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在古代搞义务教育-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戚博翰并不惧怕,面带嘲讽地回看过去。
两人眼神交锋了几个来回,戚靖琪突然带着五千名禁卫军姗姗来迟。
其他三位藩王看到戚靖琪这架势,还有哪里不明白的,脸色顿时变得煞白。倒是戚博翰神色未变,勤王则嗤笑道:“皇上好大的派头,见自家兄弟都要带这么多外人。”
“自家兄弟?呵。”戚靖琪此时的状态很是诡异,一张脸没有任何血色,眼睛内泛着许多红色的血丝,龙袍下的身体干瘦得像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看上去恍如一具行尸走肉一般。
勤王丝毫不惧,反而继续笑道:“陛下可能不知道,本王境内已经聚集了一万大军,只要本王一日没有传信回去,大军便会直接来京城接本王回去。”
“是吗?那他们恐怕要失望了,他们怕是得去阴曹地府接人了!”说罢,戚靖琪突然癫狂地大笑起来,尖锐的笑声刺激着每个人的耳膜。
戚博翰暗中警惕,悄悄藏到了一根柱子后面。
情绪已经明显不对的戚靖琪并没有察觉到戚博翰的动作,笑完之后突然厉声道:“杀了他!”
禁卫军得令,忽然一拥而上。勤王还没来得及再多说一句话,就已经身首异地。
其他三位藩王哪里见过这等场面,胆小的甚至直接吓出一滩马尿。
戚靖琪没有理会这三个孬种,转头一看,却发现另一个目标不见了!
戚博翰刚才趁殿内一阵混乱,躲在横梁上的阴暗处,却因为门口和窗户处守着的禁卫军太多,没办法离开。
戚靖琪嘴角一勾,似乎笃定戚博翰逃不了。他从怀中掏出一颗拳头大小的丹药,朝着面前的空气道:“戚博翰。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戚博翰定睛一看,认不住那丹药是何物,但心中却有股不祥的预感。果然,戚靖琪继续道:“这可是个好东西,当年父皇便是因为这个,在死前才能过得这么快乐。”
“感谢我吧,这可是我特意命人为你打造的,浓缩了百倍的精华。只要吸入一口,终生难忘。”戚靖琪说完,从元白手中接过一个精致的熏香炉。
戚博翰心下一沉,虽然不知道戚靖琪这话是真是假,但他知道自己决对不能冒这个险,必须离开这间屋子!
戚博翰从怀中掏出一柄小巧的匕首,一咬牙,在脚下三寸外的地方狠狠一割,巨大的房梁立即出现了一道裂痕。躲在其他地方的暗卫见状,也纷纷效仿,隔断了附近的房梁。
戚靖琪浑然不觉,吩咐禁卫军关好门窗后,从怀中掏出一根火折子,对着空气道:“我数到三,你再不出来,我可就要点火了。”
“一”
“二”
“三……”戚靖琪话音刚落,突然轰隆一声,大殿的房梁轰然倒塌。就像是多米诺骨牌一般,大殿的墙体和屋顶开始纷纷脱落,戚靖琪被眼明手快的禁卫军头领带了出来。
戚靖琪没忘记戚博翰还没逃出来,立即下令道:“准备弓箭,看到人就给我射!”
就在下一瞬,几个影子从大殿内飞了出来,反应快的士兵纷纷放出了一箭。其中一个身影被箭矢射中,踉跄了一下便被其他同伴救走了!
戚靖琪哪里容得了他们逃走,红着眼吼道:“给我追!”
有人受伤了,顺着血迹一定能找到戚博翰!戚靖琪心中快意无比,仿佛已经想象到将戚博翰碎尸万段的场景。
翌日。
没有收到勤王消息的勤王军队。突然发出缴文,痛斥戚靖琪为君不仁,残害宗室,导致瑞朝民不聊生,哀鸿遍野。而勤王军队,打着重塑正统的旗号,反了。
当一万大军,浩浩荡荡地从勤王封地出发的时候,所有百姓都慌了。
没有粮食,他们扒树皮,吃树根,或许能度过这一段苦难的日子。但这时候开始打仗,普通百姓哪里还有活路!这是要逼他们去死啊!
百姓和朝廷,朝廷和勤王之间的矛盾,就像是一把尖锐的利刃,给了原本就已经满是沉疴的瑞朝致命一击!
