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好大哥-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然是房相。”
“不错,是房相,但是监国的却是李承乾啊,七年前,陛下征辽东时虽然也是如此,但那会的太子年龄尚小,房相说什么自然就是什么,基本就是一个摆设,可是如今呢?如今的李承乾,已经二十三了,如今的太子,已经有自己的太子一党了。”
“您是说,李承乾会和房玄龄有矛盾?这。。。。。太子应该不会如此不智吧。”
“李承乾会不会如此不智我不知道,但以我对房相的了解,他一定不会跟李承乾起正面冲突的,自然也就不会闹矛盾,他是个谨慎的人,得罪下届天子的事他是不会做的,但,前线将士在打仗,这么大的一个国家需要运转,所以他又必须大权独揽,不能任由李承乾胡闹,换了你是房相,你会怎么做呢?”
“嗯。。。。。李承乾这些年虽然没真正处理过什么具体政务,但他是一直盯着南衙的,想来,应该不好忽悠吧。”
秦浩叹道:“李承乾当然不好忽悠,不过却短视了些,或者说他身边的那些狗屁太子党太过短视,借着这次监国的机会,太子一党的势力一定会壮大许多,房玄龄为了维护大局,一定会给他们一定的甜头,搞不好,那些忠心于太子的,现在都已经升官了。”
“原来如此,如今侯君集不在,您若是回了长安,便是太子一党中的领袖党魁,哪怕您什么都不做,等陛下回京之后也必然对您产生厌恶,甚至您想独善其身恐怕也不可得,搞不好还会被拉出来当旗子,太子与房相若是在什么事上面意见相左,您还要被夹在中间。”
“不错,咱们出来的时候,王珪就已经是出气多进气少了,也不知现在死了没有,但想来就算没死应该也快了,礼部尚书之位,本就是最合适我的半相,我若在京,李承乾必然会借这个机会把我弄上去,房相也说不出什么来,到时候我这个礼部尚书是听尚书左仆射的,还是听监国太子的?李世民还有十年好活,我可不想被贴上太子党的标签。”
秦小昊叹道:“可是爸,咱之前可是一直在等王珪翘辫子呢,您这时候‘病’在扬州,固然是明哲保身了,可礼部尚书的位子也就没了,下次这样的机会可就难了,一时半刻的那几个老东西也不死啊,您现在无官无职已经两年了,要是再等几年,这。。。。。”
秦浩叹了口气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我今年刚二十五,急什么,再让我沉淀几年,挺好,我倒要考考你,你说,这礼部尚书于我无缘了,等陛下回来,我的政治前途在哪?”
秦小昊想了想道:“应该是门下省吧,朝野早有公论,说您当官只能干一把手,当不了老二,想来,只有师公他能管得了您,若不能主任一部尚书,去门下先做个黄门侍郎,等将来师公老了之后接他的班吧。”
秦浩又叹了口气,道:“你啊,还是太嫩了,以后大一些了,什么事多听听你媳妇的意见吧,你根本就不是玩政治的料,陛下若真有此心,我早就是黄门侍郎了,等裴行俭赢了这一仗,一个举荐有功是少不了的,便是御使大夫我的资历也够了,师父现在身兼侍中和御史大夫两职,陛下成天被他怼的不要不要的,于情于理来说,我这个徒弟把御使大夫干了都是应该的。”
“您的意思是,陛下不想让您进门下省?”
“不错,事实上我也不想进门下省,咱们这位千古一帝啊,是个难得愿意被怼的皇帝,所以才能有我师父这样的臣子出现,而我,虽然是我师父的徒弟,但跟刚直俩字无关,天生就是个圆滑的性子,咱们的陛下是很有识人之明的,他不可能让我这样的人去门下省的。”
“那。。。。我就看不出了。”
“太子的势力膨胀,陛下回来之后一定是要打压的,不过,只要李承乾不被废掉,并不会影响大局,我作为太子的死党,陛下真的放心把我放在尚书省么?”
“您的意思是您会进中书省?”
“嗯,十之**就是中书省了,我记得房玄龄是被罢过三次相的吧,算算时间,应该也快了吧,他一个人身兼中书令和尚书左仆射两个宰相,这权利,未免也太大了些吧,真把他撸了是不可能的,陛下离不开他,但免一个的话么。。。。”
“所以爸你会顶替房玄龄,做中书令?”
