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桓容-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事情明摆着,想借桓氏对抗郗愔,九锡就不能免!
他本以为建康不乏聪明人,就算是拖也该有个限度,不会太过分,以至于激怒桓氏。不料想,对方的确聪明,亦或是太过聪明,真打算踩线!
只有一道圣旨算怎么回事?
这是打算继续拖延,一直拖到桓大司马驾鹤西归不成?!
桓容磨着后槽牙,一股怒气油然而生。
北边不安定,建康又是这个态度,真当他没脾气,是个只会哈两声的狸花猫?
“劳秉之代笔。”桓容冷笑道,“切记,一定要道明我对天子感恩之意。”
“诺!”
之前的上表多数由荀宥和钟琳草拟,语气还算客气。换成贾秉,“客气”依旧,字里行间却透出威胁,足够让看到这份上表的人脊背发凉,冒出一身冷汗。
“事情宜早不宜迟。”
桓容十分清楚,这是建康在试探,试探他究竟有多少底气,会不会真的翻脸。归根结底,还是他年纪太轻,出仕时间太短,威慑力不足。纵然手掌两州,依旧让人下意识看轻。
换成郗方回,他们敢吗?!
“上表写成之后,直接送去建康。”桓容冷笑道,“我倒要看看,朝廷会是什么反应!”
翻脸?
他的确不会马上翻脸。
但是,挥刀砍上几下,放出几碗血完全不成问题!
“明公,海西县公已至盱眙。”贾秉草拟表书时,荀宥忽然提起司马奕,“宅邸安置在南城,明公可要见一面?”
“暂时不用。”桓容摇摇头。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事情总要一件一件的办。反正人在盱眙跑不了,先晾上几天,等到九锡之事了结再见也不迟。
事情议定,贾秉荀宥分头行事。
桓容得出些许空闲,取出绢布细看。
苍鹰吃完鲜肉,飞到木架上梳理羽毛,遇鹁鸽飞落,嫌弃的移开两步。
鹁鸽跟着移动,引来苍鹰更大不满,鸣叫一声,颈羽竖起。见没什么效果,惹不起躲得起,飞到矮榻前,哪怕在桌面上滑,也不愿同鹁鸽过于亲近。
听到声响,桓容抬起头,好笑的抚过苍鹰背羽,挥袖挡开鹁鸽。随后提笔写成一封短信,塞入竹管,绑到苍鹰腿上。
“来。”
取出羊皮搭在前臂,桓容站起身,托着苍鹰走到廊下。
天空正降冷雨,苍鹰却半点不在乎,轻轻蹭了桓容一下,振翅盘旋两周,穿过冰冷的雨幕,向北飞远。
桓容站在原地,目送苍鹰消失在雨后。
眼底的温和逐渐被冰冷取代,取下前臂的羊皮,手指一点点攥紧,两个字似从齿缝中挤出:“苻坚!”
昌黎
当日一战,秦璟身陷重围,身边的甲士尽数战死,秦雷等五六名部曲留到最后,各个身负重伤,几乎无力再战。
正危急时,躲在坞堡的边民忽然杀出,没有战马皮甲,仅靠锄头长刀,以命换命,试图杀开一条血路,救出陷入死地的秦璟。
城头号角吹响,秦玓双目充血,双拳在城头砸出血痕。
“出城!随我杀敌!”
“郎君!”
“休要多言,如大君问罪,我一力承担!”
留下一千五百甲士,秦玓率领八百骑兵冲杀而出。
不是他鲁莽行事,也不是被愤怒冲昏头脑,而是他十分清楚,秦璟身陷重围,边民不惜性命,他不能继续留在城内!
大局为重。
可坐视百姓被屠戮,又算什么大局?!
八百骑兵冲向来敌,一往无前,全部抱定必死的决心。
氐人的队形被冲乱,但也仅是暂时。
兵力对比过于悬殊,秦玓冲到秦璟身边时,八百骑兵仅剩三百。
“阿兄!”秦璟苦战半日,身上的铠甲、手中的长枪尽被鲜血染红。开口时声音沙哑,喉咙似被砂石磨过。
秦玓挑飞一个氐兵,同秦璟背靠背,甩掉枪头的血迹,道:“阿弟,此战非善,我不可能看你去死。秦氏儿郎理当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今日昌黎城下,我与你共死!”
