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在古代卖内衣-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见一人当场被射中,而另一人躲闪之际掉在马下,却极快从地上爬起来,将手中弯弓对准殷人离射了出去。
  急速前行的马儿长嘶一声,顺着冲势摔倒在路边。
  殷人离一手拎着芸娘腾空跳起,几个翻身落于地面,只简短的说了声“跑”,便带着芸娘跳进了路边灌木丛,往路边矮山而去……
  密林如盖,将漫天的晚霞挡在了山林外。
  晚归的鸟儿欢天喜地的在树上翻腾,每一只同伴回归,鸟儿们便齐声欢迎。如若发现不速之客,便立时哑着嗓子大叫,宣誓主权。
  芸娘深一脚浅一脚的跟在殷人离身后,拉着哭腔不停重复:“我只是个卖胸衣的……我只是个卖胸衣的……”
  殷人离一剑砍断前方荆棘,停下身子喘了口气,转头看着芸娘:“你最好声音再大一些,这样更方便敌人听的清楚些。”
  芸娘白他一眼,住了嘴,只哭丧着脸,继续跟在他身后往前行。
  很快她的双腿便如同灌了铅一样。
  她大大喘了口气,压低声音问道:“我们要逃去何处?是一路南下,经过江宁,绕一个弯,再回京城?这样会不会绕的弯子太大?”
  她见他还在不停步的向前,只得又问道:“到底是什么人追你?因何追你?是为情?为银子?还是因为政事?”
  殷人离停下脚步,转了过来。
  最后一线夕阳的光束穿过密林,打在她的面上。
  年已十五的姑娘站在他面前,发髻因逃窜而凌乱,汗水顺着她的额头蜿蜒而下,在她的小脸上冲出一条条泥沟。
  他探手将她面上泥泞擦去,道:“坚持过今晚,明日我们便能逃回京城。”
  “明日?”芸娘惊叫道:“还要过夜?还要在外过夜?还要在外同你过夜?”
  她瘪着嘴,眼睛湿漉漉的样子,却强忍着不哭,只喃喃道:“为何?我只是个卖胸衣的而已啊……”
  他无奈的看了她一眼,伸手抓住她手腕,继续往前而去。
  按他脑中记得的周边舆图,穿过这片密林,攀上一座山崖,就能到通县地界。
  通县是离京城最近的县,从通县往京城,快马加鞭,三四个时辰便能到。
  如若按他方才所说,赶明日逃回京城,那么至少在今夜就要走出密林,到达山脚下。
  身畔的微胖姑娘身子已经越来越重,越来越重,重到再也迈不出一步。
  他低头鼓励她:“一步一两银子,你走多少步,我就给你多少银子,一两都不拖欠。”
  芸娘弓着腰,气喘吁吁道:“一步一两银子,你背着我走多少步,我就给你多少银子,一两都不拖欠。”
  殷人离叹了口气,低声道:“是我……拖累了你。”
  芸娘立时委屈道:“你知道便好。我只是个卖胸衣的,我是个想过平淡日子的小老百姓啊……”
  他顿了一顿,忽道:“假如日后你寻了个武将的夫家,怎么办?”
  她立时摇头:“我怎么会让我置于那种地步?!我就找文官,或商户。”
  殷人离看了她半晌,蹲下身子,道:“我背你,你数数……”
  她试探着抬了抬腿,果然再也没有一丝力气前行。一咬牙,便趴在了他背上。
  他砍了一根树枝拄在手中,将她再往上颠了一颠,道:“数数,莫作假。”抬腿往前走去。
  身后很快传来数数声:“一两,一两,一两,一两……”
  不多时,便有均匀的呼吸声传了过来。
  他侧头往身后望去,背上之人迷离睡去,轻轻蹙着眉头,神情依然愤愤。
  他想起他第一次见她时,她曾说,鲲之大,不知几千里也……
  那时他还是个对人生迷茫的少年,整日迷失在成长的迷雾中,却不知该如何走自己的路。
  那时他见得她如豆丁一般大,却费尽心思想着卖她那劳什子的胸衣,辛苦却生机勃勃。
  后来他回了京城,进了羽林卫,离开了方家,改姓为殷……
  他低声道:“哪怕只护你一时,我也想护你周。”
  ------题外话------
  有些人终于明确了自己的心意,而有些人却依然是个感情迟钝的……


第327章 蛇(一更)
  时已近一更时分。
  耳中似有人声。
  芸娘惺忪着睁眼,但见前方隐有火光。
  她倏地一惊,立时被殷人离捂了嘴。
  他凑在她耳边,压低声音道:“莫出声。”
  他的手掌干燥而温暖,并没有多少紧张。她的手汗却源源不断的涌出掌心。
  他的脸颊几乎贴在了她面上,再次低声道:“莫害怕,他们寻不见我们。”
  周边树枝茂密,稍稍一探头,便能瞧见一弯皓月。
  他们躲在树梢上。
  她不知道他是怎么将两个人转移到树梢上的。处在这样的高处,周身被树枝遮掩,除非有人上树来搜,或者从树上掉下去,否则不太可能发现他们。
  前方火光渐近,话语声越来越清晰,那叽里咕噜之语,芸娘听不懂,却知道不是中原话。
  来者人数不多,番邦奸细在京城附近,并不敢大肆搜捕。
  已有人来到了两人藏身的树下。
  有人将火把举高,却更显得四周如墨一般黑。
  芸娘借着火光看着殷人离神情。
  暗光下,他的神色沉寂而坚毅,仿佛一块戍守了千百年的磐石,不流露一丝仿徨。
  她的心跟着静下去。
  来人久久停在树下,再不前进,只用番邦话和暗语互通消息。
  树上一片安静。安静中潜藏着新的危机。
  有黑影沿着树干蜿蜒爬动,带着一探一探的舌尖。
  是蛇。
  是手指粗细的黑蛇!
