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人生赢家培训指南-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手称快,少了个劲敌。
但是,游鸿吟不会说,他只是问了一句:“外祖父可希望动一动,再高升一步?”
姚广清没说话,不过他留着的那把小胡子,动了动。
游鸿吟微微一笑,说:“前朝因宰相制致使百官党争严重,左右宰相权利过大,压制皇权,最后导致了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所以我朝废除了宰相制,弃用中书省,而是设立内阁六部制,另有御史台作为完整的监察体系,以及大理寺这个复查机构作为第三方补充。”
姚广清道:“看来殿下虽在刑部不曾动作,这两年倒也没闲着。”
“六部尚书虽已经是众多官员非常渴望的品阶了,但是外祖父心中,还是想着能进入内阁的吧。”游鸿吟说。
姚广清摇了摇头:“非翰林不得入阁,老臣从六品主事升至尚书,一直以来均在六部任职,未曾入过翰林院,所以想也无用,并无入阁资格。”
游鸿吟说:“这可说不定。”他没有说的太明,也无需说的太明。
姚广清思索一番后,道:“殿下心系苍生令老臣钦佩,但古有云,百善孝为先,殿下应当将心思更多的放在陛下身上才是。”
“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此间道理孤自然明白。不过愚孝不可取,求生不可忘,无奈之下思夺生之路,乃展无奈之举。”游鸿吟道:“陛下近年以来的变化,想必外祖父最清楚,非是孤想要违逆父皇之意,只是不想父皇行差踏错,成为万古罪人而已。”
“那,殿下的意思是。”姚广清问道。
“内阁之中,虽是田大学士为首辅,但德高望重者,乃魏潜魏伏渊先生。”游鸿吟道。
“嗯?殿下想与伏渊先生见面沟通么?”姚广清不明白其中意思。
“自然不是,孤身份特殊,原本就不可与朝臣从往过密,只是想外祖父与伏渊先生偶尔可以偶遇偶遇,告诉先生一句话而已。”
“什么话?”
“沈秀光已死。”游鸿吟道。
姚广清不明所以,因为这个名字很陌生。
姚广清陌生,但是魏潜绝对不陌生。
沈秀光是焰火最后一任统领。
魏潜曾经是大理寺左少卿,在英宗也就是杨懿展的爷爷还在位的时候,他便是英宗昭文三十三年的状元郎,先入翰林三年,后直升大理寺左少卿,在英宗逝世之前,魏潜便已经升至户部尚书,这个过程此人用了十二年。后杨简继位不过三年,魏潜便已升入内阁。
魏潜是杨简曾经的老师,并且是英宗找的老师团里,最受皇子欢迎的老师,除了年纪之外,没有任何不符内阁大臣的地方,并且因文采卓绝,精明异常,纵然晋升速度极快,威望却是在内阁之中数一数二,说话非常有分量。
再说沈秀光,焰火最后收编一事是大理寺过的手,大理寺内部定然有此事的封存档案,而以魏潜的个性,当初在大理寺任职之时,必然翻阅过。
他可能也是如今少数几个知道此事的人了。
游鸿吟见过魏潜真人,但是并未交谈过,不过他知道,魏潜这个人,并非是普通意义上高官,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有自己的理想和人生目标。但是他却压抑住了,因为他怕死。
杨简和魏潜这对师徒,对彼此都十分熟悉,杨简放心大胆的用魏潜看中的就是魏潜的胆子小,而魏潜按耐住自己不动作的原因就是明白,皇帝蛮不讲理的同时手中还有武装力量,说不定看你不爽了,就半夜把你弄死在家里了。说白了,他不相信皇帝会放弃手中焰火这个组织,觉得解散焰火只是个噱头,而是已经把焰火转明为暗了。
他不怕朝堂上那些堂堂正正的手段,却并不想为了和皇帝争夺话语权而无缘无故丧命。
姚广清虽然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魏潜却一定会明白。等魏潜试探性的在杨简身上咬出一条细缝,其他人怕是就把持不住了。
谁让,杨简养出来的是一批猛虎式的官员呢,他们喜欢斗,想必也并不介意把皇帝拉下水。
而对于游鸿吟来说,都是烂摊子,更破烂一点反而好收拾。
而后,游鸿吟又和姚广清打了一会儿机锋,老人家嘛,就喜欢装装高深莫测,他并不介意陪着外祖父聊聊天,说实话,虽然他和外家是天然盟友,可若是拿不出一点手段出来,怕是人家也不会跟着你一条胡同走到底,关系毕竟还是要维持的。
