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乔入农门-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老嬷最受不了别人拿他和林正阿么比较,更恨说他比不过,与这几人大吵一架回了家。
    到了喜日这天,乔墨也要去出席。
    到底夫郎家家财不少,哪怕是在上林村乡下办喜事,也办的很是喜庆热闹。乔墨暗中留意席上酒菜,屋子里的布置摆设,依照林家的底子是办不出来的,必是夫郎家资助。这倒不意外,意外的是林贵竟然接受了?他不是一贯最讲究读书人的清高,也最看重自己的面子么?
    难不成不能进学读书也就不要那些了?
    当鞭炮齐响,花轿到了,媒人搀扶着新夫郎进门。村里人来吃喜酒的不少,还有不少人围在外面看热闹,这时见了新夫郎的样貌,也不知是意料之中还是意料之外。
    先前不少人猜测,那样人家迟迟没选定夫婿,只怕是那哥儿身有残疾。可眼下看来,这哥儿白白净净,圆圆润润,笑起来也挺腼腆,可愁不出丝毫残疾之处。但是这哥儿也太圆润富态了些,五官就显得小气些,但整体看来也不丑,却也不美罢了。
    哪怕这哥儿本身条件再一般,到底家世在那儿摆着呢,村里人还是觉得林贵有福气。
    乔墨看着也觉得不错,比预想中好。
    看着新人拜了堂,吃过喜酒,乔墨就回家了。
    林贵与新夫郎在家住了整三天,第四天就一块儿坐车拉了东西进城里去了,并说过年不回来,要陪岳父出躺远门视察生意。林老嬷到底有些舍不得,但林贵说服了他,又给了五十两银子,林老嬷便不再言语了。
    才入腊月,乔墨又接到了京城来信,还带着一车年礼。
    有一部分是齐家送的,乔墨看过一遍让张夏记账收起来,目光落在另一份儿年礼上。这份东西除了一部分晋城特产,多是些皮子,犹以狼皮为多。张夏等人哪怕是京城来的,见过不少好东西,可这样好的狼皮并不多见,不禁啧啧称奇。
    乔墨却知道这都是林正亲手打的,可想而知,这一次的行程究竟有多凶险。

☆、第88章 林爹死前留遗嘱

吃过腊八粥,乔墨开始准备过年的第一次采购,主要是为年礼。
    首先得回京城的年礼。京城离的远,路上花的时间多,再者那边齐家的舅舅早早让人送来了年礼,可见重视,他做晚辈的已是落后一步了。对于置办年礼乔墨并不懂,何况还是送往齐家,于是就交给张夏做主,他最后过目就行了。
    接下来便是送给方锦年的年礼。方锦年原先就不爱回方家老宅,如今分了家,更是打算在丰城修建个宅子长居。接下去便是宋家的礼,这个倒不用多厚,他并不是送宋家,而是送给宋菡。另外,茶楼的肖掌柜那边也准备一份,到底是合作常客。至于司徒煊……
    眼看要过年了,司徒煊总不至于还留在丰城吧?
    吩咐张夏准备了一份年礼,虽然送给郡王府邸显得寒酸些,到底他不同那些达官显贵,不过小门户小商人而已。
    抛开那些外面的,还有村子里。
    林家族长、几位族中长辈、里正,礼不必厚,却得把心意送到。再者便是林阿爹家,这是绕不过去的,得略加厚些,反正一年到头就过年这一回。然后就剩李阿嬷家需要备份礼,其他诸如李雪家、白哥儿家、孙阿嬷家、胖婶儿以及李喜于文等等却不必,村子里没那么多讲究,不是亲戚关系,一般都在过年窜窜门儿联络感情,比单送礼有情谊多了。
    打点完这些,乔墨便开始准备新糖上市,并且预备了一批礼盒,分两款。
    一进腊月人们就开始陆续筹备年货,太晚上市不划算,乔墨便将时间定在腊月十二。他并没有去铺子里,只让张夏跟了去,张夏在他身边也有些时日,对于他的想法和处理手段多少了解,有个什么突发状况也能应急。
