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先生-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到的村民有些不知道作何猜想了。他们不明白,元安平一个穷小子怎么就坐上了那么豪华的马车了呢?而且,那些布匹,他们仅仅只是看着也知道是非常好的东西啊。
  等马车走了之后,见着这幕的人心中开始各种猜测,倒也没人去元安平那里打扰。因为他教孩子读书的缘故,一般大人都不会来这边,担心打扰了孩子读书。而且,元安平家又靠村子最里面,除非下地干活或上山砍柴,很少有经过这里的。如今又是冬天,通往山上的路又不是只有他这里一条,所以,有时他门前一天都没个人经过。也因此最清静了。
  元安平坐着马车回村的事很快被传了个遍,有些人更是活灵活现的描述着他从马车上搬下来多少多少好东西,仿佛亲眼见过一般。除了个别的几个人会在心里琢磨琢磨外,大部分家里也就当个闲话聊一下,别管多羡慕,那都是别人家的。
  霍小西抱着沙盒飞快的往家跑,心里想着自己怀里的糖,兴奋的不行。一进自家院子就直接冲去了他爹亲的屋子。
  “爹亲,爹亲!”
  张小柳自从查出怀孕了之后,就没怎么出门了,今天也是窝在家里。本来他正在屋子里缝补衣服,听到儿子欢快的叫声很好奇。
  张小柳停下手里的活:“小西,发生什么事了你这么高兴?”
  霍小西冲进屋子里,把沙盒放到一旁,高兴的从怀里掏出小纸包,打开来,举给张小柳看,“爹亲,糖。安平哥哥给的,都给爹亲吃。”
  张小柳接过去,一共三块糖,一片花生糖,一块松子糖和一块硬糖,“这糖不便宜,安平怎么会给你糖?”
  霍小西开心的说:“安平哥哥今天给我们发糖,每人两块,考试没有错误的发三块,我得了三块。”
  张小柳抱住霍小西,“我的小西真厉害。”
  没一会儿霍山峰带着小儿子回来了,张小柳把糖的事跟他说了。小儿子嚷嚷着吃糖,张小柳把花生糖用刀切成了四段,儿子吃大的,他们夫夫俩吃小的。霍小西把糖放在嘴里舍不得咬,能吃好些时间。
  霍山峰夸奖了霍小西,然后跟张小柳说:“我刚才听村里人议论纷纷的,说安平是坐着漂亮的马车回来的,还带了很多的东西,都猜测着他到底遇到了什么好事。”
  张小柳也觉得惊奇,“有这么回事?”
  霍小西在一旁点头,“我听安平哥哥说,是县城里的章老爷家的马车,安平哥哥真厉害。”
  霍山峰一听,“要真是章老爷,那安平还真是了不得了!”
  张小柳也跟着点头,“安平跟村子里的孩子不同,跟其他读书的孩子也不太一样,我倒是觉得他能认识章老爷也不很稀奇。”自从元安平愿意收霍小西识字之后,他就觉得元安平是各种的好。
  拿着糖兴高采烈到家的孩子,大都被大人问了关于马车的事,一听竟然是县城里那个章老爷家的马车,都忍不住感叹,元安平这是交了大运了!等八卦完了,还是自己孩子得了糖的事更让他们开心。糖块都不大,花生糖有一指长,一个指节宽,而块状的糖也就只有大拇指一个指节大小。但即使这样也没人舍得直接吃了,都是把糖切成了很小块分吃。


第25章 宅基地
  李字家人多,大大小小一共十五个人。老爷子做主把花生糖跟果仁糖大家分吃了,甜甜嘴,剩的一块就让李字自己留着了。老爷子说那是李字学得好,另外奖励的,他自己留着应该。之后老爷子留下李字问了下元安平的事,听了元安平胡编的理由后,李富康摸着花白的胡子说,“这安平不简单啊,字儿,以后好好跟着他,这是你的福运啊。”李富康觉得这人若想有出息,需要两样东西,一是才能,二是运气。元安平能因为诗句被章老爷所欣赏,那就说明他这两样都具备,这世上成功又不是只有科举这一条路,他坚信元安平以后会大有出息,那么自己孙子跟着他准没错。
