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唐大猛士-第3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乌海附近。
  这条路线是出积石山北,从西绕过了积石山脉。
  不过这支联军还是迟来了一步,没能及时赶到增援天柱王。他们到的时候,嗣业已经带着俘虏和战利品从乌海城撤退了。
  于是他们尾随追击,结果一战却没占到便宜,一时间这些吐蕃将领也就不敢大意。
  嗣业久经战阵,统兵已经越发厉害,虽然吐蕃人还没有再发起进攻,但他很清楚,这些人只是在寻找机会。
  他们随时有可能发起攻击。
  “我们行军太慢了。”嗣业道。
  郭孝恪哈了口气,把火伸进火里烤。
  “他娘的,你说这鬼地方,都五月了,怎么还下雪呢?还有,不披甲都感觉累的慌,一打仗,更是累的虚脱。”
  “据说因为这里是高原,离天近,我曾听陛下说过,说海面是天下最低的地方,而青海湖那边,地面要比海面高出七八百丈,而现在我们处的这些地方,更是要比海面高出千丈,我们周边这些山峰,甚至要高出一千四五百丈。这么高的地方,离天近,空气稀薄之类的,所以人就容易疲劳,没呆惯的人还容易有不良症状等,但只要适应久了,也没事。”
  郭孝恪听的似懂非懂,“原来我们在一座巨大的山上啊。”
  “我估计吐蕃人要攻击我们了。”
  “什么时候?”
  郭孝恪问。
  嗣业看着地图,“你别忘了,大非川南还有一万吐蕃军,而这附近也还有天柱王的败兵,他们随时可能联合起来攻击我们。”
  “可是这鬼天气,行军实在是难以加快了。”
  嗣业皱眉,“那就扔下那些俘虏牲畜等。”
  郭孝恪很舍不得,那可是几万俘虏和十数万的牛羊马匹呢,更何况,还有乌海城抢的许多盐布金银等物呢。
  “大帅,那些牲畜战利品可大多都已经分到将士们名下了,只怕他们未必愿意抛弃啊。”
  大家这么辛苦打仗,好不容易得来的缴获战利品,哪能说扔就扔呢。
  “我看吐蕃人未必敢攻击我们,他们才三万,我们可是四万多,之前他们突袭我们不也没占便宜。”
  “没多远就能到大非岭了,到时咱就不怕了。”
  嗣业找来慕容顺,让他抛弃俘虏和战利品,可慕容顺也一样不愿意抛弃。
  “将士们只怕不肯。”慕容顺说,他这个刚归国不久的太子,靠兵变弑父夺位,全是凭一些贵族将领们的支持,这次打下乌海城,大秦和吐谷浑一家分一半战利品,吐谷浑将军们本就有些不太满意了,觉得秦人出兵才占两成多,分的时候却分走一半。
  现在又要让他们把这到手的一半也抛了,他们哪愿意呢。
  “大王,吐蕃人也不过如此,咱们马上就到大非岭,那里有数万秦军在,更不惧吐蕃人。”
  慕容顺不肯同意,嗣业虽说是大秦的元帅,但此时军中四万余人,嗣业麾下秦军不过万人,他也不可能抛下吐谷浑军自己独自撤退。
  加之郭孝恪这位副总管也舍不得抛弃缴获,于是只得暂时搁置这个提议。
  “多派探马,加强警惕,让全军加快速度。”
  只不过要带着几万俘虏,十数万牲畜,还有大量战利品行军,还要顶风冒雪,还得时常提防附近的吐蕃人,行军又哪里快的了。
  好在一连数天,吐蕃人只是远远尾随着,并没有发起进攻。
  这一天,他们终于走出温泉谷,前面就是大非川了。
  “他娘的,终于到了大非川了,这下不怕了,幸亏咱们没扔下这些,要不可就亏大了。”郭孝恪看着前面的大非岭,又看看身后那长长的队伍,不由地笑道。
  嗣业的眉头却依然紧皱着,他本以为,吐蕃军定会在他们抵达大非岭前袭击的,可是没料到一直到了这里,也没见出手。
  这太不符合常理了。
  大非岭上,程名振也看到了山下的秦军返回,于是山门打开,一支轻骑奔下山来迎接。
  嗣业见到程名振,立马就问,“大非岭附近可有什么异样?”
  “其它的都好,就是前几日派去北面的几支侦骑一直都没回来。”


第975章 黑云压城城欲摧
  “我们的退路估计已经让人抄了!”
