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秀色之医女当家-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和季菀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姐妹,数年未见。这一别,下次再见也不知是何时,难免心中惆怅。
  时隔多年,彼此一见面,都有些惊讶。
  赵茵惊的是季菀的风貌气度。她是贫农小户里长大的姑娘,没见过太大的世面。初入国公府,多有震撼。再见大着肚子的好姐妹,心情激动之余也颇有些唏嘘。
  好友天生好颜色,如今更是气质非凡,让人见了便忍不住心生敬畏。
  季菀则是惊讶好友的变化。她离开那会儿,赵茵才刚嫁人不久。后来随陆非离去北地,也见过。但那时的赵茵,也尚有些青涩。数年岁月,赵茵眉宇间的青涩稚嫩,早已淡去,显得越发从容。
  两人相对而坐,聊起从前旧事,一会儿笑一会儿叹息。直到下午,赵茵才离去。
  岳侯的禁足期限已到,还未来得及喘口气,又得知女婿家出事儿了。
  还是陆非离参奏的。
  比岳崇胜所犯之事更多,贪污受贿,放利子钱,草菅人命,卖官鬻爵。林林种种,都有实证。太子当即派人前往,捉拿骆家人入京。甚至不给岳侯反应的时间。
  骆家入京之前,季菀在三月初,平安生下了一对龙凤胎。


第390章 
  龙凤胎的出生,最高兴的莫过于行哥儿和曦姐儿了。兄妹俩终于心愿得偿,兴奋的趴在摇篮旁,瞅个不停。
  屋子里的人陆陆续续的都出去了,季菀看过两个孩子以后,也让乳娘给抱了出去,只有陆非离还守在她身边。
  “辛苦了。”
  这一胎她怀得辛苦,生产的时候也格外辛苦,从凌晨痛到下午才生产。
  不过好在,母子平安。
  季菀缓过了一阵儿,道:“还没给孩子取名。”
  “我已经想好了。”陆非离眼中带笑,“男孩儿叫桓哥儿,女孩儿就叫鸢姐儿。”
  陆知桓,陆知鸢。
  季菀默默在心里念了一遍,觉得很不错。
  鸢姐儿先出生,是姐姐。
  和她的胞姐曦姐儿相同,除了刚出生的时候哭了会儿,大多时候都是安静的。曦姐儿小时候,也不大爱哭,当然,前提是不要去惹她。只是长大了,倒是格外调皮。鸢姐儿还是个奶娃娃,暂时看不出来,目前倒是格外乖巧。哪怕是旁人捏她的脸蛋,想方设法的逗她,她也只是睁着眼睛,一动不动的,不哭也不笑。瞧着,是个脾气好的。
  她弟弟桓哥儿则更安静,安静得有点冷酷。最大的表现就是,每次他哥想要抱他的时候,他都爱答不理。对此,行哥儿很沮丧。
  自己期盼了那么久的弟弟,居然不搭理他,还不如五妹妹呢。
  一下子又多了两个孩子,褚玉苑更热闹了。不过季菀表示,两个孩子,她喂不过来,还是得请乳娘。两个孩子吃得不多,长得倒是快,一天一个样。
  不过虽说是龙凤双胎,长得却也不太相像,尤其现在还小,暂且看不怎么出来。但父母都是千里挑一的好相貌,两个孩子自然生得不差,粉嫩白皙,玉雪可爱,长辈们尤其喜欢。
  安国公夫人每天都要抱一抱两个孙子孙女,才将他们送回去。
  季菀坐完了月子,终于有精力自己照顾孩子了。而同时,骆家的事情,也彻底解决。骆家家主,也就是岳侯的女婿,被判斩首。除此以外,宗亲皆被牵连。女子发没教坊,男子流放三千里。
  骆家,败了。
  据说岳侯的女儿被接回了娘家,未被判罪。只是她的孩子,就不能幸免于难了。
  岳侯接连吃了这么大的亏,心中必然愤恨,不知会如何反击。
  对此,陆非离没说,季菀自然也没问。
  他忙了一段时间,最近又闲暇了下来,下朝后回来,也很少窝在书房里处理公务,大多时候陪季菀和几个孩子。
  鸢姐儿和桓姐儿的满月礼过后,四房那边又传来好消息,陆四郎去年纳那个美妾,诞下了一个男孩儿。丫鬟来禀报的时候,音姐儿正拿着拨浪鼓逗鸢姐儿。等丫鬟说完,她手中的动作便顿住了,拨浪鼓差点掉进摇篮里。
  她神色微愣。
  鸢姐儿有点茫然的看着她,似乎在奇怪那咚咚的声音怎么突然没了。
  季菀屏退丫鬟,看向已经收敛神色,低下头的音姐儿,道:“音姐儿是不是想去看看?”
