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万历1592-第2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这里的时候,朱翊钧再次下旨。


第七百六十四章 萧总督,陛下有请
  朱翊钧的安排十分的个性化,很符合他的性格——
  将这些俘虏交给刑部,着人安排到菜市口立即斩首,不要为这些残害大明百姓的北虏浪费一颗百姓耕种出来的粮食。
  接着又有官员宣读一份诏书,宣布这些北虏的死刑,随后,简单却隆重的献俘仪式告一段落。
  之后,才是重头戏,封赏。
  此番大胜,乃是土木堡以后大明未曾有过的酣畅淋漓的大胜,也是永乐以后对北虏唯一一次如此巨大的打击,直接取得了斩首十万余的大功劳。
  以萧如薰为首的镇南军、辽东军、蓟镇太原榆林五镇兵马一起取得了如此大的功勋,得到了那么大的声望,所有人都在等待着期待着自己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封赏。
  萧如薰虽然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封赏,但是当着一整个朝廷的面前取下这份扎扎实实的军功功劳,如果说不激动,那是绝对不现实的。
  这样子的情况之下,怎么可能不激动呢?
  在所有人的期待之下,一名红袍官员带着几名随同官员从午门城楼下来,带来了大家梦寐以求的封赏。
  毫无意外的,萧如薰成为了中军都督府左都督,总督京营戎政,并封秦国公,赐铁券,赐蟒袍,镇南侯爵位世袭至长子萧国良,封正妻杨彩云为一品诰命夫人,赏赐银两财货无计,以示皇家恩宠。
  对于知道的人来说,这一点不奇怪,对于不知道的人来说,这相当的奇怪。
  秦国公。
  总督京营戎政。
  这是取代了英国公张维贤的地位,直接跨步成为了大明第一勋贵吗?
  武将们没有一个人预料到萧如薰得到了如此丰厚的封赏。
  李如松诧异地看着自己前面的萧如薰,万万没想到他在得到爵位的同时,还得到了“秦”这个最美最重的封号。
  萧如薰拜谢皇帝大恩之后,接过了圣旨。
  站在午门城楼上的徐文壁死死盯住了萧如薰。
  随后,其余武将们的心脏也跳动了起来。
  不出他们所料。
  李如松被封为沈阳侯,依旧领辽东总兵。
  柴国柱被封为西宁侯,继续做他的蓟镇总兵。
  董一元被封为怀安侯,其阵亡兄长董一奎虽然战败,但是念其英勇,念董一元战功,追封董一奎为万全伯,以示朝廷不忘功臣。
  另外,还有十二人被封为伯爵,其中包括李如松的两个弟弟李如梅和李如柏,努尔哈赤未能封爵,但是得到了一品官职和数万白银还有大量物品的赏赐,也算是得偿所愿。
  这是此番战争的最终封赏结果。
  一公三侯十二伯,大明朝自从土木堡之变以后,就再也没有那么多的以军功封爵的人存在了。
  在不少人的心里,似乎一个冉冉升起的新的武勋集团又要诞生了,尤其是那个领头的,以绝对的功勋得到了皇帝的宠幸,让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似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被压制了百多年的武将集团再次崛起。
  他们多数人都用十分忌惮的眼神看着这群喜气洋洋的新晋武将勋贵们。
  大明勋贵再也不是李成梁一个人撑门面了,一群人冒了出来,用自己的功劳宣示自己的存在。
  武将们得到了丰厚的赏赐,而士卒们也得到了自己应该得到的东西,或者是赏钱,或者是赏物,总归是得偿所愿。
  文官们掏出来的六十万两银子似乎根本不经用,三下五除二就被挥霍完了,这还不够,显然还要付出更多的银子才够赏赐那些可怕的丘八们。
  文官们的心里升起了一种难以言说的感觉,或者是无奈,或者是失落,或者是恼怒,或者是忌惮。
  他们总觉得今后似乎要有些什么东西不太一样了。
  当天晚上,宫里面举办了盛大的宴会,很久没有召开朝会的皇帝朱翊钧因为高兴,在宫里面举办了宴会款待此番在大战之中立下不世军功的武将们。
  萧如薰被皇帝安排在武将第一的位置上,而对面则是老首辅赵志皋,位置尊崇,已经在在场武勋最高的定国公徐文壁之上,这大大涨了此番受封的新晋勋贵们的气势和威望。
