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秀田园_果无-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93章 突破

    狐小媚突然觉得这么一件看似非常简单的案子也令人沉思起来。

    卫子瑜显然早想到了这些,他面无表情的看着周成器,再次道:“你回去可有证人?”

    周成器白着脸摇头。

    “倘若你没有人证,那就无法证明你所说是事实。本官再问你一次,你可有证人?”卫子瑜一脸肃然,眉目森森盯着周成器,仿佛只要他摇头,下一刻就会立马被带走。

    周成器面无血色,脸白如纸,浑身哆嗦,卫子瑜的意思他哪有不明白,可他心乱如麻,确实找不到有力的证据证人,他不停摇头,嘴里喊着:“大人,我是冤枉的,不是我,大人,真的不是我……”

    杀人劫财,死到临头不知悔改的人多的是。

    卫子瑜抿了抿唇,阴沉的天黑云飘飘,不知何时就会下起雨来,看来只有将人带回衙门再接着审问,他主意一定,轻喝一声:“来人……”

    周成器吓得整个人一瘫,软在地上不停大叫起来:“大人,冤枉,大人冤枉啊……”

    卫子瑜旁边两个衙役上前一左一右将他架起,周成器顿时脸如灰败,刚才还公正严明的青天大老爷怎么突然就变成了索他命的阎王,不知他哪来的力气,一把推开两边衙役,往前两步扑通一声跪在卫子瑜桌前,抓住他的脚,不停的道:“大人,冤枉,大人冤枉啊……”

    惶惶欲绝的喊声叫的院内外的人个个听得心惊胆颤。被隔出一段路外看热闹的众人不知里面究竟发生了何事,只听声音都让众人露出不安的神色。

    狐小媚看着不忍,便出言好心提点周成器:“回家没有有力的证人,途中遇见的也算。”

    所有人偏头看向狐小媚,卫子瑜深遂如炬的目光盯得她浑身不自在起来。卫三娘和狐大友更是吓了一大跳,卫三娘忙走过来抓住狐小媚的手,干笑对卫子瑜道:“小孩子,不懂事。”脸色十分难看,拽着狐小的手生疼,生怕卫子瑜下一刻就下令将这个扰乱公堂的人抓走。

    虽然这里不算真正的公堂。

    卫子瑜盯了狐小媚好一会儿,才慢悠悠的道:“我看她可不像是小孩子。”

    说得卫三娘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谁知。下一刻。卫子瑜就对着正欲拉走周成器的两个衙役摆手。周成器听见狐小媚的话,此时正费尽心力在脑子里收刮当夜到底有没有证人。

    可是将当夜的事情来回过了两三遍,他发现竟然真的没有。不由一瘫坐在地上。一脸绝望的道:“没有。可真的不是我。”

    卫子瑜没有理他,反而看向坐在厨房门槛边的狐小媚,朝她挑眉。

    仿佛在说,他说没有。你还有什么招?

    狐小媚一脸郁闷,这卫大人什么意思。抿着唇。道:“就算没有人证,你回家的途中总要经过许多人家外,难道就没有听到什么,你若能说出来。到时候再请那家人出来对证,若你说对了,便也可以当作证据啊!”

    卫三娘怒目瞪着狐小媚。差点把手捂住她的嘴巴。

    这是作死呢,怎么敢和卫大人抬杠?

    狐小媚的话让周成器眼前一亮。忙道:“有啊,有啊。”

    嘿,还真有!

    “我到家时,我爹和我娘还没睡,两人不知为何正在屋里争吵。”

    狐小媚脸一垮,就听卫子瑜道:“这不算。”

    周成器苦着脸又想了想,最后果真想起一件事:“我回家时大约是亥时中,那时候王长生一家应该还没睡。因为经过他家门外时,听到王长生咳嗽的声音,后来他两人在屋子里不知道在说什么,相氏好像哭了,接着就听相氏敲王大娘的门,说是王长生咳血了,要去请大夫,结果相氏走到门外,又被王大娘给叫了回去,我本来还想倒回去问问她要不要帮忙,结果就听到关门声,后来我就回家了。”

    王长生家和周成器家隔着两家人,如果周成器说的是事实,那么他也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返回老李头家,再杀掉老李头,自然而言就解除了嫌疑。

    卫子瑜马上请了王长生和相氏进屋,王长生病重的事两夫妻从来没在外面说过,相氏也不想让村里的人知道,免得有些人说三道四,影响王长生养病,此时卫子瑜问起,她自是不敢撒谎。

    后来又去王长生家请了王老太婆过来证实,确实那夜那个时辰王长生吐血了,相氏要去请卫大河过来先瞧瞧,王长生咳血也不一次两次了,王长生和王老太婆觉得请卫大河也是白请,还是得到镇上去看,两婆媳妇当时还为请不请卫大河的事在屋子里吵了一架。

    如此说来,周成器确实不是杀老李头的嫌疑。这样一来,杀老李头的凶手便是狐家村外的人了!

