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先生-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掏了些铜钱给仲孙瑞,然后便高兴的带着霍小寒出门了。
  出了门,两人往人群最多的地方走。路旁的店家,不管是做什么的,摊子上都挂着灯笼,既照明又好看。
  元安平买了包坚果给霍小寒,然后问他:“林大夫说的莲花灯是怎么回事?”
  跟元安平单独相处,霍小寒有些不自在,主要就是有些害羞,听他这么问,便小声跟他解释:“我也不是太清楚,好像是未婚的男女会去买莲花灯,灯的模样不同,都是成对的,相逢时发现两人的灯相同的话,如果彼此有意,可以交换手中的花灯,算是定了情谊。如果没遇到,可以把莲花灯放进河里,祈求上天赐予良缘。”
  元安平听后觉得:“这听着还真挺浪漫的。那交换了花灯之后两人是不是就要成亲?”
  霍小寒有些不太确定的说:“好像是吧,我也不太清楚。”
  元安平抬头看了看前后左右的摊子,还真看到一处在卖莲花灯:“应该是那种灯吧,走,我们也去看看。”人有些多,元安平拉着霍小寒挤到了卖花灯的摊子前。
  霍小寒怕被人瞧见元安平正拉着他的手,心里紧张,小心的看了下身旁的人,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灯笼的亮度不够,大家也没注意他们的情况,这让他松了口气。
  元安平作为一个现代人,有的时候做事欠缺考虑,就像这样拉着霍小寒手的行为,在别人眼中有失体统,毕竟两人还没成亲呢。就算成亲了,情意也要表现的很含蓄才行。
  “这莲花灯做的挺精致的,我们也买吧?”元安平看了一会儿后,询问身旁的霍小寒。
  霍小寒也挺喜欢这花灯的,在加上寓意很好,就是:“不知道贵不贵?”
  “这个不用担心。”等人散了些,元安平拉着他走过去,“你喜欢哪个?”
  霍小寒仔细的看向那些花灯,元安平则好奇的问花灯老板:“这灯是不是还分男女呢?”不然怎么就那么确定能凑一对。
  花灯老板笑着同他解释:“自然是分的,你瞧这一对,这个稍微大一点的就卖给男子,这个看起来精致小巧的,就卖给姑娘或者双儿。而这对虽然大小相同,但花样还是有稍许不同,中心点蓝的给男子,而粉色的则给姑娘和双儿。”
  元安平点头:“倒是挺有意思。”然后问霍小寒,“看好了吗?相中了哪一个?”
  霍小寒指着挂在上层的一对:“那对好看,画了荷花的。”
  元安平顺着他的手指看去,那对花灯确实挺漂亮。
  老板看他指的花灯后,笑着说道:“这位双儿好眼力,这上层的几对莲花灯是我亲手做的,可是费了不少的心思。你们是要一个,还是要一对。”
  元安平道:“当然要一对。”他买一个,难道让霍小寒去跟别人凑一对吗。
  老板自然看得出,出钱的是元安平:“诚惠,这一对花灯要四百七十文。”
  “那么贵啊!都够买十多斤肉了。”霍小寒惊讶,跟元安平表示:“不要买了,太贵了。”在他看来,花那么多钱买对灯笼,太浪费了。
  有个衣着鲜亮,头上插了不止一根簪子的小姐正巧走过来,听到霍小寒的话,开口便讽刺道:“嫌贵就不该来看,一副穷酸样!”然后跟老板指了下霍小寒看中的那对,“给我拿那个。”
  霍小寒倒是不在意这位小姐的话,被说又不会少块肉,他怕元安平心里不痛快,便拉着他要离开:“安平哥,咱们走吧。”
  元安平也不会跟这个女人一般见识,毕竟他们是出来玩的,也不想影响心情。见这女人故意抢了霍小寒看中的灯,他心里当然不爽,也不好跟这女人抢,看在别人眼中,成什么样子。
  所以,等那位小姐趾高气昂地走后,元安平去上层挑了对花灯,“这对也挺好看的,不如咱们要这对吧。”
  “是挺好看的。”霍小寒见他没生气,便高兴的接了灯。
  买了灯后,元安平又买了一个,霍小寒有些奇怪:“安平哥,你怎么买了这个?”那分明就是跟那位小姐凑一对的花灯。
  元安平笑了笑,没走出几步,他拉住一个经过的年轻男子,这位其貌不扬,衣服上还打了补丁,但看着挺干净,元安平笑容和善地同对方说:“这位兄台,这个花灯赠与你。我观你今天运气不错,可以拿着这个灯去试试运气,或许能觅得良缘。”然后不容分说的把灯塞给了对方,拉着霍小寒快步离去。
  那男子拿着手中的灯,一头雾水,却觉得提着灯去试试也无妨,说不定还真能觅得良缘。
  钻入人群之后,霍小寒有些无奈的看向元安平:“安平哥,你花二百多文,就是为了把灯送给别人啊?”