    乔墨一面盘算着新糖销量,一面行至西院,通知李雪几个做到腊月二十便不用再来了。乡下虽采买年货相对简单些,但到了二十之后也会很忙,里里外外都得收拾,少不了他们动手。
    发完通知回到四合院,正好见刘伯迎面过来回事:“公子,刚刚小北在外边玩儿,听村里的小孩子们说林老爹没了。这是大事,我也不敢马虎,特意去那边看了,人果然没了,就在小半时辰之前,那边已经哭开了。我看那边很快就会有人来报丧了。”
    乔墨怔怔的半晌才回过神来,心绪颇为复杂。
    “早上不是还送了一盅鸡汤去么?那会儿还好好儿的,汤都喝了,怎么就……”乔墨叹了口气,想到那边林贵不在,只有一个瘸腿的林福天天醉醺醺,一个林老嬷只怕还盘算着办丧事能收多少银子呢。
    原本眼看着就要过年了,还想着林阿爹能熬过去,林正哪怕过年回不来,年后许就回来了呢。可到底还是没能让这对父子再见一面。
    “公子,您如今身子不方便,也不好参与白事,不如我过去支应一下?”林伯道。
    “也好,你现在就过去吧,那边有什么事儿再来回我。”乔墨想着又追加一句:“或许那边哭得伤心就忘了通知城里的林贵,你提醒一下,这是大事,阿爹死了,林贵是孝子,怎么着也得回来。”
    “公子放心。”林伯又问了一些事情,心中有数,便过那边去帮忙了。
    林伯去了大半天,及至午时回来了一趟,说是那边有林家族里的人照应料理,刘伯因为是代表乔墨林正两人,所以揽了些杂事。
    家里头办丧事倒是井井有条并不慌乱,却是去找林贵的人犯了难,只因问林老嬷林贵的住址,林老嬷竟是说不清楚,又问岳家地址,林老嬷又是不知道。最后族里没法子,只能去找当初那说媒的媒人,毕竟如今林正不在家,林福又是那个样子,若林贵再不回来,林阿爹的身后事岂不是连个摔盆儿的都没有?
    一听这会儿还在打听媒人,乔墨便觉得不对劲,该不会林贵这亲事有诈吧?
    再一想,也不至于。当初婚事在村子里办的,一场下来少说二三十两银子,这还不算夫郎的穿戴、送亲的队伍以及抬来的好几只大箱子陪嫁,哪怕做戏,林贵哪里来的那么多银子?若说是有人来骗婚,同理,林贵本身就是个穷小子,把人卖了也不值花出去的银子。
    想不出所以然来,只能等消息了。
    张夏来问送祭仪的事儿。
    村子里人情往来都不如城里花费高,左不过是个心意,要个场面。如今死的人是林正亲爹,送的祭仪自然有讲究,但对于如今乔墨挣下的家底来说,也不算费事。乔墨考虑到林正不在家不能送林阿爹最后一程,他这身体情况又不能出席,所以特地将祭仪加厚几分,权当为林正尽最后一点孝心,让林阿爹走的风光些。
    人死如灯灭,生前恩恩怨怨也全都随土埋了。
    张夏走了没一会儿就回来了,脸色有几分古怪:“公子,那边闹起来了。”
    “怎么了?有什么好闹的?”那边的林家又不是什么富户,家里也没几两银子,更没争家产的儿子,有什么可闹的?
    “是林老嬷在闹,说林老爹没良心,拦着不让人装棺。”张夏顿了顿,接着把话讲完:“起先也没弄明白,问了人才知道,原来林老爹先前就见过族里人,特地跟族长与两位族老要求过,死后与先夫郎、也就是咱们大爷的亲阿么合葬,并交代说他下葬之后就封土,以后不准再动,等林老嬷百年之后另择他地。”
    ……这也难怪林老嬷要闹了。
    要说他与林老嬷真正结仇,并非是瞧不上林福对林福吓绊子那回,而是在婚礼当天提出拜牌位,将其丢在一旁不理会。是个人都接受不了这样的事,林老嬷更甚,自恃为林阿爹生了两个儿子,且林贵还是个读书人,眼看便将光耀门楣前途无限,前面那个哪里比得了他?可别人就是瞧不上他,觉得他不如前面的,这会儿乔墨更是不将他当婆么,他能不恨吗?
