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人生赢家培训指南-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游鸿吟听闻此言,便心中有数了,不过他并不只是想揭穿此人,挖出幕后指使者,更想趁机策反。
“你对如今皇子的课程以及各位博学的老师可有什么独特见解?”游鸿吟问。
陆嘉顿了顿,然后道:“虽陛下延请博学之士为各位殿下上课,但自己却并未十分关心,这足以说明,在陛下心中,诸位殿下是比不过他座下江山的。”
他回答完后,原本低着的头悄悄抬起来,看了一眼游鸿吟。却发现这位让人摸不透的二殿下正带着一抹奇怪的微笑看着他。
陆嘉心中不免焦急,难道自己刚才的回答不对?的确是在抹黑皇帝啊,而皇帝事实上,对各位皇子的学业如何并不关心。
镇定下来,陆嘉安抚自己,随即头又低了下去,敛去所有表情,避免被看出破绽来。
游鸿吟并未对他的回答多做评价,而是又为了一个问题:“那,你对皇后娘娘的看法又是怎样的?”
陆嘉没忍住,抖了一抖,然后他开口,以一种十分平静的口吻说:“皇后娘娘并无子嗣,虽居于高位,如今风光无限,未来却必然翻不起浪花,娘娘无需太过在意这一位,将来若是二殿下成功,又哪里有她什么事呢。”
游鸿吟见庄妃似乎对这种说法非常赞同,还朝游鸿吟示意,似乎在说,这位陆嘉说的真不错。
游鸿吟终于忍不住笑了起来:“我以为,真的是个有本事的,还在想怎么舍得送来母妃这边做个探子,却不想,也许只是人家随机挑了一个人策反而已。”
陆嘉连忙跪了下来,道:“小的才疏学浅,不懂殿下说什么,若是刚才问题不得殿下的意,还望殿下恕罪。”
游鸿吟弯下腰,居高临下的看着陆嘉,给了他足够大的压力,然后开始一条条的给这位分析,同时顺便给他这个只能给皇后打下手的母妃上课。
“第一个问题,就是考验的你‘大局观’。你得出的结论没错,说的也挺对的,但是角度并不应该从皇帝这个角度来分析。真正有大局观之人,不满的定然是父皇对于老师的挑选。博学多才不假,却全是精通经义的大儒,而皇子学习若只是单一的经义学习,不谈也罢。”
陆嘉头低的更低了。而庄妃则若有所思。
“第二个问题,自然是想确认,你到底是不是皇后的人了。”游鸿吟直起身来,开始在屋中踱步,说:“其实我一开始就猜出,你大概是皇后的人。放眼后宫,有这种魄力和才智的,只有皇后一人,但是我并不确定,这世界上没有百分百可以猜出的事情。”
“殿下冤枉,娘娘冤枉……”陆嘉话语未落,庄妃便站了起来:“猫奴儿,你是说,这下作东西是皇后派来的?!”
游鸿吟没管他们两个人,继续说:“若你不是皇后的人,你给出的建议不应该是忽视皇后,而应该是拉拢皇后,与皇后合作才对。皇后无子,但是无子的罪魁祸首却是后宫彼此心知肚明,纵然给了母仪天下的尊荣,给了说一不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利,又如何呢。”
“而说你是被皇后策反的原因也很简单,若是皇后精心培养的人,不可能才两个问题就露陷儿了,若是你原本天资出众,家学渊源,也不该深宫之中默默无闻将近二十年,如今快三十了,才突然开了窍,当起了挥斥方遒的谋士。所以,你只不过是一个被稍微教导了一些消息和应答技巧,便傻傻的跳出来充当马前卒的棋子而已,想必这么多年下来,你连八岁之前所学的东西也早已忘得差不多,只记得如何干活了吧。”游鸿吟给了最后一击。
辩无可辩的陆嘉被彻底击破了心防,但是他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拒绝说任何一句话,只要他不开口,那么一切都只是二殿下的猜测,他就还有一丝机会。
庄妃眉目一凛,道:“这种下人,杖毙算了。”
