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乔入农门-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棉花一斤五十文,又花了五百文。
  乔墨在心里算了算,觉得差不多了,就说:“李阿嬷说村里的老吴叔明天杀猪,猪肉可以从他家买。咱们要买酒,你看买多少?还有菜,冬天菜少,村里家家户户都有干菜,李阿嬷会帮我们收一些,再有菜窖里储存的白菜萝卜,一席八个菜,我看也行。”
  县城里倒不是买不到青菜,但价格昂贵是肯定的,划不来。再说乡下人又不贪那口青菜吃,菜里多放点油,多切两块肉,保管个个吃的满意。
  “还有喜果没买。”林正将车赶到一家酒铺子门前,冲着里面迎出来的伙计说道:“打五斤丰酒。”
  “好咧,您稍等。”
  乔墨站在车边看着东西,林正进去打酒。
  只听得里面伙计的声音:“足足五斤,一斤二十五文,一共是一百二十五文。”
  然后就见林正搬着酒坛子出来。
  与酒铺子相邻的便是一间干果铺,林正看车,乔墨进去买几样喜果。红枣一斤十六文,核桃一斤十七文,莲子一斤二十文,栗子一斤十五文,花生一斤八文,每样称了一斤,共是七十六文。
  乔墨忽然想起这几天吃饭似乎只有咸味,农村人简朴,舍不得花钱买调料,并不是没得卖。为了自己的舌头,他决定还是买些,饭菜总是那么寡淡实在难受。
  几经权衡,打了瓶儿醋和老抽,又买了些八角、花椒、桂皮、小茴香、陈皮,量不多,这东西对于城里人是平常,可在乡下来说是奢侈。估计着家里辣椒不缺,姜却得买点儿,又称了二两干姜。
  一算账,这些东西就花掉了三百文,顿时打定主意不跟别人说买了这些,免得那些人叽叽咕咕烦人。

☆、一盘酸菜一碗粥

  临走想起没有买糖,又称了一斤糖。
  糖果然是个奢侈品,一斤一百文。
  乔墨本以为东西买完了,却见林正又进了一家铺子,出来后才看见他手里拿着一卷红纸。他还真没想起贴红这回事,一问,这一张红纸要价十文,看着不过两三尺。
  最后又买了一小挂鞭炮,又是二十文,好像只有二三十响,指不定还有哑炮。
  将东西一一放置妥当,乔墨坐在上面,拢紧大氅,林正将车赶向城门。乔墨在心内细细一算,今天采买用花了三两一钱加三十一个铜板。
  这么一算才发现,原来当了首饰所得的一笔当真是巨款,能买很多东西。之前虽有概念,可不及这一刻深有感触,而方锦年可真大方,一下子送了他二十三两银子,足够乡下人一家四口过三四年了。
  这下子他更是打定主意,再也不去万宝银楼。
  赶车到了城门口,略等了一会儿,里正就来了。只见里正拎着个小酒坛子,约莫二三两的量,又提着几包点心,大概是带回去给小孙子吃的。
  里正问了问买的东西,见没什么遗漏便不再多说。
  冬天天黑的早,回到上林村时天已经暗了,寒风呼呼的吹着,乔墨将整个人都缩在大氅里。到底是狐狸毛不一样,暖烘烘的。
  农村人不常点灯,费油,一般都是天黑前就吃完了饭再洗涮洗涮就睡了。这时候家家户户都在吃晚饭,即便听到赶车声也没人出来看看,倒清静。先送里正回家,然后才往村西头赶。
  想起家里冷锅冷灶,屋子里也冷冰冰的,乔墨缩着身子都不想动。
