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先生-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元安平想了想,然后说:“要不你都拿去吧,虽然我也想送你些新的,不过我也知道,即使拿回去你也捞不着用。不如这样,你用那些破衣服做个棉袄棉裤,我给你拿些新棉花,就说用那旧被褥里的棉花做的。你把衣服做得破旧些,他们看不上就不会跟你抢了。”他觉得这个主意不错。
  霍小寒也觉得能行,“棉花你先别给我,我先把这些东西拿回家。”
  “好。”


第27章 主意后续
  霍小寒抱着东西绕路回家的,先看见了在院子里扫地的元氏。元氏见他抱了那么些东西,上前帮忙接了,“这些衣服被子你哪来的?”
  霍小寒:“这是元安平不要的,我见还能用就拿回来了。”
  元氏一听是元安平的便没再说什么,帮他拿着往他屋里送。刘氏从屋里出来,见他们拿的东西,就脸色不高兴的问:“小寒,东西哪来的?怎么就知道往你屋里拿?”
  霍小寒连忙把东西都递给元氏,然后跟刘氏说:“娘,我跟您说个事。我今天遇到了元安平。”
  刘氏一听元安平的名字脸色就更难看了,自从孙子被元安平退回来,一想起来她就忍不住要骂几句。
  霍小寒连忙在她发火之前把话说完:“他说要我每天傍晚给他送一担柴,一担三文钱。”
  刘氏一听元安平要买柴,价钱还跟城里一样,顿时喜上眉头,“你说的可是真的?”
  霍小寒点头,“是真的,他要明天开始送,要是不行的话就换别人送了。”
  刘氏一听,怎么能让到手的钱给跑了,“那你明天就开始给他送柴。”她在心里计算着,这一天三文钱,这十天就是三十文,一个月就九十文,这等到过年,家里就可以多添几只鸡。然后还不放心的问了一句,“你确定是三文钱一担,没有少说吗?要是让我知道你从中拿钱,看我不打死你!”
  霍小寒连忙摇头,“不敢,真的是三文钱一担,不信您可以去问问。”
  “哼!谅你也没有那个胆子。”说完又疑惑的问了一句,“这元安平怎么会想起向你买柴?”
  这话霍小寒在回来的路上都想好了,听他娘果然这么问,便表情自然的说:“我打柴经常走他门前过,兴许被他看的次数多了,知道我经常打柴,就想着向我买。”
  刘氏对这个解释还算接受,然后看向元氏手里的东西,“这些衣服被子是怎么回事?”
  霍小寒赶忙小声解释说:“这是元安平扔的,我见还能用就捡来了。”
  刘氏翻看了一下,都是很破旧的,脸上嫌弃的说:“你都留着吧。”
  霍小寒听了高兴的说:“谢谢娘。”
  刘氏见他这么的些东西都那么高兴,心想这个儿子真是眼皮子浅,就是上不了台面。又想起村子里传的话,有些嫉妒元安平得了好运,心想着怎么就没让他们家摊上这么好的事!
  霍小寒见他娘一脸的嫌弃,不过他不在乎他娘怎么想,把东西抱到自己床上,跟元氏一起开始分拣。元氏翻看了一番没想跟霍小寒要些,见霍小寒认真的收拾着,忍不住小声说道:“我听说元安平结识了县城里的章老爷,那章老爷是何等人物,元安平能结实他那是交了大运了。你要是能嫁给他那也挺好。”
  霍小寒听了手里的动作一顿,然后装作若无其事的笑了笑,“二嫂别胡说了,他哪看得上我。”他很清楚元安平并不是喜欢自己,他见过村子里互相爱慕的小子姑娘的眼神,元安平看自己的眼神很坦然,他知道那不是喜欢。
  元氏不太信霍小寒的说法,在她看来,要不是想娶霍小寒,元安平怎么那么舍得给他送吃的。送来的还都是些好东西,所以劝他道:“其实这事你可以想一想,如果元安平拿出足够的银子还是能娶你的。”
  霍小寒不再接她的话,他知道自己没那么好的命,所以也不去做那种美梦。