    可再多的怨恨也及不上林阿爹留下的话,简直不亚于直接拿刀扎他的心,完全将他在林家这么多年的功劳苦劳全都一笔抹除了。
    若真让林阿爹和前头的夫郎合葬,将他撇在一旁,那他还有什么脸?别说活着受人耻笑,就是死了也是个孤魂野鬼没处收。
    古人信这个,林阿爹虽没明说,可那意思和休夫差不多了,还是死后才休。
    乔墨还是挺意外的,没想到林阿爹临死还能弄这么一手,真够狠的。林老嬷是能闹,若琳阿爹还活着说不定就给闹的改了主意,可他死了,林老嬷再闹也没用,林家族里早厌恶他了,又有林阿爹再三恳请,哪里会理会他。
    原本能为林老嬷说话的唯一的人便是林贵,可林贵此时却是不知踪迹。
    一般乡下停灵三天便下葬,可这回却是足足七天,过了头七才下葬。虽然其中也有林老嬷又闹又拦的原因在,可最主要的是林家在等林贵,然而足足七天过去林贵都没出现,眼看着都要二十了,家家户户忙过年,谁也不想沾着白事晦气,便等足了七天后将闹腾不休的林老嬷押着去了坟地,又押着另其跪在合葬的坟前,给先夫和正室磕头。
    丧事一完,烧了纸马,人们就渐渐散了,最后坟头只剩林老嬷和林福。
    如今能为林阿爹送最后一程的,也只有走路一瘸一拐的林福了。
    “阿么,回家了,这儿太冷了。”林福抽了抽鼻子,将双手使劲拢在棉衣袖子里,一阵风吹来,冻的一哆嗦。
    林老嬷却是呆呆的跪在坟头,感觉林福的声音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似的,好半天才回过神来。“回家?对,回家,我还活着呢,我又没死,让他们俩死鬼躺在地底下,我长长久久的活着。”
    “阿么傻了吧,人连一百岁都活不了,早晚也得躺下去不是。”林福瘸着腿笑嘻嘻的凑上去:“阿么,我知道你为阿爹不肯跟你合葬的事儿生气,有什么好气的?等你死的时候我做主把这坟挖开,把你一块埋里头不就得了。”
    林老嬷头一回觉得小儿子这么不会说话,简直气的他心口疼。
    小年这一天,家家户户忙着祭灶扫尘,乔墨闲着无聊,就跟着刘老嬷和张夏一块儿做糖瓜。做好之后乔墨就给眼巴巴的跟在一边的小北抓了一把,又用油纸包了满满一大包,让他拿出去分给其他小孩儿吃。
    虽说每家都会做糖瓜,但到底不会放开让孩子们吃,小孩子还是馋糖。
    一想到自家是买糖的,他总要拿糖出来待客,想必今年过年家里会很热闹。虽说如今家里人口也多了,每天都热热闹闹的,然而林正不在,总是有点空落落的。照目前来看,年前林正是不会回来了。
    乔墨还没惆怅一会儿,张夏就禀报说来客了。
    当看到出现在院子里的司徒煊,乔墨还是有点意外的:“今天已经是小年了,世叔没回京城?”
    司徒煊进了屋,先是接过热茶喝了两口,这才说道:“正打算回去,临走来看看你。”
    “多谢世叔,我这儿挺好的。”乔墨拿起茶壶又为他续上一杯茶,看着会儿时间已是不早,便吩咐张夏安排一桌好饭菜待客。
    司徒煊随意打量着屋子,似想到了什么一样,问道:“我来的不是时候,竟没见到你夫婿,也不知是个怎样的人。听说他是去了京城,怎么要过年了也没回来?”
    这还是司徒煊第一回问起林正。
    乔墨神色不变,笑说道:“这事儿还得怨舅舅。大约世叔也知道,阿正以前在我舅舅家待过,身份说出去不是那么好听,舅舅这人护短,生怕委屈了我,对阿正就不怎么瞧得上眼,言语里就漏了出来。阿正也是臭脾气,嘴上不说,心里却受不得激,硬要去晋城喝喜酒。我知道他喝喜酒是真,可喜酒喝完却是打定主意要跟着人跑商的,他以前也做过。他总想着多挣些钱,证明自己有本事,配得上我,可我哪里在乎那些。现在好了,他一去几乎是音讯全无,都过年了也没回来。”
    虽说是做戏,可似真似假的抱怨一番,乔墨自己都觉得太酸。
    “我倒觉得你舅舅嫌弃的对,你窝在这小村子里能不委屈?那林正没钱没势就罢了,却连人也不在身边,你这算是什么呢?”司徒煊摇摇头,满眼都是乔墨很傻很天真的表情。
    乔墨只是笑笑。
    司徒煊又问:“算算时日,他走了也有些时候了,可曾写过平安信回来?”