  音姐儿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季菀摸了摸她的头,“走吧,我陪你去看看小弟弟。”
  音姐儿看看她,终究还是点了点头。
  曦姐儿刚想说她也要去,就听她娘道:“你们两个,好好在屋子里呆着,看好弟弟妹妹,不许乱跑,知道吗?”
  行哥儿当即应声。
  “知道了,娘。”
  曦姐儿便只好点头。
  四房那边出生的是庶子,当然比不得嫡子受重视。说起来,这还是国公府这一代头一个庶出的孩子。老太君倒是一视同仁的送去了一把黄金锁。其他几房的人,自然不会去凑这个热闹。季菀过去,也只是因为音姐儿。
  陆四郎的这个妾室,季菀略有耳闻,原本也是丫鬟,姓李。因有几分姿色,被陆四郎看中,才收了房。最开始,也只是个通房丫鬟。但她有福气,没多久就怀了孩子。陆四郎十分高兴,便抬了她做姨娘。
  因有过前车之鉴,这次吕氏便格外谨慎,观察了李氏许久,确定她是个老实本分的,才纵容她生下了这个孩子。
  不过到底是自己男人的妾室,她自然不会多待见。倒是四夫人,因为多了个孙子,欢喜得不得了。她的嫡长孙马上就要送去前院跟着其他兄弟读书了,以后就住在那边,她也不能时时见到。如今又多了个小孙子,她自然开心。
  这孩子的名字,都是她给取的,叫陆尔琨,小名琨哥儿。
  季菀带着音姐儿过去的时候,四夫人正抱着小孙子逗弄,满脸都是喜色。
  吕氏坐在旁边,神色淡淡的,看不出喜怒。只是见到季菀,有点意外。目光落在女儿脸上,这份意外中又多了些说不清的情绪。
  “是阿菀啊,快坐。”
  四夫人乐呵呵的招呼季菀坐下,目光在音姐儿身上停了停,笑着让她到自己身边来。
  音姐儿走过去,叫了声祖母。然后目光便落在了旁边摇篮里的琨哥儿身上。琨哥儿刚吃饱,还没睡,睁着一双眼睛,与她对视。这么小的孩子,是看不清的。音姐儿却被他看得一愣,忍不住伸手去摸了摸他的脸蛋。亲弟弟出生的时候,她一摸璋哥儿就哭,母亲不高兴,她便没有再摸过。
  想起不好的经历,音姐儿脸色有些白,下意识的把手抽了回来,满脸忐忑不安,生怕小弟弟会哭。
  然而出乎意料的,琨哥儿非但没哭,茫然了一会儿,竟咧嘴笑了起来。
  音姐儿呆了呆。
  四夫人笑起来,“琨哥儿这是喜欢姐姐呢。”
  音姐儿有些害羞,又忍不住再次捏了捏琨哥儿的脸蛋,小家伙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线。音姐儿心中豁然开朗,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季菀在旁看着,嘴角渐渐上扬。
  大概是从小不得母亲欢喜,三岁就离了父母身边的关系,音姐儿性子有些自闭,不爱说话。在她身边,言行举止也颇为自律约束,生怕犯了什么错给她添麻烦。开蒙后,接触的人多了,才渐渐走出来,只是离活泼开朗尚且有一大段距离。
  琨哥儿虽是庶出,但毕竟也是她骨血相连的亲弟弟。只要琨哥儿的生母李氏安分,音姐儿和这个弟弟关系好,对她将来也有好处。
  季菀正倍感欣慰,目光不期然看见吕氏微僵的脸,心想吕氏大底是不乐意看见这样的场面的。但凡做正室的,哪怕再是豁达,都不可能乐意见到亲生女儿和亲弟弟生疏反而亲近庶出的道理。
  可造成这一切的是谁?还不是吕氏自己。
  吕氏一心想靠着儿子在夫家立足,千娇万宠,生怕儿子磕着碰着,甚至不允许女儿太过接近。若非如此,音姐儿何至于和亲弟弟疏离至此?
  小孩子都喜欢和同龄人一起玩儿,看音姐儿那么喜欢曦姐儿和芹姐儿就知道了。
  如今见女儿和庶子亲近,她又有什么资格生气?
