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在古代搞义务教育-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慕容温瑜的文采不必多说,对于政事的敏感程度也是一流的。他以去年科举的五十道试题为例,讲解了该如何答这些试题,文章行云流水,读起来让人欲罢不能,但总感觉缺了点什么。
  王灵均读完慕容温瑜亲自送过来的手稿,看得心中佩服不已,但还是一拍大腿,不满道:“瑜啊,这就是你的不对了。”
  慕容温瑜摸不着头脑:“灵均兄何处此言?”这篇文章他可是修修改改废了几十稿,才拿出来的,这也算是他这辈子少有的精品文章了!
  王灵均一脸哀怨地看着慕容温瑜:“我可是把陛下赏的松石砚都送你了,你怎么不给我们民生日报打打广告?这么好的文章,起码地让人知道是我们日报刊登出来的啊!”
  慕容温瑜闻言,嘴角一抽。自己呕心沥血写的文章,难道还比不上一句广告词吗?!慕容温瑜无奈地叹了口气,叫人传来笔墨纸砚,提笔在文章最后加了一句,多看看民生日报的时事点评,可以开拓视野,提高政治敏感度,让你的文章立意更加深远之类的广告词。
  虽是临时加上去的,但看起来跟前文互相呼应,浑然一体。
  王灵均这才满意了,又叫下人拿来戚博翰送的贡品金丝墨:“辛苦啦辛苦啦,这可是贡品,我也就这么一点,全都送你啦。”
  慕容温瑜受宠若惊,虽然他慕容家是大世家,可那进贡给皇帝的墨和砚都轮不到他这个小辈用,但是哪个读书人不爱这个!此时心中对王灵均的一丁点不满也灰飞烟灭了,甚至差点就感激涕零!
  而王灵均,把戚博翰送给他,督促他用功读书的东西全部送出去之后,顿时有种掩耳盗铃的舒畅之感,对慕容温瑜更是遇到了知己一般惺惺相惜起来。


第164章 
  第二天; 慕容侍郎的的文章一经刊登; 陶鹏飞早就准备好的宣传攻势立即铺天盖地地展开了!
  这一天; 住在京城的人,只要走到大街上转一圈; 就没有一个人不知道; 慕容温瑜的文章在民生日报刊登了。
  慕容温瑜在读书人心目中的地位,可比普通侍郎要高不知道多少。一听到慕容的名头,学子们不管三七二十一; 先买一份报纸再说!
  而买了报纸之后,有大批学子折服于慕容温瑜的文采之下; 又有不知道多少读书人,这才正视起了这份关注民生的报纸。
  陶明杰也没有浪费这次千载难逢的宣传机会; 在时事点评结束之后; 又见缝插针地打了一波宣传,将后续会有国子监先生讲课的消息放了出去,把京城学子们的关注度彻底引爆!
  慕容温瑜的文章只能用来瞻仰,而国子监的先生教授的东西,那可是能为科举加分的!瑞朝这么多学生; 又有几个能进国子监。但若是花一文钱买份日报; 不管是谁都能听一节国子监先生的讲课!天下间还有比这更划算的买卖吗?没有!
  一时之间; 民生日报在京城学子之间名声大噪,日报的销量也终于有了明显的上升。虽然收支还是赤字,但也比以前好许多了。
  获得了新的成就,王琬凝和陶明杰并没有就此沾沾自喜; 因为虽然吸引了新的读者群,但民生日报立足的根本点,还是民生。然而百姓们文盲率太高,是个非常大的阻碍。
  二月四日是星期一,也是民生日报社每周的例会时间。社长王琬凝将这个核心问题提出来,跟日报社的三个小领导一同商议。
  陶明杰率先开口道:“那些耕种的技巧,我们已经全部刊登完毕了,但是百姓们能学到的却不多,这全是字的形式,实在不利于在百姓当中传播。”
  “那不如换成画册?宁安那边的画册不是有现成的么,就是印刷成本可能会比较高。”陶鹏飞说着,转头看向陶小妹。
  宁安那边不仅有沤肥的教程图册,那些由老农总结出来的技巧也都经过几年的时间考验,为宁安的亩产贡献出了极大的力量。而那些画册,也已经逐渐打磨得尽善尽美,不需要有人在旁指引,农民们只要看多几遍,都能理解图案上是什么意思!
