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欧美当大师-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周南现在不需要这些书,因为完整的内容经过这几天的思考,已经快要成型了。但是他还是要做出样子,证明自己的所有论题,都是参考了这些著作。
思想类的论文,往往是最容易被抨击的,因为你写了一百个意见,九十九个是对的,只有一个是错的。那么一些别有心计的人,就会逮住你的这一点进行攻击,转而混淆视听,整体否定你的思想。所以,写这样的思想类文章,最主要的不是你抛出了多少有用的东西,而是要在一开始就给自己树立完美的防护。
内容虽然重要,但是架构也很重要,如何抛出你的思想,也是需要策略性的。
周南看了一下铁人的著作,虽然不知道是不是他写的,但是周南也能看出,中间理论基础的薄弱和思想的死板。
这样的文章如果纳入人道主义的书里面,绝对会遭遇无数的攻击。
他太过于强调方法论,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很多,也很出色,但是整体的结构建立在模糊的历史自然观基础上,简直处处是漏洞。
说实话,把他的这篇稿子修改好,要比周南自己写一篇更困难,但是现在他只能迎难而上。
不到两万字的稿子,他将中心思想方面全部整理了出来,然后将其最精华的唯物辩证法方面保留了下来。而论题的整体结构,都被周南直接打散,增加了许多辩证法的对比内容。
花了整整五天的时间,周南才完成了这份工作,将稿子又重新给了联络人员,让他带回去给铁人过目。
随后,周南才根据他的那一部分内容,开始了整体部分的构架。
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也被称作是唯心主义人道主义,是以其在伦理道德方面的某些要求,如尊重人、关心人等来体现,有他合理的地方。
但它的理论基础即世界观、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它用抽象的人、人性解释历史,把人类“理性”看作是社会历史进步的动力,因而不能科学地说明历史。并且它所要求建立的“理性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王国。
在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和建立社会主义的革命斗争中,产生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即作为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的人道主义。
它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具有根本的不同,是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历史观为基础,是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的组成部分,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
简单地说,唯心主义人道主义的基础是建立在不断诞生又消失的人类身上,似乎很合理,但是却容易被少数人掌控,是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
唯物主义的人道主义,是建立在整个历史架构的存在上,更合理一些。但是却容易忽略了作为历史最主要组成部分的人类个体的需求,这也是西方世界一直在后世拿着人权武器一直对付东方的主要原因。
周南不是法官,他不想评判哪种更好,哪种更优秀,他也没有这个能力。因为这是无数社会学家都分辨不清的,两种各有个的优势与先进性,也各有劣势。
并且因为两种理论的基础和世界观完全不同,所以在基础部分,这两种人道主义是不可能共存的。
但是,由这两种不同的理论衍伸出来的慈善精神,却是相同的。不管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都没有否定慈善精神的伟大和终极意义。
所以,周南才把自己的重心放在了慈善精神方面。对于两种不同的人道主义,他只做论述,总结,不做评价。
