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唐小书生-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的结果就是让两边的人都觉得对方是自己人生中最大的敌人,李渊是如此,李二更是如此。
立李承乾为太子,结果因为李泰聪明伶俐,就喜欢李泰,这让李承乾觉得李泰很有可能会夺他的太子之位,而李泰看到李二这么喜欢他,就觉得那个太子之位就应该是他的,只不过李承乾比他先出生罢了。
这样的结果就是李承乾觉得自己太子之位不保,就造反了,李泰也就因为这件事情而被贬到外地,最后病死在了外面,至于真实情况是什么样,谁知道了?
说到底还是权力害人心,这个权力就是一把双刃剑,即可伤人,也可伤己。
洗漱完了之后,穿上了官服,已经是一个小时之后。
上了三轮车,在车里面还能睡一会儿,虽然只是一小会儿,但是也能够养好精神。
到了皇宫的大门外,已经有一些官员的三轮车停在外面,不过,都没有下车,估计是在里面睡着或者是在吃东西补充精神力。
云毅也是睡了好一会儿才被车夫叫醒,然后开始吃东西补充体力,这早朝还没有到时间,之后肯定还会有很长时间耽搁不能吃饭。
这个时候没有一日三餐的道理,但是达官贵人的生活就比较奢侈,饿了就吃,不管几顿,只要是饿了就要吃东西。
过了一会儿,皇宫的大门才打开,有官员陆续下车。
对于长孙无忌等人,也算是熟悉了,这文官一路,武将一路,大家都比较有序地朝着大殿走去。
到了大殿之上的时候,天已经见亮,在这大殿之上,会看到东升的红阳,所以这里在天亮的时候,是最先亮起来的地方,不仅仅是因为它地势比较高,还因为它的坐向。
“皇帝陛下到!”
李二穿着黄色的皇帝服饰到了大殿,走上了最上面的宝座,下面的百官施礼。
然后就是今日早朝的开始,首先就是各个官员开始汇报昨日的一些事情,比如那个地方惩治了一些贪官污吏,比如在整治行动中,那些官员做的不错。
再比如那些官员的事迹,经过了歌剧院的改编演出来之后,受到了百姓的称赞。
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参加这种早朝的云毅在心中就想着,这就是贞观时期的君臣,这就是这个大唐辉煌的开始。
看看,那些大臣一个一个都是精明能干之人,再看看上面的皇帝,在这个时候,也是一个雄心万丈,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明主。
官员的汇报完了之后,就是今日早朝的第二个内容,那就是关于这一次钦差大臣云毅的事情。
“平阳驸马、云氏县候上前接旨!”
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出现,在云毅上前跪地接旨之后,开始宣布圣旨里面的内容。
无非就是加官进爵,赏赐不少的好东西。
对于这道圣旨,没有大臣反对,也没有大臣觉得奇怪,都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如果云毅没有加官进爵,大家才会觉得奇怪。
云毅接了圣旨之后,李二才开口说道:“云卿对大唐的贡献,朕和诸位大臣都有目共睹,对于大唐的忠心,也是天地可鉴!现在有了云卿帮助朕,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建立一个大乾盛世!”