游鸿吟拦下说:“让孤猜猜,皇后收买你的是什么?钱权?你终究受圣贤书教导几年,没那么贪财,否则这二十年也不会一直做个粗使太监。那么,就剩下一个原因了,皇后答应替你陆家翻案了?不要忘记,后宫无权干涉朝政,你想找人投靠,也不该选择皇后才对。哎,看来后宫的生活,早已让陆氏最后的血脉变成了傻子。”
陆嘉终于不再沉默:“不是的!不是的!我……我不是陆家人!”喊完便神情癫狂的瘫倒在地。
游鸿吟一层一层的剥开陆嘉所有的伪装,最后将他赤/裸/裸地摊在他人面前。
而陆嘉终于被击溃,彻底失去了斗志。
第136章 山河峥嵘(十二)
游鸿吟见人情绪不稳; 慢慢走到了庄妃面前; 将人挡在身后。
女人总比男人更能觉察到细微之处; 看见这一幕; 原本庄妃暴怒、不安的心思,却化作了甜蜜安慰; 自家的猫奴儿终究长大了。
游鸿吟开口道:“陆家当年被抄,乃因汝父陆彭岩是当年的二皇子,也就是孤早逝二伯的谋士。主胜则荣,主败则死,这是一个谋士的宿命; 你想翻案,机会还是有一些的; 但是皇后却绝对不是那个可以帮助你的人。”
“多说无益; 要杀要剐; 悉听尊便。”
游鸿吟说:“孤从来不是一个苛刻的人,也一向乐意给别人第二次机会。”
陆嘉听闻这话,心思开始动摇。
若是必死之局,他自然可以不畏生死,可是一旦知道自己尚有生机; 这无畏之心就开始有所松动了。
游鸿吟看他表情,开始继续劝说:“虽然孤和皇后娘娘交集不多; 但是对她的了解自认尚有几分。闻人皇后出身将门; 是家中嫡次女; 论才情; 论相貌,均不比家中长姐,在家并不受母亲宠爱,也与姊妹不亲,但她与众位兄弟却谈话颇为投机,虽不至于和家中男丁一起受教育,但是闻人氏诸位公子的本事,她起码学到了三四成。”
游鸿吟见陆嘉平静下来,便移开了身体,然后继续在屋中踱步,说:“所以,她的思考模式和后院女子有着非常大的不同。若是普通宫妃这诞不下子嗣,定然是想方设法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或者是干脆想办法抱养,或者是干脆让其他人也生不出来。但是,她却查出来动这手脚的人正是枕边人,并且,还将这消息散布的到处都是,让父皇吃了好大一个哑巴亏。”
提起这件事,庄妃此刻回想起来,亦觉得奇怪,方恍然大悟的说:“本宫此刻回忆,竟是想不起皇后无子乃陛下授意这条消息,到底是从何处来的。”
游鸿吟说:“皇后掌后宫多年,却仅仅只做了这么一个动作,这种轻飘飘的关于皇帝的传言是不足以释放她内心怨恨的。若是孤未猜错,这散布父皇不让她生子的消息,也只是她计划的一环,目的不过是降低后妃对皇后之位的觊觎,减少他人对她的关注,然后她慢慢找机会,慢慢积累力量,最后,复仇。派人来母妃这里做个棋子,不过是第一步而已,她会通过这个棋子影响母妃的决策,让母妃开始培植势力,直接对付皇帝。成功了,她依旧是皇后,哪个皇子登位都少不了她的一份尊荣,失败了,倒霉的也只是母妃和我这个二皇子而已,她还有大皇子、三皇子乃至十几个皇子可以用呢。”
“猫奴儿,我们,我们该怎么办?”庄妃没遇到这种不是勾搭皇帝,不是上眼药,不是下药,不是摔倒陷害这些段数的手段,有些不知所措。
“母妃无需担心。儿臣如此说,不过是想要告诉陆嘉一个事实,皇后的计划中,没有□□这一项,所以根本无法帮陆家翻案。除非她能除掉皇帝和所有的年长皇子,扶持幼主,并且和内阁重臣达成协议,才有可能做到女子干政。”游鸿吟说。
陆嘉说:“殿下说这么多,又是为何呢?小人知道的东西,恐怕还没有殿下您推测出来的多。”
“换个投靠人选如何,孤也不能承诺帮陆氏翻案,因为这个案子陆氏不过是夺嫡之争下的失败者,涉及到国祚之事败亡就算不得冤案。但是孤可以承诺,赦免陆氏,陆家并非是株连九族,遭殃的仅仅是你父亲这一支,将来,你可以过继一位族中男丁,不仅有子嗣替自己养老,也为你这一脉,留下一柱香火。”
最后游鸿吟温柔的看着陆嘉,道:“孤知道,你的才华仅仅是因困锁深宫而宝物蒙尘,有足够的学习机会之后,定然不是现在的模样,你难道还想做个糊涂人,或者是死都死不明白的鬼?”