秦璟未再出言,只是向秦玓颔首,战马被斩便下马步战。
部曲仆兵接连倒下,最后仅剩兄弟二人。
长久的鏖战,倒在两人脚下敌人超过百余,两人身上也添出数道伤口。为护秦璟,秦玓的臂甲被砍碎,左臂已经抬不起来。秦璟的肩甲断开,留下一道伤口,深可见骨。
仅凭一千多人,氐人和柔然部落被生生拦在城下。
只要秦璟和秦玓一息尚存,他们就休想再上前半步!
就在这时,地平线处又传来一阵马蹄声。
千余骑兵呼啸而来,身上的皮甲和手中的长刀均昭示鲜卑部族身份。
秦璟和秦玓的心不断下沉,仅能用最后的力气握紧长枪。
昌黎城已是危在旦夕。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出乎意料,鲜卑骑兵没有冲向昌黎城,而是调转刀口,直扑氐人和柔然联军。
看到眼前一幕,秦玓和秦璟同时愕然。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鹏振翅
鲜卑骑兵突然出现,氐人和柔然联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战事不利,死伤逐渐增大,几支柔然部众率先有了退意。
和建立统一政权的氐人不同,柔然虽有王庭,诸部依旧各自为政。多数时间,柔然王并不插手部落内的事务,就连调兵出征也是由部落首领商议后决定。
之前慕容评借兵,就有柔然部落不同意,压根不理会柔然王的命令。今次同氐人合作,也是几支部族绕开王庭,直接同长安使者商定,柔然王压根被蒙在孤立,诸部连派人通知一声都没有。
去岁雪灾,今岁天寒,草原上的日子很不好过。
牛羊大批死去,部落存活极其困难。加上西北的敕勒部开始东迁,和柔然诸部接连发生几场冲突,更是让情况雪上加霜。
起源于东胡、鲜卑和匈奴的部族尚能支撑,余下的杂胡部落陆续有老人孩童冻死饿死。
氐人这个时候上门,时机抓得正好,双方一拍即合,借熟悉地形的优势,截杀秦氏派出的斥候,甘冒朔风大雪进攻昌黎。
氐人出兵是为报三郡被抢之仇,顺带的,如果能占下昌黎,对西河就是不小的威胁,今后双方再战,便有了两面夹击的可能。
柔然部落纯粹为了劫掠。
他们对南下中原没有兴趣,只想抢到足够多的粮食布匹,供部落熬过严冬。
战斗最开始,借兵力优势,胜利天平不断向联军倾斜。
令人没想到的是,昌黎边民竟会不顾性命,拼死冲出坞堡,和贼寇绞杀到一起。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秦氏援兵未至,慕容鲜卑竟从东杀来!
究竟是慕容评还是慕容垂,一时之间无法确定。但是,有了这支骑兵搅局,联军再想轻松攻下昌黎,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就在柔然部落心生退意,氐人也开始举棋不定时,一支打着商人旗号的车队突然出现在战场上。
二十多辆大车一字排开,车身一侧的挡板升起,健仆躲在挡板后操控机关。
不等贼寇反应过来,箭矢如雨袭至。
这个时候,兵力的优势变成劣势。
凡是被笼罩在射程内的氐人和柔然人,完全来不及反应,眨眼即被射落马下。侥幸未死的也会被受惊的战马践踏成泥,在惨呼中咽下最后一口气。
呜——
城头号角响起,守城的将领当机立断,率甲士冲杀而出。
三方合围,柔然人最先溃逃,氐人独木难支,领兵的幢主下令撤退,舍弃被困住的百余人,掉头向西奔去。
秦璟和秦玓身负重伤,被贼寇重重包围,却始终没有倒下。氐人想以两人为质,都无法近身半步。绳索飞出,如数被长枪挑飞、佩剑斩断。
三番两次,始终未能得手。眼见鲜卑骑兵和城内甲士冲杀而至,氐人将领不得不放弃生擒两人的计划,调转马头,扬鞭逃窜。
“穷寇莫追!”
