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贱籍女官-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手里只有十来个从花名册中核实出来的人名,无异于大海捞针。
  然而青儿一心要为平县贱民做些什么。虽然人死不能复生,至少要还他们一个公道!
  可他们连访了六天,却毫无所得。虽然案子没有什么进展,倒是对这位横死的王县令有了更多的了解。
  二人查了没多久就发现,当地百姓对两任县令的暴死很漠然,尤其对王县令的死,甚至有种说不出的快意。
  原来平县土地虽不算特别富饶,千百年来倒也过得安康,直到七年前王县令到任,一切就开始变得不同了。
  王县令一来就开始加税,田税、人头税、买卖税,种种苛捐杂税花样百出,渐渐把百姓盘剥得苦不堪言。
  这样过了三年,普通的人家早已被他掏空了家底。偏这年又遇到旱情,家家颗粒无收,税却要照缴!
  这下平县百姓彻底挨不过去了,家家户户都有饿死的老弱。
  这种情形下,有钱的人家纷纷搬家,穷人也大多向外县逃荒,剩下的一部分穷人却在周边山林落草为寇,贱民多混在其中。
  青儿万没想到平县的所谓“悍匪”居然是被官府逼上梁山的!
  更可悲的是,这些“悍匪”打劫过一阵子后,因劫无可劫,渐渐在一位老猎手的引领下适应了林中生活,开始以猎兽为生。
  猎人们常用林中的野味去市集上换些米面油盐等物,慢慢在林中安顿了下来,甚至建寨立村,倒也与民无扰。
  却不想王县令的税官神通广大,在集市上收猎户的税还不过瘾,竟耸着鼻子摸到了林中去征税。
  后因猎户拒缴税款,竟先后放了几次山火,逼得这些猎人不得不二次落草!
  青儿和肖二挖出来的内幕越多,就对这位王县令就越愤慨,对这里的百姓越同情,慢慢生出了想要入林寻访土匪的主意。
  她认为要想破王县令的“假剿匪立功案”,就必须团结林中的土匪,那里一定能挖到证据!
  肖二激烈反对,他本以为青儿此番主动请缨是要借机装死脱身,不想她竟来真的!
  进林子找土匪,疯了吗?!
  青儿见做不通肖二的工作,索性直接找汪伦商议。不想汪伦也是个不要命的,二人一拍即合!
  肖二万没想到这两人疯到了一处,可惜他人微言轻,拿这俩位活祖宗没半点儿辙!
  偏偏公孙西身在中都,鞭长莫及,根本指望不上。而借调平县县衙的人手只会打草惊蛇,徒增危险。
  肖二苦劝不住,也只好随二人进密林犯险。
  这天三人扮成皮草商人的样子,假借置办山货的旗号入林探案。
  一切进行的很顺利,他们没费什么劲儿就找到猎户,因价钱给得高、量又要得大,那猎户直言做不了主,全无戒心地将三人引入深山。
  生意谈判以汪伦为主,青儿只扮作他的副手没怎么讲话,肖二身为随纵自然更加沉默。
  汪论是个谨慎的人,又办老了案子,这次进山只为摸底,并不想打草惊蛇,顺利谈妥了皮草买卖就出山了。
  却不想阴沟里翻船,一行人居然在出了匪巢之后中了埋伏!

☆、第二二四章 黑手竟是他!

  青儿也没想到此行如此顺利,一蹦一跳地窜在最前边,站在桥头回首看着山林的美景,心中却全无欣赏之意。
  她心想这石桥立在此处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勇”之势,要不是有此屏障,这些猎户也坚持不到今天。
  想到这里不由皱了皱眉,下定决心要帮他们翻案!
  大理寺既已插手此事,就一定要还山中百姓一个公道,使他们日后不必再藏头缩脑,背负着匪号过日子。
  青儿长叹一声,不意对上肖二一脸关切的神情,不由笑道:
  “看吧,就你瞎紧张!这里不过就是普通寨子,有什么危险?他们只是些受不了官府盘剥的百姓,无奈藏身于此而已!哼,我倒想查查那些税收都流到什么地方去了?”
