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村居清贫乐-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元本正彷徨间,老王将她父女叫到一边,告诉他们方家的意思。方老太太认为刺伤秦氏的是史良的小厮,推杨雪下崖的也是小厮,都不是史良动的手,小厮可以任由官府处置。而杨雪和秦氏两人都没丧命,她们也就别咬着史良不放了,自家可以代替史良给两位苦主以可观的赔偿。
  杨雪愤然道:“姓史的畜生才是主谋,他的那几个狗腿子不过是听从他的命令行事而已,怎么到头来他倒可以逍遥法外,这世上还有没有天理,谁稀罕他的臭钱!”
  老王苦笑道:“起先蔡捕头来寻我,让我说服你们父女的时候,我也是这么说的。可是方老太太以死相逼,方老大人腆着一张老脸去县太爷跟前求情,县太爷能怎么样呢?毕竟他还想借助方老大人升迁呢。
  不过杨雪你放心,史良能逃过武清县衙的惩处,却逃不了长信侯的处罚。你王大叔把话撂在这里,如果史良能落个好下场,我一定想法子弄死他。当时那小子是想连我一道害死的,他不倒霉,我这口恶气也咽不下去。你王大叔别的本事没有,但好歹江湖上还是有几个朋友的,悄悄地弄死个把纨绔还是不成问题的。当然这话我只能私下里告诉你们,你们千万不要说出去。”
  老王到底是做什么的,杨元本和杨雪都很好奇,但都下意识地不想多问。
  杨元本叹了口气:“雪姐儿,民不与官斗,不管是长信侯府还是方家,都不是咱们这样的人家惹得起的。好在你没事,咱们就忍气吞声算了吧。”
  不算了还能怎样,现实就是这般残酷,穷苦百姓的性命就是贱如蝼蚁。杨雪闷闷地点头。老王道:“秦氏的男人已经答应接受赔偿了,你们家也接受赔偿吧。”
  杨元本道:“我们家不稀罕什么赔偿,一想到那钱是我们雪姐儿差点丧命才得的,老子用起来心里就不舒坦。”杨雪却坚决地道:“要,傻瓜才不要。我遭了那么大的罪,姓史的逍遥法外,总得叫他破费一番心里才好受一些。”
  老王点头:“杨雪你这么想就对了。我这就去给蔡捕头回话,请县太爷多给你们争取一点赔偿银子。”
  

☆、常父提亲

  在县太爷的调停下,除了医疗费用之外,最终由方家出面代替史家给秦氏赔偿了一百两银子,给杨雪赔偿了一百五十两银子。秦氏和杨雪之所以能保住性命,老王和常子胜两个人功不可没,县太爷说官府应该奖赏,当然这奖赏的银子最终是方家拿的。
  那小厮被判斩立决,史良以及其余几个随从被判了□□,不过史良跟着就被提回了京城。杨雪听到这消息很是气愤,老王让她稍安勿躁,说恶人绝没有好下场,让她就等着听好消息吧。横竖也是自己管不了的事情,杨雪也就不为这些事情烦恼了。
  距离冬至节还有八天的时候,采石场工地解散,所有男丁一律调回河堤工地。常子胜的父亲和大哥自然是加到了杨雪他们这一组。
  京城里来的长信侯府的贵公子史良因为看上了杨雪的美貌,强逼不成伤人性命一事也许全县没有传开,但县城以及城郊还有整个河堤工地却是人人知晓的。
  自家儿子为了救杨家的小姑娘,居然冒着摔得粉身碎骨的危险只身一人滑下那么高的悬崖。虽然儿子平安无事,还得了县衙二十两银子的奖赏,但常子胜的父亲还是想看看这个姑娘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常家大哥常子梁虽然之前在县城和杨家姐妹只有过一面之缘,但杨雪这样美貌的姑娘很难叫人忘记,这次到了工地听了其他男丁对杨雪的评价,越加觉得这小姑娘难得。常父第一次看到杨雪就觉得这小姑娘确实招人喜欢,模样好有礼貌,举手投足都让人觉得舒服。而自家儿子说到人家姑娘时候那种珍而重之夸奖怜惜的语气,更是让常父心里犯起了嘀咕。
  他直接将儿子叫到一边,开门见山地道;“你是不是喜欢上杨家丫头了?”常子胜承认得极其干脆利落:“爹,儿子就是喜欢她,这辈子就想着娶她做媳妇。”常父皱眉:“那丫头好是好,可年纪太小,等她到了可以嫁人的年纪,起码也得等三年,你都二十多岁了。”