  芸娘一惊,身子已不由自主的一颤,树枝发出极轻微的嘎巴声。
  树下人立时回身抬头,举起了火把。
  芸娘再不敢动弹。
  她向殷人离发去一个求救的眼神,殷人离只隐隐向她摆头,示意她别动。
  只要不动,不激起蛇的惊惧,熬耐力,便能将蛇熬走。
  眼泪在眼眶闪动,她惧怕的将脑袋埋进他颈间。
  不去看。
  只要她不去看,她就不会怕。
  她不去看,她就可以假装感觉不到那蛇冷冰冰的身子;
  假装感觉不到有东西爬上了肩膀;
  假装感受不到那东西从她肩膀,爬到了她的颈子上;
  假装感觉不到自己颈子上的东西消失,近在眼前的殷人离的胸膛里多了东西;
  假装感觉不到殷人离紧咬了腮帮子;
  假装……
  光线昏暗,不足以看清楚蛇的花纹,分辨不出蛇是不是有毒。
  她们在树上的位置极其凶险,稍微有点动静,便要双双掉下去。
  此时他一只手托在她腰上,极力的往上提,另一只手牢牢攀在树杆上。
  两只手,没有哪一只可以轻易松开。
  她的头脑从来没有像此时这般清楚。
  她和他两个人里,她可以受伤,可以昏迷。
  然而他不行。
  只有他保持清醒,不受重伤,他才能带着她,躲开仇杀,须引的走出去。
  她一咬牙,缓缓从他颈子上抬起头,缓缓伸出手,极尽可能的放缓了动作,将他的衣襟一点一点的解开。
  她向他做了个口型。
  她说:“别怕。”
  柔软手掌如闪电般袭向他胸膛,掌风惊扰到黑蛇,它倏地竖起三角脑袋。
  然而同时,它的颈子已被一只手牢牢的捏住。
  黑蛇凭着本能,立刻张大嘴紧紧咬住近在眼前的手腕,并用身子尽可能的勒住了那手臂。
  ……
  天上一轮皓月散发着清晖。
  山脚下地势开阔,草密树矮。
  背风处生着一簇火堆,火堆上烤着几只鸟,还有一条蛇。
  蛇被扒了黑皮,露出粉灰的身子,很快又在火烤下变成了黑色。
  那蛇不好烤,烤蛇的人将扎着蛇身子的树枝不停摆动,引得边上的小胖姑娘时时惊叫道:“拿开,离我远点!”