  汪伦冷笑一声:“这不是明摆着……”
  话还没说完,就听“轰”的一声巨响,突然地动山摇一般。
  青儿下意识闭上双眼,用手护住头顶,只觉得脚下一虚,她还没来得及喊出救命,就被肖二抱着飞了出去。
  她下意识紧紧地抱住肖二不放手,直到肖二再三提醒她已经着地,这才睁开眼,却只见周遭尘土飞扬,什么都看不真切。
  青儿手捂胸口吁了一口气,才发现没了汪伦,急着叫肖二去救。
  不料肖二瞪着眼四下看了半天,冷冷地说:“有人在这里设下火药炸桥,是针对咱们的。此处仍很危险,我寸步不会离开你!”
  青儿立眉骂道:“我现在很好,可汪伦更需要你!”
  肖二却坚定地说:“同一个错误,我不会再犯第二次。上次我差点害死九爷。永远没有下一次了!”
  青儿气得直翻白眼,却无言以对,她明白上次的事对肖二的打击。
  他本是万一挑一的好手,只因一次大意差点丢了性命,虽得九文出面保住性命,却一直耿耿于怀。
  青儿知道说不动他,气得辨认了一下方向。疾步向石桥方向走去。一边走一边气哼哼地嚷道:
  “你牛,我指使不动你,我自己去救人!”
  肖二也不和她争。只影子似的紧紧守在她身后。结果二人还没走几步,就听到汪伦的回应,这个命大的居然毫发无伤!
  三人均未受伤,这才有心思回头去查看石桥。
  可能火药威力有限。石桥只被炸毁了三成,可桥面上深深的裂纹仍让人看了不寒而栗。
  炸桥的动静太大。没一会儿就跑来了几个山寨的人,大家隔在两岸大眼瞪小眼看了半天,喊了几句话就各自散了。
  其实不用喊话,青儿也明白此事与山寨无关。而是暗中黑手干的,也就是上回派人在客栈偷听的人。
  看来敌人已经沉不住气了!
  由于青儿和汪伦是光杆司令,除了肖二再没有别人可以依靠。因此汪伦决定暂不再动作,坐等大理寺回信。
  三天后大理寺回信。李万坚信中说白大人已将此事禀明朝廷,要他们务必彻查!
  同时,燕州牧刘权不日将亲赴平县协助办案,有任何异动随时汇报。
  青儿看到信不由舒了一口气,有了州牧大人,他们两个光杆司令终于有了依傍,再也不用提心吊胆的查案子了!
  她开心地望向汪伦,却见他一脸阴霾。
  汪伦半晌才压低了声音说:“陆青你想过没有,黄县令既然发现王县令的秘密,为什么不速报燕州牧刘大人,而要报大理寺彻查?”
  青儿只觉得心脏猛得一顿,这的确不合常理了!
  她突然觉得双腿有些软,一屁股跌坐在椅子上,脑子里却转个不停。
  如果说初到平县时,黄县令才“失踪”四天的话,那么如今已是十四天,可以认定是遇害了。
  也就是说黄县令独自办案的可能性被排除,他是被人灭口了!
  黄县令发现了王县令的秘密,不通知直属上司却上报大理寺,现在又被灭口,如此种种……
  青儿颤声问道:“你的意思,黄县令怀疑的是州牧刘大人?”
  “不清楚!我们手头的东西太少,无从判断。这是一种可能,还有一种可能——是县衙内部的人做的。总之咱俩现在谁也不能信,当务之急要把最新的情况报给大理寺,请大人速速加派人手!”
  说罢汪伦便开始写信,青儿在一边暗自琢磨。
  她这次来得本来极为勉强,心里一直挂着张文远的事,起初对这个案子没没上心。
  然而王县令所做所为实在太令人发指!
  好好的平县被他搞得民不聊生,逼良为寇,甚至为了邀功,竟杀戮三百多无辜百姓充作土匪!
  青儿本想等州牧刘大人到了,再加上汪伦就能把事摆平,为黄大人和枉死的百姓们讨回一个公道。
  然而,她太乐观了。
  幕后黑手极可能正是这位刘大人!
  如果这样的话,就算黄县令是被县衙里的人办的,只怕听命于刘大人的可能性也更大些。
  现在的情况是,这个案子只能靠她和汪伦两人办,衙里的差人都不能用。而刘大人到了平县后,他俩将会被死死监视住,甚至有性命之忧!
  既然黄县令没留下更多线索,或许应该查查第二位死在这个位子上的张县令了?