  徐文壁一口一口地喝着闷酒,一言不发。
  其余勋贵们也是一言不发。
  皇帝和萧如薰如此亲密的表现,也让不少文臣为之侧目。
  宋应昌听到自己身边的赵世卿和杨一魁小声的交谈,说什么皇帝宠幸武将并非大明之福什么的,心里不禁充满了忧虑。
  石星时不时地看着坐在自己身边的沈一贯,但见沈一贯面色淡然的喝酒吃菜,观赏歌舞,时不时的因为皇帝的话语大笑起来,似乎完全没有受到影响。
  石星总觉得什么地方有些不太对劲。
  当天晚上笙歌一夜,第二天,十六日,正午时分,李如松等辽东军将领前来向萧如薰告辞,表达了回去的想法,萧如薰没有阻拦,让李如松爱惜自己的身体,顺便为自己带上对李成梁的问候。
  于是十七日一早,李如松带着辽东军和努尔哈赤的女真兵拔营离去,往东去了,努尔哈赤把褚英留了下来,萧如薰向他表示会认真调练褚英。
  十七日正午,董一元等太原榆林武将前来向萧如薰告辞,说他们也需要回去重新把防务负责起来,萧如薰没有阻拦,此番大同和山西受创甚众,需要这些精兵回去负责防守。
  十八日一早,董一元等人率部离开,往西去了。
  十八日正午,柴国柱也来向萧如薰辞行,不过他就在蓟镇防守,距离京师也就一两日的路程,之后若要见面也容易得很,两人语气轻松的告辞了。
  于是随同萧如薰而来的军队,除了两千余镇南军之外,余者尽数离开。
  萧如薰也转移驻地,将多数军队安排在了城外军营,自己带着亲卫队进驻了皇帝为他收拾出来的秦国公府——据说之前也是一位国公的府邸,不过那位国公运气不好,早早死去,子孙无能,国公府便空置了。
  如今稍微收拾了一些,正好便宜了萧如薰。
  萧如薰正式走马上任京营的日子被皇帝定在了万历二十六年五月二十三日。
  二十二日晚,萧如薰一人在书房内炳烛书写自己对京营进行改造训练的计划书,写着写着,忽然感觉面前一阵微风,一抬头,又是一名黑衣人出现在了自己的面前。
  “萧总督,陛下有请。”


第七百六十五章 我要去秦国公府借住一晚
  对于皇帝的再次邀请,萧如薰并不感到意外。
  这几日闲暇是朱翊钧特地加恩给他的,让他好好的休息几日,享受享受生活,准备接下来的事情,毕竟之前半年征战,萧如薰应该已经非常累了。
  朱翊钧还是很人性化的,不仅给萧如薰安排了自己亲自挑选出来的仆人,还给萧如薰安排了自己亲自挑选出来的厨师,一切规章制度都仿照宫内,生怕有人用下毒暗杀的手段对付萧如薰。
  能干出这种龌龊事情的人不是没有,萧如薰自己也担心过,但是眼下有了皇帝用皇宫内的规章制度给萧如薰安排,秦国公府的护卫工作又是萧如薰带入城内的五十名镇南军亲卫队负责,萧如薰非常放心。
  他可不相信会有人在这个风头上对他搞小动作,不论是皇帝派来的专业人士还是自己手下的护卫队,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
  萧如薰习惯了征战,习惯了忙碌,忽然闲下来,他是很不适应的,干脆就跟皇帝请旨,跟石星报备一下,白天去京营靠近京师的几座军营视察一下情况,晚上则抽出时间到石星府上还有宋应昌府上拜会,这几日到也充实。
  也就这几日,京师里面暗流汹涌,萧如薰也感觉到了自己出行办事总有人盯着,这很明显不是保护,而是某种监视。
  而且京营里的情况实在是不容乐观,那些人对自己相当恭敬,而且害怕,但是萧如薰看得出来,他们所表现出来的一切都是表演。
  既然是表演,那肯定有非常不错的导演和编剧在,这些表演的人肯定也是相当优秀且熟练的演员,萧如薰对这种小把戏已经非常熟悉了,一点都不陌生。
  眼下还没有到正式上任的时候,萧如薰暂且引而不发,装作看不明白的样子让那些人放松警惕,打算明日一早就给他们一个狠狠的下马威。
  眼下,他正在谋划着对京营的整顿改组,新官上任若要站稳脚跟,首先要做的就是把管理层换上自己能信任的人,不能信任的人全部拿掉。
  接下来就是看情况调整岗位,对比较强大的派系进行拆分重组掺沙子,一点一点瓦解前任的势力,干掉几个刺头,树立自己的威望,新官上任三把火,不外如是。
  萧如薰面对的前任显然强悍的过了分。
  所以他还是有点头疼的。
  正在头疼间,这个曾经出现在自己面前的人就很适时的出现了。
  “这一次还是不能惊动任何人?”