在这样一个框架下,东方不曾对西方的人道主义进行批判,现在周南把东方的人道主义加进来,引发的批判声应该也不会很大。
当然,这也可能是学术界还没有反应过来,也可能是因为这段时间,还没有人有闲心来喷他。
说不定这一次把东方的人道主义加进来之后,这本书就会在世界上引起重大的轰动与批判。
周南不会害怕争议,更希望引发的争议越大越好,只要矛头不对准他。
十一月一日,铁人再次在克里姆林宫召见了他,这一次,没有众多的随员陪客了,而是单独召见。
在只有施托尔科和那位少校翻译的环境里,周南跟铁人详细讨论了关于他的论题的修改和思想展现方向。
铁人对周南的修改表示了肯定和认同,并且主动把周南的名字加在了他的名字后面,刊登在了苏联真理报十一月二日的头版,并且占用了几乎四个版面。
除了在报纸上完整地刊登了全文,在其他版面,还有苏联其他学者的吹捧和回应,最让西方各国高兴的是,这位铁人首次有了一丝慈悲之心,承诺将会改善苏联各个集中营以及监狱的条件,发扬人道主义精神。
这让随后召开的国际考察团总结会议在一片欢呼声结束,在苏联各地考察了半个月的考察团,也主动发声赞扬了苏联在这方面做出的贡献。
铁人这个原来最反对个人崇拜,最后却变的迷恋个人崇拜的领袖,是个格外好面子的人,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赞誉,也让他非常开心,后面也的确做出了许多改善。
但是,周南却受到了不少的批评,不是因为他帮忙斟酌的文章内容有什么不对,主要是对他竟然跟铁人走的如此接近进行了批评。
一篇文章有两个作者,一个作者是东方的领袖。一个是国际知名的中立学者,这就显得周南的屁股歪了。
周南也在媒体面前进行了回应,并且拿出了已经出版的一书。“在已经出版的书中,关于人道主义的分析一共有九篇内容,分别是理性价值,自由探索的价值,个人尊严的价值,道德平等原则,自由的理想,宗教怀疑主义,伦理本质和来源,唯物主义世界观,社会主义伦理道德。这里面有四篇是互通的,有四篇是唯心人道主义的内容,真正关于唯物主义人道主义的内容只有一篇。从结构上来说,这本书的内容是不完整的,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说,缺少了东方的内容,这本书也不能代表完整的人道主义的普世价值。”
“以前是没有机会,所以我没有能够完善其中的内容,这次来到苏联,才会对这方面的理论进行研究和总结。我与领袖进行了细致的辩证,完成了一部分唯物人道主义的总结。虽然这一切基于政治,但是在我个人而言,却无关政治。身为中立国家的官员,我也将会继续遵循瑞士在国际上的中立地位,不偏不倚地进行学术研究,而不能因为我的研究,就把我划入某个阵营。”
为了跟这些批评的声音作对,周南故意向其他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一些优秀领导人也发出了邀稿,并且承诺将会在整理之后重新编排一书。
周南的这一举动在全世界引起了更大的反响。但是不得不说,这样一来,西方民众反而不相信周南会偏向东方阵营了,而东方民众也对周南的印象更加好了。
十一月四日,苏联文化部通过了海尔德的申请,同意敞开了周南的唱片在东方各国的销售,但是销售必须通过苏联的国营公司。
对这一点,不要说周南,就是百代也没有任何意见,愉快地达成了协议。
十一月五日,周南收到了一份龙飞凤舞的文稿,“革命的人道主义”。看到那熟悉的飘逸字迹,周南如获珍宝,立即收入了自己的行李箱,这份原稿,他要定了。
十一月六日,就在庆典的前一天,百代公司租赁的两架飞机载着五万套周南的唱片运抵了莫斯科。
随后,还有超过五十万套唱片会通过瑞典航运公司,运抵圣彼得堡,在全苏联境内销售。
而一万吨小麦,也通过这段时间的调运,全部运抵了德国。
雅尼克组织了一大批的工人,日以继夜地转运着,为了尽快把这些粮食运抵沃尔夫斯堡,就连人力车都用上了。
这一万吨小麦虽然拯救不了太多的人,但是却能让最少十万人不至于饿着肚子度过寒冬。
至于周南,已经被德国国内的媒体神化了,虽然这些粮食不可能拯救太多的人,但是他用自己的版税给德国人换来这些粮食,这种精神却是值得无限放大的。
红十字会,联合国,志愿者协会等组织,都对周南的这一行为进行了高度赞扬。
要不是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已经宣布,恐怕周南就是最有力的竞争者。
