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粉丝中最不可思议的人-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会非常乐意消失的。就是……最好能尾随着拍两张照片发糖吃,那就完美了。
  吃过饭,樊澄在谢韵之的催促下回房补眠,早早便睡了。谢韵之独自在里屋温习剧本台词,蓝依依在外面和陈丹然打电话,打了半个小时的时间。这一晚难得悠闲,因为下午睡得太多,晚上没有困意,谢韵之看书看到两点多,才睡下。
  一夜无话,第二日,剧本研讨会继续。同一天,逗留在魔都日久的陈留也应编辑部的召唤回了首都。樊澄都没空去给他送行,这家伙便一溜烟地跑了。
  樊澄给他发了个微信:【你回去帮我看看车,要低调的,内部空间大的,座位舒适的,适合长途旅行的车型。】
  陈留回:【你要买大巴?】
  【你滚吧。】
  【哈哈哈,交给我吧,反正你也不差钱,我就冲好车去了。保证给你挑一辆炫酷霸气的车来。】
  【你听明白了吗?内部空间大的,座位舒适的,适合长途旅行的车,尤其是外观要低调!】
  【了解!】
  这家伙真的明白吗?樊澄气得想砸手机。
  接下来一连五天,樊澄从早到晚,都和导演组耗着。起初张子明还坚持着,但到了第四天,很多他最初觉得该修改的地方,基本上都被樊澄给说服了,决定不改了。到最后商量出来的结果,就是按照樊澄原本的规划,将一些留有余地的部分做了小幅度的修改。期间,李东亮也一直被樊澄紧盯不放,始终被拴在会议室里跑不了。这家伙心思根本就不在拍戏上,这三天可谓煎熬难耐。对另外两个副导演来说,这可真是无妄之灾,但谁让他们拜了这样两个师傅,被牵连也是在所难免。樊澄对他们也很客气,没亏着他们吃喝,这几天口福倒是享了好几顿。
  这些天,剧组内的大部分演员都离组了,蒋艺凌、范志铭、杜伊然分别都有新行程要跑,陈帆属于演员中比较闲散的类型,不爱上节目,恰逢拍摄暂停得了假期,便去会在沪的老友去了。主演中,也就谢韵之一直留在剧组内,这些天倒是好好休息了一下,也将魔都好好地逛了逛。她拍了不少照片,还十分罕见地更新了vlog,粉丝们纷纷惊奇自家仙女难道不是在拍戏?怎么逛起街来了。在沪的粉丝还纷纷上街,企图跟偶像偶遇一把,结果当然是希望落空。
  第五天,剧本最终稿终于定了下来,漫长的剧本调整总算告一段落。针对李东亮的调查也新鲜出炉,确实如樊澄猜的那样,这个人就是李袁的亲叔叔,他这次入组,其实是向张子明自荐的,明显就是冲着谢韵之来的。张子明不知其中内情,又将他引荐给了央影,于是定下了他执行导演的职务。
  撤换李东亮的事儿,樊澄没有出面,是制片人陆潇出的手。当天夜里,李东亮和他徒弟就收拾行李退了房,悄然离开了酒店。知情人除了樊澄、张子明和个别剧组成员之外,别无他人。
  新的执行导演要过一日才能报道,再度开拍时间定在11月10日。于是11月9日这一天,恰好樊澄和谢韵之都得了空,便按照约定,前往樊爷爷家看望老人。
  这事儿,蓝依依前一天晚上才从谢韵之那里得知。结果她死活都不要跟着一起去,找了个“同学在附近工作,约好了一起出去玩儿”的蹩脚理由,第二天一大早就率先遁走了。
  于是这天,便成了樊澄和谢韵之的二人行。
  大约上午九点半,樊澄敲响了谢韵之的房门,谢韵之早就准备好了,提着一个礼品袋子,挎着自己的小皮包出了房门。她今天应当是刻意打扮过了,但是妆容却并不很明显,衣着显得素雅周正,淡粉的宽领蝙蝠袖针织衫内衬条纹衬衫,下着淡色高腰牛仔裤,踩了一双五厘米的黑色高跟鞋。长卷发披散下来,淡妆素雅,显得特别清新漂亮。
  大概是穿了高跟鞋的缘故,她原本只到樊澄下巴附近,一下就窜到了樊澄眉目附近。樊澄不由弯起嘴角,谢韵之不禁有些气:
  “你又笑什么?”
