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秀田园_果无-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人在街上寻找一阵,也没见一个肯相帮的人,更找不到落脚的地方,恰巧看到狐小媚一家这个院子大开着,庄三便一不管二不顾的扶着崔婆婆走了进来。
庄三满目凄然,不停作揖恳求狐大友等人收留,希望准许他母子二人在此夜宿一晚。还道明天一早就离开。
孔氏心软,他们虽然人多,但挤挤也能给这母子二人腾一间屋子出来,便帮庄三母子说情:“要不就让他们在此住一晚吧,反正这屋子也不是咱们的。这天灾害了不少人,能帮一把是一把吧!咱们做个顺水人情,做个善事,万一哪日咱们遇到难事,兴许也能有个好回报。”
狐大友和卫三娘觉得孔氏话是有理,不过,出门外还是得留个心眼,但她话已说出,而且庄三母子只有两人,也不惧什么,询问过卫大河和相氏的意见后,便同间让庄三母子留了下来。
崔婆婆激动得眼泪都流了下来,推开庄三的手要给孔氏作揖行礼。孔氏将她拉起,忙道:“不用客气。”
而庄三忙出了院门,在外面路边将自己二人的包袱拿了进来,两个大大的包袱,看样子应该是装的棉被衣裳之类的。
将屋子分好,单独给庄三母子分了一间,狐大友一行人挤挤也能凑合一晚。既然多了两人,就得多个心眼。
狐小媚拉过十三嘀咕了几句,然后就去帮着卫三娘和相氏准备晚饭。
十三找到狐大友把狐小媚的意思告诉了他,狐大友瞧了眼堂屋里的东西,最后点头:“行,小心为好。”
然后两人把独轮车直接抬进了睡的屋子,又将板车上的东西全都卸了下来,放进几人睡的屋子,板车自然也拆了全立在屋子里。
做法虽然有些小气,但也是不得已。
孔氏尴尬的看着十三和狐大友将堂屋的东西悉数搬进睡的屋子,崔婆婆却很明事理:“出门在外不管是夜里还是白日都得谨慎些。我们从陆家镇出来就瞧见有人在半道上为了抢几块饼打得你死我活。”
“有这样的事?”孔氏惊讶的道。
因为他们一行上路早,早几日的路行程也走得快,所以,根本不知道现在陆家镇到月河镇这一带已经是遍路的流民。
“真的。”崔婆婆说着咳嗽了两声,孔氏忙在厨房里找了一只碗,就着卫三娘烧好的开水给她倒了一碗:“喝口水,润润喉。”
崔婆婆很感动:“谢谢妹子了。我们今天能遇上你们真是走大运了。”
这一路走来,别说送水喝了,连想找个搭话的人都找不到。
喝了口水,崔婆婆觉得嗓子舒服了些,继续道:“好多人因为没有准备,吃完了仅有的粮食便只能空着肚子,光喝水最多也就撑个一两日。最后实在顶不住饥饿,看到有人拿出东西,便一哄而上硬抢。那情景别说有多吓人……”
孔氏和崔婆婆坐在屋子里说话,听她讲着这一路走来有多少流民饿倒,病倒,又有多少人因为抢食物打得头破血流,正因为如此,现在想在路上找个真心实意同路的人难之又难,人人自警,生怕自己仅有的一点东西被人抢了。
许多一个村子的,或是认识的便结伴而行。那些没有同伴的人全都是走得颤颤惊惊。
孔氏听得也是心惊胆颤,她老实的种了一辈子地哪见过那些事。直到卫三娘端着一碗清粥才缓过来,拉着卫三娘的手将崔婆婆的话告诉了她:“……咱们这后面的路可得小心才是啊……”
