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穿崩坏年代-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本聚集了几百学子的行宫外,有一位学子跑过来大声嚷嚷,有几人附和道:“如此,那赶紧过去!”
  有人一动,其他人都纷纷动了起来,哪怕是那不明原由的,也都跟了去。一刻钟不到,人都散了去。守卫行宫的莫启得了禀报,赶紧进去报予康熙。
  “皇贵妃,这是第一步?”裕亲王福全是康熙的亲二哥,兄弟感情深厚,各大臣都被放回了家中,他却是对丰离的计策甚是好奇,这才跟康熙磨着,与康熙一同进了内殿,听听丰离的全盘计划!
  “对,这是第一步!”丰离也不是那等钓人胃口的人,只是人多嘴杂,她的计划自然不能让太多的人知道,毕竟,想要她死的人,可能性太多了!
  “骆先生,可是江宁居士,骆衍骆先生?”
  “正是此人!”
  “不承想,皇贵妃竟能请动德高望重的骆先生作饵,难得,实在难得。”裕亲王越发地觉得,这个他并不熟络的姑姑的小孙女,当真不是一般的人呐!不说贵为皇帝的康熙对她的上心,只看她被污蔑为红颜祸水,却临危不乱,于众臣万般无绪之下想出法子,且不论后续如何,如今,那原本围在行宫之外,任人费尽口舌也不肯离开的学子走了,裕亲王也不敢小看了她啊!
  “机缘巧合,我与骆先生有救命之恩,即有所请,他顾着情份并未拒绝,加之,我与他道,前往明苑一事,是为国为民之大事。一代名士,自不含图虚名,金钱,自是好大名的!名垂千古,为万民所颂,这,当是名士一生最高的荣耀!”
  裕亲王已看向了康熙,康熙亲自端了水喂入丰离之口,如此柔情呵护,倒让裕亲王看傻了眼。但康熙却毫无所觉,或是亦不在意裕亲王的感受。
  “接下,阿离要如何呢?”既无外人在,康熙亲昵地问。他有感觉,今日的丰离,与平日的她全然不同呢,与她眼神交汇时,她眼中多了从来不曾有的柔情。这样的发生,自是让康熙欢喜若狂的,不过,还是待丰离将事情都做好了,他再细问。
  “接下来,自然是让天下的学子,都聚往江宁,让他们畅所欲言,且说说,大清如何,皇帝如何?皇上可要有心理准备,须严令江宁府内,任何人不得伤害参与言论的学子,更不得,秋后算账!”
  “让他们畅所欲言?”康熙看着丰离。丰离道:“对,让他们畅所欲言。皇上莫小瞧了舆论的力量,旁人不说,皇上自然无法知晓他的所想所想,学子们的话,在一定的程度上,代表了底层百姓的愿望,难道,皇上就不想知道,在天下百姓的心里,你是明君或是昏君?”
  这样的话,引得康熙沉默,丰离再接再厉,“今日江宁府传遍了我红颜祸水,皇上不顾伦常的罪名,想要堵住他们的嘴,难如登天,且不管是打杀了谁,都挽不回皇上与我的名声。既然如此,那我们为何要堵?防民之口,胜于防川。对付流言,就如同治水,在疏不在堵。且皇上自问登基以来,励精图治,费尽心思,其身自正,何畏民言?”
  “而且,于天下百姓而言,皇上高高在上,遥不可及,于百姓心中,因皇上是满人,那种隔膜相对历朝的皇帝更要多,汉人对满人的防备亦是更严,所以,但凡有人说皇上的不是,许多百姓便都会相信。皇上想做个好皇帝,一个受万民景仰的好皇帝,那么,就应该先让皇上在天下人的心里,变得鲜活起来。那么,皇上为天下百姓做过的事,那就应该清清楚楚地摆在他们的面前,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明白,皇上究竟为他们付出了多少。不过,皇上且看着吧,明苑接下定会把皇上多年来所做所为之事,都翻了个遍。而一些不是皇上所做的事,在别有用心之人的操作下,也都会扣着皇上的身上!”
  “这几天,阿离是要朕听着骂对吗?而且还必须骂不还口。”
  “皇上听几日的骂,其后果,皇上必定会十分欢喜的。”丰离说得十分笃定,“忍一时骂名,受万世景仰,皇上,你还赚到了!”
