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成四爷-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知道历史和亲历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虽早知道四爷有一日会继位,但想到登上那个位置,真切的有种高处不胜寒之感。天下系于一肩,是何等重担……他忽然想起了胤礽,那无微不至的关怀,温柔的眼神,温暖的怀抱,令人不知所措的亲吻……若他坐上皇位,那个人还会如今日一般待他吗?
苏培盛迎过来,见胤禛神色不对,担忧地轻唤:“爷,爷?”
胤禛打了个寒战,陡然清醒过来。用力闭上眼睛,再睁开已是满目坚定之色。“走吧。”
那一天迟早都会到来。而他,无惧无畏。
远处朝阳东升,光华从天边稀薄的云层喷薄而出。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那月妹子!╭(╯3╰)╮
这一章竟然没有崩,这不科学!一定是学习红色文件太多的缘故,把我的二还给我啊喂!
53出征
暮色沉沉;玉兔东升。
胤禛刚从外头回来,满身的寒气,还没进院,蔡英小跑着赶过来,低声道:“爷;十三爷在里头等着您呢。”
胤禛微微皱眉。康熙前几日召胤祥谈心;父子唏嘘良久;对胤祥的约束也稍稍松了些;因此传出风声康熙有意将征西大将军之位交予胤祥。但胤禛心里头明镜一般,康熙属意的还是胤祯。胤祥在此时前来寻他;显然不够明智。
胤禛快步走进去。命木长天守在门口。
胤祥听到脚步声;站起身转过来:“四哥。”
胤禛顿了一下,还是舍不得责备胤祥。很长时间未见,他也有些想念这个十三弟,声音不自觉地柔和下来:“老十三。”
“四哥,你也知我来意,可有消息?”
胤禛见胤祥一脸掩饰不住的希冀,微微别开眼睛:“老十三,此事自有皇父与诸臣工定夺……”
“那便是老十四了。”胤祥苦笑。“四哥,你当弟弟真的稀罕这个大将军王的位子?现在外头都传开了,皇父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却又迟迟不立储君。大将军之位与谁,储君之位怕是也……”
胤禛自然也听过这话,是门人告予他的。但他只是一笑而过,并不在意。没想到胤祥似是信了。“市井流言不足为信。”
“弟弟自知无才无德,也从未奢望过那个位子。但是,”胤祥咬着牙,烛火映在眸中,闪烁跳动。“快七年了,我就一直被圈在这方寸之地,抬头就只能看见那一小片天,每日见到的就是那么几个下人。偶尔出去给皇父请安也战战兢兢,生怕出了乱子,连来见四哥都不敢……”
胤禛心中也自悲凉,轻轻拍拍胤祥的肩头。“我知你过的难,我在外头也是如履薄冰,生怕行差踏错一步便万劫不复。皇父有心护你才……”
“四哥。”胤祥提高了声音。“蝇营狗苟,生不如死;马革裹尸虽死犹生。弟弟已做了这么多年活死人,不想一辈子如此。”
“老十三,人活着总还有个指望,若是……便真的永无出头之日了。”
胤祥指着自己鬓边零零星星的白发。“四哥,你还能看出弟弟不过而立之年吗?每次顾镜见此,我都……”他红了眼圈,猛地转过去。
胤禛知他多年形同囚禁,满腹怨气,却不知如何安慰,喃喃叫道:“老十三……”
胤祥声音渐渐平静下来:“老十四向来与弟弟不对路,若他将来真的再升一步,岂还有弟弟的活路,必是被人百般作践,恐怕还不及今日。这或许是弟弟最后一次出那四方天地的机会了,弟弟宁愿血染黄沙……以报君恩!”
“胡说什么!”胤禛一把抓住他的手,强硬地拉着他转过来。
胤祥满脸泪痕,尴尬地垂了头。
“这点子磨难就让拼命十三郎一心求死了?皇父昔日亲口夸你为千里驹。既是千里驹,必有恣意驰骋的一日!至于皇位……”胤禛犹豫了一下,低声道:“已有圣意……”
胤祥诧异地抬起头:“不是老十四……”
“自然不是。”胤禛单手背在身后,眸光深邃,望向远方,周身散发着高贵冷艳的气息。
“啊,那是……”
胤禛不动声色,悄悄扬起下巴。
“八哥?”
