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庶子风流-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辣的一张脸儿都快变形了,还直呼过瘾。
贾琮则无语的看着他……
要说吃的,贾环应当没缺过什么山珍海味。
荣国府内的生活水准,绝对属于这世上最顶级的那一波。
贾环虽远不如贾宝玉得宠,可也是贾家的正经主子,少不了吃穿。
只不过富贵人家饮食到底讲究“中庸”“温性”,基本上都是不咸不淡,不甜不腻,更不会辛辣的饭菜。
像羊杂汤这种重口油腻的吃食,是决计不会出现在贾家餐桌上的。
所以贾环才吃的这么过瘾,毕竟还是个孩子。
“耶?贾琮你看我做甚?你也吃啊,我请东道!”
贾环满脸豪爽道。
贾琮闻言,看了看他手里拿着的一个猴儿糖人。
这便是贾环请的东道,价值三个铜钱……
“等等……”
见贾琮拿起糖人,贾环连忙喊住,然后在贾琮瞠目结舌下,探出脑袋,一口将猴儿糖人的脑袋咬掉,塞了一嘴巴,甜的眼睛都眯了起来,继而支支吾吾道:“好吃,好吃!你吃吧!”
一个糖人儿,大半分量都在那个头上……
贾琮哭笑不得,“嗖”一下将剩下那半截儿无头猴儿丢进了贾环羊杂碗里,道:“我不饿,你自己吃吧。”
说罢,摇摇头,独自往前走去。
这熊孩子……
一边往前走,一边打量着南胡同中的风物人情。
天子脚下,太平之世。
即便辛劳些,百姓脸上还是有许多质朴的笑容。
哄闹喧哗中,透着世道的安宁。
可惜,这世道和贾琮曾经熟悉的历史,完全不同……
尽管贾琮知道,红楼梦本就是曹雪芹虚构出的世界,开篇就言明不计朝代年月。
但他清晰记得,在红楼梦中,明确出现过汉唐及宋太祖、宋徽宗,甚至还有唐寅。
因而前世时,他一直以为曹公只是在用春秋笔法,书写清朝故事。
可来到这个世界后,贾琮才发现,完全不是那样。
这个世界,虽也有汉唐,也有宋太祖和宋徽宗。
然而,历史却在某个结点,发生了转折……
雄才大略的宋太祖,在位多了十四年。
志大才疏的宋太宗赵匡义,在位少了十四年。
这十四年,为大宋留下了远比贾琮记忆中的大宋丰厚的多的底蕴和元气。
也让无数大宋的精英干才之命运,发生转变。
更让华夏文明的传承,从未断绝!
异族,从未如同贾琮所知的那个世界一般,真正的入主过中原,饮马长江。
大宋比原来的历史,生生多出了四百多年的国祚!
覆盖了原本历史中的元明……
红楼中的确出现过善画春宫的唐寅,可此唐寅,却是宋朝的唐寅……
在宋朝七百多年的历史中,北方的敌人从大辽换成了女真,从女真换成了蒙古,最后又从蒙古换成了女真。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但即使在异族最强盛时,也从未彻底覆灭过中原皇朝。
直到百年前,宋朝最后一丝国运消耗殆尽,眼见天崩之时,大乾太祖皇帝崛起于山河破碎间。
于金陵之地,力挽天倾,驱逐鞑虏,重整大好汉家江山!
建立了大乾伟业!
而之所以在红楼世界中,多有“主子”“奴才”之谓,则是由于在大宋与诸多异族相互交战的七百余年间,既影响了北方的异族,也在潜移默化中受了些异族的影响。
才造成了如今的大乾,有上下主仆之分。
这一年来,贾琮冷眼旁观,发现这个世界虽然没有元明清,但如今的大乾,却又好似明清的结合体。
衣着行事,并无太大差别。
若说最大的差别,那就是本朝重商。
商贾地位,远比在记忆中明清时代商贾的地位高的多的多。
想来也是,若非如此,大名鼎鼎的薛家,也不能以商贾之家,名列四大家族之一。
当然,薛家的商,和这些商还是有不同,薛家是皇商。
但毕竟,皇商也是商。
“贾琮,我做东道请你,你怎么不吃啊?”
