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北杂货-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唔……南、南北杂货!”这小孩儿看了半天,也就识得一个南字,数了数发现是四个字,就猜它应是南北杂货。
“这边呢?”他叔叔翻过另一面给他看。
“……”那小子抓耳挠腮,这边这四个字他一个也不认识,想蒙都无从下手。
“整日叫你认字你不认。”他叔照他后脑勺就来了一下。
“叔,这上边写的甚?”旁边一个小丫头问道。
“牛乳饼干。”她叔跟她说。
“这两个小的呢?”那小姑娘又指了指下面那两个小字。
“咸味。”她叔说道。
“怎不是甜的呢?”几个小孩听了,都觉有几分遗憾。
“不若我便不买了,还能省下十文钱。”他叔说。
“买!买!叔,快给我们买。”那些小孩当即闹哄哄叫嚷起来。
“叫个甚?再叫我便不买了。”这句话一出来,那些小孩当即就都安静了。
叔侄几个买了五包牛乳饼干从铺子里出去的时候,方才在外头围观的好些人也都已经进来了。
经济条件好一点的,就买个奶油蛋糕回去尝个鲜,不爱吃蛋糕的,面包也不错,价钱还实惠些,放在货架最底下的那整整两大筐牛乳饼干,不多时便被人买走了好些,只见那筐子里的货物越来越少,越来越少……
“师父,那牛乳饼干怕是还要多做一些,我方才回来的时候,那边便已卖出去一小半。”
这天中午罗用趁着吃中午饭的时间,跑了一趟南北杂货,他的那些弟子们纷纷都这样跟他说。
“待今日那些奶油分出来,你们便再做一批把,也不需十分辛苦赶工,该休息便休息。”罗用对他们说道。
“省得了。”那些徒弟们纷纷应下。
“师父,当初买宅子的时候欠下那一半的钱帛,怕是不能再拖了。”
按他们这些弟子的意思,现如今肯定是能挣多少挣多少,眼瞅着那一月半的约定日期马上就要到了,到时候若是拿不出钱来,难道还能把房子再给对方还回去?
“我心中有数,你们无需忧心。”罗用说道。
凉州城那边的来信,罗用已经收到了,二娘与他说,近日便会有一批羊绒毛衣裤抵达长安城,希望能帮他解了这燃眉之急。
只是眼瞅着约定的还款日期就要到了,那批货却迟迟未到,不知是路途中耽搁了,还是出了什么意外,总之罗用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那一批货上面。
确定他的这些弟子们今日出去铺货并没有遇到什么问题之后,罗用便又匆匆赶回太学去了,午饭什么的,坐在车上啃一个面包垫吧垫吧就行了。
他家的驴车现在也打好了,五对也不用整日闷在家中,每日拉着驴车行走在长安城的街道上,虽然不如从前在西坡村那时候自由自在,但出来走动走动总还是要好一些,去了太学那牲口棚,那里头驴驴马马的可多牲口了,漂亮妹子也多。
这一天晚上,罗用从太学那边回到丰乐坊那个院子里,吃过晚饭以后,就去了四娘五郎平日里搞雕版印刷的那个屋子。
只见他从墙边拖了一个箩筐出来,掀开上面盖着的一块旧麻布,那里面装着的,竟是满满当当一大箩筐的竹签子。
“刻好的竹签便都在这里了?”罗用拿起一枚竹签看了看,挺好,那上面的数字挺清晰的。
这些竹签都是他在长安城外找人定做,回来以后再让四娘五郎将他编好的二进制数字雕刻上去,因为都是0和1这两个简单的数字,四娘五郎做得也很快。
“那边还有一筐。”四娘今日忙活了一日,这时候吃过晚饭,也是有些困倦了,懒洋洋坐在炕头上,单手托腮,说话的时候便用下巴指了指门后的位置。
“这般快?”罗用笑着又把那边那一筐也拖了过来。
“阿兄,这些当真全都要卖掉啊?”四娘问他。
“嗯,怎的了?”罗用这时候正低头检查竹签,卖竹签这事,他也是与大娘商量好了的,听四娘这么问,便以为她是觉得这么做不好。
“没怎。”四娘说道:“就算着急用钱,也莫要卖得太便宜了,不然我们还是跟白以茅他们家借点?”
