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行有常-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女也晓得自己的反应过度了,于是不好意思地和异人攀谈起来。
  她是赵国邯郸本地人,家中经商,还算颇有财资,但是和那些各国闻名的豪商们比起来就不能看了。
  最近吕氏商社的大商人吕不韦要来邯郸,她的父亲准备让她去服侍吕不韦,也好给家中的生意带来转机。
  赵女还算有警惕性,没告诉异人自己叫什么,也没说出自家具体的背景,但是异人已经完全懵住了。
  如果没人插手的话,他面前的这位赵女绝不会逃跑成功,也就是说,她最后还是会成为吕不韦的姬妾。
  按照她的年纪,等到几年之后,完全是最好的年华。
  美貌的赵女,还是吕不韦的姬妾,算算年龄也颇为合适。
  异人不是自恋的人,但他现在完全难以控制自己已经插上了翅膀在自由飞翔的脑洞。
  该不会,他眼前这个活泼可爱的赵国美人,就是他未来的夫人,秦始皇的生母吧?
  在自己的猜测中,将面前的赵国美人的身份和历史上的始皇之母赵姬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异人只觉得头上的皮冠莫名的有点绿。
  虽然不知道面前的赵女是不是始皇的生母赵姬,异人也不能看着她落入火坑。
  因为知晓历史,异人自然努力地搜集了许多关于吕不韦的消息。
  在这个时代,商人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有许多人都做到了“青史留名”。
  比如陶朱公、孔子的弟子子贡,他们的身份都是商人。
  一个大商人,如果做得好,不仅会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足以影响一国大势——未来的吕不韦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吕不韦放言,他正是以这些商人界的前辈为目标的,而他目前的成就足以证明他所言不虚。
  当今天下,最有名的商人有世代豪富的巴夫人清、经营盐池起家的猗顿、以冶铁成就家业的郭纵以及主营畜牧业的乌氏倮。
  这四大富商之下,还有一些赫赫有名的商人,吕不韦就是其中之一。
  吕不韦是姜姓吕氏,祖上也是贵族,可是在几代之前,家中就已经转而经商了,只可惜,吕氏的商业产业,在吕不韦继承的时候,不仅及不上四大商人,就连卫国国内诸多豪商都比不上,简而言之,就是小商人,仅能在一地称富。
  可是,在吕不韦继承家业之后,短短数年之内,这个卫国的商人已经是天下闻名的豪商了。
  著名的四大富商之一的郭纵就是赵国邯郸人,可是面前的赵女,她的父亲宁愿去巴结吕不韦也不愿意就近攀附贵人,就可以看出吕不韦如今的产业增长速度有多惊人了。
  虽然这也和郭纵的产业是冶铁有关,这种产业向来是不便和外人分享的。
  秉持着“眼前这姑娘可能是我未来夫人”和“就算不是,在这个年代,这姑娘也没到能成婚的年纪,助人为乐是传统美德呀”的想法,异人表示自己或许可以帮忙。
  赵女:哦豁,小子你的口气很大嘛!
  异人不是赵国人,从很多方面都能显示出来。
  有一个词儿叫做邯郸学步,其中强调的一个事实是赵人的走路方式特别优美,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而且战国时期开始强调德行颜色,之前所谓的“夏崇木德,尚青色;商崇金德,尚白色;周崇火德,尚红色”,都是战国时期的人根据之前的朝代崇尚的颜色依附于“德行”强行进行的解释。
  商人尚白、周人尚红,这确实是事实,但这和所得木德、金德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既然是这个时期的流行,根据各自的“德行”,战国七雄也各有各的崇尚之色。
  秦尚黑,楚尚黄,韩尚绿,魏尚红,燕尚蓝,齐国尚紫,赵国比较奇葩,推崇的德行是火木双德,崇尚的颜色是七分红三分蓝。
  异人是秦国王孙,虽然身在赵国,穿的还是黑色,这在赵国是比较少见的。
  再加上他那与赵国正统口音不同的口音,足以证明他不是赵人,甚至能说明他秦人的身份。
  秦人在赵国不受欢迎,所以异人的“助人为乐”反而招来质疑,也是正常的。
  作者有话要说:  “秦尚黑,楚尚黄,韩尚绿,魏尚红,燕尚蓝,齐国尚紫,赵尚七分红三分蓝”,对于这个,蠢作者只能表示,nili战国真的好会玩,差一点就能集齐彩虹色了诶!还有齐国尚紫……嗯,虽然是崇尚基佬紫的国家,但是战国喜欢搞♂基的有某代楚王,某位魏王【敕封龙阳君那位】,据说某赵王对他宠臣也有点那啥的想法,就是没有齐王呢!