而实际上,这些粮食不仅仅是粮食,在缺少粮食的德国,这些粮食可以换到的资源,要远超它本身的价值。
大众工厂的一万多工人因此对雅尼克归心,将他真正看做了救世主,而不是一个资本家。
周南获名,雅尼克获利,这才是周南真正的初衷。
因为雅尼克获利,也等于是周南获利,并且这些利益远远大于版税的实际价值。
第一五六章 风暴的漩涡
苏联十月革命庆典举行的非常隆重,世界各国的代表云集莫斯科,周南作为瑞士的特使,也在主席台上观赏了苏联规模盛大的阅兵。
但是,几乎没有人的心思在这里,因为所有人的目光都被东印度群岛吸引住了。
从去年八月,经过了两个月的激烈斗争,英国和荷兰联军终于在上个月占领了东印度群岛的大部分地方。
但是,胜利带来的不是喜悦,因为这场战争没有胜利者,英荷联军同样伤亡惨重,并且他们也只是占据了城市,大片的乡村他们根本没有办法控制。
今年十月底的时候,英国军队满了一年的期限,就率先退出了爪哇岛,将这片混乱的地区交给了荷兰。
两个国家的联军都无法控制,现在只剩下了荷兰的军队,他们更无法控制局势了。
在这样的局势下,荷兰人充分认识到了周南当初的建议是多么正确,如今的东印度群岛已经不是以往靠一支军队就能肆虐的地区了。
日本人留下的武器,苏联人的革命支援,民族独立的诉求增强,想要靠武力控制这个地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即使把所有的荷兰人都派过来,他们的人数也要比当地人少了太多。
从十月下旬,一直撑到了现在,荷兰国会已经连续三次增加拨款,往东印度群岛又加派了一支一万五千人的军队,但是仍然控制不住当地的局势。
周南曾经的建议其实一直没有被他们遗忘,一面在战争,一面在控制,一面也在分化当地的土人,寻找合适的代言人。
东印度群岛从来不是一个国家,也从来不是一个民族,那里有三百个民族,光是人口超过五百万的,就超过了八个。
这样的情况下,经过了慎重的考虑,荷兰方面终于在苏联庆典的这一天,宣布了放弃在东印度群岛的直接统治,并且将在东印度群岛扶持七个较大的民族成立自己的国家。
这个宣告立即震惊了世界。也让所有国家大跌眼镜。
印尼民族一直在寻求民族的独立,苏联人也一直在哪里扶持自己的势力,美国人和澳大利亚人一直恐惧红旗直逼他们的家门口。
这样复杂的局势下,任何一方都不敢轻易让步,因为让步就意味着失败。
但是荷兰一下子宣布要在东印度群岛成立七个国家,一下子让所有人都满意,所有人都又不满意了。
亚奇族,帝汶族,巽他族、巴布亚族及马来族和华人都对这一决定欢呼不已,只有马都拉族显得有些犹豫,不知道自己是独立建国,还是继续追随爪哇族的脚步。
在荷兰的通告中,所有的国家拥有自己的主权,但是组成荷兰印尼联邦,荷兰女王拥有名誉的领导权。并且荷兰仍然在外交,军事和经济方面依旧享有特权。
这一点跟英国针对印度的情况差不多,但是跟历史上却大有不同。
在原本的历史中,荷兰在46年承认印尼的一部分独立,但是大部分地区仍然控制在自己的手里,一直到了49年,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下,他们才在匆忙之中抛出了一个计划,在东印度群岛成立了十五个国家。
但是这十五个国家因为分配不合理,有些是因为太小,有些是因为民族混杂,所以后来被爪哇族个个击破,最后回归印尼联邦。
但是在后来的几十年,巴布亚族,帝汶族一直在跟爪哇族争取独立,一直到几十年后,才多了一个东帝汶和一个巴布亚新几内亚。
至于华人和亚奇人的利益,则被完全牺牲了,也导致了华人的政治势力几乎消失,成为待宰的羔羊。
现在的东印度群岛,帝汶人直接可以在他们的祖先的岛上生活,亚奇也直接被划分了苏门答腊的北部地区。
华人占据了婆罗洲的西南部,这也是原本的华人势力区,还有临近苏门答腊的邦加勿里洞岛。
而马来族则被分到了苏门答腊的南部地区,在婆罗洲上面的马来族责备荷兰人交给了英国人。
巽他族在东印度群岛也是一个不小的民族,他们原本的势力范围就是爪哇岛和香料群岛,那里划归他们,他们当然是喜出望外。
只有爪哇族不肯了,因为他们想要占领的是一个完整的东印度群岛,而不是只剩下一个爪哇岛的小岛国,虽然小巽他群岛也被划归了他们,但是这根本不可能满足他们的需要。
当然,这只是荷兰的初步方案,想要让这个方案落到实处,还需要经过漫长的谈判。
前世荷兰抓住了苏加诺他们,还经过了两年的谈判才确定下来,成立十五个小国家的决定。今世的分歧更大,能在49年以前完成谈判,恐怕就是快的了。