秦璟以长枪支地,铠甲被鲜血染红,不顾受伤的右肩,牢牢扶着伤势更重的秦玓。
甲士向两人身侧聚拢,刀口调转,防备来意不明的鲜卑骑兵。二十多辆大车依旧停在原地,和对峙双方都保持一定距离。
从上空俯瞰,三方各占一角,似一个不规则三角形,气氛依旧肃杀,不比战时轻松。
“阿弟,”秦玓靠在秦璟身上,拼着最后的气力,低声道,“需防备鲜卑攻城。”
“我知。”秦璟紧了紧撑在秦玓背后的手,抓牢对方的背甲,道,“阿兄可还能支撑?至少要等到回城。”
秦玓没说话,只是点点头,尽量站稳。
风雪渐小,商队领队最先出声:“仆等自南来,途径此地,遇贼寇劫掠,不忍边民受难,故而出手相助。”
这番话貌似不咸不淡,实则已表明立场,他们站在秦氏一边,鲜卑骑兵如要趁火打劫,肯定要尝一尝箭雨的滋味。
虽然没打出旗帜,但在此时北上昌黎,且有这般力量,除了幽州商队不做他想。
秦璟向出言的商队首领致谢。
距离有些远,看不清五官相貌,声音却有几分熟悉,显然不是第一次北上。
两方达成默契,鲜卑骑兵的处境变得微妙。
好在后者并不打算进攻昌黎,更不想同秦氏交恶。事实上,他们是来投奔秦氏,正愁没有投名状,氐人和柔然部落就联手搭桥,给了他们机会。
担心秦璟误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领军的幢主打马上前,不用部下跟随,行出大概百余步,扬声道:“秦将军莫要误会,我等并无他意,实诚心前来投效,还请将军收留!”
投效?
秦璟神情一肃,秦玓亦是眉心紧拧。
没得到回应,鲜卑幢主不以为意,继续自顾自的说道:“某名染虎,乃前燕国太傅,庸王评麾下。”
“庸王北归祖地,某一路跟随。”
“去岁庸王同吴王交战,某奉命守卫大营,提防他部偷袭。”
说到这里,染虎攥紧缰绳,脸颊抖动,显然是想起深恶痛绝之事。
“不想,柔然部未有动作,投奔庸王的渔阳王却是十足小人!不顾庸王收留之情,暗中勾连慕容垂,火烧辎重,并劫持庸王家眷!”
染虎越说越气,如果慕容涉在场,必定会生啖其肉。
“某等得到消息,立即赶往救援,结果,结果,”染虎双眼泛红,恨声道,“庸王已然兵败,被吴王斩于阵前!家眷尽被屠戮,三岁的小郎君也被弓弦绞死!”
染虎的声音在朔风中回响,仿佛一阵阵孤狼的哀鸣。
“某等来不及救出庸王,唯有立誓为庸王报仇!留在库莫奚必定被吴王追杀,故南下昌黎,愿投效将军,只求给某等一个容身之地!”
“某等愿为马前卒,为将军冲锋陷阵,万死不退!只求他日能手刃慕容垂慕容涉,为庸王殿下报仇雪恨!”
话音落下,染虎翻身下马,不顾雪冷,跪地稽首,久久不起。
秦璟召来两名甲士,命其扶住秦玓,单手抓起扎在地面的长枪,排开众人,不顾伤重,一步一步走到染虎面前。
相距两步,秦璟停住。
“邺城乃秦氏攻下,你不恨我?”
染虎摇头。
“成王败寇。”
“慕容评败于慕容垂,岂非如此?”秦璟俯视染虎,不放过他的任何表情。
“某忠于庸王。”染虎抬起头,双目直视秦璟,没有任何隐瞒,“庸王早有北归之意,是国主不听!即如此,落得什么下场都是自食其果!何况,某前曾听闻渔阳王暗语与谋士,国主未亡于城破,而是投靠氐人,藏于长安。”
比起秦氏攻破邺城,染虎更不耻于慕容暐此举。
秦璟皱眉。
攻下邺城之后,压根没发现慕容暐的踪迹,其后也没有任何消息,他是如何跑去长安?甚者,为何探子未送出一点消息?
“此事仅是传言,真假无法确定。”染虎继续道,“某等真心实意投靠,请将军收留!”
秦璟看了染虎许久,在对方忐忑不定时,忽将枪头搭在染虎肩上。
染虎立即会意,直接握住锋利的枪尖,任由掌心被划破,将流出的鲜血擦在脸上,画上额间。
“某向天神立誓,诚心投效,为将军手中利剑,身前盾牌!”
秦璟收回长枪,同时蘸血划过脸颊,沉声道:“我接受你的誓言,他日兵下慕容垂,必将他和慕容涉交你斩首!”
“谢将军!”