  “腿麻了?”林正将车赶进院子里,见他坐着不动,以为是蜷着身子时间长了不舒服。
  “先把炭盆点上吧。”乔墨不想跟自己的身体过不去,他实在抗不了寒。再说农村的炭都是自己做的,仓库那屋里堆着不少,足够应付这个冬天了。
  林正这才想起他怕冷,一手扶着他下来,一手抓了那些布抱好,往屋子里走。说道:“外头风大,你先进屋,我把马牵到棚子里就点炭盆。”
  “嗯。”乔墨接触到他的手,顿时抓着就不想松开。人和人怎么区别就那么大,他一直揣的严严实实手也只是温温的,可林正一直坐在前头迎着寒风扬着马鞭,手却是热乎乎的,贴着可真舒服。
  林正只觉得他的手柔软光滑,脸都红了,幸而天黑看不清。
  “快进屋吧。”林正也觉得他的手温度低了些,暗自庆幸今年炭火备的足,反正自己火力旺,都留给阿墨用。
  进了屋子什么都看不见,林正让他站着,自己去摸到油灯点亮,将几匹布搁在桌子上,返身又出去了。
  林正先去拴好马,添上饲料和水,想到这一天跑的实在辛苦,又添了几把豆饼。忙完这个,也顾不得先去卸下车上的东西,而是先去取了炭盆,夹了炭,往灶下去生火,顺手往锅里添了几瓢水,将灶下的火也烧起来。
  把炭盆送到屋子里,又忙忙去将车上的东西提进去。
  乔墨干坐着看他忙,心里挺不舒服,看来想在乡下生活可没那么轻松。林正愿意照顾迁就他,是林正的好处,可自己却不能一直理所应当。日子长着呢,该做的还是得做。
  脱下大氅,整理好放在床边,然后拿起油灯带上门,往厨房里去。
  风将灯火吹的乱晃,小心用手护着,刚踏进厨房就被林正接了手。
  “饭我一会儿就做好了,你去屋子里等着,有炭盆,暖和。”林正打了盆热水给他洗手,就着灯光看他的脸色,见一切正常才放下心。
  “我一起搭把手,做的快些。”
  以往晚上是吃面的,但古代都是手擀面,现做太费时间,两人就将就着热馒头吃。林正照例是捞了颗酸菜,和早上没吃完的装在一起,整整一盘子。
  乔墨觉得林正肯定是单身日子过久了,真是怎么简单怎么来,他却不想再这么吃下去。
  将墙上挂的干辣椒扯了几个,切小段,又让林正把悬的腊肉切了一小块,再剁成丁,等着锅一烧热,下腊肉丁,放干辣椒,爆炒出浓郁香气,最后把酸菜倒进去。翻炒几下,添了半瓢水,把几个冷硬的馒头切成厚片儿,贴着锅边放好,盖上锅盖。
  一般农村都是两个锅,一个做饭另一个添了水,饭做好,另一个锅里的水也热了,用来洗洗涮涮的很方便。
  乔墨将这只小锅洗刷干净,放两瓢水,又从袋子里抓了把苞谷碜,搁在碗里用冷水搅拌成糊状。等小锅水开了,搅拌着将苞谷碜倒下去,勺子翻了两下,苞谷碜就煮好了。
  这时大锅里已经冒出了诱人的香气,辣椒、肉香还有酸菜的酸,一揭锅就扑面而来,馋的乔墨深深吸了口气,口水都要下来了。
  将酸菜盛起来,馒头片就直接放在菜上,一人一碗热乎乎黄橙橙的苞谷粥。
  林正看着一盘香气勾人的酸菜,胃快速的蠕动,更加的饿了。
  阿么死的时候林正还很小,基本没什么记忆,继阿么进门前两年倒还好,可随着两个弟弟降生,再没给过一个笑脸,吃饭时永远是弟弟们吃完才到他,油腥儿更是见不着。在外几年倒是吃过好的,但什么都不如这一盘酸菜让他暖心,这才家的感觉。