“咱们人多,还有爹,娘,和大友在,不用担心。”卫三娘安慰孔氏,将清粥端给她:“这是仅有的一点粮食,快趁热吃吧,也好暖暖身子。”
“哎呀,怎么这么快粮食就没了?”孔氏一脸惊讶的叫道。
“咱们人多,你又不是不知道篱笆和十三饭量大,所以……”
卫三娘后面的话不说孔氏也明白啥意思了,他们的粮食吃完了,这以后的日子可就更难过了。孔氏脸上担忧更甚。心里万是舍不得,但见崔婆婆眼中看见清粥时渴望的眼神,还是将粥端给了崔婆婆:“老姐姐这碗粥你吃吧。”
崔婆婆受庞若惊,心中狂喜,她亦是好几日没有吃过热乎的粥了,但刚才卫三娘的话又让她有些矛盾,犹豫的将碗推给孔氏:“妹子,还是你吃吧。你们粮食也没有了。”
“没关系,老姐姐你这还病着,得吃些东西才行。”
“是啊,崔大娘你就吃吧。”卫三娘道:“本来厨房里就已经替你舀了一碗,咱们人多,倒也能多匀一碗出来的。”
见此,崔婆婆不好意思的接过粥,对卫三娘和孔氏谢了又谢。
孔氏和卫三娘出了屋子,回到自己一行人的住处。一直蹲在院子里的庄三瞧见卫三娘端着一碗粥进去,和孔氏出来时,手里已经没了碗,待两人一走,他立刻进了屋。
狐小媚已经将粥舀,只等到孔氏两人回来,一家人便开始拿着饼就着清粥解决了晚饭。
吃过晚饭,各人便回屋子睡觉。两间屋子,几个男子住一间屋,几个妇人住一块。狐小媚,孔氏,卫三娘,狐篱香四人睡一张床,相氏和王小宝住在同屋的另一间屋子里。
躺在床上孔氏一直睡不着,心里惦记着粮食的事,怎么琢磨怎么不对。
从卫家镇出来的时候卫大河便把所有的粮食和狐大友一家的合在一起,然后分成几份放在了不同的地方。因为一直省着吃,除了米面,偶尔在路上能挖到野菜,他们便顺手挖些野菜,或摘些野果,所以,前两日的时候她还知道粮食还能顶好些日子。怎么今儿就已经没了。
孔氏越想越不对劲,索性坐起来,对卫三娘嘀咕:“……前些日子不还有吗,这两日咱们也没有铺张浪费啊,怎么就没了呢……这往后咱们吃啥呀……”
卫三娘劝了她几次,她不听,最好狐小媚只好悄悄的告诉她:“外婆,出门在外咱们得多留个心眼……那崔婆婆是好,不过,我瞧着她那儿子看人的眼神总是闪闪躲躲。给一碗粥吃是小事,别以后让人给惦记上就糟了……”
若是知道崔婆婆两人会住进来,狐小媚定不会让卫三娘做清粥稀饭的。
狐小媚的话终于让孔氏清醒了一些。她同情崔婆婆,因而疏忽出门在外不得不有所提防。不过,好在崔婆婆那人还是心善的。
这么一想,孔氏就放下心来,躺下没一会儿就睡着了。
第157章 饥寒
因为心里挂着事,次日卫三娘刚起来时狐小媚就醒了。几人也没煮热食吃,将就头夜烙的饼解决早饭,正当几人收拾行李准备出发时,住在隔壁的庄三就跑了过来。
他一脸憔悴,眼里布满血丝,对着卫大河和狐大友等人又是作揖又是行礼:“不知道大哥大叔知道这街上哪里有大夫吗?我娘浑身不舒服,想请个大夫瞧瞧!”
崔婆婆年老体弱,冒着饥寒赶路,又摔了腿,会生病一点也不意外!
狐大友不动声色的瞧了卫大河一眼,对庄三道:“崔大娘身子不舒服吗?是染了风寒还是怎么了?”