    剔除狐家村人的嫌疑,卫子瑜专心将眼光放到别处,他又去了老李头家。

    天上的乌云飘来飘去,影影绰绰的阳光时隐时现,就像人的生活起起伏伏,变化无穷。风欲起而树不止,怎么也吹不散天上的那边黑云,阴沉的天总让人感觉闷闷的,想要释放心中的一口浊气。

    阴天总会让人感觉闷闷的,狐家村的人不仅要迎接那变幻的天,更在等待官府的人揪出那狡猾的凶手的真面目。

    周成器几人被单独带到狐小媚家审问,这引起不小的骚动,而周成器竭力的辩白喊冤声让所有人的心都紧紧揪着。

    就在周成器刚被证实与老李头被杀案无关的时候,案件突然又有了一个新的突破。

    周成器的娘周老太婆巍巍颤颤的走了进来,后面跟着不情不愿的周老头子。周老太婆一进院子就跪在地上请求卫子瑜怒罪:“……民妇一家无知,还请大人怒罪啊!”

    卫子瑜见这老太婆吓得不轻,一身哆嗦抖个不停,脸上神色稍缓,宽尉周老太婆:“老大娘,您与本案无关,无需如此,快请起吧。”

    周老太婆不肯起身,执意跪在地上,接着说出一番令人砸舌的话:“……老头子原本是诈他的,哪知道他当了真,拉着我家老头子说了一阵悄悄话,让他不要到处声张,末了还摸出二十个铜板给我那老头子,我家老头子眼皮子浅,就接下了银子,果真没对其它人提过。老李头素来就是个好吃懒做的,后来老头子转弯抹脚问过他一次,他说是发了一笔大财,但也没说具体说是啥……往日我们胆小,怕惹事生非,没有说出来,忘大人恕罪,不过,这事确实与我小儿子无关啦。”

    原来,某日,周成器的爹周老头子在集市遇见老李头,见他又是买酒又是买肉,周老头子便拿话酸了他几句,笑话他替人跑腿。狐家村的人谁不知道老李头家里困难,怎么可能买酒买肉。

    老李头见周老头子瞧不起他,脖子一硬,趾高气仰的告诉他:“什么跑腿,这是我自个儿花钱买的。”

    周老头子哪信,一脸怀疑:“你一个老光棍哪有钱买这些,别唬我,我看你八成是又借了谁家的钱来买吃食。瞧你那没出息的样,几十岁的人连个酒钱都没有。整日的东借西凑,你也不嫌日子过得噪得慌!欠了多少债都没还上,还好意思吃酒吃肉?”

    老李头被他说得脸色通红,瞪着眼睛骂道:“你个老不死的,老子吃酒吃肉你管得着吗?什么借,老子以后每顿都好酒好肉还真不用跟谁借。”

    周老头子见他说得认真,心里真有些不确定了,看老李头手上提的酒肉,他肚子里的蛔虫也出来了,便激他:“这是你自个儿拿钱买的?别骗我了,有本事让我看看你兜里的银子。”

    老李头现在有钱了,只怕别人不羡慕死自己,当下就从裤腰里拉出一个钱袋子,里叮当铜板响,听起来数量还不少,周老头砸舌,老李头更加得意,慢悠悠打开钱袋,随手就倒了一把铜板出来,在手上掂了掂,冲周老头子扬声道:“看见没有,老子现在有的是钱。”说不出有多得意。

    一袋子的铜板,少说有几十文,周老头眼睛都看直了,加上老李头买酒买肉的钱,恐怕得好几十文,再看老李头得意的样子,周老头猜定他手里头肯定不止这么点钱。

    立马换了脸色,笑着跟老李头打哈哈,要他请自个儿吃酒。老李头当时想也没想就拒绝了,说自个儿有事,也不知道是因为周老太头说些好听的话,还是他真发了财,临走前居然还给了周老头子二十几个铜板,说让他自个儿去买酒。但嘱咐他这事不能拿出去说。