  殷人离嘴角提了一抹笑,将蛇肉重新架上火堆,换成扒尽了毛的鸟肉,随着火焰高低不停的转动着方向,好让受热更为均匀些。
  “你竟然也有害怕之物。”他抬眼打量了她一眼。
  烤肉渐熟,发出阵阵香味。
  她看着烤肉上油光闪动,腹中配合着发出长长的低鸣。
  她难得露出羞恼的神色,捂着肚子,煞有介事道:“我以前被蛇咬过,小时候……”她忖了忖,补充道:“九岁的时候。”
  他点头。是他遇上她的那一年。
  彤彤火光下,对面的小人已不再是当年那个被晒成焦炭的小黑人。
  在他意识到之前,她早已出落成面前这个让他迷惑的姑娘。
  有时候,她奸诈的让他咬牙切齿。
  有时候,她大义的像浸润了几十年的经卷。
  有时候,她暴躁的像云间的惊雷。
  有时候,她温柔的像傍晚的风。
  更多的时候,她跳脱的像太行山上的猴子。
  她同他见过、认识的所有女子都不一样。
  她愿意在市井的大街小巷自由行走,却不愿止步于衣食无忧的深闺内宅。
  她能同下里巴人称兄道弟,却不愿同达官显贵有什么牵扯。
  无论怎样的一个她,都日似一日让他迷惑,让他想细细去钻研,去品读,去解密,去陪伴。
  他从没有像今夜这般清楚自己的内心。
  她还在慢慢叙说:“那时都当我中了毒,邻人替我割开好大一条口子。”
  她欲掀开罗袜给他看,又意识到这行为不妥,便用手指比了个极长的尺寸:“割了这么大,还挤出了血水。可后来郎中来看过,竟说那蛇无毒。后来,我阿娘又重新用针线替我缝合了。”
  她心有余悸道:“比刚才蛇咬我时痛多了,那时我还咬伤了按着我的人……”
  她话头一滞,再不说下去,只摩挲着腕间被包扎好的伤处。
  他看着她的神色,垂下眼皮,道:“被你咬伤的那个人,是不是罗玉?”
  芸娘默默点了点头。
  殷人离转了两下烤肉,将其中一只鸟递给她:“瘦了些,真怕这两日将你饿瘦。”
  芸娘却扑哧一笑,第一次为自己的身形难为情起来,为自己辩护道:“我还小,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等大了,成大姑娘了,我可就风骚了呢。”
  殷人离再也忍不住,连声爆笑,惊起一树夜鸦。
  夜越来越深,火光穿不透的黑夜,隐隐起了雾。
  芸娘靠在山壁上,脑袋一顿一顿打起了瞌睡,却执着的不肯睡去。
  殷人离道:“我来守夜,放心,他们再不会来。”
  芸娘放下心来,只挣扎着呢喃:“莫占我便宜,杀你家……”眼睛再也睁不开来。
  殷人离在四处寻够柴火,见她已艰难的靠在树杆上睡去。
  火光下,她从衣袖中露出的手臂上,曾被蛇勒过的青紫一圈一圈清晰可见。
  他微微叹了口气,往火堆里加了几根柴,轻轻坐在了她的身畔。
  未几,她的身子一歪,脑袋倒在了他的肩膀,蹭了两蹭,在他颈窝寻了一处舒服的位置,终于踏实睡去。


第328章 父与子(二更)
  辰时刚至,两人已下了山头,进了通县县城。
  填饱肚子,带够干粮,要买马离去时,两人颇费了一番功夫。
  就像现在这般回去,是万万不成。
  昨日殷人离是在何处受到伏击的,今日照旧会在那处有被伏击的危险。
  况且,今日他还带着个无辜牵涉其中的拖油瓶。
  他不能冒险。
  可从旁的地方绕回京,那可真要如芸娘所说,一路南下,经过江宁,绕大半个大晏,最后从水路回京。
  今日正逢初一,是京城白云观观主布施香灰的时候。
  据闻,庙观里的香烛在神佛座下焚烧自己,大有为佛舍身之意,故而寺庙道观的香灰对治疗小儿惊啼、产妇难产等方面有奇效。
  且名声越大的庙观,香火的效果就更神奇。
  每月初一,便有各处信众拖家带口前去白云观求香灰。
  恰逢此盛会,去往京城的大路上时分热闹,并不缺人影。
  殷人离同芸娘商议过,也装扮成去求香火的一家子。
  殷人离身材高大,要装扮成矮子实在艰难。好在将他面皮涂黑,粘上胡子,弄出皱纹,装扮成驼背老汉倒比装矮子容易许多。
  相应的,芸娘只得将发髻梳上去,装扮成随父外出的农家胖小子。
  健壮的骡子拉着板车在大路上拼命前行。
  坐在板车上的芸娘几乎被颠的散了架,只得出声对车辕上赶车的殷人离道:“阿爹,再慢些……”
  驼背的殷人离转头瞟了她一眼,抚了抚胡子,装腔作势咳了两声,道:“傻儿子,再慢些,我们到了白云观,莫说香灰,便是观里潲水,都抢不上一桶。”
  他哀声叹气道:“阿爹抢不上香灰,你阿娘要埋怨。抢不上潲水,就喂不饱你……”
  芸娘低声“呸”了一句,向他做个鬼脸,道:“阿爹才是吃潲水长大的。”
  殷人离提眉:“哦?那你是吃什么长大的?”
