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枣儿沟发家记-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掌柜也不是什么忠厚的人,眼看这事儿圆不过去就把祸水引到了江林身上。他不仅把没卖出去的虎头鞋全退了回去,就连买主的损失都让江林赔偿。
江林自然不干,两个人就这么你来我往地掰扯起来。
在人家的地盘上,江林嘴再好使也不是人家的对手,不知道谁先动了手,最后江林是肿着一张脸回的枣儿沟。
江林回到家就发了一大通火,连说带骂的,把责任都推到了王小雪身上。什么“丧门星”啊,“不下蛋的母鸡”啊,什么难听捡着什么骂。
王小雪愈加心灰意冷,她也不吃亏,扯着嗓子就跟江林对骂起来。
两个人在屋里折腾,大半个村子的人就在外面看热闹,连个拦架的都没有。江二本着好心进去劝说,倒把火引到了自己身上。
王小雪一五一十地开始摆列这段日子她怎么忙活,怎么出谋划策,江二夫妻两个怎么占便宜。如今倒好,赔了钱就跑来假好心了。
王小雪当着一院子人的面把这些日子的原料钱、赚头和损失都算了一遍,直接就朝着江二要钱。
江二哪里肯干,他们原本抱着打击江逸的目的故意压了价,赚得那点钱早就买了洒喝,哪有钱赔给她。结果说着说着江林家的内部战争就变成了江林、江二两家之间的争吵。
于是场面就变得更热闹了。
江逸一家人坐在枣树的荫凉里,喝着凉茶听着这边的时况转播,简直不能更惬意。
苏云起忍不住敲敲桌子,问道:“现在能说了吧?到底怎么回事?”
江逸端着架子,勾着苏云起亲手给他倒了杯茶,这才把连日来的计划和盘托出。
原来,自从王小雪和秦翠儿来针线坊做工后,江逸就留了个心眼。他特意嘱咐梅子和小杏盯着她们俩,尤其是她们借故离开人群单独行动的时候。
这样一盯,还真让他看出了问题。王小雪原本还一门心思地想偷学花样子,秦翠儿却直接把主意打到了袼褙的制作上。
江逸都忍不住赞了声好,果然是见过世面的,这么快就能看出核心所在。他干脆将计就计,联合着云舒和大山演了出戏。
他忍着心疼拿出不少钱让大山从镇上买回来一大块松香,故意神秘兮兮地熬化了,代替面糊涂到袼褙上。
当然,他做这些事的时候不仅没避着那俩人,还特意让梅子把她们引了过去,设下了这个圈套。
用松香沾的袼褙做成的鞋底和鞋面更加硬挺,针不容易扎透,还带着股若有若无的松香味儿。
江逸原本还担心她们会有所怀疑,可是沉浸在各自欲、望中的两个人根本就没想那么多。
王小雪私下里鼓动好几个绣娘离开后,江逸最后一丝不忍也就打消了。松香可比白面贵多了,她们不用还好,若真存着坏心思偷学了去,就必然会狠狠地出点血。
“现在,也该是收网的时候了。”云舒脸上一派淡然,眼中却闪着志地必得的光。
江逸摇摇头,“我看咱们也不必做什么了,他们自己已经相互打了起来,这倒出乎我的意料。”
“逸哥不必意外,他们原本就是那样的人,为利来、为利往,分脏不均或者出了事各自推卸责任自然就会嘶咬起来。”梅子一脸厌恶地说道。
江逸看看她,叹了口气,“梅子,秦氏毕竟是你娘,逸哥出这样的主意对付她,你可忍心?可会怪我?”
梅子皱着秀眉看了江逸一眼,牙尖嘴利地说道:“逸哥何必说这样的话寒碜我?她抛弃我和小宝的那一刻就已经不是我娘了,我有什么不忍心?再说,我又不傻,逸哥给够了她们机会,是她自己心思不正,怪得了谁?逸哥,我今天就放下一句话,我和小宝只把你当家人,别说你没冤枉她,就算真冤枉了,我们也站在你这边。”
小宝也赶紧扑到江逸怀里表忠心,“逸哥……小宝只要逸哥,不要娘!”