  李氏要休息,季菀也没多呆。吕氏倒是将音姐儿留了下来,用过了午饭才让人将她送回了褚玉苑。
  “二姐姐。”
  曦姐儿一见她,就欢喜的叫了声。
  音姐儿也笑着应了声。
  季菀却发现,她的神色有些异常,不动声色。等两个孩子手拉着手出去玩儿以后,她才叫来音姐儿的乳娘张氏和贴身丫鬟春芝兰到跟前询问。
  “四少夫人和音姑娘单独说了会儿话,将我们都打发了出去…”张氏犹豫了下,又道:“不过,音姑娘出来的时候,看起来有些沮丧,像是要哭了一般。”
  季菀沉默,看了眼在廊下和曦姐儿玩挑花线的音姐儿。她脸上最初的笑容已经消失,看起来漫不经心的,仿佛有心事。便是这样,也不忍扫了妹妹的兴致,耐着性子陪曦姐儿。
  “音姑娘真可怜…”
  春芝一个没忍住将心里话说了出来,话音未落便自觉失言,当即低下头,满脸惴惴。
  季菀却没斥责。
  事实上不止春芝一个人这么想。音姐儿被送过来的时候还小,贴身伺候的只有一个乳娘和两个丫鬟。春芝便是其中之一。另外一个,瞧着主子不得宠,心思有些散漫,便被季菀给打发了回去。
  她一直和曦姐儿住在一起,身边的丫鬟都是季菀亲自挑选的,伶俐本分。
  都知道音姐儿是四房的姑娘,却不得生母欢心,三岁就送到褚玉苑来养着。她小小年纪,却格外懂事,身边的人看着都心疼。
  季菀治下严厉,不许底下的人嚼舌根。但许多人私底下还是会偷偷议论,说音姑娘可怜,摊上个重男轻女的母亲,小小年纪就被送了出来…幸亏三少夫人怜悯护佑,不然还不知道在这府中会遭多少白眼。这也只是暂时的,以后分了家,该如何?音姑娘是女儿家,将来还得嫁人。她母亲那样,以后怎么可能给她说个好人家?若是在夫家受了委屈,谁给她撑腰云云。
  这样的话,甚至传到了季菀耳中。
  甚至她出门做客的时候,都听到了些风言风语。音姐儿,大底多少也有所耳闻。
  她将张氏和春芝打发了出去,沉思许久。第二天,她派人去将吕氏请了过来。
  “三嫂。”
  吕氏客气的叫了声。
  “坐吧。”
  季菀神色淡淡的,待她坐下后,便直接开门见山。
  “昨天你对音姐儿说了什么?”
  吕氏一愣,没料到她连基本的寒暄都没有就这般单刀直入。
  季菀盯着她的眼睛,神情看起来并无怒色。只是那平静的瞳孔,显得有些清冷。
  吕氏怔怔看着她,忽然道:“三嫂今日叫我过来,是兴师问罪的吗?”不等季菀说话,她又笑了下,神情略微苍凉,“三嫂,其实我真的很羡慕你。”
  或者是压抑了太久,吕氏终忍不住倾诉起来。
  “纵然你出身不显,外界对你多有诟病,但大部分人不过是出于嫉妒作祟。你外祖家是清贵簪缨世家,萧家虽非你真正的娘家,但总有你一席之地,说是皇亲也不过。便是嫁人,也是一等公爵之家,集荣耀富贵于一身。更让人羡慕的是,三哥对你一往情深,这么多年身边也只有你一人。你所有的际遇,分开来,兴许并不算什么。但如此多的幸事全都汇聚在一起,让人想不眼红都难。”
  一开口,她便没打算停下来,自顾自的说着。
  “我娘家不显,自身又不够出彩,所以在家里不怎么受待见。大底你要说,既如此,我就该明白音姐儿的不易。”
  季菀不语,神情带了些责问。
  吕氏又笑了下,“是,我都明白。她是我的女儿,是从我身上掉下的肉,我也心疼。可…可我却无能为力。”
  季菀皱眉,斥道:“什么叫无能为力?不要顾左右而言其他。我知道早些年四婶对你多有挑剔,四弟也是个不省心的,你日日惶惑总担心自己在这个家里没地位,步步惊心,顾虑良多,这也情有可原。但音姐儿是你的亲生女儿,你哪怕只是将你对璋哥儿的关注分三分之一给她,她也会欣喜若狂,何至于…”
  说到这,她停了停,深吸一口气,冷声道:“音姐儿在我身边快三年了,我虽尽心尽力抚养她,但终究不是她的生母,有些东西,我给不了。但如果你仍旧吝啬给与,那么就收起你所谓的立场,不要再对她诸多要求。她也是人,有思想有感情,不是一个你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工具!”