  “过了三年儿子也就二十一岁而已,又没老。”常子胜很不以为然。
  杨父知道小儿子是个倔脾气,他一旦认定了什么事情,轻易是不会改变的。难得素来冷心冷情的儿子对一个姑娘这般上心。那姑娘除了年岁小点,旁的倒都是上上之选。娶妻是一辈子的事情,若是娶个儿子不喜欢的回家,整日里吵得家中鸡犬不宁地,也实在是糟心。
  于是非常爽快地答应道:“那好吧,回去我就跟祖父母还有你说一说,让她们不要急着到处给你物色打听。等那杨家的闺女年岁到了,咱们就请媒人上门提亲。”
  常子胜急道:“不,爹您才来不知道,看上杨雪的人很多的,您儿子无论年龄还是家境都不占优势,咱们得趁早先将亲事定下来。”
  不占优势,小儿子这模样,不知道有多少人家的闺女做梦都想嫁给他。若不是自家家底太薄,连着给几个儿子娶亲,没有什么积蓄,小儿子的亲事早就定下了。可这孩子在面对杨家闺女的时候竟然那么没自信,看来真是喜欢人家到了骨子里了。
  常父叹了口气,既然儿子一心求娶杨家闺女,那这时候提这事确实是最佳时机,毕竟儿子才救了杨雪,就是碍于恩情杨家都不好拒绝吧。虽然这时候跟杨父提亲事有挟恩图报之嫌,不是,是自家本来就打的挟恩图报的算盘。可谁叫儿子魔怔了,当老子的为了儿子就做一回小人吧。
  对方是女儿救命恩人的家人,杨元本见到了常父,那是极端热情,一个劲儿地夸奖着常子胜,说常父养了一个好儿子。说自家是怎么对常子胜感激涕零,顺便也提了冬至节想请常子胜去自家做客之事,询问常父同意与否。 
  常父正为怎么提起亲事犯愁,杨元本的话等于是主动挑起话头,他也就不兜圈子了,直接对杨元本道:“杨老弟一番盛情相邀我家四小子去家中做客,那是瞧得起他,我哪有不同意的。说老实话,你家雪姐儿这姑娘聪明伶俐,心地善良,这么能节俭,娶回家去肯定是个巴家的好媳妇。我家子胜尚未定亲,他对你家雪姐儿那番心意,我想杨老弟你稍微想一想就明白了了。老哥我今日腆着这张老脸,斗胆替自己的儿子亲自向老弟你提亲,老弟你是怎么想的,瞧不瞧得上我家那小子。”
  当时说出了邀请常子胜去自家过节的话的时候杨元本并不知道常子胜想求娶杨雪,知道了之后觉得再邀请他去自家不太妥当,但说出去的话不好收回了,他索性盘算着借这机会让薛氏和白氏看看常子胜,对着门亲事是怎么看的。若是薛氏白氏不同意,那自己也好调整对常子胜的态度。
  但这都是杨元本心底偷偷的对这门亲事的打算,没想到常父这么开门见山毫不遮掩地提出来了。男人之间说话不爱兜圈子,常父也不是媒人,双方用不着说什么礼仪上的套话,杨元本直接道:
  “常大哥实不相瞒,你家儿子就算这回没救我们家雪姐儿,我也很喜欢他,觉得自家能有这样的女婿实在是不错。不过你要知道我们家当家做主的是我娘,孩子们的婚事都得她老人家点头同意。所以这事我得回去跟我娘商量了再定夺,我做不了主。”
  杨元本是由寡母拉扯着成家立业的,对薛氏这个老娘自来是孝顺尊敬,不敢稍有违拗,关于这一点,常父早已经打听清楚。听到杨元本这样说表示理解,笑道:“这是应当的。毕竟闺女许人家是大事,得慎重对待。我今日也不是非要杨兄弟马上同意这门亲事,只是想叫杨兄弟知道我们家求亲的意图。冬至节就让我家子胜跟着杨兄弟去你们家,让老太太还有弟妹看看当面相看相看。就这么定了啊,我走了。”
  |“啊,好,就这么定了。”看着常父扬长而去的背影,杨元本这才觉得此事有些欠妥当。起先两家没捅破窗户纸,自己喊常子胜回去过冬至节那是为了感谢人家对女儿的救命之恩,相看女婿只是偷偷地。可这会子常家父亲已经亲自替儿子求了亲,自己带着他回家,若是老娘也同意这门亲事倒好,若是不同意,那大家往后见面得多尴尬。
  可是邀请人家常子胜去自家过节是自己先提出来的,没道理这时候又不要人家去了吧。而且这事要怎么跟雪姐儿说呢,这孩子还这么小,就说什么定亲的事情,真的是太不合适了。罢了,回家跟老娘商量了再说吧。雪姐儿这里就什么都不说,先瞒着她吧。 
