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在古代搞义务教育-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觳嚼肟耸榉俊
夜凉如水,京城外的一条小道上,一驾朴素的马车朝南奔去。
第119章 119
上一次来宁安传旨的太监没能平安回去; 这次来的是个看起来不过十一二岁的小太监; 估计是被人推出来送死的。
宣读圣旨时; 小太监甚至不敢要求戚博翰跪下; 战战兢兢地念完圣旨之后; 已经面色灰败,仿佛自己下一秒就要被杀了一般。
陶笉然没注意到小太监的奇怪反应; 直接被气笑了。什么进京祈福,分明就是要软禁藩王了!
瑞朝的藩王,加上戚博翰,总共有五个。其他四个都是靠着祖辈不断立功,才勉强保留住封地的。然而这两代却没有什么有出息的人出现; 下一代恐怕封地就要被收回了。
戚靖琪这道圣旨,针对的分明就是戚博翰一人!
如果戚博翰不去; 那就是抗旨不尊,随时可以被盖上谋反的戳。如果去了; 那恐怕就是进了龙潭虎穴。
“不如我们把圣旨撕了,当做没收到吧。”陶笉然当着传旨太监的面; 一脸平常道; 吓得小太监浑身又是一个哆嗦。这撕完圣旨,下一个就撕他了啊!
陶笉然倒没小太监想的这么复杂; 上次戚博翰都敢抗旨不娶赵家女了; 这次不去也没什么吧。
戚博翰一看就知道陶笉然在想什么,只微微摇头:“上次他主要的目的是冷月,只要目的达成了; 他就不会拿圣旨的事情做文章。但这次……”
“艹!大不了直接反了!”陶笉然绝对不同意戚博翰亲自涉险!
小太监闻言,直接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陶笉然被他吓了一跳,这才注意到还有外人在场。戚博翰倒是无所谓,反正他现在是司马昭之心。但跟直接戳破窗户纸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他得好好谋划一番才行。
陶笉然看戚博翰的表情,心中升起了一股不祥的预感,连忙拽住戚博翰的手臂,声色厉茬道:“你不会真的想去京城吧?!那我跟宝贝这么办?我不许你去!”
“别担心。”戚博翰没有把话说死,如果去京城的利益足够大的话,他不介意涉险。
然而陶笉然并不买账,一把甩看戚博翰:“你要敢去京城,那你以后都不要来找我了!”说完,怒气冲冲地跑回春空院。
陶笉然气得眼眶发红,跑到小宝和小贝的房中,看到两个小家伙正在奶娘的辅助下学爬行,整个屋子都洋溢着他们稚嫩的笑声,心中更是委屈了。
陶笉然直接挥退奶娘,上前将两个小家伙抱在怀中,气愤道:“你们爹爹怎么那么无情!”
小家伙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只是趴在陶笉然怀中好奇得四处摸索。
“你们年纪还这么小,要是他有个什么三长两短,那我们怎么办?他根本就没考虑过我们的感受!”陶笉然知道在戚博翰心目中,皇位十分重要。但是为了皇位而亲自涉险,这让他完全不能接受!
陶笉然就像是个保守的顽固派,而戚博翰是个激进的赌徒。两人间的矛盾第一次以这么尖锐的方式显露出来,陶笉然一时间竟手足无措。
似乎察觉到爸爸的情绪,小宝撑着还没什么力气的小腿,攀在陶笉然身上,吧嗒一声糊了陶笉然一脸口水。小贝有样学样,也把口水糊了陶笉然另一边脸。
陶笉然看着两个宝宝纯真的笑容,心中一软,忍不住在两个白面馒头身上狠狠地蹭了一顿,惹得两个小家伙笑个不停。
戚博翰没有追着陶笉然过来,而是让子期软禁了那个小太监后,又去处理完今天的公务,天擦黑了才回到春空院。
他一推开房门,就看见陶笉然抱着两个小家伙,三个宝宝在床上睡得正香。
戚博翰怜爱地轻轻用手指描摹着陶笉然脸上的轮廓,心中也是浓浓的不舍。他怎么可能舍得离开陶笉然呢?这个给自己黑暗的生命带来唯一光源的少年,他恨不得把陶笉然缩小,天天装口袋里!
但是完成母亲的遗愿,已经是在他心中生长了十几年的执念,同样被办法遗弃。如今只希望事情还有别的回转的余地,让他不要进行这么残酷的抉择。
熟睡中的陶笉然似乎察觉到了什么,长长的睫毛微颤了几下后,迷糊地睁开了眼睛。
“博翰……”陶笉然刚睡醒,带着浓浓的鼻音,颤抖着的小声线,勾得戚博翰喉头一紧。
陶笉然这才注意到两个小宝宝睡着了,轻手轻脚地从床上下来,拉着戚博翰到外面,才再次开口:“博翰,你不要去好不好?”