拒绝了留饭,游鸿吟回到宫中,欢儿已经摆好了晚膳,虽然御膳监会送饭食,不过那些都被游鸿吟赏下人了,吃食上的事情防不胜防,他比较喜欢欢儿自己亲手做的菜式,新鲜并且安全许多。
游鸿吟刚坐下,拿起筷子的手便顿了顿,然后让几个伺候的人先下去,只留了喜儿一人。
“你耳朵可真灵,”小银子推开了房间的窗,跑了进来:“我好歹也是个武功高手啊。”
“喜儿,再添一双碗筷。”游鸿吟吩咐。
小银子摇了摇手里的纸包,说:“不白吃你的晚膳,帮你带了杏花楼的杏花鹅。”
“你又跑出去了?”游鸿吟见怪不怪。
“师傅今日特别想吃桂花糖膏,我就出去转了一圈。”小银子也不客气,他偷偷出宫晃了一圈,买好东西喂了王管事,午膳早就已经消化干净了。
“喜儿,母妃那里可查出什么来。”边吃饭,游鸿吟边问喜儿。
喜儿恭谨的回答:“不曾有什么异常,不过宫中有位粗使太监突然得了娘娘亲眼,提拔为贴身侍从了。”
“查查来历。”游鸿吟道:“时间也不早了,喜儿你自行下去先用膳吧,等会儿再过来伺候好了。”
喜儿扭捏了一下,道:“其实,奴婢想替几位哥哥问银公公几个问题,他们习武有些地方颇是想不通。”
游鸿吟说:“小银子最近没什么功夫,等事情忙完了,会再去指点的,你让他们自己先多思考思考。”
喜儿有些恹恹的说:“是,殿下。”
小银子喝了一口茶,他并不喝酒,吃饭的时候喜欢喝茶,虽然被游鸿吟说过,但这个习惯还是不改:“其实没关系,师傅最近大多数时间都在昏迷中,已经不太认识人了。我抽个空还是可以的。”
游鸿吟说:“教徒弟这种事情,你经验还太少,喂到嘴边的东西吃下去多数是没什么影响的,只有讨着要着,自己想着的东西才印象深刻。”
小银子说:“皇族的人,心眼子都这么多吗?”
“嗯,可能我比较特殊?”游鸿吟故作思考的说。
被小银子夹的一块鹅肉堵了嘴。
第134章 山河峥嵘(十)
休沐之后; 游鸿吟依旧得去刑部上班,礼部尚书被革职之事似乎还没有散播开来,刑部之人依旧按部就班的工作着,并未交头接耳。
游鸿吟在这里看了两年的卷宗,虽然是当民间小说看的; 却也不是什么都没做。他阅读速度极快,将近二十几年的民事卷宗都被他翻了个遍; 对于各地的风俗可谓是了如指掌,同时最近他也看到了近几年的卷宗,底层官员里到底有哪些是能干的; 哪些是聪明的,哪些是读书读昏头的,游鸿吟比他皇帝老爸心里还有数。
他抽空整理了一份风俗大赏,交给了他和众皇子的老师团之一,翰林院学士谢折柳; 并未说其他; 只言自离开诸位老师的课堂; 也不曾偷懒; 此份大赏算是刑部学习后附带的成果之一; 便交由老师做个考评。
谢折柳虽然有着当下所有文人的通病,讲课枯燥不太有趣; 给皇子授课的科目也多是讲读经史; 但是他和其他一些喜欢塞私货的老师不同; 讲史态度非常中立; 也能抓到问题本质,并且不吝啬将这些本质问题讲出来,同时对于历史的变迁也有一套自己的看法,经常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风俗民生进行讲解。
可以看得出,谢大人绝对是一位博览群书、博闻强识之人,在文坛的地位也不低,否则是无法做翰林学士的,这个官位虽然品阶只有正五品,却是翰林院掌院。
翰林院掌制诰、史册、文翰、讲读经史、修撰国史等事,是个清水衙门,但是历届科举只有三甲才会被授官入翰林院,而只有翰林院出身之人,才有资格进入内阁。
谢折柳是经史大家,通儒学,自英宗时期便枯守翰林院,一生清贫,游鸿吟却觉得,正是因为谢折柳的低调,才躲过了杨简的注意,安安稳稳在这个重要位置上坐了许久。
是的,重要位置,谢折柳不显山露水,却与多数内阁大学士和高层官员有交情,毕竟都是翰林院出去的。
不过没多少人注意这一点,因为翰林院之中的官员从本质上来说是竞争关系,他们就好比是储备干部一样,先在翰林院中培养几年,然后朝堂之上有了合适的空缺就从翰林院之中挑选人员去填坑,这好位置大家都盯着,自然就有了竞争。但是谢折柳并不一样,这位经史大家从一开始就打着终老翰林的注意,更多的时间是在翰林之中精进自己的学问,同时提拔指点新进的官场新人。
所以,就算他和诸位高层官员没有师生之情,这点拨和同僚之义还是有的。
游鸿吟平日里和诸位老师的关系并不曾断,依旧还有些礼物往来,态度也不算积极,只是因为皇子都这么做,他也照着做而已。