江逸放松地笑笑。说实话,他还真怕梅子和小宝心里有疙瘩。
苏云起皱着眉头,揪了揪小宝的朝天辫,沉着声音训道:“都多大了,还动不动就让抱?”
小宝把辫子抢回来,宝贝地抓了抓,在苏云起看不到的地方做了个鬼脸。
江逸忍不住笑出声,经过前几天的大被同眠,小宝是越来越不怕苏云起这个一家之长了。
小宝的朝天辫是他一时兴起为了搞笑梳的,没想到小家伙宝贝得不行,睡觉都怕压了。走在路上人家看到了都忍不住捧腹大笑,他却一点都不在乎。
小宝梳着这样的头发大摇大摆地转悠了几天,倒引来不少小孩子的羡慕,纷纷央求着他们娘亲给梳。
如今天气热,妇人们渐渐发现给小孩子们把头梳上去倒真能避免脖子上长热痱子,于是这个发型倒意外地在村子里流行起来。
江逸一家没再关注江林他们怎么赔了个底儿朝天,几个跟着做活的妇人怎么后悔怎么明里暗里地流眼泪。他们实实在在地忙碌了起来。
由于江春材的走动,里正亲自在各村选了德行淳正手艺好的人推荐给江逸。大海几个大兵每天一大早就跑到各村接人,傍晚再送回去,中午饭就在江逸家吃,一连几天也没出什么岔子。
又过了几天,江逸彻底把针线坊交给了梅子和夏荷看顾。他还抽工夫把打袼褙的手艺教给了英花和江春草。
两个人惊讶过后并没有说任何感激的话,只是不约而同地在这一刻开始真真正正地把针线坊当成了自己的事。
苏云起一直关注着北平那边的情况,江逸也把自己知道的跟他念叨了些。
他虽然心里疑惑江逸的消息来源,却始终没问,他知道,江逸想说的时候自然会说。
江逸把家里的事交待好后,就带着大海几个天天长在了山上。
他们要做的不仅是拔除枯树、修剪坏枝,还要砍去一些杂七杂八的树,免得它们跟枣树抢营养。同时还要整理出几条方便上山的路,这样才能把砍下的枯木树干运到山下,人走起来也安全。这绝对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这些都做完之后,江逸才能安下心来寻找好的砧木进行稼接。凭他的技术,如果天气给力的话,今年的新枝上就能长枣。
想想中秋时节,红彤彤的枣子挂满枝头的情景,即使脸被晒得褪了皮,手上出了一层层的血泡都值了。
每当夜深人静,江逸累得睡过去后,苏云起都要结束假睡,坐起来给他涂药、按摩。他没有阻止江逸干活,只是力所能及地多干,让江逸轻松一分是一分。
这样的态度同样影响了大山和大海几人,他们也默默学着苏云起的样子,把脏活累活主动揽了过去,给江逸和云舒留下稍微轻松些的。
江逸和云舒哪里察觉不到他们的心思?除了感动之外,也不再逞强,免得他们担心。
他们一家人艰难地做了几天之后,谭木匠带着谭小山自发地加入进来。要说砍树没人比他更有经验,江逸自然没有拒绝这样的好意。
江春材不仅自己帮忙,还把江大柱和在外面做伙计的江二柱都喊了过来。
江贵几个青壮年收拾完了地里的活也都会过来帮着搬木头、砍树。
三叔公亲自上了趟山,给江逸说了说这山上哪里有野物的窝,哪棵树长在了风水口上不能动,哪里下大雨时有可能会滑坡。
江逸恭恭敬敬地应了。这些都是老人家代代传承的经验,教科书上可学不到。
有了这些人帮忙,江逸倒是松了口气。大海几个也能轮流着看家。
毕竟家里有这么多做活的女人,江林和江二又被他狠狠地摆了一道。江逸担心他们狗急跳墙再生事端,不得不防。
第43章 做月饼
江逸一家起早贪黑地忙了一个来月的工夫,才将将把山上收拾出来个样子。
村民们也抢着时间把黄澄澄的玉米、灰乎乎的土豆收到了家里。等到重新翻了地撒下了冬小麦的种子,一年的忙碌也算暂时画上了句号。