  嗣业望着阴沉沉的天,叹声道。
  “不可能吧,北边哪来的敌军?”郭孝恪依然还是认为嗣业过于紧张了,就算数路敌军正在到来,但离的应当还远,他们依然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带着丰厚的战利品从容而退。
  只是嗣业却相信自己的预感。
  “赶紧先把人马撤进大非岭营寨中。”
  又是数支轻骑驰向北方,这一次,不信邪的郭孝恪亲自带队,一定要证明嗣业的担心是多余的。
  大非岭营寨中。
  在嗣业进攻乌海的这段时间里,营寨又迎接了几支辎重队伍的到来,来自西平、临洮等郡的上万民夫,带着大批粮草军械抵达。
  同时,又有附近几郡征发的郡兵以及诸羌部落兵,也来了近万。
  “现在寨中有五万余人,其中有之前留下休整的一万余府兵,另有羌兵万人,郡兵等万人,加上还留在营中的民夫约两万。”
  程名振告诉嗣业,他这段时间派人加固扩建了营寨,增建了几座小堡,同时也打造了不少投石车等重型器械,这都是为应对南面的一万吐蕃人准备的。
  只不过那些吐蕃人一次都没有来攻过,只是有几次来了几支小骑队,他也派人围杀了部份,逃回了一些,此后就再没有出现在附近过了。
  “粮草有多少?”
  “足够十万人食用三个月之久。”
  “那器械呢?”
  “打上几场硬仗是足够的。”
  程名振对眼下的局势还是比较乐观的,见嗣业已经回来了,他也说起朝中几次来令,让他们班师北返。
  “现在元帅得胜归来,我们可以撤了。”
  可嗣业却摇头。
  “想轻松撤退,只怕不容易了,此去青海伏俟城,还有八百里路,一路上道路难行,我们这里又还有这么多民夫和郡兵等。”
  这个时候,嗣业已经后悔不应当一意孤行非要攻打乌海了。
  郭孝恪在离开后第三天回来了,有些狼狈。带出去的数支轻骑,也只回来了一半。
  一见嗣业面,他便有些灰败的道,“这下麻烦了,慕容恪与西突厥的联军,居然神不知鬼不觉的跑到我们北面去了,现在拦住了我们撤回去的道路。他娘的,之前情报不是一直说他们还在西边吗,怎么一下子反跑我们前面去了?”
  “军情本就虚虚实实,很明显,对方放了些烟雾,然后耍了我们。”嗣业问郭孝恪,“你发现了多少西突厥军和吐谷浑叛军?”
  “离这里百里左右,约摸着得有三五万人,他娘的,太出人意料了。”
  程名振和薛万均都不由的皱眉,这下就是三面皆敌了,唯有东面没有敌人,但东面是黄河,而且黄河之东是西倾山和连云山,路更难走,尤其是带着大部队和辎重更不行。
  “要不,我们趁敌人还没合围,咱们杀回去?就算有三五万西突厥和吐谷浑叛军,也绝拦不住我们。”郭孝恪提议。
  可是嗣业却摇头拒绝了。
  若是战场在中原任何一处,他麾下的这些兵哪怕只有一半,但只要都是秦军府兵,他也有信心杀出去。
  可九万人中,秦军府兵只占了两万余,剩下的是吐谷浑军和郡兵、民夫、羌兵,更别说这边恶劣的气候和陌生的地形,都是无形的绳索。
  相反之下,敌人却对这里的地形和气候等更适应,一个不小心,他就可能兵败于此。
  嗣业再次找程名振确认了营寨中的粮草军械数量,确认很充足后,他眯起眼睛。
  “我们不走,就在这里守着,以逸待劳,以守待攻。”
  现在营中有九万余人马,还有三万多俘虏,另牛羊马匹等牲畜十几万,坚守个几个月是不用担心粮食问题的。
  既然如此,那就守,为何要冒险撤退。
  大非岭的营寨,虽不是什么险要坚城,但也占据有利地形。
  罗嗣业身为行军总管,全军主帅,就算吐谷浑军不隶属于他管,但慕容顺也得听他的建议。嗣业说现在敌人三面来围,兵力甚至在他们之上,此时撤退太过危险,要坚守城池,打一场防守反击战。
  慕容顺虽然听说三面来围,心下慌张,可见嗣业很淡定的样子,并不是已经到了穷途无路之时,倒也稍安定了些,听完嗣业的坚守理由,慕容顺并没有什么好的主见,只能犹豫半天,最后道,“我与大王同进退,战守调度,皆听大王指挥。”
  得到了慕容顺的支持,嗣业立马向全军公布了守战的决定。
  然后与诸将分定防守策略,划分班次,分布防区,一切都是井然有序。
  那些民夫们有些慌张,可此时也无法离开,虽东面还没有出现敌踪,但嗣业认为现在让他们离开,很危险,就算派兵护送,也未必安全,倒不如就留下来协助守寨,反正寨中并不缺粮食。
  “你说万一贼人越围越多怎么办?”
