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秀田园_果无-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最好。不过……”狐篱香压低声音,保证自己的声音前后的人都听不见,只有狐小媚听得见:“十三到底是男子,你也别拿他的东西,用完就还给他。”

    “行。等找到地儿落脚,不用赶路了,我就把东西还给他。”狐小媚道。

    狐篱香这才放心了些。

    接下来两人都没再说话,一路上众人沉默无语。也没遇上一个人。这让狐大友和卫三娘等人心里直打鼓。

    等一行人到卫家镇时,天已大亮,街上寥寥无几的几个行人。

    众人直接到了指定的地方,镇郊西的一个平地。这里是镇长特意圈划出来供乡民们落脚的临时点。平地上已经连夜搭建了许多简易的棚,长长的两排,中间一条过道。几十间棚,用木头树桩打的桩子,上面和周围盖的稻草。

    每个棚有平常的两个屋子那般大,虽然四面八方都盖了顶,围了墙,只最前面留了一道小门,不过,可以想象,夜里住在里面那凉风飕飕的刺冷感!若是再下个雨,起点夜风,恐怕更睡不着。

    狐小媚光想想就打了个冷颤!

    棚已经搭建了几十间,有工人还在搭建,旁边有人不时的指挥,一个穿着衙役服的人站在平地中间和一个管家模样的人正说着话,人不多,却让狐大友和卫三娘心情稍微热和了一些。

    每一间都差不多,也没标注,不知道哪个村的住哪个棚,趁现在没人,应该先把住处找好。

    “爹,娘,我觉得咱们应该先去挑间暖和一点的棚。”狐小媚道。

    “嗯,先到先得,瞧这棚搭得有别有多简陋,咱们是得寻间严实点的棚才行。”卫大河皱着眉道。

    “可,这儿也没个管事的,难道任咱们随意住?瞧这棚里面也有这般大,不知道是安排多少人住的。”卫三娘站在一间棚的门口打量着里面。

    不管有没有管事的,但总可以找穿着官服的人问问。

    “爹,不如咱们去问问那位衙差大人吧。”狐小媚提议道。

 第152章 泥石流

    “爹,咱们去问问那位衙差大人吧。”狐小媚提议道。

    “嗯。”狐大友点头。

    两人正朝着那衙役走去,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而来,那马儿跑得着实很快,几个呼吸的声音就听马上的人“驭”的一声,接着从马背上翻身一跃而下,大步走到那衙役面前。

    “派去探查灾情的人呢?”

    来者一身长袍,不似官差,更不像平常人,神色严肃,说话中气十足,给人一种威严感,走起路来脚踏四方,稳重有力,跨步有力,落脚确无声,像似个懂武之人。

    他走到那衙役面前,很傲慢的掏出一块令牌。

    “那人会武。”十三突然道。

    众人俱是一愣,还没明白他说这话是啥意思,就突然听那人大喝一声:“命令昨夜就下,为何今晨才去查看?”

    衙役吓得脸都白了,那人一脸怒气,连训斥都懒得拂袖直接就上了马,勒着缰绳“驾”的一声,骑着马儿瞬间就没了影。

    此时已不再适合去“打扰”那位衙差大人,狐大友和狐小媚走了回来,几人看了看旁边的几个棚,还算搭得严肃,但是终究不是用黄泥砌的围墙,漏风是肯定的。除此之外,地面也并没铺任何东西,狐小媚看了几个住棚,终于发现一个地面较平,地势稍高,稍微平整一点的棚子。

    也不管行不行,大家伙齐齐将东西放在这间棚子的门口,正思忖着是不是要再找那位衙差大再问问,就见十三引着一个人走过来。

    “卫管事,您看咱们住这儿成吗?”

    卫管事是个五十来岁的精瘦男子。他扫了眼几人背后的棚,在一排棚的中间,又扫眼狐小媚等人,问十三:“全是你的家人?”

    “是。”十三道,指着狐大友等人一一介绍,又介绍相氏母子:“相大娘也是咱们村的。”

    “这住哪个棚可是有规矩的,你们这样乱挑起了样。后面来的人不是跟着乱来。”卫管事面无表情的道。

    “还请卫管事多多休惊。咱们这儿两位老人上了年岁,下又有孩子,都是些老弱妇孺。”十三拱手行礼。十分谦逊的对卫管事道。

    “是啊,卫管事,就容你多通融一下吧,再说。咱们出来的时候路上一个人也没有,想必很多人都不愿意到镇上来吧。”狐大友捧起笑容跟卫管事打哈哈。

    “上有老下有小的人家多的是。”卫管事一脸公事公办。接着又问:“你说你们是哪个村的?”