第231章 磐石
为了能在短短十来日的时间里筹集到足够的钱帛,这些竹签子肯定是要降价销售的,单看究竟要降多少而已。
罗二娘那批货若是能够及时到位,罗用也不需出此下策,左等右等,等到农历二月份,眼瞅着还款的期限也近了,再不做些准备是不行了。
然而罗用不知道的是,当初他写给自家那铺子前任屋主的欠款条,现如今已经易了主,有人手里握着这张欠款条,就等着他还不出欠款的那一日。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罗用的老熟人——阎六。
“如何?我让你寻的人可寻来了?”这日下午,阎六歪在外屋的一张软榻之上,一边享受着几个婢女的揉肩敲腿,一边与他的一名仆从说话。
“属下在城中寻了几日,那些人听闻是南北杂货,便都推三阻四起来,没人肯干。”在他前面不远处,一个仆从躬身立在那里。
“这点小事都办不好,我要你何用?”阎六说话的声音带着几分慵懒,看似并无多少恼怒,他那仆从听闻了,额上竟是沁出汗珠,眼下这时候还是早春,长安城气温可还低着呢。
“都言那南北杂货乃是邢二的场子,没人愿意招惹。”那仆从把身子躬得更低了。
“那你不会到长安城外去寻?”阎六问他。
“已经着人去寻了,只是距离长安城近些的,大抵也都知晓那南北杂货是邢二罩着,远道而来的嫌少有人敢在长安城中惹事,寻倒是也寻着几个,瞅着却是不顶事的,我忧心他们再给郎君惹些什么乱子出来。”那仆从回道。
“罢了,你再去寻,这两三日便把这件事情办了,莫要再拖延。”阎六吩咐道。
“喏。”仆从应了一声,小心退了下去。
话说自打罗用来到长安城以后,阎六就一直避着他,只是随着罗用的活动范围不断增大,阎六现在也是越避越觉得麻烦,越避越觉得憋屈。
原本与他交好的白以茅等人,听闻近来与那罗家人走得颇近,难怪这几个人刚回来那时候,阎六去寻他们出来吃酒,结果竟是没一个人肯应,显然是已经被那罗三给收付拉拢了,这些人凑到一处,背地里还不知道要怎么编排侮辱他。
越想,阎六心中恨意愈盛。
他且再忍一忍,待那罗三眼睁睁看着一间铺子落入自己手中,看他那时候还能不能得意得起来。
早前他与那些人说,自己能够收拾得了那罗三,那几个人竟是不信,还说让他专心捉钱便好,莫要整那些不相干的。
那就是几个死脑筋,要收拾罗家姐弟,又何需当面与他们为难,要让一家铺子经营不下去,他有的是法子。
先弄没他的铺子,再走些路子,让人在朝堂之上参他一本,身在朝堂竟还敢私自经商,再如何也要剥了他的官身,顺便再弄臭他的名声。
原本这罗三窝在离石县,自己还拿他没办法,现如今他自投罗网跑这长安城来了,这回便叫他看看,这长安城的水究竟有多深。那傻货竟是不知,有多少人正盯着他,只等有人率先开出一个豁口,那些人就会像草原上的鬓狗那般一拥而上。
只要拔了那罗三的利爪和尖牙。阿姊食铺?哼……
……
也就那一两日的工夫,罗用的那些竹签子还未开始售卖,长安城中便有流言,言是有人去南北杂货购买物什的时候,被偷了钱袋子。
“三郎尽管安心,此事我定然会查个彻底。”邢二听到那些流言以后,忙就来找罗用了,一面拱手保证,一面又觑着罗用的面色。
事关他手底下那些小孩儿眼下的生计以及未来的发展,即使是像邢二这样的汉子,难免也会有看人脸色的时候。
“先去查一查这些话都是从哪里传出来的吧,这事有几分蹊跷,流言传播的速度太快了,像是有人在背后操纵。”
罗用不大相信店里那些小孩会做这种事,这些人原本就是邢二从三十几个小孩里面挑拣出来性格最是稳妥没有什么恶习的,近来罗用看他们在铺子里干活也很勤快,显然很珍惜这个工作机会。
“我已着人去查。”邢二言道。
他又如何会嗅不到这件事背后的不寻常,只是没想到罗用也会这般说罢了,毕竟是个不足二十的小年轻,邢二原本还担心他是非不分,自乱正脚。
如今看来倒是他想多了,离石罗三郎,从一个籍籍无名的乡下少年郎,一步一步走到今日,他如何能是那般浅薄愚钝之辈。
“寻着人以后,莫要着急动手,免得落人口实,你且先让人盯着,再来报与我。”事关南北杂货的名声,罗用不得不小心行事。
这一日休沐,罗用亲去南北杂货,他的几名弟子连忙就围了上来。
“铺子里的买卖可受影响?”罗用问他们。
“比起往常,约莫少了一二成。”一个弟子回答说。
“多往那几个合作的铺子铺货。”南北杂货每日里做那么多甜品熟食,少了一二成的生意,就会有一二成的货物多出来卖不完,铺货给外面那些铺子,算是七折销售,多少还能有些利润,若就这么放着,最后难免就要半价处理,根本连保本都难。
“昨日我出去铺货,有一个店家竟是不收,还让我把他们铺子里先前那些货都拉了回来。”一个弟子一脸忧心地说道。
“那我们这边也把他家的货物下架了吧,往后再别合作了。”罗用说道。
“师父,这节骨眼,我们可要站出来说些什么?”