这个期间村子里出了件新鲜事,寡居多年的江春草竟然足足买了两头小牛犊。表面上说是寄养在她大哥二哥家,其实大家心知肚明,这两头壮实的小牛犊就是江春草给江春树、江春木兄弟两个买的。
村里人纷纷感叹,春树、春木两兄弟当年的好心没出错,也多亏了两个嫂子多年来的善待,江春草是个知恩的。
当然,也不免有人明里暗里地嘀咕,江春草一个妇人哪里来得那么钱?那可是足足两头小牛犊啊!不用说,这钱十有八、九是从江逸家赚的。
一时间,羡慕的有,嫉妒的也有,还有些人心里打起了小算盘。村民们对江逸更热情了,这可把江林气红了眼。
农忙过后,天气渐渐凉了下来。江逸家的新房也到了上梁装瓦的时间,他还没开口请人帮忙,就有许多村民主动问了。
江逸只推脱说过几天,实际是在为钱的事发愁。
苏云起怎么肯让他发愁?他得到了内部消息,如今靖难军正在往雄县进发,如果雄县得手,下一个目标八成是真定,在这种情况下,把这批药材卖到雄县或者真定显然比北平更方便。
苏云起当众宣布的时候江逸没吱声,等到回了屋旁边没人了,他才把人按在椅子上好说歹说大半天,中心思想就是即使房子不盖了都不想让苏云起去冒险。
苏云起表面上顺着他,又哄又作保证,却始终没改变主意。把江逸气得够呛。
“好了,别担心,我既然敢去就是有十足的把握,不会有事的。”苏云起见真把人给气着了,赶紧降低了姿态安慰。
江逸气闷地趴在床上,不理他。
苏云起无奈地笑笑,不紧不慢地说:“雄县离沧州很近,你要不要给江伯父捎些东西?”
江逸闻言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急切地说:“马上就中秋节了,要不我做些蛋黄月饼你给带过去?”
苏云起目光柔和地看着他,笑而不语。
江逸这才反应过来中计了,只得懊恼地踢了他一脚,再也说不出反对的话了。
于是,苏云起去雄县卖药的事就这么定下来了。江逸再三讲条件,让他中秋节之前一定回来,如果雄县那边真打起来,就必须避开。
苏云起好脾气地一一应了。
临走的前三天,江逸也不管山上的事了,天天泡在厨房里鼓捣吃的。
卤肉干是必须要做的,除了给江池宴带的,还有苏云起他们在路上吃的。
还有发面的小烧饼,在野外露宿的时候生堆火烤烤就能变得松软可口,正好夹着卤肉吃。
这些都准备得差不多了之后,江逸就开始招呼着大山几个漫山遍野地摘酸枣、熬枣泥,然后做成枣泥馅儿的月饼。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这里没有烤箱,月饼只能蒸。
小黑熊也成了精似的接连给江逸找来三个大蜂巢,江逸也下了大本钱买来些上好的大枣,做了两大屉红枣糕。
当然,江逸也不会亏待小黑熊,只要做了好吃的都会给它和小宝留一大份。
苏云起也由着他折腾,甚至还从巨马河畔的农人家里买来新鲜的鸭蛋,鼓励他做蛋黄月饼。苏云起从未见过用蛋黄做的点心,他那天听江逸提了一嘴,倒是挺期待。
江逸自然也没让他失望。他特意让谭小山刻了套新模具,蒸烤两用型,一锅能出二十个。
江逸指挥着大山去镇上买了一升糯米,和大米一起掺着磨了,做月饼的外皮。这样蒸出来的蛋黄月饼香糯可口,黏度适中,半透明的外皮印着精致的花纹,还能隐隐约约看到里面红彤彤的咸蛋黄,真可谓是色香味俱全。
蒸锅掀开的瞬间小伙伴们都惊呆了,纷纷崇拜地看着江逸。
江逸被看得挺不好意思,“我这两下子真不算什么,手艺好的点心师傅样样东西都能入馅,人家做出来的才真叫好吃。”
小宝仰着小脑袋期待地问:“都有……什么馅?”