  在丰离的操作下,明苑当真是热闹了,一如明苑,即可听到一阵骂声,骂的对象,那正是在任皇帝康熙。既要写万民书,陈述康熙所做所为的昏庸之处,那自然大家伙都要出力,是要把康熙的不妥之处找了出来,如此之下,亦不知为何,康熙的昏庸之止,随着时间的流逝,越写越多,越写越多,学子不再只围着康熙一个人转,连着大清建朝至今的不妥之处,那都扒出来写了。
  明苑的万民书,越来越多的人在上面签字,原是江宁一带的学子,而后远些的学子亦是闻名而来,一时间明苑人满为患,那批露康熙和大清的言词越发激烈,连着三日未见有人捉拿他们后,那更是一发不可收拾,指着康熙骂暴君的话都出来了。
  眼看到了第五日,明苑的正堂三层都集满了人。有人在那中央义愤填膺地说道:“康熙不顾伦常,纳侄女于皇贵妃高位,是乃昏庸不堪,若其不愿改之,我们自请另立新君。”
  “对,说得对!”
  “是因纳其表侄女为妃,便是昏庸,阁下此言,未免牵强了吧。”就在一片喝彩声中,一个十五六岁,长得十分俊俏的公子讥笑着问。满堂的人俱看向了这位小公子。
  “何以牵强?他本是长辈,以长辈纳晚辈,还不是败坏伦常吗?”
  “请赐教,何为伦常?”小公子伸手甚是恭敬而问。
  “是为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众人皆是点头附和。“那,不知当今圣上,违背此中何种?君臣?父子?夫妇?兄弟?且不说表叔侄非在五伦之内,以此事而论一国之君的明昏,诸位未免轻狂了吧。昔日唐太宗李世民纳弟媳为妾,唐高宗李治纳其继母为妻,他们作为违背伦常,可诸位言之,此二帝可算得上圣明之主?”
  

第五十四章辈份引发的争执三
更新时间2015…1…31 8:53:39  字数:3334

 “唐高宗李治且不说,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有天可汗之称,万邦来朝,路不拾遗,试问自往今来为帝王者,有几人可及?”公子一双美目扫过满堂之人,因此所言引今据典,且有史为证。在中有那熟读史书之人,自知他所言不差。
  “圣人云,金无赤足,人无完美。今上虽是满人之后,然其好汉家,尊汉民,记先时唐太宗本是鲜卑族人之后,但他自登基之后,励精图治,创下贞观之治,其威名远扬海外。百姓皆知,英雄不问出路,我听着诸位争论数日,皆言今上出身满族,语中皆是鄙视,难道,因其为满人,是以他为国为民,为天下为百姓付出的一切,便该被人忽视?汉人,竟是如此狼心狗肺?”
  “满清皇帝,如何能与唐太宗一代圣君相提并论。”
  “敢问阁下,何为圣君?”小公子不答而反问,瞧那人讷讷答不出话来,自又道:“孟子有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者,天下之主,为君之道,始于立志。志不立,人不成。所谓志也,上及天,下通地,气魂寰宇,刚柔并济,渡众生,平天下,方为志。无志,不君。无志而位极,家国大祸。自今上登基,十六岁亲政,除鳌拜,平三藩,收台湾,逐沙俄,其志为一统天下,使百姓安居乐业,各位扪心自问,其可失为君之本之志?”
  “无知小儿所言,焉知满清皇帝所图所谋非我汉人万里江山?”
  “为帝王者,不妄一统江山,安定天下,何以为帝?诸位说来,其中不愤,不因今上是否英明,是否爱民,只因他是满人,是以,诸皆不服,是与不是?”明明不过小小稚子,尚未及冠,但此一问,却透着那骇人的气势。
  “然,朝代更替,得民心者得天下,诸位心中不满,是要挑起天下大乱,置天下百姓于水深火热,是为一己之私欲,全然不顾天下安危,不顾沙俄在外虎视眈眈,要我们大好江山,落于蛮夷之事,任其趋乱入内,杀我们的族人,抢我们的粮食,毁我们的家园?”
  “妖言惑众,沙俄已与大清签定合约,已然罢兵,何以再犯!”
  “诸位那般瞧不起满人,怎么此时说起清兵奋战沙俄,守住疆土一事,却受之泰然。世人皆道女人善变,却不知,诸位饱读诗书之人,却与妇人无异!”这小公子可真够毒舌啊,这骂人也忒狠。其中又以那适才说话的青年为最,一脸俊脸,此时已是一片铁青。
  “小儿句句帮着满清皇帝,莫不是满人?”有人犀利地问。那小公子却骄傲地昂起头来,“我是满人又如何,汉人又如何,莫不是,汉人自诩了不得,被我说中了你们的痛楚,你们却是要抵死不认,是要让天下再起战火?”