  杨雪的脚已经完全恢复了,每天又及时去采买。老张头见刘氏对杨雪比较照顾,采买那里秦氏的缺由她补上。
  常父和常子梁既然知道常子胜喜欢杨雪,自然也找尽借口想多了解一下杨雪。收工后借着要热水烤火什么的直往厨房钻。杨雪本来就和常子梁认识,常子胜又那么帮了自己,所以对常父和常子梁也就比较热情。
  某次晚饭时分,常家父子三人并杨元本罗大安翁婿一道在厨房火塘边烤火。大家说笑之间杨雪喊了一声“常大哥”,结果常子梁和常子胜都应了一声。罗大安好笑地道:“三妹妹,你往后还是喊子胜表弟常四哥吧,不然都不知道你是叫谁了。”杨雪不好意思地道:“倒也是,那我往后就这么叫吧。”常子胜意味深长地道:“早就该这么叫了。”
  “常大哥”,这称呼带着一种疏离和客气,只要对方姓常,就都可以这么叫。“常四哥”则不同,那是基于双方比较熟悉了解的情况下才会有这种称呼。当然常子胜是远远不满足于这称呼的,依照武清县的习俗,情侣之间女方会称呼对方“哥哥”的,常子胜真正希望听到杨雪喊自己“四哥哥”或者“胜哥哥”。
  杨雪对常子胜这曲里拐弯的心思可没一点察觉,她有些苦恼地对大家道:“冬至节就要到了,我将账面上的钱反复盘算,怎么样都只够给大家平均每人买六两肉回去。我以前不知道,今早上特地叫屠夫称了六两肉给我,只有那么小小的一坨,太不起眼了。嘿,说穿了还是钱太少。”
  常子胜就见不得杨雪皱眉,立马道:“再少那也是肉,咱们乡下人一年到头吃不上几回荤腥,这回男丁们能带回去六两肉,对大多数人家来说已经是意外惊喜了,不信你问问那些男丁,看他们会不会嫌少。”
  常父和杨元本他们也都纷纷附和,杨雪这才放心。罗大安笑道:“三妹妹六两肉你还嫌少,你和爹两个人合起来就是一斤二两,只有我才是硬邦邦地就只有六两拿回家去好不好。”
  杨元本道:“你不用嫌少,冬至节你带着雨姐儿和外孙一道来我们家。我已经邀请了常子胜去我们家过节,还有姜达也会来,咱们一家子好生热闹热闹。”
  罗大安大喜:“好,热闹,人多了热闹。我们家宝儿最喜欢去外家了。”
  杨元本固然是心疼女儿外孙,但心里未尝没有叫上罗大安,借着他和常子胜的关系,冲淡一下常子胜上自家门带来的非议和尴尬。
  常子胜却一下想起自己之前幻想的画面,那就是自己成了杨家的女婿,然后和罗大安姜达一道在杨家的田里帮忙劳作的场景。心道冬至节在杨家三个人碰面,是不是预示着往后这样的场面会成真呢?
  杨元本的答复,常父已经告诉了儿子。听说杨元本完全看得上自己,常子胜很高兴。但对于自己能不能叫薛氏和白氏看上,他心里却是没底。
作者有话要说:  后天凌晨才能到家,幸好今晚在宾馆码好了明天的,先放存稿箱,不然就断更了。

☆、盘算

  杨雪对常子胜称呼的改变,别人都没察觉到什么异样,赵腊梅却一下就嗅到了这称呼背后的意思,这姑娘这下是真的坐不住了。
  她好不容易寻到了一个机会将常父叫到了一边,然后委婉地暗示常父杨雪怎么不害臊,小小年纪就勾引常子胜。杨元本怎么装聋作哑,一家子都不要脸。
  这话赵腊梅如果在常父一开始来工地的时候就说给他听兴许还能□□作用,可眼下嘛,却是白白浪费口水了。常父又不是瞎子聋子,一个两个人说杨雪好兴许是巧合,整个工地的绝大部分人都说这姑娘好,那只能说明人家是真的好。
  况且相比起外人,常父更相信自己的儿子,杨雪若真的这般不堪,小儿子不会着了魔一般地喜欢人家。至于杨元本怎么样,杨家的家教如何,从罗大安的妻子杨雨身上就可以看出来了。
  杨雨出月子没多久,罗家父母就提出分家。分家的时候罗大安的大嫂觉得爹娘偏心未成家的小儿子,好一通吵闹,其娘家人也掺和了。而大安媳妇杨雨对公婆的安排没多一句嘴,杨家也没过问这事。