“不好说啊,中书令对我而言,资历还浅了一些,最合理的安排,应该先让我当中书侍郎,慢慢将房相中书令的工作给顶替掉,呵呵,中书令,这可是百官之首啊!”
第四百三十八章 最大受益人秦浩
以秦浩今时今日的地位来说,怎么也算是肱骨重臣了,因此他这一病,李承乾自然是少不得一阵嘘寒问暖,送来一船一船的补品和名贵药材,还有俩御医。
药材和补品自然是要笑纳了,但御医却是比较棘手的,秦小昊甚至想派人去把这俩玩意给弄死,好歹算是给拦下来了。
为了装病,秦浩特意吃了好多巴豆,拉的肠子都干净了,面色惨白的躺床上,感觉整个身体都被掏空了,以至于御医进门一看这脸色都吓了一跳,偏偏一号脉又号不出什么东西来。
“爸,你说这招能骗过去么。”
“天知道,骗不过去也没事,李承乾不可能捅破这层窗户纸,艹,饿死我了,赶紧给我去弄俩大闸蟹吃吃。”
“听御医说,娘都快急疯了,要不是家里小的离不开人,她就要过来了,您说,要不要把实话告诉娘啊。”
秦浩赶紧道:“别别别,千万别,你娘他心里藏不住事,让她知道了准得坏事,也别让她来,专心在家带孩子挺好,不行,我这就给她写信。”
一边写着,秦浩还问道:“对了,送东西的人里,有没有我亲家啊。”
秦小昊苦笑道:“还真没有,只有一封关切的信,想来是没钱买礼物吧,我这两个大舅子,做事还真挺绝的,关键是我那个岳母,居然还真能忍。”
“你那岳母图的是改天换地的大事,自然能忍常人所不能忍了,她忍得越是厉害,你那俩大舅子在道义上就越亏,一个不孝的名声是怎么也跑不了了,他们现在人在京城?”
“是。”
“嗯,西宁那边剩下的那点魔教势力,你处理的怎么样了。”
“西宁城现在毕竟是侯君集的地盘,又刚打完仗,我还没来得及吞他们那点势力呢。”
“官场规矩,武士彟作为侯君集的前任,他留下来的那点产业侯君集是不会动的,你不出手,看杨氏这隐忍程度,怕是要在明面上落到你那俩大舅哥手里,你关注一下吧,等河西境内的仗打完了,你就亲自去一趟,给你媳妇出出气,把那点势力吞过来。”
“我?亲自去?”
“当然,你不是在外面装纨绔子弟么,自然要装的像一点,杨氏留那点生意是你未婚妻的嫁妆,你大舅子欺负的又是你的岳母,你出头天经地义啊,只是你接手了之后么。。。。。杨氏必须得死,她表面上是个弱不禁风的老太太,实际上很可能是个魔教高手,有把握么。”
“您放心,我会接上她一块去西宁,杀一个对我没防备的人,还是很容易的。”
“嗯,注意别留下把柄,更别让你老婆知道。”
“明白。”
“去吧,赶紧给老子蒸大闸蟹去。”
“是。”
…………
又过了一段时日,秦浩从报纸上看到,裴行俭在得到新船之后终于扬眉吐气了一把,在马六甲海峡一战俘虏了大食战舰三十多艘,正追在他们屁股后面往西打呢,看这架势似乎是的打算追到他们红海老家去。
而西面的陆上战场也打得特热闹,李世民一到,西突厥就跟滚汤泼雪似的,完全不禁打,被打得一退再退,一直退到了沙漠里,估计活不了几个人了
,大部分都要个死在里面,恐怕那点活着出来的幸运儿,这辈子都不敢再打大唐的主意了。
李世民率领关中府兵班师回朝,由李勣率领东突厥主力,外加五万关中精兵,在波斯王子的带领下,浩浩荡荡的朝波斯杀去。
毕竟波斯太远了,不可能七十万大军都过去,况且李世民作为皇帝也不可能久离中枢,所以原来的先锋变成了主力,由李勣为主帅,侯君集为副帅,苏定方为先锋,直扑波斯而去。