老师团里的诸位大人其实是皇子天然的人脉,有不少人居于高位或者掌握实权,无论是大皇子,还是现在还念书的诸位皇子,都是多有拉拢的,但老师团里的人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被轻易拉拢的。游鸿吟也拉拢了诸位大人,不过对着那些热门人选只是做做样子,只有这位不显眼的谢大人才是他真正想笼络住的人。
东西送出去后,能否博得这位谢大人的好感游鸿吟就不知道了,但是游鸿吟觉得问题应该不大,投其所好是刷好感的最佳方式,而他看人的本事一向不差。
回了宫,喜儿这里有了情报过来。
第一,是展银商会里最重要的任务之一,青梅煮酒计划成功了。第二是得了庄妃青眼的那个粗使太监的身份背景出来了。
“计划成功了?是哪一位?”游鸿吟有些意外的问。在他看来,这个计划最重要的人选问题还存在纰漏,怎么这么快就成功了。
所谓青梅煮酒论英雄,文人骨子里的浪漫情怀是不会变的,游鸿吟想做个借力打力的渔翁,自然必须有些筹码、了解内情才行。
所以展银商会借游商天下之便,搜集游鸿吟想要的人选。
气质形象温文尔雅,有一定的学问,最重要是懂得端著架子,护得住形象。
俗称,精通装逼。
人找到了,不多,就三个,都曾经读过书,不过后来一个流落成了江湖骗子,和别人合伙玩仙人跳,两个落魄成了摆摊的算命先生。游鸿吟亲自出手招式齐出,将这三人收拾的服服帖帖,然后对他们进行了专业的‘谋士、智者、隐士、幕僚’的形象训练。
说话句句哲理,偶尔可做一首佳诗,对主人的处境了解的透透彻彻,分析的头头是道,问及到关键问题回答时高深莫测,遮遮掩掩,拖拖拉拉得主人再三询问,方给出解决方案。
这就是青梅煮酒计划的关键,三位执行者,道骞道长,慧文大师以及文士贾冒。
而游鸿吟瞄准的目标是两名武将一名文臣,分别是柱国将军杨凡和龙武将军赵振虎,以及户部侍郎黄芝。
杨凡乃宗室,当年杨简登基之时,此人出了大力,如今依旧掌京亲卫,任京卫指挥使,戍京都防卫。赵振虎则是京军十二卫的总提督,驻扎京师大营,并不参与京都平日巡防,权利不如杨凡,却也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煌**队分三种,一是京军,二是地方军,三是戍边军,这两人掌管的都是京军,皇后的父亲闻人昂将军所领乃戍边大军,与拱卫京师的杨凡和赵振虎并不属于同一军。
其实户部侍郎黄芝才是游鸿吟精心挑选的一个人,此人与户部尚书不和,一心想挤走或者弄垮户部尚书而自己可以凭借资历坐上这个位置。但他本人和内阁那些老狐狸比其实本事有点差,性格有些直,耳根子呢也有些软,是游鸿吟重点想要利用的棋子,所以三个培养出来的幕僚先生,都是是给这位培养的,两个将军不过是顺手试一试的那种,成功不成功都无所谓。
“殿下,道骞先生已经入了黄芝府中成为了幕僚,而慧文大师则成功做了赵将军的军师。”喜儿汇报说道,而她看着眼前脾气很好的殿下,心中却升起一股敬佩之意。
短短的两年时间,三个好似骗子一般的人物便彻彻底底被殿下收了心,换了骨,分别变成了通天彻地、心有经纬的道士、和尚和文士,若非是和这三人长年累月相处,定然发现不了他们实际上是腹内如草莽,空空如也的很。殿下却真的成功将人送入目标府中或者是送到目标身边,而且他们还没有被拆穿丢出来,简直令人目瞪口呆。
这些人身份背景自然是没有问题的,有展银商会在外头做假身份,就算是查,也查不出多少东西来。
“让他们两人暂时别动作,安安分分做幕僚,有什么不会不懂的问题直接送我这里来问我好了。”游鸿吟打算遥控道骞和慧文两个人来影响黄芝和赵振虎,以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这些都只是他布下的暗棋,效果得以后才知道,现在最重要的还是看魏潜最后会怎么做,以及皇帝面对大皇子这个蹦跳的厉害的儿子,又怎么处理。
要动起来,才有破绽,他才好做下一步计划嘛。
朝堂上的事情急不来,游鸿吟捋了一遍思路,开口问:“母妃身边的那个太监又是怎么一回事。”
喜儿道:“那太监原本是罪官之后,免了罪入宫后,刚开始被分到了巾帽局,后来又先后被分到了两位婕妤手下做粗使,直到庄妃娘娘诞下四公主,这小太监被调入了端华宫,平日里悄无声息的,一直到最近,突然不知和娘娘说了些什么,便得了娘娘青眼。”
游鸿吟说:“能查到他和母妃说了什么吗?”
