放下墨条,与她四目相对。
    “汝与小乔,在府中可安好?”
    “小乔?吴侯所言,可是小妹乔薇。”
    “原来汝妹闺名唤作乔薇。”刘奇心中记下这个名字。
    乔绾开口之后有些懊悔,女儿家未曾出阁之前,却是不能将闺名随意告知他人。
    她想到刘奇乃是二人主君,奴婢告知主君,应当也无妨吧。
    刘奇抬脚落座到案后坐下,“方才,汝为吾写了一诗,那吾也为汝写上一首。”
    言罢,刘奇提笔便写二字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