  “你个黄口小儿着实可恨,我们是要请今上错而改之,何时是要天下再起战火了?”
  “尔等将那等乱了伦常,或真或假的罪名往今上的头上扣,不是想着让天下百姓都知道,今上是一个昏君,暴君,从而让今上民心尽失,而后,尔等再拿出个清君侧的名义,起兵造反,顺理成章,无人可驳。可你们摸着自己的胸口问问,那满满一纸上的罪名,有几样是真的?”小公子那张雌雄莫辨的脸上,尽是讥讽,轻挑眉头指着大堂中间那足有一丈长的纸问。
  “远的不论,今上南下,是为黄河工程,是为治河。而这治河之根本,是为了什么,尔等饱读诗书,想来也不须我一介小儿提醒诸位吧!山东受灾,谕山东地丁正赋于明年全免。尔等自行宫堵面见君,其后聚于此苑,各位不妨想想,这几是里,究竟都说了多少大逆不道之言。”
  停顿了扫了在场的人,不少的人都觉得菊花一紧,“我倒想问问,从古至今,除春秋战国之时,百家争鸣,历朝历代,有哪位圣君,能有今上之肚量,任尔等再三辱骂,却不曾加一指于尔等之身?”
  再之一问,更是让人无可反驳,“英雄不问出路,诸位何以因满汉之分,而将今上一番爱民之心,皆弃之如敝屣?先明之时,天灾人祸,百姓民不聊生,食人肉之事举之不胜。满人汉人又如何,只要他爱民如子,心怀天下,我等何以一再挑之刺之?”
  “罢了,罢了,皆是我们执迷不悟啊!不过为君区区家事,何以扯上君之德。”一个老先生站了起来,拿过一旁的烛火,将那写了五天的丈纸点燃,一声声唤道:“骆先生!”
  长者却似是不闻,“小儿之言犀利,康熙自登基以来,修汉学,崇汉文,促满汉一家,治黄河救两岸百姓于水火,我等聚于明苑争论其行数日,江宁兵马不动,任我等畅所欲言,其胸襟气度,所做所为,确是一代明君,我等,万不可再言之其为满人,道诸多不实之言。”
  “骆先生说的极是!”老者明显德高望重,众人纷纷附和,有人道:“只我等说了诸多大逆不道之言,皇上此时放过我等,可会秋后算账?”
  许多人此时才后怕地打了个冷颤,秋后算账,多少人都是死于秋后算账!
  “诸位尽可放心!”随着这个声音落着,一身明黄的康熙从客房中走了出来,不少人腿阵阵哆嗦,康熙笑得如沐春风,“诸学于明苑之言,道出朕诸多不足,使朕受益甚多。朕受诸位畅言所启,从即日起,于江宁设一办报处,称之为民报,烦请骆先生主持,天下学子,对天下之事有可何见解,皆可交于民报,由民报审阅,而后印刷遍发大清。朕回京之后,也将在京中设下办报处,朝中大事方针,此后亦印刷出版,让天下百姓,共知大清荣辱兴亡。”
  “皇上圣明!”有些人已明了康熙设民报之意,诚如骆先生。然大部份之人,却是茫然的,但是,这并不防碍他们得了康熙承诺绝不秋后算账后,逃过一劫的喜悦。
  此后第二日,第一版民报印刷出来,内容皆是这五日来,诸多学子论政之言。是的,讨伐康熙罪名的一场聚集江南各地学子的论会,最后却定为论政之言。康熙不曾追究将他骂得最狠的几位文士,反而还委以他们重用,民报之事,尽交到骆先生等人手中。
  而民报起办第三日,除去论政之言外,又披露了江宁府中,欺上瞒下的江宁知府贪污,并列举了各方证据。刚平静了两日的江宁府再次炸了锅,都要以为这才办立的民报将要消失,不想康熙下令,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江宁知府,将其所贪污的银两充公,江宁知府满门十六以上男丁被斩,女眷流放。
  此时此刻,那本不拿民报当回事的人,这才反应过来,民报,竟然还有这等监督百官的用处???