李二霸气的开口,让下面的那些群臣都激动了,为了赶紧拍一下马屁,不对是龙屁。
都跪在地上,大声地说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卷二 初唐风云 第三百一十五章 官至御史
加官进爵的云毅已经跻身进入了大唐权力的中心,成为了朝堂的一员,以后每天都要参加早朝之类。
大唐初期使用的是三省六部制的官员制度,其中监察、谏议的官员官职叫做御史台。
说到御史台就不得不说一下初唐时期最有名的一个名臣魏征,此人最开始是隐太子李建成的属下,位属于太子洗马,不要小看了这个官职,这可是太子的属臣之中官职比较大的。
只不过后来秦王李二直接夺位成功,杀了太子。
李二是一个非常惜才的人,虽然好几次被魏征算计的死死的,要不是他身边有人帮助,就真的要被魏征给害死了,这样的大仇,李二也能够忍受,最后直接劝降了魏征。
这一劝降,就有了后来的故事,也让李二在成为皇帝之后没有得意忘形,一直能够束缚自己。
那就是因为有着魏征这样的谏臣在,每一次李二做出一些错误的决策的时候,魏征都会出来指责。
并且还是在朝堂之上,丝毫不给李二面子,直接当着李二的面指责他,好几次把李二气的想要杀了他。
然后就是大臣之中的一些人,比如长孙无忌或者是后宫之主长孙皇后劝说李二。
这才阻止了李二想要杀了魏征的念头,其实李二也不是真的要杀了魏征,只不过是想要做做样子,给自己一个台阶下罢了。
而云毅现在所在的官职就是御史台,成为了魏征的下属,以后就要和魏征在一起共事了。
想一想,以后就要在一直板着脸的魏征手下做事情,云毅就有一些不自在,但是圣旨都已经接了,不可能再反悔了。
再想一想,御史台其实也是一个不错的地方。
御史台为一个完全独立的监督结构。它分为左、右御史,左御史监察中央政(蟹)府官员,主要是尚书省六部官员,而中书、门下省不在监察之列。
右御史检查各地方官员,全国分十道,每道一个,称“观察使”。这“观察使”本是中央的监察官,在各道巡查,后来就变成常驻地方的中央官了,无形中成为地方的最高长官。
假使他的任务是巡视边疆,在边防重地停驻下来,中央又赋予他全部权力以应付地方事宜,这即成为“节度使”。
节是当时一种全权的印信,有了它就可以调度一切,故称“节度使”。由于其权力极大,所以逐渐演变成“藩镇”。
御史台下还有三院,台院侍御史、殿院殿中侍御史、察院监察御史。然,云毅觉得他不错,并不是想要当一个节度使,然后演变成为藩镇,而是因为在御史台的时候,可以像魏征一样谏言。
只不过,云毅觉得自己不可能做到向魏征一样,这种死谏让魏征一个人来做就可以了。
人一旦多了就会让皇帝李二产生一种疲劳,还会让李二的忍耐度变得非常的低。
魏征这人非常的聪明,知道自己以前和李二作对,现在投降了李二,要是作一个拍马屁的官,自然不会被李二看重。
可是要做一个死谏之官,定然会被李二所看重,还不会因此让李二杀了他。
因为当初就是李二看重了他的才华,才会劝降,最为关键的是李二想要当一个明君,要想当一个明君,就不能杀死死谏的官,更何况,他还是投降过来的官。
这样一来自己不仅仅能够身居高位,得的皇帝李二的重视,还能够明哲保身。
这种一石二鸟……是一石好几鸟的想法,也只有魏征这样的真正聪慧的人能够想出来的。
“魏大人,以后还请多多关照!”
云毅在早朝结束之后,故意停留了一下,对那些恭喜他的官员,一一回礼,然后看到了魏征之后,走了上去,微微施了一礼。
魏征倒是好好地看了一下云毅,然后点头说道:“嗯,不错,以后好好干,给你半天的休息时间,下午时分,我要见到你的人。”
然后就独自走了,他这样的人,在朝堂之上,从来没有什么朋友,没有能够说得上话的官员,真的是独善其身。
但是就是他这样的官员,在朝堂之上却是稳坐钓鱼台,被李二押进天牢,都有不少的官员求情。
对于进天牢这样的事情,魏征是没有少做,但是每一次却都被放了出来。
天牢里面的牢头还有一些狱卒对于魏征都非常熟悉了,甚至于在天牢里面给魏征单独准备了一个房间。
反正魏征在天牢里面是关不了多久,这种情况之下,那些牢头和狱卒自然要好好表现一下。
看着远去的魏征,云毅已经能够才想到以后的日子该是一个什么样子了。
端着官印和官服还有圣旨,一路到了皇宫大门外。
早朝就这样结束了,现在是各自回到自己的职位上,开始工作。
不过云毅可以先行回家休息,这是作为上司的允许,不算是擅离职守,其实大唐对于官员的工作时间的要求并不是很高。
特别是那些身居高位的官员,就算是每天只有四个小时是在工作的地点,也不会有说什么,反而觉得这位官员尽职尽责。
到了车上之后,把早上带来的吃的,全部消灭掉,习惯了吃早饭的云毅,现在突然要上早朝,还真的有点儿不习惯了,这早朝还没有结束,他的肚子就饿了。
回到了云侯府……不对,现在应该是国公府,其实早在李二登基的时候,就应该封赏云毅为国公。
因为其他的那些武将文臣都分封了,就是云毅没有,那是因为他和平阳公主的关系,李二还没有得到平阳公主的原谅,再加上云毅的功劳是大,可是他是在李渊当皇帝的时候,做出来的贡献,并没有帮助李二做过什么。
现在嘛,有了钦差大臣的镀金,再加上平阳公主驸马的身份,还有以前的那些功劳,这分封总算是下来了。
云毅正式被封为景国公,官职为右御史!
