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唐大猛士-第4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有事,从那边求援也绝对好过从数万里的南海来援啊。
  更别说,信度河流域,这可是一块好地方,特别是其独特的地形,与周边几个大势力分开,这让他谋夺这里的阻力小很多。
  现在信度河上游在朝廷手里,东面通往大夏的山口也在朝廷手里,中下游有信度和徤陀罗等几个小国,实力都不算强。
  摇了摇头。
  李世民觉得自己想太远了,若是只凭他这两千人,想在数万里之外,灭掉几个国家,不太可能。
  但若是只在信度河海口附近谋夺几个岛,或是在河口陆地上占一小块地,建立一个据点什么的,倒也不是不行。
  若是先跟信度的土邦打好关系,然后疏通到大夏道的路线,则他再去红海,那就有了一条后路。
  越想李世民越觉得这似乎可行。
  再怎么说,信度国和健陀罗国这样的小国,总比现在半岛上的波斯、罗马、异教等各路势力要弱的多啊。
  他那两千人没准备好半点后路,直接就跑去什么麦加,说不定被那些异教一围城,就要来个关门打狗,想跑都没地跑,只能被困死在那沙漠之中。
  远洋舰队也未必能救的了。
  “船长!”
  李世民大叫。
  戴着黑色软脚幞头的船长进来。
  “经略唤我?”
  “船长,你这昆仑号是远洋舰队四大分舰队之一的昆仑舰队的旗舰,我问你,可有经常跑泰西?”
  “有的,每年都要跑。”
  “那我再问你,你在波斯海的信度河口附近,可有去过?”
  “信度河?有去过,我们昆仑舰队跟信度国有贸易往来,每年都有不少货物交易,我们昆仑舰队如今可是东西方最大的香料商。”船长很自豪地说道,过去昆仑海香料群岛上的香料,多是由天竺、狮子国的商人们掌握着,依靠贩运香料到东西方,赚的盆满钵满。
  但是现在大秦的海上舰队实力强横,对于昆仑海的香料产地岛屿,以及香料航线的控制更强,已经逐渐掌握了绝大多数的香料贸易,而昆仑舰队,又是主要负责这块的。
  信度国跟昆仑舰队的贸易往来,现在主要就是从舰队这里买进香料等,然后再贩运到北部的戒日国、徤陀罗等国去,当二道贩子。
  “我想要在信度河口弄块地方,在那里建立一个据点,能行吗?”
  “经略不是要去红海吗?”
  “你就说行不行吧?”
  “当然能行,咱们昆仑舰队跟信度国贸易往来密切,关系很好,其实我们舰队在信度河口有好几个贸易站和商馆,经略看中哪个,直接用就是了,哪用那么麻烦。”
  “那贸易站有港口吗?靠近信度河吗?”
  “有,就在波斯海边上,离信度河也近,而且是深水码头,避风良港呢。”船长道。
  李世民有些无语,他算计了半天,想不到人家昆仑舰队早就取得好几个据点了。
  “好,你把舰队的贸易站位置地图上标给我看下。”
  “可以,除了我们昆仑舰队,远洋舰队其它三个分舰队也在信度河口建有贸易站呢,若是经略需要,我也可以把他们的也标出来。若是经略有看上的,我写信跟他们要。一个贸易据点而已,不算什么。”
  李世民差点想骂娘,想不到这远洋舰队路子这么野,居然能在人家信度国建这么多贸易点。
  “经略有所不知,那信度国跟咱们远洋舰队合作良好呢,尤其是他们沿海地方上的贵族官员们,早被我们喂熟了,要那么一两块渔村港口啥的建个贸易站,他们哪有不愿意的。”
  “甚至他们还争着要拉我们去他们的地盘建贸易站呢,这贸易站一建起来,源源不断的商船过来,带来无数的货物,也会有无数的商人前来交易,他们坐地抽税,还能买到最便宜的好东西,这好事,谁不抢。”
  李世民想想,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
  据船长说,远洋四大舰队其实各有侧重,比如昆仑舰队就主要是经营香料贸易的,船上贩的主要是香料。
  但不管是什么货物,信度国都很欢迎的。
  他们在信度河下游,又沿海,占据贸易有利地位,只要秦船在这里下货,他们吃下后转手再贩到内陆地区去贩卖,就能大赚一笔。
  信度河口是肥沃的冲积平原,也有无数的小岛和港口,秦人想要几块荒地荒港建贸易站,他们当然是尽力满足的。
  “信度国实力强吗?”