“干果仁、黑芝麻、豆沙、果酱、鲜花瓣……”江逸随口说了几样常见的,“其实最正宗的月饼不应该蒸,而是要烤,烤出来的月饼皮焦馅软更好吃。”
小宝眨巴着大眼睛,狠狠地吞了口口水。
别人听完之后也只是想想而已。小六却彻底粘上了江逸,央求着他把豆沙、五仁、芝麻馅的全做一个遍,甚至还指明了要烤的。
江逸无奈地跟他说没烤箱。小六仔细地问了他烤箱的模样就跑走了,江逸也没在意。
不出半天,小六就抱着个四四方方的铁盒子跑了回来,一脸期待地看着江逸。
江逸愕然,“这是哪里找来的?”他可不记得家里有这么个东西。
这年头铁可不便宜,不是用来熔炼武器就是打制农具,几乎没人闲着没事造这么个大铁箱子。
小六得意地说:“这是老大以前用来装盔甲的,我拿出来改了改,你看和你说的那个烤箱一样不?”
江逸闻言囧了一下,问道:“你这样做……你家老大知道不?”
小六脸皮一红,不好意思地挠了挠耳朵,眼神闪烁地小声说道:“知道……吧?”
江逸带着笑意看了看他身后的某人。
苏云起黑着脸,重重地咳了一声。
小六吓了一个激灵,条件反射地躲到江逸身后,“老、老大……呵呵、呵呵……”小六僵着脸苦笑。
苏云起冷冷地扫了他一眼,看向江逸时又换上一副温和的表情,问道:“能用吗?”
江逸打开盖子,里里外外看了看,点了点头,又忍不住问道:“你不要了吗?听说是你装盔甲的,做烤箱有点可惜了。”
苏云起笑笑,“没事,用不着了。”
江逸最终还是用这个改装成的烤箱做出来几炉月饼,虽然刚开始因为控制不好火候失败了一批,后来就越来越顺手了。
江逸在面皮里加了鸡蛋,馅料上也下足了工夫。大伙纷纷感叹着果然是烤得好吃,最后就连那炉失败品也被瓜分了。
这让江逸十分有成就感,做起吃食来更用心了。
他把最好的挑出来留给江池宴,有卤肉、枣糕、各种馅料的月饼,竟然满满地装了一大包。
苏云起笑着调侃他,“咱们开个点心铺子也够了。”
出发的日子眨眼就到了。
天还没亮江逸就睡不着了,他看了看旁边依然“熟睡”的苏云起,摸着黑轻手轻脚地爬起来,跑到厨房开始做早饭。
苏云起睁开眼,无奈地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涌起一阵阵暖流。
早饭端上桌之后,家里的人也全都起来了。夏荷十分自责,直说自己起晚了。
江逸有点囧,这才意识到是他自己起得太早了。
一家人坐在堂屋里吃饭,江逸草草吞了两口便跑回屋里收拾苏云起要带的随身物品。
苏云起跟在他后面,既担心又觉得窝心。
“过了中秋天气冷得快,这件衣服带上吧,厚实些。”江逸从柜子里扯出一件藏青色的长衫。
苏云起笑着点点头。
江逸顺手折好了给他装到包袱里。
“唔……你们也许会在山上露宿吧?遮雨的油布有没有带?”
“带了。”苏云起温声说。
“让我想想,还差什么……”江逸抓着衣袖在屋里团团转。
苏云起把人抓住,几乎是半抱在怀里,柔声说:“我最多十天就能回来,不会有事。你那么早就起来忙活,睡一会儿好不好?”