  “没什么。”樊澄很坏心眼的就是不说。
  “哼,走吧。”谢韵之说罢把樊澄丢在后面,自己在前面领路。樊澄失笑,跟在她后面。她衣着素来中性,怎么舒服怎么穿,高跟鞋是不穿的,所以看着谢韵之穿高跟鞋,她心想多亏自己长得高,不然还真是吃亏。
  她今天穿了一件版型特别好看的藏蓝中长风衣,雪白衬衫、小西服背心,配修身牛仔裤,白色板鞋,长发半束,戴着她的金丝链眼镜,衣着很随意,简单一穿却如模特般俊俏。她两步一跨就追上了谢韵之,走在她身侧。谢韵之眼角余光瞄着她,看她那双大长腿不急不慢地迈着优雅的步子,不由咬唇,心道这个人真是受上天眷顾,长得太好看了。
  “你给我爷爷带了啥?”下了电梯,出酒店时,樊澄好奇问她。
  “嗯……不告诉你。”谢韵之笑道。
  “那我猜猜,是茶壶吧。”樊澄道。
  “嗯?你怎么知道的?”谢韵之奇怪问道,她的礼品袋上可没有任何logo,封得好好的。是她昨天特意上街买的。
  “不告诉你。”樊澄冲她眨了眨眼。
  讨厌鬼……谢韵之瞪她。
  这些天,谢韵之都没怎么见到樊澄,她早出晚归的,一直在和导演组耗着,她们只是在微信里交谈,都是些生活里琐碎的事儿,也没说上什么话。几天没好看看她,总觉得她好像又瘦了点。
  “你叫车了吗?我们怎么去?”走到酒店门口,谢韵之问她,顺便从自己的包里取出大墨镜戴上。
  “你想不想坐坐看公共交通工具?”樊澄问她。
  “嗯?”谢韵之愣了一下,她本以为樊澄会叫网约车的,不过她的这个提议莫名吸引谢韵之,她已经很久没有坐过公交车或者地铁了,想了想,笑道:
  “好啊,不过我要是被人认出来了,你可得负责当保镖。”
  樊澄帮谢韵之提了礼品袋,伸出臂弯笑道:
  “放心,绝对护您周全。”
  谢韵之噗嗤一笑,抬手挽住了她的胳膊。


第三十二章 
  今日暖阳高照,秋高气爽。阵阵微风拂过,透着一丝薄薄的寒意。樊澄风衣的衣袂在风中缓缓飘荡,轻轻拍打在谢韵之的身侧,谢韵之又一次低头,下意识地要和她的步履同调。
  樊澄是个不可思议的女子,谢韵之这样想。她身上有着很多连男生都很难完全做到的老派绅士风度,这些举动都是刻在骨子里的教养形成的。虽然她自己也是女生,她却很会照顾女生。比如现在,走在人行道上,她走在外侧,让谢韵之走在内侧。她迁就谢韵之穿着高跟鞋,步履放得很缓。她总是帮谢韵之提东西,会让谢韵之挽着胳膊,引着她走路。但那却不是大中国街头上经常能见到的闺蜜之间手拉手逛街的感觉,反倒更似情侣漫步。她还会为谢韵之挡去寒风,提醒路上的坑洼和台阶。但凡谢韵之对她说话,她都会偏过头来仔细听,每句话末尾都会给出恰当的回应。
  为什么她一个女孩子,却有这样的绅士自觉?她的家庭是怎样教导她的?谢韵之很好奇。在她们下到地铁站,等车时,她不禁问了出来。
  樊澄似乎被这个问题难到了,思索了好一会儿,才回答道:
  “其实我这个人可能性别观念不像别人那么强。我是爷爷奶奶带大的,他们从来不会教我‘女孩子该如何如何’或者‘女孩子不该如何如何’,他们只是告诉我,待人接物要有风度和礼貌。遇见有困难的人,你要尽量伸手帮助。对待男生要维持适当的距离,进退有度。对待女生,要亲和,要多多照顾。可能我很多举动,都是无意中跟我爷爷学的,他当年就是这样对奶奶的,我觉得很好,便潜移默化进了内心。”
