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成苏培盛了-第2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慢慢算计吧。”
 

第487章 宣泄
  康熙五十年
  七月初
  康熙帝下旨嘉赏青海各部愿入藏协战之举; 授正蓝旗满洲都统延信为平逆将军; 负责指挥青海一路进藏大军及内外札萨克随从人员,共二万多人; 护送格桑嘉措入藏坐床。
  青海一路大军的粮饷事务,则由巡抚噶什图负责。
  七月初三,圆明园
  隆科多借着为万岁爷传达旨意的差事; 来探望休养的雍亲王。
  梧桐院内,张保、李英自觉退到屋外; 守在门口。
  “王爷看起来恢复的不错; 微臣也就放心了。”
  “舅舅坐吧; 本王本来也无大碍,只是躲个清闲罢了。”四阿哥把手里的书往软榻上的炕桌一扔,指了指对面。
  隆科多拱了拱手后,坐到榻边,“西花园的事; 微臣也听说了。恕微臣大胆,王爷这次的计策; 不; 算不上计策; 王爷这次的行动实在太过鲁莽了。”
  四阿哥微微垂下的睫毛轻动; 一手搭在膝盖上摇了摇; “只是一时大意罢了,反正老八也没讨到好。”
  “王爷的一时大意,不仅让自己陷入危险; 还留下了无穷的后患。”
  隆科多话中有话。四阿哥抬起头,神色渐渐阴沉。
  “舅舅这话是何意?”
  隆科多直视着四阿哥的眼睛,没有丝毫退缩,“西花园一事到底是因为谁,王爷心里应该比微臣更清楚。八贝勒受了刺激,虽然如今起不了床,神智也不清醒了。但狗急跳墙,若真让他一时发疯,说出了什么,王爷又该如何?”
  四阿哥的目光陡然阴寒,隆科多却没在意,继续说道,“王爷平日中意于谁,臣等无权过问,也无意干涉。但是,这个人可以伺候王爷,可以陪伴王爷,却绝对不能影响王爷。若是因为他,让王爷丢了一贯的冷静、谨慎。那这个人,就是不应该存在的!”
  房门外,张保、李英守着门户,却都不大安逸。
  “我师父又不知道跑哪里去了?这两天,王爷的脸都跟擦了锅底灰似的。”
  “行了,别说了,隆科多还……”
  “砰!”
  张保的话还没说完,屋内就陡然传来了碗盏落地的声响。
  房屋内,隆科多从软榻上站了起来,下跪拱手。
  “微臣忠言逆耳,但句句发自肺腑,还请王爷仔细思量。”
  四阿哥胸口剧烈起伏,手边的茶碗、茶壶都扫到地上去了。
  “一派胡言,本王如何行事,不需要别人来教!”
  隆科多却不肯就此罢休,仍是抬着头道,“西花园一事,王爷根本只是为了泄愤,您被通州一事的仇怒蒙了眼睛,丧失了清醒。而这一切,都是因为那一个人。如今,八阿哥病重,事情尚可转圜。可若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王爷走错一步,就可能跌入万丈深渊,再难翻身了!”
  京城,苏氏商行
  苏大财东的新商号已经开始挂牌营业,铺面选在了琉璃厂附近。
  前后三进的院子很是宽敞,库房也建的很大,商行最近正在筹建自己的商队,来来往往的全是生意人。
  不过,饶是有很多需要忙得杂事,苏大财东却一直提不起精神,算个帐都半天拨不动一颗算盘珠子。
  张起麟陪着苏培盛出来,看着苏公公心不在焉的模样,也知道这几天他正在跟王爷闹别扭,一时忍不住,坐到桌边问道,“您这是怎么了?西花园的事儿都已经过去了,王爷也好好的,您为什么总躲着不肯回圆明园呢?”
  苏伟把一颗算盘珠子拨上去,又拨下来,好半天也集中不了精神,最后还是重重地叹了口气,“你说这次西花园的事,王爷到底是为了什么?”
  “为了什么?”张起麟皱眉想了一会儿,“王爷抓了阿林保,知道是谁刺杀的您,肯定生气啊。”
  “就因为生气?”
  苏伟抬起头,“八阿哥跟咱们的仇怨多了去了,哪一次不让人生气?可你见他什么时候做事这么冲动了?”
  “想要报复,方法有很多。这样直来直去的,不是他做事的风格。反倒像个没经世事的小伙子,被谁打了一拳,就要加倍打回去,不去计较得失,也不去顾及后果。要是寻常人家也就罢了,可偏偏……”
  苏伟重重地叹了口气,两臂一叠,往桌子上一趴,“我知道他是因为我,可就因为这样,才更加可怕!”