  因此,青儿带了肖二去县衙找张县令的线索,许县丞热情地接待了他们。
  这位许县丞四十六岁,在这个位子上已经待了小半辈子。
  青儿在大理寺审科考弊案时虽没亲自主审,但那个审案密度不是一般情况能比拟的,因此虽然仍算新手,多少也不再算外行了。
  她同许县丞聊了一会儿就觉得此人有些迷糊,而且对县丞的位子挺满意,心里对他不再那么堤防。
  青儿故意将话题转向张县令,可惜许县丞印象不深。也难怪!这个倒霉蛋儿到这里不到三个月就横死了。
  只不过按照许县丞的说法,张县令却不是被土匪杀死的,而是行船遇到风浪,溺死在水中!
  青儿听罢不由心下一振,看来这个倒霉蛋也死得有古怪!
  她故做平静地询问:“我来了已有十天,倒没听说咱们这里还有湖?”

☆、第二二五章 内鬼

  许县丞客气地笑笑,恭敬地说:“是下官说的不清楚,张大人是接到州牧刘大人的令,在去燕州途中遇难的。对了,地点就在三百里外的白川。”
  又是燕州牧刘大人!
  看来张县令的死也与他有关。
  这么说来,或许倒霉蛋张县令也发现了什么重要线索,才被灭口的?
  想到这里,青儿灵机一动,索要当时张大人接到的那封信。
  许县丞微微一愣,倒没说什么,起身引着青儿去了阵放卷宗的房间。
  他二人才刚进门,就见一个人慌慌张张从里边快步出来,许县丞见了似乎也有些诧异,转而又热情地向青儿引见县尉钱大人。
  钱县尉虚应了几句又匆匆走了,青儿装糊涂地对许县丞笑道:“这位钱主薄看来是个急性子,还没聊两句就急着走了。”
  许县丞不好意思正面纠正青儿,委婉地说:“呵呵,大人说的是钱县尉啊?大人不要见怪,我们这里所有巡缉盗贼、平治道路、稽检囚徒的活儿全归他一人管,他总是这么忙的。”
  青儿见他如此迟钝不由暗笑,拍了拍脑门笑道:“哈哈,是我说搞错了!这几天睡得不好,脑子也不好使了,看他从这里出去就以为他是主薄。”
  许县丞了一边找东西,一边歉意地随口笑道:“嗨,王主薄回乡探亲去了!偏巧两位大人驾道,要什么都找不着。好在钱县丞热心,总帮我登梯爬高地找卷宗,不然我这老胳臂老腿儿的……呵呵。”
  青儿眼睛一亮,原来是他!
  她从县衙回到下处。急忙找到汪伦商议此事,二人都觉得钱县尉极为可疑,很可能与张县令的死、黄县令的失踪有关。
  二人商量良久,却苦于手中没有任何过硬的证据,那张黄县令的人名单又算不得铁证。
  汪伦措词了良久,不敢把案情写死,又生怕写不到位。不能引起上司的重视。二人商量了半日才定稿。快马将信报回中都。
  想到回复还要再等十天,二人便商议着在刘大人赶到之前,抓紧时间找证据。因此带着肖二成天泡在县衙。
  他们一会逼着钱县尉去找黄县令,一会又拉单子催许县丞翻卷宗,但无论怎么查,剩下的卷宗就像水洗过的。再找不出半点有用的东西。
  不知道是不是他们的催逼奏了效,三天后平县发现一具无头男尸。浑身*。经县衙多人指认,证实死者正是消失了十余天的黄县令。
  自此,平县已经确认连续横死了三位县令!
  汪伦赶紧向大理寺修书,他的书信才将将发出去。燕州牧刘大人就抵达平县,亲自拜见两位大理寺寺直。
  其实州牧是四品封疆大吏,而寺直不过区区从六品的芝麻官。然而两位寺直是代表大理寺出使推按,地方官自然不敢怠慢。
  三人扯了会儿不痛不痒的官话。接下来就是接风酒。
  虽然明明州牧刘大人才到,但这里毕竟是他的一亩三分地,由他坐东为二位中都特使洗尘。
  席间县衙几位官吏往死了灌酒,汪伦和青儿使出浑身解数招架,总算存了一丝清醒回到下处。
  只是人到了客栈,再用什么解酒汤也不管用了,二人谁也没抵过酒劲儿,没一会儿就睡死了过去。
  第二天,州牧刘大人毕恭毕敬地陪着两位寺直办案。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竟无一人提验尸的事。不止刘大人不提,连汪伦也不提。
  青儿见隆冬已过,白天的温度早在零度以上,黄县令的尸体再不验就来不及了!