  萧如薰放下了笔,看着黑衣人。
  黑衣人默默点头。
  “陛下有要事相商。”
  萧如薰点了点头,起身换了件衣服,然后就随同黑衣人走了出去。
  结果七拐八拐,萧如薰跟着这个黑衣人在朱翊钧赐给自己的秦国公府里面找到了一个自己都不知道存在的破旧后门。
  “这里有门?我怎么不知道?”
  萧如薰对此有点不满。
  “其实我等和陛下一开始也不知道,这还是锦衣卫那边的卷宗被调到我们手里面之后,我们才知道的,时间是今天辰时,所以没来得及告诉秦公,这个卷宗已经搁置十多年了,还请秦公不要怪罪。”
  萧如薰没说话了,这的确也不是他们的错。
  也对,这几日不是去中军都督府查看卷宗就是去军营里面明察暗访,根本没有在这座宅子里下功夫,早上出去晚上回来就睡,根本也没上心。
  不过现在看来是要小心一点了,等今天回来就要让人把这座宅子仔仔细细的收拾一下才好,免得什么地方还有什么暗门小门之类的,要是不知道的情况下给人摸进来,那可是很危险的。
  其实朱翊钧赐给萧如薰的宅子是真的很不错,位置在澄清坊,隔条大街就是皇子宗室在外出就藩之前的集体宿舍十王府。
  十王府的大概位置就是今天的王府井大街,王府井大街之所以叫王府井,就是因为这个明代专门给外出就藩之前的皇子们居住的十王府而得名。
  这个位置相当不错,出门右拐上大道就能直驱东安门,东安门后面就是东华门,东华门里面就是皇宫了,是皇帝的住所了,一般而言居住在京城内的有点身份的群臣也在这附近找住处。
  而且这住所旁边不远处就是总督京营戎政的官署,萧如薰不仅是中军都督府的左都督,还是总督京营戎政,有时候也需要在这里办公,距离他的住所也非常近,所以这是相当便利的住所。
  萧如薰从后门跟着黑衣人离开了府邸,出门以后坐上了一顶准备好的代步轿子,往东华门的方向前进。
  夜已深了,大约是晚上亥时四刻左右,在兵部值房里办事的石星放下了手中的笔,揉了揉自己的酸痛的脖颈,端起茶碗喝了一盏茶。
  “什么时辰了?”
  石星向值房内陪同自己一起值班的下属询问。
  “回部堂,亥时四刻了。”
  石星点了点头。
  “近来军队赏赐事务繁忙,你们也着实辛苦了,明日上午你们且在家休息休息,下午再来值房吧!”
  几名下属立刻感谢:“多谢部堂体恤。”
  他们的确是累坏了,这几日安排各支部队的赏赐和职位的升迁问题,可把兵部给忙坏了,而且明日就是萧如薰正式上任中军都督府左都督、总督京营戎政的日子,以后肯定更忙。
  兵部的官员们都在说这一次皇帝是要给京营来个狠的,要狠狠的整顿京营了。
  之前紫荆关之战,京营的表现实在是太差太烂,连他们都看不过去了。
  石星明日一早还要陪同萧如薰一起去上任,现在算算满打满算也就两三个时辰可以睡了,睡是肯定要睡的,不然明日根本没有精神,但是若此时此刻回家,又要耽误许多时候。
  思来想去,石星灵机一动,忽然想到萧如薰的秦国公府就在东安门外面,距离皇宫非常近,正好明日自己要和萧如薰会合,倒不如今晚就在他那儿借住一晚,明日一早一起出门,岂不美哉?