什么眼光!没看见四爷这都霸气侧漏了吗,竟然以为是八爷?胤禛黑着脸,想瞪他一眼又觉得失了风度,硬邦邦地道:“不是。”
胤祥扑哧一笑。
胤禛这才反应过来,胤祥竟然在逗他!“老十三!你……”
胤祥连忙正色道:“四哥,弟弟知你的意思,只是这有几成把握……皇父连大军都交予老十四了,是何等宠信。况他大军在握,恐怕横生变数……”
胤禛知他的意思,从书架中取出一本书,翻开,里面是一封书信,递与胤祥。
“这是,戴先生的信?”
“不错。”戴铎前几年被他推举外放做官,官职在身不得回京,故几个月就来一封书信,分析时局。不得不说,戴铎是难得的智者,对时局参悟极为透彻。这封信中关于大将军之位的分析,一针见血。
胤祥细细看去,眼睛渐渐亮了。没等看完,激动地抬起头:“四哥,戴先生所言极是。大将军之位虽尊荣无限,常年征战塞外,将士家小都在京中,不足为惧。最后鹿死谁手,还要看圣意。”
胤禛松了口气。对胤祥来说,戴铎就是大杀器有木有!在胤祥心中,戴铎就是那戴半仙~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哪怕相隔万里,一封书信也能让胤祥叹服。
胤禛心里嘀咕,是不是让戴铎装过头了……不过以后要是胤祥不听话,就关门放戴铎!“放心了便回去吧,在我这里待久了不好。多少双眼睛看着咱们兄弟呢。”
胤祥撇嘴:“弟弟来看四哥,兄友弟恭,皇父也欢喜,谁敢乱嚼舌头?”话虽这么说,还是乖乖走了。
三日之后,圣旨便下来了。胤祯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统率大军进驻青海,讨伐策妄阿喇布坦,封大将军王。“用正黄旗之纛,照依王纛式样”。即日授印出征。
十二月,胤祯统帅西征之师起程。
康熙传旨,当日出征之王、贝子、公等以下俱戎服,齐集太和殿前。其不出征之王、贝勒、贝子、公并二品以上大臣等俱蟒服,齐集午门外。
胤禛到得早,刚下了马,就见胤祯远远骑马而来,一身戎装,英气勃勃,与四爷相似的面容散发着光彩,黑瞳亮如繁星。“四哥。”
胤禛深深看了他一眼,轻声道:“老十四,此去珍重。”
胤祯挑眉:“多谢四哥。”转过身微微笑了。他出征之前,送别之词听得耳朵都要起茧子了,无非就是大将军王前途无量,此去旗开得胜,为大清诛逆贼之类。唯有母妃家眷与胤禛,让他此去珍重。这便是血脉相连的兄弟之情吧,如此温暖。
时辰一到,太和殿正门大开,梁九功手捧圣旨,待两排太监依次排开,当众宣读。
众人齐跪,山呼万岁。
康熙接过身边太监托举的金灿灿大将军王印,亲手交予胤祯,胤祯跪受敕印,谢恩行礼。
诸王、贝勒等俱簇拥着胤祯。康熙车架由太监推着,圆盖上垂的明黄色缨络随风轻晃。到城外列兵处,胤祯望阕叩首行礼,肃队而行。
十万大军出关,胤禛在后方忙的焦头烂额。国库空虚,但行军打仗,粮草、军械、军衣哪个不要银子?又有层层克扣、互相推诿……胤禛拿出冷面王的架势,连诛了几个敢往军饷里伸手的。有人有心趁机捞一笔,见此收敛了许多。
武器却又出了问题,朝廷长时间未曾打过仗,武器制造一时跟不上。胤禛不断施压,连办了几个办事不利的,兵部的官儿现在一见他腿肚子就打颤,兵器还是催不上来。
总不能让将士赤手搏白刃,胤禛思来想去,还是去求见康熙。请旨从沿途驻军之处的库里拨一些应急。
进了养心殿,胤禛请安已毕,小心翼翼道:“儿臣办事不利,请皇父责罚。现在武器还未完工,眼看大军要与策妄阿喇布坦交手,恐怕赶之不及。恳请皇父降旨,从沿途驻军之处的库里拨一些应急。”
“朕已拟好了旨意,一会儿便让人传下去。”
胤禛一怔。康熙从大军出征之日起就从未过问后方补给之事,原来不是不关心,只是没表现出来。“皇父圣明。”
康熙动了动,换了个更放松的姿势。“朕听说拖欠将士的军饷还差了些,你从自己府里拨银子补齐了?”
