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谋得帝心-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盛华瑶刚跟元珂圆房后,心里还是挺抗拒他的。毕竟不是她心里喜欢的人,她便不想让元珂经常来她屋里。
元珂倒是像知晓了她的心意一般,刚成亲的那个月,他就只来了四五次。然后蒋濛进门后,他便只初一十五必须来的时候才来了。
盛华瑶也从刚开始的抗拒变得有些吃味起来,元珂现在毕竟是她的丈夫,可他只宠着侧妃,这叫她这个正妃的颜面何在?!所以之后,她也放下了身段,让贴身丫鬟去请了元珂几次。没想到五次里,他竟有四次都不得空。而且即使人来了她这里,也没有她想象中的夫妻耳鬓私语,他对她永远都那么客气而疏远。
时间一长,盛华瑶慢慢也回过味来了。这王爷跟蒋濛本就是表兄妹,也许俩人早就两小无猜了。呵!只怕是成亲之前,王爷就没打算过婚后会爱重她!这么一想后,盛华瑶就更加厌恶这场婚事了。
盛华瑶虽然不得宠,可到底她一个月还能见上元珂两三面。秦瑟就更惨了,她跟蒋濛是一同进门的,当晚元珂毫无悬念的就去了蒋濛那里,直到第二天晚上才来的她这里。晚上元珂跟她圆房交了差之后,除了白天去盛华瑶那里请安时能见到他的人之外,她在晚上的时候就再也没能见上元珂一面了。
秦瑟在自己的院子里硬抗了一个多月后,终于抗不住这深闺寂寞。她最终还是去找了盛华瑶,哭哭啼啼地诉起苦来。
对于秦瑟的苦处,盛华瑶也感同身受,俩人你一句、我一句,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大半天。
曾经亲密的手帕交,因为要同时嫁给一个男人而渐行渐远,这时候又因为有了相同的情敌而变得再次紧密起来。
……
转眼便到了十二月,大晋朝这个月有两件大事,第一就是雍亲王元徵的婚礼,第二就是逸亲王元瑾的婚礼。
眼看婚礼还有十多天就要到了,可元徵还是沉默地抗拒着。宫里的礼官替他打理好了一切,可是让他试新郎喜服的时候,他竟两三下就将礼服给撕了。
礼官哪见过这样凶悍的新郎官,提起裤腿就跑了,回宫后还在昭定帝这里告了元徵一状!
闻言,昭定帝就把元徵招进了宫里,他看着元徵沉声问道:“你做什么把喜服给撕了?要是不喜欢那样式,可以让内务府重做,犯得着发那么大脾气?”
元徵直接对着昭定帝躬身说道:“儿臣之前就说过了,不会娶庄明珠的!那还要这喜服有何用?!”
一听这话,昭定帝瞬间就怒了,他一拍御桌就站了起来,指着元徵骂道:“混小子,你是想气死朕吗?!”
元徵还是恭敬道:“请父皇收回成命!”
要不是怕把元徵打伤,昭定帝真想就将手边的镇纸给他扔过去!
“好啊,你现在是长大了翅膀硬了,连朕的话也不听了!”
此时,元徵站直了身子,对昭定帝说道:“父皇,我什么都能听你的,就这件事不行!”
昭定帝简直都要被元徵气的爆血管了,他怕自己真忍不住对元徵动手,便烦躁地摆了摆手,“你滚!朕现在不想看到你!”
元徵便退走了。
自古以来都是老子斗不过儿子,昭定帝也不例外。他也怕元徵说到做到,真当了那逃婚的新郎,那这简直就是皇室丑闻啊!
思虑许久,昭定帝还是决定先推迟婚礼,然后再好好劝劝元徵。
这夜,元徵回到雍亲王府后,并没有回到书房里处理事务。而是走到了亲王府的花园里,看着他亲自让人搭建起来的花房,元徵忍不住自嘲。
盛华妤喜欢各种各样的花,还特别爱开着窗闻着花香看话本,可是却懒得打理。她现在院子里所有的花卉、盆景都是他让人从皇庄送过去的,即使是秋冬季也不曾断过。他所做的一切都只为了让她展颜一笑,只要她高兴,他心里也就欢喜起来。
他曾经还以为盛华妤会是这雍亲王府的女主人,便早早的就让人修砌了这座花房,里面种满了她喜欢的花草。他还特意吩咐下人在里面种上了一棵葡萄树,只因为她曾经说过,在橡愚庄的时候,她的院子里就有一棵葡萄树。到夏天葡萄结果的时候,她就坐在葡萄树下的摇椅上,伸手就可以摘到葡萄。最后她还总会感叹一句,当懒虫的日子可真好啊!