  元安平笑道:“那女人那么尖酸刻薄目中无人,给她添点晦气。她要么就是找不到配一对的,要么就是遇到刚才那个青年,别管哪一种情况,她肯定都憋气。哈哈……”
  霍小寒无语:“……安平哥,那个灯换成肉,能换五斤多肉呢。”好可惜。
  元安平很豪爽的表示:“没关系,咱家不缺肉吃。走吧,咱们去好好逛逛。拿好灯,可别灭了。”
  霍小寒看了眼手中精致的莲花灯,笑的开心:“嗯,不会灭的。”他会小心守护好他的幸福。


第65章 逝世
  元宵节之后; 元安平再次开课; 而如他所预料的一般,元宵节刚过,就有些人带着孩子上门了。
  不收吧,觉得小孩挺可怜,收吧,他又忙不过来; 所以,他盯上了跟他蹭课的薛舟谨。
  “什么?你让我帮你教课?”薛舟谨觉得元安平肯定是看他不顺眼; 所以想要害他。
  元安平瞪眼:“有什么好吃惊的?你不是已经启蒙过了吗?教几个孩子识字这点事难道都做不到?”
  薛舟谨气恼:“这是做得到或做不到的问题吗?!以我的资历,哪里能给他人当先生!”
  元安平挖挖耳朵; 觉得对方声音有点太大:“谁让你当先生了?只不过是让你在我忙不过来的时候搭把手而已。”
  薛舟谨很坚定的拒绝了:“不行,我是要走科举之路的; 让旁人知道了,我哪还有出头之日。”
  元安平有些心烦,人家不乐意; 他也不好用强,只好再动动别的脑筋。
  见元安平不再说服他教那些孩子,薛舟谨立马闪人,免得元安平又打他主意。
  元根盛进来了,见迎面走出一个陌生后生,没心思在意; 快步进了屋; 看到元安平在屋里; 便道:“安平,你快去看看吧,元林他爷爷老了。”
  元安平一愣,老了?反应过来在这里是说老人去世的意思后,有些震惊:“怎么回事?怎么那么突然?”他没听说元林爷爷病了的事啊。
  元根盛解释说:“谁能想到啊,也是年纪大了吧。听说昨天还好好的,今早发现人去了。睡梦中走的,没受什么罪,也算是好事,就是可怜了元林那孩子了。”
  元安平皱眉,元林父母双亡,和他爷爷相依为命,说起情况来,比原主还要惨点,毕竟原主还有个能照应一二的大伯。如今元林爷爷一走,元林是一个直系亲属也没有了。
  “我去看看他。”
  元安平在去元林家的路上,脑子里一直想着元林的事。这孩子还没多大,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自己又能帮他些什么。
  “唉……”无奈的叹口气。
  元根盛听他叹气,知道元安平担心元林那孩子,便说:“那孩子可怜,你是他先生,有能力就照顾他一二。”
  元安平点头,以他的财力完全养着对方都没问题,只不过,以那小孩的脾气,不见得会让他养。
  元安平到的时候,元林家已经聚了不少人。老爷子虽然没有儿女了,但没出五服的亲属还是有的。他们得知老爷子走了,便过来看情况,以元林家的状况,怕是丧事都办不起。所以他们正站院子里商量着,每家出多少钱,帮着元林把老爷子的丧事给办了。
  元安平跟院子里的人打了招呼,得知元林在屋子里陪着他爷爷,便走了进去。
  茅草屋子有些低矮,房间里更显昏暗。元安平进了里屋首先看到的便是元林显得分外单薄的身影。
  元安平走近了,见他没有哭而是就那么呆愣愣地坐在床边看着他爷爷。
  “元林。”元安平轻轻的叫了他一声,怕吓着他。
  元林愣愣地抬起头,发现是元安平后,眼神呆愣:“安平哥。”声音低的仿佛出不了喉咙。
  元安平看了眼床上被盖起来的老人,感叹世事无常,本来还活着的人,一夜之间就这么没了。
  他走到元林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想哭就哭吧。”
  元林缓缓地摇了摇头:“我不哭。他们说,爷爷走的安详,没受罪。”
  元安平不知道该如何安慰他,他只能安静的听这个孩子说,说出他心里的话。