  乔墨先吹着热气喝了两口苞谷碜,觉得十分香。小时候在农村,奶奶就喜欢做苞谷碜热馒头,或是蒸萝卜条米饭时炖鸡蛋,那种味道他永远忘不了。
  再夹起馒头咬一口,松软热乎,还夹杂着肉香味酸菜味,别提多好吃了。
  “阿正,快吃,一会儿凉了。”乔墨一边催他,一边嘴不停,他也实在是饿了。
  “嗯。”林正也大口吃起来,吃菜却只夹酸菜,将小腊肉丁都拨到乔墨那边:“这腊肉是请李阿嬷做的,很香,你多吃点。”
  “嗯,你也吃。”乔墨先前养病时就吃过,腊肉的味道确实很不错,一点不腻口。
  两人热热乎乎的吃完了饭,林正不让他动手洗碗,让他先回房。
  乔墨确实不爱洗洗涮涮,弄的满手油腻,便回房去了。先将买回来的各色果子和糖收在箱子里,鞭炮和红纸也小心放好,以免受潮。酒坛子被林正收在仓房里,还有好几匹布,乔墨目测箱子的大小,下面那口大箱子也能塞下。
  这时看到布料乔墨才后知后觉,衣服找人做?别的都好说,细棉布是专门买来做里衣的,在古代里衣是很私密的东西,哪好找人做?就算能找个人给自己做,那林正的呢?
  他觉得,真要去托人给林正做里衣,估计他会被人给喷死吧。

☆、李阿嬷转变态度

  第二天,乔墨刚醒就听见外面有说话声,是林正和李阿嬷。听他们说话的内容,是商讨席面,又通知林正一会儿去老吴叔家买猪肉,再从李阿嬷家抓两只鸡。
  乔墨快速的穿好衣服,心里还想着今天得赶紧把里衣做出来,几天没换,浑身不舒服。
  等着推门出来,李阿嬷笑道:“小乔昨天累着了吧?多睡会儿,病才好呢。”
  乔墨明显感觉李阿嬷比先前热情好多。
  “睡好了。李阿嬷你和阿正说话,我去洗脸。”乔墨打过招呼就去厨房,从小锅里舀了热水,把粗布巾丢进去烫烫,火速洗了脸,又清了牙。
  本打算用细棉布裁出条脸巾,可布料是整的,衣服还没做,舍不得裁。等会儿请李阿嬷帮忙先把衣服用的料子裁出来,然后就弄条洗脸巾。
  早饭留在大锅里,馒头和昨晚剩下的酸菜,吃完漱了口,就往堂屋去。
  “阿正,你去买肉吧,我和李阿嬷说会话。”乔墨端了碗热水,往里添了勺红糖,放到李阿么面前:“李阿嬷喝口水暖暖。”
  “白水就成,糖可贵着呢。”李阿嬷嘴里谦让,脸上笑呵呵的。
  林正见乔墨好像真有事,尽管疑惑,却也没问,拿了钱往老吴叔家去了。
  乔墨说道:“昨天我和阿正买了些布,除了喜服,也打算做件衣服。只是,我从小没做过这些,实在不会,想请李阿嬷帮帮忙。”
  李阿嬷有些惊讶,想着得是多么富贵的人家才能养着小哥儿不动针线啊。
  “小乔啊,我看你是个懂事的,也真心跟着阿正过,所以就说一句。咱们乡下人不同城里,凡事都要自己动手,家里头缝缝补补是常事,衣服可以请人做,难不成缝补也找人?也太费事,况且谁家也没那个闲钱,也招人闲话。”
  对于李阿嬷语重心长的话,乔墨心里无奈又尴尬。
  “李阿嬷的话我明白,可就是想学,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学好的。”面对着热心和善的长辈,乔墨也只能拿好话对付。
  “那倒是。”李阿嬷也知道这事急不来,想了想,说:“你们的喜服我和孙阿嬷一块儿做,我俩也算是有福气的人,做这个没妨碍。咱们乡下人简单,衣服上镶个花边就成,做的快。你还买了什么布,要做什么?”