  这些指导手册,被陶笉然这个起名废,命名为《天工开物》,成为了宁安最受欢迎的特产。
  陶小妹在自己带来的账本上看了几眼,道:“如果日报的销量能持续上涨的话,负担这些印刷成本不成问题。”
  日报现在的经费是每月十两银子,除了人工薪资之外,印刷厂那边虽然是自己人,但也要收他们成本价的。否则要个财务组有什么用,不用估算报纸的销量,闭着眼睛瞎几把印报纸就行了!
  在今天之前,日报每日都是印一千份左右,勉强能卖光,还能留几十份存底。今天陶小妹预估到了销量一定会很火爆,就下单印了一万份,没想到现在才刚过晚饭时间,库存就给清空了,赚了经费可以来尝试一下印画册。
  慕容温瑜的和民生日报成为了京城热议的话题,而当那简明易懂的宣传画册出来之后,民生日报终于引起了农民们的注意!
  至此,民生日报才打破之前不尴不尬的地位,开始在京城彻底风靡起来。
  远在边关的陶笉然对民生日报的变革并不知晓,二月五日是边关开互市的日子,陶笉然自然是要去凑一番热闹。
  当天早上陪宝贝们吃过早饭,陶笉然就带着两个影卫,还有一个邱裕安排的翻译,便出城去了。
  跟着陶笉然一起出城的,还有熙熙攘攘的瑞朝商人。他们从瑞朝各地赶来,带着瑞朝特产的丝绸、茶叶、陶瓷,还有一些人脉更广的商人,还带来了玻璃器皿和镜子!
  陶笉然今天还是第一次见沂州城如此热闹的一面,毕竟沂州府并没有什么娱乐活动还又冷又干,这些商人在等待互市的时候,基本都是待在客栈里不出门的,不看不知道,沂州城里那些石头房子里竟然悄悄住了这么多人!
  随着人流走了一段路后,陶笉然就看到了用简易栏杆围起来的一个小广场。在栏杆周围,每隔五米就有一个装备精良的瑞朝士兵驻守。他们身穿亮银色盔甲,手持反射着寒光的长矛,腰杆笔挺地站在那里,让人有种莫名的安全感。
  然而这对于匈奴商人来说,不仅没有安全感,还十分吓人!生怕一个行差踏错,就要被长矛捅穿一般,弄得生性豪迈的匈奴商人在互市里,连说话的声音都小了几分。
  陶笉然衣着光鲜,气势也与平常人不同,一进到互市,两国的商人都下意识地远离了这个有可能是麻烦源的主。
  陶笉然对此倒是乐得清闲,左看看右看看,想寻找一些瑞朝没有的新奇玩意儿。
  不过转了大半圈,陶笉然就有些失望了。因为匈奴商人能拿得出手的,无非就是皮毛和牛肉干。至于铁、马和盐之类的,都是私底下悄悄交易,没有哪个匈奴商人敢把那些东西摆到明面上卖,除非是不想回匈奴了。
  如今快到夏季,皮毛的价格已经开始下降,而牛肉干的地位更加尴尬。价格贵就算了,瑞朝境内还有许多替代品,基本卖不出去。
  不过这些商贩并不担心,因为这些皮毛和牛肉干,最后都会被守卫的士兵买回去。士兵们对外说是兄弟们要打牙祭,但陶笉然知道,那是王君浩在囤物资。
  皮毛不用说了,在棉花没有普及之前,永远是硬通货。牛肉干易于保存,特别是在沂州这种干燥的地方,至少能保存一年,而且还是管饱的肉类,在军中十分受欢迎。
  陶笉然穿越之后,基本没怎么吃过牛肉了,于是也跟风买了点牛肉干便离开了。
  虽然在互市里一无所获,但陶笉然还是发现了让沂州百姓赚钱的机会!
  这互市每五日一次,瑞朝的那些商队定不可能是算好互市开的那天才进城的,期间必定会留宿。
  既然有人,那就一定有消费需求!
  陶笉然想起之前岳州府接待外来商人的盛景,嘴角勾起了一抹奸商一样的笑容。
  沂州城内原本是没有客栈的,但是互市开了之后,有三家以前是做客栈却改行几十年的店铺,,又重新做回了老本行。但是客栈的服务确实不怎么样,睡的是破旧的床板不说,连吃的也是当地百姓最平常的大饼,顶多也就是用了上好的白面,口感虽然可以,可味道真的不怎么样。
  衣食住行,住已经有人做了,食方面只要有人开个头,看到了这门生意可做之后,定会有不少人跟风!到时候良性竞争,还怕沂州不会繁华?
  陶笉然心中很快有了主意,转头对翻译问道:“石头,你知道城内有谁家做饭最好吃吗?”