  “那要看跟谁比,若是跟咱们大秦比,那就不值一提,可要是说跟周围的天竺邦国比,那也还算是比较富裕的,当然,信度国地方不算大,兵也不算多,而且他们国家,国王其实对信度国的掌控力一般,皆因他们是分封制,下面的诸侯领主们有高度自治权,国王只能说是诸侯共主而已。”
  “你是说类似于周天子一样?”
  “差不多吧,比那好点,毕竟信度国王论实力其实还是比诸侯们强一些的,他有自己的禁卫军队,国王的直接领地也是最大的。”
  “如今天竺北面强国,戒日国虽然接连吞并了多国,其实他们也是这么个模式,下面有许多诸侯,实力都很强。”船长介绍道。
  “帮我选一个靠近河口,又有深水良港的地方,最好是易守难攻之处。”李世民道。
  船长想了想道,“河口西北部的卡拉奇,这里原本是一个小渔村,后来信德地方官员拉着我们在这里建立了一个贸易站,我们在那里建了码头和商馆,有一座可容纳数百人的小城堡。”
  据船长所说,这里沿江靠海,交通方便,有深水良港,而且还有山,确实是交通方便,易守难攻。
  李世民一听,很符合自己的心意。
  “就这了,我要了。”
  作为当过数年海贼,后来又经略林邑六年的老江湖,李世民一听就知道这地方正是他想要的理想据点。


第1494章 代天巡狩
  太子代天巡狩。
  一路西行,沿路巡抚地方,奖善罚恶,赏廉惩贪,救济孤寡,抚慰将士,巡视边防。
  行进的速度并不算快,从洛阳到达西域的北庭道伊丽时,已经用了一年时间。
  太子在皇伯伊丽王罗嗣业的封国王堡伊丽城中停歇。
  开门见山,推窗见雪。
  城堡四周开垦的大片农田,阡陌纵横,平整的地里种满了麦子,远处的山上长满了野花。
  常年在中原繁华之地,陡然前来边塞,自出关中后,一路所见,便都是西北边塞的那种粗犷、风沙,尤其是西出玉门关后,要经过茫茫大漠、戈壁,沿途都是飞沙走石,有时一连数天也见不到一片绿洲,只有漫漫风吹沙。
  想不到穿越了伊吾、高昌这些沙漠绿洲,越过了天山,到了天山之北,居然还有伊丽河谷这么美丽的地方。
  简直就是塞外江南。
  漫山遍野的野花,葱葱绿绿的麦苗,还有那骑着马儿经过的商队,放牧的羊群,好像一切与中原一样,又不一样。
  “这里曾经都是满山满谷的牛羊。”
  嗣业陪着皇太子站在城堡上眺望远处,伊丽河如一条碧玉带流经广阔的伊丽河谷,灌溉了两山之间河谷的草原,使的这里的土地肥沃无比。
  这里的土地,这里的气候,这里的雨水,使的这里完全都不像是塞外,虽还在高昌之北,但却远比高昌那戈壁上的大火炉舒适的多。
  高昌的葡萄和美酒很有名,但伊丽的农牧皆丰。
  十几年来,朝廷在两千五百里长的伊丽河流域,设置了伊丽这个正郡和下面的五个县,又分封了七十二个诸侯,近年又分封了三千骑士,授给他们永业领地。
  从东面的天山到西边的夷播海,这片巨大的河谷平原地带,使的朝廷在这里建立了一个牢固的据点。
  罗嗣业等分封诸侯,与朝廷的郡县官员,带领移民们屯田垦荒,开垦了一片又一片的河谷平原,使之稻花飘香,麦浪滚滚。
  山坡的林带则种植了许多瓜果树木,甚至是桑树棉花。
  大片新开垦的粮田,不仅使的这里接纳了越来越多的内地汉移民,而且还能够粮食供给安西、北庭其它地方。
  不必再自遥远的中原运来粮食,千里丝路上的烽墩、驿站、巡营、兵堡,也都有了粮食保障。
  罗嗣业数年前在封地内发现了一座巨大的金矿。
  堪探清楚后,罗嗣业将之献给了朝廷。
  天子派内侍省的堪探局过来堪探开采,使用奴隶开采,并冶炼,年产黄金四万多两,十分惊人。
  这么大的一座金矿直接送给皇帝,罗嗣业的大方豪爽让无数人惊叹。不过对这位宗室名王来说,这么大的金矿他不可能独吞,金矿送出去后,皇帝也给了他不少封赏。
  甚至那座大金矿每年也还能分给他许多收益,加之朝廷调来无数矿奴过来采矿选矿冶炼等,也带动了嗣业封国的经济发展。
  午餐的时候,嗣业用当地特色美食招待他。
  放了许多羊肉的羊肉饺子,包着马肉然后拿火烤的烤包子,还有用牛肉做馅然后生煎的牛肉锅贴,另外葡萄、密瓜这里也都有,且十分的新鲜甘甜。
  一个巨大的盘子,盛满了鸡块,里面还加了许多面条子,还添加了移民们从中原带来的芋头。
  大根的柳条,串着大块的羊肉串,一块羊肉再加块羊油,然后再撒上茴香、孜然、茱萸粉,和胡椒粉,那个过瘾啊。
  “你们平时都吃这个吗?”