  “半匹宝蓝,半匹翠绿,打算做一身袄,再做件春衫,半匹青色,给阿正做春衣。还买了匹细棉布,想给我和阿正做里衣。”
  李阿嬷一听就知道花费不低,可想着他里外就一身衣裳,总不能不换洗。正是想到这一节,便说:“成,先帮你把里衣做了,你看着学,再给阿正做。”
  ……乔墨就猜着躲不过去,果然要给林正做衣服。
  “别怕,不难,这都是最简单的,裁好料子对着缝就行。”李阿嬷想着大不多就是难看些,反正穿在里面旁人也看不见,由小乔亲手做,指不定阿正那傻小子多高兴呢。
  李阿嬷今天对乔墨如此热情也是有缘故,原本昨天乔墨要去县城还不同意,对着林正叮嘱了又叮嘱,生怕乔墨跑了。哪知人不仅没跑,今早问了林正,才发现还是挺会过日子打算的小哥儿,比预想的好多了。
  李阿嬷想了想,说:“一会儿林正回来,得让他拉着车去村里借碗盘筷子,一共有三家,我都说好了,再加上我家的,你们自家的,够了。桌子得八张,我也说好了,等成亲头一天让我家良子帮着拉过来。碗筷盘子借回来得洗,洗好就按照各家做的记号放好,等用完了也得洗干净,再挨家挨户还回去。忙完这些你就来我家,先教你做里衣,我给裁剪好,你只管缝。”
  “知道了,麻烦你了李阿嬷。”乔墨的确觉得对方辛苦,毕竟只是邻居,却顾念着曾经的情分忙里忙外,比那毫无动静的林家强百倍。
  说完话,正好林正回来了,手里拎着买好的三条猪肉。
  李阿嬷一瞧,皱眉道:“这有十二三斤吧。老吴是个厚道人,他家的肉一直都是分量足,三十文一斤,这么多年都没变过。只是做席面哪里用得着这么多,只要吃肉,给再多也不够那些人吃的,就是做菜是个油水,一桌一碗扣肉席面就撑起来。你买这么多得花多少钱,往后家里用钱的地方多着呢,还不如小乔会过日子呢。”
  听着李阿嬷的责备,林正只是笑笑:“除了做席面,还有过年呢。我想着一次都买了,老吴叔在年前还会杀次猪,可买的人太多,怕是买不到好的,我就不等那次了。”
  李阿嬷一听也对,反正天冷,肉也搁不坏。
  “一会儿去我家拿料包,先前都是在我家做,往后就得你们自己弄了。”
  又交代了几件事,李阿嬷便给乔墨量了身,拿了做喜服的红布便起身要走。
  乔墨这时才想起一件事,喊住李阿嬷,回房取了东西递过去:“这是昨天去县城买东西店家送的,我看着挺不错的,给李雪拿一个玩吧。”
  李阿嬷见荷包颜色鲜艳,花样漂亮,也没推辞,笑着接了。
  “把肉腌起来?”乔墨记得以前在农村过年,奶奶和母亲也习惯于买很多肉和鱼,然后做腊肉腊鱼,很好吃。
  “嗯,我一会儿去李阿嬷家拿料包。每年李阿么都要做腊肉,他准备有很多料包,村里人都喜欢去他家买,一小包五文,足够年下做腊肉用了。”
  “我去吧,你去把碗筷盘子借回来。”乔墨想着今天的事情很多,不如分工。
  林正点点头,将猪肉先放入厨房的桶里,上面压了木板,然后就驾车出去了。乔墨将门关好,上锁,钥匙塞在荷包里贴身放着,往李阿嬷家走去。
  

☆、半途被拦施小惩

  李阿嬷的家距离有一二十米,是离林正家最近的一户,林正给他指过一次。刚到院子门前,就好看见一个清秀的小哥儿端着两碗热水从厨房出来,正往正屋走。看模样年纪,大概就是李家小哥儿李雪了。
  李雪也看见了他,虽未见过,但略一想就知道是谁。乔墨很好认,绝对是他们上林村最好看的一个,一点儿不像乡下人。
  “是乔哥儿吧?快进来,阿么在屋里呢。”李雪一笑倒是和李阿嬷有五六分相似,都是和善人。
  “你是李雪吧,我来帮你。”乔墨从对方手里接了碗热水,问道:“李阿嬷在做什么?”