喜儿摇了摇头。
“那只有直接去问了。”游鸿吟眉头皱了皱,他是真的不太希望庄妃私自瞒着他做什么事情的,可是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他阻止的了一次,阻止不了十次。
“先让我搞清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吧。这件事情你们不用再追查了,这太监身份被有心人瞒着,怕是查也查不出来什么有用的信息。”
“是,殿下。”喜儿躬身应道。
“备撵,直接去端华宫。”游鸿吟不拖泥带水,晚膳也不用了,直接前往端华宫。
庄妃恰好用完晚膳,见儿子来了,连忙差人去小厨房再备些菜品,这个时候来定然是没空吃晚膳的。
“猫奴儿可是有什么急事?”庄妃问。
游鸿吟一般都是休沐日来看望庄妃,他平日里回宫的时间比较晚,就直接回竹园了。
游鸿吟开门见山问:“母妃那提拔上来的太监可是有什么特殊本事,似乎之前不曾记得母亲为个仆从如此破例。”
庄妃奇怪:“你一直不过问后宫之事的,怎的今日对这事好奇起来。”
游鸿吟笑了笑,没回答。
庄妃哪里不知道,这是表示定然要问个清楚。
屏退左右,庄妃说:“那太监名陆嘉,乃陆彭岩之子。”
“被抄家的那个?”
庄妃点头:“陆家家学渊源,均是才智卓绝之辈,陆嘉虽困锁后宫,学习的机会不足,却并不影响他的本事。”
然后庄妃便说了,这太监大局观十分强大,庄妃的确得到了淑妃伯父礼部尚书被革职的事情,她是幸灾乐祸,这太监却一番话语让庄妃明白了自身的危机,也让庄妃牢牢记住皇帝本人的无情冷血和贪恋权位,并且指出皇帝绝对不会退位,也不会立太子,再过上十几年,二皇子如今的年龄优势将会变成劣势,更是没了登上皇位的希望,自然也没了活路。他还唆使庄妃想办法培养自己的力量,说不定在未来,可以直接对付皇帝,将二皇子扶上皇位。
游鸿吟心中一动。
有人把这个名叫陆嘉的太监以‘幕僚’的身份送给了庄妃,而庄妃似乎也考验了陆嘉的能力,觉得他可以在后宫之中帮到自己,便欣然接受了一个目的、身份皆不明确的人留在身边。
这招好眼熟,他好像刚刚对别人用过。
第135章 山河峥嵘(十一)
游鸿吟兴趣大增; 太有意思了; 居然有人走在他前面; 已经开始为未来在布局了; 还把庄妃当做了棋子; 想要将人操控在自己手心之中。
这人是谁?
杨简?不; 他没这水磨功夫; 直接攻击弱点、拿捏把柄、平衡各方势力等等; 这些手段才是杨简的‘帝王心术’。
那就是后宫庄妃的那些对手了?