  民夫们居住的营地里,几名带队的官吏在小声交谈。
  “怕啥,贼人越围越多,难道我们大秦就没有援兵了?我相信,朝廷此刻肯定已经派出大军来援了,咱们只要守住他十天半个月,说不定朝廷大军就四面合围,反把贼人全包围了,到时一锅端了他们。”
  大家对于朝廷还是非常信任的,毕竟嗣业就带着一军出击,都已经接连在大非岭和乌海取得两次大捷了。
  若不是这次出兵数量少,根本不用顾忌吐蕃、吐谷浑和西突厥的联军,来谁打谁,来一个打一个,来两个打一双。
  一名小官甚至觉得这是个难得的机会,说不定到时来个大非岭大捷,他们也能协助有功,也论赏授封呢。
  大秦最重军功,军功升赏可是最快的。
  大非岭寨门。
  嗣业居高远眺,能看到不远处,敌军的前锋已经出现,影影绰绰。
  十余骑快马在暮色下驰出寨子,下山后分散开来,各走一路。
  他们身上背着的都是同一样内容的奏章。
  “吐谷浑、吐蕃、西突厥三家联军十万,围我军于大非岭,请援!”


第976章 白日登山望烽火
  大非川以北八百里,青海湖伏俟城。
  秦琼单雄信程咬金薛万彻尉迟恭五位行军总管,再一次收到军情急报。
  “西突厥人来的好快!”
  “干脆不等了,出兵吧。”国舅爷单雄信道。
  不过此次青海一战,是皇帝御驾亲征,但皇帝坐镇长安。因此前敌指挥的是张须陀与卫文升,不过这两位老帅也没还到最前线。
  最前线还是以五虎上将为主,这五员虎将,皇帝又在他们出征前,特别授令,以秦琼为主。
  让秦琼为主将,也是皇帝认为秦琼用兵更稳妥。
  这次出兵,主要还是救援嗣业,其次才是击退西突厥和吐蕃,能不能灭掉慕容恪叔侄,收复整个吐谷浑倒还是其次。
  皇帝给五虎将拔了十万余人马,五军各统一军,只是这些部队得从河朔关陇四道集结过来,目前这十余万人,也才只到了三分之一左右,剩下的都还在路上正加速赶来。
  他们出征前,皇帝授的战策是聚兵于伏俟城,接应嗣业,然后击败敌军,最好是打场伏击战。
  可是现在,好像情况不太对劲,计划没跟上变化,嗣业的兵马迟迟不见北返,倒是突厥人和慕容恪叔侄动作迅速。
  “是啊,等不及了,干脆咱们去接应。”尉迟敬德也道。
  但秦琼却还在翻看汇总过来的一封封情报。
  良久,秦琼抬起头来。
  “诸位,出京之前,陛下交待,说如今我朝开国未久,百废待兴,正需休养生息,养精蓄锐,此次出兵,也是不得以应战,但还是当小心谨慎。大秦立国不久,这点家业积攒不易,经不起折腾啊。”
  “陛下的话声犹在耳,吾等身为统兵之将,绝不敢忘。”
  “打仗怎么能顾忌钱粮?这样的话,这仗束手束脚,怎么打?”尉迟恭问。
  可秦琼却依然道,“现在敌情未明,兵马未集,冒然出兵,孤军深入敌境之中,并非明智之举,想必诸位也不愿意还没接应出嗣业将军,结果又把咱们给困进去,又要让陛下派兵来救我们吧?”
  “怎么可能,就算带着这里三两万人马,咱们也能一路杀他个七进七出!”