  “嗯。”嗣业笑指自己的肚腩,“常吃,所以都吃胖了。”
  伊丽的移民们来自中原,天南地北的都有,因此这里种植的粮食也广泛,水稻、麦子,还有粟谷大豆等,坡地种粟、豆,河谷平原种麦稻,南方来的移民喜欢吃大米,北方移民们喜欢吃麦粟。
  豆子则是用来作豆腐或是榨油和喂牛马的。
  伊丽郡有很多牧场,移民们普通也有养牛马羊等,大家的日子现在来看确实很好。
  移民过来,每个人都分了许多田地,其田亩数量是中原无法相比的,毕竟地广人少,先到先得。
  移民们按口算,一口十亩的永业田,可世袭的,另外还有每口二十亩的口分田,这个是死后要收回的。这意味着每人起码有三十亩地,且不论男女老少,是个人就有的分,管你是刚出生还是七老八十。
  而事实上,不少地方因为移民少,所以在这每口三十亩外,只要你有能力开垦,你就能够继续垦荒耕种,并且新垦荒的地前五年免税赋,后五年征半税,这地算是口分田,可以耕种到你死为止。
  只要你垦荒后耕种不抛荒,那么地就能一直种。
  这些条件下,使的新移民们家家都是地主,这边的牛马也多也便宜,移民们使用牛马耕地,大大增加了耕种的效率,提高了耕种的能力。
  “这里的地力很肥,我们鼓励百姓们采用轮耕法,把地分为三块,耕两年休一年,每年都有一块地在轮休。”
  当然,伊丽现在百姓日子过的不错,最大的原因还在于这几年西域很安稳,没有什么战事,几次战事也没有影响到伊丽百姓。
  另一方面,他们移民过来,分了许多田地,虽说一切都是从头开始,但前五年免税赋的政策,加之朝廷还给移民们不少安家费,以及免息贷款,无息租售牛马种子等等的惠民政策,让移民们能够迅速在这里发根发芽,并且迅速安定下来。
  “就算以后足额完税,百姓的日子也不会比中原差。”
  起码现在伊丽的百姓是解决了温饱的,至于说这里也有一些不如中原的地方,比如说商品物资没中原丰富之类的,都不算什么,毕竟都多数百姓来说,能够解决温饱就是一辈辈人的梦想了。
  “还是人太少了。”嗣业跟嘉文说道。
  两千五百里长的伊丽河流域,两条巨大的山脉夹成的一个三角河谷,使这里既无北方南下的寒流,也无东面高昌那边吹来的燥热,这里湿润肥沃。


第1495章 永镇西域
  往西伊丽河注入大湖夷播海,大湖西南部是甜淡水,东北部因缺少河流注水,神奇的形成了咸水。
  两条大山和一座大湖,使的伊丽是一个相对来说较封闭且安全的巨大河谷平原,地理得天独厚。
  伊丽郡现在有五个县,下面除了七十二诸侯领和三千多骑士领,也分成了数十个乡。
  “整个伊丽郡如今有户五万余,口二十余万。”
  因为伊丽都是移民为主,没有什么大家庭,平均每户也就四口左右。
  这么巨大的地方,才五万来户,平均一县才一万户左右,在中原,这也就是一般中县水平了。
  但在西域,这却是朝廷最大的一个汉移民正郡,比起高昌、伊吾和焉耆、龟兹几郡的汉移民数量还多。
  可相对来说,伊丽郡比高昌几郡地盘大的多。
  “若是人口能够再翻他两三倍,就好了。”
  久在西域的嗣业,也越来越难领悟到皇帝的边疆策略,要拓疆,要治胡,最简单最实力的办法,就是移民,而且要大移民,彻底改变当地的人口结构。
  只有当汉人数量绝对压倒胡人时,那才算稳固了。
  “我们伊丽郡下辖五县,县下设乡里,乡里之下各村又编设保甲,实行保甲联防联坐制度,一家遇匪,同甲其实九户必须救援,否则将治罪。若一家通贼为恶,其余九家必须检举,否则连坐。”
  “对于伊丽原来的那些胡人,我们实行的是归附落籍,将他们拆分打散安置各地,同时要求他们禁止胡言胡服胡俗,必须得改汉姓用汉字说汉话,并且拜孔圣,接受儒家思想。”
  这是从头到尾,从内到外的彻底改造。
  不管你过去是突厥人也好,是昭武粟特人也罢,还是铁勒人什么的,总之,如今过去的一切旧风俗都要打破,从姓氏从语言开始改变,连他们过去崇拜的神灵都要改。
  “那些胡人愿意接受这种改变吗?”