  “爷爷过的苦,以后他就不用辛苦了,也不用再担心我了。”元林的声音很轻,他像是在跟自己说这些话而不是说给元安平听。
  “你以后有什么打算?”元安平怕小孩做傻事。
  沉默了许久,元林才开口:“活着。我答应过爷爷。”
  元安平听了放下心来:“既然这样,你以后就好好跟我读书吧。读书,起码还能奔个前程。”
  他见元林没有回应,也没一定要他说些什么,拿了些钱出来:“这个给你,让你爷爷走的体面些。”
  元林不收:“不用。”
  元安平把钱放下:“如果不想欠我这个情,以后努力赚钱还我。”拍了拍他的肩膀:“元林,我放你几天假,让你给你爷爷办丧事。等丧事结束后,来我这里上课。”
  等了好久,才听到元林答应。元安平才算完全放心。
  元林爷爷下葬那一天,元安平没有去。虽然同是姓元,但因为是出了五服的关系,元安平不适合去送葬。
  看着外面灰暗的天空,元安平叹了口气。
  霍小寒进来看他这幅模样问:“还在担心元林的事?”
  元安平点点头:“他还小,以后的生活怎么办?”
  霍小寒跟他说:“你放心吧,毕竟是一个村子的,他这样的情况,大家多少都会帮助些。多的不行,偶尔给些吃的还是会的。”村子里的人就这么几个姓氏,彼此之间多多少少有些亲戚关系,何况又都住一个村子,彼此那么熟悉,真有个什么事,大家多少会给些帮助。更何况,元林还没了直系亲属,在大家眼里更是觉得这孩子可怜。虽然村里也会有些说难听话的人,当然也会有些小气不愿意给人一分一毫的人,但大部分人还是好的。
  元安平也知道这些情况,只不过靠别人偶发善心给的帮助总不是那么的实在。要真靠村里人施舍吃饭,必定会出现有了上顿没下顿的状况。毕竟,谁家都不可能好心到天天给别人饭吃。
  元安平发愁:“我得想想。”
  霍小寒坐在一旁做针线活,微笑着看向在为元林担心的元安平,心中道:“这人总是口口声声的说怕麻烦,但偏偏又是那么的心软。”
  晚上,元安平看着手中的单子,这是那些新学生的家长们送的东西,他全都记下并且没有动用,因为,还是以前的规矩,留不下来的孩子,他会把东西还给人家。
  “又收了一屋子学生。”他有些心烦,这些孩子和之前那一批自然是不能一起上课的,毕竟学的内容差的有些多了。可让他教的话,就要分上午和下午两个班,那么他的一整天都要被占用,而仲孙连珏那里的课他还得上,该背的书该写的字一个都不能少。
  “找别人教?薛舟谨那家伙不愿意。仲孙先生也不愿意。”仲孙连珏跟薛舟谨给的原因不同,他要专心调教元安平,而且,他的教课方式与元安平不同,怕让那些孩子不能适应。
  实在没什么好人选了,元安平咬牙决定:“要不就从现在的学生里面挑吧!”仔细想想后,“没准还真能行。”
  于是,第二天上课时,元安平向学生们宣布。
  “我需要两个教学助理,工作内容是在我需要的时候,帮我代课,教那些新学生字和数。有兴趣的可以来我这里报名,然后进行统一考试,成绩最好的两个人可以成为我的教学助理。”元安平表示:“既然是工作,自然有工钱。不过工钱不高,一堂课五文钱。”
  下面的学生听了都很吃惊,他们这个年纪,就可以挣钱了?!
  对这份工作感兴趣的不少,自觉学的还不错的都纷纷报了名。记下名单后,元安平跟大家说道:“我知道有些同学还在犹豫,所以报名时间我设定为两天,后天截止,大后天进行考试。在此期间,有谁也想试一试的可以来我这里报名。”
  放学后,小孩子们都很兴奋,毕竟还没开始考,谁都觉得自己或许能成为安平哥口中的助理。
  胖墩对李字很有信心:“李子哥,如果你当了……”他忘了那个称呼叫什么了。
  李字告诉他:“教学助理。”
  “对,就是这个。你要是当上了,就能赚钱了!五文钱可以买两个鸡蛋呢,你想吃鸡蛋不用问家里要,自己就能买了,太厉害了。”胖墩好羡慕,但他觉得自己当不了教学助理,因为他太小了。
  “你真是什么都能想到吃的。”李字确实很想当教学助理,虽然元安平说钱不多,但像他们这么大就能挣钱了,多了不起啊!