  虽然她不懂专业知识,却明白时间拖得越长,越验不出结果来。
  就这样熬到第三天,青儿终于忍无可忍,挺身站出来催着要为黄县令验尸。
  刘大人并未阻拦,毕竟无头尸案谈不上为死者留全尸。
  青儿没想到他拖了两天居然这么痛快就答应了,怕他再做什么手脚,提出要旁观。
  她的这个要求不止让刘大人震惊,甚至连汪伦听了都大张着嘴,半天合不拢。
  从汪伦的态度来看,这家伙一定没参与过这个环节,也不认为这事与寺直有什么瓜葛。
  青儿想到她才入职时,汪伦带她进死囚牢时得意的神情,还以为他这样有经验的寺直什么都见识过!
  又或者是歧视?
  她突然想到凉州拜访吴仵作的情形,可能验尸这工作在隆昌国人心中太肮脏下贱吧?
  管他的,青儿才不在意这些人的看法!
  她捂着手绢,直挺挺地站在仵作旁边看了个全程。
  期间,她一直努力让眼睛不离开尸体,同时还要强忍着翻江倒海的肠胃,以至于根本没顾过来细看。
  然而青儿坚信,只要守在这里,仵作就不敢在她眼皮子底下搞鬼。
  验完又等了很久,仵作才上来报告。称死者系后脑受钝物大力击打致死,死者无反抗,无其它伤痕。一击毙命,应为惯犯所作。
  随后,钱县尉也上前呈报他的查案结果。
  他推断黄县令系独自微服查案时被歹人从背后击倒,由于力度过猛一击致命。后歹人对黄县令进行洗劫,盗走包裹、衣物等东西。
  刘大人又问许县丞,黄县令生前有无独自查案的习惯?许县丞回县衙众人均能证明确有此习惯。
  青儿对此毫不怀疑,她和汪伦不也同样不敢用他们办事吗。
  只是她不同意是劫杀,大声质疑道:“请问钱大人,抢劫不过图财,何必害人性命?再说劫杀又为什么要分尸?把头颅割下来,再丢到另一处,不是增加了被旁人发现的可能吗?”
  钱县尉被青儿问得一愣,磕磕巴巴搪塞了半天,却不能自圆其说。
  青儿和汪伦还没来得及再说什么,刘大人猛得站起身大步走过去,将钱县尉狠狠地斥责了一顿,并命他速速细查,限十日内必须查出真凶。
  汪伦也站起身,大赞刘大人御下有方,治理得力等等。
  青儿则站在一旁不作声,心下诧异几时变成她唱黑脸,汪伦唱红脸了?

☆、第二二六章 接驾

  西在信中千叮咛万嘱咐,三令五申命她不要涉案过深。这要是被西知道她唱黑脸,一定又要挨训了!
  然而黑白脸一分,再想改就没有可能了。
  算了,就当是为了这些屈死的冤魂,她再拼一把吧!
  此后,刘大人日日恭恭敬敬地陪着二位寺直办案,直到刘大人定下的第十天到来。
  然而,钱县尉仍坚持是劫杀,只是还没有找到杀人凶手。
  不过他倒也不是一点儿进展都没有,钱县尉找到了黄大人的头颅,凑成全尸,为黄大人下葬了。
  青儿本也没指望他能破案,倒也谈不上失望。
  况且昨晚他们接到了大理寺的回信,伟大的寺正李万坚原来早已从中都动身,亲自来督阵了。
  按信中的日期推算,应该这一两天就能到达了!
  青儿从来没有这么迫切地渴望见到某人,而且这个人还曾大大地看不顺眼。
  没想到离开中都没多久,连惹人讨厌的李万坚都如此让人怀念了。
  她盼着他能早点儿到,好为他们撑撑腰,好正正经经办这桩案子,而不是天天这样穷耗着,说些言不及意的废话,尤其还是和第一大嫌犯。
  青儿正胡思乱想之间,刘大人突然放下手中的书信向汪伦问道:
  “鄙人刚收到州里转来的大理寺函,言寺正李成坚李大人不日要莅临平县,汪大人可曾听说此事吗?”