  石头是土生土长的沂州人,一听到这个问题,下意识先咽了咽口水,才滔滔不绝道:“大人你这个问题可就问对人了,要说城内谁家的饭菜最香,那当属齐大娘家!所有吃过的人都说好!她们家的羊肉汤……”石头说着,像是回想起了什么美味,又忍不住吸溜了一下。
  “这么厉害?能带我去见见她么?”陶笉然想起接风宴上的羊肉汤,也忍不住咽了下口水。邱裕家的厨娘做的羊肉汤已经让他赞叹了,比那还好吃的羊肉汤,不知道是什么样的美味?
  石头哪有不答应的,脚步立即转了个方向,将陶笉然带到了沂州城内的居民区。
  跟邱裕说的一样,这里的房子全都是用黄土建的,远远看过去黄蒙蒙的一片,更增添了几分荒凉感。
  齐大娘家就在街头,是个带小院的房子,看起来经济条件比邻里街坊要好一点。
  石头走到她家门口,扯起嗓子喊道:“齐大娘!齐大娘在不在家?节度使大人要见你嘞!”
  石头话音刚落,就能听见周围府内纷纷传来了一些异响。
  很快,齐大娘走了出来,周围的邻居也纷纷探头,出来围观节度使大人。
  陶笉然被这群自以为偷偷摸摸,实则目光炽热的百姓给弄得有些尴尬,但又不好叫人家全部闭眼,只能硬着头皮上前跟齐大娘搭话。
  齐大娘虽然唤作大娘,但是年纪不大,只有三十多岁。只是生活穷困,没什么条件保养,整个人显得比实际年纪老了许多。她看见陶笉然,眼神中也是三分好奇带着七分拘谨,也不知道该如何行礼,只弯着腰磕磕巴巴道:“节度使大人找草民什么事?”
  “我听石头说大娘做的饭菜好吃,不知大娘今日方不方便给我做一顿?”陶笉然说着,身边的影卫立即上前递给齐大娘一两银子。
  齐大娘受宠若惊,连忙将银子要推回给影卫:“不用不用,用不着这么多。”
  “大娘你就收着吧,剩下的就当是打扰大娘的赔偿费了。”陶笉然想要温和的时候,笑容还是十分有感染力的,听了他的话,齐大娘的情绪果然平静了许多。
  一旁的石头也帮腔道:“就是就是,而且大人来了肯定要吃最好吃的,这一两银子哪里多了,大娘您快去买菜吧,再晚些羊肉可就不新鲜了。”
  “哎!”齐大娘也觉得石头说得在理,沂州羊肉虽不算贵,但主食和蔬菜贵呀!那些精贵的白面和上好的蔬菜,她家是没有备的。现在要去买新的,这一两银子却是也是公道了。


第165章 
  陶笉然又特意嘱咐齐大娘; 做一小锅味道淡一点的羊肉汤; 若是好吃; 他要带回去给宝儿和贝儿尝尝鲜。现在宝儿贝儿的小乳牙已经长出来了,可以吃点羊肉汤泡饭或者泡大饼。
  齐大娘一一应下; 又跟陶笉然约好申时; 也是下午四五点的时候,过来吃晚饭。
  离开齐大娘家后,陶笉然并没有回知州府; 而是对石头问道:“石头,你知道在那三间客栈周围; 有没有什么店铺可以出租或者买下来的?”
  “大人要在沂州置产业?”石头十分意外,他是跟邱裕也沾亲带故的关系; 自然知道陶笉然在沂州呆不了多久; 现在在沂州置办产业,离开之后不是很难打理?更何况在沂州做生意,也没什么油水啊。
  “你只管告诉我就是。”陶笉然并没有回答石头的问题,在事情没做成之前,他不太喜欢跟别人说自己的计划; 戚博翰和系统除外。
  石头也反应过来是自己多嘴了; 连忙讨好道:“小的叔父是城里唯一的牙人; 大人想要什么样的房子都有!”
  “嗯,那带我去找他吧。”陶笉然突然有种整个沂州城都是邱裕亲戚的感觉。
  石头的叔父也住在这片居民区,离齐大娘家不远,走了没几分钟就到了。
  石头叔父是个稳重的中年男人; 见了陶笉然也没有跟其他平民百姓一样惶恐,得知陶笉然要买房子,心中立即有了成算:“不知大人买这房子是做什么的?小的定给大人找个最合适的房子!”
  “嗯……开饭馆的,什么样无所谓,最重要是要离那三间客栈近。”
  陶笉然说完,牙人立即明白了陶笉然的打算,稍微一思索,便有了结果:“那三间客栈都在互市街上,那条街正好有三间房子准备出卖,小的带大人去看看?”