  “世代豪富的巴夫人清、经营盐池起家的猗顿、以冶铁成就家业的郭纵以及主营畜牧业的乌氏倮”这四位出自《史记·货殖列传》,记载的是始皇时代前后的豪商,鉴于中间相差的年份就三十年左右,蠢作者就这么设定了。
  话说赵姬这个人,历史上没真名,只知道是赵女,有本书开始称她赵姬,后来人干脆就这么用了。《史记》对赵姬的家世记载前后矛盾,前面还说她是吕不韦诸多姬妾中舞技出众的一个,后面就说秦赵打仗的时候,赵人要弄死秦国质子泄愤,因为赵姬她家是赵国富商,所以她和始皇母子才能幸免于难。这里的设定采用她是富商家的女儿,被送给了吕不韦。


第42章 威后
  赵女并不是很相信异人; 在知道了他秦国质子的身份以后,就更不相信了。
  异人也不在意; 他想帮助这个赵女,但是现在确实没有这个权威,因此只能给这姑娘出个主意。
  逃跑是迟早会被抓住的,所以这姑娘不想被送给吕不韦当妾,就只能生病,管他装病还是真病,只要能拖时间就行。
  赵女思索了一下,还真是这个理儿。
  敢在被送人之前逃跑的少女; 胆子自然不小; 于是她带着异人就往附近的医馆走。
  医馆只是异人的定义,他对邯郸又不熟,也不知道赵女带他来的是什么地方。
  只听得赵女巧舌如簧; 将异人说成是她的哥哥; 因为她似乎不小心折了手,担心不已; 特意带她来看。
  异人:我有种不好的预感。
  在这家医馆看过并不存在的手折以后,初步掌握了不伤到自己的知识以后,赵女就干脆利落地动手了。
  异人只听得“咔吧”一声,姑娘就已经“重伤”了。
  无语地跟着她到了另一家医馆; 进行了治疗,异人发觉自己的作用根本不大啊!
  不过这姑娘还真是挺有意思的。
  在把自己弄伤以后,赵女淡定了下来; 她都成了这个模样了,在她养好伤前,她爹绝不可能再把她送到要来邯郸做生意的卫国大商吕不韦府上。
  如果能把时间拖到吕不韦离开赵国,那就更好了。
  一直到赵女被她家的下仆接走,异人都不知道她家住哪里,她到底是个什么身份。
  赵女为了逃避被送给吕不韦的命运坚强抗争的模样显然震慑了异人,虽然出师不利,但是他到底是一个穿越者,什么都不做,只等着历史沿着既定的路线前行,那他穿越有什么用?
  而且,或许因为他的穿越,异人的形象或许比历史上还不如,这是他不能忍受的。
  抱着这样突如其来的雄心壮志回到住处,异人就听到平原君府上传来消息,说是太后要见他,让他做好准备,不过不用担心,平原君会尽量帮他的。
  异人:……等等,这剧本和我走的是一本吗?还是说中间莫名地就跳了情节?
  虽然异人百般不愿意,但是他还是在两日之后,被请去了赵宫。
  这个时代的诸侯建筑都是“高台榭,美宫室”,列国的王宫都致力于修高台,赵国也不例外。
  要论宫殿,按照异人的眼光看,还是秦国的王宫好。
  主要是秦国虽然也是传承了将近三十代的老牌诸侯,但是战国时代一直到孝公变法才重新强大起来,宫殿方面就不太比得上楚国、齐国之类的大国。
  所以到了先王惠文王的时候,嫌弃咸阳宫住得不够舒服的惠文王很快就在渭河之南修建了新宫章台宫,高端、大气、上档次。
  到如今的秦王嬴稷,更是长年累月地住在章台宫里,一干公子王孙自然也在章台宫有住处。
  要说章台宫,既然是秦王为了装逼新建的,当然要比赵国这些修修补补的旧宫殿看起来带感一些。
  而且赵国尚七分红三分蓝,赵宫看起来就没有秦王宫那么庄严肃穆了,有前身的记忆加持,异人表示完全不会发怵呢!
