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桓容-第1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使君,当真没有他路可走?”
唐公洛叹息一声,摇了摇头。
他为尽快结束兵祸,率军投向秦氏,一心一意辅佐秦策登基,助他震慑豪强。
随后主动退让,镇守青州。
期间的种种风险和利益纠葛,他不是不明白。结下太多的仇家,他也十分清楚。
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鞠躬尽瘁,甚至一退再退,换来的却是全族被灭、祠堂被毁的下场。
挑起战火非他所愿。
然而……
想到这里,唐公洛再度叹息,对着参军摇了摇头,沉声道:“我意已决。除非保住青州百姓,否则绝不南行。”
“使君!”
“我造的杀孽已经够多了。”
参军还想再劝,唐公洛已闭上双眼,不再多言。
与此同时,一只苍鹰自北飞来,寻至船队停靠的码头,盘旋两周,发现桓容所在的海船,发出高亢的鸣叫,很快俯冲而下。
码头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一派热闹景象。
临时搭建的坊市,不亚于州城内的大市。每座木屋和帐篷前都是人头攒动,接踵摩肩,挥汗如雨。
靠近中心的两座木屋更是人挤人,踩脚不算稀奇,甚至连转身的余地都没有。
临近柜台处,几名商人大声吵嚷,官话和方言夹杂,汉话和胡语交织。神奇的的是,彼此都能听懂,沟通全无障碍。
只是各个脸红脖子粗,显然这场沟通不太友好。
掌柜坐在柜台后,笑眯双眼,半点没有阻止的意思。直到有人吵嚷不过,挥舞起拳头,才向伙计使了个眼色,后者立刻挤上前,费些力气把人拉开。
之所以会引起这样的场面,全因掌柜手里五颗鸽卵大的合浦珠。
合浦珠本就难得,鸽卵大更是稀奇。
最重要的是,这五颗珍珠是金色!
确定掌柜不是开玩笑,亲眼见过实物,西域商和胡商近乎疯狂。不是有伙计阻拦,打破头都有可能。
不用掌柜开口,价格一升再升。最后的成交价,桓容听了都是一阵咋舌。
“早知道多吃几碗饭了。”
上禀的宦者有些懵。
他很不明白,合浦珠的价格高和天子的饭量有什么关系?
“算了,反正赚钱只是顺带。”
桓容收起绢布,抚过苍鹰背羽。后者正吃鲜肉,被打搅很是不满,颈羽炸起,状似发怒,终究是虚张声势,没有真的发起攻击。
桓容看得有趣,再次上手。
宦者惊出一头冷汗,随时准备“舅家”。
“阿兄在哪里?”
“回陛下,四殿下带人下船,正在坊市。”
“哦。”
桓容点点头,很有几分郁闷。
自抵达青州,他始终留在船上,一次都没能“脚踏实地”。
不只是桓祎,贾秉和郗超都一致认为,人生地不熟,恐不能万全,陛下还是留在船上为好。
桓容据理力争,终究没能争过几人。最后只能留在船上,看着随行之人轮班下船,组队去码头上浪,自己看得见去不了,望梅止渴,越望越渴。
他知晓深浅,明白贾秉等关心他的安危。
身为一国天子,随船北上本就任性。如果以身犯险,惹出不必要的麻烦,甚至使得计划中断,未免得不偿失。
故而,桓容再是郁闷,也只能老实的留在船上。
看着岸上热热闹闹,人声鼎沸,听着宦者一项项回报,算着今日又有多少进项,国库又能添出几箱金银,倒也不算无聊。
苍鹰带来的消息,无异是又一剂强心剂。
知晓秦璟的计划,桓容深深呼出一口气,恍如放下心头大石。
秦璟那里搞定,长安不是问题。依照贾秉和郗超的计划,只要唐公洛点头,救人不在话下。
现如今,就等着这位造反首领拿主意。
赵谊一行来得很快,表明身份之后,被秘密带到船上。
因彼此早有联系,证实身份真假并不难。加上有私印和唐公洛的书信为凭,桓容决定亲自见他一面。
上船之后,赵谊做过多种设想,奈何千想万想就是没想到,桓汉天子会在船上!
看着一身长袍,做士族郎君打扮的桓容,赵谊僵在当场,瞪着眼睛半天没说话。不是他反应慢,实在是冲击来得太强,任谁都要消化一会。
桓祎眉头拧紧,盯着赵谊的眼神很是不善。
桓容笑了笑,没在意赵谊的无礼,展开唐公洛的书信,从头至尾看过一遍,眉毛越挑越高,惊讶不少,更多则是敬佩。
“陛下?”见桓容神情奇怪,贾秉出声询问,“可是计划有变?”