  太子认真的问。
  “有些人愿意接受,有些人不太愿意。”
  “那你们如何处置的?”
  “其实也简单,圣人早就对此情况做过指示,不外乎三个字,防、剿、抚。我们在西域,以三条丝路为核心,修建了无数的烽墩、驿站、兵堡、巡营,这就是最通畅的信息网,是我们灵敏的耳目,监视着这里胡族的一举一动,也沟通着我们各处的汉移民聚居点,驻军营城等。”
  “我们以伊吾、高昌、伊丽、焉耆、龟兹等建成一个个的城池军堡屯庄网,然后再用丝路联结起来,结成一张网,网住西域天山南北,葱岭东西,这就是防。”
  “有那些桀骜不驯,野心勃勃者,我们是一直盯防的,一旦他们不服朝廷管涌,敢于做乱,我们绝不姑息,各地立即抽调兵马,直接围剿扑杀,绝不留情。”
  对那些做乱的胡部,朝廷西域官方的态度就是发现就围剿扑杀,处置是相当狠辣无情的,直接就是灭族式的打击,剿灭后直接把所有部族人口都发卖为奴,而且是要把大部份人卖到中原等地去,不把他们留在西域为隐患。
  “至于说那些真心归附的胡人,朝廷的态度则是恩抚,将他们分散安置,编入籍,对他们如对中原汉民一样,一视同仁,给他们分田授地,让他们的子弟入学,绝不欺负但也不娇纵。”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所以才会有鼠尼施二十万帐被灭族,有大国龟兹被连根拔起,举国平灭。
  胡人汉化,这是朝廷的治胡根本策略。
  所有的胡人都要改为汉姓,穿汉式衣裳,留汉式发型,甚至要改习汉语,不但再崇拜他们过去的神灵等等。
  一切旧风俗,都得改变。
  比如以前突厥人有一个风俗,就是收继婚。父亲死后,继承家业的儿子可以将自己生母以外的父亲妻妾全都收继。
  这种习俗制度,在中原看来就是有背伦常,因此现在已经明令禁止,必须按中原的律令习俗来。
  父兄的妾室,那是长辈,儿子兄弟是绝不能染指的。
  再比如家业继承,许多胡人,有幼子守业制度,也有均分家业的制度,但现在朝廷要胡人们遵守宗法制,大宗小宗,嫡庶有别。爵位就只有嫡长子继承,但财产则是兄弟均分,女子无继承权。
  不过女子的嫁妆又为女子的私人财产,丈夫和婆家都无权染指,这个嫁妆为个人财产,是继承前朝制度,也是为了保障女子地位。
  太子听了大为赞叹。
  “防、剿、抚,这三字要得。以前我在京城时,虽也常听这些,但都没有什么真正的感受,现在到了这边,才知道这三个字的了得。皇伯坐镇西陲,真是辛苦了。”
  “为子孙后世计也!”嗣业道。“我汉家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就是人口。若是能打下一地,移民镇守,时间一久,便能稳固。不像那些草原部族胡人,其兴也匆匆,亡也匆匆。甚至如吐谷浑,其王族原是在东北的鲜卑慕容部的一支,后西迁到青海,他们击败征服了当地的羌氐,建立了吐谷浑国,虽说立国多年,可慕容部族人口始终是少数,故此到灭国前,虽说汗王一直都是由慕容氏把持,但实际上,慕容部已经羌化了,其国内的贵族官员,多都已经都是羌氐部落的贵族们了,说到底,慕容部其实已经算不得鲜卑人,他们已经变成了羌人。”
  这就是人口少的民族征服人口多的外族土地后,将面临的一个难以逃避的问题,以小凌大,时间一久,终究不免要同化。