    周老头想着日后还去老李头那儿诓酒喝,这事果然没跟任何人提起过,后来有一天喝醉了迷迷糊糊的说酒话,被周老太婆听到,第二日周老太婆问他,这才知道还有这么一回事。

    至老李头说的发了大财,周老头确实不知道究竟是啥。后来没过几日,老李头就死了,还是被人谋害的,当时周老头和周老太婆都吓了一跳,猜测是不是与老李头所说的那什么大生意有关,所以也不敢吱声。直到今日,周成器被衙门的人叫走,在外面都听到他悲惨的喊冤声,周老太婆心痛儿子,硬拉着周老头来投案。

    周老太婆交代的这事可谓是一个重大突破。

 第94章 眉目

    究竟是什么事让老李头当时连酒舍不得给周老头喝一口,反而愿意破费二十几个铜板。他能如此大方,证明手里头的钱还不少。但是,衙役在周老头家找了个遍,并没有找到钱财之物。

    不光狐小媚,卫子瑜也疑惑了。

    但是好歹让案件有了个方向。

    卫子瑜让人将老李头家里外重新搜了个遍,同样一无所获。最后破天荒的他问狐小媚:“你如何看?”

    狐小媚面上一脸郁闷,就因为她在卫子瑜审问的时候提点了周成器一下,卫子瑜到老李头家来的时候,便将她捎上了。虽然她心里挺高兴,但怎么也不能表现出来,不然一定让卫子瑜瞧出她是故意的。

    这个时代当朝为官的大多是男子,但也有女官,往小地方说,当女捕头的也有。她现在还没有确定自己将来走什么路,但能和卫子瑜这样的人拉上关系还是不错的。

    对整个案件,狐小媚还是基本了解,她心中有自己的想法,一是老李头的死因;二是凶手的动机。只要找到凶手的动机就能知道他是如何行凶的。

    两件事,找到老李头的死因似乎要更容易一些。狐小媚怀疑是服用了某种令人昏迷或者致幻的药物,所以,才让老李头临死前没有多余的挣扎。

    想到这儿,她忽然眼前一亮:“老李头平日是要抽烟的。”

    这话立刻提醒了卫子瑜,也怪他一时疏忽大意,只觉得这是个小案件,却遗漏了这么大个线索。老李头的烟杆没有找到,屋子内外没有一丝抽烟的痕迹。所以,卫子瑜下意识认为老李头没有抽烟的嗜好,便没有找唐大明确认。谁能想到一个小村子里案件,凶手会如此心细如发。

    这样看来,老李头很有可能是通过抽烟将药物吸进去的。

    当即,卫子瑜立刻派人到处搜索,东西没有在屋内。那便是被人丢了出去。田地里不可能,因为乡民干活很容易就被发现,因此。最大的可能便是被丢在了山上。

    他派了几人沿着山路搜寻,唐大明也组织了一些乡民帮着寻找。

    一个时辰过后,老李头的烟杆果然在山上找到了。衙役小心的将烟杆装好,里是否有其它药物。得拿回去检查。

    接下来要找的另一样东西便是钱财。

    老李头既然都打算弃农田不要,那家里肯定还有其它的财物。

    不过。屋子内外,包括院内院外,连门口那两棵树都被掘地三尺,仍然一无所获。众人一时想不到老李头能将钱藏到什么地方去。

    对于窝藏脏物,狐小媚在现代没少见,各种方式花样。层出不穷,但是古代乡下人除了自己家里。埋在地下,又没有亲人,就再无其它地方了。而且,这东西一般不可能藏得太远。

    卫子瑜又让人将屋子里的东西全部搬出来,将两间屋子每寸地方都仔细看过,只要发现土有被动过的地方,马上令人挖开。连几个棚也没放过,不过,仍然没有找到想要找的东西。

    狐小媚觉得如果老李头没将财物放在家里,那一定在外面,也不会太远,无论他放在什么地方,但那个地方必定是属于他自己的地盘才行。

    她将自己这个想法告诉了卫子瑜,卫子瑜看了她半响,终于想到了一点。

    他带着将院墙外的泥巴统统刨开,发现没有,站在院门口看着那两棵被拔起的树半响,突然匆匆去了老李头的菜地,发现有一块角落的土果然要少些,他马上让人从那处开始挖,皇天不负有心,在离地下两尺的地方,终于发现一块布包,打开一看,里面有几块碎银子,加起来有二十来两的样子,还有一只晶莹剔透,成色上佳,十分漂亮的翡翠耳环,那耳环乃上品翡翠做的,不仅质地好,而且做工十分精致,被人精细的雕成牡丹的样子,再翻过来一看,有一面上面刻着一个字,非常小,不细心是发现不了的。

    光看这质地做工就知道这耳环不是一般人的。

    老李头怎么会有这种东西?