  村里人聚到一起会忍不住说道一下元安平的事,而跟元安平有亲戚关系的元根盛和元根硕家自然也得了消息。和元根盛不同,元根硕一听元安平得了好些东西,心里忍不住发痒,在家左思右想一番后,就忍不住往元安平家去,想着去探探元安平究竟得了些什么,看看能不能捞点好处。可惜他来到元安平门前时,看到的是大门紧锁的样子,元安平没在家。
  元安平去了哪里?他提着肉和一匹布去了元根盛家。
  村里人都知道元根盛家对他还算不错,而且他也有心交好这个大伯,在把家里收拾好后,看着时间差不多,便带着东西来了元根盛家。
  因为快到做晚饭的时候了,元根盛家里人很齐,除了石头还有些小别扭外,其他人都很热情的接待了元安平。
  周香枝接了元安平送的肉和布匹,让元根盛跟儿子陪着元安平说话,她跟女儿进了里屋。摸着那一匹的蓝底白花的布,元小雨高兴的说:“娘,这布真好看,等开春了给我做个小褂穿呗。”
  周香枝笑着点头,“行,给你做一身新衣服。来年你也要说亲了,是该有身新衣服。”
  元小雨今年十六岁,比元安平大两个月,确实到了该说亲的时候。但听她娘这么说,还是很不好意思,便娇羞的说了一句,“娘,说什么呢!不理你了,我先去厨房里忙活。”说着跑了出去。
  周香枝笑了笑,看着这匹布,想着剩下的布料给柱子留着,来年柱子也要说亲,可以把布送去姑娘家。
  元安平在堂屋里跟元根盛说着话,本来打算送了东西坐一会儿就走的,只是元根盛一家十分热情说什么都让他留下吃饭,所以他只能留下和他们晚饭。
  元根盛忍不住对元安平叮嘱说:“大伯谢谢你送来的东西,只是如今这世道日子不好过,还是得节俭着过日子才能长久。”
  元安平表示受教的点头,“大伯说的对,不过您平时对我也是诸多照顾,如今得了点东西自然要给您送些来,聊表心意。”
  元根盛很欣慰,“你是个有心的。”
  厨房里,元小雨看着元安平送来的肉,“娘,这得有五、六斤的肉吧,那匹布更是不少钱,这安平可真是大方。”
  周香枝切着菜,“嗯,他日子过得好了,咱们也不用再贴补他,这样都好。”
  元小雨听她娘这么说,也不好说什么。毕竟之前在元安平娘没去世时,他们家需要贴补两个人的粮食,元安平的娘去世后,他们还要贴补元安平的粮食。也因此他们家的粮食那是真的计划着吃的,入冬以来由于不用下地干活,家里人只能吃一顿,晚上实在饿了,最多烤个红薯,还得捡小的吃。所以她娘不高兴给元安平吃的,她心里明白她娘是心疼他们。
  元安平在大伯家吃了晚饭之后,便匆匆往家赶,家里没水了,他还需要去村里打水。
  当元安平赶到井边的时候意外的发现霍小寒竟然也在打水,“这么晚了你怎么还出来打水啊?”村里人一般都会在晚饭前把水打了,所以元安平出来打水一般都会选择天刚黑的时候,这样他好借着空间来打水,不然凭借着他现在的体格,把水缸打满够他受的。
  霍小寒见是元安平,他放下提着水桶,“香香要洗澡,家里的水不够了。”
  元安平皱眉,“我记得你有三个哥哥呢吧,冬天又没什么事要做,都懒着干嘛呢!他们从来都不帮你干活吗?”
  霍小寒不出声,刚吃完饭,一家人没人愿意出来受累。
  元安平叹口气,那家人没谁真心把他当家人吧,或许还会把自己的各种不如意怪罪在他的身上。
  元安平不好再说什么,便叮嘱道:“你回去的时候注意安全。”
  霍小寒,“好。对了,我把事跟我娘说了,她让我明天就开始给你送柴。还有,村子里都在传你肯定还得了不少银子,不知道会不会给你带来麻烦?”
  元安平不怎么在意,“随他们说吧。对了,你晚饭吃饱了吗?”
  霍小寒笑着点头,“吃饱了,我刚还吃了你给的点心,我给了青青一块糖,她很开心。”
  元安平笑着说:“嗯,我买了好多,别不舍得吃,吃完我再给你。你快回去吧,免得回晚了再挨骂。”
  霍小寒不想那么快走,“要我帮你打水吗?”
