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先生-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钱,可就是卖了我的钱。”
  “什么卖不卖的,你可别说的那么难听。”霍夏生用毫不在意的口吻说道:“你那时候病的重,有人愿意给你出钱看病,我们当然乐意了。咱家穷你可是清楚的,你病的那么重,哪有那个钱给你看病啊。元安平愿意给你看病,还威胁要先断亲,咱爹娘也不能看你活活病死不是。”
  霍小寒听他竟然把错赖到元安平身上顿时怒了:“滚!你怎么有脸这么说呢!你当我傻子啊!霍夏生我再跟你说一遍,以后咱们没有任何关系,你爹娘也跟我没有任何关系,以后我就算死了,也跟你们霍家没有任何关系!所以你要银子要肉,你管别人要去!以后别来找我!”
  “你长脾气了是不是!”霍小寒的反抗态度让霍夏生怒上心头,“怎么,有了男人不要爹娘啦?你还没嫁呢,就成泼出去的水啦!”说着就要动手。
  元安平本来在院子里听着,发现霍夏生语气不对,赶忙跑出去,正好看到霍夏生挥拳要打霍小寒,他大喊一声:“霍夏生,你敢!”
  元安平跑去把霍小寒挡在身后,冷脸说道:“霍夏生,当天我给钱的时候可是说的一清二楚,族长和族老们可都在呢,你别在这里仗着脸皮厚就横。不把族长和族老的话放在眼里,你是不是真的想得罪他们?”
  霍夏生气恼:“你别拿村长和族老来吓唬我!元安平,你不就是仗着自己教村里孩子念书吗?你有什么了不起的!”
  “我没仗着什么,也不觉得自己多了不起,更没拿村长和族老吓唬你,我是警告你,你要是再敢威胁小寒,我就揍死你!”说着,他跟霍小寒说:“小寒,进院子里去。”
  “我……”霍小寒很担心。
  “你留在这里也没用。”
  霍小寒后退了几步,却不愿意回院子里去。
  元安平见状也不再说什么,抽抽袖子跟霍夏生说:“不是想找事吗?我奉陪。”
  霍夏生见他一副要打架的样子,“你给我等着!”撂下句狠话后离开了。
  霍小寒有些意外:“他就这么走了?”
  元安平扯扯袖子:“看来他还没那么蠢。”
  霍小寒有些过意不去:“对不起,都是我害的。”
  元安平语气随意:“你别在意,这点事儿不算什么。别站这了,我还等着吃排骨呢。”
  “那我现在就去做。”
  对于霍小寒的遗留问题,元安平想得开,谁能没有个糟心的亲戚。更何况,现在这个亲戚还没了亲戚的名义,最多没事来恶心他一下。实在不行就吃点小亏,不算什么。


第63章 过年
  过完一天又一天; 大年三十终于在众人的期盼中到来了。
  因为有长辈去世三年不贴春联不放鞭炮的规矩,所以元安平也没单过; 而是到霍小寒那里继续凑热闹。
  “浆糊都熬好了; 贴春联的事就交给你了。”霍小寒把浆糊盆给元安平; 而他自己则要去剁饺子馅。大年初一早上的饺子也得今天包,所以剁饺子馅的工作可不轻松。
  元安平爽快的接过浆糊盆,跟捏着炮仗却不敢点的仲孙瑞说:“来小瑞; 帮我看着些,免得我贴歪了。”
  “好嘞!”
  大年三十上午贴春联; 中午放鞭炮吃饺子。今天正好是个好天气,如果从谁家门前经过; 往里一瞅,必定能看到院子里正哐哐哐的在剁饺子馅。和往日不同; 这过年的饺子馅好像非比寻常; 非得把案板搬到院子里才觉得能施展的开。
  元安平把春联贴好,洗了手后,拿了块糖给仲孙瑞:“没你什么活了,玩去吧。”
  仲孙瑞拿着糖跟他爷爷说一声后,高兴的跑出去玩了。
  元安平过去接过霍小寒的活,让他歇一会儿,然后自己开始剁馅。饺子馅要剁的细碎; 真的非常考验腕力。
  见仲孙连珏乐悠悠的闲坐着; 元安平笑着说:“老爷子; 大家都在忙; 你也别想清闲。待会儿包饺子,你也下手帮忙。”
  霍小寒忙道:“不用不用,我一个人包的过来。”
  元安平继续坚持:“那怎么行,过年就得热闹。什么叫热闹,大家都忙才叫热闹。老爷子你可别说什么君子远庖厨,我可正在剁馅呢。”
  仲孙连珏乐呵呵的说:“你就是话多歪理多。行,待会儿我下手。要是包露馅了,你这个做徒弟的负责都帮我吃了。”
  听他这么一说,想象下后果,元安平觉得,貌似他还是别动手了,免得浪费了那么好的饺子,这肉可都是上好的五花肉呢。元安平顿时有些理解仲孙瑞在看到他伸手做饭时的心情了,浪费!
