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唐大猛士-第3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积石山南。
  吐蕃人扭头回望,看到一直尾随在后的秦骑在山上树起红色秦旗,个个神色复杂。
  赞普囊日论赞死死咬住牙关,差点一口气没有倒过去给摔落马下。
  “赞普?”噶尔东赞打马上前。
  囊日论赞手揪着胸口,另一只手摆了摆手,“我没事。”
  越过积石山后,吐蕃军并没有再逗留,而是继续向北,一直回到苏毗。
  而弥药、白兰、党项三羌,却在越过积石山后,各自返回到山南的自己部落。
  “吐蕃人倒是撤的干脆,可咱们却得夹在这其间,这以后还不知道会如何?”
  拓跋豹有些无奈的对儿子说道。
  弥药、白兰和党项三羌就在积石山南,而其中又尤以他们党项北近吐谷浑,东又接剑南,两面都是秦人,背后又是吐蕃。
  “秦人会报复吗?”
  “这是肯定的。”拓跋豹几乎是咬牙切齿的道,他自认为,就算换做他是秦人,这次吃了这么大亏,也不可能就这么算了的。
  “那我们怎么办?”
  “吐蕃人给秦人又是送黄金又是要嫁公主的,我们怎么办?”
  拓跋豹一时也不知道要如何回复儿子,这次他们拓跋部对进攻吐谷浑最积极,出兵极多,可结果损失最大。
  “儿子啊,我现在没空去担忧秦人,我现在最担忧的是细封部。”细封部这次仅出兵三千,结果还基本上没有损失。
  外来的拓跋部与党项羌中原本最大的细封部,向来都是水火不容,一直都在争夺党项羌的领袖位置。
  这次拓跋部损失这么大,必然会被细封部血亲酬赛的。
  部落间的酬赛,或许会比秦人的报复来的更加猛烈。
  “吐蕃人就这样走了,真是令人寒心。”拓跋豹的儿子拓跋虎道,“要我说,吐蕃人也就是羊粪蛋子表面光,外表看似强大,可实际上也十分无能。跟秦人比起来,吐蕃还是太弱了。”
  拓跋豹沉思着,他在考虑儿子的话,当初隋乱,汉地动荡,眼看着汉人衰弱,各地混乱不堪,反而是吐蕃人连连出击,将强大的苏毗也给一举攻灭。
  面对着吐蕃人的咄咄进逼,最后拓跋豹决定向吐蕃称臣依附,也是出于实际考量。可谁知道,汉人的混乱居然很快就结束了,代隋而立的大秦,立国才短短几年,可其实力居然一点不比曾经震慑诸羌的隋国弱。
  吐蕃与秦人交战,本以为会是二虎相争,谁能料到,吐蕃在秦人面前,是这般样子的。
  “或许我们也得派人去与大非川的那位罗嗣业大将军联系一下。”拓跋豹说道。
  积石山上。
  王玄策打量着这山上。
  “选一处险要之处,伐木取石,准备筑营吧。”
  他派了一小队轻骑返回大非川向罗嗣业汇报吐蕃人已经撤过积石山,同时也准备奉先前之令,在这里建一座堡寨。
  “此处堡寨,便叫积石堡吧。”
  消息传回大非岭上,嗣业算是彻底的松了口气。
  吐蕃十万兵马,不战而撤,这算是眼下最好的消息。被困这山上已经三个多月,若是从他自伏俟城南下算起,已经出兵超过半年了。
  这半年来,孤军陷于重围,最危急之时,有三十万大军重重包围他们。
  山上的九万秦军、吐谷浑军以及陇右郡兵乡勇民夫和归附的熟羌部落兵,算是煎熬万分。
  再围下去,他们就真要撑不下去了。
  大非岭上,从陇右运来的粮食早就吃光了,两次作战缴获的牛羊牲畜也都吃光了。其实这些天,他们已经开始在宰杀驽马和驮骡了,甚至有些步兵的坐骑,也都开始宰杀吃肉。
  这些马骡都已经很瘦了,可每杀掉一批,嗣业也很心疼。
  尤其是当运输用的马骡都给杀光,开始杀坐骑后,士兵们都万分舍不得。
  吐蕃人扔下三千两黄金走了,折算下来不过三万贯钱左右,这点钱,还不够嗣业损失的马骡钱。
  好在还有几万吐谷浑俘虏在,要不这次真是亏大了。
  “郭将军,你立即率一厢军四千,前往乌海城,恢复城池,屯驻军队,建立驿站墩堡。”