然而万幸的是,瑞朝还有宁安这一片乐土。
宁安在勤王发出缴文的第二天,立即做出了反应,表示可以收留所有瑞朝百姓。不仅能免费分配住宅和土地,还能享受半年的免息粮食贷!
只要在宁安登记户口的百姓,即可向当地政府借贷粮食,直到在宁安种植的庄稼成熟!
也就是说只要去到宁安,就绝对不会饿死!虽然后期还粮食可能还要节俭度日,但在这乱世之中能平安生存下来,怎么想都不亏,更何况官府还不收利息!
除此之外,福善堂和行知小学会继续收留孤寡老人和孤儿,搬迁到宁安的百姓,也能给孩子报名就读行知学院!对于瑞朝现在的风风雨雨,宁安境内简直美好得像是天堂!
一时间,难民们汹涌而至。戚博翰在瑞朝的声望也犹如坐了火箭一般,急速上升。甚至还有不少百姓都在心里期盼,要是贤亲王是皇帝就好了,这样会不会整个瑞朝都能像宁安那么富足?
然而,被百姓们报以期待的戚博翰,却彻底失去了消息。
陶笉然已经连续五天没有收到戚博翰的家书了,整个京城防守突然严了许多倍,几乎已经没有任何消息传回来。陶笉然记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每夜睡觉都是梦见戚博翰被杀的噩梦。
“我要去京城。”陶笉然熬红了双眼,终于忍不住提出了这个想法。
“不行。”翁元基率先反对,“目前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若是王爷知道你去了京城,必定会分心,让戚靖琪有可乘之机。”
“你不能去,我去!”王君浩将陶笉然摁了下去,“我再带一千士兵,加上京城外的五千士兵,定能攻进京城,将王爷救出来!”
“你别冲动。”翁元基有些头疼地看着已经失去理智的两人,“如今勤王肯定也传不出消息,但勤王军队已经逼近京城,里面说不好是匈奴的手笔,不得不防!”
“那又怎样?难道我们就这样坐以待毙吗!“王灵均的情绪也明显不稳定。如今京城不仅是戚博翰一个人,那里还有他爹和祖母,他的族人!
第122章 122
“我们现在如果去攻打京城; 相当于给匈奴开路; 绝对不能做这等蠢事!”翁元基恨不得给他们一人巴掌冷静一番。
屋内气氛僵持不下; 突然子期匆匆赶来; 道:“长公主来了!”
王灵均闻言; 突然一阵风地往外跑,其他人也连忙跟了上去。
长公主跟戚博翰眉目之间很是相像; 但长公主的五官更加地艳丽。加上她特别喜欢金银的饰品,即使是赶了许久的路,在闪耀的首饰衬托下,神采依旧熠熠生辉。
陶笉然第一眼看到长公主,立即明白了什么叫做明艳动人。即使已经是一个孩子他娘; 长公主眼眸里却不见半点沧桑,反而意气风发; 就像是盛开的牡丹花一般迷人。
陶笉然乍一看到个跟戚博翰这么像的人,心中的思念瞬间泛滥成灾。而王灵均突然一把扑到他娘怀中; 哭得像个二十岁的孩子:“哇!娘!你可算来了,京城出大事了; 怎么办啊!”
长公主慈爱地揉了揉王灵均的头发; 才道:“能有什么大事?”说完,转头看向周围; 目光在陶笉然身上稍微停顿了一下; 才道,“翰儿呢,在忙吗?”
“娘; 表哥去京城,已经五天没消息了!”
听到王灵均的话,长公主表情一顿,似乎有些不可置信:“翰儿难道不知道我已经离开京城了吗?”
“是他自己执意要去的。”陶笉然一开口就满是怨念,但眼底的担忧彻底暴露了他的真实情绪。
长公主闻言,无奈地叹了口气:“明明是跟他娘一起长大的,怎么性子跟他爹一模一样。”
说罢,长公主便转头看向陶笉然。
经过这几年的历练,陶笉然身上的稚气已经完全消褪,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温和仁厚的神态,让人看了会忍不住生出好感。原本还带着婴儿肥的脸蛋也成熟了不少,显露出了属于青年的棱角,却又被他的气质所柔和,不带半点攻击性。
陶笉然被长公主审视的眼神看得好不自在,良久,长公主才开口道:“你就是笉然吧?府里有安全的地方吗?我有件事跟你说。”
陶笉然闻言,有些呆愣,但还是很快反应过来便带长公主去了书房。书房里有间密室,那是王府中最安全的地方,
也不知道长公主跟陶笉然说了什么,出来之后的陶笉然变得冷静了许多,再也不闹着要去京城。但他却让王君浩领着一千士兵,往京城去了。
外界的风风雨雨,影响不了宁安的发展的脚步。
九月份,今年岳州府行知小学都不用刻意招新生,光是外地逃来的小朋友,就有五百多人。再加上去年参军士兵的孩子,加起来差不多有一千人。一年的时间,岳州府行知小学又新建成了三分之一,最多可容纳六千名师生!