吃完一海碗羊杂,并一个糖人后,贾环追上贾琮,语气埋怨的问道。
尽管贾琮比他大四岁,可在贾环看来,两人一般都还是孩子。
在贾家又都是人憎狗嫌的庶子,理当是一伙儿的。
只是近一年来,贾琮的性子,让他觉得越来越摸不透了……
若在往前,别说还留下一个身子,就是留下一根腿,贾琮都满心欢喜的吃掉。
贾琮在贾家过那日子,连下人都不如,平日里哪有什么好吃的。
可如今,贾琮竟然都不吃了……
这让贾环很没成就感。
贾琮笑了笑,道:“我不饿。”
他自不会和一个五岁的孩子较真儿,尽管他现在也不过九岁……
见贾环还要说什么,他岔开话题道:“贾环,你别只顾着吃,别忘了买你姐姐让你买的东西。”
贾环一撇嘴,也撂开手不理贾琮吃不吃了,道:“那值当什么!我还想再去瞧瞧耍百戏的哩,那家有喷火的,了不得……”
说罢,蒙头往前面巷道里钻去。
“哎哟,小祖宗,慢点,仔细花子拍了去!”
赵国基在后面见贾环只是往热闹处挤,连忙跟上前去。
若是贾环有个什么闪失,不用旁的,他那亲姐姐赵姨娘就能揭了他的皮。
整个老赵家的命运,日后还都指着这个外甥呢……
贾琮见赵国基跟上了,也就不理会了,只是在后面慢慢看着周围的买卖人。
寻思着找个机会,也做点什么买卖……
这一年来,他的日子过的可是紧巴坏了。
不过这个想法在脑中也只是一晃而过。
前世看小说时,常看到穿越众们成了主角后,就开始各种发明创业,赚的盆满钵满,化身高富帅,走上白富美倒贴的人生。
用银子能解决问题,通通不叫问题。
可来到这世界之后,贾琮才发现,这有多离谱……
自前宋司马光在《涑水家书议》中所言:
“凡为人子者,毋得蓄私财。俸禄及田宅收入,尽归之父母。当用则请而用之,不敢私假,不敢私与。”
便为家长治家,提供了法理上的依据。
其实换个说法更明白,若未分家,而子女蓄私财者,其罪与百姓蓄兵器养私兵等同。
皇帝统御天下,不准百姓拥有刀剑甲具。
而家长管理子孙,则不准子孙蓄私财。
尤其是庶子……
翻开各大家族族谱家志,有经济才能的庶子,为家族赚下金山银海,奉养父母兄长乃至族人,而自家妻儿子女吃糠喝稀,衣不蔽体者,比比皆是!
但有藏私者,必棍棒加身以正家法。
违逆者,以忤逆罪论。
忤逆……
是要千刀万剐凌迟而死啊!
也就是说,哪怕贾琮忽然陶朱附身,赚下了无数金银家业。
可只要贾家一句话,就能全部拿走。
非但拿走,还要治他一个蓄私财的罪名。
这大概就是礼教中所言之“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君臣父子之纲常所在吧。
唯有身在其中,方能感受其枷锁之重。
若贾琮穿越成的不是现在这个身份,哪怕是成了熊孩子贾环……
他忍忍也就过去了。
等到长大后分家出去,沾不得贾家的富贵,也不用跟着吃大罪。
自力更生也能活的自在。
偏他成了贾赦的儿子,摊上那样一个昏聩无知,刚愎自用的坑爹……
若不作为,就只能在困境中等死。
可作为……
又该怎么破局呢?
难。
“啊……”
“杀人啦!”
“老天爷!”
就在贾琮触景深思时,前方人群中忽然爆发出一阵喧闹惊骇声。
贾琮陡然惊醒,挤开人群朝前挤去。
贾环就在前面……
第四章 救人
“贾琮,快来快来快来看啊!杀人了耶!”
贾琮还是半大小子身,灵活的从人群中挤到事发巷道口,就看到贾环满脸激动的招手唤他。
见他无事,贾琮先放下点心来,要是贾环出事了,一来他不忍,二来他的处境必然会更加恶化。
不过听贾环在这样环境下惊喜大喊,贾琮心又提了起来。
这个倒霉孩子……
果不其然,周遭不少人怒目相向过来。
他忙上前一步,开口教训道:“不要乱说话,别人未必会死。说不得只是受了伤,大家救人要紧!”
听贾琮这般说,围观者这才想起来,忙纷纷劝道:“对对对,救人要紧!倪二他娘,快找郎中来看看吧!”