  芸娘耸耸肩:“吃奶啊!”
  殷人离鞠了一把老泪:“老伴啊,养了个奶娃养了十五年,辛苦你了……”
  芸娘再不理他,只缩着腿躺在板车上,时不时被道路上的突起或凹下颠簸的跳一跳,硌的周身骨头痛。
  有沿途的乡里人瞧见,便喊着殷人离道:“快去路边扯些麦草厚厚铺在板车上,莫把娃儿硌坏了。”
  殷人离便勒停了骡子,从庄家地里寻了今秋才成了的新鲜麦草铺在车里,怜爱的抚了抚自家儿子的发顶,叹了句:“阿爹委屈你了。”
  芸娘躲开身子,叱道:“少废话,潲水桶还等着你呢。”
  殷人离便莞尔一笑,回到车上,扬起鞭子,抽的骡子又迈腿狂奔起来。
  到了午时,沿途有临时歇脚的茶摊,两人也不大手大脚,只同乡里人一般,各花一个铜板点了碗热茶,取出自家带的干粮,咬一口干粮,喝一口清茶,直到将茶水喝干,便将自家干粮又收起来,互相照应着解了手,打算重新上路。
  经过旁的茶桌时,便听闻有人提起“胡家庄子”,芸娘打听了一嘴,得知她原本要去寻的绣娘便是近处胡家庄子之人。
  她心中思忖,经此一事,只怕短时间她都不敢再去往胡家庄子,不如乘此机会,同殷人离去上一趟,也算是一举两得。
  她同殷人离说起时,殷人离回忆一番京郊舆图,晓得去往罗家庄子,再回京城时,倒也并不是很绕,便也应了芸娘之意,往前再行了一刻,调转车头,拐进了一条支路。
  罗家庄子人丁稀少,青壮年早先被征兆入伍,留下的大多是老弱妇孺。
  芸娘根据黄花给的地址,指使殷人离将骡车停在了一株曾被雷劈焦了的半粗柳树旁。
  下车的时候,她叮嘱他:“我自己进去便行,那罗婶子家里都是妇孺,你这粗汉子进去,只怕要挨打。”
  殷人离便提一提眉,也不辩解,将骡车推进树荫底下纳凉,瞧着自家的“小胖儿子”做出老成持重的模样,抄着手往那泥墙小院里进去了。
  他拔了根狗尾巴草,正摸索着要编个兔子出来,便听得一声咣咣犬吠,紧接着他那“儿子”便以此生最快的速度窜出了院子,扑爬连天的往他这处跑来,身后紧随而出一只杀气腾腾的大黄狗。
  他几步跃起将她护在身后,一只手已从地上抄起半截树枝,往那黄狗面门上轻轻一弹。
  黄狗痛的吱吱叫,却也并不退开,只徘徊在二人周遭,虎视眈眈的瞪着两人。
  殷人离一边提防着这大黄狗,一边侧脸往身后瞥去,眼风扫到芸娘一张惨白小脸,不禁打趣道:“方才是谁说谁要挨打?”
  芸娘伸手抓了他腋下一把,愤愤道:“若不是受你牵连,我昨日带着满满礼当上门,别家狗能咬我?你去别人家做客空手而去?”
  两人正拌着嘴,院里却有人喊了声“大黄,进来。”那黄狗便极听话的窜了回去,换出一位年轻妇人来。
  芸娘见那妇人面目可亲,并不似恶憎之人,心中松了一口气,从殷人离身后闪出,几步上前行礼道:“可是罗家嫂嫂?小妹听闻罗大娘……”
  罗大嫂便摆手笑道:“若是谈让我婆婆去做绣活的事,便莫要说。”
  芸娘一愣。
  这还未张口,便被人打了回去。她为了来这一趟险些搭上小命好吗?
  她上前央求道:“嫂嫂,小妹来这一趟不容易,可否先见见罗阿婶再说?”