说着,陶笉然将脸埋进戚博翰的胸膛,伸手紧紧环住了他的腰,再次祈求道:“你不要去好不好?”
戚博翰深吸一口气,平复体内的躁动,才郑重地开口道:“我已经召集所有人,等下开会讨论这件事情。”
“不行!不管怎样你都不能去!”陶笉然被戚博翰的固执气到吐血,狠狠地将人一把推开。他知道自己的要求非常无理取闹,但他就是没办法冷静,“你要敢去京城,我就带着小宝小贝离开!你永远都别想找到我们!”
戚博翰闻言,瞳孔微缩,猛然将陶笉然抱在怀中,沉声道:“你要去哪里?”
“你管我去哪里!反正你别想找到我们!”陶笉然胡乱威胁道。
然而陶笉然这随口说的威胁,却戳中了戚博翰内心深处最隐秘的那点不安。戚博翰狠狠地将陶笉然抱住,恨不得将人蹂进自己的身体里。气息粗重道:“你想要回去了,是不是?”
“是!我要回去了!你再也别想找到我!”陶笉然不知道戚博翰说的什么意思,反正这时候不折手段将戚博翰留下就对了!
陶笉然这话,对戚博翰来说无疑是一记轰雷,直接炸碎了他脑海中仅存的一丝理智。刺啦一声,戚博翰直接扯碎了陶笉然的外衣,恶狠狠道:“你是我的!你永远都是我的人!别想离开我!”
说完,直接低头吻上了陶笉然的唇。粗暴地撬开牙关,长驱直入。
陶笉然被戚博翰暴戾的情绪吓了一跳,不知所措地想要推开戚博翰,但紧接着就感觉背后一凉,这禽兽竟然把他的里衣也撕碎了!
艹!在熟睡的孩子房门口打野是什么体验?陶笉然表示很绝望。
许久之后,戚博翰将已经累晕过去的陶笉然抱回床上,轻柔地给他盖好被子后,便转身离开。
幕僚们已经在书房等候已久,看到戚博翰衣衫不整,脖子上还有许多暧昧的痕迹,大家都心照不宣地低下头,假装什么都没看见。
戚博翰浑然不在意,径直坐到了主位上,语气低沉道:“这件事,你们怎么看。”
“王爷,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京城绝对不能去!”王君浩的声音洪亮,说出了大部分人的心声。
戚博翰看了一眼底下的人,发现大家的都暗暗点头,只有一个人:“元基,你来说说。”
翁元基被点名,才款款站起来,老神在在道:“回王爷,臣认为,这京城,要去!”
“翁元基你是不是疯了!”王君浩暴脾气,恨不得直接上去拽翁元基衣领了。
翁元基却不为所动,继续说道:“王爷,那戚靖琪在皇位上已经坐得够久了,若是继续让他折腾下去,我大瑞必会满目苍夷。我们是时候该采取行动了。”
翁元基此话一出,原本反对得十分激烈的幕僚都安静了下来。他说得对,如果等瑞朝被戚靖琪弄得支离破碎之后,戚博翰再继位的话,那又有何意义?更何况瑞朝还有匈奴强敌在侧,若不能在那边内战结束之前夺回皇位,一切就没有意义了!
“照你所说,我们该怎么做?”戚博翰之所以不肯轻易答应陶笉然的要求,就是因为匈奴那边传回来的消息让他感到忧虑。匈奴的可汗之争,大皇子已经开始取得明显的上风,恐怕不需要多少时日,匈奴的内战便能结束了。
而今瑞朝北方大旱,民不聊生。戚靖琪竟然不好好赈灾,反而要趁这时候搞事情,着实让戚博翰气愤不已!这种人在皇位上多一天,对瑞朝百姓来说就多一天的苦难!
翁元基捋了捋自己的山羊胡子,晃悠悠道:“此次进京,也是我们能直接接触到戚靖琪的机会……”
闻言,在场所有人立即意会。戚靖琪想杀他们,他们又何尝不想杀戚靖琪?如果能刺杀戚靖琪成功,戚博翰彼时必须在京城,才能赶在其他宗室反应过来之前登基,不让旁人钻了空子!
所以京城这一趟。戚博翰不得不去!