这场大唐与大食的第一次交锋,大唐其实已经稳赢了,哪怕波斯骑兵不堪一击也不要紧,因为裴行俭已经海上无敌了,用不了多久就该到他们那烧杀抢掠了,大食的重要城市大多都沿海,海岸线太长根本就防不胜防,他们那几个哈里发脑子进屎了才会在波斯跟大唐死磕。
既然李世民已经班师了,秦浩的病自然也就可以好转了,秦小昊也亲自去了长安一趟,把他丈母娘接了出来,去西宁接收产业。
据小道消息传播,武士彟那俩孩子对秦小昊还挺不服,毕竟都是国公的儿子,谁也不比谁高一级,结果是李欣以郡主的身份打上门去,亲手打得俩不孝子满脑袋包,这才成功的把人接了出来。
当然了,杨氏到西宁城不久便死在了高原反应上,也着实让人唏嘘了一把,却也没人怀疑什么,毕竟五十岁在大唐来说已经算是正常死亡年龄了。
时间就这么滑啊滑啊的又过去了一年,当秦浩慢吞吞的启程回到长安的时候,李世民已经在摆庆功宴了,裴行俭坐着大唐号对着他们的港口一顿狂轰滥炸,大食已经乱成一团了,正在攻打波斯的军队掉头就跑,正好这时候苏定方的援军也到了。
嗯,听说杀敌三万多,死的老惨老惨了。
大食帝国毕竟不同于大唐,默罕默德是一手弯刀一手古兰经创建的庞大帝国,其内部民族成分极其复杂,再加上他们的土地东一块西一块,并不像大唐这样是一整坨,在海军被打了个全军覆没之后他们竟然内乱了。
据说李世民在得知这一消息的时候十分落寞的感叹了一句:唉!无敌是多么的寂寞啊。
直到这一战打完了,人们才发现,似乎在特么的这样一场规模空前的两大帝国之战,受益最大的人是那个一直赖在扬州养病的秦浩啊!
水师方面,功劳最大的无疑是年仅二十四岁的小将裴行俭,哦不,或许现在该叫小帅了,这一战打得如此漂亮,甚至路上能打这么顺也都多亏了他,论功行赏的话一个县国公是跑不了的,谁不知道,这是秦浩的妹夫啊!这就是他夹带里的人物。
陆军方面,首功自然是李勣,但李勣今年也已经奔六了,加上以前的战功,他很快就要步李靖的后尘,琢磨着去唐联储养老了,而身为副帅的侯君集,又是惹出这场大战的罪魁祸首,功过相抵不收拾他就算是李世民开恩了,甚至西宁城里的一些势力还被秦小昊给收编了。
而除了这俩人之外,功劳最大眼看着就要升大将军的苏定方,这是秦浩的老大哥,新锐小将薛仁贵,这是秦浩的半个弟子。
而除此之外,他造船之功几乎不弱于任何一个出征在外的将领,总得算下来,这一仗真正得了实际好处的居然全是他的人!
第四百三十九章 老实人也有急眼的时候
坐着小船,吃着果子哼着歌,秦浩终于回到了长安城。
长安城一如既往的繁华,刚结束的这场打仗好像跟长安的百姓完全没有关系似的,该喝酒的喝酒,该吃肉的吃肉,万国衣冠依然抢破头去争拜冕旒,一点水花都没激起来。
一下船,秦浩就被李承乾拉去宫中宴饮去了,也不知道他到底在高兴个啥,是庆祝大军旗开得胜?还是干脆就是在庆祝自己又成功监国了一次,太子之位又稳了几分。
宴会上,李承乾坐在了主位上,侯君集坐在了左手位上,秦浩则坐在了右手位上,再往下是一大票跟李承乾交好的文武大臣和东宫属官,这特么也有点忒高调了啊。
秦浩实在是推脱不过,只得勉强坐下喝两杯,打算喝一会就推脱病体未愈告辞,结果三杯没下肚,就见侯君集一脸阴沉,好像谁都欠他几万贯钱似的,对自己也没个好脸色。
就见侯君集冷哼一声道:“从未曾上过战场拼过一刀一枪之黄口小辈,居然也混了个军功之首,哼,实在是可笑,可叹,我看圣人是糊涂了。”
秦浩一脸无辜的瞅着他,什么情况?怎么了这是?我特么没惹你吧,吃枪药了?