  “互市街?以前那条街是做互市的?”陶笉然边走边问。
  “不是,以前来互市的商人就聚集在那条街上,便被称为互市街了,这么多年都没变过。”牙人答道。
  陶笉然点点头,不再说话。
  互市街在沂州城的正中央,也是沂州最繁华的商业街。只不过今天大家都去互市了,互市街反而比平时要冷清不少。
  陶笉然注意到三间客栈都差不多在街的中央位置,距离并不远。而街上除了三间客栈之外,还在正常营业的店铺只有半数。听牙人说,关着门的那些都是生意做不下去,弃商从农的人家,现在把铺子当宅子住。
  去年还有不少人家过不下去,要卖铺子的,但是听到互市要重开的消息后,都陆陆续续不卖了,估计是想看时机重新经商。
  陶笉然得知不少人已经有了经商的念头,心中更是高兴,跟着牙人来到了要看的第一间铺子。
  这间铺子毗邻最南边的那间客栈,以前也是做饭馆的,前面是个宽敞明亮的大客厅,后厨的面积也不小,可以容纳十来人在里面忙碌。而铺子后面还有个小院子,有一间主卧和两间厢房,以前是主人家住的,陶笉然若是买下来,也可以改造成员工宿舍。
  第二间铺子在整条街的正中央,而它对面就是第二间客栈,位置也得天独厚。
  不过这间铺以前是卖杂货的,店面比较小,后面的库房倒是大,若想改造成饭馆,需要费点劲。
  最后一间铺子位置比较差,在互市街的最末端,以前做的还是钱庄的生意,这改造难度就更大了。
  这三间铺子的价格也不一样,第一、二间要五十两,第三间便宜点,三十两。
  陶笉然原本打算暂时先买第一间的,一听这个价格,面色顿时有些古怪。
  牙人见状,紧张道:“若是大人觉得这价格不满意,小的再去跟主人家讲讲?”
  “不,不是。那就三间都买了吧。”陶笉然不由得在心中感慨,沂州这里物价好便宜啊!盘三间铺子,竟然都花不到琉璃阁每天分给他的红利的一半。
  牙人闻言,也被陶笉然这大手笔给吓到了。不要怪他见识少,但整个沂州,就连邱裕,一下子也拿不出一百三十两啊!
  陶笉然不管牙人怎么想,又给了他贫穷的小心灵致命一击:“以后这条街上再有人要卖铺子,你记得来跟我说一声。”这么便宜的房价,让陶笉然忍不住想把整条街都买下来!
  牙人被陶笉然的壕无人性给击败,旁边跟着来的石头也是被刷新了价值观。
  陶笉然让牙人去联系铺主,约个时间,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还要去官府过契。
  搞定店铺的选址后,已经差不多到了晚饭时间,陶笉然便往齐大娘家走去。
  石头见状,便道:“大人,不如小的先回家吃过晚饭再来陪您?”说完,又咽了咽口水,明显是害怕齐大娘家的香味攻击。
  陶笉然哪里看不出石头的口是心非,加上这一天下来石头也算帮自己不少忙,便笑道:“一起吃完再回去吧,今天辛苦你了,就当是谢礼吧。”
  石头闻言,连忙点头如捣蒜,兴奋得脚步都轻快了几分。齐大娘家的羊肉汤可不是人人都有机会吃到的,一来他们也不好去人家家里白吃白喝,二来羊肉也贵,谁家不是过年才能吃上一口,又哪里好意思去找齐大娘帮忙做呢。
  这让陶笉然不由得有些好奇,齐大娘家的羊肉汤当真有这么好喝?陶笉然身为经常吃宫里御厨做出来的饭菜的资产阶级,对这些民间吃食还是抱有一定的优越感的。
  但是当他靠近居民区,闻到那扑鼻而来的浓烈的香味后,陶笉然瞬间就被打脸了。不管好不好吃,光是香味就秒杀众御厨!