    “写过。”
    “跑商的人行踪不定,有信也是难得了。不知他那商队叫什么名字?领队的是谁?你眼下身子越来越重了,不如我帮你打听打听商队的消息,你捎个信给他,让他早些回来吧。”
    乔墨沉默了一会儿,摇了头:“他既然有心要做出成绩才回来,就让他去做吧,家里这么多人照顾我,也出不了什么事。让他闯一闯,总比将他拘在家里,他却时常心在外好的多。大不了明年就回来了。”
    “你倒是看的开。”司徒煊一副无奈表情,不再问了。
    乔墨心下微微一松,试图看出司徒煊突然问起林正是有心还是无意,但对方的表情没什么异样,实在难以揣测。
    司徒煊仿佛真的只是临回京前来看看他,用过午饭便告辞离去,当然,此番来还带了一车年礼,十分丰厚。乔墨虽觉得不该收,可人家都送到家里来了,无法拒绝,只好罢了。另又将先前准备的年礼给他装上,与对方的年礼相比实在太薄了。
    好在司徒煊并不在意,笑着说明年再来。
    乔墨却因司徒煊的一番问话而心绪波动,不免担心起林正在北边是否安好无恙。

☆、第89章 齐琮到来探真意

这个年算是过的极热闹,乔墨却觉得没什么意思,反不如去年和林正两个人过的开心。
    年前觉得时间很慢,正月里是窜门走亲戚,时间很好打发。林正这边的亲戚都在本村,乔墨这边也只有京城齐家,再勉强算上方锦年,他与宋菡是私交,堂而皇之去宋家倒是唐突。
    忙忙碌碌,家里也招待了好几家客,转眼元宵节都过了。
    城里的铺子初八就开业了,仍是由沈风代为照管。乔墨在年前就给他们每人包了个大红包,眼下是新的一年,初八当天又每人封个红包,钱虽没多少,却讨的是个喜气。
    沈风原本可以不在铺子里兼职,他与宋菡签订的写作协议足有五年之长,虽只写了短短两个月,故事却极受欢迎,他的笔名也由此颇受推崇。过年这些天茶楼书肆说的都是他写的故事,差不多场场爆满,有其他跟风者写着类似的故事,哪怕硬搬了套路,却过于扭捏牵强,也没甚新意,终究比不过他。
    如今沈风双份工作,收入颇丰,不仅使家里好过起来,更是抽空重新温习旧课,打算下科再考。
    经过那么多事,沈风对于仕途已没什么渴望,不过是想取个功名,得些便利罢了。
    沈风与宋菡在正月里都亲自去了上林村拜年,乔墨虽不便登门,却是回了礼。
    宋菡以前就是个闲雅人,每天不是看书就是偶尔跟随阿么出门应酬,唯一喜欢的便是在大哥方便的时候与其一起外出,看学院的学生们谈诗论画、开社夺魁。现如今却是不同了,他有了自己的事情做。虽说是经商,却因沾了笔墨纸香,算是文雅事,家里不仅不拦还大力支持,使得他越做越感兴趣,每天都忙忙碌碌精神十足。
    正月里登门拜年,宋菡一张嘴就没停过,将报刊近况以及之后的计划打算全都告诉了乔墨,又请乔墨给些建议。
    乔墨哪里给得出什么建议。现在的宋菡与两个月前不同了,那时宋菡完全是门外汉,什么都不懂,两眼一抹黑,现在却讲起什么来都头头是道,乔墨已是比不了了。
    天气渐暖,大地化冻。
    村里人开始准备春耕,今年乔墨却是不忙这些了,除了沙地,其他的水田旱地已全部租了出去,包括后来买的半顷地。原本还想买肥沃好田,可那样的好田没权没势根本买不着,连这半顷地还是托了宋家的关系才买到手。一等良田,加个小小的庄子,一共四百二十两。这还算是友情价儿,要知道单买五十亩地就得四百两,庄子再小也是齐齐整整的小院子,里头大小六七间房呢。
    那小庄子离的稍微有点远,乔墨不打算另找庄头,到时候让刘伯去管庄子,家里这么些人够用了。
    乔墨单单留着那片沙地不为别的,就是种西瓜。
    家里的马被林正骑走了,只有等着李阿嬷家耕完地再去借牛,反正种西瓜不急,地可以慢慢儿犁。犁地的时候又专门上了一次基肥,之后就让地先空着,再好好儿养养,移苗差不多在清明之后了。
    盘算好春上要忙的事情,又支了笔银子给刘伯买农具,以供应庄子那边使用。
    刚进入二月就下了场雨,春雨贵如油,细细密密下了两天,气温又降了些,白天也觉得寒浸浸的。随着时间推进,乔墨心里越来越烦躁,甚至带着一丝恐惧,因为产期越来越近了。
    这日天刚放晴,他懒洋洋的坐在院子里晒太阳,眯着眼睛似睡非睡。
    “公子,来客了。”张夏在耳边轻说,声音里满是喜气。
    “谁来了?”乔墨一面睁眼一面猜测,能让张夏觉得高兴的客人,绝对不是司徒煊,也不会是方锦年宋菡等人……他倒疑惑了,还从没见张夏对客人这等态度呢。
    不等张夏答话,已有一道清俊又陌生的身影出现在院子里,那张略带稚嫩的脸似有几分眼熟。
    “齐琮见过表哥。”来者是个少年,约莫十五六的样子,眉眼带笑,仿佛阳光都灿烂了几分。
    这时张夏在一边低声介绍:“这是舅老爷家的二少爷,今年十五了。”
    乔墨这才明白感觉对方眼熟的缘故,朝其身后看了看,紧随其后进来了不少人,可除他外,都是随从家仆。
    “就你一个人来的?”