说者无意,听者却有心!他便牢牢的记下了这句话,让人种下了葡萄树,只为了等她嫁进雍亲王府的时候,给她一个惊喜。
不过现在看来,即使她看到这棵葡萄树,也不会感到惊喜了。因为他并不是她喜欢的人,跟自己不喜欢的人在一起,又怎么会感到欢喜呢?如果强迫她跟他在一起,她肯定会恨他的!他。。。不愿意看到她恨他的眼神。
随后元徵走进花房,拨了拨葡萄藤,他便又想到那晚他问她是不是已经有了喜欢的人,这个人应该就是秦昀吧。在元珂的婚宴上,他们竟然一起在鱼池边开心的逗鱼。当他看到那刺眼的一幕后,心里瞬间就翻滚起滔天的怒火,但最后他还是强压着怒火,快步离开了。
他,还是不想做伤害她的事。
至于今晚他父皇招他进宫,最后为了他的婚事差点要动手了。可就算这样,他也不打算妥协。因为如果真娶了庄明珠的话,他跟她之间就没有一丝转机了。他至今都还记得她曾对他说过,一生一世、一双人!
他心里甚至还有着一个奢望,也许当盛华妤看到他的决心后,会心软,会看到他的好。也许。。。有一天会接受他?
就算希望很渺小,可元徵却愿意去等待。。。
……
于是,本该在十二月一同成亲的两位亲王,就只有逸亲王迎娶了魏国公府的魏暮曦,而雍亲王却因为未婚妻重病在床,不得不推迟了婚事。
此时,本该卧病在床的庄明珠却脸色阴郁的坐在庄夫人屋里。
她愤愤然开口道:“母亲,我就不明白了。我明明就没有生病,为什么皇上非得说我病了,还推迟了我和雍亲王的婚事。父亲也是,还把我禁在了家里,莫非真要我卧病在床不成?!”
庄夫人也不知道昭定帝这么做到底是个的意思,她只好说道:“明珠,你先别急,等你父亲和大哥回来后,我再好好问问他们。”
庄明珠只好憋闷的嗯了一声。
晚上,庄夫人好不容易等来了庄国公,边侍候他梳洗边问道:“老爷,明珠这婚事怎么会推迟了呢?”
闻言,庄国公就叹了口气,“这还不是皇上的意思,他还把推迟婚事的责任都推到了明珠的身上。可恶的是今天下朝后,盛国公那个老家伙还装模作样的问我,需不需要做法事去去霉气?真是气死我了!”
庄夫人心知她家老爷和盛国公斗了一辈子,从他们自己这一辈斗到了儿孙这一辈。眼看着他们家明珠比他家的几个嫡孙女都嫁得好,盛国公之前没少绕开他家老爷。而这时候明珠竟然因病无法完成婚事,盛国公心里恐怕早就笑开了。也难怪不说老爷这么生气!
庄夫人赶紧给庄国公顺气,还一边劝道:“老爷,你消消气。现在最重要的是明珠的婚事还成不成了?”
庄国公端起小几上的茶杯,喝了一大口茶水后,才开口道:“我问了皇上了,皇上说明年年初的时候再办。”
“啊?那不是还要等三个多月!”庄夫人也怕夜长梦多。
见庄夫人一脸担忧的模样,庄国公倒是安慰道:“你就放心吧,明珠现在在民间的名声那么好,老百姓都把她当成了凤凰下凡。雍亲王只要还想名正言顺的登基,就不会不娶明珠的!”
闻言,庄夫人就更担心了,“老爷,可。。。明珠她并不是真的天命皇后呀!国师他当时断定天命皇后出自城东后,就昏死了过去,至今都未曾醒来。要是有一天他醒了过来,发现明珠并不是真命天女,我们这就是欺君大罪啊!”
庄国公在做这件事之前,自然也考虑过国师会醒来的情况,他便说道:“即使有一天国师醒来了,可明珠是天命皇后的事已经被大晋百姓所认可。在老百姓的心里明珠就是皇后,谁娶了未来的皇后,谁当然就是真命天子!为了皇权的稳固,皇上和将来的新皇都不会轻易动明珠的!”