  陶笉然的脚步也不由得加快了几分,来到齐大娘家时,刚好赶上开饭。
  别看齐大娘才三十多岁,但已经是三个孩子他娘了,其中年龄最大的已经有二十岁,最小的也十六岁了。三个年富力强的壮汉子,因为贵客的到来,被挤到蹲在门口吃晚饭,这让陶笉然有些不好意思。
  早知道齐大娘家里这么小,就让她去知州府做晚饭了。
  不过现在后悔为时晚矣,而陶笉然很快就被端上桌的美食给俘虏了,哪里还有心思管别人,招呼了两个影卫和石头开吃,自己就挽起袖子开战。
  第一口吃的肯定是那清澈的羊肉汤。这汤入口并没有它表面看起来那么寡淡,浓烈的羊肉的香味还有各种香料混合在一起,这美味难以言喻。
  陶笉然一口气喝了两大碗汤,才将筷子伸向其他菜。
  一道红烧羊排骨,泡椒羊杂,炙烤羊排,还有一盘青翠欲滴的蒜蓉青菜,就着沂州最常见的白面大饼,吃得陶笉然分外满足。
  齐大娘估计是买了半只羊回来了,虽然菜色少,但是分量大,陶笉然四个大男人都吃得心满意足。
  陶笉然揉着小肚子,又让影卫拎上打包走的食盒,先回府去了。现在天色已晚,他们一群汉子不好在齐大娘家久留,开店的事情明日再说也不迟。
  一回到府上,陶笉然就接过给宝儿贝儿带的小食盒,径直来到了主院。
  陶笉然一进房间,就看到宝儿和贝儿正在大床上,蹒跚地学走路。两个娃娃见到陶笉然,立即调转方向,朝陶笉然跑来。
  两个奶娘眼明手快,抱起了两个小祖宗,才没让两人摔到床下。
  陶笉然也被他们吓了一跳,连忙放下食盒上前抱过宝儿和贝儿,佯怒道:“怎么这么调皮?摔到了可怎么办?”
  然而两个奶娃娃根本不怕他,或许是闻到了他头发上的饭菜香,都纷纷往他头发上凑。
  “哎哎哎,别吃头发呀!爸爸给你们带了好吃的,不听话不给吃。”陶笉然说着,两位奶娘立即识趣地去打开食盒。
  食盒里是两碗羊肉汤,还有一个白面大饼。怕宝贝们消化不良,陶笉然便没有带肉。
  两个娃娃闻到羊肉汤的味道,情绪立即激动起来,在陶笉然怀中蹦来蹦去,还想要挣脱怀抱去找好吃的。
  陶笉然被他们闹腾得手都开始发抖了,连忙道:“好了别闹别闹,来吃饭啊。”
  两个奶娘立即端着羊肉汤,拿来宝贝们专用的小木勺,小口小口地给宝儿和贝儿喂汤。
  有了吃的,两人才安静下来,乖乖喝汤。这让陶笉然松了一口气,才问道:“他们吃晚饭了吗?”
  “回老爷,半个时辰前喂了次奶。”
  “那就掰点大饼泡汤给他们吃吧。”陶笉然摸了摸两人的小肚子,感觉并不是很鼓,应该不会吃撑。
  羊肉汤泡饼将两个宝贝给彻底征服了,陶笉然也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始赚钱!第二天一早,就宣了齐大娘来节度使府。
  齐大娘见了昨晚陶笉然平易近人的模样,此时也没有之前那么拘谨了,但对于陶笉然突然召见自己,心中还是有些忐忑。
  “大娘你别紧张,今天叫你来是想跟你说件事。”陶笉然语气温和,让侍女给齐大娘上了一杯茶,才继续道,“我想在互市街上开一间饭馆,想请大娘技术入股,来店里当主厨,顺便带带小徒弟。每月分你五成利,如何?”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大佬追文扔了1个地雷
  (づ ̄3 ̄)づ╭?


第166章 
  “啊?”技术入股是什么?五成利这么多!齐大娘被陶笉然这一句话中的信息量弄得脑袋有些发蒙; 更是不知道从何问起。
  陶笉然知道齐大娘一时间可能理解不了; 于是又细细讲解了一遍; 齐大娘才反应过来。不过她没有立即答应,而是在心里有些怀疑陶笉然脑子是不是有点坏掉了; 她也就会做些家常菜; 这手艺哪里开得了饭馆,更别提一下子就分五成利了。
  身为封建社会的底层老实百姓,多多少少都会对自身的能力认知有偏差。陶笉然也不知道齐大娘在心里把自己的手艺贬得那么低; 但看齐大娘那怀疑的眼神,陶笉然也才反应过来自己这语气有点像骗子。
  陶笉然尴尬地清咳了两声; 又转而道:“这样吧,若是大娘你信不过我; 那就先来饭馆干活怎么样?每月薪资……五十文?”陶笉然不敢一下子开价太高; 就怕把老实人给吓跑了。
  齐大娘闻言,这才觉得靠谱一些。但还是不相信自己的能力,有些犹豫道:“可是,这能行吗?”
  “先开一个月试试,不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