“或许。”桓容递出书信,示意贾秉和郗超自己看。
两人看过后,表情和桓容如出一辙。
“唐公洛的确英雄。”
桓容沉吟片刻,看向从震惊中回神的赵谊,道:“唐公高义,朕甚是钦佩。如信中所言,欲救青州百姓,未必需唐公舍命。”
赵谊精神一振,拱手道:“请陛下赐教。”
“我闻北地连年大灾,国库不丰,可是实情?”
“确是。”
“如此,事情好办。”桓容勾了下嘴角,看向停在架上的苍鹰,很快有了计较。
赵谊被带到舱房安歇,仍有些云里雾里,不明白桓汉天子打的是什么哑谜。
然而,桓汉天子说明日会写成书信,叫他带给唐使君,看过就会明白。观其神情,显然不是虚言,而是已有定计。
坐在舱房里,回忆方才种种,赵谊不禁失笑。
“天生贵极,难怪,难怪啊。”
赵谊走后,桓容咳嗽一声,向贾秉和郗超道出刚刚做出的决定。
“陛下要以粮食换人?”贾秉诧异。
“对。”桓容颔首,“长安缺粮缺钱,朕正好不缺。”
单以本次进项,已是绰绰有余。
郗超和贾秉互看一眼,似在沉默中交换意见。
半晌后,两人做出决定,郗超开口道:“陛下,此议确实不错,然有可完善处。”
言下之意,换人不错,最好能在明面上进行。
如果计划顺利,完全可以光明正大带唐公洛离开,顺便刷一刷民望,给秦策再添一回堵。
“陛下,此计要成,需得秦四殿下配合。”
桓容眨眨眼,秉之怎会晓得朕同秦兄联络?
贾秉微微一笑,陛下,这不是秘密。
桓容看向郗超,景兴也知道?
郗超淡定颔首,陛下,这事真算不上秘密。
桓容;“……”
就在桓容良久无语时,一支三百人的队伍抵达长广郡。
虽做商队打扮,且刻意收敛煞气,但精锐之气做不得假,有见识的仍能一眼看出,这些人来历不凡,九成以上曾征战沙场、金戈铁马,手中握有不少人命。
为首之人玄衣黑马,不是旁人,正是自并州秘密前来的秦璟。
第二百八十八章 见面
自船队停靠长广郡,接连有商队从各处赶来。
商队有大有小; 大者超过百人; 小者亦有十数人。结伴的行商同样不少; 聚集到一起,数量相当可观。
随着船队的消息不断传出; 赶来的商队也越来越大。其中不乏北地豪商,队伍的规模竟达四百余人,健仆护卫各个精悍; 连驱马的车夫都是一身腱子肉; 言是私军亦不为过。
秦璟一行三百人; 乍看十分醒目,混在这些商队中; 反而变得不那么惹眼。
“殿下; 可要先往船队送信?”张廉开口道。
“可。”秦璟颔首; “另遣人入坊市; 留心市货商铺。”
“诺!”
抵达码头之后,为不引人注意; 三百人很快分散开; 轮换在坊市内行走。
商铺一间挨着一间; 每座帐篷和木屋前都是人头攒动; 热闹无比; 掌柜和伙计说话时要扯开嗓子,否则压根听不见。
看到这样的场面,就知船队是有备而来; 带来的好东西绝对不少。
发现坊市中竟然还有粮铺,门前排起长队,九成以上是青州和并州的商人,以及长广当地百姓,秦璟心中有了计较,想起桓容信中所说,神情渐渐变得凝重。
“殿下?”张廉察觉不对,开口询问,“可是发现有异?”
“伯考以为此地如何?”