  然而进去看到人,异人就懵逼了。
  赵王丹是幼主继位,然而他的年纪并不算小,看起来比异人还要大上好几岁,对此,异人只能表示不是很懂你们对幼主的定义。
  所有的幼主,就是说上头还有一个真正执政的,就如同吕不韦之于年幼的始皇嬴政,拿现在的时事举例,就是秦国宣太后之于秦王稷。
  秦王稷当了四十年的秦王,在应侯范雎游说,揭破他的窘境与心思之前,他还要接受老娘宣太后的干政,大秦军权被分给宣太后的异母弟以及秦王自己不太亲近的兄弟,他还不能怎么说,实在是令人憋屈。
  赵王丹的年龄比异人还要大,比起后世那位八岁登基,十四岁除鳌拜以后就亲政的康熙皇帝,不知道已经超出亲政年龄多少岁了,可是没办法,他娘还活着啊,在公卿贵族们眼里,他娘比他要靠谱啊!
  这特么就很尴尬了。
  所以异人被传见,主要负责问他的人是赵国太后,因为她的夫君也就是赵国先王谥号惠文,因此她也被称为惠文后。
  赵王丹是君,惠文后再怎么地位尊崇,也只能在赵王丹的王位下边一个陛阶的方位安了一个座位。
  然而这位的气势是绝不弱的。
  异人没有那么大的面子,让惠文后和赵王在赵国所有朝臣都在的情况下接见他,这里是赵王平日里常办公的地方,并不是朝议的大殿。
  虽然人少,但也不是一个公卿都没有。
  在座的有平原君赵胜、平阳君赵豹、庐陵君、阳平君等人,都是赵国王室的近支亲族。
  惠文后有着年老妇人的祥和模样,又带了威严之气,一见异人,她就开口:“秦王孙,听闻你近来与平原君颇有交游,可有此事?”
  平原君跪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脸色看起来不太好。
  想来也是,连异人都是一进来就被质问的情形,平原君之前指不定还受了多少攻讦呢。
  平原君素好交游,这是美名满天下的战国四公子的通病,毕竟他们要养门客,要礼贤下士,总不能太端着吧?
  许多在异国为质的质子指不定回国之后便翻身了,不知日后会如何,更是不能轻易得罪人。
  平原君这个毛病也不是一日两日了,他是先王惠文王的兄弟,先王在时,就对他好养门客的习惯看不惯,当然主要是忌惮,也说过几次,使过手段,最后都没奈何得了平原君,如今这位不过是与异人相交,就有点霉运缠身的意思,也不知是他运气不好还是异人运气不好。
  异人镇定自若:“异人不过是破落王孙,入赵为质,也少与人交游。前头许多质子举宴,异人得幸参加,平原君为人所邀,也列席其中。若说交游是指这寥寥无几的会面次数的话,那异人想来也能承平原君的情,于这赵国乃至天下扬个名了。”
  平原君并不看他,依然是直挺挺地跪坐着,异人冷眼觑着,倒没见他有什么放松之意。
  “真是好一张利嘴。闻说秦王孙你非长非幼,于秦国之内默默无闻,如今看来,却不是那么一回事儿。秦太子派你来为质,这个决定倒是做对了。”惠文后面上依然是那一张慈祥面孔,说出来的话却像是淬了毒。
  异人:真是厉害了,你赵的太后。
  异人微微挪了挪脚,复又站定:“异人有兄弟二十余人,父亲皆爱之,入赵为质,皆是不舍。异人年岁已长,然不通笔墨,也挣不得军功,父亲仍让异人居在宫中,太后如何说父亲不疼爱子嗣?正因异人文不成武不就,于诸兄弟中不甚起眼,才自告奋勇要入赵为质,父亲方才允了。长安君入齐为质,太后极是不舍,最后还是让他去了,不也是这个道理吗?父母之爱子,为计深远,异人入赵,正是因为这个道理啊!”
