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然后下面没有了-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唉,真是累死我了。”
显武帝又被逗笑了。
“真的,装模作样实在是太累了,我都怕见到我弟弟了。他那时候也误会了。他见我时一本正经,我见他时一本正经,他便觉得我作为兄长就喜欢看到他一本正经的样子。他也不忍心让我失望,于是从来不对着我撒娇卖乖,总表现得非常可靠。我们兄弟俩都端着,如何能够亲密起来呢?”边嘉玉说。
“后来呢?”皇上问。
“这就是我现在要说的重点了。”边嘉玉端起茶盏喝了一口,“兄弟关系想要处好,一靠信任。我跟前若有人说我弟弟不好的,我二话不说就会把他们打出来。比起这些人,我肯定更相信我弟弟。二靠推心置腹。待我和我弟弟把话说开,知道了彼此的心意,我们自然就亲密起来了。三嘛……就靠家中贤妻了。自从我妻子嫁给我,她做女人的总比我这个大男人要心细,她一直尽心尽力地帮我好好照顾家人。当然,我弟弟这边也是一样的,他和新诚伯定了亲,新诚伯总是很积极地陪我喝酒请我吃饭。”
皇上若有所思。
若把边嘉玉说的话套用到几位成年的皇子身上,似乎是说得通的。远小人,亲兄弟,外有忠臣提点,内有贤妻帮衬,兄弟关系自然就能处好了。确切地说,皇上此时一厢情愿地以为,只要他们这么做了,他们的关系就能得到改善。边嘉玉这话避重就轻地把家长在兄弟关系中的重大作用略过去了。
其实,皇子们彼此间的关系好不好,抛开他们个人的品性不提,皇上的引导才是重中之重。
沈怡心中惊疑不定。大哥真的没有猜出皇上的身份吗?
温阁老则若有所思地看着边嘉玉。他不知这年轻人是误打误撞,还是真心实意,但他真是太会说话了。皇子们关系不好,明明是因为利益冲突而早有间隙,却被边嘉玉说成了是缺乏沟通才会渐行渐远,仿佛他们只要好好沟通一回,各种间隙就不存在了。皇上作为家长,自然更喜欢听到这样的话。
偏偏边嘉玉出的这个主意是有用的。
如果皇上把皇子们叫到跟前,叫他们好好沟通、除掉误会,皇子们哪怕心里都在骂娘,面上肯定要做出一副“父皇真是英明,我们把话说开了,果然就除掉误会了,以后能够相亲相爱了”的姿态来。
如此一来,朝中肯定能安稳一段时间,而皇上心里会一直留着安平侯府两兄弟亲密无间的印象。呵,能在皇上心里留了痕迹,日后的路肯定要顺畅很多。老狐狸似的温阁老忍不住用手摸了下胡须。
现在的年轻人真是了不得啊。
边嘉玉又和皇上聊了一会儿,聊到贡院的大门快开时,边嘉玉起身告辞,只说他要去贡院门口接弟弟了。显武帝并没有强留他,道:“你弟弟既然如你说的这般优秀,前程自然不会差了,快去吧。”
这可是金口玉言!
边嘉玉只当普通的吉利话听了,道:“谢老先生吉言。”
他领着沈怡离了雅座,出了状元楼,走到贡院门口,扶着安平侯府的马车。因这马车是预备来接边静玉用的,而边静玉在考场中待了几天,整个人肯定疲惫不堪,所以马车的车厢做得极为宽大,里面布置得非常舒服。边嘉玉扶着马车的车厢,用车厢挡住自己,忽然说:“沈、沈怡,快扶着我些。”
沈怡连忙扶住了边嘉玉的胳膊。
边嘉玉把整个人的重量都压在了沈怡身上,道:“腿、腿软。”
沈怡顿时什么都明白了,压低了声音附在边嘉玉耳边悄声问:“你知道平老爷的身份了?”
边嘉玉点了点头。他竟然碰上了微服私访的皇帝,这是怎样的运气!不过,他其实是不应该知道皇上身份的,但他又确实猜出了皇上的身份,所以这是一个多么难得的机会!这样的机会,一辈子就这么一次。边嘉玉觉得自己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做点什么,比如帮弟弟说些好话,不然就太可惜了。
对着皇上演戏,要问边嘉玉怕不怕,他肯定是怕的!