张廉愣了一下,顺着秦璟的目光看去,心头骤然一紧。
“仆以为,其有备而来,前番所言并非虚话。然而,为保万一,需加以提防。”
桓容写给秦璟的书信,张廉没有亲眼看到,对信中内容却知晓一二。
对于唐公洛,张廉的感觉十分复杂。
此人善战,绝非浪得虚名。
在氐秦为将时,双方几度交锋,此人极善于排兵布阵,可谓是一员难得的将才。秦氏坞堡势起,唐公洛率部曲将士来投,在秦策称帝建制、慑服豪强等事上,立下过汗马功劳。
谁能想到,功当开府仪同三司、升官拜爵,到头来却不得不退居青州。退让之后犹不能保全,族人尽数被屠,唐氏祠堂先被推倒又被火焚。
换成任何人,遭遇此等不公,都会怒发冲冠,愤而杀人。
匹夫一怒血溅三尺,何况是征战沙场多年的将领。
唐公洛起兵造反,未必真有称王的野心,不过是被逼到份上,实在退无可退。
“殿下,叔峻带兵暂驻平原,为免长安疑心,早晚要拔营东进。如要放走唐公洛,需得周密安排,确保不出任何疏漏。如若不然,非但事不能成,殿下也会被牵累。”
张廉对唐公洛的遭遇十分同情。但是,一旦牵涉到秦璟,这种同情就变得微不足道。如果发现事情不对,拼着被秦璟责罚,他也要阻止此事。
“我知。”秦璟颔首,道,“待送信人归来,知晓桓汉天子之意,方可再做定论。”
张廉点点头,将劝说之言咽了回去。
归根到底,他是以为秦璟的安危为先。
殿下和桓汉天子有旧,算是交情匪浅,同率领船队的桓祎却是平平,甚至没说过几次话。万一对方生出歹意,借机设下圈套,提前防备总好过事到临头手忙脚乱。
张廉的担心不无道理。
只是他没想到,秦璟执意前往长广郡,为的不仅仅是唐公洛和青州民心,还有随船北上的桓容!
桓汉天子出现在青州,事情非同小可。
看过苍鹰带回的书信,秦璟半晌无语。最终将信收好,身边的人都没透出半句。
故而,张廉和夏侯岩等人知晓桓祎带领船队北上,准备迎唐公洛往建康,压根不知道船上有一尊大佛,大佛身边还跟着两个爱好放火的凶徒。
日正当空,气温升高,坊市内人挤人,接踵摩肩,声音嘈杂,不少人的脸上都冒出一层油汗。
送信的骑兵归来,带回桓容亲笔。
秦璟看过之后,当即召众人退出坊市,前往停靠在码头的三桅大船。
距离尚远,已知船型惊人。离得近了,看到包裹在船体上的铜皮,仰望高高立起的桅杆,众人心生震撼,无不倒吸一口凉气。
“这样的船,究竟是如何建造……”
如今的水战多在河上,交战多用楼船。即便是最大的楼船,也无法和眼前这艘庞然大物相比。
秦璟翻身下马,见到迎面走来的桓祎和贾秉,目光微闪。
张廉等紧随其后,立定在码头上,目及对面的黑脸汉子,看到对方一身短袍,发束葛巾,根本不像南地的士族郎君,活似一个常年行在海上的悍匪。即便猜出他的身份,也不免有几分怀疑。
黑成这样,真是那位“女郎阻路,车驾寸步难行”之人的兄弟?
双方见面,彼此问候寒暄,还算是客气。
三百人的队伍,多数留在码头上,仅张廉等十余人随秦璟登船。
这并非桓祎要求,而是秦璟主动提出。
“玄愔请!”
长安建康,一北一南。
秦璟和桓祎身份相当,干脆以字相称,倒有几分热络。
桓祎常年行在海上,憨直的性子始终不改。三言两语间,与秦璟颇为投契,认为秦四郎此人不错。
如果袁峰在场,必定眉头紧拧,郑重告知桓祎:阿兄被骗了,秦玄愔老谋深算,腹黑如墨,必定是有所图谋!
可惜袁峰不在,正跟着学院里先生游学在外,研究治水之法。
所以,秦璟刻意收敛冷意,桓祎敞开心胸相交,彼此交谈甚是热络。待登上船板,桓祎已经拍着胸口表示,事情谈定后,他有数坛美酒,请秦璟一同畅饮。
“佳酿难得,多谢季道。”
桓祎笑着摆手,显然心情很好。
张廉知道不该,可看着秦璟的背影,还是心生猜疑。
他怎么觉得,今天的殿下不太对劲,心情似乎太好了点?做个不太恰当的比喻,这样的表现,活脱脱几年南征北战,终于有机会开荤的军汉。
想到这里,张廉下意识打个激灵,拼命告诉自己,错觉,一定是错觉!