然而王君浩还是不放心,正待说什么,一名暗卫突然行色匆匆地进来跟戚博翰耳语几句,戚博翰脸色当场黑了下来。挥退暗卫之后,戚博翰才看向王灵均和王君浩,声音沉重道:“戚靖琪打算对长公主下手,逼我妥协,这一趟,我非去不可!”
闻言,王灵均和王君浩皆是一愣,但到底没有继续反对。
戚博翰趁着陶笉然熟睡之际,便定下了整个去京城的计划,一群人从深夜一直讨论到翌日中午。
散会之后,反常地安静了一晚上的王灵均突然拽住戚博翰的衣袖:“表哥,我爹娘祖母他们不会有事吧?”
戚博翰沉默了半响,看着王灵均一脸快哭出了的表情,微微叹了口气:“放心,我会护他们平安的。”
王灵均还是少年心性,听到戚博翰这么保证,顿时安心了许多。
今日消耗脑力和体力过多,戚博翰疲惫地回到房间时,却看到原本应该躺在床上的人不见了!
戚博翰心中一惊,想起陶笉然今晚说的话,脸上的血色霎时间褪下,巨大的恐慌笼罩上心头。
第120章 120
“主子……”暗一的声音从黑暗中传来; “陶公子在偏房和宝贝们吃晚饭。”
戚博翰闻言; 理智瞬间回笼; 一阵风似的冲到偏房; 破门而入。
小宝和小贝被这突如其来的声响吓愣住了; 看到是爹爹之后,以为这是什么新游戏; 立即咿咿呀呀地兴奋起来。
陶笉然只看了戚博翰一眼,并不想理会他,继续吃饭。
“然然。”戚博翰上前,将陶笉然从背后搂了上去,把脸埋在陶笉然的发间; “然然。”
“叫魂呢?让开我要吃饭!”陶笉然恶声恶气,一点好脸色也不给。这个禽兽!竟然在外面把他给弄晕了; 罪无可赦!
戚博翰不肯放松,就趴在陶笉然的背上。
小宝和小贝见状; 也爬了过来,扒拉在戚博翰的背上; 玩得十分开心。
陶笉然听到孩子们的笑声; 不自觉地心软了一些,没好气地问道:“你吃晚饭了么?”
“没有; 然然喂我。”戚博翰得寸进尺地凑到陶笉然嘴边。
“滚滚滚!快去吃饭!”陶笉然一把推开戚博翰的俊脸; 坚决要将冷战进行到底!
“然然,戚靖琪打算用姑姑威胁我,我必须要去京城。”戚博翰抱着陶笉然的手倏地收紧; “你等我回来好不好?”
陶笉然闻言,握着筷子的手微微一抖:“随便你,爱怎样就怎样。”
戚博翰哪里听不出陶笉然是在赌气,却不知该如何把爱人哄好,屋内气氛逐渐冷了下来。小孩子对情绪最为敏感,突然齐齐地哇的一声开始嚎啕大哭。陶笉然不得不放下高冷的伪装,连忙过来哄孩子。
五日之后,一切准备妥当,戚博翰带上五千精兵,准备赴京。
陶笉然跟戚博翰冷战了五日,事到临头,却再也装不了高冷了。抱着两个孩子来送行时,瞬间红了眼眶。
戚博翰看着陶笉然脆弱的模样,心中一紧,上前一把将人抱在怀中,低声道:“然然,等我回来。”
陶笉然抬起头,不让眼泪掉出眼眶:“你要是敢不回来,我就,我就……”话还没说完,两行热泪突然滑落。
两个小宝宝还不知道发什么了什么事情,迷茫地看着两位父亲。
戚博翰没有说话,伸手抚过陶笉然的眼泪,随后便决绝地转身,骑上马头也不回地离开了。他怕再多看一眼,自己会再也没有离开的勇气。
陶笉然傻傻地站在原地,一直到连军队扬起的灰尘都看不见的时候,才一脸坚毅地回王府。他不能沉浸在悲伤之中,他还要帮戚博翰打理好宁安,让宁安成为戚博翰最大的倚仗!
又过了几日,藩王们陆续启程上京。陶笉然正在和王君浩、翁元基等人商量着届时直接攻打京城的布局时,突然一名暗卫来报。
“公子,暗十一截取到勤王的信件,发现勤王与勾结匈奴二皇子有联系。”
“勤王?”陶笉然楞了几秒,才想起这个人。勤王的封地在瑞朝西北部寒苦之地,跟匈奴的领地相接壤,可见当时的皇帝对这位王爷有多不喜。
听说现任是个胆小怕事的主,如今竟敢勾结匈奴?而且那匈奴的二皇子不是快要斗败了吗,怎么有空来瑞朝插一脚?