  “苏公公,”张起麟往前蹭了蹭,放轻了嗓音道,“王爷这次,或许真的是被情绪左右了。可也不是不能理解的,王爷也是人,也需要宣泄。通州的事,您大多时候都在昏迷,没有看到王爷当时的样子。”
  “算起来,我和张保也伺候王爷二十多年了。可是,当我们那晚赶到通州的时候,却是真真切切地被王爷吓到了。什么仪表规矩?什么冷静自持?那一晚,如果您醒不过来,我们真的不敢想象王爷会变成什么样子。”
  苏伟趴在桌子上,眉目却没有因为张起麟的话而渐渐平和。
  七月初五,圆明园
  四阿哥在湖心岛上走来走去,周围的景致很怡人,可赏景的人心情却很烦躁。
  张保和小英子跟在后面,想说点什么,却又不敢开口。
  毕竟,苏大公公已经连续三天,没有回圆明园了。
  “王爷,要不咱们去别处看看吧?”张保终于大着胆子提出了建议。
  四阿哥止住了脚步,望着不远处空空荡荡的清晏阁,点了点头,“去菜圃看看吧。”
  午间,菜圃
  日头高照,四阿哥一行走到菜圃外面时,却听到了一连串的女子笑声。
  小英子赶上去推开了栅栏门,不远处的草棚下,两个女子一身短打装扮,背上还挂着草帽,正在看手里的稻苗。
  “谁在那儿?”张保高声问了一句。
  女子回过身,看清来人,紧忙俯身,“妾身郭氏,给王爷请安。”
  “奴婢立夏,叩见王爷!”
  四阿哥皱了皱眉,缓步走了过去,“你们怎么在这儿?”
  郭氏小心地抬了下头,又慌忙垂了下去,“回禀王爷,妾身闲来无事,听说菜圃这里有水田,就过来看看。”
  四阿哥坐到草棚下的木椅上,扬了扬手道,“都起来吧,你手里的稻苗是?”
  郭氏被立夏扶了起来,人看起来还瑟瑟缩缩的,“妾身家乡是泉州的,这稻苗是妾身家乡的种子培育出来的,妾身想种种试试。”
  “给本王看看,”四阿哥伸出手。
  “是,”郭氏恭敬地上前,将稻苗呈给了四阿哥。
  “你可知,玉泉稻就是以福建山泉稻米的方法种植出来的?”
  “妾身略知一些,山泉水寒,是以要加猪毛、鸡毛催的禾苗茂盛,方能早熟。”郭氏垂着头答道。
  “嗯,你了解的倒细致,”四阿哥转着手里的稻苗,“既然培育出来了,就种下吧。本王也想看看,泉州的稻米在京里能有几分收成。”
  “多谢王爷,妾身一定仔细照顾,”郭氏又福了福身。
  四阿哥点了点头,又突然闻得一股淡淡的香气,“这是什么味道?”
  郭氏左右看了看,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吩咐立夏走去了杏花树下,“是妾身酿的杏花酒,时间还不长,但味道很香,也不上头。”
  “正好,”四阿哥往椅背上一靠,“本王正想喝酒,就尝尝你的手艺吧。”
  傍晚,田字房
  李氏正在屋内挑着新送来的绸缎,喜儿眉头紧皱地走进了房门。
  “小主,奴婢刚得了一个消息。”
  “什么消息?”李氏瞥了喜儿一眼,“是王爷又出门去了?”
  “不是,”喜儿抿紧了嘴唇,“是郭氏。”
  “郭氏?”李氏抬起头,“她不是在菜圃忙活那些稻苗吗?”
  “是,”喜儿脸上难看了些,“可她在菜圃,遇上了王爷!”
  李氏秀眉轻动,却又很快垂下了眼,“那又怎么样?王爷本来就爱往菜圃去,遇上就遇上呗。”
  “可是,中午的时候,王爷跟郭氏一起喝了酒,还说了半天话!”
  “你说什么?”
  李氏猛地抬起头,这下不淡定了,“怎么可能?王爷跟郭氏能说什么话?苏培盛呢?苏培盛在不在?”
  “奴婢也不知道王爷跟郭氏都说了什么,但王爷确实喝了酒。苏公公好像一连几日没回来了,听说是去京里办事了。”
  “苏培盛不在圆明园……”李氏慢慢地站起了身,透过窗子看出去,天色已经擦黑了。
  “那,王爷可曾招幸?”