“我也不知道。”庄三急得眼睛都红了:“就想请个大夫瞧瞧,可是也不知道去哪里请大夫……”接着又懊恼的蹲在地上:“我又没有银子,想必请了别人也不愿意来……诶,都怪我这个当儿子的没有用……我爹早去我娘一手把我拉扯大,也没享一天福,都是这老天爷给害的……呜呜……”说着竟当着几人的面抹起眼泪来。
众人面色凝重。
孔氏看着庄三一幅懊恼不已的样子瞧眼卫大河欲言又止。
狐小媚怕她一同情崔婆婆说出其它啥话来,便道:“现在人人关门闭户不见人,你就算有银子恐怕也请不到大夫!不如让我外公替崔婆婆瞧瞧吧!”反正卫大河在这里,瞧个病也是顺便的事,不收庄三的诊金便是。但这借钱的事她们是万不能答应的。做好人做善事,但总得给自己留一分后路。
“啊?大叔,这行吗?”庄三愣了愣,道。
“当然可以。我外公虽然不是啥有名的大夫,不过,平日村子里看个头痛脑热还是行的。”狐小媚道。
“哎呀,原来大叔也是大夫,那真是太感谢您了。”庄三一听卫大河也是大夫,又是下跪又是谢恩。
卫大河忙将他拉起来:“你若不介意,我就替你娘瞧瞧。”
然后随着庄三进屋子替崔婆婆看病。
崔婆婆躺在床上。微闭着眼睛。脸色还算正常,听见庄三说卫大河是大夫,她勉强扯出个笑。张了几次嘴都没说出话来。
卫大河坐在床边的小凳上替崔婆婆把起脉来。
庄三小心翼翼站在一旁,眉头紧锁,希冀的看着卫大河。
崔婆婆躺在床上看着卫大河皱着眉头替她把脉,孔氏卫三娘几人站了一屋子的人。她嘴角挂着一丝笑,嘴角微扯。一旁的法令纹深显,额头和眼角的皱纹让这个老人的笑容显得那般的勉强。
也许是心中对生活已没有了向往,她笑着看向孔氏等人,想招呼几人。张嘴几次,却是一个字也没有说出来,又抬手示意床边。
孔氏会意。道:“你不用管我们,我们站站就成。”接着又安慰她:“这一路上奔波劳苦。想必也没啥大问题,老姐姐你也别太担心,反正这院子没人,你们就在这里好好休息几天,养好了精神再上路。”
崔婆婆躺在床上看着孔氏微笑,点头,对萍水相逢的孔氏等人能帮助他们至此,崔婆婆很是感激。
卫大河把完脉,又伸手出手背在崔婆婆额头试了试,又检查了舌苔,这才道:“因为太过劳累,加上腿上有伤没有及时治疗,夜里恐又染了风寒,这才生病。额头有些发热,好在不烫。”
“卫大叔,那我娘这是染了风寒?”庄三忙问道。
“是的。”卫大河点头。
“那怎么办,要吃些药吗?可是这街药铺都关门了,需要几天能好?这越往后拖,天气越冷,恐怕到时候路上更难行!”庄三担心的道。
“依我看,你娘的确需要休息,不说这风寒,单是这腿伤,得及时治疗,若是没有及时治疗,也最好不要再乱动,不然以后那条腿可就废了。”卫大河道,凝眉想了想,又道:“这样吧,我那里刚好有一点治风寒的药,你拿去煎了给你娘服,还有得注意她是否会高热,若发现额头开始发热,就要用帕子沾了凉水敷在额头上……”
“谢谢你卫大叔。”庄三又跪下向卫大河磕头,卫大河忙将他扶起来:“你不用如此,医者应当如此,只可惜走得太匆忙,没有带太多的药。若药齐全,你娘的病还可以好得快些。”
“谢谢。”庄三拿袖口抹了一把眼角,看眼床上微张着嘴的崔婆婆,又道:“可是我娘为啥不能说话?”
“崔婆婆应该是渴了。”一旁的狐小媚道。
许是说中心中所想,床上的崔婆婆附合狐小媚的话点头,庄三这才明白过来,懊恼的拍了拍自个儿的脑袋:“只顾得娘亲的病,竟没想到这个。”转身出去给崔婆婆倒水。
卫大河将草药给了庄三,又告诉他一些注意事项,孔氏跟崔婆婆说了几句,一行人便推着板车,拿着东西出了门,继续上路。
崔婆婆喝了两口庄三倒的水,干得快要冒火的喉咙果然舒服了很多,她哑着嗓子道:“真是好人啊!”
庄三看她一眼,将水递上:“娘,多喝两口吧。”
“嗯”崔婆婆低头喝起水来。
只不过歇息了一夜,从小院出来,街道上多了许多赶路的流民。全都是三两结群,挑着东西,大包小包,个个穿着破旧的棉袄,双手笼在袖口里,缩着脖子在寒冷的晨风中前行。
狐小媚一行人人多,东西也多,狐大友几个男子推着一大堆东西,脚下步子仍然很快,因为休息好了,孔氏几个女眷精神好,走得也很快。越过一批又一批的人,许多人见他们大包小包,又是推,又是拉,又是挑,又是扛的,眼睛个个往板车,独轮车上瞄,碍于一脸严肃的狐大友和板着脸的十三,看一眼后又快速收回目光。
头日便有人因为多看了人家两眼便被揍了一顿,那是杀鸡儆猴。
狐大友和十三长得都很壮实高大,卫大河年纪虽大,但身子骨看着很硬朗,走起路来是脚下生风,卫三娘和孔氏,相氏一看就是地道的庄稼人,种田的妇人哪个没几把力气?里面只有狐小媚和狐篱香,还有狐篱笆,和王小宝较弱一些,就算如此,人家这一群十个人的队伍也不是谁都敢来惹的?