  元安平,“不用了,天不早了,你快回去吧。”
  霍小寒只能恋恋不舍的走了。
  第二天,元安平从暖乎乎的被窝里醒来,没有人打扰他睡懒觉的早晨真是幸福。
  起床穿好衣服,把堂屋的门打开,便看到三只小狗晃晃的跑了过来。他给小狗在杂物房里安了个窝,在墙角里铺了片干草,还铺了件旧衣服,三个小狗趴在一起睡在那里,算是认了窝。
  元安平先是把自己收拾好了,然后煮了早饭。红薯粥、面饼和肉丝炒白菜。他开始吃的时候,小狗就坐在他旁边盯着他吃,时不时的发出点哼哼,表示它们也饿了。元安平没有立即喂它们,小狗是要立规矩的,你要是喂它,它以后每到吃饭就缠着你。他是打算养看家狗的,可不是养宠物狗。所以,他就当没看见那三双渴望的小眼睛,而是在自己吃完之后,把剩菜剩饭混到一起放到专门喂他们的木盆里,拿到后院,让他们在后院吃。
  吃完早饭,元安平出了门,首先他去了村子里的木匠家。那是里正家的小儿子,如今也是五十多岁的人了,子子孙孙的也是一大家子。他跟他大儿子及两个孙子一起做木匠,是老手艺人了。元安平上门说了来意,被热情的招呼着进屋,他把自己要定制的衣柜木箱桌椅板凳外加一个大浴桶的尺寸规格要求说完之后,交了定钱并叮嘱先做浴桶之后便离开了,一家人都对他挺热情的,就是有个跟他年龄相仿的小子对他分外鄙视,好像看到他就脏了眼睛似的。
  元安平想了一番才想起那个小子是谁来,李墨,一个据说因为他教村里孩子写字的事而万分瞧不上他的人。想明白之后,元安平呵呵一笑,他可没兴趣跟傻叉一般见识。
  从木匠家出来,元安平又转去了张旺家,为了宅基地的事他需要跟对方好好谈谈。结果在虎子娘的推波助澜之下,事情很快就谈成了。如果不是因为元根硕那张租种五年的字据,整件事情谈的会更加顺利。元安平做事很是雷厉风行,等张旺同意了之后,立刻带人去了里正那里,然后在里正的见证下,又签了一张拿耕地换宅基地的字据,里正又给他写了一张宅基地的批文,而他也把元根硕当初立的字据给了张旺,这事算是搞定了。
  元安平心情很好的往家走,路上碰着了元根硕。
  元根硕本想跟元安平套套近乎,在他看来对方在怎么能耐,那也是自己的晚辈,尤其又无父无母,以后有个好歹还不是得靠他这个叔叔。他此刻还惦记着元安平的东西,便想先说几句好话捧捧对方。
  元安平根本没心思多跟他唠叨,连自己亲哥都下的去手的人,他才不愿理会。直接把换地的事告诉了他,“小叔,以后那地里打了粮食不用给我送了,我把地换给张旺了,那张字据我也已经给了他,他应该会找你去谈,我这提前给你说一声。”
  元根硕一听,不乐意了,“你跟别人换地怎么不跟我商量一下?!”
  元安平笑了笑,“小叔,那地虽然租给了你,可还是我家的,我要跟别人换地难道还要经过你的同意?何况我已经跟张旺家说了,地暂时还让你种着,反正也没几年了。而且根据字据上的分法他也还满意。我下午还要给孩子上课,现在要回家准备,先不聊了。”说着便迈步走人。
  元根硕气得够呛,这地换给了张旺他得白白损失好些粮食。张旺可不像元安平那么好欺负,不给足了肯定会跟他闹。相比张旺那一家子,自己家还是人单力薄的。心里忍不住大骂元安平:“个兔崽子!”