但是,作为一个兄长,他完美地控制住了整个场面,顺利地对皇上安利了自己的弟弟。
边嘉玉这会儿又觉出后怕来了,整个人软得像是面条一样。
沈怡说:“大哥果然听懂我的暗示了。”
“自然是听懂了的。”边嘉玉虚弱地说。
褚老头是谁?是他们安平侯府曾经的大管家。既然沈怡说了那人和褚老头一样,那么沈怡认识的那个人就应该是某位大人物身边的大管家了。而沈怡现在是有爵位的,他可不是随随便便的一个平民百姓,即便是王爷身边的管家,那也只是个管家而已,他有什么资格能让沈怡去拜见他?理应那管家过来拜见沈怡才对。所以,那管家必定是宫里的管家。宫来出来的人都小心翼翼,不愿意表明身份。
边嘉玉觉得自己这样的推断非常正确,也就是说,他觉得要见沈怡的人里头有一位是大内总管。
到底谁是大内总管?温阁老站着,平老爷坐着,肯定是平老爷身份更高。但平老爷姓的是平啊,皇上的外祖家就姓平。大内总管敢自称姓平吗?必然是不敢的。所以,边嘉玉大胆猜测,温阁老才是大内总管。而能让大内总管恭敬伺候的平老爷还能是谁呢?必定就是皇上了!边嘉玉就是这么机智。
边嘉玉羡慕地说:“不知道那位大内总管的假胡子是怎么弄的,看上去可真逼真啊!”
沈怡:“……”
边嘉玉又说:“你也看到了吧?就像是真胡子一样哎!”他整个人还软趴趴的,全身重量都压在了沈怡的身上,可见并没有缓过劲来,不过这并不耽误他对着沈怡调侃“大内总管”的神奇的“假”胡子。
沈怡忍了忍,没能忍住,语气飘忽地问:“你说的谁?”
“就是那个给我倒茶的……啧,我这辈子竟然还能喝到大内总管倒的茶。”边嘉玉有些晕乎了。
————————
“大哥,你是我见过的求生欲最强的人。”沈怡真心实意地说。
要不然,边嘉玉还真没法在不断作死的人生中长命百岁。
第76章
显武帝是个好糊弄的皇帝吗?不是的。但与此同时,他还是一位父亲。一位合格的皇帝大概能较为冷静地看待问题,一位不合格的父亲却有可能会自欺欺人。边嘉玉就抓住了皇上这种矛盾的心理。
边嘉玉身上有一种类似于小动物般的敏锐的直觉。
他一直都是个热爱生活的人,不愿意对着亲人露出复杂的面容。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真不懂人情世故。到底是在国子监里“混”了多年,还叫祭酒大人看上并被祭酒招了婿的人,哪里就真那么简单呢?
边嘉玉说的很多话,其实朝中的大臣也能说得出来。但是同样的话从不同的人口中说出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显武帝已经认定边嘉玉是个简单直白的人,便觉得他说出来的道理都是朴素而正确的。
而简单直白这个印象是怎么来的?这就来自于边嘉玉在对话中的层层铺垫了,比如说他觉得自己比沈怡更好看。这样的铺垫不能说是毫无风险的,如果皇上没有因此觉得他“可爱”,反而觉得他可笑呢?那他以后的前程还要不要了?边嘉玉已经是个选了官的人,如被皇上厌弃,前程就彻底没有了。
所以,既然边嘉玉猜出了显武帝的身份,对他而言最为稳妥的表现就是坐在一边安静如鸡。反正显武帝本来想见的人就是沈怡,他的注意力肯定多集中在沈怡身上,边嘉玉只是个陪坐的人。如果皇上问话了,他就挑着不犯忌讳的词语简短地回一两句;如果皇上不问他,他就安安静静地坐着别动。
可是边嘉玉却没有这么做。作为一个兄长,他敢于冒险也甘于冒险。
边嘉玉和沈怡、边静玉都不一样。
沈怡的脑海里曾被粗暴地装进了很多垃圾信息,他的思维方式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改变。他虽是这个时空中土生土长的人,其实不能完全拿他当个古人看待了。至于边静玉,虽然很多人都说他君子如玉,但他其实是个叛逆者,他用时代的礼法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心里却自有一套属于自己的道德准则。对于时代来说,他是个尚未觉醒的革命者。所以,沈怡和边静玉对于皇权都不是百分百地敬畏。
边嘉玉却是敬畏皇权的。然而,敬畏皇权的他却抓住机会利用了皇帝一次。
沈怡对着边嘉玉肃然起敬。
边嘉玉哼哼了一声,说:“你做什么用这么恶心的目光看着我?”那是我弟弟,我愿意为我弟弟做任何事情。沈怡虽是边静玉的未婚夫,但是现在有资格照顾静玉的还是他这个哥哥,沈怡且等着吧!