  李字不是很理解他爷爷的意思,不过他倒是愿意跟着元安平,跟爷爷说完话后,他把那颗糖给了他爷爷。看着孙子这么孝顺,李富康那是老怀欣慰。
  元安平虽然不太清楚村子里的各种揣测,却也知道马车进村子造成的轰动。他知道肯定会引起大家的好奇,不过他也没有主动去解释什么的意思。虽然已经来这里有些日子了,他一直都没太跟村子里的人接触,原主之前好像也是个不太爱跟人接触的性子,大家也没觉得他奇怪。如今又因为教孩子识字,有着一个老师的身份,大家心里多少有点距离感,一般没什么事不太来找他,至于串门唠嗑的人更是没有。他觉得这样子很好,自己不会被各种人上门烦到。
  等孩子都走了之后,元安平提着东西出了门。路上见着元安平的人都好奇的看着他,但却没人上前问究竟。有些性子热情自觉跟元安平有些熟悉的人会打个招呼,问一声他去哪。元安平会温文有礼的说一句:“去里正曾爷爷那里谈点事。”一般这样大家都不会再刨根问底的追问他什么。觉得元安平跟他们有点不一样,这样的距离感,让他们不好太过亲近。
  里正家在村子中部,三间大瓦房的院子在村子里算是顶好的了。据说这是因为里正家的四个儿子都很出息还十分孝顺。他家大儿子在外经商,二儿子和三儿子在镇上都有差事,小儿子是木匠,在村里住,陪着他们老两口。所以里正家是村里少有的富裕些的人家。
  元安平来到里正家大门口,见院子里有个老人在晒太阳,便叫了一声,“李曾爷爷。”
  里正听到有人叫他,不过觉得这声音听着有点耳生,睁开眼睛见有个小子站在门口,便笑着说:“快进来吧?找我什么事啊?”
  元安平进了院子,里正看着他,疑惑地问:“你看着眼生,是谁家后生啊?”
  里正妻子王氏听着了声音,从里屋出来,见是元安平,连忙笑着说:“安平你来啦。”然后对着自家老头子笑骂道:“你这老头子什么记性啊,这是根茂家的后生。”
  里正又仔细瞅了瞅,“呦,还真像根茂那时候的样子。”说着指着屋檐下,“别站着了,那里有凳子,你搬着过来坐。”
  元安平把手里的东西递给王氏,“曾奶奶,您拿着。”
  王氏一看他手里包的方方正正的纸包,不是点心就是糖,连忙推辞了一下,“来就来了怎么还带东西啊,太见外了不是。”
  元安平连忙把东西塞到王氏手里,“曾奶奶,这是我的一点心意,您一定要收着。”
  知道元安平这是要找他老伴谈事,王氏也没再推辞,便笑着收下了。
  元安平见王氏收了,便去搬了凳子在里正身旁坐下。
  里正人七十多岁了,在这里算是高寿,精气神却很好,见元安平坐下,笑呵呵的说:“来这么一趟还这么讲究,说吧,找我什么事?”
  元安平笑了笑,说了自己的来意,“是这样的,我现在住的房子有些老旧,院子也太小。来年我打算重新扩建一下,不知道我那房子旁边的空地都是谁家的?”他现在住的房子是原主爹娘刚分家时分到的旧房子,原主爹娘重新建了砖房后便空置了,后来原主的爹病了不得不卖房换钱,只能住回了原来的房子。
  里正听完想了想,跟他说:“你家院子西面靠山方向的地方,谁家的也不是。你要想用,我就给你批一块做宅基地。正好,你这年龄也到了快成亲的时候了,我给你批一块,按一分地一百文来算。至于东边的那块是张旺家的。当时分给他时,他们嫌太偏,又因为没分家一直闲置着。”
  “张旺家?”元安平不认识。
  王氏从屋里出来,听到他们说的话,见元安平好像不认识张良,便说:“你不是教张威虎识字吗,张旺就是他爹。”
  元安平听她这么一说就能对上人了,“那我家屋后的地是谁家的?”
  王氏笑跟他解说:“你家屋后不就是你家菜地吗,一直到那两棵大杨树前都是你家的,你要是扩建绝对够用的。”
  元安平听王氏这么一说,心想自家菜地还真不小,随便种点东西都够自己吃的。然后想到了自己空间里的那些蔬菜种子,心里有个计较,问道:“李曾爷爷,要不你别给我批宅基地了,让我在我家西边开一亩地种菜怎么样?”