  “这个好像没有,”喜儿说到这儿多少放松了些,“王爷喝过了酒,就带人回湖心岛了。郭氏好像还在菜圃呢,现在也没回来。”
  “哼!”李氏面上一冷,“我平日还真小看了这个女人,一副乖巧听话的模样,一转脸倒把心思动到王爷头上了!”
  “主子,那郭氏进府已经三年了,王爷一直像不记得有她这个人似的,她能不着急吗?”
  “着急又有什么用?”
  李氏冷着脸走到窗边,“咱们王府这轮明月挂了多少年了,凭她怎么折腾去,还能翻出天来?”
  “可是,”喜儿走到李氏身边,压了压嗓音道,“王爷惯常连后院都不来的,这回对这个郭氏,倒好像另眼相看的样子呢。”
  李氏皱紧了眉头,不自觉地望向了郭氏住的地方。
 

第488章 交错
  康熙五十年
  七月初八; 圆明园
  朗吟阁内,年氏弹着古琴; 心却不静。
  凌兮从外间进来,琴声断然而止。
  “王爷又去菜圃了?”
  “……是,”凌兮微微顿了顿,福了福身; “王爷这几日午后都会去菜圃坐坐,也都是郭氏侍奉在侧。”
  年氏的手指慢慢划过琴弦; 秀眉微蹙; “苏培盛呢?”
  “苏公公还没回来……”
  凌兮低下头; “听说郭氏在菜圃种了她老家送来的稻谷,王爷派了专人侍弄呢。”
  “王爷关心民生,农桑是大事……”年氏拨动了一根琴弦; 余音未绝,却迟迟没有动下一根。
  “小主; ”凌兮上前了两步; 小心道; “这说不准是好事儿啊。王爷这些年都不爱亲近女色; 如今说不定想通了。世上哪个男人不贪新鲜的啊?那个郭氏,姿色平平,也没什么本事。她可以引得王爷注意; 小主一定也可以。”
  “世上哪个男人不贪新鲜的?”年氏抬起头,看向窗外,“我却不太信。”
  “小主; ”凌兮有些焦急,“咱们得抓紧机会啊,如今二少爷在边关很受重用,可小主在王爷这儿,还没有个一子半女的,回头家里问起来——”
  “这些年,”年氏直接打断了凌兮的话,“不都是这样过的吗?家里也该习惯了。王爷已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如今看来,是没有再添丁的意愿了。只这么回了家里,也就罢了。”
  “可是,要放在以前,小主也是没法子。可眼下,凭什么那个郭氏能贴到王爷身边去啊?”凌兮很为自己主子抱不平。
  “这才几天的光景啊,”年氏转回头,又抚弄起了琴弦,“且再等等看吧……”
  傍晚,田字房
  立夏扶着郭氏从菜圃回来,刚进了门,就看到了居坐在堂内的李氏。
  “姐姐还没休息啊?我今天回来晚了。”郭氏向李氏福了福身。
  李氏嘴角一弯,扬起下巴看着郭氏,“不晚,这不还没过夜呢吗?”
  李氏话里有话,郭氏一时有些局促,“侧福晋是生妾身的气了吗?妾身在这儿给侧福晋赔不是了。”
  “哼,不敢,”李氏冷笑着站起身,“这照理说,你也是我房里的人。得了王爷的恩宠,是不是也得向我这半个主子禀告一声啊?”
  郭氏一愣,慌忙跪下道,“侧福晋误会了,妾身哪里得了什么恩宠?只是在菜圃侍弄家里送来的稻苗时,让王爷撞见了而已。这几天,妾身也就陪着王爷在菜圃说说话,什么都没有。”
  “什么都没有?”李氏柳眉一竖,“你倒摘得干净!菜圃那里人迹罕至的,发生了什么,谁知道啊?王爷天天喝的微醺才回湖心岛,你这个伺候的,可是十分尽心呢。”
  “王爷心情不大好,妾身除了倒酒,真的什么都没做,”郭氏眼眶微红,“侧福晋猜度妾身没关系,可别污了王爷的清净啊。”
  “你说谁污了王爷的清净?”李氏一听这话,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了,“你当别人都是傻子呢?圆明园这么大,哪里不好呆,偏去菜圃?你打得什么主意,大家都心知肚明的很。”
  郭氏抿紧嘴角,低下了头,没再开口。
  李氏冷声一笑,“你要给自己挣个前程,本来也无可厚非。只是,以后少在我面前装出这幅天真无辜的模样来,平白让人看了恶心!”
  李氏转身走了,郭氏仍垂着头,立夏紧忙爬起来,扶起郭氏。
  “小主别往心里去,侧福晋就是嫉妒您。”
  “嫉妒?”郭氏苦笑了一声,仰头看着田字房的天棚,“可我有哪里值得人嫉妒啊?”