陆嘉紧紧盯着眼前这位温柔青年,最后苦笑着说:“殿下,您真是一位非常可怕的人。”然后磕了一个头道:“小人陆嘉,多谢殿下救命之恩,日后定忠心耿耿,绝无二心。只求殿下承诺能兑现一二,小人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母妃,他就先调去竹园吧,儿臣那里恰好缺个内侍总管。”游鸿吟说。
“这个随你。”庄妃见儿子已经处理好了,并没有表示不同意见,她深知该如何做个后院女人,这方面就算是有其他不同看法,也不会说:“但是,皇后此事,就算了吗?”
庄妃对于闻人皇后的感情是十分复杂的,她嫉妒又有些惧怕那凤座上的女人,早年一帮子后妃联合起来给皇后难堪的时候,曾被狠狠教训过,甚至领头闹得最凶的两个宠妃直接被皇后给处置了,最近几年听说,好像已经在冷宫病逝了。
“儿臣刚好想向母妃讨个主意。”游鸿吟说。
“什么事?你这么聪明鬼也要向我讨主意。”庄妃见陆嘉出去了,才放松下来。她胆子其实不怎么大,而那陆嘉发疯的时候,挺吓人的。
“儿臣想和皇后结盟。”游鸿吟说。
“你想,让母妃去和皇后谈谈?”庄妃立即就想到了这个,成年皇子想和皇后单独谈话,几乎不太可能。
“不错。”游鸿吟微笑:“母妃不用怕皇后,只要手中有足够的筹码,她这个盟友就是最好的帮手。”
庄妃道:“好吧,我试一试。但是,猫奴儿你得先把所有事情给母妃说清楚才行,你也知道,这结盟没那么简单。”
“这是自然。”
“那,我们手里能打动皇后的筹码是什么?她可不止我们这一个合作者可以选择。”庄妃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皇后的怨恨并不是父皇断了她的母子缘分,而是在于父皇至高无上的权利,对她人生的操控。”游鸿吟是在仔细思索过皇后的人生轨迹和行事风格后,才说出这样的话,足够的骄傲铸就了闻人皇后不同于现今大多数女子的风采,也是足够的骄傲彻底造就了闻人皇后的痛苦仇恨。
庄妃有些难以理解:“皇帝本来就是权力最大的天子,我们这些嫔妃嫁进宫来,一是想给娘家添点助力,二是皇命之下难以拒绝,三是自己原本就对更高的位置有所渴求,进宫之前不都想好了么。”
“人食百谷,各有不同。母妃是母妃,无需去理解皇后想要做什么。儿臣说这话的意思,不过是想说,皇后希望有一个不受操控的人生,但是她鼓不起勇气踏出□□那一步,所以目前最想做的,只是弄死父皇,随便哪个皇子登基,有孝字压头,都管不到她头上去。”游鸿吟说:“其实,若我是她,我就真的把皇帝和成年皇子都弄死,挑个小皇帝扶上皇位,然后和内阁几位老臣讨价还价,虽不至于垂帘听政,但是做个十几年的实权太后是没问题的。”
然后被庄妃拍了一下脑袋:“呸呸呸,瞎说什么呢。你说的那些我也听不懂,你直接告诉我该怎么和闻人兰雅讨价还价就好。”虽然游鸿吟不知道后宫嫔妃的闺名,但是庄妃对这些差不多一起生活了二十年女子的信息清楚的很。
“告诉皇后,只要她配合,五年之内就可以搞定我们共同的敌人,同时,孤还可以给她一个承诺,在合理范围之内任何愿望都可以实现的承诺。”游鸿吟说。
这绝对能打动皇后,因为她明白,她答应了,不仅目标可以短期内实现,更白赚一个承诺,而她不答应,皇帝说不定就会立即知道,她这个皇后到底在背后搞什么鬼了。
想必这件事教会了皇后一个道理,做事要一击必中,否则就要学会等待。
所以游鸿吟做事从不急躁,而是一直都是在等,等别人动作,有动作就有破绽,有破绽才有机会一击必中。权利游戏有时候考验的不是计谋,而是耐心。
搞定了庄妃,游鸿吟在宫门落锁之前,带着陆嘉回了竹园。
陆嘉的确还算是有一些才能,但是目前还起不了太大的作用,需要游鸿吟慢慢调/教,不过游鸿吟如今宫里的人手,哪个不是这么一个一个收服,一个一个教过来的呢,这种事情不着急,也急不来。
示意喜儿将人带下去,游鸿吟梳洗了一下,准备就寝。
躺着躺着,突然坐了起来。
他已经三天没见小银子了。