“是。儿臣无能,筹不出款子,只好……”
“朕果然没看错你。知道朕为何将此事交付于你吗?”
四爷长得俊秀,身材又好,你把差事交给四爷说明你有眼光。胤禛犹豫片刻:“儿臣不知。”
“那你知朕为何要降旨青海蒙古王公,‘大将军王是我皇子,尔等或军务,或巨细事项,均应谨遵大将军王指示,如能诚意奋勉,既与我当面训示无异。’”
“此乃皇父对十四弟一片拳拳关爱之情……”
康熙声音冰冷:“人心不齐。你办事有方,但能做此差事的人也不少。之所以交予你,是肯全心办差之人不多。降旨也是一样,若没朕弹压,老十四想调动全军,怕也是不易。”
胤禛无话可说,只得叩首:“此乃儿臣分内之事。”
康熙轻轻一叹。“朕就取你忠孝友爱四字。”这些儿子虽让他不省心,到底是父子,还是要为他们打算的。现在这些儿子水火不容,一个登基,怕除了与他要好的都不得善终。尤其是胤礽,曾经的太子,对任何一个上台的君王来讲都是阻碍。手足相残,此非他所愿见。若是胤禛……若是胤禛会有所不同吧。
心里转着无数念头,康熙面上丝毫不显,换了个话题:“朕听闻军衣也未筹齐?”
“是。不过儿臣……”
……
养心殿里的烛光亮到很晚。
作者有话要说:马上就要继位了,也就意味着要和康师傅say goodbye 了。。。。。。(挥舞小手帕,康师傅,人家舍不得你嘤嘤嘤~可是你不走,太子哥哥就出不来。。。。。。)
下一章太子哥哥终于要出来了~~~
54继位
十一月;康熙帝不豫,还驻畅春园。命皇四子胤禛恭代祀天。
胤禛站在窗前;满面凝重;凝望天边弯月。案上烛光微微晃动;一室静谧。
蔡英从外头进来,头发丝上还挂着星星点点的雪;渐渐化成了水滴,顺着额头淌下来。“爷。”
胤禛没有转过身。“让你办的事如何了?”
“回爷的话;都妥了。刚得了信,万岁精神似乎又差了些;昨天连夜召了张廷玉大人进宫。”
“嗯。办的不错。”胤禛难得夸奖了他一句。“下去吧。”
蔡英却没走,踌躇一下;小心道:“爷,您好歹沾沾床歇一会子,这样下去恐怕伤身子。”
胤禛猛地推开窗,寒风卷着雪花闯进了温暖的屋中。蔡英激灵灵打了个冷战。“爷……”
胤禛深吸一口气,冰冷的空气刺得肺部微痛,整个人一下子精神了许多。
门外传来苏培盛的声音:“爷,宫里来人了。”
来了。
梁九功守在门口,见到胤禛迎过来:“奴才见过四爷。万岁命奴才在这里候着您,您快进去吧。”
胤禛见梁九功板着脸,一脸严肃,心里咯噔一下,又不好开口询问,三步并作两步走进去。
刚进殿,一股暖气混着浓浓的药香扑面而来。康熙靠在软榻上,整个人瘦的几乎脱了形,露出袖子的手腕如同一截树枝,眼窝深陷,只有深邃的黑瞳依然炯炯有神。见胤禛进来,微微点了点头。“老四,你来了。”
一代康熙大帝,诛鳌拜、撤三藩、收台湾、决战雅克萨、亲征准噶尔,名垂千古,竟虚弱憔悴至此……胤禛忍住眼泪,跪倒在地。这次虽穿得厚,还是跪出了扑通一声,可见心中悲苦:“儿臣参见皇父。”
康熙轻轻叹息:“朕这几天精神一日不如一日,甚是想念老十三。你与老十三要好,传朕口谕,十三阿哥胤祥即刻来畅春园面圣。”
“是。”胤禛深深看了康熙一眼,似乎要把康熙的模样印在脑海里,心中酸疼难忍。康熙于他,是君亦是父。两重身份,康熙有些做派难免有严苛不近人情之处,但到底是一片为他好的心。如今,就要天人永隔……“皇父,儿臣去了。”
康熙微微一笑,语调温和。“去吧。勿负朕望。”
胤禛快步出了畅春园,翻身上马,狠狠抹了把脸,似乎要把脸上的悲哀之色抹尽。高高扬起马鞭:“驾。”
一股气闷在胸口,胤禛连连挥鞭。寒风如刀,割在面上身上,几乎难以呼吸。
天光刚亮,十三阿哥府门房里的下人穿着厚厚的棉衣走出来,懒洋洋打了个哈欠,看着外头灰蒙蒙的天色盘算着要不要扫扫门口的雪。“嗯?那是什么……”
远远一个黑影朝着十三阿哥府奔来,眨眼工夫就到了门前。
下人惊讶地张大了嘴,这是……四阿哥?怎么这般,匆忙?