  “皇贵妃当真是步步为营呐!”至此贪污案了结,康熙耽误了几日的车驾即起程回京。江宁官员学子,百姓,皆前来欢送康熙,那一声声真诚的皇上圣明,康熙听得甚是愉悦。裕亲王福全瞧着康熙那一直无法掩去的笑意,一声叹言。
  康熙笑意越发地藏不住,点着头道:“可不是。阿离这番算计,可是帮朕安定了江南这群酸儒的心啊!若没有她的主意,朕尚且不知要多久,才能让这天下人都忘记,朕是满人一事,让天下人只知朕是明君。”
  “还有皇贵妃促办民报这一着收尾,即安了那群酸儒惧怕皇上之心,又彰显了皇上的大肚,诚如皇贵妃那日在明苑所说,古往今来,还没有哪一个皇帝能如皇上,容了诸人的辱骂,还让他们居于高位。”裕亲王福全越发地觉得丰离着实是深谙攻心之道呐!从一开始,不管是那些真诚的学子,或是老谋深算别有所求的老先生,都是她的棋子,她看透他们的一举一动,任由他们蹦跶。在所有的事情都堆到一定高度时,来个当头一棒,立竿见影!本为朝廷大患的江南,自此之后,再无一人言康熙不是。
  “也不知映华姑娘是如何教的孙女啊!虽说流舞性格单纯,但是却是一个懂得用规矩的人,满京城里,谁人不夸她治家有道。皇贵妃就更不必说了,九窍玲珑心……”裕亲王实在是被丰离惊得不轻了,是以也顾不上君臣之别,不合规矩的话,也说了。
  康熙由丰离帮忙除了心腹大患,那心情之愉悦是不用说的,也不计较裕亲王的话合不合规矩。瞧着身后的车驾,康熙掉转马头,丢了马,上车去。
  顾不上车上还有余韵余庆,康熙直接就抱了丰离就亲,吓得余韵余庆连忙下车去。
  “你怎么那么聪明,那么能干呢!”康熙啄了丰离一口,随手将丰离抱起,让她坐在他的腿上,笑着埋头在丰离的胸前,开心地说。
  “那也是皇上做得好!皇上本是明君,我不过是让天下人,都知道这个事实!”丰离可是不敢居功,康熙依然笑着,隔着丰离的衣服,咬了一口,丰离痛得抱住了他的头,不让他乱动。马车缓缓地行着,康熙揽着丰离的腰,丰离道:“皇上可莫要忘了答应我的事儿。”
  “不忘,民报之事,朕一定不让别人知道是你的主意,阿离要把这般好的主意往我身上推,我乐意着呢!而且,夫妻一体,阿离名声太显,旁人太过眼红,于阿离无益,那就,我帮阿离顶着吧!”自在丰离面前改了尊称,康熙也就习惯了不时地称我,与丰离相处随意,他越发喜欢!
  

第五十五章辈份引发的争执四
更新时间2015…2…1 10:16:54  字数:2884

 深深要吸了一口气,闻着丰离身上独有的清香,丰离是不喜擦粉抹脂的,身上只有皂角的味道,很是干净,可康熙,却觉得爱极了。
  “皇上要如何处置那散播流言之人?”丰离低着脑袋与康熙对视而问,康熙眼中闪过一道冷光,“巧借爱君之名,行毁君之事,朕定不容他。索额图,佟佳氏,那就先砍了他们的手脚!”
  砍了他们的手脚,那便是,还是要放过那主谋之人。丰离看着康熙,心中一叹,怎么的忘了呢,他是康熙,不管是索额图还是佟佳氏,现今于他都还有用。况且,这些人的目标,原是她,只是被那江南想着反清复明的人稍一转话,扯到了康熙的头上而已。
  也罢,他们逃得一时,又如何逃得过一时呢,丰离即一想当知康熙为何,就此丢开,最多,到康熙厌了他们无用之日,她补上几刀,让他们生不如死就是了。
  “你再给我说说,民报该如何用,才更惧效果?”
  “不管是江宁的民报,还是回京之后要办的民报,往后皇上只消多看着,不须过多掺合,报中所登之事,以实为准,选一个可靠不畏权贵之人掌管,若有关系各家隐私之事,这于皇上也是极好的,毕竟一人精力有限,皇上想知道底下百官的清廉与否,让旁的人多帮你盯着,供了那告密之处,只须坐收渔翁之利,何乐而不为。”
  “秘密供信,即保障了自身的安全,我们得知之后,也可在暗中查探是真是假。民报的作用,比我想像中的要大得多啊!”康熙一阵嘘叹。
  丰离提醒道:“皇上还是莫要高兴得太早,回京之后,要是没有显出民报的用处,短时间内,是不会有人拿民报当回事的。而且,想要百姓百官求告无门都能想到民报,那就得先立了民报的威望,表明民报的公正,所以,哪怕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是皇上提的办民报,皇上和皇族之人都不能插手民报的事儿。只因若是皇上或皇族中人一插手,民报于百姓心中,就无公正可言。”
  “阿离所言,朕记下了。”康熙点着头答应。丰离松了一口气,提出让康熙办民报,用了现代这一法子,希望终归能起到好的效果。
  “你阿玛额娘要进京看映华姑姑,朕已经答应了!”正事说完,康熙给丰离道了这一好消息,多年不见苍泽夫妇,乍的知道他们要进京,丰离睁大着眼睛,“当真?”