将人带到船上,桓祎功成身退。
甲士入船舱通禀,不消片刻,船舱里走出几个人来。
为首者弱冠之年,长袍玉带,眉目如画,通身的贵气。见到秦璟,抢上前两步,未语人先笑,口中道:“之前一别,秦兄一向可好?”
秦璟作势行礼,被桓容扶住双臂,没有真的拜下去。
听到对方此言,同样笑道:“劳陛下挂心,璟甚好。”
桓容称“秦兄”,是为接下来的谈判做铺垫。
秦璟称“陛下”,同样有背后的考量。
刚见面,寒暄没有两句,直接打上机锋。两人不怕事情不成,反而一句接着一句,明显是乐在其中。
郗超和贾秉不置一词,站在桓容几步外,眼观鼻鼻观心,一心一意充当背景。
聪明人该知道什么时候开口,什么时候装聋作哑。
张廉愣在当场。
不是碍于场合,他很想揉揉双眼。
桓汉天子怎么会在船上?
看殿下的样子,一点都不见吃惊,分明是早已经知道。
难怪成竹在胸,原来是这个缘故!
想到这里,张廉解除石化状态,脑子开始飞速转动,思量接下来该怎样争取,才能为秦璟争取到最大的利益。
相似的人之间,总有无形的纽带牵连。
张廉刚刚作出决定,几乎是一抬眼,就与贾秉和郗超的视线对上。
三人彼此打量,都是面上带笑,十分的客气。
至于心中如何想,是不是正准备着一场“恶战”,唯有天知地知自己知。
“将军,计划是否当变?”一名随行的参军上前,低声道,“桓汉天子在此,唐公洛……”
张廉摇了摇头,止住参军的话。
“殿下没有明示,见机行事就是。”
“诺!”
桓容同秦璟把臂,很是亲热的走进船舱。
待宾主落座,宦者送上茶汤,又寒暄几句,桓容命人请来赵谊。
三方面对面,当面说个清楚,也好让唐公洛放心,方便接下来的行动。
赵谊被请到船舱,起初以为是桓容书信写好,交他带回唐公处。不承想,刚刚走进门,就见秦璟坐在船舱里。
他知道秦璟与唐公洛有书信往来,并有雁门太守之言,证实秦璟确有意放过唐公洛一条性命。
可无论如何想不到,秦璟会出现在桓汉天子的船上。
他出发前往长广时,平叛的大军尚在青州边界。这才多少时间,大军主帅竟出现在长广!即便是快马加鞭,日夜不歇,也不该这么快。
唯一的解释就是,秦璟和桓汉早有联络,甚至在建康给唐公书信之前!
想到这里,赵谊顿觉有冷水当头泼下。
心知此事于己无碍,反而有不小的好处。但是,想到素日来的印象,联系到长安和草原近年来的变化,赵谊下意识觉得,世人对琅琊王的了解还是太浅,对南边这位年轻的天子,同样缺少认识。
观察赵谊的表情,就能推断出他在想些什么。
桓容秦璟皆不以为意,更无心解释。等他行礼落座,开门见山,直入正题。
“交于唐公的书信已经写好。”
桓容命宦者捧上一只木盒,盒中装有两卷竹简。
经过考量,桓容舍弃绢布和竹纸,选择将书信写在竹简上,主要是为表明郑重,让唐公洛相信,他不惜亲自南下,就为迎后者前往建康,可谓诚意十足。
赵谊捧过木盒,没有打开,而是郑重的以绢布包裹,放在身前。
“陛下之意,仆一定带到。”
见他如此行事,桓容微笑点头。视线转向秦璟,显然在等他开口。
“璟素来佩服唐公高义。”秦璟肃然神情,沉声道,“罪在他人,唐公起兵固然于法不容,于情实有可原。”
两句话定下基调,有桓汉天子为证,自然不可能反悔。
赵谊听罢,立即起身端正衣冠,双手交叠,平举在前,深深下拜。
“仆代使君谢殿下!”