卷二 初唐风云 第三百一十六章 新官上任
回到府上之后,云毅就把今日发生在朝堂之上的事情,全部都向平阳公主说了出来,对于她云毅并没有什么隐瞒的必要。
经过了玄武门事变之后的平阳公主改变很大,可能是这件事情对她的打击很大,以至于自己的心理慢慢产生变化。
这种变化并没有向坏的方向改变,只是以前的雄心壮志没有了,想要守护大唐的想法,现在变成了守护云家,守护这个小小的家庭的想法,到现在,平阳公主也不能做到很好的原谅李二。
不过时间是催化剂,平阳公主时长到皇宫之中看望李渊,见到李二对李渊非常照顾,并没有那种直接软禁的情况,并且把大唐治理的也不错,本身是一个明主。
也就慢慢淡化了心中对于李二的隔阂,只是还是不太愿意主动去原谅李二,这是平阳公主心中的执念,总是觉得这是李二犯错了,想要自己主动原谅他,就必须要他先承认错误。
一代帝王李二自然不愿意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这可是弑兄杀弟,不是一般的小错误啊。
就这样,两个人的关系一直在僵持,见面了不过是打声招呼,之后就是沉默。
再到后来,两个人说上几句话,大部分都是李二再说,说自己想要怎么建设这个大唐,怎么保证让天下的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
“御史的主要职责便是这些,你到了那里,可以先慢慢熟悉自己的任务,还有就是,不要学魏征。”
云毅拍了拍平阳公主的手,安慰道:“嗯,我知道,这大唐只有一个魏征就行了,放心,我不会学他。”
看来对于朝堂的一些情况,平阳公主还是非常了解的,毕竟她一直都呆在长安,还会时不时地进宫看望李渊,见到大唐的皇帝李二,有一些风吹草动,她都知道。
魏征这样的谏臣出现的就比较特殊,他本身的地位就比较特殊,李二当政两年,把魏征晾在那里一年的时间,才启用他,这结果就是魏征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帮助李二解决了很多问题。
如果不是魏征的谏言,李二现在估计要为很多事情头疼。
但是也正是因为如此,也让魏征从一个侍郎升到了御史台,并且成为了大唐独一无二的谏臣。
其实这个时候的官员也都聪慧无比,只不过正是因为他们的聪慧,看得清楚形势,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样的话要用什么样的语气什么样的环境去说。
这就是所谓的看形式说话,也就是官场之上的老狐狸。
魏征也是一个老狐狸,也是最能够看清楚形势的人,知道自己该表现出来什么样的身份。
中午的时间转眼之间便过去了,和平阳公主说说话,然后一家人一起吃了午饭,在看看云琅上午的功课,最后看一看尚在襁褓之中的女儿云英,趁着她醒着的时候,逗一逗。
这个中午就过去了,换了一身官府之后,就由护卫一起,到了御史台,看到了已经在御史台的魏征。
“魏大人。”
对于魏征,云毅是真的敬佩,就算是他当谏臣也是有自己的目的,也不能就因此而抹灭他的功劳。
“嗯,以后我们便是同事,不用行礼,那里便是你办公的地方,董侍郎,由你给云御史讲述一下,右御史以后要做的事情吧。”
魏征是真的特立独行的一个人,和朝堂之上的官员都不想有交集,就像是现在,见到了云毅也是面瘫脸,说完直接走人。
董侍郎直接上前,微微低身,对着云毅说道:“云大人,请。”
魏征办公的地方就在这大厅的中央,一个长长的案几,上面全部都是今日要处理的公文,里面都是昨天大唐发生的一些事情,都需要这位御史过目。
在云毅办公的桌子上面,也有一堆的公文,上面应该就是地方的监察使递上来的公文,这个时候整风行动才刚刚开始。