这些弟子也不傻,这时候大多也都猜到这是有人在整他们,都说有人在他们铺子里丢了钱袋,问那人是谁,竟是无人得知,若是果真有人在他们铺子里丢了钱袋,怎的不与他们当面理论,却在背后搅风搅雨。
“若是果真有人在我们铺子里丢了钱袋,这时候便放话出去,赔他十倍百倍也是无妨。”
罗用说道:“若是有人存心找事,这时候最好就是不要搭理,无论说什么做什么,对方总能寻着由头找麻烦,最后只会将事情越闹越大,不知内情的人听闻了,对我们南北杂货的印象便要打个折扣。”
“如此,便要硬憋下这口气?”一个弟子梗着脖子说。
“莫要与那些人置气。”话虽这么说,罗用心中又何尝不气,只是这时候却也只能开解自家弟子:“先渡过这一次难关再说,保存住自己的实力,待那背后的人被揪出来的时候,才有能力收拾他们。”
“喏!”众弟子到底还是意难平,这时候更是在心里憋了一口气,定是不肯如了那些小人的意。
罗用在铺子里行走的时候,见那些小孩总是探头探脑,便招手让一个小孩过来说话。
“三郎可是有事?”过来的是一个年岁稍长的男孩。
“探头探脑作甚?”罗用问他。
“……”那小子垂头不语。
“关于外头的流言,邢二已经着手调查,若是不干你们的事,那便什么事情都没有,你们只管安心干活便是。”罗用对他说道。
“还让我们在这里干活?”那小子吃惊道。
这两日他们这些小孩私底下也有议论,只要他们这些人在这家铺子里干活,外头那些人便随时都能以此攻讦罗三郎,隔三差五闹一回,这买卖还能不能继续做下去了?
“自然。”罗用抬了抬下巴,眼中迸发出浓浓的战意,面上却笑道:“你当我是随便改主意的人?”
“!”少年人仰头看向自己面前这个青年,只觉眼前这个人高大又坚定,磐石一般!
第232章 好消息好消息
凡事都有一个源头,流言亦然,阎六此人虽惯会使用一些上不得台面的招数,但是与那些真正混道上的相比,显然还不是一个层次。
邢二把他所有能动用的关系全都动用起来,一路顺藤摸瓜,不肖一日工夫,便拎出了这几日一直在长安城中散播谣言的几个外乡人,稍一吓唬,这几个人就竹筒倒豆子一般,甚都说了,根据这些人提供的信息,邢二很快就查到了阎六头上。
“阎六?”罗用咋闻这个名字,也觉有几分吃惊,他并未听闻白以茅等人提及阎六,所以一直以为自己与阎六的交集,就仅限于前两年那一笔被他昧去的定金而已。
“三郎可是识得此人?”邢二问道。
“前两年与他订货,定金给了,货却未曾与我送来。”罗用无奈道。难怪先前杜惜说这阎六就是一条恶犬,现在看来,确实难缠得紧。
“这倒像是他的作风。”邢二说道:“与我熟悉的一些店家,也有不少被他强逼着借了钱的。”
“借钱?”莫非是高利贷?