他从来没小瞧后宫; 但是能用出这种手段的女人,一定不简单。
后宫女子并非不聪明; 只是她们受到教育、环境和眼界的影响; 她们更多的是喜欢栽赃陷害、挑拨离间这一类的方法,比如上眼药啊,借助宫规处罚对手啊,使用非常规方法进行人身伤害等等,是用不出这种着眼整个朝堂局势,拿皇帝做突破口的计谋的。
游鸿吟很快就有了猜想,但是却想不出她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而杨懿展第二世背的那口锅来自哪里; 显然有了眉目。这么早庄妃就开始准备直接搞死皇帝,自己伙同女儿和曾经的皇子妃; 从后宫的角度去积蓄力量; 然后想一举弄死皇帝扶持杨懿展上位; 也就算不上是不长心眼了; 她只是一开始就被人算计了而已。但是最后失败是因为杨简太厉害; 没能成功,还是因为这幕后人的出卖,游鸿吟暂时还分析不出来。
不过,没关系,别人暗地里搞小动作他不怕,做得越多,错的越多。看来他低调了这么多年,终究还是有人小看了他。
而现在,游鸿吟对庄妃说:“母妃,就请这位大才前来一见吧。”到底是真本事,还是假贤才,谈谈便知。
庄妃自然是听儿子的,不过她还是没忍住说:“猫奴儿,这陆嘉可是有什么问题?本宫之前仔细查过,并没有发现背后有任何势力。”
“母妃不用着急,只是心中觉得这位说的很对,所以想听他多说些而已,不拘一格降人才,方是上位者的格局和气度。”游鸿吟道。
庄妃说:“原本,我不太想让你知道这件事,毕竟,你父皇虽说待人冷淡,却也对你不遗余力的培养和教导。”
“所以母妃宁愿和皇妹商量,却也不太想和我说,就是怕我伤心?”游鸿吟心中一软,倒是对庄妃有了另外的看法。
“父子之间,感情总要比母子深厚的。”庄妃叹了口气,这是她的经验之谈。
女子纵然可以给家族带来富贵,却依旧不及男子地位,她的父亲已经算是好的,待她非常不错,经常过问生活和学习,但是父亲待她弟弟更好一些。而母亲纵然待弟弟同样比她好,却和弟弟的感情一般,男孩子总归更喜欢父亲的思维,更崇拜父亲的行为,而母亲,只是母亲而已,她会爱你,你会孝敬她,至于她在想什么,她想要怎么做,她有什么烦恼,这并不关儿子的事。
所以庄妃怕自家猫奴儿纵然是自己一手养大,但是外出念书和皇帝本身的魅力会让这个儿子更倾向于父皇,而不是她这个似乎无法给他带来任何东西的母妃。
更何况,她觉得,男子应该将心思放于朝堂正事上,这后宫之事,现今有她这个母妃料理,未来有猫奴儿的妻子操心,他完全不必关心这些事情。
游鸿吟罕见的握住庄妃的手,道:“若是父皇的确是个好父皇,我的站边可能的确非常为难,并且一定会劝阻母妃你少做傻事,但是非常可惜,父皇的确如那陆嘉所说,冷情而无心。”
庄妃看了他许久,最终忍不住笑起来,保养得宜的她依旧风华正茂,笑声之中却少了常见的娇柔,多了一丝快意:“母妃很高兴。母妃清楚,猫奴儿一直都是个害羞的孩子,能说出今日的这些话,已经让母妃很高兴了。”
游鸿吟放下庄妃的手,黑线的说:“猫奴儿这个小名,母妃打算喊到几时。”
庄妃低声说:“哪怕未来你真的能登上大宝,也依旧是母妃的猫奴儿呀。”然后她收敛了笑容,对门外喊道:“宣陆嘉进来。”
门口的宫女立即应了,很快,陆嘉便进来,先是和庄妃以及游鸿吟见了礼,等庄妃唤他起身,便一副沉稳聪明,颇有气节的样子站了起来。
游鸿吟问:“陆嘉,陆彭岩之子?”
陆嘉不卑不亢的回答:“回殿下,正是。”
“几岁进的宫?”
“八岁。”
“进宫前四书学到何处了?”游鸿吟问。
“《孟子》公孙丑篇。”陆嘉虽然觉得奇怪,却依旧回答道。
“听母妃夸赞你大局观十分优秀,孤一直求贤若渴,用人从不拘泥于身份,如此,便考考你如何。”游鸿吟道。
“殿下谬赞了,内宫残缺之人,当不得殿下考验,怕是会令殿下失望。”陆嘉虽口称残缺谬赞,谦虚的紧,但却并没有拒绝。
游鸿吟听闻此言,便心中有数了,不过他并不只是想揭穿此人,挖出幕后指使者,更想趁机策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