  乌海城在积石山之西北,那里正好有一条要道,联通高原吐蕃和青海。
  哪怕吐蕃人已经暂时撤退了,但也不能轻敌大意。
  “给王玄策再拔调战俘和骡马过去,助他把积石堡修起来。”
  一东一西,乌海城与积石堡正好守着积石山两头,把住青海南面门户。
  再加上大非岭如今已有的这些坚固营寨,则正好也屯驻一军,居中策应两边。
  七天后。
  来整率领的前军援兵终于抵达,但他们没有遇到吐蕃人,也没有遇到羌兵,只遇到北上迎接他们的大非岭嗣业所部轻骑。
  稍后,秦琼等闻讯,便干脆下令停止继续南下,而是命令后续兵马直接原路返回。
  秦琼、尉迟恭、来整与罗嗣业、郭孝恪、薛万均诸将胜利会师。
  “想不到吐蕃人居然跑了。”
  秦琼对于嗣业没有追击的决定倒是很赞成。
  “实不相瞒,本来我们早应当南下的,可是不先解决掉青海的吐谷浑人和西突厥人,我们也实在不敢冒然孤军深入千里,幸好你们坚持住了,要不我可就成罪人了。”
  嗣业忙道,“表兄你可千万不要如此说,是我之前不听朝廷旨意,非要一意孤行,要打乌海城,否则也不会有此大非川之围了。这次朝廷耗费无数钱粮,我罗嗣业罪人也。”
  “仗打赢了,我们都是功臣,哪有什么罪人。”尉迟恭安慰他们道。
  吐蕃人既然撤退,想要越过积石山追击千里,这是不现实的,秦军现在也是疲惫不堪,更别说后勤已经绷到了极限了。
  这次秦琼他们可是带着牛羊过来的,就可知秦军后勤已经崩了。
  在大非川休整了几天后,秦军开始班师。
  王玄策被授为积石堡都指挥使,统两千军镇守积石堡。郭孝恪则暂代乌海城军使,并检校河源郡太守,统四千军驻守乌海。程名振则率军一厢四千人,驻守大非岭寨,检校河源郡丞。
  嗣业、薛万彻还有秦琼、尉迟恭等各率兵马,一起北返。慕容顺也率所部,一同北返。
  从陇右诸郡征调的民夫、郡兵、羌兵等,也各令原路返乡。
  “本帅已经命快马送军功簿往长安城,为尔等奏功请赏,你们且安心返乡,功绩赏赐都不会少的。”
  嗣业站在大非岭营门前,为诸军送行。


第1024章 敬酒不吃吃罚酒
  嗣业离开大非川的时候,天空飘起了雪花。
  一路北返,八百里谷道之后,到达青海湖边,这里却已经是草黄天蓝的凉秋。乍一离开那压的人喘不过气来的高原,就好像以前训练时腿上绑了两袋沙,身上背着甲,然后负重跑了一早上,突然卸下后的那种爽快感。
  靠近青海湖边,一路上每隔二三十里,便都会有烽墩、兵站、驿站。
  那些墩堡兵站里的秦军士兵们,看到嗣业他们回来,无不跑来欢呼,高声唱和大将军回嗣业回来了。
  只是嗣业却没有多少欣喜之情。
  一路过来,他对眼下的形势也有了更多的了解,知道皇帝在前段时间突然中风差点没醒过来,而秦军为了救出他,打赢这场战争,所付出的代价更是极大。
  沿途处处都有新立的碑文,好多都是战死后无力运回中原,直接就地安葬的秦军士兵们的墓园。
  甚至还有许多民夫们也葬在这边,好多民夫都是运输任务重,又对高原没多少准备,遭遇风雪、高原气候,冻饿而死或是病死。
  伏俟城,原吐谷浑的王城,此时已经易名威定城,作为青海道的首城,同时也是西海郡的郡治所在。
  慕容顺现在有点尴尬,虽然他是站在胜利的一方,如今安然的从大非川回来了,也把自己那三万多兵马带回来了,但他发现,伏俟城已经完全变了个样子。
  在他不在的这半年里,伏俟城十万秦军驻扎,并有数十万民夫往来,如今的这里,大变了样。
  不说城池更大,秦军直接在原来的旧城外再加了一重外郭城,而原来的城池则成了内城,并且内城的城墙还加固加高了,外城的城墙外还修了一圈城壕,更别说城开六门,六门外都有瓮城。
  更名为威定城的原伏俟城,现在是一座崭新坚固的要塞,威定城附近,还修了数座堡寨拱卫。
  朝廷甚至直接在青海湖里,都调来了一支水师部署,给他们打造舟船战舰,巡航护卫青海湖四周。
  “陛下已经诏令让我率军在此屯田了,后续会调来更多的中原移民。”冯孝慈把嗣业秦琼他们迎入内衙城中。