胤禛一拉缰绳,马嘶鸣一声,停了下来。
胤禛利落地跳下马。
真的是四阿哥。“四爷……”
话音未落,胤禛已经快步走了进去。“不用通禀了。”
胤祥此时刚起,侍女在一旁侍候他洗漱。
胤禛一推门,胤祥听到声响,从盆里抬起头,满脸是水。“四哥……”
胤禛面南而立,沉声道:“万岁手谕,召十三阿哥胤祥即刻进见。”
胤祥连脸都来不及擦,连忙跪下。“儿臣遵旨。”然后站起来,抓过擦脸巾胡乱擦了一把。“四哥,怎么忽然……”
胤禛看了旁边侍女一眼,微微皱眉,胤祥这里人太多太杂,侍女还不知是谁的人。隐晦道:“皇父也召了其余兄弟进宫。”
胤祥脸刷的变得惨白,吃力地道:“皇父……”
胤禛摇头。“还未……不过,大约是要宣布圣谕的了。”
胤祥倒吸一口气。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事到临头,心里还是……
胤禛又看了一眼旁边低着头的侍女。“走吧。”
胤祥很快平静下来,也恢复了平时的判断力,察觉到胤禛的视线,冷笑一声。“四哥不用担心,弟弟这里虽然人多眼杂,现在说些体己话还是可以的。事不宜迟。四哥要弟弟做什么?”
“步兵营那里虽有隆科多大人,还是要……”
“弟弟省的。”
胤祥拿过纸笔,刷刷几笔,命心腹快马加鞭送至城外。
胤禛率先出门,胤祥落后几步,淡淡地对门口的侍卫道:“贱婢犯上。”然后头也不回地迈过门槛,大踏步走向外头白茫茫的天地。
胤禛胤祥很快到了畅春园外,里头一片死寂。两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加快了脚步。
院中跪着胤祉、胤禩、胤禟、胤俄等六位皇子。俱都垂着头,默默无言,地上掉根针都听得分明。胤禛胤祥也按次序跪好。
皇子到齐了,隆科多从殿内走出来,手捧明黄色诏书。张廷玉默默跟在他身边。
刷,所有视线全都集中到了隆科多一人身上。
隆科多恍如未觉,高声宣读:“雍正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消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
“什么?”几人几乎同时抬起头来,面露惊愕之色。竟然是胤禛!为什么是胤禛?
胤禛早知道诏书内容,甚至倒背如流,乍听心里也不禁咯噔一声。但他深知此时不可自乱阵脚。面无表情,重重叩首:“儿臣遵旨。”
胤祥恍惚一下,也跟着磕下头去。格外响亮地道:“儿臣遵旨。”
隆科多站在阶上,一眨不眨看着几位皇子,面色肃然,一手按着腰间佩剑。
无声的震慑。
众人不管服与不服,见此只得口称“遵旨”。
隆科多这才收起圣旨。“奴才给几位爷请安。”
胤禛上前一步:“皇父身体如何?本王欲进殿给皇父请安,烦劳大人通禀。”
剩下众人也呼啦啦围了上来。
隆科多长叹一声,面露悲痛之色:“万岁如今昏迷不醒。不过几位爷给万岁请安在情在理,奴才斗胆,请几位爷进去。”
隆科多没有说谎。
康熙躺在榻上,任胤禛胤禩连声呼唤,只是闭着眼睛,呼吸不稳,面色灰暗。几位太医在周围也束手无策。
胤俄一把抓过边上的太医,厉声道:“养你们难道是吃闲饭的吗?”