  还能多睡一会儿。
  石星为自己的机智感到庆幸,于是立刻吩咐下去:“备车,走东安门,我要去秦国公府借住一晚。”
  下属立刻给石星安排。


第七百六十六章 奇怪的换防
  因为工作繁忙,沈一贯这几日照顾石星,给石星夜晚进出宫城的令牌,允许他夜深时分也能出城回家。
  这给了石星不少便利,让他可以抄近道过一些紫禁城之外的宫门。
  之前几天晚上都是如此,石星加班挺晚的,回去也挺晚,不过也算是顺利,只是今天晚上马车停了两三次,一两次石星还无所谓,第三次的时候石星就忍不住了,掀开车旁的帘子往外看去。
  “这是怎么了?走走停停的?”
  石星向车外的随员发问。
  “部堂,是几队兵马挡了我们的去路,穿的不是黑虎甲,看起来是京营卫兵,看着样子,好像是要去东安门的方向。”
  “京营兵?东安门?内城皇城护卫不是腾骧四卫负责的吗?京营卫兵参合什么?”
  石星觉得奇怪,大半夜的内城里出现这些军马是怎么回事?他暗暗起了疑心,便叫随员上前询问,不要透露自己的身份,只说是礼部辖官即可。
  这几日在忙的不仅是兵部,还有礼部,礼部的一些官员也得到了进出宫禁的临时令牌。
  随员很快回来。
  “部堂,那的确是京营兵,是金吾左卫和羽林左卫,他们说是奉命调动例行换防,叫我们不要从这里过去,要我们绕道走,部堂,咱们有下这个命令吗?”
  石星一听就皱起眉头。
  “荒唐,本官何曾下达这个命令?而且金吾左卫和羽林左卫怎么可能和腾骧四卫换防?这不是开玩笑吗?”
  这一点石星是清清楚楚的,这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土木堡以后,文官集团染指军权,逐渐将由朱元璋开始创立的京师禁军剥离了皇帝的控制。
  朱元璋创立禁军的初衷是要建立一支让皇帝亲自掌握的强大军队,最开始是十二卫兵马,后来到了朱棣时期,因为北京城处在容易发生战争的地方,所以就增设了十卫兵马。
  宣德时期,明宣宗为了进一步扩大皇帝兵权,而挑选天下各卫的精兵猛士,还有从蒙古地区逃回来的精壮男子,加在一起组建了腾骧四卫,在原有二十二卫的基础上再增加四卫兵马。
  腾骧四卫的意义和锦衣卫的意义一样,不同于其他二十一卫,锦衣卫归属锦衣卫指挥使统帅,腾骧四卫则交给御马监的几个太监管理,亲近程度上更甚锦衣卫。
  所以腾骧四卫可以算作是禁兵中的禁兵,皇帝真正的宿卫,最后一道防线。
  土木堡以后,文官集团权力膨胀,逐渐将除了锦衣卫和腾骧四卫在内的二十一卫京营兵剥离了皇帝的直接掌控,而二十六卫禁军只有锦衣卫和腾骧四卫还归皇帝掌握。
  其余二十一卫很快衰落了,没什么战斗力,守卫内城和皇城的使命就落在了腾骧四卫身上,这四卫是皇帝身边最后的防线,也因为太监的关系而没有被文官侵夺。
  后来的宪宗和武宗时期,朱见深和朱厚照都是在有限的框架下极力加强腾骧四卫的人数和战斗力,到武宗全盛时期,腾骧四卫加在一起足有四万兵马,随同武宗数次出征,声威赫赫,压得文官政府喘不过气来。
  不过武宗落水而死以后,经历了嘉靖隆庆和万历前期,现如今的腾骧四卫只有六千五百人的编制,实际人数估计还不到这个数,各个方面都远远不如武宗时期的腾骧四卫。
  但是作为皇帝最后的心理防线,文官集团也不会指使其余二十一卫兵马去试图控制内城和皇城的守卫权,而将之让给了腾骧四卫来负责,作为君臣之间最后的一层温情的面纱。
  剩下来的二十一卫主要就是在外城负责守卫,不曾调集到内城之中,除非是真的有什么大事,内阁得到皇帝的允许之后,才能调动二十一卫进入内城甚至是紫禁城。
  张居正之前,内阁权力还不是很凸显,所以京营兵的主导权在兵部,张居正之后,内阁权力膨胀,权倾六部,石星自己也要交出一部分权力给内阁监督使用,其中自然包括对京营兵的主导权。
  现在的京营基本上是武将勋贵做总督戎政和利益分配人,兵部尚书或者侍郎兼任戎政尚书,做武勋的副手,实际控制京营。
  本来这个情况会因为萧如薰的出现而产生某些不可预料的变数,石星也为此忧心忡忡,因为皇帝已经好几次下诏给他,让他不要对萧如薰过多的掣肘,而要从各方面配合萧如薰,这让石星很难做。
  即是如此,石星却根本不知道今天晚上有京营兵进入内城和腾骧四卫换防的事情。
  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啊!
