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黎锦的农家日常-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贵手脚麻利地给黎锦整理好背篓,过段时间吴大夫走了,他就得跟着黎锦学东西。
  他也看出来了,黎锦虽然年纪小,但也是真的有真才实学的。
  黎锦给他道过谢,就跟李柱子一起走出了杏林堂。
  正好李柱子也是现在回村,跟黎锦一路。
  李柱子说:“你这就能回去了吗?”
  黎锦坐在李柱子的牛车上颠簸着:“我七月每天只当值一个时辰,回去太晚不放心夫郎。”
  李柱子感慨:“男人啊,还是赚钱养家最大,要是你不放心他,我让我媳妇儿多去你家帮忙。”
  黎锦心领了好意,但还是说:“我得看着他,才安心。”
  他说完这句话,自己都怔了怔,补充道:“他年纪还小,一个人照顾包子,我真的很难放心下来。”
  李柱子是个标准的乡间汉子,笑道:“你也才十八,跟你夫郎一般大,别拿他年岁小当借口。
  我知道,你们这年纪最是喜欢亲热的时候,赶紧给包子生个弟弟,你也算有后了。”
  黎锦老脸一红,坐在李柱子的牛车上,看着路两边的麦子里已经割完,只剩下短短麦茬的土地,假装自己什么都没听到。
  李柱子说:“我也是你们这个年纪过来的,我都懂。”
  黎锦终于从牙缝里憋出一句话:“咱能别说这个话题吗?”
  李柱子大笑,只当是年轻人面皮薄,等到像他这么大,就成老油条了。
  李柱子说:“你们这些刚成亲没几年的年轻人,就是活力大,你难道没发现,村里一般蹲在门口吃晚饭唠嗑的都是我这么大或者比我更大的人吗?”
  黎锦:“吃晚饭的时候,我很少出门。”
  真没发现。
  李柱子说:“对啊,就是这个理儿,村里跟你年岁一般大的,晚饭时候也都不出门,刚成亲,整天跟媳妇儿腻在一起都不够。”
  黎锦面无表情的想,他跟文文分明每天都很纯洁,村里人怎么就想的这么歪呢?
  黎锦随口说道:“文文身体还没好,不能……”
  李柱子说:“可以用手啊。”
  黎锦:“???”
  这一波操作有点窒息。
  要知道他跟文文最近才开始每天晚上互诉‘好梦’,以前两人睡觉时候,中间还有个小包子呢!
  最后黎锦生硬的岔开了话题。
  “柱子哥,你平时都这个点回来吗?”
  李柱子说:“最近这段时间都是,咱可以一起回来,也快。”
  黎锦也是这个意思,他这个身体每天走这么久,迟早会把腿部肌肉练的很遒劲。
  但他显然不打算练出堪比体操运动员一样的肌肉腿,能坐牛车,还是可以坐一下的。
  黎锦道:“多谢柱子哥了。”
  李柱子只是拍拍黎锦的肩膀:“不客气。”
  黎锦感觉李柱子‘不客气’的语气回答的是他给自己开辟用手的新大陆。
  黎锦想,果然不能把古代人想得太纯洁了,这时候没有电没有网络这种可以吸引注意力的东西,晚上除了睡觉就是睡觉。
  当然,一个睡觉是动词,一个是名词。


第38章 
  黎锦回到家里;发现院子里向阳的地方摆了两个木盆和一个木桶。
  里面都盛满了水;好像在利用太阳把水晒热。
  黎锦把背篓放在书房里,如今多了书房;他一般都是直接先回书房;整理好书本和笔墨纸砚;再写出今晚需要学和练的计划;提醒自己就算很累了也必须勤奋、不能放松。
  业精于勤荒于嬉;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毕竟他是穿越人士,此前原主的基础又差;他脑海里可以熟练运用切换的东西除了这里的官话和方言外;已经什么都不剩了。
  明年二月就得参加县试,黎锦想;自己比起那些从小就学习的人,已经算起步很晚了。
  所以他更是时时刻刻不敢懈怠;他自觉自己天赋也没有强大到惊人的地步;如此一来;只有自制力和恒心,才是他胜过同龄人最大的金手指。
  比如黎锦下定决心练字;他每天就会至少认真的练习五到十张大字,毛边纸双面练习。
  就算那天挑水种地,肩膀和胳膊已经酸痛不已;他依然坚持着。
  如今,黎锦觉得自己的字已经小有成效。
  但还达不到让他满意的地步,所以;每天的练习依然不能停下来。
  县试规定答卷必须用楷体,但时下流行的颜体和柳体却没有做过多要求。
  黎锦如今抄书用的就是柳体,他觉得等到真正考试的时候,自己的柳体应该已经写得不错了。
  黎锦今日一共列了三条计划。
  第一,温习《礼记(中)》,默背流畅即可。
  第二,誊抄《礼记(下)》,约莫一个半时辰。
  第三,习字笔画‘撇’。
  当然,所有的读书计划开始之前,黎锦得先吃完晚饭,再去给菜地浇了水。
  黎锦搁下笔,出了书房,正巧少年从后院走出来,看样子准备把院子里的水端回卧室。
  黎锦上前接过水盆,随口问道:“晒这些水做什么?”