听了庄国公的分析后,庄夫人想想也觉得是这么回事,只要大晋的老百姓认为明珠是天命皇后,那她就是民心所向。她要嫁之人,自然就是真命天子!只要雍亲王娶的不是明珠,他以后即使登基,在老百姓心中也是名不正言不顺。这。。。就是舆论的力量!
“这样我也就放心了。”
庄国公拍了拍他夫人的手,“好了,你也别操那么多心了。现在是大局已定,明珠终将嫁进雍亲王府的,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第69章 大军入境
年关将近,长安城里一派祥和。许多做着小生意的店家都关了门,他们提前回到了家里,和家人团聚在一起,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
邀月阁里,盛华妤今早分到了几副春联和剪纸,她此时正看着丫鬟们贴春联。
此时留春正站在一根板凳上,她双手将横联举在门框上,然后回过头来问盛华妤,“小姐,您看这位置正不正?”
盛华妤打了个手势,“你再朝左边一点。”
闻言,留春就将横联朝左移了一点,又问道:“小姐,现在呢?”
盛华妤仔细的看了看,“嗯,可以了,贴下去吧。”
留春这才将横联贴在了门框上,横联背后的米糊将它贴的牢牢的。接着,她又将左右的竖联给贴好了。
忙活了一上午,盛华妤看着邀月阁里一片喜气,心里也有了点过年的感觉了。她此时想起上个月让秋意她们做了些腊味,这会儿都晾了十几天了,应该都好了。
她便吩咐道:“留春,你去厨房让她们取点腊肉、腊肠,蒸几盘子,然后给母亲送一盘过去。”
留春也不知道她家小姐哪来的这些奇思妙想,竟然让厨娘将肉切成块,然后抹上盐和那些酱料,最后还让晾在房沿上。这还不算什么,最稀奇的还是那腊肠的做法,晾干后真的能吃吗?
虽然留春心里很怀疑,可听了盛华妤的吩咐后,她还是赶紧去了厨房。
午膳时,一盘肉香四溢的腊味双拼就上桌了。盛华妤先试了一片腊肉,薄薄的腊肉一分皮、两分脂、七分肉,嚼到嘴里入口即化。嗯。。。好吃!然后她又夹起了一片腊肠,半肥瘦的猪肉里她还让厨娘放了些熟花生粒,肉香混合着花生香,吃起来刚刚好。中午,有了这腊味双拼,盛华妤一不小心就吃了两碗饭。
为了能分享美食的喜悦,盛华妤还给留春她们留了两盘子。几个丫头在耳房里用午膳时,不到一会儿就把腊味给分光了。吃完之后还意犹未尽,真好吃啊!
而郑洳清那边,吃着这腊味也觉得味道不错!
瞧着大家对腊味的评价都很好,没有比作为吃货的盛华妤更高兴了。她心里便还打算着,等开年后天气暖和了,就搞一次露天烧烤来乐呵乐呵。
这时谁都没有想到,大晋朝再也等不到一个平安喜乐的新年了。
……
皇宫里,昭定帝最近寝食难安,不是为别的,就为了元徵这婚事。眼看马上就要过年了,年后就是婚期,可元徵还跟他硬抗着,最近这个不孝子更是连皇宫都不进了。
好吧,你不来请安,那我就派人去请你。所以昭定帝就让花公公去雍亲王府里逮人,可人家高凌打开门就说了,王爷有要事出远门了。得,花总管只有打道回宫!
为此,昭定帝真的是又气又急!
今夜,昭定帝注定又是一番辗转难眠,正当他又叹了一口气之后。寝殿门外就响起了花公公急促的声音,“皇上!边关有急报!”
昭定帝一下子就坐了起来,内心惊疑的同时,快速回道:“快宣!”
就在寝殿里,一名将士满面风霜,仔细一看他递出急报的那双手,手心里竟有血迹!
等昭定帝接过急报后,将士就急促地说道:“皇上,十天前赵国敌军突然大举进犯我大晋西南边境,没过几天敌军就攻下了南关晏城一带,晏城守将贺子贤誓死对抗,可终不敌赵国敌军,已经以身殉国了!目前,敌军还没有停下的意思,一直朝着关内入侵!”
昭定帝边看急报,边听着传信将士的话,他的胸口剧烈地起伏着,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快把魏丰给朕叫来!”
很快,还在睡梦中的魏国公就被宫里的侍卫带走了,一路上魏国公都在猜测发生了什么事?