  “你怎么不学你奶奶对你爷爷的样子?”谢韵之笑问。
  “我奶奶对我爷爷其实也一样,他们俩相敬如宾,都是互相照顾。我奶奶的家族鹿家,是那个时代罕见的没有重男轻女观念的大家族。奶奶兄弟姐妹8个人,全都送去读书,抚育成才。伯、仲、叔、季、春、夏、秋、冬,三男五女,女孩子与男孩子一道论排行,起了字。我奶奶行四,名叫苑枫,因为她出生时,园子里的红枫正鲜艳。6岁念书时,先生给她起字季士,是赞她小小年纪就有名士风范,望她将来可以成为真名士。我奶奶不是寻常女子,战火纷飞的年代,她都能从容度过,后来文/革时期被打入牛棚,还能有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气度,是真正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的大胸襟之人。在我眼里奶奶实在太强大了,尤其是在她走后,我越发觉得自己无法学到奶奶的三分,自小对她的敬畏也比爷爷强,所以可能模仿爷爷更多。”
  谢韵之听入迷了,她一直都知道樊澄家庭背景不一般,但还是第一次听她亲口细细道来。
  “如果可以,真想见老人家一面。”谢韵之不由心驰神往。
  “哈哈,奶奶会很喜欢你的。”樊澄道。
  “真的吗?”
  “嗯,她跟我说过,喜欢会跳舞的女孩子。”樊澄笑道。
  明明一句普普通通的话,谢韵之心跳却漏了一拍,面颊起了热度。
  列车来了,她们顺着人流上了车。寻常工作日,早高峰已过,地铁仍然人头攒动。樊澄和谢韵之是专门走到了列车尾端上了车,本以为人会少点,但没想到还是很多。不过好在现在的人都爱低头玩手机,也没有多少人注意观察身边站着的陌生人,所以短时间内,尚不曾有人留意樊澄和谢韵之这边。
  谢韵之挑了车尾的角落站着,樊澄挡在她身前,帮她挡住了车厢里的视线。谢韵之一直没把墨镜摘下来,藏在墨镜后的双眼有些紧张地环视四周,留意着是否有人往她这里看。
  “别紧张。”樊澄的声音在她耳畔轻轻响起,“放轻松。”
  “早知道今天不穿高跟鞋了。”谢韵之道。
  樊澄笑道:“怪我长得还不够高,不能完全遮住你。”
  谢韵之噗嗤一声笑了:“你已经够高的了。”
  结果引来了边上两个男子的视线,他们大概是猛然注意到身边站着这样两个大美女,不由得惊了。虽然出于礼貌,目光不久后便移开,但时不时还是不受控地移过来。
  不多时,恰好到了下一站,那两个男子都下车了。不等谢韵之松口气,车上又上来三个高中生模样的女生,穿着运动校服,背着书包,手里拿着手机。
  “哦,上中的学生。”樊澄笑了,“是我的小学妹们。”
  “你上中毕业的?”谢韵之好奇道。
  “对,我这个当学姐的很不才,基本是上中垫底的。”樊澄道。
  “我才不信。”谢韵之道。
  “是真的,我爷爷奶奶不抓我学习的,就算不是垫底,怎么也只能算是中游。”
  “不信。”谢韵之觉得樊澄在逗她玩儿。
  正说话间,那三个女生注意到她们这里。没过多久她们显出兴奋不已的模样,脸上笑容都藏不住,彼此急切又小声地交谈着,其中有个女生都开始跳脚了,眼神完全粘在樊澄和谢韵之这边,都移不开了。