  少年跟在他身后,十分诚实的回答:“洗澡。”
  黎锦脚步一顿,差点要当场表演平地摔。
  少年解释道:“今日村里的稳公路过家门口,问了我一些身体恢复情况的问题,然后我请教他我最近是否可以洗澡,稳公说可以了。”
  黎锦想,少年生完孩子后也没有恶露,按理说可以冲澡。之前他担心哥儿身子虚,这才没叫他洗澡。
  如今已经过去接近一个月,既然稳公都这么说了,少年自己也想洗,他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但黎锦却端着水盆,脚步方向一转,朝屋外走去。
  少年跟在他身后,见他如此动作,也没有丝毫不忿的神色。对他真是无条件的信任。
  只见黎锦把水盆放下,拎起水桶,朝厨房走去。
  接下来,生火,看样子要重新烧水。
  少年这才开了口:“阿锦,只是洗澡的水,不用浪费木材了。”
  黎锦说:“你身子虚,水烧开了以后晾凉再洗澡,我才放心。”
  这时代已经有杀菌消毒的说法了,只不过只有在给刚出生的小孩子洗澡,才会烧开水再晾的温一点,给大人洗澡就没这么金贵。
  少年唇角抿出两个乖巧可爱的酒窝,黎锦最后一句‘我才放心’,让他今日开心到极致。
  他也好想做出事情来回报阿锦,但苦思冥想下,居然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一瞬间,少年神情就变得有些气馁。
  黎锦转过头,正好看到他眼神中的郁闷,只觉得这人怎么无论做什么动作,都如此的乖巧。
  他没忍住在少年鼻子上刮了一下。
  “你在这里看着锅里的水,烧开后用瓢盛进盆子里。我先去给菜地浇水,等我回来,水温不烫的时候,再去洗澡。”
  黎锦叮嘱一遍,看着少年乖巧的点头,自己这才放心去浇水。
  等到他回来,发现少年在烧水的空挡,已经擀了面,在另一个锅里准备煮面吃了。
  不得不说,少年做家常饭的功夫实在一流,就算是带着糠皮的面粉,他也能把面揉的十分筋道。
  昨日做的猪蹄汤还被少年存在墙角的坛子里,把面捞出来,猪蹄汤用锅热一遍浇上去,再撒一点葱花和盐巴,简直无比美味。
  黎锦墨背了《礼记(中)》,少年也把晚饭做好了。
  两人吃了饭,大锅里之前烧开水的水温也差不多可以洗澡用。
  少年把水用盆子装了,黎锦和他一起端进屋去。
  黎锦站在原地思考了一下,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什么帮得上忙的。
  于是他说:“我就在院子里,你有要帮忙的地方,直接喊我就是。”
  少年应了声,黎锦自觉地出门。
  他先在院子里站了一会儿,直到屋里有水声响起,自己也去打了水洗把脸。
  然后静了静心,去书房抄书。
  黎锦这边落笔,才抄完一段,突然听到少年在屋里喊自己。
  “阿锦、阿锦。”
  黎锦急忙搁下笔,走到屋子门口,声音透进去:“怎么了?哪里不舒服?”