贾环偏不服,大声道:“你可别哄人,脖子都快断了,那血跟杀公鸡……唔唔!”
随着贾环的“童言无忌”,对面抱着地上一个血淋淋男子的老妪哭声愈发凄厉,周遭围观群众又怒视了过来。
贾琮给赵国基递了个眼色,素来木讷的赵国基,忙捂住了贾环那张臭嘴。
贾琮歉意的对周围人点点头,就要带着贾环一起离去。
周围人虽恼,可见他年纪虽幼,但举止气度不俗,也不愿为难他,还给他让开了些路。
不过就在贾琮转身离开时,耳中又传来老妇撕心裂肺的凄厉哭喊声……
“我的儿啊!”
“你死了,娘还怎么活……”
“娘的儿啊……”
周围人也纷纷叹息起来,一人道:“唉,这倪二平日里虽然霸蛮,在赌档里放钱吃例,可最是孝敬老母,且极有义狭之气。”
另一人也道:“谁说不是呢!但凡是左邻右里,有事说一声,就没有不帮的。这回出事,也是帮林大娘从富发赌档寻儿子。那富发赌档真真不是东西,不害的人家破人亡竟不撂手。”
“是啊,林大娘家的田和宅子都被她儿子送进了富发赌档,还不知足,扣着她那混账儿子不放,非要再拿二百银子。林大娘实在没法子,才求到了倪二头上。没想到,竟惹出了杀身之祸啊!”
“这赌啊,真真沾不得!可恨那些人忒猖狂了些,竟在人家门口杀人!”
“是啊是啊,无法无天呐。只倪二他娘太可怜了些,那样好的人……”
“儿啊,我的儿啊!”
听至此,贾琮的脚步着实迈不动了。
他脑中想的,却不是这些人。
而是,他又想起了前世的母亲。
会不会也这样抱着他过劳而死的身体,哭成这般……
“呼……”
压下心中剧烈的波动,闭目长呼了口气后,再睁开眼,贾琮对赵国基道:“先送贾环回府。”
赵国基还没答应,贾环就跳了起来,嚷嚷道:“贾琮,你要干什么去?想一个人去看热闹?”
贾琮摇摇头,没时间劝他了,折身回到了现场。
地面上一片狼藉,到处都是血。
老太太快哭昏过去了,全身颤栗着,拼命想捂住她儿子倪二的脖颈,不让他再流血,可于事无补。
周围人虽有人去寻郎中,不过也只是尽一份心意罢了。
任谁都明白,倪二要死了……
“让让,让让……”
贾琮费力的推开人群,大声道。
“这小孩,你怎么又回来了?小小年纪,不赶紧回家去,看什么热闹?”
“就是,仔细撞客了……”
被他推开的人不乐意,指责道。
贾琮不理,只是往里挤。
等挤到了圈子里,高声道:“我虽年幼,却学过些岐黄急救之术。这倪二,脖颈处的血脉被人割断了。若不急救,最多再有半刻钟就要死。还请有力气的,帮忙抬到净室内,以便我施展。”
周围人群登时一静,连再次挤进来的贾环都瞪住了眼。
抱着倪二的老妇更是全身颤栗起来……
尽管她根本不知道贾琮到底有没有能为,却只想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行不行啊?”
“这谁家孩子,这功夫还跑来胡闹?”
“忒顽劣了些!”