陶笉然将暗卫呈上来的密信一目十行地看完,并没有发现任何伪造的迹象。勤王勾结的匈奴的动作没有丝毫的掩饰,就跟戚靖良一样嚣张。但他有一个比戚靖良强大的优势:距离匈奴近,距离京城也更近。
而且现任勤王是第三代了,近百年的经营,领地内的军队规模必定不小。他如果要造反,比戚靖良成功的几率还高一些。
“继续查,另外告诉博翰,让他在京城小心勤王。”陶笉然不知道自己此时的神态,像极了戚博翰发号施令的模样,等暗卫退下之后,陶笉然转而对王君浩道:“如果匈奴也来插一脚,博翰在京城的属性恐怕会更加危险,我们得尽早做准备。”
“要继续征兵?”王君浩眉头微皱,如今宁安已经没有多少能入伍的汉子了,继续强行征兵的话,田地可能就得荒废。
陶笉然自然也是知道这一点,他摇了摇头,突然眼中露出一丝狡黠的神色:“如今广义是不是没人管了?”
“戚靖良提拔的三个知州都是酒囊饭袋,戚靖琪又迟迟没有派人接管,如今广义已经乱成一窝粥。”翁元基对广义的情况倒是了如指掌,“如果想要做什么的话,如今的时机最好不过。”
戚靖琪估计也已经知道勤王勾结匈奴的消息,肯定忙得焦头烂额。广义这个偏远的地方,不管发生什么他都没精力管了。
“那我们就去广义征兵!”陶笉然一锤定音,“但是不要做得太明目张胆,不要给戚靖琪对博翰发难的机会。”
“这个自然,”翁元基捋了一把自己的山羊胡子,一身仙风道骨,笑容却令人莫名打寒颤。
既然都把爪子伸到广义了,那只征一些兵回来多没意思啊……翁元基一肚子的坏水开始咕噜咕噜往外冒。
翁元基和王君浩去广义折腾的时候,陶笉然还是闲不下来。士兵的人数很重要,但质量也很关键。而且宁安将领实在稀缺,万一有一天王君浩也离开的宁安的话,那宁安的军队就群龙无首了!
陶笉然一意识到这个问题,就忍不住心发慌。宁安缺将领,整个瑞朝都缺。实际上军事学院成立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将领。
而今军事学院已经扩充到了三千多名学生,其中从行知小学转过来的学生,虽然还只是在学二年级的知识,但基本已经扫盲完毕。再加上年纪不小,理解能力也要比五六岁的二年级生要强许多。
于是陶笉然一纸令下,直接取消了每月两日的休息日,增设一门兵法课,让戚靖宇上阵教兵法。
戚靖宇身在皇家,虽然不曾带兵打仗,但从小看过的兵书不知几凡,教这些学生是绰绰有余的。陶笉然看过这时代的兵法之后,只觉得晦涩难懂,于是又跟系统兑换了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作为补充教材,顺便填充了学校的藏书阁和图书馆。
做完这个,陶笉然又嫌不足。军事学院的学生们想要成长起来,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如果能直接从现有的士兵中挖掘培养的话,短期收益会更大!
只是士兵以前都是农家汉子,思维收到的限制比较大,想要发掘他们的天赋,首先得解放思想。解放思想第一步:识字。
于是乎,辛苦训练一整天,以为晚上能睡个好觉的士兵们发现,噩梦来临了。他们被强迫塞进了一个名为“士兵扫盲班”的地方,由岳州府行知小学副校长、行知中学正副校长,亲自教授他们识字。
而且启蒙的书也比较奇葩,直接拿着三十六计就上了,简直就是填鸭式教育生动形象的示范。
宁安和广义,因为陶笉然的焦虑,开始变得鸡飞狗跳,于此同时,长公主送出的信件才姗姗来迟。
戚博翰不在,子期直接将信拿给了陶笉然。陶笉然以为是什么急事,结果打开一看,整张脸都黑了下来。
长公主信上千叮咛万嘱咐,京城如今危险重重,让戚博翰绝对不能涉嫌。而且她已经成功逃出,让戚博翰没了后顾之忧。
陶笉然想起戚博翰离开之前说的话,什么为了救姑姑,分明就是托词!戚博翰是为了皇位才甘愿冒这么大的风险,宁愿让他们这些担心他的人留在宁安担惊受怕!