  少年声音有些小,说:“你能不能先进来。”
  黎锦:“好,等我净手。”
  他刚在写字,手上难免会沾到墨水。
  黎锦进去的时候,少年背对着他,没穿衣服,站在之前放案几的地方。
  地上有一个木盆,里面还有块布巾。
  少年说:“能不能,帮我擦擦背。”
  黎锦没说话,但他已经蹲下,把布巾拧的半干,去给少年擦背。
  屋里烛火昏黄,少年的背却很白。而且他人瘦,后背的两片蝴蝶骨显地脆弱又精致。
  少年就算性子再怎么爽朗,此刻背对着黎锦,也是十分面红耳赤。
  他原本没想着叫黎锦给自己擦背的。
  但洗着洗着就想起阿爹之前跟他讲的话,阿爹在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后,十分担心他以后的婚事,给他讲了不少话,也不管那时候他听不听得懂。
  毕竟在这个时代,哥儿的后半生幸福与否,全看自己的丈夫和孩子。
  一个人自立自强太难了,还会面临世俗的指指点点,没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是绝对做不到这一步。
  阿爹当时说过,就算丈夫宠他,也切不可恃宠而骄。
  后来阿爹问他:“你知道恃宠而骄的度在哪里吗?”
  秦慕文还小,思考了一下,说:“自己能处理的事情,不能劳烦夫君。”
  阿爹笑了,道:“这话说得对,阿爹这院子里的采买用度,虽说要经过主母,但确实不会劳烦大人。”
  阿爹又问:“还有呢?”
  秦慕文:“不可娇气,不可耍横,要、要……听话!”
  阿爹看着眉目间单纯,却又因为自己病而蒙上一层担忧的秦慕文,他觉得自己可以放心去了。
  他家孩子这样的性格,只要不是残暴的相公,自然都会宠爱着的。
  就算新鲜劲儿过了,宠爱不再,也可以有个孩子,平淡又安宁的度过这辈子。
  但他回忆起自己这辈子,思考了良久,还是让小秦慕文凑到自己身边。
  “在夫君宠爱你的时候,你偶尔可以娇气一下,但切记,要有度。”
  秦慕文觉得阿爹说的话好深奥,思考不来,只能强记。
  随后,阿爹举了几个例子,看着秦慕文瞪大双眼的模样,阿爹还想说什么,但最后终究却什么都没说。
  只是看着他的模样,感叹道:“这也算个人缘法,你这孩子从小跟着我,养了一副不争不抢的性子,我与你说这么又有什么用。”
  但他不知道,自己举得那几个例子,可能因为冲击性太大,被秦慕文一直记着。
  秦慕文想,之前阿锦说有事情找他……那、那自己就找一找好了。
  黎锦从秦慕文精致的蝴蝶骨擦到略微有些凹陷的腰窝,之后又洗了一遍布巾,重新擦一遍。
  他开口的时候,声音沙哑:“擦好了。”
  少年自己也很慌,粉白的指尖从黎锦手机拿过布巾,说:“谢谢你。”
  黎锦转过身去:“那你快点穿衣服,别受冷。”
  说完,他脚步飞快地出门,关上了门。
  当天晚上,秦慕文又缩回墙角休息,把被冷落在墙角好几天的包子摆在了两人中间。
  黎锦洗完澡回屋的时候,少年已经面朝着包子睡着了。
  看样子,今天是没有互诉‘好梦’了。
  黎锦不知道自己出于什么心思,脱下外衣后,又把包子挪到了最里面。
  少年被他挪回来的时候,呼吸依然平稳,乖巧的不行。
  黎锦心里舒坦了,吹了灯,在少年耳边道了句:“好梦。”
  过了一会儿,黎锦睡着了,少年睫毛飞快的颤抖几下,身体小心翼翼地凑到黎锦旁边,很小声很小声,用只怕没人听得到的声音说:“好梦。”
  看来阿锦没有觉得自己今日让帮忙擦背太娇气,终于可以放心睡觉了。
  说完这句,他打了个忍了很久的哈欠,眼角氤出两滴泪水,也陷入了沉沉梦乡。
  睡前少年的最后一个念头就是,今日终于洗的香喷喷,再也不担心阿锦嫌弃自己了。
  翌日,一大早醒来后,包子的大眼睛咕噜噜转一圈,觉得这不是自己晚上睡着时候的地方。
  但以他的小脑瓜,实在想不清楚自己是怎么过来的。
  然而两个心里有鬼的大人都一致的没提这件事,假装包子自己越过了阿爹,迈着小短腿飞奔到墙角。
  黎锦算着时间,说:“再过四天包子就满月了,村子里习俗是摆酒,剃发和移巢。
  我正好这几日留意,给包子取大名。”
  秦慕文点头应下,然后他想起一件事,说:“昨儿大牛哥家的嫂子来找我说,她娘家的姐姐最近急着用钱,有一匹正红色棉布可以便宜出。问咱家要不要。
  我本来打算昨晚跟你说的,但……我忘记了。”
  正红色,一般只有成亲、过年才会用到。
  再说了,村子里人成亲,一般不会专门做红色的喜服,毕竟这东西只能穿一次,多浪费。