他很快就有了答案。寝殿里,昭定帝就寝衣外披着一件披风,连衣服没换上。他一见魏国公就将急报扔到了他身上,魏国公赶紧捡了起来。。。
“晏城被攻破。。。贺子贤战死。。。南关被赵国攻入了一大半!”看着这突如其来的噩耗,魏国公的脑门上冒出了一颗颗豆大的汗珠!此时,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慎王这个卑鄙小人,竟然不讲信用!
昭定帝此时还余怒未消,“说!到底是怎么回事?才短短十天,赵国怎么可能就攻下了南关大半部分城池!”
这时,魏国公被问的哑口无言!因为按照正常的情况来看,赵国是根本不可能这么快就攻进南关的,更别说是攻下了大半部分的城池!
魏国公跪着,他赶紧磕了一个头,“臣。。。无能!”
昭定帝也知道现在还不是问罪的时候,找到对策将赵国打出去,才是当前最重要的。
他便忍着怒气说道:“那你还不快去想办法!”
魏国公此时也心慌意乱,他赶紧应下了,“是,微臣这就去想法子。”
昭定帝一挥手,“还不快滚!”
魏国公这才慌忙地退出去了。
……
腊月二十八这天,本该是大晋臣子们今年最后一天上早朝的日子。所以众臣来上早朝时,心情都很轻松,他们以为昭定帝大概会说一些新年愉快的话,然后就退朝。他们就好早点回家,好好过个年了。
可没想到他们迎来的却是昭定帝阴沉发黑的脸,还有南关被破的噩耗!而且这次比上次的情况还严重!上次只是失掉了五座城池,现在却是被赵国攻下了半个南关!那是什么概念,那至少就是十座城池啊!
等众大臣缓了缓神,昭定帝又发话了,“谁有好的对策?”
此话一出,众臣立刻就低下了头。
昭定帝见此,立刻就怒了,“好!都是朕养的一帮废物!”
盛国公哪会被昭定帝扣上废物的名声,他立刻就站出来说道:“皇上,微臣以为南关一向都是魏家军在镇守,而且上次也是魏国公和逸亲王将落日城等五座城池收复。他们不仅对南关的地形熟悉,而且也有对战经验,臣认为此次还是由逸亲王挂帅最为妥当。”
盛国公此言一出,众臣都觉得有理,便纷纷附和。
元瑾一听,心里就开始打鼓了。上次是和慎王串通好,才打了胜仗。这次去,恐怕就凶多吉少了。
而这时元徵却站了出来,“此举不妥!”他昨晚深夜也接到了急报,看完之后他便隐隐怀疑南关是出了内贼,不然赵国是绝不可能如此之快就攻下大半个南关的。而且他还怀疑,上次赵国突然侵略边境,也是有所图谋。
朝殿上,众人都把目光投向了元徵。
元徵便继续说道:“儿臣以为南关必是出了奸细,否则赵国不可能在十天之内就攻下大半个南关!儿臣愿自请出征,揪出军中叛徒,屠尽外敌!”
元徵这话一出,众臣就不禁想到上次的收复之战,好像也是这样的。赵国突然就袭击了南关边境,速度之快,就像是他们这边打开城门直接让敌军进来一样!而南关一直是由魏家军镇守,军中接触得到机密的将领可都是魏家嫡系。要说真出了奸细,这恐怕就是魏家人了!
一时之间,大家就都有些怀疑地看着魏国公和逸亲王。
元瑾见众臣都面带怀疑的看着他,他虽然心里发虚,可面上却不敢透露丝毫。然后他就跪了下去,对着昭定帝说道:“父皇,儿臣不知道六哥此时说这些话有何目的,但儿臣愿意领兵出征,抵退外敌,以证清白。”
此时,元徵本想开口说话的。可殿外却传来了太监尖锐地声音,“皇上!西关传来急报!”
“快宣!”昭定帝心中有了些不好的预感!
果然,西关将士来报,说是西关第一关鹤云山被攻破。威远大将军已退至番沙城内,还在苦苦跟赵军对战!
一听这话,昭定帝像受不住打击般的晃了晃身子。一旁的花公公赶紧扶住了他,担忧地问道:“皇上,要不要传御医?”