  吐蕃人撤兵的消息早就传到了长安,快马加鞭几天时间就送到了,朝廷也没有继续追击的意思,确切点说,现在也没有能力深入高原与吐蕃做战。
  除北路程咬金的那两军,配合铁勒等军,继续征讨西突厥外,其它各路兵马,现在都在陆续班师撤离,郡兵、民夫们也都陆续返乡。
  秋风凉爽,此时撤兵,还能赶着回家秋收。
  “这次我们调动四十余万三衙大军,二十多万诸道郡兵,十余万乡勇,又征发一百多万民夫,规模空前浩大,所费也是极其庞大。如今整个关陇河朔甚至是中原,都打空了。”
  冯孝慈告诉罗嗣业,虽然吐蕃跑了,但朝廷暂时无力对吐蕃用兵。想打,也确实打不了了,这次耗费太多,元气伤的太大。
  不说别的,仅是战马,就死了十几万匹,还有大量的士兵坐骑以及驮骡、驽马的死伤,就已经是让秦军伤筋动骨。
  而此次大战,历时半年多,秦军出动四十多万大军,前后战死或冻死等死亡者也多达两万余,因伤残需退伍的也是过万。
  而郡兵民兵以及民夫死伤也不少,超过万人。
  “说句实在的,我们从没有打过这样的仗,举全国之力,结果一点便宜也没占到,这是打了个亏本仗。”
  嗣业也不由的叹息点头,“是啊,太亏了,是我的错,未能遵从陛下的战略,在朝廷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把这场仗打的超出预计了。”
  冯孝慈安慰他,“也不能这样说,你不打过去,他们也照样会打过来。”
  “但若是我们防御做战,我们就不会吃这么大亏,也不会损失这么大。”
  这倒是实话,如果是防御守城战,任他西突厥或吐蕃,都不可能在秦军手里占到便宜,但冯孝慈还是道,“但我们这次也保住了吐谷浑,打击了吐蕃和西突厥的嚣张气焰,起码经此一战,他们是不敢再来招惹我大秦了。”
  离开本土,离开城池,跑到吐谷浑、西域那种千里之外的鬼地方打仗,这对秦军来说,确实是不曾有过,也是完全不同的一种新的情况。
  “陛下有诏,令各军除留守之兵外,其余的都就地解散,返回地方军府,兵归府,将还朝,民回家。”
  嗣业便取出自己的兵符印信,“总算是带着弟兄们都回来了,否则这印信都无脸交。”
  “去长安吧,陛下在等着你们,要为你们庆功呢。”
  “慕容顺呢?”嗣业问。
  冯孝慈笑了笑,“慕容恪、天柱王都兵败被杀了,吐谷浑的军队也都溃败,只跑了个慕容安远,现在的吐谷浑已经不需要慕容顺了。”
  皇帝已经下诏,召慕容顺入长安朝见天子。
  这实际意思就是要给他在长安安排个闲散职位,从此长留长安做个天子客卿不再回了,吐谷浑也将彻底设置为青海道四郡。
  今后,大秦会在青海建筑更多的城池,修建驿路,屯驻府兵,设立牧场,开设屯田,移民实边。
  这应当也是此次大秦大伤元气的行动后,勉强还算可以的收获了。
  “慕容顺会接受吗?”
  “不接受,就杀了。”冯孝慈冷笑一声道,眼下青海道的左右布政使都未至,他这个左都督指挥使,暂兼西海郡太守,便是青海道最高官员了,手里要兵有兵,杀个慕容顺就跟杀鸡一样。
  “若是他敬酒不吃非要吃罚酒,那就怪不得谁了。”
  嗣业想了想,这几个月,慕容顺也挺不容易,尤其是守大非岭时他也是出了不少力气的。当下便道,“还是我来跟他说吧,相信他会听我的建议,愿意随我一同回长安的。”
  “那样最好,若是他不识相,大王尽管把他交给我来处置,不用脏你的手。”


第1025章 突厥远遁慕容归
  嗣业提了壶酒来到慕容顺的帐中,两人喝着酒吃着烤羊腿,倒也挺惬意的。
  “在大非岭上若是有这样的好酒,日子也不会那么难捱了。”慕容顺几杯酒下肚,脸上便有些红。
  “这样的酒在长安只能算是一般,长安有上百种各式有名的美酒,各有风味,十分不错呢。到了长安,我找皇帝讨要几壶最好的御酒来,咱们再喝个一醉方休。”
  慕容顺举着杯子的手怔了一下,酒杯里的酒液晃了一点出来。
  “去长安?”