第28章 一起吃饭
  元安平心情愉悦的回了家,搬了个凳子放到院子里,拿出一本史书消磨时间。三只小狗在院子里打闹了一会儿,就凑到他脚边趴着晒太阳。元安平低头看着把下巴放到自己脚背上的小狗崽,觉得这日子好不惬意。仔细想想,如今不缺吃穿也不缺钱的他,好像一下子就没了努力的方向,好在还有些孩子让他教教,不然他可真的就太清闲了。
  坐了一会儿,被晒得昏昏欲睡的元安平起身。他把史书放回屋子,拿了笔墨纸砚出来,尝试着自己动手研墨。他曾经练过几年毛笔字,学的是颜体。只是有好些年没动笔了,所以蘸了墨汁后,先在一张他裁坏的纸上找找感觉。
  练了一上午的字,觉得感觉可以了,才重新取了一张纸,在上面写下李白的静夜思。怎么也得聊表一下思念家乡的感觉,即使他所思念的只有他再也回不去的地球。等墨汁干了,元安平把纸折了放进柜子里,就当是一种怀念吧。
  元安平洗去手上的墨汁,眼看着就正午了。他热了点饼子,配着空间存储的鸡汤简单的吃了午饭。说到鸡汤,他在空间里存储的量还有两大锅之多。他跟霍小寒一样,身子都算不得好,虽然不说瘦到能被风给吹走的地步,但确实都是很瘦弱的人,所以都需要补。
  心里思考着该怎么趁机给霍小寒补一补,一边把锅碗洗干净。刚收拾好,学习的孩子就来了。他倒是不着急,先让他们复习之前学习的知识,他自己则不慌不忙的做着自己的事,等孩子都到齐了,才拿着教鞭出了房门。
  元安平站在孩子面前,通知他们道:“从今天起,原本每日学习四个字改为每日学习八个字。不过你们放心,我不会像之前那样,今日学了明日就检查,而是每五日检验一次。所以,你们必须非常用功才行,不然……”他挥了挥手中的竹条,“我手里的竹条可不是什么摆设。”见他们一个个的绷着小脸,很受教的样子。元安平便开始教他们学习新字。
  “今天学的八个字为,‘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一个下午,元安平见他们学习的情况还算满意。他突然增加学习的字数,还是因为之前考试的情况。这些孩子是真心想要学习,且非常主动用功,在没有自己教的情况下把落下的字给学完了。按照工作量来看,一天起码要学习十个新字,但他们却还是学会了。所以在他看来,每日学习新字的量增加到八个应该没什么问题。不然一天四个字的教,这千字文他还不知道要教到什么时候,总的来说,他真算不上一个很有耐心的人。
  等放学时,看着孩子一个个的离开后,元安平把院门关了,回到屋子里给自己泡了杯热茶。这天气越来越冷,在外面呆了三个小时,感觉真冻得慌。捧着热碗,喝了几口,舒服些了后,叹气道:“这太阳也不顶什么用了,看来明天得让他们进屋学习才行。”
  喝了杯茶,往外看了下天色。下午四点多的样子,他现在约莫也能感觉出时间了。起身往锅里看了下,感觉面发的可以了,便开始动手做馒头。事实上他从来没做过发面馒头,至于会做成什么样子,他也无法预料。不过怎么着也得试试,不然就要一直吃死面饼了。
  他在案板上洒了些面粉,正要把发面从瓷盆里扒拉到案板上,听到外面敲门声。他转身冲着大门喊道:“门没闩上,推门进来吧。”然后见霍小寒背着柴走了进来。见霍小寒身上背了那么一大捆柴,整个身子都压弯了,他连忙跑了过去。元安平一边皱眉抬手帮他把柴拿些,一边训道:“你怎么那么实心眼啊!不是说好了,你意思意思弄些柴来就行了!”
  霍小寒喘了口气,诺诺的说:“这也没多少柴,你毕竟花了钱的,我要是弄得太少,你太吃亏了。还有,我要是打的柴太少,被人看见了该说了。”
  元安平脸色难看的说:“我花钱又不是给你买累受的!被人看见了你不会说你分几趟送的啊?难道还有人跑我家来查看不成!”
  霍小寒见他生气了,便低着头不敢再说话,有些难过。
  元安平见他低着头真拿他没办法,叹了口气,语气依旧不好的说:“站在那喝冷风啊,快进屋去。”说着往屋子里走。霍小寒不敢违背的低着头跟在他后面。
  元安平走到案板前,不理他,继续研究他的面。霍小寒等了一会儿,抬头看了一眼,小声的问:“你这是要做馒头吗?”