  惠文后都要被气笑了,然而又不能说他说的不对,明面上,异人这话是决计挑不出错儿来的。
  虽然有气,但又觉得这不受宠的秦王孙有几分机敏。
  异人又说了几句“舐犊情深”之类的话,言语颇为恳切。
  这是后世演练演讲的时候锻炼出来的技能,想让论点有说服力,论据就得让人听进去,能说服人,恰恰符合战国时代的游说风格。
  后头的对话倒是不咸不淡,平原君见异人言辞机敏,还把他给摘了出去,自是欢喜。
  他那兄弟平阳君赵豹却是不甚欢喜的模样。
  与赵胜不同,平阳君赵豹颇得其兄赵惠文王的信任,又不似其他公卿,颇有一股正气凛然,全为赵国着想的模样,因而一直与赵胜不对付。
  赵胜养门客,美名天下扬,说他对赵王之位没有那么几分心思,也是不可能的。
  赵豹看不惯这个弟弟,先王时候也就罢了,勉强能压制得住他,只如今赵王丹是新王,太后又是个老妇,自长安君入齐后身体就不大好,他唯恐赵胜弄出什么幺蛾子来,因此要先下手为强,打压赵胜,异人不过是恰逢其会。
  见过赵王、惠文后,回了自己的住处以后,异人只当这不是什么大事,若是没人特意传扬,总会慢慢消下去。
  可是今日这事牵扯到的人不少,不只赵国公卿传得沸沸扬扬,就连其余各国也都听到了消息。
  消息传回秦国,异人这表现算是大放异彩,给秦国添光,也让秦王注意到这个孙儿,太子也注意起这个儿子来。
  想起人来了,自然觉得之前对异人的处置不甚好,便命人将年礼、钱财等提前给异人送去,异人的生母夏姬也借机在太子面前说情,让他同意夏姬派几个信得过的人去服侍异人。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题目,惠文后又称赵威后,据说威后的威不是谥号,而是因为威通君,赵威后的意思是赵国的君太后Orz
  君太后是末代齐王齐王建的母后,特别有威仪,总之也是个女强人的风格。
  宣太后、赵威后、君太后,战国后期女强人好多哦……


第43章 合作
  夏姬虽然在安国君的后院没有存在感; 但是在这个时代,能充入后宫的; 怎么着也是贵女,心腹之人还是有的。
  有了亲娘塞来的可靠手下,再从他们那里听闻了秦国国内的态度,异人终于稍微有了那么点儿安全感。
  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因为结交平原君,他现在已经不幸被卷入了赵国内部斗争的风暴之中,而风暴的最外沿,往往是最危险的。
  没有足够的地位的异人; 在这种斗争里; 很容易变成一个牺牲品。
  夏姬给异人派来的都是照顾他生活起居的人,人数不多,只有七八个; 但是现在正是够用了; 最起码,在内院里; 异人不用担心自己什么秘密都会被传给赵国权贵知晓了。
  被他任命为管家的王览是个有经验的老人,处事周到,有他在,异人过得舒心了不少。
  赵太后见了异人以后就没了下文; 听说她最近身体不太好,在这样的前提下,赵国公卿的心思都被宫墙之内的事务吸引了; 暂时没人想得起要来找他的麻烦。
  虽然异人见到惠文后的时候,她看起来就像一个后世的普通老妇,但是她的年龄,不得不说,其实是很年轻的。
  赵王丹的年龄只比异人大那么点儿,可见惠文后的年纪只能做异人的母亲,而不是他的祖母,这样年轻的年纪却颇显老态,想想也知道,她的身体情况并不好。
  异人阴暗地猜测,老太太——虽然她的年龄放在后世不算什么,但是在这个时代倒是名副其实的祖母级人物——活不了多久了。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秦国给异人送了东西来,却没有赵国人来打扰他,异人的小日子过得非常平静。
  这天,王览匆匆地禀报异人,道是有一位卫国大商人要求见于他。
  卫国大商人,不用报出姓名,异人就能确定,这人应当是那个“奇货可居”的吕不韦了。
  比起历史上的秦庄襄王,异人现在的名气要大上许多,但依然改变不了他是个质子的事实,吕不韦既然信奉“奇货可居”,不可能不来他这里碰碰运气。
  能成为备受庄襄王信重的能臣,吕不韦虽然是豪商,但是对待异人的态度颇为有礼,乃至于恭敬。
  吕不韦是姜姓吕氏,也就是说,他是姜齐的后人,指不定早三百年的时候,他家还可能是齐国宗室、贵族。
  但是他现在已经是个商人了,商人言利,这个时代虽然也有许多的商人凭借自己的财力参与了各国的政事,然而终究不能与贵族相比。
  正因为如此,再加上商人是交易满天下,即使是在与权贵交往的时候,也是谦卑中不失傲慢的,像是吕不韦这样,初次见异人就颇为尊崇的,只有在讲究贵族风范的地方才会出现,譬如说现在已经大不如前的鲁国,他们可称是天下最讲究周礼的国家之一了。
  对于吕不韦的表现,异人只能说,这要是后世直播的话,他一定会双击666的。
  光看表现的话,真的是半点都看不出黑心的模样来呢,黑心商人吕不韦大大。
  异人是王孙,谈吐之间自是风雅,而吕不韦也附和着他的话题,两人看起来是宾主尽欢。
  然而等到吕不韦离开异人府上,无论是他还是异人,都长出了一口气,对方实在是不好对付啊!