  汪伦笑着回说已经收到消息,李大人今天不到,明天必至。
  刘大人一听慌了手脚,忙着人去城门处打探消息。匆匆起身告退去筹备迎接钦差大臣的事宜。
  霎时,偌大一个大厅只剩下了青儿了汪伦两人。
  二人对视一笑,都觉得心下一派轻松。这些日子他们坚持地可是不易,好在终于盼到了黎明。
  他们俩也不敢怠慢,匆匆回到下处换朝服去城门迎候。
  到了城门,二人才发现刘大人已率着二十多号官吏侯着了。
  青儿来了这么久也没见过这么齐的队伍,不知道刘大人从什么地方这么快把他们全拘来了。
  不知等了多久。青儿觉得她快冻得快没知觉的时候。才见一名小吏疯了似的大叫着跑来:
  “来,来了……”
  刘大人忙指挥众人跪在地上,他为大家布了半天阵。本人也规规矩矩地跪下去。
  青儿跪在人群中不免有些小得意,心想你刘权也有怕的人,也有怕的这一天!
  现在姑奶奶的大老板亲自出马了,且让你看看我怎么主持正义。为屈死的三百三十口冤魂向你们索命!
  少时只听马蹄声响,只见远处一阵烟尘。青儿不由诧异地看向汪伦,难道大理寺到了州县这么大派头?
  汪伦也一脸迷惑之色,看着青儿微微地摇了一下头,又跪了下去。
  一片烟尘之中。慢慢隐现出两辆马车和两队人马。
  随着马车越来越近,青儿他们也渐渐被尘土包围起来,鼻子里全是土气。呛得喘不过气来。
  可马车上的人还没动静,刘大人和汪伦也还老老实实地跪着。大家也只得继续喝土。
  青儿细看了看众人,大家都跪得笔杆条直,青儿强忍了一会儿还是不管不顾的拿手绢捂住口鼻,少吸一口是一口,她的肺还要呢!
  她偷眼看见后面马车下来两个人小跑到第一辆马车旁候着,为首的正是她盼望已久的李万坚,看样子还有更大的官来了,难道是白大人?
  青儿在西域遇到乔装成员外的白大人时,就对他印象非常好。虽然一直有点怵他,但心里喜欢,觉得他周身都散发着一股凛然正气。
  心里不由盼着要是白大人就好了,平县百姓就真得有盼头了!
  她伸着脖子等白大人出来,可身影一晃出来得却是位穿紫袍的高挑身影。
  这抹身影太过眼熟!
  青儿不由定睛细看,乖乖了不得,这……这不是九文那厮吗!
  她向两边的马队看了看,这才明白过来,原来这些都是九文的亲兵,数一数竟有二十人之多。
  本来青儿一直担心刘权连杀两位县令,死罪难逃,生怕他狗急跳墙做出什么更疯狂的事情。
  可好!现在有了九皇子和他的亲兵,总算能把心放回肚子里了。刘权就是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动皇上的儿子,那可是灭门之罪!
  青儿欣喜地随着汪伦步出人群,向九文行礼。
  九文散漫地胡乱点了点头,眼睛一晃凝在青儿脸上叫道:“咦,青儿!你怎么在这儿?”
  青儿翻了个大白眼,心想我是大理寺寺直你又不是不知道!
  转念一想,她还真是太久没和九文联络了。先前托人家帮忙虽然乌龙了,可人家并没少费心。
  后来却再没联系过九文,这次出来办案也没先支应一声,还真是她理亏在先。
  唉,可有什么办法,谁让她摊上了一个醋坛子!
  青儿想罢才要回话,却突然觉得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射到她身上,才想到九文的身份,忙躬身规规矩矩回了话。
  九文勾了下唇角没说什么,这时刘大人忙凑近点头哈腰地赔不是:“下官实在不知道九皇子大驾光临,要是早知道……”
  九文不等他说完,摆手说道:“这里暴土扬尘的,刘大人就别整这套虚礼了。要我说咱们还是换个地方,也别让诸位大人在这里接着喝风了。”
  刘大人忙笑着迎着九文再次上了马车,他自己上了一匹马在头前领路,把众人引到县衙。
  青儿跟着李万坚、汪伦二人往县衙中走,第一次觉得进县衙大门不用提心吊胆,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一把了。
  随后的接风宴李万坚、青儿、汪伦他们三个大理寺的人被分在不同的桌子上,也没个机会向李大人汇报案情。
  饭吃了大半天,之后又开始忙着搬家!
  都知道县衙连出三条命案不大吉利,刘大人本拟将大理寺众人安置在平县最大乡绅的别院中,连屋子都收拾出来了。
  不想九皇子居然现身!
  这下乡绅的别院也又不够格儿了,可一时之间这小小的县城哪里能找到合适的地方?
  好在九皇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