  吕氏脸色微白,颤抖着唇,却说不出话来。
  季菀冷着脸,“按照规矩,琨哥儿得养在你身边,你大底不愿意。他是庶子,你不待见他也正常。可他毕竟是音姐儿一脉相承的弟弟,长辈之间的恩怨,不该牵连孩子。你说,对吗?”
  她还是给吕氏留了三分颜面,没把话说得太过直白。
  吕氏沉默许久,才艰难的应了声。
  “是。”
  ------题外话------
  推荐真开薪宠文、爽文《和离之后再高嫁》
  丈夫另有所爱弃糟糠,婆母凶悍刻薄极难缠,心狠手辣害她命,还想谋她嫁妆黑心肝。
  揭穿他们的阴谋诡计,撕碎他们的狼子野心,巧计和离,让这渣男贱女相爱相杀。


第391章 老太师辞世
  被季菀‘教训’一通后,吕氏果然‘规矩’了。
  不过让人意外的是,她把李氏的孩子养在了自己膝下。
  这本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妾室所出之子女,都应奉嫡母为母,这是规矩。但音姐儿知道后,难免有些低落。生母宁愿养别人的儿子,都不愿养她这个亲生女儿。她在母亲眼里,该有多廉价。
  季菀偶尔会带她过去看琨哥儿,吕氏对这个庶子当然不可能太尽心,留在自己这儿,也就相当于‘人质’罢了,未免李氏因这个儿子生出了什么不该有的野心。
  自打含双过后,这方面,吕氏倒是严防死守,警惕心颇高。
  见此,音姐儿也不知是该喜还是该忧。
  季菀和她谈过一次。
  音姐儿看起来早熟,什么都闷在心里,但她毕竟还小,有些事情憋在心里久了,总要找个人倾诉。
  “我三岁之前,还是在娘身边的。琨哥儿刚出生,就远离了生母…”她想了想,道:“春芝说,庶出的孩子,是不能时时见自己的母亲的。李姨娘想要见自己的孩子一面,必须得到娘的应允,而且还不能多呆。琨哥儿长大了,还会记得自己的生母吗?”
  小孩子的善恶论很简单,所见所闻不同,所以看待事情也没那么复杂。
  音姐儿完全是站在同等的立场之上,脑子里也没有什么嫡庶观念,所以言语中对琨哥儿有些感同身受的同情和怜惜。
  季菀伸手摸了摸她的头,道:“那么,音姐儿还记得三岁以前的事吗?”
  音姐儿又想了想,迟疑道:“有些记得。”
  这么小的孩子,大底记得的应该是印象深刻的事。看音姐儿的表情,也大概能猜到。她记得的,要么是最不开心和最开心的事。
  “那三岁以后呢?”
  这次音姐儿思考的时间长了些,“都记得。”
  季菀笑笑,“那音姐儿觉得,是过去重要,还是未来重要?”
  音姐儿有点茫然。
  也是,这么小的孩子,本该无忧无虑,过去未来什么的,对现在的音姐儿来说,是个比较沉重的话题。她想了许久,犹疑道:“可我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啊。”
  季菀循循善诱,“在我这儿,开心吗?”
  音姐儿点头,“嗯。”
  季菀问,“为什么呢?”
  音姐儿认真道:“三伯父和三伯母都对我好,哥哥妹妹也好,有人陪我。还能读书、写字、学琴。”
  “所以,音姐儿是喜欢现在的生活,对吗?”
  “嗯。”
  季菀微笑,“当下之于过去,便等同于未来。”
  音姐儿又茫然了一会儿,然后道:“三伯母的意思是,开心最重要,对吗?”
  “对。”
  季菀眼露赞赏,“音姐儿真聪明。”
  音姐儿在亲生母亲那几乎没得到过什么表扬,所以小时候很有些自卑。季菀担心她会养成自闭的性子,时常夸奖她,增加她的自信心。
  “未来的事谁都无法预测。因为每个人,都活在当下。人活着,开心也是一天,伤心也是一天。所以不要老是想着不开心的事,那只会给自己平添烦恼。你现在还小,小孩子呢,就该无忧无虑的,别去想那些太过沉重的事。等你长大了,会发现,要愁的事情还有很多。”
  音姐儿似懂非懂。
  “可是很多事,已经存在了,要如何才能忘记?”