  七月初十,在外久不归的苏大公公终于回了圆明园。
  清晏阁里,小英子像只陀螺似的,围着自己师父不停地转。
  “师父,您怎么能这么长时间才回来?你都不担心王爷的吗?你知不知道这几天发生了多少事?”
  苏伟盘着腿坐在软榻上,手里百无聊赖地玩着一个花生壳。
  “能出什么事?我刚开了新商号,京里要忙活的事多。”
  “还什么事?”小英子一脸愤懑,“您知不知道,你再不回来,后院说不定就要多一位主子了!”
  梧桐院内
  四阿哥隔着窗子望着清晏阁的方向,手里的书握了好长时间了,却是一页也没翻上。
  张起麟这些天一直陪着苏培盛在外头,如今回了圆明园,自是赶紧来复命。
  “苏公公这些天就待在商号里来着,也没见几个人,说是算账,奴才看账本也没怎么动。”
  “苏公公惦记着王爷,在京里还见了丁芪,确定您身体没问题这才安心。”
  “奴才这些日子劝着苏公公,其实,苏公公就是害怕西花园的事再发生。奴才都跟苏公公说了,王爷就是一时之气,这事过了,以后再不——”
  张起麟的絮絮叨叨还没讲完,就被突然闯进来的库魁打断了。
  “王爷,苏公公又走了,这回除了侍卫,连个伺候的都没带!”
  “啪——”
  厚厚的诗册被重重地拍在炕桌上,屋里的奴才瞬间跪了一地。
  四阿哥的手撑在榻沿上,似乎是想要去追,可耽搁了半天,终是坐了回去。
  “要走就走,本王还得求着他回来吗?”
  入夜,梧桐院里熄了灯。
  院门外,张保、张起麟围着哭丧着脸的小英子,具是恨得牙根痒痒。
  “我不是故意的,”小英子带着哭腔道,“我寻思说的严重点儿,让我师父赶紧跟王爷和好嘛。谁知道,他说走就走,连解释都不让我解释。”
  “你呀,你胆子大到能上天了!”
  张保戳着小英子的太阳穴,“王爷心情不好,去菜圃也就是喝点杏花酒,发会儿呆,连话都没跟郭氏说过几句,你敢造王爷的谣,你回头等着挨板子吧!”
  “挨板子还是小的,这回跟以往可不同,苏公公这阵子一直没想通,如今又让你来了这么一遭,可不是堵上加堵了!”
  张起麟重重地叹了口气,他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苏培盛劝回圆明园的啊。
  “我,我真没想那么多,”小英子被说的眼眶都红了,“我去想办法,我一定把师父劝回来!”
  七月十三,梧桐院
  傅鼐送来边关的信件,四阿哥看完后,扔进火盆里烧了。
  “青海大军已经整装完毕,四川也准备的差不多了。”
  “王爷相信年羹尧和岳钟琪吗?”傅鼐问道。
  四阿哥缓步走到窗口,望着窗外的梧桐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傅鼐点了点头,视线落到四阿哥的背影上,“王爷这阵子可是清减了不少。”
  四阿哥没有回身,只是轻轻叹了口气,“夏天热,胃口不好罢了。”
  过了晌午,四阿哥又到了菜圃,郭氏早早就等在那儿了。
  “今儿天热,王爷喝酒只怕苦暑,妾身准备了冰镇的杏花蜜。”
  草棚下,郭氏端着蜜汁的碗,坐在木椅上的雍亲王却迟迟没有接。
  “王爷?”
  郭氏试探地叫了一声,木椅上的人抬起了头。
  “王爷恕罪!”
  郭氏反应的很快,在看到四阿哥的神情时,就知道自己做错了决定。
  “你倒是聪明,”四阿哥向后靠到椅背上,“你也辛苦这么多天了,今儿给你个机会,有什么话要对本王说,就说吧。”
  “妾身不敢,妾身只是……”
  郭氏犹豫了一下,偷着瞄了四阿哥一眼,“妾身进府已经三年了,只求王爷怜悯。”
  “你应当知道,本王一直不给你名分的原因,”四阿哥没有看向郭氏,面朝着虚空。
  “是,”郭氏抿了抿嘴唇,“妾身与沈佳氏都是永和宫选上来的,沈佳氏犯了大错,死有余辜。”
  “你明白就好,”四阿哥微微阖了双眼。
  “可是,可是妾身跟沈佳氏是不一样的!”