  其实不说吐谷浑慕容部,就说后来结束五胡十六国,占据中国北方,建立了北方的鲜卑拓拔部,其实也是一样的。他们占据中原后,面对着数量远远超过他们的汉人,以及更先进的汉文化,最终不得不主动汉化,以寻常稳固,结果就是汉化后的北魏鲜卑人,表现看似强盛了,但终究还是没逃过被汉人同化的结果。
  “我们不断的把中原汉人移过来,然后把许多原本这里的胡人移到中原等地去,又从其它边疆之地,把征服俘虏的奴隶运过来,这使的现在这里的人口结构已经完全改变了,伊丽的两千多里土地上,已经没有了一个真正的土著了。”
  “只要再有十年时间,我敢说,两千五百里的伊丽河流域,将实现真正的书同文,语同音。”
  这将是前所未有的盛事,远迈秦汉。
  年轻的太子认真的点头,这是真正的改头换面,是真正的同化。过去历代王朝对于胡族的政策,还真没有一个比的上这个一劳永逸的。
  魏晋时的胡人内迁安置政策,最终导致的是五胡乱华,中原浩劫。而隋朝时的胡人政策,是以夷制夷,实际上依然是没太大效果,只管的了一时,管不了一世。
  如现在这样,把胡人变成汉人,一两代之后,这些虽然有胡族之血的人,他们只会说汉话,甚至思维也跟汉人一样时,他们还能算是一个胡人吗?
  当然不算,到那时,他们就是彻底的汉人。
  一个民族,若没有了文化,没有了根源,那就再不是一个民族了。


第1496章 太子激将
  在伊丽呆了一段时间后,太子的车驾继续西行,这次太子邀请了罗嗣业随行。伊丽王以藩王不得轻易离镇为由拒绝,但太子还是下了太子教征召他随行。用太子的话说,皇伯久镇西域,在这边算是半个东道。
  此次前往高加索三皇会盟,太子并不愿意仅仅是替皇帝跑趟腿代签个字,他还想要更多的收获。
  出伊丽河谷,往西南行,便是碎叶川。
  碎叶河全长两千里,源自天山,灌溉了肥沃的碎叶川后,流入沙漠,最终消失于茫茫大漠之中。
  碎叶川是并不比伊丽河谷差的一片沃土。
  不过碎叶川缺少伊丽河谷那样的有利山湖地形屏障,不过这里处于丝绸之路天山古道之上,是丝路北线上的又一河西走廊,交通位置显要。
  尤其是近来朝廷加大丝路北线后,这里成为两条丝路干线的交汇之地,又傍近伊丽这片要地,故此朝廷近年来不断加强对碎叶川的控制。
  原本这片地区是分封给突骑施部的,而近年朝廷通过建立二十里宽的丝路控制带,不断的渗透加强,并在三年前,在碎叶河边,建立了一座仿长安城的碎叶城。
  这座周长十八里的碎叶城,仅论城池大小的话,堪称能入西域前列,尤其在北庭道中当属第一。
  从天山南的龟兹拔换城往北,越过天山勃达岭山口,翻越凌山到热海,可直抵碎叶,另外从高昌往北翻越天山到伊吾,然后再往西南也可抵碎叶。
  但是这两条丝路,其实都是十分艰险,要翻越沙漠、戈壁、和雪山,比起其它几条丝路,要凶险的多。
  太子嘉文沿着碎叶河而行,对嗣业先前所说的汉移民还是太少了这句话,越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高昌、伊丽,这个感觉还不深,因为那里都是朝廷正郡,经过多年经营,各郡都拥有数万到一二十万的汉移民人口,遍地都是大秦的驰道、驿站、军堡、屯庄,沿途所见也都是汉移民。
  但是到了碎叶川,发现这里的朝廷城堡、屯庄数量急剧减少,只是沿着丝路上很远才有一些。
  更多的还是突骑施部受封的各个突厥人诸侯国,这里的耕地也少,主要是牧民放牧牛羊。
  突骑施的许多人依然还保留着他们部落的传统发型服饰,甚至是语言风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