  元安平转口:“我看您老还是歇着吧,要是那样,还不如我自己动手呢。”
  霍小寒忍不住建议说:“安平哥,要不你来擀面皮吧。”就别包饺子了。
  元安平深深的看向霍小寒:“小寒,你真是太瞧得起我了!”
  “?”
  元安平手下哐哐剁:“你不觉得擀面皮比包饺子还需要技术吗?”
  想想,霍小寒也觉得自己的主意有些不靠谱,万一饺子皮擀得奇形怪状的,他也不一定有能耐包好。看来,果然是让他包饺子安全性比较高。
  饺子馅拌好后,包的时候出乎预料的是三个人。仲孙连珏觉得,凑过去干活其实还挺有意思的,至于另外两人欢不欢迎不在他考虑的范围内。
  看着和自己手艺差不多的仲孙连珏,元安平既放心又糟心,不必担心饺子露馅要他吃饺子皮,但不出意外,这些外表奇葩的饺子都得他负责消灭掉。
  元安平暗想:“不行,待会儿告诉小寒,盛饺子的时候绝对不能厚此薄彼,样子奇怪的得大家一起分担。”
  饺子下锅前,元安平把点着的香递给还有些犹豫不敢去点炮仗的仲孙瑞:“你去不去啊?不去我可去啦。”
  经过一番思想挣扎,仲孙瑞还是想去,所以他接过了香。
  元安平一旁鼓励:“别怕,点着就跑,绝对炸不到你。”
  仲孙瑞鼓起勇气去了,走到鞭炮前,把身子撤的老远,伸长了手臂用香去点。也没确定到底点着没,拔腿就跑。
  等了一会儿,发现没炸,元安平走近了看看,发现:“小瑞,你没点着。过来再点,点着了咱们就能下饺子吃了。快点——”继续鼓励,“为了饺子,点吧!”
  “为了饺子!”仲孙瑞鼓着勇气再次上前。
  看着眼前一幕的仲孙连珏笑的欣慰,终于让小瑞过个正常年了。
  鞭炮最后终于点燃了,伴着鞭炮声,霍小寒把饺子下到锅里。他眼含笑容地看着锅里的饺子,今年乃至以后已经不一样的。
  当有鞭炮声响的时候,村里陆陆续续地从各家传出鞭炮的声音。
  元安平帮着从厨房端出了饺子,然后把他弄的蒜泥醋汁放在桌子中间。待几人坐定之后,“来,老爷子你先请。”所谓长辈为先,仲孙连珏动了筷子之后他们就可以开吃了。有些规矩还是要遵守的。
  仲孙连珏笑着拿起筷子,夹了个饺子。元安平立刻建议说:“荤馅的饺子,蘸醋更好吃。”
  仲孙连珏从善如流地蘸了下,然后吃下,表示:“嗯,小寒手艺好。”
  霍小寒高兴的眉开眼笑。
  元安平也夹了一个,吃了很是赞同的点头:“好吃。不过也别吃太多,晚上还有年夜饭。”
  他们几个不像其他人一样,干重活不说肚子里也没油水特别能吃。这些日子以来,他们生活条件很不错,所以饭量也不大。
  对于年夜饭,大家还是很期待的。只不过仲孙瑞有些纠结,饺子也很好吃,他想多吃点,又怕晚上吃不下年夜饭。
  大家自然不知道他的烦恼,高高兴兴的吃了年三十的饺子。
  吃完饭大家并不清闲,动手帮着准备年夜饭,虽然不是现在就开始做,但却要开始准备了。当然,首先要做的还是包饺子,把大年初一的饺子包出来。
  年夜饭大家不像以往那样,天不黑,晚饭就吃过了。而是一直忙到夜幕降临,点着灯火,大家坐在一起吃饭,庆祝新年,庆祝团员。
  霍小寒忙活的结果很丰盛,仲孙瑞看着一大桌子的菜,感觉真是太幸福了,过年真好!