于是,一行人平安无事的赶过一个村子又一个村子。狐小媚都是将行程算好的。每个村子之间有多远,需要走多长时间的路,路途远的中间便少休息两次,路途近的多休息一会儿。
反正每天夜里必须得有地方睡觉才行。不然这大冬天的不被冷着,沿途尽是三五成群的流民也怕被抢。
无论是推板车和独轮车,几人都是轮流来干,这样才不会过于劳累,孔氏狐小媚几个女人小孩子,累了也是轮流坐板车。
赶路的速度虽比前些日子慢,但好歹花了*日时间也到了长柳镇。过了长柳镇下一个镇子便是顺河镇。顺河镇因为顺河而得名。到了顺河镇离卫县也就不远了。
不过,越接近卫县,路上的流民就越多,天气也越来越冷,吃食就越吃紧。狐小媚在路边见到不少人因为饥饿寒冷倒在路边。没有死去,但虚弱无力,出气多进气少的样子想必也撑不了几日。
刚开始的时候,几人还会上前询问,可她们的粮食也越来越少,现在每日都是干饼,连清粥都没办法煮了,更何况去接济人。也不敢去接济。
狐小媚亲眼看见一个年轻人因为拿出东西给倒在路边的一个老人,被其它饥民看到,东西被人一抢而光不说,连厚衣裳和其它东西也被瓜分。而那个年轻人因为没有吃的,又没有厚实衣裳可加,后来终于倒在了路边。着实让人很痛心。
这也是让人痛心疾首的地方。自己的善举却害死了自己。
这样的例子不少,所以,谁还敢随意救人!
后来看到倒下的人越来越多,求救的声音越来越多,狐小媚孔氏等人只能狠心装作没看见。
过了长柳镇再走上几日便能到顺河镇。这时,狐小媚等人的干粮已经仅够维持两日的。她们不是没有米面,而是根本不敢拿出来。
一行人慢吞吞的走在衣裙破烂的流民群中,饿了也不敢随意拿出东西吃,只能等到人稍微少点的时候,悄悄的吃上几口。好几次狐小媚想找机会悄悄离开然后找个无人的地方烙些饼出来,可是只要她和卫三娘几人离开流民的队伍,朝树林走去,立刻有不少人盯上她们。
因为所有人都朝卫县而去,突然有人朝着空矿无人的山林走去,无疑是很奇怪的。
那些饥饿肠肠的眼神如恶狼般让人胆颤!
若只有一人或几人那还好,可是成群结队,几十成百的流民再厉害的人也斗不过。
两天后,干粮吃完,几人只好饿着肚子继续前行。一直也没有办法找到弄吃的。后来狐小媚终于想到一个法子,她们一边走一边在路边找一切可能吃的东西,不管是野菜或者嫩树根也好,或者绿叶子也好,全都摘了捆在一起,起初那些流民一直无视他们的举动,后来见他们拿着铁锅,开始生火烧水煮东西时这才回过味来,一个个都开始疯狂的寻找草和树根。
第158章 交迫
什么叫进不得退不得。狐小媚现在是深有体会!
两日前她们就将身上现成的干粮吃完,这两日也是靠着沿途挖树根,野草维持生计。此处离顺河镇还有一日路程,沿途荒草枯芜,什么可吃的也没有了。
众人全都饿得眼冒金星,两腿发虚,王小宝更是饿得哇哇的哭了好几次。孔氏也是虚弱得只能坐在板车上,狐小媚和狐篱香早已将背蒌放到板车上,独自行走也是脚下踉踉跄跄,狐大友和十三情况稍好些,但两人要推板车和独轮车,也是强力在坚持着。所有人都在一种快要坚持不下去的状态下。
路上如他们这般面黄肌瘦,虚弱摇晃的人比比皆是,只差脚下绊个石头,就能立刻倒下去起不来。
别看这些人个个都快饿死,要倒不倒的模样,若看到吃食,瞬间就能像饿狼一样冲上去,为一点吃的打得头破血流。
所以,狐小媚等人不敢拿出东西出来煮食,不管是粮食或是面粉。
别人是没有粮食被饿死,而他们是有粮食也要被饿死了。
眼前忽明忽暗,有闪闪发光的星星隐出隐没,狐小媚抿抿干裂的唇,使劲摇了摇脑袋。脚下突然一个踉跄,径直摔了一个狗吃屎!
“老二,你怎么了?”