而时局的动荡,有不少在图书馆苦读的书生们,都放弃了科举的念头。他们考科举是为了当官实现自己的理想,但若上头不是个明君,那科举可就不是通天路,而是个沼泽潭!
所以当行知中学新一届入学考试举办的时候,除了一些特别顽固,觉得自己能力挽狂澜的书生之外,其他人都纷纷投入了贤亲王的怀抱。根据他们在岳州府这些时日的观察,贤亲王治下确实贤明,若是能在宁安混个一官半职,那又何必舍近求远去考那前途未卜的科举呢?
九月一号,宁安境内十七所行知小学,和一所行知中学举办开学典礼。
陶笉然心中紧绷着一根线,并没有参加开学典礼,而是时时刻刻留在书房内。候着京城传回来的消息。
王君浩一行人急行军,此时已经跟戚博翰留在京城外军队汇合,并且换了一个隐秘的地点安营扎寨。王君浩正在试图派斥候去查探京城内的消息,还有勤王军队的位置。陶笉然像是疯魔一般,每日都要降这些战报来回看上百遍,试图从中读取到戚博翰已经平安无事的消息。
陶笉然一直枯坐在书房内,突然,系统叮铃一声提示,自己有十万点声望值进账。加上之前积累下来的,总共有五十万的声望点了。
不过这声望点看着虽多,实际上用处却有限。想要升级四级系统,还差一半。想要兑换知识,目前并没有什么别的需求,但如果换大学的教材,那最多也就只能换一个系的。
陶笉然想了想,决定先花四万八,把高中的教材全部兑换出来,又花了两万四的声望点打印。
还有两年,初中生就该升高中,是时候让老师们开始学习高中的知识了。毕竟高中的知识比初中的要深许多,在没人教授的情况下,老师们自学也需要花费巨大的精力和时间。
至于让陶笉然来教?开玩笑!他都穿越来三年多了,怎么可能还记得高中的知识。
一口气花了将近十万的声望点,距离四级系统又远了一些,陶笉然心中却没有了以前肉疼的感觉,毕竟这些东西没办法保戚博翰的平安,都是一些没用的数据罢了。
与此同时,被外界牵挂的戚博翰正躲在一个全是蜘蛛网的破败房间内。不知他从哪弄来的一些干净的稻草,被射中了大腿的暗三正昏睡上面,面色发白。
戚靖琪是真的想要戚博翰的命,那些箭矢上都是淬了毒的!
突然,一个黑影翻墙而入,一只手拎着一个小葫芦,里面是已经放凉的中药。另外一只手则拎着布袋的馒头。
“主子。”暗四面色不太好看,“陈御医说必须给暗三亲自把脉,否则没办法对症下药,再拖下去,恐怕……”
戚博翰还没发话,不知道什么时候醒来的暗三突然开口道:“主子,你们快走吧,不要管我了。”
于此同时,出去探路的暗五也回来了,表情同样非常凝重:“主子,如今外面禁卫军巡视特别频繁,属下有几次差点被发现。戚靖琪那边一直有五名暗卫和百名弓箭手保护,属下没把握刺杀成功。”
戚博翰闻言,嘴唇紧抿。他好不容易才走到这一步,并不想就此离开。他知道勤王的军队已经逼近京城,等戚靖琪将宫中的士兵派出去抵御的时候,就是他的最佳时机!
戚博翰沉吟半响,才道:“暗五,我写信一封,你想办法出去,找到我们的军队,务必将信送回宁安!”
暗五领命后,戚博翰又转头看向暗三,眼神神色晦涩不明,良久后才道:“暗四,你带暗三去找陈御医,我和暗六暗七转移。你们……保重。”
“是!”