当边静玉从考场中走出来的时候,就看见大哥毫无形象地靠在沈怡身上的样子。边静玉抿了抿嘴唇。明明哥哥最近一直看沈怡很不顺眼,什么时候他们两个人变得这么亲密了?说起来,他都从来没有做过把整个人挂在沈怡身上的事,而且大哥也从来没有做过把整个人挂在他这个亲弟弟身上的事。
一时间,边静玉不知道自己是该嫉妒大哥比较好,还是该嫉妒沈怡比较好。
小厮忙把边静玉手上提着的考篮接了过去。边静玉这几天都窝在号房里,没有机会洗澡,他总觉得自己身上不怎么干净。不过,他这时也顾不得太多,直接伸出手把沈怡和边嘉玉两个人都搂住了。
边嘉玉见弟弟如此亲近自己,脸上露出了傻笑。他绝对想不到,这个拥抱其实是来自于一个嫉妒的男人的“报复”。哼,要脏一起脏,谁叫你们背着我先抱一块儿的?边静玉心里也藏着幼稚的念头。
很快,边静玉就注意到边嘉玉的脸色有些白,仿佛身体被掏空了一样。
“大哥,你身体不舒服吗?”边静玉问。
边嘉玉摇了摇头。沈怡替他回答说:“没事,静玉不用担心。我们先回家吧。”
三个人一起坐进了马车里。边静玉自觉发挥得不错,因此虽然在号房里吃得不习惯、住得也不习惯,但他的精神状态却很好。反倒是边嘉玉瞧着有些萎靡不振,好像那个考了几天试的人是他一样。
边静玉担忧地看着边嘉玉,问:“大哥真的没事吗?你看上去真的很像话本里头被妖精采了阳气的倒霉书生。”虽然边静玉没有见过妖精,更没有见过被采了阳气的倒霉书生,但是这不妨碍他想象啊。
边嘉玉还没说什么,沈怡忽然被自己的口水呛到了,然后疯狂地咳嗽了起来。
大哥明明是因为见过了皇上才变成这样的,哪里有什么妖精啊!很好,在皇上被他们误以为是青楼名妓、温阁老被误以为是大内总管以后,皇上再一次被误以为是能够吸干阳气的邪恶的小妖精了。
“你们俩都变得怪怪的了。”边静玉说。似乎有什么秘密瞒着他。
边静玉的脑海中迅速闪过了很多场景。
比如说,边嘉玉本是天上的神仙,投胎到安平侯府是为了历劫。随着年岁的增长,边嘉玉渐渐有了一些神通。这几天,边嘉玉偷偷地为他这个弟弟开坛做法,想要把运气分给他,好叫他能够顺顺利利地完成乡试。法事成功了,他果然运气大涨,然而边嘉玉却耗尽一身功力,以至于身体虚弱不已。
不对,大哥平日里就很没有神仙的样子,绝不能是仙人下凡历劫。
边静玉从头开始脑补。
神仙还是给怡弟当吧,所以是怡弟恢复了神通,也是怡弟想要开坛做法。只是,这法事是有限制的,非血脉亲人的气运不能转移。虽做法的人是沈怡,但被转移了气运的人还是边嘉玉。这样就说得通了。沈怡本会在历劫后重归天庭,结果却因擅自做法而触怒天条,此生没有了飞升的机会。边嘉玉被转移了气运,身体一下子变得虚弱不堪。他们两个人一直默默地奉献着,都牺牲了自己来成全他。
边静玉的脸上情不自禁地露出了既心痛又愧疚的表情。
太虐了!真是太虐了!
边嘉玉和沈怡对视了一眼,心里起了担忧。难道静玉这次没有发挥好吗?