前世的荷兰是被美国和苏联联手坑了,这一世,周南绝对不会让这件事再发生。
荷兰在前世一下子扶持了十五个国家独立,算盘其实跟周南现在打的是一样。成立更多的小国家,荷兰自然不再有主权,但是进行经济控制就够了。
这十五个小国家,有一半都是荷兰人控制的。
但是苏联跟美国都把这里当成了欧洲主战场之外的斗争地,欧洲那边的战场是谁都不敢轻举妄动的,因为一不小心就会变成第三次世界大战。
所以双方开辟了中东战场,朝鲜战场,东南亚战场,越南战场,阿富汗战场,甚至是中美洲战场等等,为的就是练兵和竞争。
东南亚这里的菲律宾是美国地盘,马来亚是英国人的地盘,也就是荷兰好欺负一些。
他们在东印度群岛的斗争,造福了爪哇人,害惨了荷兰人。在反复的拉锯式斗争下,荷兰留下来的势力化为乌有,最后除了少数的经济贸易权力,他们也彻底丢失了东印度群岛。
在周南的分析里面,周南着重分析了东印度群岛未来的战略意义,在苏联那几乎可以平推地球的军事威胁下,如何更好地顺应时局的变化,几乎不用周南多说,他们就明白该怎么做。
虽然现在看来荷兰一下子让步了很多,但是经济特权只要能保留下来,荷兰这个商人国度就已经满足了。
周南在荷兰副首相那里得到了具体的划分方案,恨不得仰天大笑。虽然这里面因为为了防止华人对东印度群岛的经济控制,给华人的地盘并不是很大,但是,这也是婆罗洲的一半区域,以后这里就是上千万华人的根基啊!
庆典还没有结束,但是世界的焦点就已经不在莫斯科了,而是变成了荷兰的海牙,东印度群岛的雅加达。
所有国家都急着分析荷兰这样做引发的局势变化,更想查清楚荷兰的底线是在哪里,想要在这个方案还没有落到实处之前,获取更大的利益。
只有英国稳坐钓鱼台,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已经知道了荷兰的全部计划,实际上,现在这个计划还只是进行了一半,因为另一半还需要英国人来实施。
整个南亚地区,包括印度,巴基斯坦,缅甸,马来亚,衰落的英国目前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周南分析的美国将要取代英国,接手原本属于英国的势力范围,靠硬顶,英国是不敢的。但是英国也可以跟荷兰一样,以退为进,尽可能地保留属于自己的利益。
大批的外交人员在参加完庆典之后,就登上了返回西欧的列车,许多人的目的地,都是那个欧洲最大的农村海牙。
周南同样也在火车上,不过这种世界大事跟他就没有太大的关系了。半年多以来,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了周南这个人身在局外的时候,什么都能梳理的头头是道。
但一件很简单的事发生在他的身上,它就不清楚这里面的弯弯绕绕,被别人卖了还要替别人数钱的那种。
他这种人,就是典型的智商高,情商低,具有高瞻远瞩的眼界,却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
所以,他哪怕就是进入政坛,最好的位置也就是一个舵手,或者是一个幕僚,而不能参与具体事务。
瑞士虽然除了人道主义,从不参与任何国际事务。但现在发生了这么大的事,而这件事还跟周南有些关系,伯尔尼方面当然要让周南尽快回国。
一方面是为了保护周南,另一方面就是想靠他的分析,让瑞士在其他方面获取更大的利益。
苏联方面本来还不想让周南就此离开,借口是周南跟社会主义国家方面的学术合作还没有结束。
但是瑞士联邦委员会严词拒绝了这个提议,只说瑞士国内有更重要的事,学术的合作也可以让人直接去瑞士。
坐上了回程的火车,周南仍然心虚不已。他只是靠自己的记忆给了荷兰这方面的提示和建议,却没有想到,这件事能够引起这么大的风波。
幸亏苏联还要点面子,没有强留,要是把他强留下,不要说他了,就是瑞士也无可奈何。
雅尼克在东柏林的火车站接到了周南,看到周南好好地出现在自己的面前,他忍不住像小时候那样把他抱在了怀里。“约纳斯,我为你感到骄傲。”
第一五七章 反思
原本按照计划,周南返程的时候,还要在沃尔夫斯堡玩两天。但是荷兰提前宣布允许东印度群岛独立,这场国际风波愈演愈烈,周南必须要尽快赶回瑞士。
出了火车站,周南就看到了车站外面停着一排九辆崭新的甲壳虫汽车,雅尼克有些自豪地说道:“这是第一批产品,目前我们每天只有两百辆的产量,但是等到明年,我们每天的产量能达到两千辆。你们代表团一共有三十二个人,我给你们准备了七辆车,足够你们开回瑞士了。”
周南故意问道:“都是给我的吗?”