    “狐家村!”十三道。

    “狐家村?”卫管事拧眉瞧他一眼:“你们姓啥?”

    “咱们姓狐。”狐大友忙道。

    “狐篱白乃是我堂哥。”一旁的狐小媚忙补上一句。

    那卫管事立刻看了过来:“你们和狐先生是亲戚?”

    “是的是的。”狐大友忙道。

    卫管事绷着的脸缓了缓,思忖片刻终道:“那行。不过,这里面只住你们太大,到时候恐怕还得安排人过来。”

    “行行行。”狐大友应道。只要把这住处落实下来。到时候铺床的时候多占用些地方,又能安排多少人进来,而且他们一行本来人就多。

    得到应允。众人忙将东西全都搬进棚里,卫管事在门口站了一会儿抬脚就走。走出两步又倒过来问:“听说狐家村有个会做羽绒衣的姑娘,你们知道是谁不?”

    一众人齐齐朝狐小媚看过去。

    卫管事讶然。

    狐篱笆已经道:“当然知道,不正是我二姐嘛!”

    狐小媚朝卫管事露出一抹笑。

    卫管事只惊讶了下,目光将狐小媚从头到脚打量一遍,也不说话,摸着自个儿的下巴点了点头,就离开了。狐小媚不知道他问这话是啥意思,还有那点头的动作又是啥意思?

    不过,一个管事都知道她做的夹衣,可见羽绒服已经小有名气,可惜没遇上好时候,正该是羽绒服畅销的时候却遇上了这档子事。

    等到这一切雨过天晴,不知道羽绒服到时候又是哪样的光景了!

    住棚里宽敝,几人各寻了平整的地方,外面有准备好的稻草,狐大友和十三几人搬来厚厚的稻草铺上,狐小媚和卫三娘将东西放好,用稻草铺在地上,试了试,待坐在上面不烙肉,这才拿出一床旧被子放好。至于枕头,出门在外也没那么多讲究,拿了一个包袱将就枕着。

    将床位铺好,狐大友和卫三娘放下半个心,暂时不用担心泥石流。可坐在这空荡的住棚里,外面瘳瘳几人,又让他们心里憋着慌。

    “也不知道这泥石流几时来,若是一直不来,咱们岂不是一直要住在这儿?”卫三娘皱着眉道。

    一旁的相氏也愁眉苦脸。

    “应该不会太久的。”狐小媚想了想道。

    正说着话,外面有人声,似乎还不止一人。

    几人走出住棚,平地上有几人正说话。

    仔细一看,竟是狐应天几人。看到狐大友一家竟然这么早就在此处,狐应天几兄弟均有些意外。虽然有些嫌隙,但几人还是在一处寒喧几句。

    原来那日狐篱白回狐家村后,狐天应等人就准备着离开狐家村的事宜,同样因为迟疑,迟迟没走,但因这两日山峰河流异状发生,狐应天等人才决定暂时离开狐家村。

    狐篱白在县衙,又有公务在身,狐应天没有立刻赶去卫县,而是选择在卫家镇暂时落脚,等灾难过后视情况再定。

    狐应天几人是今晨寅时就起身来到卫家镇,住处也是在这住棚处,离狐大友一家的住棚有几棚之远,因为狐应海前些日子就去了卫县,住棚里只有狐应天四兄弟。看在狐篱白的面子上,管事的给狐应天四兄弟单独分发了一个住棚。

    到了巳时,渐渐有人陆续拖家带口,背包携囊的进来,管事的一一安排了住棚。每个村子都有分发几个住棚,一个村子的人住在一处。

    狐家村也有几人带着东西搬了进来,其中有张昌明一家,王氏一家等七八家人。

    王氏看到卫三娘和相氏忙过来打招呼,得知他们的住棚还有位置,立刻将自家的东西也搬了进去,香兰本就是个会来事的人,看到王氏和卫三娘相氏打成一片,自然不会落于一旁,也上前和卫三娘说东道西,接着顺理成章的将自家东西搬了进去。