    众人面露惊讶。可谁也不敢问。

    卫子瑜看着手中的耳环,不知道在想什么,皱着眉头,阴寒着一张俊脸,他眉于间隐忍着怒气,周身散发着凌冽的气势。

    这还是众人第一次看这个年轻的卫大人如此生气!

    就是刘衙役看着那只耳环也不敢上前打扰卫子瑜。

    好一会儿,卫子瑜将耳环收好,同样留着一个衙役,拿着老李头的那只烟斗,带着其它人匆匆离开了狐家村。

    卫子瑜一走,众人算松了一口气,虽然不知道案子究竟是破还是没有破,但看卫子瑜的表情不难猜出他已经发现重大线索。

    老李头无亲无故,死了身后事只有唐大明帮着办,村里人合伙凑了点银子请了道士。

    吃过响午,那道士就来了,唐大明带着几人帮着简单的布置了灵堂,道士吹吹打打一阵。又选好日子,狐家村的人集体帮着把老李头下葬,虽然生前不讨人喜,但总归人已经死了。

    尘归尘,土归土,一切尘缘了。

    老李头的身后事料理好,没过几日,衙门就给唐大明传来消息,杀死老李头的凶手跟狐家村人没有关系,凶手另有其人。让唐大明等人也不要管此事,这事就由衙门一力处理。

    前阵子进了贼,现在又闹出人命,衙门的人少不得叮嘱唐大明要让村子里人注意安全,夜里记得关紧门窗户。众人都在猜测凶手到底是何方神圣。

    来来去去过了半个月,而此时也已进入深冬。

    每日清晨起来都有厚重的晨雾,幸好狐小媚有先见之明,让卫三娘将以前破旧的衣裳一块一块缝在一起,做成衣模样的夹衣。然后将夹衣夹在做好的衣裳里面,一件衣裳夹两件夹层,这样比平常的衣裳要厚一些。

    饶是这样,清晨起来的时候她还得在面上加一件棉褂子,整个人裹的严严实实,干起活来自然笨手笨脚。这让狐小媚十分郁闷。

    她想到了二十一世纪的羽绒服,如果这个时代有一件这样的衣裳哪还会像现在这样穿得跟个棕子似的。羽绒。也就是鸭绒。用鹅绒也可以代替。御寒能力十分好,不仅比棉袄薄,还更暖和。

    可是上哪去找这么多的鸭绒?只能花银子去收购了。乡下普通百姓人家谁家能经常杀鸭宰鹅的?只有大富人家顿顿鸡鸭鱼肉。

    到时候收购来的鸭绒用不完,就让卫三娘做成夹衣拿去卖,这好东西只要传开了,铁定买的人很多。

    普通人家冬天穿的都是棉袄。富贵人家有大氅可以用,但大氅虽然暖和。脚下却捂不严实,要灌风,如果穿上羽绒服,哪还会怕冬日里在外站久冻着。

    狐小媚越想越觉得这主意很好。

    于是晚上吃饭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狐大友等人。

    一家子全都吃惊的看着她。

    狐篱香更是伸手摸了摸她脑门:“老二。你脑子没烧呀!”

    这时代哪有羽绒服这种东西,狐小媚也不怪几人会是这种反应,她当即拿家禽作起比较:“……咱们穿得再厚冬日在外面站久了也是手脚冰冷。非得进屋烤烤火才能缓缓,你们谁瞧见鸭或鹅怕冷还要去烤火的?”

    嗨。这么一想,果真是的!

    几人不得不点头承认,家禽确实不怕寒冷,特别是那鸭和鹅,冬日里还能下河游水。夜里躲在棚里就歇了,不用东西垫,不拿稻草盖,咳咳,畜生睡觉本来也不需要盖东西的。这样,也不曾听过鸭鹅有受风寒的死的。可见这鸭绒鹅绒确实能御寒。

    像这种东西用途当今世上没几人能想到吧?

    狐大友摸着下巴目光炯炯的看着狐小媚:“这主意都能想到,老二你这脑袋瓜是咋长的呢?”

    “是啊!”卫三娘也一脸深思的盯着她看:“以前笨得要死,这会儿咋能有这么多鬼主意呢!”