  “阿么和孙阿嬷在给你们做喜服呢。”李雪迎他进去。
  “我就不进去了,家里要做腊肉,我来买料包。”乔墨说着递过去五个铜板。
  “我给你拿。”李雪不肯收钱,给了他料包就扭头回屋,乔墨跟上去把钱搁在堂屋的桌上就回来了。
  原本乔墨脚步轻快,想着回去动手做腊肉,感觉不太难。哪知刚出李阿嬷家没走几步,有个人喊住了他,扭头一望,竟是林正的继阿么,当下就皱眉。
  林老嬷迈着快步走来,满脸堆笑:“乔小哥儿也出门来走动了?怎么不去我家?我家就在村子正中间,齐整的三间大瓦房,很好认的。”
  “你是……”乔墨故作疑惑,毕竟他们并没有正式的打过照面。
  “你叫我林阿么就行,林正是我从小带大的,不是亲生胜似亲生呢,哪知他长大了就翅膀硬了,只顾自己搬出来,也不孝顺我和他阿爹。”林老嬷满脸愤色,见乔墨无动于衷,越发卖力:“唉,不是我骗你,你初来乍到,哪里知道人心险恶。不是我做继阿么说他坏话,你在村子里打听打听,林正出门在外五六年都做了什么?带着一脸伤回来,谁知道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别带时候带累了我们整个上林村。”
  “我还有事,先走了。”乔墨懒得听他颠倒是非,冷淡的甩下一句话就走。
  “哎哎哎,小哥儿小哥儿,等等,等等。”林老嬷哪肯放过他,见他不为所动,便凑近了,从怀里摸出个小布包,打开送到他面前。
  乔墨一看,原来是一对金镯子。
  这金镯子跟他卖掉的金镯子可不能比,这镯子细溜溜的一圈,实在没什么分量。想拿这个来诱惑他,真是可笑!
  林老嬷却不知他心中所想,满脸得意的说:“瞧见了吧,这是我给我小儿子阿福的媳妇准备的。不是我夸啊,整个村子哪有像我们阿福有福气的,我们阿福又会疼人,又有个做秀才的哥哥,将来他哥哥考了举人做了官,能不照顾他唯一的弟弟?所以说,跟着我们家阿福绝对不会吃苦,那是享福的命。”
  乔墨听的心头火起,只想一拳砸在他脸上,真是不知所谓!