  一般人家成亲最多也就是牵红,只有镇子上有家底的人才会讲究一下,专门做一套衣服出来。
  村子里人以前都不屑于跟黎锦家来往,红白喜事也鲜少通知他家。
  如今李大牛家的媳妇想要卖布,首先来找的就是少年,这已经是个很好的开端了。
  毕竟哥儿身份在村子里不受重视,平日里跟少年来往的,除了小安,几乎没有其他人。
  李柱子昨儿也说过,如果黎锦不放心夫郎,他就让自己媳妇儿来照顾少年。
  少年也说了,村子的稳公也主动过来询问了他身子恢复的情况。
  黎锦觉得,这代表着村子里人在接受他浪子回头后,也开始逐渐接纳少年这个外来户。
  虽然这个过程很慢,但一切都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行。
  这样以后就算他哪日忙的脱不开身,少年有事需要帮忙,也不会孤立无援。
  左右没有亲戚,乡亲邻里就是最好的伙伴。
  黎锦有意让少年在村子里多走动,他说:“如今家里有五两银子,铜板也有一贯多。你可以去他家瞧瞧,如果你觉得面料好,买回来也无妨。
  当然,你不想要,咱们就买其他的。”
  少年想,这让他自己拿主意吗?
  黎锦笑道:“当然了,家里的钱和采买归你管。”
  少年微扁的杏仁眼瞪圆,他之前对自己的定位就是存钱罐来着,他当自己只需要保管钱财就好。
  黎锦说:“以后这样的事情还多,你现在可以先习惯习惯,村子里人很好打交道。不用怕,有我在。”
  秦慕文看着黎锦,双眸里全然都是信赖,他说:“我不怕。”
  而且,昨日那嫂子面相和善,说话也很客气,他最开始有些慌张,后来也是真的不怕了。
  他本身不善于与人交流,也不会主动找话茬,只有十分亲近的人,才能被他敞开心扉,触碰他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但既然阿锦这么说了,他虽然有点慌,但还是会努力做好。
  黎锦看见他乖巧的模样,心下十分欢喜,又说:“那些对你和善的你去打交道,对你不好的,全都不用管,有我给你找回场子。”
  作者有话要说:秦慕文:……感觉要被培养成恶霸,委屈。
  ps,文文的阿爹神助攻。


第39章 
  七月六日;是包子的满月礼。
  黎锦前几日从镇子上买了几张红纸,把他给包子取的名儿认真的腾写上去。
  虽然他的字已经写的很不错;宋先生看到后也夸讲过,说他字练到这个地步;参加童生试问题已经不大。
  但黎锦腾写包子大名的时候;手还是会不由自主地颤抖。
  他摇头失笑;自己当年拿手术刀地时候;都没这么紧张过。
  但这次真的不一样;他书写了包子的大名和生辰八字后,可是得拿出一张记入族谱;另一张给村长统计村子里人口数的。
  也就是说,以后包子说亲的时候,亲家和他们家就会把两个孩子在族谱的这一页翻出来;仔细的比对后,再挑个吉日成亲。
  黎锦有种十几年后要被公开处刑的感觉,这会儿自然不敢放松。
  杏林堂吴大夫早早的得知黎锦孩子满月,特意让他这天不用来坐诊,待沐修日补上。
  五日黎锦坐诊的时候,吴大夫送了黎锦一双小孩子惯穿的虎头袜,布料柔软,上面绣的虎头十分讨喜。
  吴大夫说:“我这一把老胳膊老腿儿,明儿就不跟你们年轻人凑热闹了。
  这是我给孩子的礼物。”
  黎锦双手接过,脸上笑容一直就没消散过。
  “您也太客气了。”
  不仅是吴大夫,第二日就连宋先生也给黎锦了一块桃木牌;上面也雕刻着一些驱邪的图案。
  宋先生也说来回路远,他就不折腾了,等以后黎锦搬来镇子上,再带着包子来见他。
  陈西然上次送了包子一条红绳当见面礼,他还记得那个柔软的小生物趴在自己怀里一副可怜巴巴的模样。
  这回包子满月,陈西然说什么也要去亲自瞧一眼。
  杏林堂这边的周贵也打算登门拜访,去村子里参加小包子的满月礼。
  这几日来,黎锦亦算他半个师傅,他不懂的问题,黎锦都详细的给他解释,一点也不藏私。
  甚至黎锦还鼓励他多提问题,这样才能进步的更快。
  周贵自然不胜感激。
  六日这天,宋先生讲完课放两人离开,周贵已经在宋府的大门前候着了。
  他站在街对面,看着黎锦依然背着竹篓,穿着看起来明显已经漂洗太多次的长袍,与他身边那锦衣华服的小哥并肩而立,却丝毫不显得逊色。
  周贵想,人靠衣装这句话还真是不完全对。
  气质高贵的人,就算穿着普通布衣,在人群中是极其亮眼的存在。
  当然了,如果黎锦能换上一身得体的锦衣,配着修长笔挺的身姿和含星的俊眸,那就算说是京城哪个高门世家的公子哥都有人信!