    一个棚能住四五家人,卫家娘一家人,相氏母子二人,再加上王氏一家和香兰一家,棚里轻轻松松的住下四家人。

    为了不让其它人再住进来,几家人还特意将位置挪松,每家之间稍有空隙,这样整个棚住四家人刚好,瞧着不会太松,又不是很紧。

    虽然有了住处,但大家的心都还是悬着的,几人坐在棚里议论着这次即将来临的天灾。

    正说着外面一阵喧哗,有人大喊:“……不好了,不好了……”

    众人纷纷跑出住棚。

    平地上的住棚早已经住满七七八八,有不少人相信这次泥石流的到来。此时外面站了不少人,听到声音,不少人从住棚里跑出来,最前面的一个管事帐篷一片混乱,几个管事和衙役慌头慌脑的往外奔去。

    狐大友拉着平地上的一人问:“这位兄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那人摇头:“不知,好似听说出啥事了。”

    混乱之中,狐大友终于打听到消息。

    他一脸慌张,神色惶惶。

    “不好了,听从里面出来的人说,果真发生泥石流了。”

    众人脸色一变。

    “到底是个什么情况?”狐小媚忙道。

    今早辰时中,最靠里的村子突然山崩地裂,山水河水,污水混为一坛,洪水携带着大量的泥沙和巨石从山上奔流而下,所过之处全被夷为平地,房屋、田地等地面上的所有房屋消失殆尽,人畜无一幸免。

    泥石流顺着河道直流而下,所到之处村子不是被冲垮就是被淹没。那些不相信天灾即来的人,没有及时逃走的人已经生生丢掉性命。也有那侥幸的人狼狈不堪的只身逃离出来,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寒凉萧索的路上,不少人跪坐在上掩面大哭。

    从卫家镇进去,此时一路上尽是慌张逃难的乡民。

    还好,狐家村离卫家镇近,而且泥石流是从最里面的村子暴发引流而下,虽然有河道为引,但河道弯延,周围树木皆多,大小山峰为阻,泥石流倒不可能瞬间就到来。

    故,狐家村和卫家村大多乡民都逃了出来。

    逃出来的人全都一阵后怕,看见狐大友一家子安然无恙的,众人又有些后悔,没有狐大友卫三娘的毅力,该得到消息就离开来到卫家镇。

    一群大老爷们还不如狐小媚一个丫头有见识。心中已对狐大友一家的印象大已改观。于是,便令家中婆娘有意亲近卫三娘一家。

    两日下来,狐小媚家住的住棚竟是门庭若市!

    不是这家来找卫三娘说话,就是那家来跟他们打听消息,还有来跟狐小媚套近乎的。所有人都想知道以后会怎么样?

    狐小媚又不是神仙,能未卜先知?衙役都不知道的事,她哪晓得?

 第153章 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

    连月的暴雨使山体渐不稳定,在降雨量达到顶峰值后,溪沟河水会出现异常洪水,例如突然暴涨或突然下降。而山地发生山崩或沟岩侵蚀时,也就是两河品山体发生坍塌后,山上的树木会发出沙沙的扰乱声,有似地声,山体会出现异常的山鸣声。便是那两日狐小媚等人听到的地动山摇声响。

    而泥石流发生前河沟内会有漂木,树枝等出现,河内的河水还会有臭味。人若对这些没有警觉,动物却是有异常行为的,它们往往会烦躁不安,大声嘶叫。

    在这些情况被报给上一级后,上头立刻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县城第一时间作出防御措施,同时下令将发生灾难的地区应当马上疏散百姓。

    可是下面的人太过愚蠢,根本没有意识到事态有多严重,接到命令后因是夜晚并没有立刻行动,而是等到天明才往各村子赶,也就是狐小媚等人离开狐家村那日早晨。当时村子里还是一片祥和。人们还在沉睡中,报信的人便想着先从里面村子发消息,一路出来再一一递信。

    可是,谁知道泥石流来得如此之快,容不得报信的人达到最里面的村子,就一阵可怕的地动山摇之势,山谷内天地昏暗,雷声轰鸣,一阵狂风暴雨倾泄而下,最高的两座岩石为主的山峰瞬间坍塌,泥石混合着河水变成一股可怕的洪流,它以猛龙过江之似横冲直撞,瞬间淹没最近的村庄,整个村子的人片刻间就被洪流覆没,人,畜。房屋,一切弹指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泥石流暴发,河道内的水也突然暴涨,这股洪流顺着流道,混合着河水高速冲向下一个村子,它不仅来势凶猛,还携带了巨大的石块。因其高速前进。具有强大的能量。因而破坏性极大。每一个遇难村子内之前没有逃走的人全部被淹没在这股洪流之中。