围观群众指责的占大多数,好在有几个相貌老陈些的中年人,虽也狐疑的看着贾琮,到底帮了把手,把倪二抬进屋里去了。
倪二娘巴巴的看着贾琮,贾琮没有多言,只道:“先救人再说。”
贾琮之所以敢折返回身,是因为他发现,倪二虽然流了一地的血,但面色非但不发白,反而呈现紫色。
因而他判断,倪二可能未被割断颈动脉,只是被割伤了喉管,因为不能呼吸,而呈现紫绀面相。
这完全是两个概念。
若是割断了颈动脉,通常六分钟内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就会死亡。
这会儿早死了,面色只会蜡黄。
相对而言,只是喉管被割开,严重程度就轻松些。
当然,现在时间依旧十分紧急。
尤其是,在这个时代……
急救手术需要的一切仪器设备皆无,最重要的气管套管,并消毒设备也都没有。
他只能随机寻些取代物,死马当作活马医。
不过即使最后真的救不活,贾琮也能保证,能让倪二清醒过来一段时间,给他娘交代遗言。
这是贾琮前世最大的遗憾……
……
距离南胡同集市三个街道外,荣国府二门垂花门北侧,一座小抱厦内。
珠帘悬挂,熏烟袅袅,细香袭人。
抱厦前厅内,设有妃子榻,美人案。
榻上铺着一条秋香色金钱蟒大条褥,一位二十来岁的年轻妇人端坐其上。
周遭无人,摆放着各式精美瓷器插花,并一架玻璃屏风。
屋外廊下,齐刷刷的站着十来个衣着光鲜的婆子和丫鬟。
个个束手而立,屏气敛声的候着。
忽地,一头戴小珠钗,身着兰色裙裳的年轻姑娘出现在游廊下。
与众婆子丫鬟含笑点头后,走进抱厦,对美人案后那年轻妇人轻声道:“二奶奶,东胡同里的璜大奶奶来了,要见你。”
坐在美人案后的年轻妇人,修眉微微一蹙,抬起头来,露出一张极美的面容。
只见她头戴金丝八宝攒珠,绾着朝阳五凤珠钗,身着一件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裳。
艳色逼人,明丽不可方物。
只是一双丹凤眼中流露出的眼神,稍显锐利,让人望而生畏。
此人,便是名满红楼的王熙凤。
她闻言后,淡淡问道:“她来做什么?”
传话之人,乃是她打小就养在身边一起长大的贴身丫鬟,嫁入贾家时,就成了陪嫁丫鬟,名唤平儿。
平儿面容温婉,轻声笑道:“看她气色不大好看,许是有事呢。”
王熙凤闻言,眼中闪过一抹不耐,道了声:“净添乱。”
话虽如此,却还是站起身来,边走边道:“去看看吧,这些族里的姑奶奶们,哪个都不好怠慢了。不然,不定人家在背后怎么编排。”
平儿跟在身后,笑道:“这就是你多心了,族里各处都夸奶奶能干有本事呢,倒比二爷还强。”
王熙凤闻言,顿住脚,转过头冷笑一声,咬牙道:“有本事?若不是但凡她们提出不过分的要求,咱们都照章办事,会有现在的名声?有时候,我巴不得不要这等好名声!”
说罢,又冷哼一声。
平儿好笑道:“好啦!说这些有什么用?没的自己寻不自在。你还真能不要名声了?”
王熙凤无奈叹息一声,再不多言,带着平儿并几个婆子丫鬟,往前面待客偏厅走去。
……
半个时辰过去,小巷门口依旧站满了人。
不过,质疑的声音却小了许多。
人群中,贾环和花公鸡似得站在那里,骄傲无比。
倒不是在为贾琮骄傲,而是在为他的出身。
当周遭百姓听闻,他是荣国公府的小公子时,纷纷抱以敬畏之心。
这种受人瞩目尊敬的感觉,他很喜欢……
连得知有杀人案件而匆匆赶来的两个长安县衙的捕快,都老老实实的在倪二家门外候着。
因为倪二家里还有个“贵人”……
尽管贾琮在贾家的地位连个体面奴才都比不上,可在普通百姓和县衙衙役眼中,依旧是贵人,不敢打扰。
倒是贾环和赵国基两人,心里有些不静。
赵国基心里埋怨贾琮不晓事,顽闹的太过了些,人命关天,岂能胡闹。
况且贾琮的身份本就尴尬,惹出乱子来,贾家未必会理会。
而贾环则遗憾,埋怨贾琮太会玩儿了,只是怎么不带他一起……
至于贾琮能救人,打死贾环都不信!
而就在这时,倪家大门忽然打开,之前进去帮忙的两个中年人,面色惊叹激动的走了出来……
第五章 府上三爷
“桂老三,倪二怎么样了?”
“齐家二哥,快说说,快说说啊!”
帮贾琮将倪二抬进屋里的两个中年男子出来后,巷道口一群人纷纷叫道。
现下围观的都是胡同里的左邻右里,相熟街坊。
桂老三和齐家二哥闻问,一起挠了挠头。
桂老三面上震撼色不减,道:“刚抬进去时,人分明已经不行了。我们没能进去,只是在外面烧了几锅开水,洒了些酒水,寻摸了些小玩意儿。也不知做什么用的……可刚才倪二他娘刚才出来说,人活过来,又有气了,老天保佑……”
“哇!”