卫三娘失声大叫,丢掉竹担子跌撞上前,脚步浮虚差点撞跪在地上。
“老二,老二,你怎么了?”
卫三娘红着眼睛小心的将狐小媚扶起来,狐篱香摇摇晃晃的跟着蹲在旁边,伸手去拉狐小媚。狐大友和十三也吓了一大跳。忙丢掉手中的车把,跑过来查看狐小媚。
一堆人摇踉跄乱成一团。
狐小媚揉了揉发痛的太阳穴,睁开眼,虚弱的对卫三娘等人笑道:“没事,不小心踢了石头。”
卫三娘心里一酸,眼睛里溢满泪水就要掉下来。
“这样不行!咱们必须得吃东西。”十三瞧着狐小媚削瘦的脸道。
“这满路的流民,粮食拿出来恐怕还没煮好就被抢光了。”狐大友也知道不能再如此了。如果再不吃东西。就是他也撑不了两日。可看这沿途不断流民,心里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是啊,咱们必须得吃东西。不然全都得给饿死。”相氏抱着虚弱的王小宝坐到路边。
不断经过的流民纷纷瞧向倒在地上的狐小媚,只一眼,然后全都木然的扭开目光,继续慢吞吞的前行。他们的东西行李放在路边,没有人引起任何人一丝的注意。
因为。一路走来像这般倒下去再也站不起的人太多,狐小媚一行的行李确实很多,但若他们有东西可吃的话,也不会饿得倒下。
自然。狐小媚等人的行李放在路边没有一个人在意。
不吃东西他们最多再坚持一两天,吃东西,或许还能一拼。虽然到顺河镇只有一天路程。可是不能再赌了。
十三站起身来,凑近狐大友悄声道:“咱们必须去弄些吃的……”然后嘀咕一阵。狐大友凝着的点头。
“休息一会儿。我去去就回。”十三对狐小媚道,接着起身,走到板车边,取下一个包袱背在身上,又将小铁锅拿在手里独自一人朝着荒芜的山坡走去。
这一举动,立刻引起了其它流民的注意,不少人驻足停下来,有人挪动步子缓缓的跟了上去。还有些人瞧见狐小媚等人全都疲惫的坐在地上,个个眼神无光,一幅要死不活的样子,便打消心中的疑虑,不再管十三,又开始慢慢朝着顺河镇走去。
而那些跟着十三去的人,一刻钟后也垂头丧气的回来了。
个别一直驻足在原地等待机会的流民见状,也终于失望的离开了。慢慢的一批又一批流民经过,狐小媚众人寻了一块稍高地方,相互紧紧相依坐靠在一起。面前的行李堆放了一地。
看上去她们就像一行快要饿死的流民。坐在地上歇息也只是多留一口气罢了。
于是流民不断的走过,再也没有人注意他们。
一个时辰后,十三终于背着包袱拿着小铁锅回来了。小铁锅他已经彻底洗过,又用沙石清理过,根本闻不到上面的饼香味。
狐大友过去接过他手上的铁锅绑回板车上,十三手里端着一只碗,用树叶包住,上面用东西遮了。他将碗端到狐小媚面前:“喝口水。”
狐小媚看了他一眼,揭开碗上的东西,热气从碗里冒出来,她喝了一口,是真真切切的白开水。她还以为会是米粥之类的。正在这时,十三用身子挡住路人的眼光,偷偷塞了两块饼给她。狐小媚怔了怔,忙将饼塞进怀里。
热乎乎,软软的,还有些烫,不过,挺好,只这么捂在胸口已经将所有的疲惫和困意赶走了一半。
接着,十三端着碗挨个喂水,每个人喝了水后脸上都呈现了一丝喜意。将碗里的水喝完,十三这才将放回去,路边有一些驻足的流民正瞧着他。他面无表情的瞧了那几人一眼。接着站在中间,对狐小媚等人道:“再歇息会儿,咱们继续赶路,大家都坚持一下,兴许到了顺河镇就能有吃的了。”
话音一落,就听驻足的流民中有人叹气,然后埋头不再理他们,走开了。
十三寻了个地方也坐下来,目光清明的看着来来往往的流民。王小宝挨着相氏,一脸渴望的一直盯着她,她心中不忍,便拍了拍王小宝的背,将他按到自己怀中,道:“小宝,睡会儿吧,一会儿娘叫你。”暗地一只手从怀里露出一块饼的半截,然后凑低声音凑到王小宝耳边,只用母子两人的听得到的声音道:“快吃,悄悄的,别让人看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