他笑着拍了拍周南的肩膀说:“现在各地的订单太多,生产也还没有正常,等以后各方面都顺利了,你想要多少有多少。”
周南忍不住问道:“销售情况很好?”
“第一批汽车几乎全部被英国人买走,法国方面也同意以汽车抵赔偿,现在奥地利那边的订单我们就无法完成。还有苏联那边,也提过想要一批汽车,不过英国方面没有批准。”
他虽然自豪无比,但是这个时代的汽车只是在起步阶段,只是一个代步工具,根本谈不上舒服。
甲壳虫也不是一款大型车,不要说五个大汉了,就是四个人坐在里面,也是拥挤无比。
说实在的,一点也比不上火车舒服,但是这个时代的火车时速在五十以下,还要经常停靠检修。
从柏林到卢塞恩,周南他们需要转三道车,全程需要将近二十个小时,这还没有算等车的时间。
但是如果自己开车回去,这八百公里的距离,顺利一点,十个小时就能到家了。
周南被安排坐进了车队中间的一辆汽车,波普勒开车,车队很快离开了混乱的柏林,向西行驶。
雅尼克一米九的大汉,挤不进后排,只能是周南跟海尔德坐在后排,他坐在了副驾驶的位置上。上车以后,他就打开了自己的公文包,将一叠报纸递给了周南。
“这是这段时间德国媒体对你的评价,几乎全部是褒奖和赞扬的评论,在德国人的心目中,你几乎是完美的化身。”
“粮食的分配没有出大问题吧?”
“大众的工人每天有两千五百大卡的分配供应,我们的事务短缺还不是最严重的。所以只留下了三千吨小麦,每人平均有将近两百公斤的预留量,应该够我们能撑到明年五月。剩下的粮食我全部委托给基民盟在英国人的监管下出售,虽然很费心,但各方面都还算满意。”
因为僧多粥少,一万吨小麦,也不过是一千万公斤,分配到每个德国人面前,最多有半斤,也就够吃一顿的。
英国人现在因为食物短缺,运到德国占领区的粮食每天仅仅能供应每人一千八百卡的热量。而一个成年人,身体最低的热量供应,也需要两千二以上。
这还是平均数,在一些普通人里面,每天能保证一千五都很不错了,仅仅不会让人饿死。
如果是夏天,还好一点,可是寒冬将至,德国现在连供暖都没有,不知道会有多少身体虚弱的人熬不过这个冬天。
七千吨小麦,这远远不够填饱德国人的肚子,雅尼克也不是无偿地捐出了这些粮食,而仅仅是低价出售。
想要买粮食,不管你拿什么东西。只要是有价值的东西来换都可以,并且价格跟苏联现在卖给其他盟国的价格差不多。
现在到处是有钱也买不到粮食,能够以这样的价格出售,还不限定货币,这就是的的确确的好事。
如果真的一分钱不要,捐出这批粮食,恐怕只会好心办坏事。因为为了抢这些粮食,恐怕就有无数的人会打起来。
人类的劣根性,永远也不能忽视,特别是在命都顾不了的时候。
便宜卖是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