  人活到常父这个年纪,对于小姑娘们心里的那点弯弯绕还是有所了解的。自家小儿子素来招姑娘喜欢,赵腊梅喜欢自己的儿子,在为人父的看来是值得的骄傲的一件事情。是以常父也不点破赵腊梅那点心思,而是淡淡地道:“我们家子胜素来有主见,不会轻易被人蒙骗的。”
  “不是,姑父您不知道,那……”赵腊梅急了,忙不迭地想再说,常父却说自己和工头约好了有事要谈,急冲冲走了。赵腊梅白忙乎了一场,只好怏怏地回了厨房。
  后天就是冬至节,整个河堤工地明日放假,而明日恰逢县城集日。平常集日屠夫们生意就好,更何况明日还是冬至节的前一天。所以杨雪特地赶在今天就将全组人要带回家去的肉都买好了。
  明日就放假了,今日河堤工地提前收工。为了增加透明度,避免不必要的猜疑,杨雪特地在男丁们打饭之前分肉。按人头六两六两的称好就是个不小的工程,好在此事关涉到自己的利益,大家兴致高昂都愿意帮忙。在众男丁的帮助下,厨房外面很快烧了几大堆火,然后那几十斤猪肉也被拿了出来当众称斤两。
  “姜有财姜勤父子:一斤二两。”杨雪这边照着花名册念名字,那边老王手起刀落砍肉,被男丁们几十双眼睛盯着的老张头则负责称秤。
  “秤管压得太低了,太低了啊,你这样我不是吃亏了!”“秤不要翘得那么高,不然称到后头肉不是不够分了!”“放平了,放平了,好好,可以了!”现场气氛热烈,吵闹之声不绝于耳。
  杨雪声音清脆地念着名单,老王刀法娴熟,所砍的肉大多时候都和杨雪念的斤两差别不大。他们两个倒是配合默契,可是老张头这边就烦躁了。男丁们盯着秤管,那真是斤斤,不是,是两两,也不是,是钱钱,钱钱计较。幸好老张头脾气好,换成性子暴躁一点的,兴许给挑剔得直接甩开秤不干了。
  不过这也怪不得男丁们这般锱铢必较,这秤管压低抬高,直接关系到家里人会不会少吃一口肉的问题,确实不是小事。
  因为明日男丁们不用出工,早饭不用吃得那么早。而且好些男丁的家人会来赶集,大家都要等家里人来了一道赶集买东西再回去,老张头征求了大家的意见之后,决定推迟早饭时间。
  时间推迟,厨房的女人们也就不用晚上做准备,大家收拾完了,围在火堆边叽叽喳喳地说笑,大家说来说去说到秦氏,秦氏的伤养得差不多了。杨雪前两日去看她的时候,她说回家过完冬至节之后就回工地。
  杨雪道:“秦大婶是为了帮我才会这样的,都是我连累了她。明天我祖母和娘她们会来县城看望她的。”刘氏将杨雪有些难过,忙道:“说什么连累不连累的,都是那坏人造的孽。好歹她也得了赔偿,总算没白遭罪。”
  周姑娘道:“秦大婶有两个儿子,都到了该说亲的年纪了,听说她打算用那赔偿的银子起房子。”另有妇人道:“她那男人腿脚不便,靠着自家挣钱起房子确实难,她这也算因祸得福吧。”
  “杨雪你得到的赔偿比秦氏的还多,你打算怎么用啊。 ”另有妇人笑着问杨雪。杨雪摊了摊手:“我还是小孩子,不能当家作主的,钱都要交给大人。”
  刘氏道:“话虽这样说,可你娘肯定会给你一些钱让你自己做主怎么花的。”杨雪想了想:“要是真的给我钱嘛,我自己好像没有什么特别想买的。我想给我外甥买两样好玩的小东西。给我祖母做一身儿过年的新衣裳,我祖母都几年没穿过年的新衣裳了。嗯,给我弟弟买些零嘴回去,他是个馋货。还有,我二姐明年上半年要出嫁,我想给她买个银镯子,就不知道家里肯不肯给我那么多钱。”
  几个年长的女人听完忍不住夸她:“这孩子就是贴心,干脆跟我回家做我的闺女得了。”周姑娘则揽住她的肩,叹息道:“我怎么没有这么好的妹子啊。”大家齐声大笑。
  刘氏笑道:“杨雪啊,常子胜这回要去你们家过冬至节,你们家得买些好酒好菜吧。”
  “那还用说,我大姐一家还有我二姐夫都会去我家过节,桌上肯定得丰盛啊。不过具体做什么菜不归我操心,我又不是大人。”杨雪嘻嘻地笑。
  大家离家几个月,明日终于可以回家都很高兴,嘻嘻哈哈地谈性很浓,欢声笑语不断,人人心情都很好,不过赵腊梅除外。明明常子胜和杨雪眉来眼去地,杨元本居然还能不要脸地邀请常子胜去自家过冬至节,偏偏常父还一口答应了。这算什么,难道两家的父亲默许了他们两人的亲事?