  “尉迟将军之勇武,当然无人置疑,只是我们不能轻易冒险。想必之前的一些情报你们也看到了,嗣业南下出击,深入敌境后遇到的最大敌人可不是吐谷浑,也不是吐蕃或突厥人,而是南面的高原气候,我们精锐的府兵,到了那边后,出现疲惫、头晕、心痛等现象,大量士兵非战斗减员,非常严重,就算是不披甲行军,也一样十分疲惫,这是对我们非常不利的。”
  正因此,皇帝才会说要在伏俟城打这一仗,以逸待劳,也避开高原反应。
  “你看这封情报,是从河西墩煌发过来的,那边说玉门关外的西突厥有大动作,还在集结兵马,很明显,他们是要增援。”
  秦琼耐心劝道,“我知道诸位救援心切,但是我们现在的任务不仅仅是要接应嗣业将军,还要守住伏俟城,我们的身后,不仅仅是吐谷浑的王城伏俟城,也还有河西陇右诸郡,西突厥若是大举来犯,我等却深入了吐谷浑腹地不能及时回防,到时让西突厥杀入河陇诸郡,烧杀抢掳,我们如何交待?”
  说到这,秦琼握着拳头道,“守疆卫土,是我等军人之职。我等身为军人,就当报效朝廷,将军沙场百战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我们绝不能让战火燃烧到国境线之内,让他燃烧到我们大秦的土地之上!”
  “这一仗,必须先守好,再出击!”
  薛万彻道,“我再去催一催,让各路兵马尽快赶到。”
  单雄信则道,“我亲自带轻骑出去打探下敌情!”
  等他们走了后,程咬金呵呵笑道,“叔宝你现在是越来越有大帅风范了啊。”
  秦琼苦笑,“我也知道诸位兄弟不论战功还是资历都不比我差,甚至如单二哥老早就独挡一面,资历战功皆远在我之上,只是陛下托付重任,不敢轻敌大意。”
  程咬金笑着一拳砸在他胸口,“都自家兄弟,谁还会真在意这些啊,我现在就怕嗣业万一被围了,怎么办?若是因为我们错过了及时救援,有了个三长两短的,到时只怕我们就更无法交待啊。”
  大将军王罗嗣业,那不仅是本朝猛将,同时也是皇帝最倚重信任的兄弟,若是万一嗣业在吐谷浑出了问题,一旦战死,那这个后果谁都承担不起。
  “也许嗣业会被围,但我相信以嗣业将军的本事,他也能坚守一段时间,足够我们探明形势,做好准备的。”
  程咬金也只能笑笑,“但愿吧!”
  数日后,一位来自大非岭的骑士驰入伏俟城,也带来了最新的军情。
  “罗嗣业被十万敌军,围困于大非岭营寨,寨中军民九万余,有粮草器械可支撑三月左右,待援。”
  “出兵吧!”单雄信直接道。
  但出人意料的是,秦琼又拒绝了。
  “我这里还有另一个情报,西突厥射匮可汗发兵二十万东来,一路往攻河西,一路自且末入吐谷浑。”
  “那又怎样?救兵如救火,先救嗣业将军。”
  秦琼道,“嗣业虽派人来求援,但信中却并不危急,他有数万人马,且有可支撑三月之粮食器械,又据险而守,一时半会不会有事。倒是这个射匮可汗,我们必须防备。”
  “什么意思,嗣业那里还不急?”单雄信不太高兴道。
  “嗣业将军那里固然被困,但却并不危急,相反,河西此时反倒比较危急,此前河西诸郡之兵大多抽调过来,现在正是空虚之时,所以我认为当先调河西诸郡兵返回驻地防御,并再向他们增派兵马加强防御,不能让西突厥之兵突入河西走廊杀过来。”
  “你这,眼前你不顾,你顾那么远?”
  秦琼却还坚持,“陛下曾说过,为将者,统领一军,指挥一路,打好眼前的仗就行。但为帅者,须着眼全局,不能计一城一地的得失,需得统筹全局。眼下关陇河朔之兵,尽来我处,若我只顾我们这边,那整个西面的大局却将崩坏,得不偿失。”
  “我已向陛下上奏陈明,但来返路远,所以奏章已经发出,但河西诸郡兵马,今天也会开始离开伏俟城返回驻地。”
  军议结束,程咬金再次与老兄弟秦琼谈话。
  “你的决策从大局看也许是对的,但我还是得提醒你,嗣业是皇帝兄长,你现在这样做,就不怕得罪这位大将军王吗?”