  李字回家就把这事告诉了爷爷,他爷爷对自己孙子也很有信心,他可是经常看到李字帮别人讲课。
  想了想,李字爷爷跟他说道:“元林那孩子没上课呢吧?你去把这事告诉他,他要是能当上你说的那个助教,对他可是大好事。”
  想到元林,李字也觉得他好可怜。自己家人一个不缺,爷爷还重视他,他更觉得孤零零一个人的元林太不幸了。
  “好,我这就去跟他说去。”
  元林得知消息后也很意外:“真的?”
  李字猛点头:“嗯嗯,当然是真的。一共招两个,有好多人报名呢,你也快去报名吧。安平哥说,一堂课五文钱,你要是能当上教学助理,就不用担心吃饭的事了。”
  元林心里算了一下,如果能得到这个工作,加上几亩地的租子,他就不用为以后吃不上饭而发愁了。
  “好,我去。”
  元安平看到元林来报名的时候,心里挺高兴,但面上不显。他提这个教学助理的事,除了确实需要人帮忙外,也是给元林一个赚钱的机会,也算是让他勤工俭学了。
  元安平记下他的名字,然后像跟其他孩子说的一样:“后天进行考试,要成绩最好的两个,好好准备吧。”
  “我会的。”元林看向元安平,郑重的说:“谢谢你,我一定会还你钱。”
  元安平笑了笑:“我相信你有这个能力,我等着你还钱。”


第66章 提醒
  上完课; 元安平喝了些茶润润喉。这时仲孙连珏走了过来,他的腿伤好了许多; 只不过为了不耽搁腿长好; 行走时还是要用到拐杖。
  在元安平旁边坐下,仲孙连珏:“听说你收孩子做什么助理,他们还没学多少东西,应付的来吗?”
  元安平觉得没问题:“是教学助理,在我想清闲的时候帮我教下现在新收的学生。我也无奈; 你不乐意教; 薛舟谨那小子也不愿意帮忙。我就得自己一天到晚的上课。现在两个班我还能应付的过来,以后学生再增加我也分身乏术啊。所以; 不如早点培养几个能帮我分担的人。这些孩子平时学的都很认真,知识也掌握的扎实; 教新来的学生识字和算术,应该不是什么问题。”
  仲孙连珏知道他主要是想要偷会儿懒; 便提醒他:“当老师和当学生可不同。”
  元安平笑了笑:“这我知道,知识学得好; 却不一定代表课能教好。不过; 在那些孩子里挑出两个能上台讲课的; 我自认还是可以的。”
  “你有成算就成,不过你也要考虑到; 就算你能找到学生帮你讲课; 新来的学生的父母如果知道你让小孩子给他们孩子讲课; 他们是否会愿意。”仲孙连珏提醒元安平不要忘了这个问题。
  元安平很无所谓的说:“不乐意的话可以把孩子领走; 我又不稀罕他们送的那点东西。”
  仲孙连珏了解他这种性格,也没说教,只是说道:“你心里有数,别误人子弟就成。毕竟穷苦人家,出点东西给孩子进学,也不容易。”
  元安平点头:“这个我知道。”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们为了孩子的将来确实很不容易,他也不会拿了东西却不让人家孩子得到应有的教育。
  他最近最关心的是元林的问题。在元安平眼中,什么是可怜,贫穷并不在他所认为的可怜的范畴之内。亲人健全,有家人的关怀,就算吃糠咽菜也会觉得心里暖。而活在世上,没人在乎,没人关心,没人重视,即使锦衣玉食,也是不幸。元林失去了唯一的亲人,唯一疼爱他的人,更何况元林也没有什么锦衣玉食的生活,孩子年龄还小,生计都是问题,如果他不闻不问,这孩子就得熬着长大。
  元安平很清楚一个人过节日的凄凉感,也体会过生病时都得不到关怀的滋味,看到元林,他有种同病相怜的感觉。
  元安平心道:“希望元林能当上助教。”他不会给元林放水开后门,那样对其他孩子不公平,也违背他平时给孩子教授的道理。“如果元林当不上的话,我就只能再想想别的主意了。”
  元安平笑呵呵的起身:“您老坐着,我去看看今晚吃什么。”
  仲孙连珏懒得理他,不过因为知晓霍小寒的经历,觉得对方遇到元安平也是有幸。所以,对于元安平有时候的越矩行为他也就当自己没看到了。
  来到厨房里,见霍小寒在揉面,元安平搬了个小板凳坐在旁边陪他聊天。
  “蒸馒头啊。发面的吧?”