  里正听了摇了摇头,不同意:“那是咱们村留好的宅基地,只能用来建房子。你要是想开地,只能在别处开。可你要知道,新开的荒地可是要交一样的赋税,还要另外拿一笔开荒钱。开一亩荒地要交三百文钱。咱们这里的地不好,开出来一般都是下等田,平常都是要养个两、三年才能有好点的收成,所以这一赔可就要赔两、三年。”也就因为这样,才很少有人开荒地。
  元安平想了一下,他倒是不缺钱,但他不愿意去开荒地。他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个适合种地的,毕竟种地可也是个技术活呢,他专业不对口。元安平只能放弃:“那我还是要宅基地吧。李曾爷爷,您看我用自己家的田地换张威虎家的宅基地能行吗?”
  里正听他这么问,眯着眼睛笑问道:“据我所知,你小子一共就两块地,你打算拿哪一块地换?”
  元安平露出一个心照不宣的笑容,“肯定是那块中等田,我总不能让张威虎家吃亏不是。”
  里正哈哈笑了起来,“嗯,你小子主意不错,等你们商定了来我这里签个字就成。”
  在元安平走之前,里正郑重的说:“安小子,你不错,愿意教村里的孩子识字。那些孩子遇到你是他们的福气,你很不错!”
  元安平谦虚的说:“您老谬赞了,我学识不够,也就只能让他们学些字罢了。”
  里正摇了摇头,神色严肃的说:“那些就够他们受用的了,你不仅改变了他们的命运还改变了他们孩子的命运,他们该永远记着你的恩情。”他四个儿子能有今天,他的孙子和曾孙可以有个好前途,都是因为他当初跪下求着同族的叔叔教他学了字。
  元安平见里正感慨万千的样子,在这里“知识改变命运”体现的更加彻底一些。
  元安平神色淡然的说:“我教他们是因为他们渴望学字,我觉得我可以轻而易举的满足他们所渴望的,所以我教了。我没打算让他们记我的情。”他教学本来就是随性之举,在对方给他送了东西后,自己教他们认字更是应该的,至于什么恩情不恩情的,他从来没这么想过。毕竟是个现代人,那个世界的孩子又有几个人会感激老师教导了自己?只是觉得自己出了学费,他们教自己是应该的。教师行业貌似也成了一种服务行业,至于高尚和感激,似乎早已经消逝了。而所谓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那更是无稽之谈。
  里正看向元安平,“孩子,你是个好的,所以我说村里的孩子有福气。”
  元安平笑笑没再说什么。虽然不在意别人记不记得他的好,但能被夸奖,他还是乐意听的。


第26章 整理和主意
  从里正家回来,快到家时,元安平远远的就看到李字站在自家门口,手里还抱着一只小狗。
  元安平把门锁开了,让李字进去,看着他手里拿着全黑的小狗,他接了过来,跟小狗对视了几秒。
  “嗯,很精神。”元安平表示很满意。
  李字逗了下小狗,伸出手指逗小狗:“这狗我是从周旺家要的,一个来月大,能吃食了。三只里这只长得最好,被我抱来了。他还舍不得呢,可惜狗太能吃,他们家可养不了。那两只肯定也留不下,不是送人就是给扔了去做野狗。”
  元安平看着手里的小狗,对李字说:“等下我给你几文钱,你去把另外两只也抱来吧。”
  李字不解,忍不住劝他:“你要那么多干嘛。这狗现在小,看着不显眼,等长个一俩月,比人能吃,太浪费粮食了。”
  元安平把小狗放到地上,让它自己跑,跟他解释说:“没关系,现在我养得起。我家这么偏还就我一个人,养些狗比较好。”
  李字想想,元安平应该得了不少银子,要是养得起多养几只也没关系。他也喜欢狗,只是家里人吃饭还有问题,哪里有东西喂狗。
  “那行,我再帮你跑一趟。”
  元安平进屋拿了十五文钱给他,“去吧。”然后又进屋拿了个面饼和盘子,蹲在地上把面饼掰碎了放在盘子里,他对小狗招手,“过来过来,这是给你吃的。”说着还指了指盘子。
  小狗可能闻到了气味,试探着往盘子边走,低头闻了闻,然后抬头看向元安平,好像在确定这东西是不是给它吃的。
  元安平捏起一块递到它嘴边,这个动作小狗明白,它低头吃了,然后元安平手指着盘子,“吃吧吃吧都是你的。”
  小狗像是确定了那些是给它吃的,然后就低头吃了起来。