    它的可怕程度完全在众人的想象之外,毁掉一个村庄只有短短的几分钟,这是一种特殊地形、特殊地貌状况引发的自然灾害。这是山区沟谷或山地坡面上。由暴雨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介于挟沙水流和滑坡之间的土、水、气混合流。而且,它是同时伴随洪水而发生。但它与一般洪水的区别是洪流中含有足够数量的泥沙石等固体碎屑物,因此比洪水更具有破坏力。

    里面的村子没有机会逃生,但是外面的几个村子见势不对。以最快的速度纷纷往卫家镇逃。还好狐家村进去有十几个村子,路程也有二三十里。越往外,各村子内河道两旁的树枝越多,而且,泥石流是跟着河道而下。路子弯道颇多,在淹没肖家河后,速度便慢了下来。最越过狐家村,最离卫家镇还有两千米不到的地方停了下来。

    前去探查的人回来报道说。因为这次泥石流洪流内夹杂的固体碎屑物太多,整个泥石流整一种浓稠的岩浆状态,最后堵在卫家镇通往顺河的一条叉河处的堤岸处。

    此时整个流石流已经彻底变成了一堆泥浆。

    这次天灾到此终于算过去了。

    为了确保灾难是否真的过去,县衙大人又派亲随亲自前去查看,最后确定泥石流确实停了下来。而里面各村子的境况也是惨不忍堵,先不说那些被埋葬在泥石流之下的人们,除了狐家村,卫家村,肖家河靠外的五六个村子地面上还有东倒西歪的屋子,偶尔还能寻到一两家完整无好的人家户。其余的村子皆被泥石流毁掉,甚至有两三个村子完全被覆没,此时在地面除了看到遍地泥流外,没有一点村庄的迹象。

    那些之前听信了镇长府的话的人,早早逃到了卫家镇,留下了一条命,其它人都葬生泥石流之中。活下来的人一片呜呼哀哉之声,心中凄凉恐惧不已。

    而有些因其它原因逃过一难,却失去家人的人倒地抱头痛哭,悲痛欲绝不已。

    这几日整个卫家镇都沉浸在一片沉痛之中。

    泥石流过去了,众人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头痛起来,如此之多失去家园的人要如何安置?

    镇长大人绷着脸在住棚区转了一圈,浓浓的惶惶之色胧照在住棚区,回去后立刻让下属分发一些干粮给灾发们,暂时安抚众灾民。

    而在泥石流停止后,又下了几日的雨。

    这几日狐小媚等人都窝在棚内不敢出门,因为她们选的住棚地势高,而且狐小媚留了个心眼,来了之后便让狐大友和十三去找了黄泥,在住棚一圈垒了一圈泥堆,这会儿下起雨来,雨水从棚上滴落,刚好落在泥堆外面,纵然是几日的雨,她们这住棚里面也是干干燥燥,没有一点儿潮湿。

    其它住棚的情况就不太乐观了,几乎多多少少都有进水的现象,住棚里的人全都挤在一块儿,人太多的连个伸脚展手的空间也没有。弄得个个疲惫不堪,自然谁也没有心思注意自己的形象。

    走进棚内一看,一个个愁眉苦脸,团抱在一起缩在一块儿,衣裳破旧,头发凌乱,活生生的一幅难民相!

    看到这些,镇长大人心里更不是滋味儿了。回到府里就向上递了信。

    还好只是几日的雨,雨过天晴之后,接连两三日的大太阳。人们纷纷走出住棚,暖洋洋的太阳照在人身上别提有多暖和,也照亮了人们心中的阴郁。

    灾难过去了,于是人们开始想着以后的日子。有人回过村子,回来了都是一幅失魂落魄,一脸绝望的样子。

    狐大友和十三也寻了个时机回狐家村看过。

    “离河道近的人家房屋全部毁了,只有村后旱地处李老头家的屋子还完好无损。咱们家的屋子也不能住人了。爹和娘家也没了。”

    卫大河,孔氏,卫三娘等人全都一脸茫然,那以后他们怎么办?

    相氏抱着五小宝更是嘤嘤哭起来。

    “这是老天爷要绝咱们的活路啊。以后咱们娘俩怎么活啊?”