马车一路顺顺当当地驶回了家。边嘉玉和沈怡虽然对边静玉很有信心,但见过他露出那样忧伤的表情后——虽然那表情是转瞬即逝的——他们不敢提乡试的事了,只关起门来把遇到皇上的事说了。
边静玉满心感动,一时间都说不出什么话来。这和他脑补的内容差不多。在他的脑补中,沈怡和边嘉玉最后触犯了天条。而在现实中,沈怡和边嘉玉说不定会触犯皇帝呢?他们同样是冒了风险的。
不忍叫边静玉有心理负担,边嘉玉故意做出了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说:“亏得我机灵,皇上这会儿肯定觉得我是个关爱弟弟的好兄长。我啊……应当给皇上留了个能当大任的好印象了。”以前科举制度还不兴盛的时候,就是靠品德和家世选官的。家世不可改,名声却可经营。可见好名声的重要性。
沈怡也想逗边静玉开心,便说:“大哥不仅是给皇上留下好印象了,也给温阁老留下好印象了。”
“温、温阁老?”边嘉玉有些诧异。
沈怡轻笑了一声,道:“还好你没有当着阁老的面夸他的‘假’胡子真。”
“给我倒茶的竟然是温阁老?!”边嘉玉绝望地捂住了眼睛。他竟然把阁老认作了太监?
边静玉果真被逗笑了。他去洗了澡,换了衣服,吃了些米汤类的食物,就打着哈欠补眠了。等他醒来时,沈怡已经回家去了。家里人都得了边嘉玉的提醒,以为边静玉在乡试里发挥得不是很好,就都避开这件事不提,不向他打探乡试的情况。边静玉就不好说出他觉得自己发挥得还算不错的话来。
边静玉把自己的答卷默写了下来。他心里想着,等沈家邀请他去小住时,他就把卷子带过去给沈德源看。结果,沈家却迟迟没有来人。边静玉心里觉得奇怪,明明沈怡早就和他说好了,考完了乡试就住到沈家去,也好请沈德源为他辅导下时事政治,再提点一下官场规则,为接下来的会试做准备。
可这事儿怎么忽然就不提了?
沈家不发话,边静玉就不好贸然住到沈家去。他要维护自己矜持的文人形象,不能太上赶着。
噫,不能住到沈家去,就见不到沈德源,也不能接受来自沈德源的辅导。虽然沈怡三天两头送些小玩意儿到安平侯府来,边静玉还是觉得不开心。当他百无聊赖地坐在院子里逗猫时,整个人看上去都仿佛蒙着一层阴影。边嘉玉远远瞧见了,越发肯定边静玉这回考得不好,搜肠刮肚想主意安慰他。
其实沈怡也盼着边静玉能住到他家去,两人好一起念书习字。可是,明知道边静玉发挥得不好,还叫他来自己家为接下去的会试做准备,这不是戳他的心吗?沈怡很体贴,只好把小心思都按下了。
就这样,在大家齐心协力又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边静玉幼小的心灵时,乡试放榜了。
放榜那天,边静玉没有去状元楼。他不是一个很喜欢高调的人,虽然很有信心中举,但没必要在大庭广众下接受陌生人的贺喜。他待在家里等着消息就可以了。他就淡定地窝在自己的院子里。边嘉玉虽觉得弟弟可能没考上,但还是一早打发人去看榜了。放榜没多久,小厮骑着高头大马匆匆而来。
“大喜啊大喜!二爷高中经魁!”小厮一路高呼着进了大门。
“果真?!”边嘉玉惊喜地问。
这自然是真的,边静玉是乡试的第三名。乡试第三到第五名都称经魁。
大哥已经激动得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
不过,他很快就强迫自己冷静了下来,侧头对柳佳慧说:“静玉对自己要求太严了。他怕是冲着解元去的,此番只得了第三名……难怪他心情不愉。我们得好好劝一劝他。第三名已经非常厉害了啊!”