“分明不需用钱,为了不得罪那阎六,便也硬着头皮借了,借过一月两月,再奉上大笔的利钱一起还回去。”邢二言道。
“啧。”这简直比高利贷还要可恶。
“这阎六,我们一时怕是动他不得。”邢二又道。
“因何?”罗用知道这阎六有些来头,就是不知道他的来头究竟有多大。
“此人与那陇西恭王李博义有些渊源,李博义长子的一房妾室,便是这阎六家中姊妹。”邢二言道。
听到这里,罗用心中一动:“他们兄妹是什么出身?”
“听闻只是寻常农户出身。”邢二回答说。
“原是如此……”差不多的出身,很容易就会拿对方与自己相比较的吧?尤其是对于一些嫉妒心强的人来说。除了这一点,罗用实在也想不出其他理由了。
“三郎你看,此事该如何应对?”对这种狗仗人势之辈,说实话邢二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若是招惹了那恭王府,最后事情怕是不能善了。
“眼下当务之急,还是先把那一批钱帛还了再说。”罗用说道:“最好不要让那阎六发现我们已经知晓此事。”
其实这件事,只要罗用他们不说,那几个外乡人自然也不会说,他们只管听吩咐办事,事情办完了,拿着钱帛走得远远的便是,谁会那么傻,还上赶着去吃那一顿排头。
于是就这样,就在罗用等人正紧锣密鼓开始筹集钱帛的时候,阎六还在那里做着接手南北杂货的春秋大梦呢。
被他这么一搅合,罗用倒是不好再卖竹签子筹钱了,被那谣言一传,原本就有一些人心浮动,这时候罗用再贱价卖竹签子,只怕好多人都以为他们罗家姐弟要撑不住了,想用竹签子套些钱财跑路呢。
不过那阎六终究还是小瞧了罗用,就算没有那批羊绒,就算不卖竹签子,罗用也并非就弄不来钱帛,自古名利不分家,以罗用这些年一点一滴经营出来的形象,想要在这长安城中周转一些钱财,其实并不困难,毕竟长安城中也有许多关河东道和关内道的商贾,他只是不想开这个口罢了。
至于阎六那所谓的后招,想撺掇人去参罗用一本如何如何,也是傻透了。
长安城中谁人不知罗三郎既当官又经商,虽说这些铺子都不是挂在他本人名下,但总归是他的产业没跑。之所以一直到现在都没人拿这件事做文章,无外乎就是上面有人压着罢了,不管是皇帝还是那些士族大家,他们都想看看,这罗三郎肚子里究竟还装了多少货。
现在不是罗用巴着朝廷要当官,而是上面那些人想从他身上挖宝,想让他当这个官,一个小小的太学助教,教授的又是算学,刚好也是专业对口,不用担心他会误人子弟。
在经过阎六这件事以后,罗用倒是想起来了,在这长安城中,不喜欢他的人可不少,罗二娘给他送来的那一批货,说不定就是被人给拦下了,说不定就在长安城外。
为了这件事,罗用特地去找了他的一个学生,乃是先前去西坡村找他学过数学的一个士族子弟,他们家就在长安城西面,对那边的驿站关卡十分熟悉。
“……”
“好消息好消息!”
“罗三郎缺钱嘞!”
“罗三郎买宅院欠人一半钱帛拿不出来嘞!”
“南北杂货所有物什八折销售嘞!
“八折嘞!八折嘞!全部八折嘞!”
“促销三日!日日有惊喜嘞!”
“大伙儿快去看看啊!”
“过了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嘞!”
“……”
这一日清晨,又有许多小孩扯着嗓子在坊间发放传单,众人一听,全部八折,那还了得!
“当家的!当家的!你听着没有?南北杂货在打折呢。”
“听着了听着了。”
“你快去,多买几罐腐乳回来,奶油蛋糕也买一个。”
“哎我这便去。”
“……”
“甚?南北杂货?八折?”
“莫非那杜仲胶车轮的燕儿飞也八折?”
“那可比往常便宜多了!”
“瞅瞅去。”
“我家那小子想要一双胶底皮靴很久了,我也瞅瞅去。”
“……”
“那蜜芳斋的糕点一打折,岂不是比他们自家铺子卖得还要便宜些?”
“也是哈,瞅瞅去瞅瞅去。”
“听闻蜜芳斋那边今日也打折了。”
“甚?今日是个什么日子,怎的个个都打折?”