  “自然是当真!”康熙十分肯定地说,“流舞出嫁,他们回京送嫁,自那以后,你就没见过他们了吧!就连回了蒙古,你也没去见他们。”
  丰离点点头,康熙道:“朕猜你一准是想他们了,所以给他们去了信,让他们以入京看望映华姑姑为由,也见见你。蒙古局势变端极大,他们入京,也呆不了多久。”
  “没关系,能见见他们,我就很开心了!”那回为了搅黄了噶尔丹,又与孝庄康熙有约在先,她没回科尔沁见父母兄长,这心里不是不想,只是不能。她如何能让他们为她挂心,知晓她为了婚姻的自由,而闯入准噶尔部,冲锋陷阵。
  “皇上,谢谢你!”丰离真心实意地道谢。
  “只是一声谢谢而已?”康熙瞧着丰离眼中的感动,不趋机要求,他这个皇帝就白当了。
  宽敞的车驾,足有一个平常房间的大小,里面摆着一张长榻,可容下两人平躺,榻上还放着几本书,车驾中间放着一张小案几,案几上摆放着一套茶杯,点着香料。香气袅袅,康熙此时坐在榻上,搂着丰离的腰,让丰离就坐在他的腿上,而丰离正捧着他的头。姿式本就**,随着康熙看着丰离的眼神,充满了灼热,车驾中的温度也在不断上升。
  丰离讪讪地挪了挪身子,想要挣开康熙的手,却不料被康熙那么一用力,那硬物紧紧地贴着她的身体,丰离的脸颊阵阵泛红,康熙得不到丰离的回答,再问道:“只有一声谢谢吗?”
  又不是没有见识的人,丰离岂不知康熙所求,可这在车驾里,外面那么多的人。君不来,我来!康熙一看丰离纠结的样儿,唇已覆盖住丰离,丰离眼看贴近她的硬物越发的坚挺,她可不敢保证再下去康熙会不会不管不顾的要了她。
  “皇上,皇上!”丰离挣扎着,因她是坐在康熙的膝上,那么用力一推,总算还是让康熙松开了她,隔着康熙一掌之地,坐在了榻上。
  只是,两人虽是分开了,却都重重地喘息着,而康熙已是双目通红,喃吐道:“好阿离,哪怕不能,用用别的法子,帮帮我可好?”
  牵着丰离的手,隔着衣物摸了他的硕大,丰离整个人一震,连耳根都红了,重重地吸了一口气,取过一边的茶,也顾不是冷的热的,一饮而下,着急之下,茶水都漏了一半。
  “呵呵……”康熙看着丰离那着急的样子,却是笑了,继续哄着丰离道:“阿离,胀得难受,你摸摸,痛得厉害极了!”早就看透丰离吃软不吃硬的性子,康熙装着可怜,扮着无赖,以前他纵是再想,因着丰离的生疏,他亦不敢要求,只怕丰离当真恼了他。现今呐,丰离得知他毫不犹豫护着她后,这几日来,夜里任他索取,一改往日的冷淡回应着他。
  食髓知味,康熙爱极了两人床榻上两心相印的纠缠。只想着丰离那柔软的身子,他就浑身发烫,身下更是胀痛,可他知晓,丰离绝不会任他胡闹,是以,试探地让丰离换个法子。
  丰离呼吸越发地粗重,没吃过猪肉,还能没见过猪跑吗?哪怕上辈子家里就她一个女儿,可她下面的几个侄子,那是十六岁就开荤,平日里为了逗她也没少在她面前说起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儿,纵然没有实际的经验,理论上的操作,她也是知道的。
  “好阿离,帮帮我,帮帮我!”康熙一看丰离没有抗拒,那是越发胆大,解着里裤,牵着丰离的手真正地握住他的硬物。丰离的手有些冰冷,冰与火的冲撞,让康熙抽了一口气。
  “阿离,动一动!”康熙就像诱导天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