  “阿么。”偏这时一个圆形物体挪了过来,满脸肥肉,笑眯了一双本就不大的眼,不是林福是谁。
  林福一双眼就盯着乔墨,笑的恶心人。
  乔墨压抑着心头怒气,冷着脸猛地瞪向林福。林福惊吓中本能的后退,偏乔墨故意拿肩膀用力去一撞,林福滚圆的身体咚的栽倒,哎哟哟叫唤着滚了一身脏兮兮的雪泥。
  “哎哟,阿福没摔着吧?快起来让阿么看看。”林老嬷赶紧去扶,可林福那么胖,哪里是他轻易扶得起来的。
  乔墨居高临下看着两人,嘴角讥讽道:“弟弟是没吃饱饭吗?继阿么也太节省了,既然那么疼爱弟弟,就别省那口粮食,不过若是真没吃的,我家阿正作为大哥,还是会给弟弟一口饭吃的。”
  “你这小哥儿怎么说话的?”林老嬷这时也反应过来了,这小哥儿竟是故意害林福。
  然而不等林老嬷“教训”,乔墨已走远了。
  回到家,乔墨直接进了厨房忙碌。
  在大锅里添上水,将料包放进去之前出于好奇,打开来看了看,只见里面装有干花椒、两个八角、几块干姜。这边做腌肉是用煮,放入料包后只需加盐,把处理好的肉条放进去煮开,放凉再转入桶里码好压实,一天一夜后就取出来挂起,可以慢慢吃,能保存很长时间。
  乔墨想起自己买过调料,简单的五香粉自己也会配,弄出来味道不是更好。
  于是干脆把灶里的火停了,取来个大陶盆,把昨天在县城买的那包调料拿出来。乔墨没事儿就琢磨做菜,也对外面卖的五香粉十三香之类的好奇过,只是十三香太复杂,不如五香粉容易做。
  取八角、陈皮、小茴香、花椒及干姜分别碾碎成细面,手边也没有称,只能估摸着各份的量,简单的凑成一份五香粉。
  林正买回来的肉有三大条,十四斤,重新拿刀分割一下,分成五份。其中三条用在席面上,只简单抹了点盐,这样的冬天放上三四天没问题,剩下的两份拿干净的布擦干净了。
  先在陶盆内放入酱油、盐、糖,因为没有白糖,只能拿红糖替代,大概味道差别不大,颜色上会有些变化,最后加入自制的五香粉,搅拌。想起还需要加点白酒,便拿了只大碗往仓房里去,将准备的那坛子喜酒打开,倒了大半碗,又把坛子口封好。
  调料弄好了,把肉放进去,用手抓揉,等差不多了,就找来一块木板压住。
  正是冬季最寒冷的时候,肉就像放在天然的冰箱里,放置七八天,每天翻动一下。时间到了取出来,放在阴处晾干,再晾晒七八天,表皮干燥就能吃了。
  做好了腌肉,乔墨颇有成就感,忽然听见院子里有动静,原来是林正拉车回来了。
  林正刚进院子就闻到一股酒味,又夹杂着许多说不出的香味,见乔墨在厨房里,就奇怪的问:“阿墨,做什么呢?”
  “做腊肉呢,今年的腊肉肯定很好吃。”乔墨颇有些自得,却没细说。
  林正猜到几分,见他不说便也不追问,反正家里的事都由他做主。

☆、阿正嘲讽“林秀才”

  乔墨将没用完的调料一一包好,收在柜子里,林正将借回来的碗筷盘子都卸在棚子里,还有两个大木盆,接着就去挑水。
  林正家不仅住的偏,挑水离的也很远,这也是其他几户人家搬走的原因。村子里一共两口井,一口就在村东头,一进村子就能看见,另一口却在村子北边的林家祠堂。林正挑水都是去村东头,绕路过去比去祠堂快。
  乔墨觉得家里有口井才方便,可是,好像打口井很贵,还是算了。
  林正挑水回来的时候,乔墨已经烧了一大锅热水。
  “兑了热水再洗。”
  “好,你放着,我来。”林正赶紧放下扁担,到厨房舀了半盆水端出去,合着凉水掺了一大木盆。随后又见他回来,拿了竹簸箕铲了半簸箕的灶灰出去。
  “阿正,你弄这个干什么?”乔墨没看明白。
  “用草木灰洗的干净。”林正想着他出身好,大概不知道,便又说:“乡下人家洗衣服去油腥都用草木灰,也有用皂荚的,不过我们这儿皂荚树少。”
  皂荚少?那他想做肥皂的事就不行了呀。
  乔墨不免有些丧气,洗澡连肥皂都用不上,干洗总觉得没洗干净似的。
  刚蹲下想帮着一起洗,林正就拦住他:“这也不多,一会儿就洗完了,你就别沾水了。李阿嬷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