  不过,镇子就这么大一点,周贵连县里都没去过。
  自然更不可能见到那真正的豪门公子哥儿是什么样,他最多就是听茶楼的说书先生讲‘那京城来的公子哥儿,骑着高头大马,人群夹道相迎’。
  之所以周贵能去茶楼听书,是因为说书先生经常要喝汤药润嗓子,这药一般都是周贵给煎的。
  先生也跟茶楼的人打过招呼,不收他和吴大夫的钱。
  正巧这时候黎锦看到了周贵,跟他打了声招呼。
  周贵赶紧拱手:“黎大夫。”
  走近了,黎锦给他们介绍。
  “这位是我的同窗,姓陈。这是杏林堂的学徒,周贵。”
  周贵此前已经拜了吴大夫为师,古代最讲孝道,一个人不可能同时拜两个师父,所以他称呼黎锦也只能叫‘黎大夫’。
  陈西然的家就在隔壁,他让管家把东西收回去,又神神秘秘的把一个布包挂在身上,不告诉黎锦这里有什么。
  “咱们走,先去你家,小包子该等急了。”
  黎锦笑道:“小包子可不会急。”
  陈西然又追问黎锦到底给包子取名什么。
  黎锦学着他的样子:“子曰,不可说。”
  “好你个黎锦。”陈西然话虽然这么说,眼里却带着笑意,一看就是佯怒。
  三人走到镇子口,李柱子已经等在那里了。
  他牛车上装了两坛桂花酒和黄酒,这都是黎锦前几天跟镇子上的酒家订下的。
  庆祝孩子满月礼的第一件事就是摆酒,缺了酒怎么行?
  但黎锦也不打算让来人不醉不归,所以也没买烈酒,最多就是黄酒,不能更烈了。
  李柱子让几人坐上牛车,自己一鞭子吆喝上去,老黄牛就慢吞吞的走了起来。
  等出了镇子口,人少了,李柱子又一鞭子,老黄牛走的更快了些。
  最近农忙已过,村子里的人都清闲下来,恰逢黎锦家的喜事,一个个都打算来沾沾喜气。
  讨杯酒喝,再送孩子一点小玩意儿。
  站在村子口能远远看到李柱子的牛车的时候,就有小孩子一溜烟儿的往回跑,高喊着:“阿锦叔回来了!”
  小孩子声音清亮,旁边又夏蝉鸣叫作伴,好不热闹。
  村长也难得坐在门口的石墩上抽烟,他招呼着孩子们,说:“你们都是哪家的孩子?”
  “村长爷爷好!我是大河爷爷的孙子。”
  “我是大牛家的二郎。”
  “我是……”
  孩子们叽叽喳喳的说,村长让媳妇儿从屋里拿出用葱花炒好的小馒头块,给孩子们分了。
  “去玩吧。”
  “谢谢村长爷爷!”
  有这个功夫,李柱子的牛车也赶到了黎锦家门口。
  秦慕文有小安、李柱子的媳妇儿帮忙,做了凉拌野菜,还蒸了许多包子。
  黎锦上前一步,揉揉他的脑袋,说:“辛苦了。”
  小安脸红的背过身子去,却又在转过去后,心想,黎锦跟阿文也没做什么逾矩的动作啊!
  人家两口子说句‘幸苦了’,他为什么就要转过来?
  现在再转过去看还来得及吗?
  黎锦这里摆好酒,给小孩子每人一个南瓜包子,说:“去村子喊人。”
  “收到!”一群孩子乌泱泱的跑了。
  有个大点的,看着酒坛和碗,说:“阿锦叔,能给我喝一口吗?”
  黎锦笑道:“一会儿你爹来,让他分你半碗。”
  在黎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