  元安平给他们倒好酒,小小的酒杯,喝点意思意思:“祝来年会更好,咱们先干一杯。”
  “好。”仲孙连珏举杯,霍小寒看着酒杯里浅浅的一点酒,也把杯子举起,三人碰杯把酒喝下。
  看着满桌子的菜,元安平也忍不住流口水,年夜饭大家做的是非同一般的认真,平时不太做的麻烦菜也会做。因为仲孙连珏已经动筷子,所以元安平便很直接的把筷子伸向自己最想吃的红烧狮子头,距今为止,这是他第二次吃到,当然,指的是霍小寒做的。主要是,这道菜做起来有些麻烦。
  吃到嘴里,元安平表情十分满足,还忍不住感慨:“人生在世,吃喝二字,真是太对了!吃美了,心情也美了。”
  霍小寒笑笑,元安平喜欢吃他做的菜,他很高兴。
  仲孙连珏也没心情说教他,给孙子夹了块肉,然后跟元安平说:“吃撑了也难受。”
  元安平毫不在意:“没关系,吃撑了我去院子里走两圈,反正今晚得守夜,也别想早睡。”
  晚饭吃的热热闹闹,一顿饭吃了将近一个时辰。饭后大家凑一块儿说会儿话,元安平得走人了。大过年的,他家不好没人,所以守夜,他就得自己守了。
  霍小寒把他送到门口:“路上小心。”
  “新年快乐。”元安平在他脸上亲了一下,感觉不错,可在这里这是耍流氓行为。
  在霍小寒羞得不知道是不是该甩对方一巴掌时,元安平乐呵呵的走了。
  看着哼着不知名曲子的元安平的背影,霍小寒愤愤然:仲孙先生说的对,安平哥的言行得教!
  元安平回去也没守夜,躺床上没多久就睡着了。霍小寒可没那么好运,过了子夜,躺在床上想着元安平在他脸上亲的一下,怎么也睡不着:这人真是……
  大年初一拜新年,天不亮大家就要早早起床,然后给家里的长辈拜年,这个时候小孩子就有机会得到压岁钱,接着吃饺子。吃完饺子之后,辈分长的等在家里,村里的后生们会上门拜年,而小辈们则要把村里的长辈家全部转一遍。
  元安平一大早起来,先去霍小寒那里吃饺子。
  三人给仲孙连珏拜了年,仲孙连珏笑呵呵的拿出用红纸做的红包发给他们。
  两个大的这么多年来也是第一次收到红包,仲孙瑞则是之前没钱给他封红包。所以,收到压岁钱大家都挺开心。
  吃过饺子之后,元安平问霍小寒:“要不要跟我去大伯家?”
  霍小寒摇头,他还没跟元安平成亲呢,怎么能跟着一起去见长辈呢。
  元安平凑过去:“怎么对我不理不睬的?是不是因为我昨天……”
  霍小寒瞪了他一眼:“别乱说话!”
  元安平笑嘻嘻的:“行,知道你害羞,我不说了。你真不跟我一起去?”
  “不去!”
  看快把人惹生气了,元安平道:“那好吧,你留家里陪先生,我带小瑞去。”
  霍小寒待元安平走后摸摸发烫的脸颊:“安平哥有时候真可恶……”
  大年初一,见面要笑,互相说吉利话,绝对不能触霉头。
  元安平一路上说着吉利话到了元大伯家,给元大伯拜了年,让仲孙瑞跟着元大河他们去村子里转悠,反正今天进谁家都能收获点吃的,核桃花生榛子,多少都给点。而元安平则跟着元大伯去村里长辈家,一家一家的拜年。村长家,各个族老家,但凡村里有头有脸的人物,都要走一走。
  元安平自知霍小寒的事处理的麻烦,想要在村子里顺当,就得把村长和族老的关系维护好,所以,年礼他是都送了一份。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元安平给足了面子,他们自然也不会找他麻烦。
  跟着元大伯一圈走下来,时间便快到了中午,毕竟到谁家都得客套几句再走,有的能说的,自然要多留一会儿,急着走?纯属得罪人。
  转悠一圈之后,元根盛提醒元安平怎么着也得去元根硕家拜访一下。元安平也知道,他的身份,就算是做个表面功夫,元根硕那里也得去。
  回程正好途径元根硕家,见他家大门开着,也不知道这一家人去拜年没,便站在门口喊了一声:“有人吗?”