夜里,皇宫内灯火通明,但仍旧存在着黑暗的地方。一行人在这偌大的皇宫中悄然分开,戚博翰带着两个暗卫,再次与外界失去了联系。
十日之后,陶笉然收到了戚博翰传出来的最后信件,眼眶顿时红了起来。
“表嫂,你这什么表情?表哥不会出事了吧?!”王灵均一把抢过陶笉然手上的信件,看完之后,长舒了一口气。
陶笉然这才回过神来,挤出一个尴尬的微笑:“我就是得知博翰没事,有些激动了。”
说完,陶笉然抹了一把脸,又恢复了坚毅的表情,对翁元基等人道:“博翰让我们给京城制造一些混乱,我打算……”
陶笉然跟幕僚们敲定完具体计划后,仿佛戚靖琪都有意要配合他们一般。当天戚靖琪就派出了两万大军,任命冯老将军为主帅,去剿灭反贼!
军队一开动,那粮草恍如掉进了黑洞,呼啦呼啦地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赈灾那边再也分不出一丁点粮食。再加上如今还留在北方,还活着的人已经十不存一,这点人命在腐败的官僚眼中几近于无,根本没必要浪费时间精力去管。于是乎,这免费的食物毫无征兆地就停了。
当已经瘦的不成人样的百姓像往常一样来到施粥点的时候,那临时搭建起来的大棚已经被人砸得摇摇欲坠。
“什么?没有粮食了?”
“这可让人怎么活啊!我的儿啊,咱们娘俩死了算了!”
“这杀千刀的朝廷!竟然把俺们的救命粮拿去打仗!还有没有天理了啊!”
百姓们哀嚎一片,涠洲、均州和凉州,是这次蝗灾受灾最严重的三个州。施粥点一停,当天就有无数百姓饿到休克,随后再也醒不过来。
也不知道是何时开始,灾民中突然开始流传一种说法,要去京城夺回自己的救命口粮!一开始大家只是想想泄愤,但突然有一天,一个不知名的灾民突然振臂一呼,大喊道:“艹他奶奶个腿子!俺们百姓快要饿死了,京城那群大老爷还在吃香的喝辣的!有没有有种的兄弟,跟俺一起去京城,把俺们的粮食都抢回来!”
当即,就有几名灾民响应,从人群中走出来,跟着那个带头的灾民就往京城的方向走。
渐渐的,其他灾民也跟了上来。每经过一个地方,还有不少灾民自发地劝说当地的灾民加入他们。这群队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壮大起来,就像蝗虫一般朝京城涌来……
第123章 123
勤王的军队一路前进; 这条路去年刚被匈奴军队扫荡过一遍; 这次换了勤王的军队; 照样畅通无阻。不是没有人抵抗; 实在是大荒之年; 没有朝廷的支持,大家都饿得连拿起武器的力气都没有了; 根本没办法组织起人手来抵抗!
冯老将军带着军队出了京城,回头看了一眼自己带领的两万人大军,浑浊的双眼弥漫着一股死寂的情绪。
这群号称瑞朝最精英的士兵,他们身上的肌肉已经撑不起厚重的盔甲。明明只一群年轻人,眼神中却带着看透生死的绝望。虽然冯老将军不知道勤王的军队是什么样的姿态; 但他知道,自己没把握带着这样一群队伍; 去拿下一场胜利。
自己这把老骨头已经不中用了,死了也无妨; 只是大瑞的河山,就要这样葬送了吗?
冯老将军心中思绪万千; 但还是冷静沉着地指挥着兵马前进。然而没过几天; 一个消息像是平地惊雷,砸蒙了冯老将军; 匜砸蒙了这只两万人的军队。
戚靖琪为争夺皇位; 谋害先帝,残害弟兄,不忠不孝不仁不义; 枉为天子!
这是勤王军队发出来的缴文,而且不是空口白牙地含血喷人,而是列举出了一系列的证据,又加重了戚靖琪和北方大旱和蝗灾的因果关系说,并且要求戚靖琪当面对质!
这消息一出,天下哗然。
原来天降灾难,真的在惩罚当今皇帝!那么多百姓流离失所,尸横遍野,都是因为当今皇帝根本就是个弑父杀兄的畜生!
那群像蝗虫一样的灾民已经来到了距离京城只有一百里的地方,也不知道这个消息时从哪里传来的,但原本又饥又渴了一路,心生退意的灾民,一听到这一传闻,立即又像打了鸡血一般,加快了前往京城脚步!