  “不是让你忘记。”季菀微笑,“是让你不要总去想那些不开心的事,也不要去在意别人说什么。人是活给自己看的,自己好不好,别人永远无法感同身受。你过得快活,问心无愧,那旁人再多的闲言碎语,都可以当做耳旁风。”
  音姐儿听得很认真。
  “人这一生其实并不长,左右不过那么几十年。酸甜苦辣,各不尽同。你若是总想着苦,便体会不到甜。这一生,都会苦闷郁结,不知甘美。很多事情,你改变不了,但你要记得,不是你的错,便无需自责或亏欠。”
  这孩子因为自身经历的关系,比同龄人早熟,也容易钻死胡同出不来。季菀与她说这么多,便是要开解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有些人,出身便已限制太多。比如琨哥儿,因为他不如你幸运,所以你觉得他可怜,对吗?”
  音姐儿点头。
  孩子都是依赖亲娘的。哪怕她现在过得很好,但心里总会有个角落总觉得缺少了什么。
  有同等经历的人,才能彼此感同身受。
  “娘…对他不好。”
  音姐儿这句话说得很小声。那毕竟是自己的亲娘,说这些话,她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但如果自己的母亲对别人的儿子好,她只会更不开心。
  此事无解。
  季菀总不能告诉她,就算吕氏对琨哥儿不好,也并没错。毕竟不是自己亲生的,还是庶子,这世上没那么多宽容大度的女人。这孩子太小,这些话说出来,对她而言太过冷酷无情。
  小孩子眼中的世界,不该如此现实。
  “你呀,就是操心得太多。”季菀握着她的小手,叹了声,道:“大人之间的是非,你现在还不懂。所以,不要去评价或者在意。你只要记得,做人呢,要问心无愧。你若是喜欢琨哥儿,便经常去看他,那并没有错。”
  音姐儿终于展露笑容。
  “嗯。”
  总算将她心里那颗钉子给拔出来了,季菀也会心一笑,“去和妹妹玩儿吧。”
  经过季菀开导后,音姐儿心结解开了,人也开心了不少。有时候,还会自己回去看琨哥儿。
  琨哥儿出生那天,吕氏将她单独留下来,说了许多话。大概的意思便是,琨哥儿非她亲生的弟弟,有自己的亲娘,即便对她对他再好,琨哥儿将来也不会记得她,更不会向着她。让她别自作多情云云。
  季菀没问,大概也能猜出来些许。
  所以她才会斥责吕氏。
  和一个六岁的孩子说这些,无疑在音姐儿的心口上捅刀子。她自个儿将女儿丢给旁人养,竟还好意思说什么亲生的非亲生的,真是荒唐。
  琨哥儿将来长大后会不会记得音姐儿这个姐姐,可不是吕氏说了算的。小孩子最是敏感,谁对他好,他都记得。而且小孩子的是非观,都是从小培养的。琨哥儿生下来就抱到吕氏身边,远离了最亲近的人。陆四郎是个男人,不可能天天窝在后宅里和女人孩子打交道。吕氏对这个庶子也不上心。最稀罕他的,就属四夫人了。可再好,那也是长辈。
  音姐儿对他好,他自然下意识的亲近。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好坏,可不是只是因血缘牵绊的。
  有的人生来便是骨血至亲,偏偏话不投机半句多。可有的人,明明陌路相逢,却因性情相投而奉为知己。
  嫡出和庶出也并非天生仇敌,说到底,一脉相承,也流着一样的血。
  陆家九子,脾性各异,不也关系和睦么?
  也不能说吕氏狭隘,毕竟琨哥儿是她丈夫的庶子,她心有偏见,也在情理之中。可不能因为这个,就对自己的女儿诸多要求和限制,那对音姐儿不公平。
  音姐儿每次去看琨哥儿,都很开心。还会与季菀说一些琨哥儿的习惯,比如琨哥儿喜欢咬手指头,喜欢笑,还会把琨哥儿尿床当做趣事说给季菀听。她将自己编的蚱蜢送给琨哥儿,琨哥儿喜欢得很,一直冲着她咯吱咯吱的笑。
  吕氏见她这么喜欢琨哥儿,倒是对这个庶子上心了几分。
  但没过多久,她便又诊出了喜脉。喜不自胜,便将琨哥儿丢给丫鬟嬷嬷照看,自己则一心安胎。
  蒋氏也在六月初平安生下一个男孩儿,取名陆尔濯。
  陆家这边喜事连连,周府那边却传来了噩耗。
  周老太师病危。
  这并不突然,事实上他老人家近年来身体都不大好,毕竟一大把年纪了。去年八十大寿,兴许沾了喜气,好转了些。可就如同回光返照一般,养了一段时日,又不大好了。
  熬到如今,已是不易。
  理智上知道生老病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