  也没等回复,元安平进了院子:“小叔在吗?小侄来给你拜年。”
  问了两声,见没人回应,元安平便以为这家人不在离开了。
  实际上,元根硕夫妻就在屋里,只是元安平上门,他们不乐意见他,便装着人不在。
  元安平如果知道了,肯定会称赞他们做的不错,毕竟大年初一,他也不乐意看这对夫妻的嘴脸。
  吃完午饭,元安平便回了自己家。上午是给长辈拜年,下午就没那么讲究了。所以,他教的一些孩子可能会在下午到他那里玩。
  元安平把核桃红枣花生什么的摆在桌子上,见有清闲的功夫便拿了书来看,没办法,这里也没什么娱乐活动,倒是让他学习起来注意力比较集中,他曾试想过,哪怕有个手机,他都会在看书的时候忍不住开小差。毕竟,经书太枯燥了。
  “安平哥哥,新年快乐,大吉大利!”
  “安平哥,新年快乐,恭喜发财!”
  “安平哥,一帆风顺。”
  …………
  听着这些孩子七嘴八舌的说吉祥话,元安平笑着说:“不错不错,不过没有红包给你们,桌上有吃的,你们自己拿吧。”
  李字一马当先的开口:“安平哥,你这么说,谁好意思拿啊。你得给我们分。”
  “还挺规矩呢。好,我给你们分。”元安平笑着拿起果盘,给来的孩子分吃的,分糖。
  分完东西,元安平笑着同他们说道:“我也祝你们来年大吉大利,心想事成,学业有成。”
  送走了一批又一批来给他拜年的孩子,元安平突然有种难以言说的成就感:“看来,当老师还是挺不错的。”心里决定一定要好好教导他们,也很希望自己的学生将来会有出息。


第64章 元宵节
  大年初一之后; 直到元宵节之前; 这段时间便是大家走亲访友的时间。不过; 元安平他们几个都没有这项活动。所以; 基本的日常生活就是窝在家里吃吃吃。
  洗脸的时候看了下水中的自己,元安平感叹:“春节果然是长膘的好时间。”他发现自己不仅长高了些; 脸上还长了些肉,相比之前; 人看起来顺眼多了; 果然太瘦也不是件好事。
  元安平家依然是小孩子们的聚集地; 因为明天就是正月十五了,大家的亲戚基本已经走完,所以; 都很有空的往元安平这里跑。
  有小孩子问他:“安平哥; 明天元宵节,你会不会去县城看灯市?”
  “灯市?”元安平对此当然不怎么理解。
  不过不用他问,那些孩子自己便叽叽喳喳的讨论起来。元安平也从他们的话语中得知; 原来每到元宵佳节; 县城便会举办灯市; 这一天城里也没有宵禁,有些村民会去县城玩; 据说很热闹。
  元安平想了想; 自家有老有小; 如果真去看灯市还挺麻烦; 要是去的话; 就得在城中留一夜,毕竟晚上回村子不太容易,这里可没有路灯,心道:“待会儿去问问他们,如果他们愿意去玩,或许可以去林大夫那里借宿。”他也不管自己才跟人家林大夫见过几面,就好意思去跟人家借宿。
  元安平看着说的挺热烈的孩子们,问道:“那你们明天会不会去玩?”
  他这话一问,好些孩子就很失落的表示:“想去去不成。”
  “灯市在晚上办,等逛完回来就很晚了,得赶夜路回村子,我爹娘不愿意去。”
  “我爹去年去了,和我大哥他们去玩的,说我太小,不让去。”
  “嗯嗯,他们说怕我丢了,我怎么可能会丢。”
  “我爹已经说不去了,答应给我扎个灯笼。”
  “你有灯就不错了,我爹也说不去,他还不给我做灯笼。”
  “可我爹做的灯笼没灯市上的好看。”
  “我爹也不会扎灯笼,不过前两天他答应给我买一个。”
  ……
  元安平听了,村里人只是偶尔会有人带着家人去县城看灯市,主要还是觉得走夜路回村子麻烦,在县城里住客栈又觉得浪费钱,所以还是在家庆祝。
  午饭的时候元安平提起了灯市的事:“你们想不想去看灯市?”