  元安平转头看向他,见他那小心翼翼的样子,也不好再摆脸色。声音变得温和了些说:“是啊,弄了些发面,准备做馒头的。”
  霍小寒见他脸色变好了,放心下来,连忙跟他说:“你应该不会揉面吧?我帮你做吧。”
  见他这么想帮忙,元安平撤开身子,算是同意了。
  霍小寒见状连忙去洗干净手,然后去揉面,好像生怕慢了一下元安平就不让他做了似的。
  退位让贤的元安平看了下手法熟练的霍小寒,觉得他要比自己好太多了,便一旁去生火烧水。顺便偷偷的把鸡汤和鸡肉偷渡到另外一口锅里。
  元安平往锅底投了几块木柴,然后跟霍小寒说:“小寒,你待会儿剩些面,我打算包五个糖角。”
  霍小寒笑着回头道:“好的。”他看着手中全是用白面和的发面。心想元安平的日子真的过得很好,很为他高兴。
  等到霍小寒把馒头剂子搓好,开始包糖角的时候,元安平拿着糖罐子凑了过去,“教我一下该怎么包。”
  霍小寒接过糖罐子,“很简单的,就跟包饺子差不多。”
  元安平耸了耸肩膀,“我连饺子也不会包。”
  霍小寒不禁微笑着说:“我教你。”
  他先用擀面杖做出五个面皮,然后拿出一个来,示范给元安平看,“在中间放糖,但是不要太多,多了容易漏糖。然后像这样封好。”他做的是三角形的,三条褶皱捏的很好看。
  元安平看着他的动作,在一旁手托着面皮也跟着学,只是加糖的时候洒了一些,包出来的形状比较难看,但起码口是封严了。不过跟霍小寒的糖角一比,就有点惨不忍睹了。
  霍小寒在一旁安慰说:“你只要多包一些就会包的好看了。”
  元安平把糖角放到一旁,倒也没太在意,笑着说:“我看剩下的还是你来吧。我去盯着锅。”
  霍小寒麻利的把剩下的三个糖角包好,问在烧火的元安平,“水开了没?”
  元安平看着冒烟的锅,“开了,你放馒头吧。”
  霍小寒拿了蒸馒头的竹箅子,铺好笼布,把馒头一个个的放到箅子上摆好。然后接过元安平的活:“我来烧火吧,你歇会儿。”
  元安平让开,不过他也没打算歇着,而是拿了颗白菜出来,准备做白菜炒肉。没办法,大冬天里确实没什么菜,虽然他空间里还有些蔬菜,却也不敢拿出来吃。
  把菜洗了切好,准备去洗锅炒菜时,想起里面自己偷渡的一小盆鸡汤,先端了出来,除了汤以外,还有两个鸡腿。
  霍小寒看他忙活,锅底添了一根柴后,起身,“安平哥,你这是要炒菜?我来帮忙吧。”
  “行,我把锅刷了,你负责炒菜。”抬手指了指案板上的那几个罐子,“那个大的是油罐子,几个小的里面装的都是调料,你看着放。”
  霍小寒走过去看了看,几种调料他都认识。虽然平时不怎么舍得用调料,但过年的时候总会买些用的。
  两人一番忙活,等把菜炒好后,馒头锅里已经飘出了蒸馒头的特有香味,元安平这么一闻发现自己还真有点饿了。
  小时候他特别喜欢吃刚出锅的馒头,那时候根本不用吃菜。弄些辣椒面加了盐,用热水一烫,做成辣椒糊糊,弄些在馒头上,蘸着就吃了。而且还觉得特别特别好吃,美味的无法形容。不过那是记忆中的味道,现在也吃不出那种感觉了。
  两人把白胖馒头用筷子从锅里夹了出来,一股的馒头香味。
  霍小寒看着很高兴,“闻着真香。”
  元安平见他那开心的样子,忍不住笑道:“觉得香待会儿就多吃点。”说着把馍筐放到桌子上,然后转身把在锅里温着的菜和鸡汤拿了出来。把鸡汤分了,一人一个鸡腿。
  元安平把盛鸡汤的碗放到霍小寒面前,然后递给他半块馒头,“你先吃半个,留着肚子还能吃个糖角。”
  霍小寒摆手,“安平哥,你先吃吧。我把稀饭烧上。”
  元安平拦住他,“你别忙活了,我来就好,烧饭又不耽误吃饭。你先喝鸡汤,把鸡腿给吃了,好好补补身体。”说着在蒸馒头的锅里换上水,在锅底下放好柴,然后就可以到桌边吃饭了。烧木柴就是这点好,不用时刻在旁边看着。
  元安平坐下,吃了口霍小寒炒的菜,忍不住点头称赞道,“还是你炒的好吃。”
  霍小寒听他这么说很高兴,“其实是因为你这里的调料多,又放了那么多油肯定好吃。”
  元安平摇头,“我平时做菜放的东西可不少,那味道也就能吃而已。说到底还是因为你手艺好。”
  霍小寒见他喜欢吃心里高兴笑着说:“你是读书人,不会做饭是应该的。”
  元安平听了哈哈一笑,“难道这里还讲究君子远庖厨吗?”
  霍小寒对他笑了笑,他没太听懂元安平的话。
  元安平看了下他碗里,鸡汤喝了不少,鸡腿还没吃,“你快把鸡腿吃了,骨头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