  “嗣业也是我表弟,他又岂不想早点救援他,只是现在整个关陇河朔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步错,可能就要步步错,我身负重任,也不敢大意啊。”


第977章 一旦山崩龙驭天
  皇帝忽患重病,已经卧床数日不起,不过这条消息被长安随驾的几位政事堂宰相严密封锁。
  谁也不知道因为何事,皇帝就忽然病了,病来如山倒。
  负责皇帝医疗药品的殿中省尚药局一众奉御、侍御等都束手无策。
  最后连负责医药教学的太常寺下太医署一干令、丞也被召集过来,甚至连负责药园的药园师也被召了来。
  可这些人面对皇帝忽然所患之病,连个病因都拿不定。
  “这么多医者,就连一个病因都查不出来吗?”
  侯莫陈乂发怒。
  虽说他们封锁了皇帝突然怪病的消息,但又能封锁的了多久。眼下这种关键的时候,若是皇帝有个三长两短,不说吐谷浑前线的战事可能要出问题,就是内部也将不稳。
  “陛下已经昏迷三天了,现在却连个病因都没找到,更别说治疗。”魏征忧心忡忡,“我以为,应当提前做好准备,以防万一。”
  “什么准备?”王子明不安的问。
  魏征扭头看了一眼殿中屏风之后,皇帝躺在那里没有半点动静。这位皇帝才三十岁不到啊,可难道要就此山崩?
  大秦还未一统天下,立国也才几年,这个时候若是皇帝突然大驾西去,这好不容易刚平定的天下,只怕又将出乱。
  太子还那般年幼,关键是宗室里又有几位那般能战的王爷。
  “我等身为陛下宰相,负责朝政,眼下陛下这种状况,寻医问药是我等之职,然也要做好最坏准备,避免将来局势不可挽救。我以为,当立即派人前往洛阳,秘密迎接太子前来。一旦有事,则即可立即迎太子在长安即位,以正大统,安定局势。”
  “魏老道你胡说什么,陛下春秋正盛,怎么可能会有万一?”侯莫陈乂怒道。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魏征道。
  政事堂十一位宰相,如今房玄龄和杜如晦坐镇洛阳辅佐太子留守监国,而张须陀和卫文升两位宰相前往陇右河西主持战局。
  长安城里还有七位宰相。
  御史大夫杜淹阴沉着脸,“李君羡呢,他们亲军府不是无所不能吗,怎么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他们现在却连个调查结果都没有,是否有人投毒,还是有人诅咒下蛊,他倒是拿出个结果来啊?”
  现在一众御医们给出的结果是皇帝并不是中毒,至于是不是有人诅咒之类的,他们就不敢说了,因为这东西没有根据。
  “现在长安城里,哪支军队最可信?”新任门下侍郎的陈叔达问。
  “最可信者自然是羽林郎,但羽林军只有皇帝手令可调动,就算我等身为宰相,无陛下手令也无法调动。”侯莫陈乂答道。
  现朝廷军队三大体系,分别是北衙禁军、南衙府兵和内衙亲军,羽林军属于天子亲兵,但也名义归属于内衙,可朝廷的这三衙并没有设立主掌者。
  各军卫府调动,都需要皇帝、枢密院、兵部,甚至是政事堂的署名。
  魏征坐在那里,一脸忧愁。
  皇帝这般了得,甚至可比肩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刘裕,远超南陈开国皇帝陈霸先,比起北周武帝宇文邕也不差,偏偏这样一位了得的君王,却这么年轻就身体出问题了。
  难道真是天妒英才?
  英雄短命?
  虽然大家都不想面对最坏的结局,可身为宰相,他们却得开始商议如果真出现那样的局面,得如何提前做好准备。
  最关键的,当然是得扶立太子顺利登基继位。
  虽太子年幼,但也没有办法,不扶太子继位,换皇帝任何一位兄弟继位,都会引来其它人的不服,必将导致大乱。可立太子,又得担忧其它人的不服。
  好在皇帝的兄弟中,在军中最有威望者是嗣业、存孝、士信三人,而嗣业和存孝现在都在外,士信在辽东,但这位王爷不似有这野心之人。
  “河陇战事呢?”
  陈叔达问,秦琼发回来的急奏,说现在西突厥射匮可汗又征召了二十万大军,分两路东进,一路直指河西,一路直指吐谷浑。
  另有情报显示,吐蕃人也已经动员了六万兵马北上,其中吐蕃军两路,白兰、多弥、党项、白狼、东女诸西羌国,出兵四万。而南日论赞还在动员兵马,预计还将有四五万人马继续增援北上。
  现在罗嗣业率九万军民坚守大非岭,已经面临十万敌军的包围,正等待救援。
  “秦琼已经将集结于青海伏俟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