除了云毅当初所任钦差大臣到过的地方,在其他一些云毅没有去过的地方,都是由吏部和大理寺两个部门负责调查整治,这其中便有一些监察使被调查出来。
现在的监察使还没有发展成为节度使,现在的监察使并没有那么大的权力,但是在地方上,相对来说,还算是比较大的一个官员。
这些人递交上来的文案,都需要云毅来审查,不过几天的时间,这文案就堆满了桌子。
董侍郎用很少的时间就把右御史需要做的事情,说完了,剩下的就是云毅不懂的地方,可以直接问。
这御史台并不是只有左右御史,还有好几个副手,在御史面前桌子上的公文都是经过了这些副手的整理挑选,把那些重要的事情放在了御史的桌子前。
当然,整理挑选的时候也不是一个副手,这样很容易让这位副手用心不良,并且权力过大。
一个下午的时间,云毅都是坐在那里整理公文,从最开始的不熟悉,到后来的熟悉操作,只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
整理出来的重要的信息都要汇总,明日会在早朝的时候,向皇帝李二反应,让他做出最后的决策。
看了一下午的公文,眼睛都已经看花了,但是这是任务,不得不完成。
处理完了公文之后,就可以直接走人了,没有必要再呆在这里,和魏征打了一个招呼,就离开了御史台。
对于这位景国公、驸马爷、太子少师家右御史的云毅,魏征还是有一些不放心,让人把云毅处理过的那些公文拿过来查看了一遍,最后却有些惊讶。
这位年纪轻轻的御史,处理这些事情还算是不错,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却也是合理的。
云毅并不知道魏征还不放心他,查看了他处理过的公文,就算是知道了也不会说什么,毕竟这是关乎天下大事的事情,不能马虎。
回到了国公府上,李承乾早已经在那里等着他了,以前都是远程教育,总是有一些不便,现在云毅回到长安,这教导李承乾的任务还是要继续。
卷二 初唐风云 第三百一十七章 君臣问策
虽然现在时间稍微有一些晚了,但是也不妨碍云毅教导李承乾,两个小时的时间,云毅总算是解决了李承乾遇到的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之中,有关于怎么处理他和父皇之间的感情的,还有怎么处理和弟弟妹妹之间的感情的,这都是生活上的问题,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关于学业上面的问题。
云毅也没有教李承乾非常深的算数,只是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内容全部教导完就行了。
在这个时候,深奥的算数对于皇帝并没有多大的作用,如果是国子监的那些算数大师,可能会对那些深奥的算数非常感兴趣。
云毅也想要把这些非常深奥的算数知识拿出来,可是他现在只有李承乾一个弟子,至于云琅,他还小,而且云毅也不想他将来变成一个呆子。
听李承乾的话中的意味,李二现在对于还在几岁的李泰就有一些好感了,估计等到李泰表现出自己的聪明和才华之后,会更加的喜爱。
也不知道这李家的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当初李渊在晋阳还有长安的时候,也是一样,不怎么喜欢大的,就喜欢老*二。
这种立了大的为太子,结果却对老*二玩儿暧*昧,其内心深处是不是渴望自己的两个儿子相斗相争。
“你要记住,陛下对于二皇子的喜爱,那是因为单纯的喜爱,并不是觉得你做的不好,对你失望,这是一种比较反常的现象,因为你是长子,已经长大了,自然不会宠爱你,作为太子,自然是要有魄力,要经受风雨的打击才能够成长起来,陛下不会一味儿的保护你,知道吗?”