  郭氏膝行了两步,抓住了木椅的扶手,“妾身只愿余生能安稳度日,不想一辈子受制于人,求王爷开恩!”
  京城,苏氏商行
  苏大财东手里把着算盘,盯着账本上的数字,一盏茶都凉了,仍旧没能算出一项来。
  伙计送来第二壶热茶,被苏伟抬手推开了。
  “你到底要干什么?”苏大财东开了尊口。
  他的对面,木桌的另一头,坐着一个盯了他一个时辰的木头疙瘩。
  烦人的是,这根木头疙瘩,是他从小教到大的徒弟。
  “您要是不跟我回圆明园,我就在这儿坐着,”小英子鼓着腮帮子,抢过伙计手里的茶壶,给自己倒了一碗。
  “我都跟您解释清楚了,是我胡说八道。您要是不跟我回去,我迟早会被王爷打死的。我想好了,反正死到哪儿都是死。我回头就找根绳子,吊在您家商号门口,看您还怎么做生意!”
  苏伟咳嗽一声,差点被气笑了,赶忙倒了碗茶顺顺胸口,“我这么多年是养出只白眼狼来了,胳膊肘往外拐就算了,这流氓无赖的样子从哪儿学的?”
  “让您逼出来的!”小英子眼眶红红的,“我就不明白了,多大的事儿啊,这么多年,您跟王爷什么风雨没经历过?如今九九八十一难都过了,您有什么想不开的?”


第489章 开战
  康熙五十年
  七月十五; 圆明园
  五福堂内; 钮祜禄氏挎着一篮新摘的鲜花进了诗玥的屋子。
  “今儿天气可真好; 姐姐不出去走走可惜了。”
  诗玥坐在软榻上; 勉强抬起头冲钮祜禄氏笑笑。
  “姐姐这是怎么了?没精打采的,”钮祜禄氏坐到软榻对面。
  “没事儿; 昨晚没睡好罢了,”诗玥垂着头; 理着一团乱麻的丝线。
  “是因为那个郭氏吧?”钮祜禄氏拄着下巴; 一手放在炕桌上轻轻敲了敲; “姐姐放心吧,她是永和宫选上来的,就是一时得了王爷青眼; 也越不过谁去。”
  诗玥理着丝线的手顿了顿; 没有说话。
  钮祜禄氏轻轻笑了笑,“往日里,也没见姐姐对王爷有多上心; 如今倒是瞧出来了; 姐姐心里还是惦记王爷的。”
  诗玥嘴角动了动; 轻轻摇了摇头; “也不知什么时候给那个郭氏名分?”
  “王爷的心思咱们哪猜得透啊,”钮祜禄氏倒是很想得开,“左不过府里再多一位格格呗,与往常也没什么区别。”
  诗玥目光暗了暗,手底下好不容易理好的丝线; 没一会儿又乱成了一团。
  傍晚,田字房
  立夏扶着郭氏进了门,一连几天去菜圃忙活,主仆两人都累得很。
  “也不知道为什么,王爷今天怎么没过来呢?”立夏有些担心,“不会是生小主的气了吧?小主您之前不说的那么直白就好了。”
  郭氏轻轻摇了摇头,坐到榻边缓了口气,“王爷是何等聪明的人?既然那样问了,就没有我耍心思的余地了。”
  “可是,王爷这两天都不怎么喝酒了,也不跟小主说什么话了,”立夏投湿了布巾,递给郭氏。
  “从一开始,王爷也不是为着我那一口酒……”
  郭氏净了脸,神情很淡然,“不管是为了什么,老天爷既然给了我这个机会,我就要抓住它。”
  “那,王爷会答应小主吗?”立夏还有些不确定。
  “我是永和宫选出来的,这是王爷忌讳我的原因,却也是我唯一的价值。”郭氏垂下头,沉默了半晌后,轻叹了口气,“只要王爷日后还需要与德妃娘娘相处,就少不得有用到我的时候。”
  立夏怕引得郭氏伤心,没再多嘴,自去倒了杯蜜茶放到郭氏手边,“小主,这蜜茶是冰镇过的,现在喝着正爽口。”
  郭氏偏头,看着那白瓷翠花的茶碗,突然问出一句道,“立夏,你说,王爷这些天一直精神不济,恍惚不定的,是在想什么?”
  立夏眨了眨眼,慢慢摇了摇头,“王爷的心思,奴婢哪猜得出啊?左不过是什么朝廷大事吧,看王爷的样子,似乎是苦恼极了。”
  “朝廷大事吗?”郭氏抚了抚茶碗的边沿儿,“我看着却不像呢……”
  入夜,苏氏商行
  苏伟好不容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