  霍小寒笑着同他说:“嗯,早上和的发面。馍吃完了,得蒸新的了。”
  元安平建议说:“面发的够多吗?要不,蒸些油卷吧。家里还有红糖,包几个糖角,小瑞爱吃。”
  “好啊,都蒸了。油卷是做杠子馍,还是做一张大的圆饼?”
  杠子馍是把面搓成长条状,然后切成一个一个的剂子,而圆饼,自然是挺大一个,几层的油饼,吃的时候用刀切成一角一角的吃。元安平觉得做成圆饼不错。其实这种大的圆饼,在这里也称团员馍,蒸出来有三厘米左右厚度,过年蒸馒头的时候都要做一个,因为做成圆的,寓指团团圆圆。元安平挺爱吃这种团员馍的,不过过年的时候蒸的那张得有箅子那么大,他们平时做的吃的,自然要小上几号。也没有团圆馍的名号。
  元安平觉得:“做大圆饼吧,感觉蒸成那样挺好吃的。我帮你切点葱花。”打下手他还是可以的。
  对于做饭几人里面霍小寒最有发言权,现在出言指挥元安平也习惯了:“多切点葱花,切碎些。”
  “好嘞。早上不是剩个鸡蛋吗,待会儿我剥点蒜,再砸点鸡蛋蒜。”
  两人在厨房里忙活,等馒头进了锅,才轻松下来。
  霍小寒问道:“有油卷,晚上不用炒菜了吧?”
  “嗯,待会儿煮点稀饭喝就行了。”
  当锅里飘散出面香味的时候,元安平跟霍小寒说:“我小时候特喜欢吃刚出锅的馒头和馍,不吃菜都能吃下去两个。尤其觉得刚蒸出来的馒头,粘辣椒糊糊最好吃了。”
  霍小寒笑着问:“你什么时候的饭量啊,才吃两个?像李字这么大的小子,一顿饭都能吃三个馍。”
  “嗯,反正是小时候。”元安平不管从小到大,也没这里人能吃。据说村里的男人能一般一顿都能吃六个,那还是没敢放开了吃的。
  元安平闻着馍香味,记忆有些飘:“跟他们饭量没法比。我那时候小,平时一顿只能吃一个馍,要是新蒸的,我就能吃两、三个。可惜后来长大后就没这种机会了。”没人给他做,而且,再也没有这种农家灶用,蒸出来的馒头,也没有那种记忆里的味道了。以前想想都觉得有一丝丝伤感,如今穿越了,倒是又碰上了这种农家灶,现在也有人给他做吃的,他倒是挺满足的了。
  霍小寒以为他讲的长大以后,是元安平爹娘去世之后,他不舍得吃,也没人给他做饭。
  霍小寒安慰他:“以后你什么时候想吃,我就给你做。”
  元安平冲他笑笑:“那是,我现在可不缺吃的,也不缺做饭的人了。”看着性格开朗了不少的霍小寒,“你确实该多出去和人接触接触,要是不习惯跟陌生人,可以经常去大奶奶家,或者去找小雨姐也行。有她们带着你,你也习惯些。”
  “嗯,说好了明天去找小雨姐,她有几个交好的姐妹,要带我认识认识。”霍小寒觉得高兴,他以前没怎么跟村里同龄人交往过,他也想有个能说心里话的朋友,只不过不知道能不能交到。
  元安平觉得不错:“多认识认识也好,有个脾性相投的朋友挺重要的。”
  “嗯,小雨姐说,在村子里得有几个交好的朋友才行,一起说说话什么的,不好总闷在家里,那样不好。”至于怎么个不好法,元小雨没跟他细说。不过他也知道,在村子里生活,得有些交好的人家,以后有个什么事,也有人帮衬。
  仲孙瑞自从跟其他孩子一起学习后,交了不少的小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