  罗大嫂将她上下一打量,见她虽身着男装,却耳垂有孔,并未隐藏身份,便道:“如此可要姑娘多等一等,我婆婆去地里摘菜,还未回来……”
  虽如此说,却并不冷落两人,回屋端了两碗水出来,陪着两人在门前槐树磨盘上随意说些话。
  原来当年罗阿婆在宫里当绣女,后来被放出宫后,便来了罗家庄,嫁给了丧妻有子的鳏夫罗大爷。
  婚后没两年,罗大爷患病身亡,罗大娘便靠原本的积蓄和绣技将并无血缘关系的罗大郎抚养长大,娶了媳妇,这媳妇便是罗大婶。
  那罗大郎自小好武,成亲后还未等媳妇儿有孕,便偷偷去投了军,一开始还有信送回家,如今却再无音信。
  罗大娘无论如何不愿挪窝,便是要等着她继子归来。


第329章 姬绣娘往事(一更)
  芸娘原本要寻的绣娘,是一定要住在京城城内,平日方便下单子取货。
  故而芸娘来请罗大娘,打的便是将她婆媳接去城里的打算。
  如今可怎生是好。
  她回头看看殷人离,殷人离便道:“等人回来再说,说不定有法子。”
  过了片刻,便见远处缓缓行来一位四旬老妇。
  老妇一只手挎着藤筐,另一只手上拎着一把镰刀。
  院里的黄狗听到动静,如箭一般窜向了老妇,围着她打转撒娇了半晌,这才跟在老妇身后慢慢回来。
  罗家婆媳脾性和善,虽不愿接芸娘的活计,却也热情的点火做饭,留下两人用过饭再进城。
  芸娘叹口气,此番眼看着是要白跑一趟。
  她同殷人离进了罗家,不好真的当客,便去厨下帮着剥剥蒜、洗洗菜,打着下手。
  其间殷人离便问起罗大娘在宫中当绣娘之事。
  罗大娘笑道:“都是些陈谷子烂芝麻之事,过了近二十余年,如今回想起来,也忘的差不离。旁人听我是从宫里出来,都十分眼热,唯有我们自己清楚在宫里是个什么境地。没有那能争的性子,还是当普通人的好。”
  殷人离听闻,将手中最后一颗蒜皮剥去,续道:“不瞒大娘,晚辈同当年一位宫中绣娘有些亲戚关系,后来却分散开来,再无音讯。也不知大娘是否认识……”
  罗大娘将殷人离递过去的蒜瓣拍碎,盛在碗里,回头看着殷人离道:“你倒是说说,老婆子旁的事情不大记得,记人却记的清。”
  殷人离默了一默,道:“是有位姓姬的亲戚,具体叫什么,晚辈已不太记得,只记得儿时称呼她为姬姑姑……”
  罗大娘停了手上动作,将余下活计交代给儿媳,转头拿了小杌子,坐在殷人离对面,微眯了眼睛,极力往那久远的记忆里回溯了一遍,点着头道:“你一提这个姓,我倒是想起一个人来,毕竟这个‘姬’姓极为少见……”
  殷人离立时身子前倾,急切道:“如何?大娘可知她的下落?”
  罗大娘缓缓道:“每年宫里都有新晋的绣娘,也有放出去的绣娘。有位姓姬的绣娘,年纪比我大,早该被放出去,因着绣工好,便被司制房多留了两年。她先我一年放出去,说是被请去了哪个侯府……”
  殷人离身子紧绷,紧紧盯着罗大娘,生怕漏掉她的一个字。
  罗大娘续道:“后来我出宫后的那一年,还同几位绣娘相聚过。姬姑娘也跟着出来了好几回。后来……”
  殷人离显出少见的失控,上前一把按住罗大娘的手,急道:“大娘,后来怎地?”
  罗大娘向他安抚的一笑,道:“后来,我来了这庄子,同姐妹们的相聚越来越少,也不知那位姬姑娘后来去了何处……”
  殷人离眸子一暗,坐回木凳上,呆愣了半晌,方缓缓道:“如若大娘再看到姬姑姑,可还能认出来她?”
  罗大娘一点头,道:“自然能认出来。她是我们几批绣娘中性子最好、长的最好的。据说当年险些被先皇封了贵人,她却不愿过那日子。后来先皇不知怎地打消了念头,她便被放出了宫……”
  芸娘奇道:“这位姑姑不喜在宫里,怎地又去了侯府?”
  殷人离轻声道:“她同我阿……她同侯府夫人有些渊源,曾被认做妹子。”
  芸娘听到此时方明白,殷人离此前数次出现在绣庄门口,或是寻她相问,原来是寻找这样一位亲戚。
  只是过了二十余年,时移世易,想大海捞针寻人,哪里那般容易。
  待用过晌午饭,临要走时,芸娘再一次尝试说服罗家婆媳同她去城里。
  罗大娘依然拒绝道:“我家大郎不知何时回来,明日就站在了院里也说不定。如若我们错过,他又回了兵营可如何是好。”
  芸娘见两人主意已定,便不好强求,只看着自己手臂上的蛇伤,喃喃道:“这一趟出来,可真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待婆媳二人送两人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