好歹这是长辈,而且自己是县国公,人家是郡国公,比自己要高出一个等级来,所以秦浩也不好还嘴,只得特尴尬的冲他笑了笑,知道他心情不好,不想跟他一般见识。
众人一时都挺尴尬的,下面那些小官就不必说了,压根不敢说话,李承乾一时也不知怎么当这个和事佬了,关键刚才侯君集那话把李世民一块给骂进去了,这就很尴尬了。
这种事可大可小,往小了说,这就是酒桌上的一句牢骚,就算传到李世民耳朵里,李世民哈哈一笑也就过去了,可要是往大了说,那就是非议朝廷,高宗年间的薛万彻就是因为这样一句胡话被砍了全家。
所以很自然的,李承乾领着大家哈哈一笑,全都假装没听到,该干啥干啥。
可这样一来,侯君集可能是觉得自己被无视了,更是气的暴跳如雷,乓的一声摔了杯子,怒道:“武士彟在西宁城五年了,都没能恢复汉时四郡,老子一去,仅用了半年就建了武威张掖两郡,凭什么不但无功反而有过?老子冒死在战场上拼杀,凭什么一点赏赐都没有,某些人造了一艘什么破船却要因功升爵,老子不服!”
说着,侯君集用他的牛眼狠狠瞪着秦浩,吓得秦浩以为这货要打自己呢,好在他还多少有点理智,只是怒哼一声,便扬长而去了。
秦浩不由诧异道:“他这是怎么了?被狗给咬了?还是不小心咬了狗了?”
李承乾苦笑道:“你刚刚回京,可能还不知道,陈国公此战虽然表现勇猛,但朝廷认为,他在西宁城纵容甚至鼓励下属去捉西突厥奴隶,不但有失道义,而且还是此战的罪魁祸首,波斯那一战你也知道,其实压根就没怎么打,大食军队无心恋战,仅苏定方的前锋部队就已经将他们击溃了,所以这次回京,陈国公不但没得到奖赏,反而免了安西大都护府的职务,在家待罪,这心中可能是有些不平之气吧,贞恒还请不要见怪。”
“呵呵,我哪敢跟人家陈国公见怪啊,人家可是立过大功的人,来来来,喝酒喝酒,不过殿下,陈国公如今心态有些失衡,这等狂,近期咱们还是少招惹为妙吧。”
历史上这货能被侯君集忽悠的谋反,现如今侯君集的情况阴差阳错的居然又跟历史上差不多,秦浩还真有点怕这李承乾脑子被驴给踢了。
当然了,秦浩对此也并没有太过在意,侯君集造反也好,不造反也罢,只要不把李承乾牵扯进来,就跟秦浩没多大的关系,傻哔才会在贞观朝造反呢,李世民在军中的威望可不是玩笑的。
而他若是不造反,凭侯君集当年立下的大功,别说骂自己两句了,就算给自己两拳,自己也得忍着,人家那是真正的从龙功臣,不是自己这种后来户能比的。
多说两句,历史上关于侯君集所立的功勋讳莫如深,根本没什么记录,其实在秦浩看来大可不必这般自欺欺人,整个玄武门之变一共就封了五个国公,其中就包括他侯君集,除了绑架李渊之外,还有什么功劳是不方便记录又值得封个国公的?李渊总不可能真的蠢成史书里那样吧。
有这么个功劳在,这货就是浪一辈子都浪不死,秦浩也特么惹不起他,但老子躲总躲得起吧。
事实证明他还真特么躲不起,当他回家的时候,就发现自己家里乱腾腾一团,居然都没个出来迎接自己的,一打听才知道,侯君集也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错了,居然跑自己家来撒野来了,据他自己说是瞅自己府上的荣国公府的牌匾不顺眼,想要把牌匾给砸下来。
秦浩赶紧抬头看了一下,发现那个牌子还是正正当当的在门上挂着,不由松了一口气,问道:“没伤着人吧。”
“不知道。”
“不知道?”
“陈国公一来闹,夫人就出来了,夫人拿着棍子,陈国公空手,两人打了半天,把陈国公给打跑了。”
“艹,侯君集我日你大爷!”
骂了一声,秦浩赶紧火急火燎的跑去看他宝贝媳妇去了,李欣虽然也算是弓马娴熟,但毕竟是个女人,花架子虽然溜,但人家侯君集毕竟是战场大将,你特么堂堂大将军是怎么好意思跟一个妇孺动手的?
果然,进屋一看,李欣的整个右脚全都肿了,肿的老高了,十之是给打的骨裂了,这特么哪是李欣把人打跑了,分明是侯君集伤了人之后慌了。
秦浩面色阴沉的都快要滴出水来了,还是忍着心痛关切道:“疼不?”