  吕不韦既然认定了奇货可居,就不会轻易放弃,而且在他看来,他这个送上门的助力异人都要推走的话,那简直能称得上是奇蠢如猪!
  异人当然想要吕不韦的帮助,或者说,他需要吕不韦的帮助。
  历史上的异人为什么能被太子安国君立为嗣子?
  因为他巴结上了华阳夫人,终于让他老爹正视起了他,认同了他有才能!
  要是再有才,不为上位者所看重,或者说反而引起猜忌,那就很悲剧了。
  华阳夫人凭什么会认异人当嗣子?
  他刚刚穿越的时候,以为事情就只是她没儿子那么简单,尽心去逢迎巴结,结果却沦落到早早地被“发配”为质的下场。
  华阳夫人会选择异人,除了他不起眼以外,还因为吕不韦花了大量的银钱疏通关系!
  想要巴结华阳夫人的人多的是,她凭什么就对一个普通的王孙另眼相看?
  后世的修仙小说里,常有个说法,叫做“法财侣地”,虽然不同的世界观里“财”的具体指向可能有些区别,但是财帛的重要性是无可否认的!
  如果异人是位高权重的公子,比如说他那备受看重的长兄嬴傒,那除了母家的帮助以外,还会有许多巴结他的下臣、商家主动送上“礼物”以丰盈他的内库,然而很不幸,现实问题还是这个——异人不受宠,母家也不给力,完全没有那么多钱。
  所以说,财力雄厚的吕不韦足以让异人少走许多弯路。
  不是说异人没有这个雄心壮志,凭自己的能力在各国之间传出名声来,好让安国君自己想起这个儿子,立他做嗣子,但是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个时代,各国著名的公子主要是四位,就是广蓄门客的战国四公子。
  难道各国之中,礼贤下士的公子王孙就他们四个吗?
  当然不是了,只不过他们的宣传工作做得特别好罢了。
  这个时代,因为各国马车、道路宽度不同,以及关卡数目繁多这样的原因,交通状况是极差的。
  交通不便,就代表着信息传播的困难。
  战国四公子都属于有着富庶封邑的有钱人,有家底,养得起门客,门客多了,就能为他们张目,传扬名声。
  战国四公子难道就没做不好的事吗?
  肯定是有的,但是没人宣传,知道的人不多,那就能算作没有。
  看看赵国国内,平阳君赵豹,一个兢兢业业深受赵王信任的君侯,工作能力先不说,敬业态度就超过平原君赵胜不少,然而在其余国家内默默无闻,偶尔有人提起来,还要加个赵王丹之叔、平原君之兄这样的名头,真的是特别尴尬。
  除非异人做出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否则的话,想通过自然传播壮大他的名声,那他真的可以洗洗睡了。
  史书上记载,秦始皇他爹在有了吕不韦帮助以后,短短的一段时间内,就名扬赵国,虽然他借以扬名的到底是什么事儿根本就没有记载——因为这些事估计都不能算成是什么丰功伟绩——但是这么一个明晃晃的证据,足以说明财帛的重要性了。
  吕不韦亲自上门来,合作之意昭然若揭,但是异人却没有答应,这是因为他不想被吕不韦掌控。
  最次,他和吕不韦也应当是合作关系,不能是他受控于人的情况。
  说来可笑,吕不韦要掌控异人,必得让异人有欠于他,说得俗气点,就是他愿意用尽家财资助异人,不求回报。
  对于异人这样接近于一穷二白的公孙来说,这本来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是天大的好事,但是畏吕不韦如蛇蝎的异人反而不愿意有这样的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