  元安平摸了摸小狗的脑袋,他也算是临时起意要养狗的,谁知道那个章霖奕是不是弄了个武功高手在哪里监视着他。他别的不怕,就怕自己的空间被发现。狗的嗅觉和听觉都很灵敏,起码能给自己一个提醒,当然,他也开始尽量减少使用空间,并且要更加注意隐蔽。
  等三只小狗凑齐后,元安平看着三只小狗崽,除了有点瘦其实挺可爱的。元安平给了李字一块点心当是跑腿的费用,然后拿出一个纸包,“这个你晚上送给他。”
  李字自然知道元安平指的他是谁,“保证送到。”
  等李字走了之后,元安平把院门闭上之后,他也把另外两只小狗给喂了。然后看着在院子里玩耍的三只小狗,思索道:“得给你们取个名字。”说着指着全身黑的那只说,“你叫砚台。”他原本想叫小黑的,就担心跟村子里某个人重名。然后指着黑色为主胸脯和脚上都有白色的那只,“你以后叫斑点。”然后对另外一只棕色且皮毛深浅不一的,“你就叫哈利。”心里制定了让它们认可自己名字的方法后,元安平就任由他们在院子里乱跑了。
  走进了里屋,元安平看着床上的那些东西。想着还是趁早规整一下比较好。最麻烦的是那些布匹。章霖奕送的有十二匹布,他纷纷摸了下,确实都是很好的布料。如果元安平知道就这么一匹布就值得几十、上百两的话,就知道章霖奕是多么的大方了。元安平自己还买了四匹棉布,都是深色的布料,他打算用来做被罩被单,好掩藏自己被褥的不同,因此他还特地买了些针线。至于他会缝的怎么样暂时不在他的考虑之中。
  这么多布他没什么地方放,暂时他也不打算收进空间里。就整理了一下先放在床尾,好在他的床够长,而他自己的个头还不够高。
  把新买的两床被褥和三套棉衣、三双棉鞋都拿了出去晒上。他还买了十斤棉花,准备做点保暖的小物件。
  他还买了十本书,有三本关于历史一本游记一本诗书,还有一本详细的介绍了本朝的科举制度,一本他看着还挺不错的有关书法的书,剩下三本据说是考科举必须学的三本书。至于他从未想过去考科举,为什么还买这些书,还是为了那些孩子。他心想着,若是这些孩子真有一两个特别擅长读书的,倒是可以让他们试试。除了书,他还买了普通的笔墨纸砚。也怪不得农家人供不起读书人,就这么些东西就花了他三两多银子,还大部分是花在那些书上面的。
  把书放在靠墙角的那个破桌子上,看着那张桌子,元安平心想,他确实应该添点家具了。
  接下来床上剩的就是一些杂七杂八的零碎东西了,有点心,糖,干果,还有茶饼,都是准备待客或送礼用的。也都先堆在了小桌子上。然后就是他那一小箱子的银子,以及那六个精致的木盒子。他打开看了一下,其中五个盒子里都是药材,他只认得人参和鹿茸,其它三样不认得。而另外一个盒子里则放的是首饰,两支银簪子,一支花样繁复,一支样式简单但雕刻精致,两支样式简单适合男子用的玉簪,还有一对细的金镯子。元安平以为是那个管家拿错了,其实这是章府送给客人的礼物的标准配备,不管章霖奕说要送客人什么,都会添上这么一个盒子凑一个六字。他把这些盒子以及那一箱子的银子放到他从杂物房搬来的木箱子里。
  收拾好里屋的东西,他又来到了堂屋,那桌上地上也都放了好多东西。他又买了一个大铁锅,一些碗碟筷子茶杯茶壶及盛菜的小瓷盆,两个相对大一些的陶盆,准备以后用来和面。还有五个小罐子,都带着盖,打算用来放调料。一大一小的两个木盆用来洗衣服和洗脸用。本来他想买个浴桶,可惜马车放不下了。除了用具外,他还买了些调料,粮食,猪肉和猪骨以及一些白菜和菜干。大大小小堆了一堆。动手把东西都摆放好,收拾妥当后,他又忙着去了杂物房。
  他家一共两个屋子,屋子太少有点麻烦。自从收了那么多孩子之后,他就打算把杂物房给整理出来,在阴天下雪的时候,让他们在屋子里学习,就是挤了点。
  他先把杂物房里的农具都搬到后院那个柴房里去,然后把原主的那些破衣服鞋子都弄了出来,把本来堆放在这个屋子里的面粉和红薯都搬到了客厅,然后里面就剩一张单人的木板床了。他把床拉了出去,放到后院,以后可以在上面晒东西。
  把杂物房给扫干净之后,元安平算是收拾好了。准备把旧衣服鞋子和被褥都扔了,结果抱着衣服出去的时候,遇到了经过的霍小寒。
  霍小寒看他抱着衣服,“你是打算去洗衣服吗?”