    “是。”齐琮笑着说:“父亲说我大了,让我来这边的鹿鸣书院游学,顺便见见表哥。我来的时候老三吵着要跟呢,他一直念叨着要见林正大哥,当初他顽皮,失脚掉在结了冰的池子里,若不是林正大哥将他捞起来,只怕他早就没命了。”
    “以后总有机会再见。”乔墨见他风尘仆仆难掩倦色,知道他定是一路奔波过来,便让张夏去收拾屋子。自家表弟过来,一定得好好儿招待,只是……目光扫过其带来的庞大仆从队伍,犯难了。
    这小少爷排场够大的,出个远门带这么多人伺候。
    齐琮见他眼神儿不对,立刻知道是误会了,忙说道:“我只带了两个人,一个常随,一个书童,其他人都是父亲送给表哥使唤的。”
    “送给我?”乔墨将齐琮三人刨开,粗粗一数,下剩足有六个人。“舅舅先前就已经给了人,我这儿房子有限,用人也很有限,又送这么多人我也用不着啊。”
    齐琮忙说道:“他们都是齐家的老人,皆是以前在大伯院中服侍的旧人,身契一并带来了,表哥只管收下,哪怕让他们种地都行。我看表哥家旁边的空地还挺大,不如再扩建个院子,多盖两间屋子,以后表哥还要添小侄儿的,屋子少了哪够住。”
    人都带来了,退回京城也不现实。
    乔墨仔细看了看,这六人除了两个老人,其他四个都是二十多三十来岁,其中两个是哥儿。乔墨把他们住宿的问题丢给张夏安排,都是齐家出来的,想必都认识,怪不得先前那么高兴呢。
    看来建新房是迫在眉睫了,只是眼下农忙,哪儿找人去?
    说到建房,年前天寒地冻的,司徒煊的山庄和厂房全都是选了地方,运了砖瓦木料,而没动工。前两天见有人往那边去,估摸着要开工了,村里人肯定是腾不出空子,也不知哪里找来人。镇子?城里?
    虽说要从别处找人,人工估计得贵些,可这么多人总不好都挤在一起。
    眼下刘伯不在,才来的几个也不熟悉情况,乔墨自己也不好出门,就让刘老嬷去找一下李家的李大叔,托对方给问问。因为眼下农忙,各家能空出的人手有限,少不得将工钱提一提,还得管饭顿顿有大肉,也不能住的太远,否则做完工赶不回去也没地儿住。这些都得提前给人说好,免得到时候麻烦。
    另外还得再找里正来量地。
    原本这房子格局盖个后倒座倒好,但后面有菜地,乔墨暂时不想动,便在东边挨着加个院子,多盖几间房。
    要说乔墨留下这些人倒不完全碍于情分或是什么长者辞不应辞之类,而是他考虑到家里地多,眼下是只有刘伯管管就行,可往后有了钱还打算再添,总得有人手用啊,何况家里生意做大了,他也得多选两个人手帮忙。齐家送来的这些人都是世家大族自小训练的,可比买来的新人强远了,何况还少了买人的钱,也不用去遭受贩卖人口的心理折磨。
    量地的事儿倒是办的很快,熟门熟路,也没多少银子。
    托给李大叔的事儿倒是难些。李大叔倒是也尽心,可家家户户忙着地里头的活儿,毕竟关系到一年收成,谁也不敢耽搁。西院编织的工作已经停了,要过了农忙才行,秋哥儿跟着一块儿下地,李良和李喜于文几个像去年那样请了假,铺子里由沈风坐镇,除了钱小又有刘石每次送了货后在那边帮忙。
    乔墨给出的工钱是每天二十文,在农村着实不低,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