就算他不去藏书阁看小银子,小银子晚上也会习惯性的跑过来瞅他一眼,三天不见人影,只能是出事了。
不过他这辈子没条件锻炼身手,可做不到小银子那般高来高去,现在宫门已落,只能明天一早去刑部告个假,去查查怎么回事了。
游鸿吟就连风俗大赏都做完了,如今刑部待着一点意义都没有,虽然可以修订修订煌国的刑律,但是他连皇位还没坐上去呢,并不打算在细枝末节多花费心思。
所以,告假也是告的心安理得。
不过,不等天亮,小银子半夜里跑来了。
“师傅走了。”小银子淡淡的说。
游鸿吟纵然有准备,也心中有所遗憾,但是他更多的是担心小银子。
第137章 山河峥嵘(十三)
小银子面上并无悲伤; 看了眼游鸿吟说:“你那什么表情。”
他虽对王管事的确很孝顺; 不过王管事是喜丧,走得痛快; 有他这个弟子送终; 在太监里,算是结局圆满,所以倒也没什么伤心不伤心。
人,总归有一死的,这是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的事实,说不定自己的下场; 还不一定有他师傅圆满呢。
游鸿吟明白,小银子虽然情绪内敛并不外露; 但是总归还是伤心的,所以拍了拍床说:“分你一半,明天我还要去刑部值班; 就不陪你一起哭了。”
“你把我调到身边吧。”小银子没理他的问题; 说。
“咦; 你不是一直不愿意么。”游鸿吟倒是诧异了,他是挺想把小银子带身边的; 只是小银子自己一直不太肯。
“现在师傅死了,我守着个藏书阁也没意思的很。”小银子说。
“好,明天就去办。现在可以睡了吧?很晚了。”游鸿吟说。
“我既然要到你身边; 以后就是主仆了; 僭越之事不可做。”小银子认真的说。
游鸿吟无奈的说:“有必要这么较真么?”
他看着小银子沉默不语的样子; 最后还是点了点头:“好好好,银公公,银大爷,你说什么就是什么。”然后话音一转:“现在,我是主,你是仆了,总归要听我的了吧,那上来吧。”
后来游鸿吟没撑住,睡着了,固执的小银子是在这里睡了一觉还是跑掉了,他并不知道,反正一觉醒来,人早已不见。
要把小银子调过来手续有些麻烦,但是庄妃原本就替皇后协理后宫事务,这点权利还是有的,所以游鸿吟直接派人央求庄妃去了。
他自己则照旧去刑部划水。
小银子调过来后,并不管竹园内的具体事务,和原本所说的那样,内侍总管的位置游鸿吟依旧交给了陆嘉。他平日里对陆嘉也多方教导,而陆嘉本人十分勤学,渐渐这个位置也做的越发有模有样,游鸿吟就撒手不管了。
自小银子调至身边,游鸿吟便将人走到哪儿带到哪儿,一个高手带在身边,出去做什么事情底气都比较足啊。说实话,这次长在后宫之中,平日里能交流沟通的人实在有限,就更别说什么知己好友了,而任务对象又是两眼一闭什么都不管,随游鸿吟如何发挥,这十几年下来,多亏了有小银子在,两个人可以一起论事,可以一起交流。
不然,一个人喝茶,怕是要寂寞死。
哎,游鸿吟倒是更喜欢喝酒一些,不过小银子却不喝,唯一遗憾的就是这点了。
大概过了三个多月,游鸿吟期待的事情终于开始有了苗头。
高悬心头的利剑原来早已折断,巴望话语权巴望了半辈子的魏潜,动手了。
事件的起源似乎很小,若是往常可能都掀不起风浪。
这里得说一下,朝堂上的形势以及工作氛围。
因皇帝看的严,再加上杨氏皇族的威慑力一直都在,所以党派之争的确不严重,但是不严重不代表没有,再高压的环境,也抵挡不住权利之心。
内阁中/共有六位阁老,除了首辅田文正,次辅魏潜外,另有贤妃之父王天兆,与柱国将军杨凡一起被誉为宗室文武双璧的杨荣,善武事长于边防的杜白圭和依旧还任皇子老师团团长、儒学大家的管修。
这六人之中,首辅田文正是个老好人,也是皇帝应声虫,但为人清廉公正,善于调解内阁诸位学士和皇帝之间的关系。
次辅魏潜则是行事颇有魄力,内政处理能力杰出,曾在六部多部任职,对于实务同样精通,现在小型政务处理有一大半都是魏潜在过手,而重要事件中也有过半是他提出妥当的解决方案供内阁其他人和皇帝参考讨论。可以说,关于民生、国税、政绩考评等方面的内政处理,内阁之中无人能出其右。