  不,不可能!常家兄弟的亲事没道理常父一个人就决定了,常子胜的娘,自家的堂姑姑都还不知道呢,常父应该不会这么草率。再说了,常子胜家里还有祖父祖母呢。还有,杨雪这狐狸精不过十三岁,不会那么早定亲的吧。
  常父有些糊涂,听不进自己的话,得让堂姑姑知道杨雪是怎样不要脸地勾引子胜表哥,将子胜表哥迷得神魂颠倒,为了她连命都不要了。
  那杨雪小小年纪就手段了得,勾得整个河堤工地的后生眼珠子围着她转不算,连京里来的长信侯府的贵公子都被她勾得迷了魂。若不是杨雪自己不检点,那大街上那么多姑娘,凭什么史良史公子单单瞧上了她。
  没有谁会喜欢这样不安分的儿媳妇,更没有谁喜欢自家儿子为了儿媳妇连命都不要了。赵腊梅相信只要自己将这些事告诉堂姑姑,她老人家一定不会同意常子胜娶杨雪。
  长信侯府贵公子史良祸害河堤工地服劳役之人的事情已经传遍了整个武清县,杨雪家的人听说了,常子胜家的人也听说了。因为这事,杨家的人会来县城接人回家过节,常家的人也一样。
  赵腊梅昨天听自家哥哥说,明日堂姑姑会带着儿媳妇女儿来县城赶集,她决定明天无论如何都要堵住常家人,然后和常母好生说说话。
  做好了盘算的赵腊梅抬眼看了看对面笑得开怀的杨雪,嘴角不自禁地微微一撇。
  

☆、感谢

  第二天工地上的人吃完早饭就一个个迫不及待地走了,有往县城去的,也有直接回家的。老王对杨雪颇多照顾,又是孤身一人,杨元本本来也邀请老王去自家过节的。不过老王拒绝了,说自己早就和蔡捕头说好去他家过冬至节的。
  当初史良赔偿给杨雪的一百五十两银子,因为数额巨大,杨家父女又暂时不回家,老王就让蔡捕头先给收着,等杨家父女归家的时候再去拿。所以今日老王要帮着杨家父女先去蔡捕头那里拿银票。
  老王驾着车,拉着杨家父女以及罗大安常子胜一道进城,拿到了银票之后,大家就去城门口等着薛氏她们。没等多久,就看到薛氏白氏婆媳来了。
  “三丫头,我的儿,你遭了大罪了!那杀千刀的恶贼,怎么老天就不响个炸雷劈死了他!好孩子,给祖母看看!”“雪姐儿,雪姐儿……”薛氏白氏一看到杨雪,立马飞奔着过来,白氏拉着女儿的手,薛氏干脆将孙女一把搂住,在她脸上反复察看。
  “还好,没什么伤疤。走两步给我看看。”“对对,雪姐儿,走两步。”薛氏白氏显然是听说杨雪摔着了腿,担心留下什么后遗症。
  杨元本呵呵笑道:“瞎担心什么,不是让人告诉你们了雪姐儿没摔到哪儿嘛。”薛氏还是不放心,推了推杨雪道:“好孩子,走两步给祖母看看。”
  “没事,我就是扭到了脚踝,还没有当初娘的脚伤得厉害,几天就好了的。”杨雪来回走了两步,“看,好好地没事啊。”薛氏抚胸:“这下我就放心了。”白氏搂过女儿,哽咽道:“老天有眼,保佑我儿从那么高的地方跌下都没事。”
  “固然是老天有眼没叫我们雪姐儿摔着哪儿,可没有人家常家后生及时去悬崖底下找人,雪姐儿冻都得冻死。这就是救了我们家雪姐儿的常家后生。”一旁的杨元本忍不住接腔,然后向老娘和妻子介绍常子胜。
  “祖母好,杨家大婶好。”常子胜明白自己能不能娶杨雪,关键在于眼前的两个女人,尤其是薛氏。他强压下心里的紧张,努力装出落落大方的样子上前打招呼。
  杨元本托去捎信的人将事情经过说给了薛氏她们听,薛氏自然知道常子胜,她对常子胜满怀感激,这下见到了人,立马拉着人家的手道:“后生,这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