民情激愤,就连军中也开始军心不稳。这场仗,根本没有丝毫胜算。
陶笉然看到勤王发出的缴文时,也颇为惊讶。
“按理说戚靖琪这事应该做得挺隐秘的才对,怎么会被人抓住了这么大的把柄?”陶笉然百思不得其解,就连戚博翰也只是猜测戚靖琪杀了先帝,但始终找不到证据,难道瑞朝还有比戚博翰更厉害的势力?!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其他人不像陶笉然可以预知戚博翰会成为千古一帝,更不认为戚博翰就是瑞朝最厉害的,否则早就打上京城了,哪里会变得现在这么憋屈!
陶笉然闻言,也知道自己之前对戚博翰太过盲目崇拜了,此时不由得在心中暗暗警惕,究竟是谁?能瞒得过戚靖琪和他的耳目,拿到了这么多的证据。在戚博翰登基后,这一势力又会对戚博翰造成什么威胁?
虽然事情还没发生,但陶笉然习惯防范于未然,这让他不由得想起前世很火的影视题材:谍战。
【系统,你有关于间谍训练之类的书吗?】
【叮~《间谍训练之入门版》、《间谍训练之基础版》、《间谍训练之进阶版》、《间谍训练之高级版》、《间谍训练之至臻版》生成完毕~是否要花5000点声望兑换~】
【换换换,赶紧换,顺便再帮我打印了!】
手握近五十万声望,这点零头陶笉然已经不看在眼里了,陶笉然都懒得吐槽一个知识点还要分五本书这么坑。
知识兑换完毕,五天后就能打印完,陶笉然亟不可待地就开始搞起了间谍特种班。
瑞朝是有间谍这个概念的,只是这时候名字不太好听,叫做细作,为那些正人君子所不齿。但这种能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高利益的手段,是所有为政者都舍不得摒弃的。
翁元基一听陶笉然要办这个班,不仅没有反对,反而十分积极地寻找到了一处隐蔽的宅子,以供学生训练。
陶笉然让军事学院的教官从学校中,挑选出了一批平时头脑比较机灵,甚至是鸡贼的学生,刚好五十人,送到了那宅子里。又找了一名又长期潜伏经验的影卫给他们当教官。
在陶笉然四处折腾时候,王君浩带领的六千兵马,悄然赶到了前线。没有人命令王君浩出兵,但他知道自己必须这么做。朝廷的兵马根本抗击不了“勤王”的军队。不管戚靖琪和戚博翰的斗争如何,但戚靖琪始终没有涉及到那条底线。
关上门来怎么斗都没问题,但瑞朝的领地绝对不允许任何外人染指!这是每一个曾经每一个浴血奋战在边关的战士最后的底线,也是戚博翰最后的底线!
彼时勤王军队和朝廷军队已经打了四场,每次都是以朝廷军队惨败结束。这四场战斗下来,朝廷军队仅剩五千余人,勤王军队仅仅只有三千多人伤亡!
王君浩没有贸然上前,而是派出斥候打探了许多遍,总算对战场局势心中有数。
双方交战的地方,是一座距离京城不远的小城。小城经历了两次战火的洗礼,里面的居民死的死逃的逃,城墙已经破败不堪,甚至连遮挡视线的功能都险些做不到。朝廷的军队就在小城里面,而勤王的军队在城外十里处的一开阔地带扎寨。
朝廷军队占据了一丁点优势,但也就只有这一点而已。开战之后,朝廷军队节节败退,如今军中士气约等于无。原本朝廷军队的战场死亡人数并不高,只是士气低迷,导致了不少士兵临阵脱逃!
冯老将军杀鸡儆猴地杀了几个逃兵,然而这根本无济于事。继续打,最后只可能死在战场上。当逃兵,如果不被抓到还有一条活路!生与死的抉择,没有人会选另外一条道路。
王君浩下令朝小城靠近,一路上大军就抓到了十来个逃兵。那逃兵以为宁安军队是勤王军队,立即吓得屁滚尿流,各种丑态毕露。王君浩让士兵将那些逃兵捆起来,大军在夜色的掩盖下,悄然来到了城外。
城门破败不堪,负责看守的哨兵正在打瞌睡,偌大的营地,竟然在几分钟后,才有人发现咫尺之遥的宁安军队!
原本寂静的军营瞬间乱了起来,对面疑似敌军的偷袭,竟没有一人打算反击,而是慌乱地四处逃窜!
冯老将军很快被吵醒,带着卫兵到城门外准备迎战,却看到了王君浩,和他身后威风凛凛的宁安军队!
这是一支近万人的军队,但站在那边,你却听不到一丁点杂乱的声音,仿佛他们并不存在一般。但仔细一看,又会发现这支军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