  “完了,被认出来了。”谢韵之维持着扑克脸,牙缝里挤出这句话。
  樊澄很淡定侧过身子,偏头望向那三个女生。那三个女生注意到那个一直背对着她们,挡住谢韵之的高个子女人突然回过头来在看她们,大概是被樊澄的外形、容貌和气质慑住了,三个女生呆愣在原地半晌不知该不该上前。
  随即她们看到站在高个子女人身后的谢韵之轻轻将墨镜拉到鼻尖,露出了那双标志性的漂亮杏眼,她举起右手食指竖在唇上,表示噤声,顺便冲她们笑着眨了眨眼。这一下不得了,三个女生差点被电到阵亡,一个个小脸涨得通红的,缩成一团,像是三只小仓鼠。
  很巧的是,樊澄和谢韵之下车的站点也恰好是这三个女生下车的站点,不知道她们是不是故意要跟上来的。两人肩并肩出站,那三个女生终于鼓足勇气,在她们出了站之后追了上来。
  “请问!请问是谢韵之吗?”其中一个女生跑上前来。
  “我是,你好。”谢韵之驻足,樊澄护在了她身侧。
  “你好你好,我是你粉丝,能,能合拍一张照吗?”女孩激动到话都说不连贯了。
  “可以,把你朋友都叫过来吧。”谢韵之很大方。
  女孩兴奋得直跳,招呼后面两个女生赶紧过来。樊澄全程被忽略,她倒也不在意,只是淡笑着陪在一旁。看着谢韵之和三个女孩合影完毕,和她们挥手再见,来到她身边重又挽住她的胳膊,她不知道为何心里面有种很奇怪的感觉。难道是她对谢韵之明星这层身份的认知不够吗?好像直到这一刻她才明白,谢韵之不仅仅是演员,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明星,是走在路上会被人尖叫着喊住要合照和签名的人。尽管谢韵之并不喜欢明星这个头衔,但她始终不可能完全摆脱明星的光环。
  啊,她当真爱上了一个明星啊。
  “干嘛这么沉默不说话?”谢韵之见她神色沉凝的模样,不由问道。
  “没什么。”樊澄笑笑。
  “古里古怪的。”谢韵之吐槽她,“你该不会是因为没被人认出来所以失落了吧。”
  “没被人认出来才好呢,我要是也和你一般,那岂不是往后都无宁日了。”樊澄道。
  谢韵之从她这句话中听出了些许惆怅,心里发慌,不由咬了咬唇,道:“你后悔了?”
  后悔?是后悔选择进入娱乐圈,还是后悔想要和你在一起?她不知道谢韵之是在问哪个,但对樊澄来说其实都是一回事。她笑了,回答道:
  “我这人从来不后悔。”
  “哼!”谢韵之气得掐了她一下,内心深处却松了口气。
  “嘶!你轻点,都不知道心疼啊。”樊澄搓着自己可怜的胳膊。
  “我心疼你个鬼,你这个讨厌鬼。”
  “呜哇,谢老师,你这么凶的吗?”
  “再贫嘴我打你了哦。”
  “你这是家暴啊。”
  “啪!”樊澄后背上挨了响亮的一巴掌。
  “啊……通经活络,舒爽!”樊澄叹息。
  谢韵之:“……”
  可恶啊,她得想点别的办法对付这个讨厌鬼。她总觉得和她在一起,年龄都倒退了,这个人皮死了,幼稚鬼,太可气了。
  两人一路拌嘴,没多久就走到了樊爷爷家的小区。
  “到了,我从小长大的地方。”樊澄笑道。
  谢韵之很是好奇地张望四周,这宁静的老式住宅区,很有年代感,不禁让她想起了自家曾经住的老房子。
  “这边。”樊澄领着她进了楼栋,敲响了爷爷家的门,“爷爷,我们来看您了!”