太医哆哆嗦嗦往地上跪:“奴才,奴才……”
隆科多轻声劝道:“十爷,您消消气。万岁如今当不得喧闹。您也瞧见了,万岁如今昏迷不醒,还请各位爷到外头说话吧。”
“爷跟前哪有你说话……”
“老十!”胤禩提高声音。“多谢隆科多大人。那我们就不搅扰皇父了。”乍听诏书,他也不甘心,但心里清楚,康熙不会将皇位与他。剩下的这些兄弟,老九、老十、老十四皆与他亲近,无论谁继位他一个亲王是跑不掉的。至于老四……两人虽不亲近,老四至少不会对兄弟下手。这个结果,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也非不可接受。最重要的是,隆科多是步兵首领,负责畅春园守卫,现在几人皆在园中,若不奉诏……
胤禟也扯了一把胤俄。
八位皇子默默出了大殿,但谁也不愿回去。虽下了诏书,康熙尚未驾崩,就还有一丝转机。
胤禛连进了两次请安,每次都是兄弟八人一起进去。康熙始终未清醒。
最后一次,康熙听到耳畔的呼唤,微微睁开了眼睛,模糊的没有焦距,最后将视线定在了胤禛身上。胤禛连忙扑到榻前:“皇父!”
康熙什么都没说,定定看了他片刻。胤禛泪流满面,哽咽道:“儿臣虽远不及皇父,在此起誓,定当善待兄弟,保我大清江山千秋万代!”
康熙眼神依然迷茫,也不知听到了没有,片刻之后,闭上了眼睛。
殿内静默了一瞬,哭声大作。
胤禛死死咬着唇,不愿大放悲声,死死攥着拳,指甲把手心都掐出了血,喉中呜呜哽咽,泪流满面。
隆科多走过来。“还望万岁节哀。您一片孝心,先帝也都看着了。”
张廷玉帮着扶起胤禛:“万岁,此时先定大事为宜。”
这便成了万岁……胤禛拭去脸上的泪水。“朕此时心里头悲恸难忍,一应事务皆需人料理,八弟、十三弟,马齐、隆科多,朕命你们为总理事务王大臣。京中防务,还是由十三弟掌管。”他声音虽不大,语气中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强硬。
胤祥左右看了几眼,见兄弟们还有些懵,率先磕下头去。“臣弟遵旨。”
胤禛微微一笑,视线扫向其他阿哥,表情变得冰冷。
所有人都明白了他的意思。俯首称臣,便是兄弟,定当厚待,如若不然……不管心里是不是还有小算盘,此刻都不得不低下头,行三拜九叩之礼。“臣等遵旨。”
胤禛松了口气。他不想与八爷他们为敌,闹到历史上那步田地。但关系缓和是一码事,皇位又是一码事。八爷等人心中必是不服的。若他们真如历史上一般搅乱政局,他迫于形势,怕是不得不动手。他绝不想见到这种局面!还不如一开始就挑明了:俯首称臣,便是兄弟,定当厚待,如若不然……
咸安宫外。
侍卫远远见着两人过来,刚要喝问,借着灯笼朦朦胧胧的光看清了来人,连忙跪下:“奴才给万岁请安。”
“起来吧。”胤禛一身便服,深夜前来,显然也是不想声张。“二哥……怎么样了?”
新皇与废太子素来亲厚,登基不过两日就晚上前来探视,必是兄弟情深。“二爷听闻先帝去世,悲痛不已……”
胤禛点了点头。“朕此来不许声张,你在外头守着,无论何人不许放进来。”
“是。”
胤禛抬脚,顿了一下,又放了下来。几年不见,那人会以态度对他?这样一想,竟有些胆怯……
侍卫暗骂自己糊涂,新皇定是不识咸安宫的路。“奴才给您带路……”
“不必了。”胤禛深吸一口气,走了进去,随手找了个太监领路。
轻轻叩门。
“谁。”里头传来熟悉的声音。
胤禛没说话,微一用力,推开了门。
胤礽皱眉:“那个奴才这么没规矩……”话音未落就看见了胤禛。
两人无言对视,都是万般滋味涌上心头。虽几年不见,却似一世一般。真是物是人非,造化弄人。上次相见,胤礽是太子,而胤禛是四阿哥。再相见,四阿哥成了新君,而太子被废幽禁十年。
胤禛怔怔看着胤礽,低低叫了一声:“二哥。”
胤礽温柔地笑起来,一如往日,却没有走过来,在案边跪下俯首:“臣胤礽参见万岁。”
作者有话要说:真心给这段历史跪了!康师傅驾崩这段怕伤心所以从没仔细查过,于是现在一查……争议这么多是要闹哪样啊,官方版本也有不同……所以我就杂糅然后杜撰了一下~忘了历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