听了桂老三的话,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惊叹声。
谁也没想到,那倪二脖子都快断了,眼见已经死了,居然还能活过来。
贾环眼珠子也差点没瞪出来,他万万没想到,还真让贾琮给“蒙”着了回……
见周围人将贾琮赞了又赞,他心里极不舒坦。
尤其是不知哪个不长眼的,竟称贾琮为贾三爷!
这可了不得!
在此之前,说起贾家三爷,大家只能想到他环三爷!
贾家有两个二爷,一个链二爷,一个宝二爷。
在今日之前,却只有一个贾三爷,就是他贾环。
没想到如今贾琮也了成贾三爷了。
心中生嫉,贾环大声问道:“喂,贾琮呢?”
齐家二哥憨厚笑道:“你是荣国府小公子吧?倪二他娘让俺我给你带句话,说那位小神医已经从后门先走了,临走前嘱咐俺们告诉你一声,让你快家去吧,别让你娘担心。”
贾环闻言,一张小脸生生气的扭曲起来,大吼道:“让你娘担心!”
众人闻言,一阵哄笑,知道他是贵人,也不与他一般见识。
贾环愈发气恼,热闹没瞧到,白白等了半个多时辰。
他原本还准备看贾琮的笑话呢……
如今笑话没看到,连他贾三爷的名头都丢了。
他恶狠狠的对周围人喊了声:“我才是贾三爷!”
说罢,回头恨恨的对赵国基道:“走,回去再找他算账!!”
其他人只当他孩子话,又哄笑一场,见瞧不着热闹了,也就各自散了去。
……
南胡同后街上,贾琮一个人不疾不徐的走着,面色隐隐苍白。
将近四十分钟的高强度急救手术,尤其是在完全没有任何手术器械的情况下,他只能勉强做到最粗浅的地步。
而以他现在的身体情况,能做到这一步,已经极不容易。
至于倪二能否活下来,他连一成的把握都没有。
术中和术后感染的问题,就能要走倪二九成性命。
其他一成,看天意吧……
转过胡同口,贾琮往公侯街贾府行去。
这件事,他不露面,民众们新鲜两天,也就慢慢平息下去了。
无论倪二是死是活,大家都会以为是他的造化。
但他要是露了面,必然会给人留下印象。
这种时候,还不是他出风头的好时候。
走过三条街口,便到了公侯街,踩着青石板,贾琮回到了贾府贾赦院,回到他自己那间小小耳房中。
读书,习字。
……
“哟!璜大嫂子怎么来了?”
荣国府内宅偏厅,王熙凤人未至,笑先闻。
带着平儿并一众婆子丫鬟,走路裙摆都不起风。
恭恭敬敬,好大的气派。
贾璜媳妇金氏本是带着一腔怨气来的,可见到王熙凤这样的气派,怨气登时就消散了大半。
她还从未在王熙凤跟前高声说过话……
脸上不由自主的带上了一抹谦卑的笑容,声音也不似方才和平儿说话时那样冲了,赔笑道:“来瞧瞧二奶奶……”
王熙凤见之,眼底闪过一抹轻视,面上却笑的愈发灿烂,道:“还是璜大嫂子好心疼人,知道惦念着我……平儿,快让人把金陵送来的好茶沏上一壶来,给大嫂子尝尝。”
平儿温婉一笑,与金氏点点头后,出去打发人上茶。
待茶来,金氏只喝了口,也品不出什么味道来,见王熙凤只是垂着眼帘喝茶,愈发拘谨,想了想,赔笑道:“阖族中谁不知道二奶奶最忙?原不该再来叨扰二奶奶的,只是有一事,实不知当不当同二奶奶说……若是不说,白白辜负了二奶奶往日里的照应。可说吧,又怕扰了二奶奶地好心情……”
王熙凤闻言,和平儿对视了眼,两人都摸不着头脑,便笑道:“瞧大嫂子这话说的,都是自家人,有话自然要说,有什么值当犹豫的?璜大嫂子只管说就是。”
金氏闻言,忙笑道:“正是这个理儿!是这样……托二奶奶照顾,让我娘家寡嫂家的那个侄儿金荣,进了咱们贾家的族学里念书。本是极好的事,这二年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