昭定帝显然是被打击的不轻,但他还是摆了摆手,“无事!”然后就闭上了眼睛。
十多个呼吸间,昭定帝便睁开了眼睛,刚才眼里的慌乱也一扫而空!他是这个国家的天子,他不能软弱!不能倒下!
随后,他便说道:“雍亲王上前领命!”
元徵走上前去,“儿臣在!”
“你即刻率领十万兵力,前往西关援助威远大将军,势必要抵住敌军!”
想着西关也被攻破了,元徵唯有抱拳领命,“是!”
然后,昭定帝又对着元瑾说道:“逸亲王上前领命!”
元瑾上前,“儿臣在!”
这时,昭定帝停顿了一下才说道:“你领兵十五万即刻前往南关,定要将赵国敌军击退,收复我河山!另,长安侯和景阳侯为副帅,跟随逸亲王前往南关!如。。。有任何不测,长安侯是为军帅!一切听他指挥!”
长安侯和景阳侯立刻上前领命,“微臣必将万死不辞!收复失地!”
昭定帝的这道口喻一下,元瑾心中震动!他父皇竟然派长安侯和景阳侯来监视他!如有不测?是说发现他有不妥之处,就将他斩杀吗?!看来他父皇是真的将六哥的话听进去了!这下该怎么办?!
安排好了军帅后,昭定帝又开口了,“郑国公郑世凛特派为调度使,前线一切粮草由他调度,户部、工部听他调遣!”
还在郑国公府里和安宁公主一起,挑选年货的郑世凛,就被昭定帝变成了粮草官!
第70章 “英雄”末路
赵国进攻的势态越发凶猛,但大晋国也迅速集结了二十五万的兵力。由于粮草需要的数量太大,郑世凛一时只调度出了十万士兵的粮食。
而此时南关的形势比西关要危急许多,昭定帝便让元瑾先出征了。等郑世凛将剩下的粮食凑齐后,元徵再紧接着出征西关。
皇宫里,昭定帝和元徵面对面坐着,他抬手将一块佩戴了二十多年的玉佩递给了元徵,“这是你母亲当年求来给我保平安的,现在你把它带在身上,它会保佑你的。”
元徵便接过了玉佩,他看了看,这是一块质地很普通的刻花玉佩,面上的棱角却圆润光滑,应该是他父皇常常抚摸,才会这样的。
元徵便收进了衣袖里,“多谢父皇。”
昭定帝接着就感叹道:“一转眼你都这么大了,比我都还高了。”然后他还比划了一下,“以前你只有这么高的时候,还老是缠着我让我抱你,现在一转眼我就老了。”
元徵见昭定帝如此伤感,连“朕”都忘了说了,便想开口劝慰他。可昭定帝又继续说道:“我一直想着,要为你治理出一代繁华盛世,然后。。。我就可以放心去见你母亲了。可现在看来,我恐怕是无法完成这个心愿了。”
一听这话,元徵也顾不上什么礼仪了,直接就打断了昭定帝的话,“父皇,您放心吧,儿臣这次前去西关,一定会打退赵国的。”
昭定帝是相信元徵的本事的,可是刀剑无眼,他还是忍不住担心。
父子俩一时沉默了起来。。。
这时,花公公进来禀报,说是善亲王求见。昭定帝便让他进来了。
虽然元徵和善亲王同是亲王,可他毕竟是晚辈,便还是站起了身,“皇叔父。”
善亲王赶紧让元徵坐下了。
此时,昭定帝问道:“皇叔今日怎么进宫了?”
其实,善亲王是担心昭定帝因为战事急坏了身体,才想着进宫来看看的。但他面上却说道:“好久没进宫陪皇上说说话了,今儿个就来讨杯茶喝。”
闻言,昭定帝就笑了,对着花公公说道:“还不赶紧沏壶好茶上来。”
花公公赶紧就去了。
善亲王来了之后,说了好些轻松的话题,气氛也没有刚才那么凝重了。最后善亲王陪着昭定帝用了晚膳才和元徵一同出了御书房。
行走在宫道上,善亲王突然问元徵,“出征之前,你和庄家小姐的婚事能办成吗?”
闻言,元徵便摇了摇头,不管是不是要去打仗,他都没想过要娶庄明珠的。
善亲王便叹了一口气,语重心长地对元徵说道:“男儿成家才能立业,你此去边关战况凶险,难道就没想过要留下子嗣?你可曾为你父皇设想过?”善亲王的这番话,说的就有些重了。可是为了大123言情山稳固,为了他一手拉扯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