王天兆曾经是典型的中立党,因其为官生涯中,前半段均是出京外放,辗转多地,所以对于地方事务非常熟悉,为人虽不乏圆滑,但依旧保持文人本心,处事认真又仔细,在同僚之中颇有名望。但自皇长子出世后,这位大学士就变成了彻底的保皇党,大多数时候,也都不再多发表意见,只听从皇帝办事。游鸿吟能理解王天治的做法,他不这么识相的话,怕是礼部尚书的现状就是他以后的下场。
杜白圭因善武事,处理的事物也多和军务沾边,内阁之中仅此人擅长军务,看似很有话语权,但实际上军务皇帝几乎都会亲自处理,并且自有其处理方式,杜白圭也就是个建议建议的功能。而姚广清这个兵部尚书也不是那么乖顺的,该怎么说,六部尚书大多都不会内阁顶着来,但若是内阁里的阁老和自己一比还差上一点,那听不听话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至少,杜白圭没有让姚广清这个老狐狸听话的资格。
大儒管修更多的重心在皇子教育上,他对庶务也不太精通,所以一般只会在文化、教育等有关事情上开口。
杨荣和柱国将军杨凡一样,乃杨氏宗亲,不过与皇帝杨简这一脉的关系,已经在三服开外了。杨氏皇族并无分封的制度,但一般会有爵位赐下,可这些世袭爵位一般都是降等继承的,一旦爵位没了,宗室也就是普通人家,除了每个月依旧可以领一份钱粮外,和普通百姓并无太大差别。同样的,杨氏皇族不限制宗亲的自由,愿意出京就出京,愿意科举就科举,愿意从军就从军,甚至有本事找皇帝帮忙开后门找个能胜任的官职工作也行。这种制度将强了皇帝的权利,减少了国家分裂的风险,同时关于宗室方面的开支也并不大,费用一直都属于煌国可承受范围之内。但是同样的,因为这种一步可登天,一步变平民的制度,导致了每次皇位的争夺都一场激烈,每次都会有一场腥风血雨。
其实皇子皇宫圈养和成年后在朝廷各部实习的培养制度的确遏制了皇子权利过大,增加了皇帝对众子的掌控力度,却又有一个盲点属于大家一直并未发现的,甚至连皇子自己都未发现。那就是皇子出入宫廷频繁所带来的皇宫防护漏洞。
皇帝都怕死,除了武力防护,无数的护卫日夜值班巡逻之外,所有进出后宫的人员和物品也都有详细检查登记造册,这种严密强力的制度大大减少了危害皇帝人生安全的外在因素。
可是皇子进出宫廷却并无检查手续,虽然无法带大宗物品,也无法带外人,某些关键的小东西却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游鸿吟刚开始挺奇怪的,建国百多年都未有皇子做点不平凡的事情,也是难得。
当然,游鸿吟从一开始就没有考虑过这种阴险手段,一是因为此种手段施展之后,没有根基的他能不能坐上皇位还是两说,二是就算是坐上皇位,这位置能不能坐得稳又是另外一回事,空中楼阁是建不起来的。
不过若是未来到了最后关头,为了缩短计划时间之类的原因,他可能会采取这种极端手段。当然,定然不是自己动手,这个计划,他可以帮其他皇子设计好么。
现在考虑这些也无用,将来定然是随机而动,临机应变。
而内阁这六位阁老的能力摆出来,基本上也就说明了他们的地位和在朝堂上的名望,这六个人组成的内阁一方面维护着皇帝的至高权利,一方面又与皇帝争夺着朝廷政务的处理权。他们与皇帝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合纵连横,从而一直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
现在,魏潜不满于只做次辅,更不想在朝堂之中做个皇帝的应声虫。他是读书人,有自己理想,有自己的政治抱负,不愿意以后史书上只记载:煌朝内阁次辅,一生勤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