    “完了,咱们这是无家可归了吗?”王氏也一脸呆呆的道。

    原来众人想着等着这天灾过去,再回到村子里重新开始,纵然今年没有收成,明年地里再种上东西总能有收入的。可眼下连整个村子都毁了,他们的家没了,他们的地也没了。他们这些穷困的老百姓以后要住在哪里。吃什么,拿什么维持生计!

    想到此,许多人都默默的抹起眼泪。有些人更是禁不住嚎啕大哭起来。

    还好,朝庭还愿意管他们。

    “……这眼看就要眼底了,今年大家伙就撑撑,到时。会免费分发棉被给大家伙儿,也会有一些粮食支援。咱们卫家镇也不富足。谁知道这天灾就落到了咱们这儿,只有勉强大家伙撑过今年,等开春,立刻给大家重新分地。到时候众人一起帮助,再重新砌了房屋,一切还可以重新开始的。”

    不管怎么说听着还是让人有了几分希望。不过,这严寒的冬季衣裳就不用说了。吃食怎么办?一整个冬日,就算他们现在有点粮食,也不足以维持到明年啊!

    “镇长啊,咱们没有粮食,哪能撑到明年啊?”有人泪眼婆娑的道:“咱们这些大人也就算了,活了几十年就算死了也不可惜,可是这里面还有孩子,他们还这么小,这饥一顿,饱一顿的也撑不到来年啊……可怜咱们现在连家也没了,全都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民……”

    说得所有人眼泪纵横!

    “大家伙放心,朝庭一定不会不管咱们的,我已经向县衙大人上书,希望朝庭能够开仓放粮。界时,也会去联合一些大家贵族,希望有人能对咱们施以援手……请大家一定要挺住……”

    第二日,镇长大人便将自家储存的粮食拿出一部分给灾民分发,虽然只得到一点,但这一行动足以给所有人活下去的信心。

    卫大河的小铁锅这会称算是真正派上了用场。

    狐大友一住棚外挖了一个小坑,两旁各放了一块大石头,将铁锅放在上面,狐小媚和卫三娘还有孔氏就去周围找野菜,每顿只煮了少许的粥,那哪能叫粥,只能叫米汤。一碗汤里拿勺子舀半天能捞出几粒米。要不然就啃这前煎好的饼。

    虽然吃得少,但好歹吃上了热乎的东西,住在四面透风的地方多少也暖和一些。

    相氏和王氏,张家没有准备这些。王小宝眼热的瞧着狐小媚一家喝得热乎乎的汤,相氏舍不得王小宝受罪,便厚着脸皮向卫三娘借了铁锅。

    卫三娘很大方的借给了她,于是相氏两母女也吃上了热汤。

    第二日王氏也腼着脸向卫三娘借了小铁锅,于是,后来的几日,等卫三娘家把吃食做好了,相氏才做,相氏做完了,王家一家才用,最后还得拿给张家用。

    不过,只是一口铁锅,卫三娘和狐大友素来心软,觉得都是一个村子的人,此时落难了,能帮扶一下就帮扶一下。一家人谁也没多说什么。

    像卫大河这样准备了铁锅出来的人毕竟少,但也不是没有。一时间住棚外面一到吃饭时间架起了好多口锅。相互之间认识的,或一个村子的争相来借用。狐家村也有好几家人都来跟卫三娘借铁锅。

    卫三娘没有拒绝,狐小媚提醒她和狐大友:“人多手杂,这铁锅看着不值钱,此时却是救命的东西,借给他人用用无防,咱们得注意随得拿回来,别让人趁乱顺走了。”

    卫三娘和狐大友深以为然,之后,在铁锅用完之后,他们便去将铁锅拿回来,偶尔众人都出去了,就算王氏相氏等人在住棚里,狐大友和卫三娘也得留下一两人看东西。

    所以,倒也没发生丢东西后。不过,虽然有锅铁喝热汤,但这日子过起来可真够艰难!

 第154章 离开

    进入严冬,灾民们日子越发过得艰难,尽管众人都缩在住棚里不出去,但这棚本就搭的简陋,四面透风,地上铺的稻草也不够厚,晚上夜宿在地上盖再多的棉被都觉得背心发凉。

    更何况有些人出来的时候走得匆忙,也没料到灾难过后是这般场景,带出来的东西也不多,许多寒天的用品都留在了家里。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