  难道是皇帝允许的?原因呢?怎么没有给自己的通知呢?
  作为兵部尚书居然不知道这件事情,石星觉得问题有点严重,于是不再隐瞒身份,直接下车,快步走到那边正在行进的军队身边,揪住一个军官模样的人就问。
  “你们是哪一部分的人马?奉谁的命令半夜换防?”
  军官稠了瞅石星,见他身着大红袍,应该是个大官,便试探着问道:“不知道您是?”
  “兵部尚书石星!”
  石星直接亮出了自己的身份。
  军官明显没想到兵部尚书会出现在自己面前,被吓得赶快单膝下跪。
  “末将拜见部堂!”
  “起来,你还没回答本官的问话!这是怎么回事?”
  军官站了起来,小心翼翼的开口道:“回部堂的话,我们接到的是内阁的命令,内阁下令我们和守卫此处的兵马进行换防。”
  “内阁?腾骧四卫和勇士营是御马监统帅,御马监也同时配合了吗?这是陛下的命令吗?”
  军官忙说道:“这些末将都不知道,末将只知道来到这里的时候这里只有几个黑甲军的军官等着我们在这里换防,我们一到,他们就走了,我们就顺势换防了,我们也是奉命行事。”
  “荒唐!调动军队换防,就算是内阁给的命令也当知会本官一声,什么都不说,这算什么?当我这个兵部尚书是摆设吗?他沈一贯眼里还有没有大明兵部?!”
  石星对此十分不满,严厉的斥责这个军官,军官无奈,只能开口道:“那,那要不然请石部堂去内阁问问?咱们的命令是内阁下发的,此时此刻内阁说不定还有人在值班。”
  石星眼睛一瞪。
  “不用你说!来人,咱们去内阁,找沈一贯问个究竟!”
  石星愤愤不平的回到马车上,随员立刻驾驶马车往内阁的方向而去。


第七百六十七章 沈一贯!你想造反是不是?
  石星走远之后,另一名军官凑到了被询问的这名军官身边,小声说道:“不会出事吧?之前可没人告诉咱们过来的会是兵部尚书,万一出事了怎么办?倒霉的不会是咱们吧?”
  “怕什么,上面有英国公和定国公,更上面还有内阁,石部堂这不是去了内阁吗?”
  “可这个事情似乎石部堂不知道?”
  “谁知道上面是怎么想的,但是要是不这样干的话,咱们都死无葬身之地了!天塌下来有个子高的顶着,谁也追究不到你我兄弟身上!大不了隐姓埋名亡命天涯,走!”
  两人嘀嘀咕咕一阵,便一起往东安门方向而去了。
  石星和随员驾车一路往东华门走,准备进宫找沈一贯问个究竟,问问他到底打算干什么,结果一路上又遇到了两三支人马往东安门方向前进,这让石星愈发不安。
  到东华门下,石星亲自下车走到门前叫门,也发现这里的护卫军不是腾骧四卫和勇士营的人,而是京营兵,这让石星愈发的不安,心里的疑惑也不断加深。
  他询问这里的京营兵,得到的答案都是接到内阁命令和禁军换防,没有别的指令,也不知道别的事情,让石星找别人去问。
  “沈一贯到底要干什么!”
  石星十分生气,登上马车就要随员加快速度赶赴内阁值房。
  去往内阁的一路上,石星也在沿途发现了一些京营士兵,越接近内阁的部分,士兵就越多,石星感觉自己的心脏从来都没有跳得那么快过。
  抵达内阁值房的时候,石星在外围被一群士兵和一名军官拦下了。
  “来者可是石部堂?”
  石星从车上下来,看着周围一圈装备精良的京营士兵,深吸了一口气:“是我!”
  “次辅有请。”
  “次辅知道我要来?”
  “这个,末将不知道,请石部堂自己进去。”
  说完,军官让开了路。
  石星点了点头:“我这就去找他问个明白!”
  “你,带路。”
  军官指派了一名士兵给石星带路,石星的随员要跟上,被军官拔剑拦下。
  “次辅只交代了让石部堂进去!”
  随员被吓了一跳动弹不得,石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