  仲孙连珏什么热闹没见过,所以对一个小小的滑县的灯市,自然是看不看都成的态度。仲孙瑞小孩子一个,当然很喜欢热闹,但去不去他觉得还是该大人们决定。
  霍小寒只是听说过灯会,据说十分热闹,想看,但又觉得麻烦。
  元安平见大家的态度这么不肯定,而仲孙瑞确实是最想去的那个,想想也算不得什么事,便决定:“那就去看灯市吧,明天我去借辆驴车,一块去县城。”
  仲孙连珏想了想开口道:“你们去玩吧,我就不去了。”他腿伤还没好全,逛灯市还是算了吧。
  仲孙瑞见他爷爷不去,虽然有些遗憾,但还是表示:“那我也不去了,我在家里陪爷爷。”
  霍小寒见状也表示:“那我也不去了,我得留下来给先生做饭。”
  仲孙连珏可不想因为自己而扫他们的兴:“不必这样,你们可以吃了晚饭再去,小瑞也跟着一起去玩吧,爷爷腿还没好,去了县城也没法陪你们逛灯市。”
  元安平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何况留宿林大夫那里,老爷子也不知道会不会再失落一次,所以他拍板决定:“好吧,就这么定了。”
  元宵节,年节的最后一天,传统食物便是汤圆,家家户户都是自己动手包汤圆,至于懒省事的去买,根本没这回事。所以说,村里的妇人,别管手艺如何,包汤圆的手艺是必须会的。即便在自家的时候没学,嫁到婆家总会有人调教。
  元安平他们……没人会包。好在周大娘周香芝知道霍小寒的情况,便找他去自己家,在元小雨的陪伴下学习包汤圆。
  霍小寒对做吃的颇有天赋,学的很快,所以,元宵节这一天中午,元安平他们就吃到了汤圆。
  这里的汤圆没有那么多花样,全村就一种馅料,芝麻花生馅,又甜又香,小孩子都特别喜欢,不过每年也就这个时候大家舍得包,所以一年也就吃这么一次。
  吃着汤圆元安平想:“等哪天小寒有空的时候让他多包一些,我存空间里,什么时候懒得做饭了,可以下汤圆吃。嗯,水饺也可以存一些。”下汤圆水饺的手艺,他还是有的。
  晚饭吃的早,天还亮着,霍小寒把包好的饺子用盖子罩上,跟仲孙连珏说:“先生,如果我们明天回来的迟了,您就下饺子吃。水烧开以后,你把饺子下锅里,等再咕嘟了,就加点凉水继续烧,凉水加两次,饺子都浮上来了,就能吃了。”
  见霍小寒说的仔细,仲孙连珏笑着说道:“好,我记住了。”
  一旁的元安平则心中暗想:“小寒是把仲孙先生当生活白痴来讲的吧,下个饺子还用教吗?不过……百无一用是书生,嘿嘿,或许他还真不会。”他突然有种莫名的优越感,这么让人无语看来是被抽多了的后遗症。
  驴车借的胖墩家的,听说元安平可以去县城看灯市,胖墩是万分的羡慕,本来想跟着一起去的,可惜被他娘给死拉着不放,加上威胁他敢去就没肉吃,胖墩立马屈服了。
  眼泪汪汪地望着元安平:“安平哥哥……”
  元安平很无良的表示:“你是要肉呢?还是要去看灯市?只能选一个。”
  胖墩顿时觉得,他怎么感觉更伤心了呢!
  结果胖墩当然是选了肉,所以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元安平他们离开的身影。
  到了县城,几人先去了医馆。
  毕竟要在人家家里借宿,总要有些表示,给钱不合适,所以元安平便买了一小坛的酒,元宵佳节,送礼也合适。
  林大夫接过酒:“你们几个是进城来逛灯市的吧?”
  元安平把给林奕的糖交给小家伙,让他跟仲孙瑞去玩,听林大夫这么说便道:“是的,听说挺有意思就来看看。没想到还挺热闹的,天还没黑,路旁就摆满了摊子。”
  “是要比平日热闹许多,你们年轻人去逛逛也好,就是别乱收人家的莲花灯。”林大夫笑着说的意有所指。
  “莲花灯?”元安平毕竟不是原住民,所以对林大夫口中所说的莲花灯指的又是什么意思自然不明白。
  霍小寒倒是偶然听人说过,看出元安平似乎并不知道,觉得他可能一心只关心读书的事对旁的事情不甚了解,想同他解释,却碍于林大夫在场不好开口。
  同林大夫坐了一会儿,见天黑了下来,两个小孩都有些迫不及待的想出门。
  元安平本想带着他们出去玩,林大夫开口说道:“你和小寒去玩吧,这两个小的我带着就好,虽然今天是佳节,但也不好让他们玩的太晚。”
  元安平心中暗赞林大夫的善解人意,带孩子玩确实很费神,当然,他也想跟霍小寒单独相处一下。自从仲孙爷俩来了之后,他就再也没跟霍小寒单独在一起过。
  掏了些铜钱给仲孙瑞,然后便高兴的带着霍小寒出门了。
  出了门,两人往人群最多的地方走。路旁的店家,不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