“没啥事,皮肉外伤而已,哼,他侯君集也没强到哪去,被我打了十好几棍子呢,不信你明天看他,肯定脸肿的跟猪头一样,我这脚是踹他的时候自己反震着的,没事。”
“没事个屁!家里那么多护卫呢?宫里的飞骑呢?让你一个妇道人家出手是几个意思?妈个蛋球的,来人啊,给我把府里所有带把的每人打一百鞭子!”
李欣笑着劝道:“行了,别这样,你大病初愈可不能再气着了,来的是侯君集本人,哪个下人敢跟他动手?这事你听我的,别管了,让我爹收拾他。”
秦浩怒道:“不行!我老婆都让人打了,还特么缩着,当我乌龟么?从今以后我特么跟他没完。”
第四百四十章 粗大事了
一天时间不到,全长安的百姓都知道侯君集和秦浩反目的事了。
秦浩自然不会到处宣扬自己老婆打别人时候伤到脚这么囧的事,侯君集也不可能到处宣扬自己跟女人打架了,可这八卦还是传的非常快。因为,据说李孝恭就在侯君集他们家门口,大嘴巴子左右扇,把侯君集打得他妈都不认识了,连续好几天没出屋,朝会都不上了,而且据说这事还没完。
退休多年的李孝恭如今胖的跟个球似的,真动起手来肯定已经打不过侯君集了,但侯君集这么狂的一个人,好歹还算是有一点理智,知道眼前这货自己惹不起,所以没敢还手。
按说,李孝恭和侯君集还是有一点香火情的,毕竟是李孝恭提携了李靖,李靖又教授了侯君集兵法,平日里李孝恭虽然**的一身肥油,但向来对谁都是笑脸相迎,从不摆王爷的架子的,怎么会无缘无故的打侯君集呢?于是有那八卦的一打听,这事就尽人皆知了。
男人么,输了里子不怕,输了面子就不行了,侯君集不敢对李孝恭埋怨,却把秦浩给恨上了,正好,秦浩也没打算放过他,李孝恭虽然打他一顿,但自己还没出气呢啊。
于是,这两天俩人一见面就针尖对麦芒一样,双目对视的时候都能擦出火来,李承乾多次苦劝,这是他的俩左膀右臂啊,怎么还自相残杀上了呢?结果,俩人这回谁也不给他面子,急的他团团转。
不过具体怎么收拾侯君集,却还真有点难办。
贞观朝的一大特色,就是通常武将和文官吵起来的时候,文官会稍微吃亏一点,因为武将犯起浑来是真敢动手打你,程咬金就经常这么在朝堂上耍驴。
毕竟他们这种朝廷大佬,亲自动手打架可以算是一时冲动,传出去也就是一件八卦趣事而已,可要是找人打架就不好了,容易把事情搞大,而且文官的打击报复和滥用职权通常没什么区别,轻易也不能这么干。
就好像,秦浩虽然在长安城没培养过什么势力,但特么的他要想从青帮借几百人那还不是玩一样?可这事不能这么干,俩国公打架,最后上一帮混混,成什么样子啊,侯君集要是再调一些兵把他的人杀了,那这事就彻底变味了。
一般来说,出了这样的事,李世民都会给文官做主,想办法让文官把气给出了,但现在的情况是,侯君集也挨揍了啊,而且还被打的很惨,在许多人眼里他俩一比一打平了。
所以秦浩郁闷啊,闹心啊,一把一把抓头发啊。
找来秦小昊,道:“你娘被人给打了,这事怎么办吧,你是不是得管。”
秦小昊诧异道:“外公不是已经打过他了么?听说打得可惨了。”
“我不管,你姥爷是你姥爷,咱爷俩是咱爷俩,你娘嫁过来时可是下嫁,你特么也是随的我姓,你说,这事咱爷俩不收拾他,怎么能出得了这口恶气。”
“那你怼他去啊,你弄死他呀,你跟我说啥呀,亲爹啊,我今年九岁,九岁啊,你找我有什么用啊。”
“屁话,我这不是一时想不出来有什么招么,我特么要是打得过他,肯定把他腿卸下来。”
“你都想不出办法来,我不更想不出办法了?”
“你媳妇呢,你给我问问你媳妇去,她是千年老阴哔,咱爷俩这种光明正大的人想不出招来,她肯定有办法,她婆婆被打了,她不得表示表示啊,跟她说,老子就算这个官不当了,也特么得出这口恶气!”
“爸,你这理由。。。。。我试试吧。”
过了半天,秦小昊一脸纠结的问秦浩道:“爸,小武问,您怕不怕往死里得罪他。”
“怎么个意思?往死里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