    狐小媚毫不心虚,反正狐大友和卫三娘对她的改变已经习惯,一脸笑嘻嘻的接着道:“爹在集市卖豆花去跟人多打听打听,瞧瞧哪里有专门饲养鸭或鹅的,到时候咱们花些银子先去订上一些。”

    “还要预先付银子?那得要多少钱啊?万一给了银子没拿到东西咋办?”狐篱笆叫道,他们家现在好不容易手头宽裕些,莫为了这一点鸭绒竹篮打水一场空。

    “你个小屁孩懂什么。”狐小媚对他翻个白眼,向狐大友和卫三娘解释:“这鸭绒咱们肯定要去买一些的,先拿回来自个儿家里人缝几件衣裳穿,好过这个冬天。其它的全部做成夹衣拿去卖。这好东西只要识货的人肯定会买。”

    至于怎么买,狐小媚已经想好了。

    “一件夹衣就用二两鸭绒好了,每人先做一件穿上,等以后鸭绒收购多了,再添。对怎么购买这鸭绒,一两鸭绒五个铜板吧,一件夹衣的成本就是十个铜板,卖出去的价翻倍。”

    这个时代人们还不知道鸭绒的用处,平日鸭毛和鹅毛都是丢掉的,现在能有人出钱收购这些人当然愿意卖掉。

    她为什么要让狐大友去打听哪里有鸭场和鹅场,因为一般人家户一两个月也难杀一个家禽吃,大户人家她们又没有关系,而且量也供不上她的要求。只有鸭场或鹅场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凑足鸭绒和鹅绒。特别是一到鸭和鹅换毛的时候,满地的绒。

    当然去鸭场或鹅场买绒还得找对人,那些什么管事就别去找了,因为人家一月的月钱也是好几两,怎么看得上几个铜板的小钱,只有那干活的粗使下人才会稀罕。

    有一点让狐小媚很担心,因为有钱人家不乏庄子别院,都有人专门种菜种瓜果,不知道这平日吃食的鸭肉是在外面购买还是庄子上也养?

    当然,狐小媚更倾向于第一种可能,毕竟哪个有钱人家愿意自己庄子上到处臭烘烘的!

 第95章 十三帮忙

    只为自己一家能穿更暖和一些,狐大友和卫三娘也愿意试试。

    第二日,狐大友挑着豆花到集市卖时,便向周围的摆摊的人打听,确实有专门养鸭养鹅的地方,但至于哪里有,便不知了。

    一连几日都没有消息,狐小媚有些着急,如果错过这个冬天恐怕只有等来年了。没有找到养鸭场,只有先到处去转看能否收到鸭绒,可是,狐大友每日要去摆摊,卫三娘这阵子也不得空。

    苘蒿菜种下去已经有二十多日,长得好的差不多已有一尺来高,再等个二三十日便可以采摘拿去卖了。

    可是狐小媚他们家的苘蒿原先瞧着长得还可以,这会儿日子一长便看出长势不好了,种子撒得也均匀,可长出来的苘蒿稀稀松松,不是这边长得密便是那边太稀松,要不然就是有一块地没长出来,长得也比别人家的慢。

    卫三娘觉着是可能水份不足,隔个几日便浇一次水,土地的湿润度是保持住了,可茼蒿菜的长势一点没变。

    狐小媚却觉得是菜种的原因。

    “旱地不好说,毕竟几年没种东西,这才是第一次,但咱们的菜地可是每年都种着菜的,娘,你再瞧咱们菜地的苘蒿菜,和旱地的一模一样。这根本就是菜种的问题。”

    卫三娘皱起眉头,她也这么怀疑过,但大家伙儿都是一起去领的菜种,狐大友亲眼见着卫七凤从一个袋子里给大家称的,这还能作假?

    若说卫七凤有些小心思,她不怀疑,可唐大明在这些事上从来都是公公正正的。但狐小媚的话也很有道理。那到底是啥原因?

    后来卫七凤无事的时候到各家的菜地去转了转,这么一圈下来她就发现了问题。有些人家的苘蒿菜长得和她家的差不多,也有些人家的比她家的好。

    比如,王长生家,王老太婆的,狐明赫家的等等,这些人家的苘蒿菜就和狐小媚家的苘蒿菜长得一样。东一块西一块。这边稀松,那边紧密。

    而另一些,如狐应天五兄弟。周成器家,张昌明家的,包括卫七凤自己的就长得很好。

    还有个把人家,如阮氏种的苘蒿菜长得一般。没有狐应天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