染虎伏跪在地,再行大礼。他身后的千名鲜卑骑兵同时翻身下马,以长刀划破掌心,将鲜血涂在脸上。
从今日起,他们将奉秦璟为主,如染虎所立的誓言,做他手中利剑,为他身前盾牌。
鲜卑是草原民族,天性勇悍,崇拜强者。纵然南下多年,天性仍不会改变。
唯有强者才能让他们臣服。
故而,他们是对秦璟立誓,奉他为主,而非整个秦氏。誓言在前,只要秦璟下令,他们会向任何人挥刀,绝不会有片刻犹豫。
因鲜卑骑兵的出现,幽州商队就变得不起眼。此后行商口口相传,提及昌黎之战,多会提到千余慕容鲜卑,少有人说到这支古怪的车队。
昌黎城之战的消息传出,秦策立即做出一番布置,派遣身边大将赶往昌黎,接替秦玓和秦璟的守城之责,严令二人闭门养伤,伤不养好不许踏出房门一步。
此后,又对平阳、河东的兵力布置做出改动,平阳增兵五百,河东增兵八百,秦玖被调回武乡,暂不掌兵,秦佣蚴兀孬s改镇平阳,秦玦代守彭城。
秦玒移守荆州,在秦蚴睾佣诩洌嫠碇菽谑挛瘛
作出这一番安排,秦策大举调兵,从西河攻入秦境,半月之内连下三城,压根不给氐人喘息的机会。
城内守军被杀得一干二净,援军也被伏兵袭杀,沿途铸起六座京观,明摆着告诉苻坚;老子年不过了,就是要玩命报复你!改天必要到长安造一座京观!
几战打下来,边境的氐人被打得没了脾气,连连向长安发出急报。除了军情之外,字里行间都是埋怨,可谓是怨气冲天。
究竟是谁出的馊主意?
联合柔然突袭昌黎,胜也就罢了,结果非但没胜,反倒败得彻底。半点好处没占到,反而惹来秦氏的疯狂报复!
出主意的躲在长安什么事都没有,自己留在边境挨刀挨枪!
这事绝不能就这么算了!
秦策摆出架势,誓要与氐人决战。以秦氏仆兵奔袭的方向,近乎要一路打到长安。
苻坚终于意识到情况不妙,匆忙从各处调兵,希望能挡住这股进兵的势头,消磨掉对方的锐气,让战争进入拉锯,好歹胜回两场。
不料想,秦氏在东边发起进攻,柔然部落又玩起背后捅刀的把戏。
提盟约?
不好意思,和你定盟的是杂胡,属于边缘部落,咱们祖上是匈奴,和他们不是“一家”。所以,盟约直接丢一边,该抢的继续抢,该杀的继续杀,氐秦北边烧起一场接一场战火,始终没有熄灭的迹象。
鲜卑王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压根不打算管。遇上机会还要添几根柴,让火烧得更旺一些。
显然,氐人的举动触动了王庭“脆弱”的神经。内部不听调遣,还可以当做自家的事处理。氐人横叉一脚算怎么回事?
早听说苻坚有一统北方之志,怎么着,燕国的地盘被秦氏占去,转头开始拉拢杂胡部落,打草原的主意?
谁都不是傻子,别以为柔然部落松散,各部首领不听调遣,王庭就是任意揉捏的软柿子!
接到柔然王庭的“国书”,苻坚气得当场吐血。
这都哪跟哪?!
他脑子被驴踢了,放着大好中原不要,跑去争那片荒凉之地!
好说歹说,甚至许诺出不少钱粮,总算安抚下柔然,使北边稍微安稳。等苻坚打起精神,准备同秦氏好生较量一番,不想西边又起火了。
灭掉张凉之后,派去镇守姑臧的氐将突然扯旗造反!
接到消息的当时,苻坚整个人都懵了。看着急送长安的飞报,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没理由,完全没理由啊!
他对什翼犍不薄,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要官给官,这XX吃得满嘴流油,感谢不说一声,回身就给他一刀?
苍天无眼!
甭管苻坚如何悲愤,到底吐出几口血,姑臧反叛已成定局。
什翼犍自立为代王,斩杀忠于苻坚的官员和将领,更趁苻坚不备打下广武郡,占据半个河州。
东有秦氏西有叛兵,各部将领又是抱怨连连,苻坚焦头烂额。实在没办法,王猛拖着病体请见,和苻坚进行一番长谈,不顾医者之言,熬油费火查看军情,为苻坚出谋划策。
经过一番调兵遣将,甚至是拆东墙补西墙,金银大把花费,粮草大批送出,总算使得边境安稳下来。
此时铺开舆图,苻坚差点哭出声音。
原本还算不小的地盘,近乎缩水三分之一!