  元安平摇了摇头,“我是打算把这些旧衣服扔掉,还有以前的被褥,都太旧了。”
  霍小寒不解,“把衣服被褥都扔了,你以后用什么?”
  元安平看了他家左右,见没人,“你先进来吧。”
  霍小寒走进院子便看到元安平晒着的明显崭新的棉衣和被褥,有些意外。
  元安平笑着跟他解释了一番,当然用的还是忽悠李字他们的说法,不过倒是把章霖奕给他的那些散银子的数目告诉了他,至于那个大数字,怕吓到他。
  即使是那二百两,霍小寒也觉得是好多好多银子了,毕竟这里三、五两银子就可以娶个老婆了。他很为元安平高兴,“真是太好了,有那么多银子你就什么都不用担心了。”
  元安平笑着说:“我买了些糕点,你等一下,我给你拿些吃。”
  对于元安平一见到他就给吃的这种行为,霍小寒已经习惯了,他在院子里等着,便看到三只小狗从后院跑过来,见到霍小寒,就开始用嫩嫩的嗓子朝他叫唤。
  霍小寒看着它们也很喜欢,这么小的狗也没什么攻击性,便走上前想摸摸它们,三只小狗闻了闻他后就让摸了。
  元安平出来时,就看到霍小寒蹲在地上逗小狗玩,脸上洋溢着笑容,心想,果然是个孩子。
  元安平把包着的点心递给他,然后问:“你待会儿还要去砍柴?”
  见霍小寒点头后,他忍不住问:“你们家做什么要用那么多柴火,怎么老看到你要去砍柴?”
  “也没用多少,就是我娘想要多存些,打算去县城里换点钱。”
  元安平想了一下,“你看这样吧,回去跟你娘说,就说我让你每天傍晚时候给我送一担柴来,一担柴给你五文钱。你每天下午就去山脚转转就行,也不必真的要砍多少柴。这样你就不用这么辛苦,还可以来我这里吃晚饭。”这个主意他之前有想到,只是当时没钱,没法实施。
  霍小寒连忙摇头,“我不能让你费钱,砍柴也没多累,不用担心我。”
  元安平跟他解释说:“你不懂,你还这么小,就这么一直辛苦干活还吃不饱,不止让你长不高,还会伤了身体根本,那可是最严重的。你也知道我现在有钱,每天花五文钱不算什么,又不是一直收你家的柴,等到天气暖和了就不用收了。你听我的吧,以后你能每天晚上来我这里吃饭,我也就不用那么费心思的想着怎么给你送吃的了。”
  霍小寒低着头,声音哽咽的说:“元安平,你不用对我这么好的。”
  元安平见他又哭了,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说,“别哭啊,对你好还不好吗。而且我也是举手之劳,你也别觉得我对你有多大恩德似的。咱们俩认识也好些日子了,我当你是朋友,总不能自己享福还看着你吃苦吧。听我的,别哭了,买柴的事也就这么定了。”
  霍小寒抹去眼泪,“我听你的,不过不用五文钱,你给三文钱就成,去城里卖的也就这个价钱。”
  元安平点头说好,“你同意就行。”说着准备继续扔他的东西。
  霍小寒见他抱着的被褥,“这些东西你真打算都丢了吗?”他觉得有些可惜。衣服被子虽然看起来有些旧,还打了补丁,但在他看来还能用的。
  元安平看向他,见他眼里的可惜,“你想要?”
  霍小寒点头,有些不好意思的说:“你要是真不要了就给我吧。其实你的被褥和那些衣服还是挺有用的。”
  元安平想了想,然后说:“要不你都拿去吧,虽然我也想送你些新的,不过我也知道,即使拿回去你也捞不着用。不如这样,你用那些破衣服做个棉袄棉裤,我给你拿些新棉花,就说用那旧被褥里的棉花做的。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