“今日不就二月初七,不年不节的。”
“人小孩都说了,是那罗三郎缺钱了。”
“走,给罗三郎送钱去,嘻嘻。”
“……”
罗用那边一打折,入驻他们超市的那些老字号便也跟着打折,连带的城里不少商贾都跟着凑热闹,搞得整个长安城沸沸扬扬的。
接连几日,长安城都听那些小孩在那里喊:“好消息好消息!罗三郎没钱啦!罗三郎买宅院欠人钱帛还不起啦……”
搞得那些河东道的商贾一个个都去南北杂货找罗用,说是如果需要钱帛周转,可以先从他们那里借一些,关内道那边也有人来,去年罗用在关内道修路,他们当中不少人都是直接受益者。
皇帝老儿在宫中听闻了这个消息,哈哈笑了几声,让人送了一车绢布过来。这绢布罗用收下了,反正皇帝有的是钱,不收白不收,对于那些商贾要借钱帛给他的提议,罗用谢过他们的好意,又说将来若有需要,再向这些人寻求帮助,眼下却是不用。
南北杂货的这一次促销活动,前两日大同小异,第三日才是重头戏,连那些发传单的小孩们的台词都不一样了:
“罗三郎疯了!昨日刚到一批羊绒毛衣裤!全部八折销售啦!”
“一套羊绒毛衣裤三贯钱,八折一打就打去六百文嘞!”
“……”
一套羊绒毛衣裤才卖两千四百文上下,这个价钱对于生活在长安城的百姓们来说,简直太实惠了!
虽然早两年罗用也曾在离石当地卖过一套毛衣裤两贯钱上下,但那毕竟是两年前,那时候的羊绒价钱比现在低多了,再说那里是在离石县不是长安城。
许多长安人家里其实有些钱,买得起羊绒毛衣裤,也有这个购物意愿,但是因为价钱太贵不太舍得,便一直犹豫着观望着,没想到那羊绒的价钱却是一年高过一年。
眼下这时候虽是早春,买羊绒毛衣裤不太对季节,但毕竟便宜啊,对这时候的许多人家来说,这一套羊绒毛衣裤也算是家里的大件了,又不是跟二十一世纪似得年年换新款,开春买还是入秋买,根本没差。
来南北杂货买羊绒毛衣裤的人太多了,只好让人在铺子入口处守着,限制进场人数,铺子外边,队伍排了老长。
罗二娘送来的这一批羊绒毛衣裤材质上乘做工精致,若说成本,每套毛衣裤约莫也就一千二三百文的样子,再加上运费,最多也就一千五百文上下,罗用卖两千四百文左右,相对于整个羊绒市场来说,已经算是薄利多销了。
一般商贾去往凉州城等地进货,再千里迢迢运回长安城销售,成本又高,时间又长,路途又远,还要冒着被山贼歹徒劫掠的风险,价钱没有翻一倍,他们根本不想出手。
罗用的这批货,先前就是被人给扣在了距离长安城不足百里的地方。
扣他货的人究竟是与那阎六有勾连,还是见财起意,罗用并不知道,毕竟能扣下这批货的人,本身也是有权势的,不像之前在长安城中那几个散播谣言的外乡人,轻易吓唬吓唬就什么都说了。
再说罗用找人帮他周旋,目的就是为了能把这批货顺利运到长安城,其他便都没有提及,毕竟人家能帮你把货弄回来就已经很好了,难道还能要求他为了罗用树敌。
在这疯狂的三日促销之后,之前谣言造成的那点影响早就不知道被汹涌的客流量冲到何处去了。
这几日进店的这些客人,满脑子都是买买买,最大的苦恼就是不知应该是买这个呢,还是买那个呢,还是两个都买呢。至于钱袋子,那还真没几个人想起这一茬。
其实在南北杂货购物是相当安全的,二十一世纪那时候超市里还有小偷呢,超市卖场对于这种事也是没有什么办法。
罗用这南北杂货可有邢二镇场子,一般偷儿不敢来,再说还有那些小孩盯着呢,就算来了,想下手也不是那么容易。
三日促销过后,铺子里的大员工小员工们都不再是前几日那忧心忡忡的模样,罗用的钱帛有着落了,铺子里的买卖也很不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