陶笉然气到差点飙泪,却拿戚博翰没有任何办法,只能把信交给王灵均,让他好好准备,接待长公主。
八月五日,藩王们已经陆续到了京城。
戚博翰进京之后,并没有住到戚靖琪安排的宅子,而是直接入住安国将军府。宁安的五千精兵全部在城外十里处安营扎寨,俨然一副如果戚博翰不能平安出来,这只军队就要攻进京城的姿态。
对此戚靖琪也十分沉得住气,并没有表示什么异议,只是十分平常地命礼部官员招待藩王,准备祭天仪式。甚至还井井有条地开始处理各种赈灾事宜。京中的形势莫名地稳定了下来,似乎是在酝酿着新的风暴。而龟裂的土地里,也似乎有什么正在破土而出。
此时已经是秋收的季节,北方良田大面积枯竭,只剩下不到一成的田里还有庄稼能存活到现在,这是农民们最后的希望了。
一个已经瘦的皮包骨的老农,看着自家田里干瘪瘪的庄稼,浑浊的眼神盯着远方半响,最后才对旁边的少年道:“再过几日再收吧。”
少年没有回话,只惊恐地盯着另一个方向,嘴唇微微颤抖,想说什么却说不出口。
老农疑惑地顺着孙子视线望去,却一屁股坐倒在地上,声音颤抖道:“蝗,蝗……”
八月五日,一场铺天盖地的蝗灾席卷了整个瑞朝北部,夺走了农民们最后的希望。
第121章 121
一时间北部哀嚎一片; 每天都有无数人因为丧失了求生意志而死去。今年朝廷粮食的税收只有往年的一两成; 就算全部拿去赈灾也是杯水车薪。
这下别说戚靖琪了; 满朝的文武大臣都蒙了。民间也开始谣言四起; 怎么压都压不住。甚至有激进的农民; 在有心人的挑拨下,开始四处要求换皇帝!
戚靖琪准备了这么久打算一次翻盘的布局; 还没开始就陷入了绝境。戚靖琪在御书房内气得脸上表情都扭曲了起来,咬牙切齿地对心腹太监道:“计划提前!”
戚博翰听闻蝗灾来袭,心中立即涌现出了一股不祥的预感。果然,没过多久就有小太监来传旨,祭天提前; 让戚博翰入宫做准备。随小太监一起来的,还有五百多名禁卫军; 看来戚靖琪是当真很怕戚博翰会跑掉。
王将军见状,眉头皱得能夹死一只苍蝇; 声如洪钟地对戚博翰道:“这个时候进宫,都不知道里面是什么龙潭虎穴; 绝对不能去!”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我京城都来了,还怕进宫么?而且看这情况; 我不进也得进啊。”戚博翰握着茶杯的手微微颤抖; 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兴奋。他筹谋等待了这么多年,这个时机终于到了。
王将军见状; 知道自己拦不住他,只能道:“那你自己小心,不管发生何事,都不要让暗卫离身。三日后若是你没有出现,我便让军队攻进城!”
“我省得,多谢姑父。”戚博翰跟王将军说完话,又慢吞吞地沐浴更衣,才赶在禁卫军不耐烦打算破门而入之际,出现在将军府门口。
时隔三年再次进入这座深宫,戚博翰的心态与当年已经完全不一样。当初他只想着迟早有一日,要将那些恶心的人踩在脚下,要让他们生不如死!
而今,戚博翰只想让陶笉然和自己一起,看看这属于他们的大好的河山!
戚博翰在宫内信步闲庭,似乎完全不知道危险将至。在被小太监们带领到目的地的时候,发现其他四位藩王已经到场了。戚博翰一眼就看到了坐在距离门口最近的位置,正在闲适地喝着酒的勤王。再看看其他三位藩王,都正襟危坐,紧张兮兮的模样,戚博翰和勤王的态度就显得十分诡谲了。
“贤亲王好大的派头,本王可是苦候许久啊。”勤王斟了一杯酒,隔空朝戚博翰敬了一杯,便仰头喝下。
戚博翰坐到勤王对面,并不碰桌上的酒菜道:“勤王果然闻名不如见面啊。”
“客气。”勤王又喝了一杯酒,突然话锋一转,“不如我们合作如何?”
戚博翰冷笑一声:“勤王还缺合作伙伴么?”
“这么说,就是没得谈了?”勤王的脸色一变,不再吊儿郎当,眼神像淬了毒一般看着戚博翰。
戚博翰并不惧怕,面带嘲讽地回看过去。
两人眼神交锋了几个来回,戚靖琪突然带着五千名禁卫军姗姗来迟。
其他三位藩王看到戚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