  她听到屋内老人的回应:
  “诶,等等啊,马上来,马上来!”
  老人脚步声传来,随即房门打开,谢韵之便见到了樊锦西老人。老爷子一头剪得很短的银发,瘦瘦高高,手脚很利索,一双明亮的眼睛,清澈透亮,像是年轻人般的眼睛,浓眉高鼻,隐约能看出年轻时的英俊模样。他看上去完全不像是个九十岁的老人,好像只有七十来岁。
  “樊爷爷好!”谢韵之率先打招呼,很礼貌地向老人微微鞠了一躬。
  “爷爷,这就是谢韵之,我带她来见您了。”樊澄介绍道。
  “啊,好好好好……”老人一连说了好几个“好”字,忙着拿拖鞋招呼谢韵之,道:“丫头,快进来,快进来。”
  谢韵之忙道:“您别忙,我自己来。”
  樊澄迅速跨前一步,打开鞋柜,给谢韵之和自己拿了拖鞋。二人换鞋进屋的整个过程中,老人一直站在一旁打量谢韵之,嘴里感叹:
  “哎呀,真是个漂亮的孩子,真有点你奶奶当年的模样。”
  “爷爷您胡说什么呢?”樊澄哭笑不得。
  谢韵之不由红了脸,这夸赞还真是让她有些不知所措。
  她上前一步,将手中的礼品袋递给老人:“樊爷爷,一点伴手礼,您笑纳。”
  “哎呀,人来了就行了,怎么还破费呀。”
  “一点心意,请您一定要收下。”谢韵之坚持道。
  “好,好。”老人倒是没有再推拒,接过礼物,对谢韵之和蔼地笑。
  “来来来,囡囡啊,来这边坐。”老人拉着谢韵之往客厅走去,“你们一路来渴了吧,想喝点啥?喝茶吗?”
  “爷爷,我来吧,您别忙。”樊澄跟在后面,顺便吐槽了自家爷爷一句:囡囡都叫上了……这也太自来熟了吧。而且谢韵之早就过了被叫“囡囡”的年纪了。
  谢韵之在老人身边坐下,环视四周,目光被客厅古色古香的布置给完全吸引了,尤其是那连排的笛箫和乐器,彻底震惊到她。
  老人笑着道:“我们家澄澄给你添麻烦了吧。”
  谢韵之听“澄澄”这个小名,不由一阵想笑,回答道:“没有的事,樊老师很优秀。”
  “唉,你不用替她说话,她写个书也就罢了,还非要写什么剧本让你来演,这不是给你添麻烦嘛。”
  “爷爷,我写剧本怎么就成了给人添麻烦了,那全天下的编剧都不要写剧本了。”樊澄抗议道,顺便就坐在茶几边开始准备烧水泡茶。
  谢韵之看她一眼,抿唇偷笑。
  “你这臭丫头,你说说看,你写剧本到底是为了什么?你几时想当编剧了?”老人斥道。
  “爷爷,我好歹研究生是学的剧作,自然要学以致用嘛。”樊澄道。
  “哼,就你能说。学的什么剧作,我看你就是学的贫嘴。”老人气鼓鼓,却也不好彻底拆穿樊澄,还是给她留了面子。这句话逗得谢韵之彻底憋不住,噗嗤一下笑出声来。
  樊澄再度哭笑不得,但见谢韵之笑的开心,她也算达到目的了。
  谢韵之偷看了一眼樊澄,恰好和樊澄的视线对上。樊澄冲她飞快地眨了下左眼,谢韵之咬了咬唇,回瞪了她一眼。
  老人将两人的互动看在眼里,缓缓蹙起眉头。


第三十三章 