东边被蚕食的郡县超过两个巴掌,西边的叛兵牢牢盘踞张凉之地,更时刻觊觎河州,说不准哪天就会再砍几刀。
王猛知道苻坚的心酸,却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好言劝说,为今之计不是派兵报复秦氏,更不是收回前凉之地,而是想方设法安定国内。
须知胡人政权都有天生短板,组成的成分太杂,不如东晋王朝有向心力。一旦有火星烧起,很可能牵连一片,使得人心不稳,长安大乱。
按照桓容的话来讲,多米诺骨牌推倒,究竟何时停下,完全是个未知数。
细思王猛之言,苻坚不由得悚然。
一改平日作风,不再行“邀名”之事,而是使出雷霆手段,连杀数名有异心的朝臣,同时将早先投靠的渤海王慕容亮推到台前,借他收复境内的鲜卑部落,使得杂胡不敢轻举妄动,以免落得族灭人亡的下场。
经过这番忙碌,长安总算安定下来。
此时已是宁康元年,距昌黎之战足足过去了三个月。
接到北地的消息,桓容心情大好。
“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全都不是问题。”
什翼犍为何会背叛,又是出于什么理由背叛,苻坚想不明白,桓容却是一清二楚。
归根到底,不过是财帛动人心,加上谋士鼓动巧舌,促其野心膨胀,不甘继续为人驱使,干脆打起反旗,据地自立。
中原战乱百年,英雄辈出,投机取巧者也是粉墨登场。
桓容做的并不多,甚至没用幽州商队出面,只是借几名西域胡商,十几箱黄金,就在苻坚的后院烧起一场大火。
“所谓乱世,当有乱世之法。”
收起绢布,桓容夹起一条鲜肉,送到苍鹰嘴边。
“未知秦兄伤势恢复如何,或许该送几箱药材。”
嘴上说着,手上未停,一条又一条鲜肉送出,见苍鹰吃得畅快,蓬松胸羽,桓使君笑弯双眼。
就在这时,阿黍匆匆来报,南康公主请桓容去东院。
“可知何事?”
桓容放下竹筷,拿起布巾擦了擦手。
“姑孰传来消息,郎主已去。”阿黍低着头,声音没有任何起伏,表情也未见哀伤。
“是吗?”
桓容叹息一声。
事实上,早在去年十二月,桓大司马便已病逝。只是秘不发丧,直到桓氏私兵调至豫州,由桓容完全掌握,朝廷授下九锡,整个过程走完,确保没有出现任何差错,方才传出哀讯。
料到有今日,桓容仍不免感觉复杂。
桓大司马故去,桓冲将代他镇守姑孰,掌握西府军。桓豁镇守荆州,遥领扬州牧,桓氏一族并未四分五裂,反而比先时更加“抱团”,不肯被外人所趁。
思及种种,桓容禁不住叹息一声。
桓大司马英雄一世,即使未偿夙愿,没有登上九五,终得九锡,也算是一种安慰。
既然亡者已逝,往日恩怨都将随风而去。留下的人仍要前行,在乱世中走出一条不同的路。无论能不能走到尽头,至少努力过,终归不会后悔,更不会留下遗憾。
“走吧。”
抚过苍鹰背羽,桓容信步穿过廊下。
脊背挺直,目光坚毅,袖摆随风振动,仿佛大鹏振翅,即将乘风而起。
第一百八十五章 说服
时逢元月,盱眙少见晴日。难得几天未落雨雪,却是冷风阵阵,更觉得阴寒。
穿过廊下时,冷风迎面席卷,似能穿透骨髓。桓容加快脚步,行到东院门前,恰好见虎女和熊女手持金丝绞成的粗绳,引两头猛虎入笼。
两虎尚未成年,个头已经不小。纵然被驯养,每日仍要关入笼中,以免伤人。
“郎君。”
笼门关好,两头猛虎开始享用鲜肉。虎女和熊女福身行礼,侧身让到一边。
一月前,高岵率族人抵达盱眙城,凭桓容留下的木牌,入南城大营。
见识过州兵的铁律、私兵的勇猛以及桓氏仆兵的血性,高岵严令族人,操练必尽全力,日后有机会临战更要冲锋在前。
“我等初来乍到,未立一功,依仗的不过是先祖留下的练兵之法。如想在桓使君麾下站稳脚跟,光会练兵列阵无用,必要有实在的功绩!”
许超、魏起和马良等均是由伍长晋身,立功之后方才升为什长,如今仅两人升为队主。高岵等人未立寸功,刚来自成一队,并调拨近百州兵操练,自然让未见过战阵的将兵不服。
幽州尚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