桓容挑眉,心下十分明白,赵谊此举是在表示,唐公洛起兵反长安——准确来说是反秦策,而不是秦璟。
果然,能在当世立足,不说有经天纬地之才,也绝对是个聪明人。
事情的基调定下,接下来就是计划如何实行,双方联手,彼此又能得到多少好处。
细节处无需桓容和秦璟出面,自有贾秉郗超和张廉等人“友好”协商,共同洽谈。
谈到关键处,牵涉到最大的利益,彼此都不会让步,友好的气氛消失一空,满室冰霜雪雨,唇枪舌剑。
桓容不开口,淡定的饮着茶汤。
秦璟同样没出声,放下漆盏,夹起一块新鲜的蜜瓜。
蜜瓜沾唇,殷红愈发醒目。顺着食道滑下,喉结上下滚动,半隐在领中,莫名带着一股禁欲的气息。
咕咚。
桓容咽了一口口水,耳根隐隐发热。
秦璟似有觉察,转头看过来,挑起眉尾,眼底染上笑意。不等桓容回过味道,又端起漆盏,缓缓饮下一口。
轰的一声,桓容眼前发白。
故意的,这人一定是故意的!
刹那之间,船舱里似有无形的墙壁阻隔,形成泾渭分明的两个世界。
一侧唇枪舌剑,撸胳膊挽袖子,就差扯开领口,一跃而起以力服人;另一侧同样气氛“火热”,一样有撸胳膊挽袖子甚至扯衣领的冲动,究其原因,却与前者截然不同。
一场谈判下来,双方都没占到便宜,却无精疲力竭之感,反而棋逢对手,斗志昂扬,决定今夜好生准备,以期明日再战。
桓容饮下两盏茶汤,仍浇不灭心头热火。
看向气定神闲,笑容始终不变的秦某人,双眼微微眯起,忽然笑了。
撩是吧?
在他的船上,谁怕谁?!
“朕同玄愔长久未见,甚是想念。今夜可能一叙?朕欲同玄愔秉烛夜谈,抵足而眠。”
桓容说得光明正大,正直无比。
满舱室的人,除了秦璟之外,都没听出这话有哪里不对。反而点头赞许,以为桓容此举是为缓和气氛,以免因谈判伤了彼此间的“和气”。
身为一国天子,能有这份心胸,委实是难得。
误会就此形成,至于真相,还是继续掩埋,不揭穿为好。
第二百八十九章 上天相助
是夜,船上设宴; 无乐声歌舞; 美酒佳肴却是样样不缺。
桓祎信守承诺; 取出私藏的佳酿,同秦璟一人一坛; 开怀畅饮。
桓容饮过三觞即不再饮,全心全意同席上珍馐奋战。
厨夫烹制的海鱼极其鲜美,入口鲜甜; 眨眼就是一条下肚。搭配清香的稻饭; 桓容几乎停不下筷子。
在座众人都是见怪不怪; 依旧该饮酒的饮酒,该打机锋的打机锋。只是在桓容吃下满满五碗稻饭; 三大条海鱼之后; 见他放下筷子; 不由得面露惊诧。
仅是五碗?
官家的饭量似减了许多。
桓容不知众人所想; 如果知道,定然会满头黑线。
敢情吃多了不足为奇; 吃少了才让人惊异。
不过; 碗都是成年男子拳头大; 海鱼足有半臂长; 这样的饭量也叫少吗?
纵观古今历朝历代; 这样的天子只有一个,这样的大臣绝无仅有,这样的现象大概也仅此一例。
宴后; 张廉和秦璟留在船上,同时派人下船送信,告知留在码头上的骑兵,事情一切顺利,无需担忧。
商船足够大,舱室十分宽敞,且布置得格外舒适。
按理来说,众人旅途疲惫,本该沾枕即眠。
然而,无论秦璟还是随他上船诸人,注定要经历一个不眠之夜。
后者是为明日谈判绞尽脑汁,翻来覆去无法入睡,干脆起身,寻上隔壁的同僚。反正睡不着,不如开夜工,共同商定计策。
前者不为谈判,而是为赴桓容之约。
甲板上和船舱前皆有甲士巡逻。
见秦璟迎面走来,甲士抱拳行礼。因早得命令,并未加以阻拦,而是侧身让至一边。
秦璟没有停留,很快走到桓容的舱室前,站定后举臂,轻轻敲了三下。
让他奇怪的是,门前没有宦者,门内也无人应声。正诧异时,舱门突然由内开启,桓容站在门后,笑眯眯的看着他。
“玄愔果然准时。”
秦璟挑眉,正要开口,突然被一把拽住领口,直接拉进房内。
甲士刚巧走远,宦者早被桓容打发,都无缘见到这一幕。
房门合拢,舱室里静悄悄,唯有灯火跳跃闪耀。偶尔焰心爆裂,发出噼啪脆响,堪堪打破满室寂静。
秦璟觉得有趣,并不挣扎,顺着桓容的力道行动。
脊背靠在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