  樊澄在客厅坐了会儿,陪着爷爷和谢韵之聊了聊,烹茶完毕后,便起身去了厨房中做饭。谢韵之则被爷爷领着,在客厅听爷爷讲他收集的古董和乐器。老人家一谈起自己的爱好和收藏,便停不下来,谢韵之也饶有兴致地听着。
  秋季,正是大闸蟹肥美的时节,五只蟹上锅蒸着,绍兴黄酒温上一壶。油焖笋,生煸草头,水晶虾仁,全是本帮特色菜。樊澄做起来很熟稔,动作老练利索。
  她早就与爷爷约好了,让爷爷只负责买菜,当天她来了之后下厨做。她的手艺是跟着爷爷学的,从小对下厨这件事挺感兴趣。后来一个人独自在外面生活,也少不了要下厨做饭。他爷爷本是浙江人,但在上海生活了这么久,生活习惯也都随了本地人,口味也变成了上海口味。樊澄自小,也是吃着浓油赤酱的老上海口味长大的。
  谢韵之一边听老人讲古董乐器,一边留了三分注意力在厨房。厨房和客厅距离不远,她一探头就能看到厨房里的状况。食物的香气勾得她有些心不在焉,老人的话也有些听不进去了。她悄然望向厨房,从她现在站的角度,恰好能看到樊澄高挑挺拔的背影。
  她脱了风衣,只着西装背心和衬衫,袖口挽起,系上了半腰围裙,有种西餐大厨的既视感。周身散发着一种非常独特的、谢韵之从未见过的魅力。谢韵之瞧她切菜,刀法利索,做事有条不紊,分明就是经常下厨的人。不知为何,心口怦然,莫名地脸颊发烫。大约是谢韵之自己很少下厨,也不大会做饭吃,所以对那种很会做饭的人抱有憧憬的心思,何况这个人还是樊澄,对她而言吸引力就翻倍了。
  “囡囡啊,站累了吧,去歇歇吧。”这时,爷爷笑着拉了她一把,谢韵之回神,瞧见爷爷那意味深长的笑容,不由更是赧然。
  “唉,年纪大了,难得有人陪着说说话,一说就停不下来了。你们年轻人,喜欢这些东西的不多吧。”爷爷领着谢韵之重新坐回红木沙发之上,感叹道。谢韵之闻言,忙道:
  “不是的,我很感兴趣的。我妈妈是古典舞的舞蹈家,经常会和民乐团有联系,我小时候被妈妈带着,经常去民乐团玩儿,那个时候看到各式各样的乐器,就觉得特别好玩。可惜,我没学过。”
  “是嘛,你妈妈是古典舞的舞蹈家,叫什么名字呀?”
  “梁云。”
  “呀,原来是小梁呀,原来你是小梁家的姑娘。”老爷子恍然大悟。
  “爷爷,您认识我妈妈?”谢韵之惊奇道。
  “何止认识,我还给你妈妈写过不少尺八的舞蹈配乐。”
  “舞剧《唐韵》的那首笛曲《春江花月夜》是不是您写得?”记忆涌起,谢韵之问道。
  “哈哈哈,囡囡,你听过我的曲子呀。”老爷子闻言甚是开怀。
  “您的曲子,我们跳汉唐舞的都很熟的。只是我都不知道,原来您和妈妈是认识的,她都没和我说过。”谢韵之笑道。
  “囡囡,你是学汉唐舞的呀。”
  “是的爷爷。”
  “哎呀,怪不得身段这么好。现在还跳吗?”
  谢韵之不好意思地摇了摇头。
  “没关系。功夫在身上,跳了这么多年,不会丢的。舞蹈啊,就算不当做自己的职业,也是很好的兴趣嘛。对了,等会儿我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