————————
我,经魁,我哥劝我,虽然没考好但还是要想开点。
边静玉从来不知道,大哥对他期望如此之高。
第77章
乡试过后,边嘉玉就该拖家带口赴任去了。他其实已经耽搁了一些日子,不能再耽搁了。
行李是早就已经准备好了的,柳佳慧在这方面向来很有计划性,完全不需要边嘉玉操心。因为边静玉之前去过南婪,对那边有一些了解,所以应该带上什么不应该带上什么,柳佳慧都会向他请教。
边嘉玉此去南婪也是和万金商行队伍同行的。他虽不是鲁氏的亲子,但毕竟有母子的名分在,鲁舅舅平日里不会上赶着来巴结边嘉玉,但像这种顺手之劳还是愿意做的。除此之外,柳佳慧也把老国公当年送给她的那些老兵们带上了。这些老兵虽然各有残疾,但其实个个都很有本事,而且很忠义。
反倒是安平侯这个亲爹没什么好交给边嘉玉的,只送了一句“好好做人,好好当官”的话给他。
边静玉平日里对边嘉玉很敬重,但见边嘉玉赴任去了,他却也没有什么舍不得的情绪。他的骨子里大概就是有一种异于常人的冷静吧。在他看来,既然成家立业是男人的本分,那么眼看着大哥跨出了立业的第一步,他就应该为大哥感到高兴。而这高兴的情绪完全可以把其他的小情绪都压过去了。
鲁氏却有些舍不得叫柳佳慧离开。因为柳佳慧一走,边慈的亲事就需要鲁氏来张罗了。鲁氏本能地觉得,边慈的亲事有些难搞。给她配个歹人吧,到底舍不得让她去吃那样的苦;给她配个良人吧,不是坑了那个良人吗?鲁氏只能暂时把亲事压下,加大力度想要把正在禁足的边慈的性格掰正过来。
边慈这事也给鲁氏提了个醒。虽然边雅还能在家多留两年,而且边雅一直很乖巧懂事,但鲁氏还是把她拎到自己身边来教导了。鲁氏以前就不曾薄待过边雅,这会儿更加重视了,也是边雅的幸事。
世子夫妻带着红薯离开后,边静玉终于如愿以偿地受到了沈家的邀请,把衣服、书籍一打包,对着父母报备了一句,就开开心心地去了沈家。都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但边静玉好像一点都不留恋狗窝。如此,府上两位年轻的小爷都不在,整个安平侯府就更显低调了。因为玉米的事,安平侯府的热度还没彻底消散,见府上有才俊考中了经魁,大家本以为有了一个上门贺喜的机会,结果谁能想到,安平侯府反倒更加安静了。边静玉除去上太学给先生们请过安,其他人都见不到这位经魁了。
沈家早就把屋子收拾出来了。
沈家现在住的宅子是皇上赐的。新沈宅的位置很好,周围住着的都是贵勋重臣。除去皇宫不提,这片地方应该是京城中贵人最多的地方了,这条街也是离着皇宫最近的一条街。不过,沈宅的地段确实是好,面积却不如安平侯府那么大。边静玉住到沈家来,还需要沈怡把自己的院子腾出来给他住。
两人若不是已经定了亲的关系,边静玉反倒是能和沈怡一块住,就是同床共枕也没什么,因为这是好友之间该有的情谊。可惜他们已经定了亲了,虽说男子之间没有那么多避讳,但若沈家安排边静玉和沈怡住一块,这就是不识礼数了,而且也显得低看了边静玉。于是,他们俩反而是要分开住的。
除了边静玉,还有一人也住到沈家来接受沈德源的指点了。
这人便是姚和风。
姚和风是边静玉的多年好友,也是太学中的学生。他在上一届乡试里考中了举人,虽说不如边静玉这般高中经魁、惹人注目,但也是名列前茅的好成绩。他同样打算在本次恩科的会试中下场一试。
当初沈德源和沈思刚被流放到南婪时,多亏了姚县令的看顾。后来沈德源和姚县令接触得多了,两人在某些方面有着相似的理念,自然而然就成为了好友。再后来沈德源官复原职,临行前和姚县令达成了共识,两个人又成为了官场上的盟友。因着这样的缘分,沈德源把姚和风看作了和自家子侄一样的小辈。得知姚和风孤身待在京城,沈德源肯定要帮衬一二,指点文章、送衣问暖等从来不吝啬。
姚和风身上有一种落拓的气质。他不说话时,有几分像话本里那种仗剑走天涯的侠客。不过,只要他一说话,他整个人就立刻显得亲切了,仿佛每个字音里都带着笑意。哦,他还非常喜欢吃甜食。
沈德源公务繁忙,每日能指点边静玉与姚和风的时间不多。不过,他句句金言,三言两语就能说到重点,边静玉与姚和风得一个时辰的教导,往往需要耗上一整天的时间来消化,可谓是受益颇多。
更多的时候,都是沈思在管着边静玉与姚和风的功课。沈思是沈德源一手指导出来的,他当初参加科考时就成绩斐然,又已经在官场中起起伏伏历练了几年,完全有资格指导边静玉与姚和风。与此同时,他还负责盯着沈怡的功课。但沈怡却不和边静玉、姚和风一道学习,因为他们学习进度不同。
边静玉与姚和风都已经在为考进士而努力了,但沈怡之前总被这样那样的原因耽误,这会儿还在为考秀才而努力。他倒是不担心自己能不能考上秀才,可他大哥却觉得,没学会走之前不能学跑。于是当边静玉和姚和风坐在这边的屋子里读史书、写策论时,沈怡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