  “嗯,陛下诏令,让你随我一起去长安朝见天子。”
  秦军仗打完了,兵归军府,将还朝中,可是他慕容顺去长安做什么?这个时候,不正是需要他这个吐谷浑大汗来统治封地吗?
  要朝天子,也应当等这边安稳了再去啊。
  “晚点去可否,慕容安远还没有抓到,还有许多附逆的部落未归附。”
  嗣业对着他微微摇了摇头。
  曾在中原为质十年的慕容顺一下子明白了过来。
  仗打完了,西突厥撤军回西域守老巢去了,而吐蕃畏惧秦军不敢为敌,已经主动撤回吐蕃了。
  慕容恪与天柱王又兵败被杀。
  那他慕容顺又还有何用?大秦完全有实力占据吐谷浑,又岂还会再让吐谷浑汗国存在?曾在中原为质十年的慕容顺,学到最有用的东西,就是学会了中原汉人的思维方式,知道从他们的角度来思考眼下吐谷浑的局面。
  对吐谷浑人来说,也许这场战争仅仅只是他与慕容恪兄弟争位,是一场王室内乱。但对于大秦来说,却完全不是如此。
  苦涩。
  心有不甘,却无力反抗。
  早知如此,他又何必冒那个险发动兵变呢,结果还落了个弑父杀君之名。一场内战,吐谷浑却亡国了,他是吐谷浑的罪人。
  “放心吧,到了长安,你也不失公侯之位,可享一世富贵清闲。”嗣业拍了拍他的肩膀道。
  慕容顺苦笑,只能无奈的叹气。
  他一点反抗的本钱都没有,背离大秦,他连个盟友都找不到,吐蕃、西突厥虽为秦之敌,但也绝不会是他的友。
  “好吧,我把妻儿他们都带上,这一去,就干脆不再回来了,长安洛阳繁华,也许更好。”
  嗣业走出大帐的时候,慕容顺还在独自喝着酒,刚开始觉得这酒很醇美,可现在只觉得越喝越苦涩。
  帐外。
  冯孝慈一身铠甲,手按着横刀。
  “如何?”
  嗣业点了点头,“他愿意去长安,还说要带上妻妾儿女一起。”
  “哈哈,倒是个识相的。”
  ……
  长安。
  此时已经是八月中旬,可关中长安却依然是烈日炎炎,除了早晚的时候稍凉快一些,每到中午都能热死个人。
  “今年这秋老虎怎么没完没了,比往年都热的多啊。”
  “因为今年有大战事,死的人也多啊。”
  “这跟打仗和死人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啊,上天不满啊。”
  几个路人边擦着汗,连扯淡。
  “不过总算是打完了,再打下去,可就怕蛮夷杀过来了。”
  “呸,就凭那些丑蕃蠢胡,他们也能打过来?你当现在还是早些年间啊,当今圣文神武天皇帝在位,那是圣明君王,自有上天保护的,那些胡虏能踏进我大秦疆土半步,都能算是了得了。”
  长安的百姓,对于今年的这场西北大战,好像并没有什么太多切身的感受,朝廷并没有增加什么战争捐派,也没有向富人大户借钱。
  虽说无数三衙将士开赴前线,并有上百万的民夫也被征召送粮。可相比起当年隋朝征辽时却又大不一样。
  这次征召的民夫,更多的是接力式服役。
  许多百姓都只是在本郡甚至是本县之内服役,有的连郡界都没出。
  所以对他们来说,关中离前线战场还有数千里之遥,关于战事也只是从报纸等地方听到的一些,他们根本就没有见到战争。在后方接力做役,也不会有什么伤亡之类的。
  相比起来,陇右河西的百姓,这次却是承受的任务更重,他们要把后方接力运过来的粮食军械等,送到前线去。有的甚至直接送到最前方去,比如被困大非川的那九万军民中,就有三万多的陇右郡兵乡勇和民夫们,前线伤亡的民夫也多是陇右河西一带的。
  对关中百姓来说,哪怕抽到去做役,一般也就是一户抽一丁,哪怕丁多的户抽两丁,但也影响不大,毕竟不必出郡县,就跟平时做的工程役也没多大区别,甚至朝廷还早就说了,这次服役,也是能折钱发给的。
  暂时官府没钱,那也是可以在来年抵两税。
  长安城北,龙首原上。
  清凉殿中,府院的宰执们已经在开始汇总此次大战的结果了,西域虽还有战事,但那已经只是一路,不再是牵动帝国全身的举国大战。