李承乾点点头,可是还是有一些伤心,以前父皇对他非常不错的,有时候他做错了,父皇也没有打骂他。
可是现在他一旦做错了,父皇就没有好脸色,看起来就像是随时要打人一样,这样的表情,让他害怕。
每一次见到父皇对二弟非常好,心中就羡慕,小时候的自己,父皇都没有对他那么好。
这经过师傅解释之后,也觉得自己长大了,自然要严格一些了,自己又不是小孩子,还需要父皇那么哄自己吗?如果父皇真的那么做了,才觉得更加奇怪了。
李二想要怎么疼爱自己的孩子,想要疼爱哪一个,那是他的问题,以前的云毅都不会去管。
可是现在云毅是李二的臣子,这利益也就捆绑在了一起,关键是李承乾现在是他的弟子,他不希望见到历史上的那个李承乾,那他这个老师的名誉不是也毁了。
名誉不要紧,这些时日的相处,云毅早已经把李承乾看做是自己的学生,看作是自己的孩子一样,护着他当然是应该的。
“不管如何,他们都是你的弟弟妹妹,你作为哥哥,应该懂得谦让,孔融八岁让梨,你现在也九岁了吧,要懂得把自己的父爱,让给自己的弟弟妹妹。”
对于云毅的教导,李承乾还是听的,孔融让梨的故事,以前的时候云毅就讲过,他也知道自己这段时间应该是产生了嫉妒心。
这在后世很常见,青春期的孩子心理难免会走进彷徨,会容易激动和嫉妒。
教导完了李承乾之后,他就在护卫的保护之下离开了国公府,云毅也算是到了可以休息的时间,逗弄着女儿,晚上还有好节目,日子过得还是非常的滋润。
第二日早晨又是一早起床,晚上睡得比较早,天黑之后没有多久就上床睡觉,一个节目下来也不过是一个小时。
也就是说晚上八九点的时间就睡觉了,早上这么早起来,也不会感觉太困,在这个没有电没有什么娱乐的时代,云毅也已经习惯了早睡早起。
早朝之后,李二把云毅留了下来。
到了御书房之后,李二让人给云毅看座,两个人面对面坐着,桌子上摆着棋盘,是以前创造出来的象棋。
“朕找你来,是想要询问你几个问题,让你帮帮忙,找到能够解决的办法。”
云毅拱手施礼回答道:“陛下请说!”
“嗯,我们一边下棋一边说吧,来,朕先行!”
象棋的开局很简单,要么是上炮,要么就是上卒在上马,两个人走了几步之后。
李二开口了,“活字印刷术和那改良的造纸术,是利国利民之神奇,和天罚是一样重要,只不过,天罚已经很好的展现出来它的作用,而活字印刷术和改良的造纸术却还只是适用于国子监,这两样神器是你制造出来的,朕觉得你应该有办法让它们发挥出更好的作用才对,不知道,你可有什么想法?”
云毅走了一步棋子之后,才回答道:“如今科举制度已经建立,也为陛下寻找到了一些贤才,只不过大唐的很多书籍还有几个书院都是世家把控,既然世家能够建立书院,陛下自然也可以建立书院。”
“哦?为之奈何?”
云毅假装想了一下,才说道:“陛下以让百姓识字提高大唐整体的文化知识水平为理由,现在各个州建立一个学院,称之为公学,只要是地方上推举的孝廉之人,可以直接免费到学院读书。”
李二走了一步棋子之后,看着棋盘在思考,其实他以前也想到了建立书院,只不过一旦真的这么做了,就是和世家真面硬刚的时候,这个书院必定会受到世家的挤压。
“可是如果其他书院会打压这公学,到时候那些公学的弟子心灰意冷,又该如何?”
“陛下,作为一个贤才,必然要劳其胫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使其动心忍性,方能成才,这有竞争才会有突破,有压力才会有动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