  “陛下,程咬金与铁勒军已经攻破焉耆国,俘其国王龙突骑支,驻焉耆国的西突厥吐屯所率之西突厥军也兵败溃走。”
  “射匮已经率部离开了龟兹三弥山汗庭,远走石国的碎叶河畔千泉,重建汗庭,西循数千里,丧胆也。”
  西域的军情还不错。
  薛万彻突袭破伊吾国,然后秦军秘密护送高昌王回国复辟,除掉西突厥兵变后扶持的那个亲突厥的高昌王,高昌因此落入秦军之手。
  有了伊吾与高昌这两块西域的前进基地,尤其是高昌落入秦军之手后,秦军占据了极有利的形势,打了西突厥一个措手不及,更别说高昌和伊吾两国的钱粮以及人口,都能补充秦军的军粮和协助运输粮草,这是解决了后勤粮饷和民夫的大问题。
  焉耆国王也是个亲西突厥的,他的王后是射匮之女,因此很卖力,本身也有射匮授封的西突厥俟利发官职,再加上西突厥在焉耆派驻的吐屯,还率有兵马常驻焉耆,因此在高昌被秦所夺后,焉耆立即组织兵马,准备反攻高昌。
  不得不说,西域大大小小的国家数十个,但在西突厥经营西域的这数十年里,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西突厥成功的把西域诸国纳入到了他们的统治体系之中。
  所有的国王都被授予俟利发之职,同时他们又往各国派驻突厥官员为吐屯,并屯驻兵马。
  各国都要向西突厥上交税赋,但各国又得以保留,各国王也保持有地位,这相当于是西突厥的封建体系。
  西突厥就是西域中央朝廷,诸国是西突厥分封之国,在这个体系下,西域诸国能在西突厥统治下,还享受很高的自治之权。
  西突厥再通过联姻等手段,把这些大小国家牢牢的绑在自己的战车之上,可惜焉耆王虽然很忠心,但他却敌不过程咬金率领的四万八秦军和从金山过来的五万铁勒前军,近十万大军一轮进攻,就直接破了焉耆王都。
  而焉耆王本来还期盼射匮会来救援他,结果射匮早就从龟慈的三弥山汗庭,一口气往西北跑了一千多里,跑到石国的碎叶河畔千泉,重新树立汗旗,建立新的汗庭了。
  直到焉耆国都被攻破,焉耆王龙突骑支也没有再见到西突厥一兵一卒来援。


第1026章 重建汉家安西府
  房玄龄捋着胡须,很兴奋的对皇帝奏道:“我军攻破焉耆都城,擒斩其王龙突骑支之后,焉耆诸城纷纷不战而降。”
  “而龟兹、疏勒、于阗诸国,也纷纷派人前来归附。”
  “西突厥诸部中,也有沙陀、葛逻禄等数部愿意拥立大秦册封的莫贺咄为新可汗!”
  房玄龄话锋一转。
  说如今西域诸部国归附,突厥各部臣服,可以下诏班师了。
  “射匮退到石国,可并未投降,臣以为应当趁胜继续进攻,最后是如征服伊吾、高昌一样,攻破其国城池,擒拿其国王,然后在其地设郡置县,编户齐民,一劳永逸。”说话的却是同为中书侍郎的侯莫陈乂。
  “侯莫陈中书此言错矣,我军虽连下伊吾高昌焉耆,倒也要看到,现在我军也已经到达极限。再深入,未必是好事,应当见好就收,先把攻下的焉耆高昌伊吾控制在手,消化稳固。”
  “对于射匮,应当让莫贺咄去招纳西突厥部众,然后让他出兵去征伐攻打射匮,让西突厥内战,我大秦则守好伊吾三国坐山观虎斗即可。”
  房玄龄坚持认为,打了这么久,得先停下来歇一歇。
  高昌伊吾和焉耆都还需要稳固,伊吾和焉耆都是攻占的还好些,而高昌表面上是秦军助曲氏复辟,要控制住高昌,还要更复杂一些。
  之前朝廷根本就没有想过现阶段要进军西域,所以现在也没有半点预案,要在那边驻军,要在那里设郡,要往那边派官吏,要移民过去,一桩桩一件件,都是非常麻烦复杂的。
  若是不能迅速稳固,那么随时都还有可能再丢失,不能一味的贪快求大。
  “臣以为想一战而灭掉西突厥根本不现实,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