江逸愣了一下,懊恼地撞了撞苏云起的胸口,“你看我,真是经不起一点事。”
苏云起顺势把人搂住,半晌,才沉声道:“我很喜欢……”
江逸假装没听见,却悄悄红了耳朵。
苏云起原本只打算带大海,其他人都留下看家。江逸却坚持只留下小六。
实际上,若不是怕苏云起不答应,他一个人都不想留,他一心认为苏云起出门在外更需要帮手。最后之所以会留下小六,是因为他偷偷认为小六看上去最没用。
几个身强体壮的男人跨在马上一字排开,绝对是一道闪瞎人眼的风景。江逸瞄来瞄去,还是觉得苏云起是最帅的那个。
苏云起淡笑着对他伸出手,江逸下意识地搭上去。没想到对方一个用力,不知怎么地就把他扯到了马背上。
江逸一声惊呼,带上几分恼意,“怎么也不提前说声?差点把我给摔了!”
苏云起安抚地拍拍他的腰,带着笑意说:“有我在,不会摔到你的。送我到官道吧!”
他说完,没等江逸回答就一扬马鞭,率先奔了出去。
江逸安安静静地没有开口,心里酸酸的。
走到人少的地方之后,苏云起就让追云慢了下来。两个人一前一后坐着,谁也没开口说话。
追云似乎体察到主人的心思,就那样慢慢地踱着步子。直到后面的人赶上来,也正好到了村口。
苏云起轻轻地一拽马缰,追云停了下来。
江逸下意识地说:“不是说送到官道吗?还有一截。”
苏云起沉默片刻,又夹了下马腹,追云继续走了起来。
就在这时,一滴雨点落在江逸鼻尖,然后是第二滴,第三滴,天上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
“就到这里吧!”苏云起不许江逸再送。
江逸只得从马背上爬下来,犹自不放心地嘱咐道:“一场秋雨一场寒,你别不加衣裳。”
苏云起轻轻地“嗯”了一声,看着江逸湿漉漉的睫毛,又把人拉到了马上。
“不是不让我送了么,又变卦啦?”江逸笑着调侃他。
苏云起却没解释,只是调转马头,把江逸送回了家门口。
“快进去,别淋湿了。”苏云起面色虽平静,眼神却有些复杂。
“你按时回来!”江逸的心跳莫名其妙地加快。
“放心。”苏云起一扯马缰,转身进入了雨幕中。
第44章 一把火
经过了上次的假冒事件,李少奶奶嫁妆铺子里的虎头鞋几乎成为了一个品牌,恐怕就算以后再有其他铺子出了类似的产品,人们都不会那么轻易地接受了。这也算是意外收获。
苏云起带着大海几个人走后,外村过来做活的妇人们便没了人接送。
江逸还没来得及担心,里正便发下话来,谁要敢在这件事上整幺蛾子,这银坊镇他也就别想再混下去了。
有了这话,一连几天倒是相安无事。
江逸还特意备了礼物托江春材带给里正,里正不仅大方地收下了,还回了礼,同时让江春材带回几句勉励的话。江逸心里更踏实了。
里正推荐的人选都是踏实肯干的,脾气大多和气,同英花她们相处得也好,这让江逸省了很多心。
针线坊复工后的第一批鞋子做了五十双,钱拿到手后,江逸就赶紧拜托江春材帮着买横梁、椽子、茅草和瓦片。
眼看着就到八月十五了,江逸算着日子,苏云起也该回来了。
他原本想等苏云起回来再上梁,可是江春材请人查了黄历,这个月只有八月十二这天是吉日,如果错过去了就得等下个月。
江逸合计了一下,等这批枣子落了之后,他就得忙活稼接的事,前后又得忙活一个多月,恐怕到时候没办法顾家里的事。
这样一想,江逸决定干脆就不等了,十二就十二吧,如果苏云起一回来就能住上新房,也挺不错的。
上梁这天,三叔公带人搬来一挂一百响的鞭炮,长长地挂在梁上,“霹哩啪啦”地响了一大会儿,中间一个哑火的都没有。村民们啧啧称奇,老人们直说这是好兆头。
江逸也很高兴,亲手准备了两桌酒席,请了族里的长辈以及平日里帮忙的人。
三叔公看到他下厨做菜,着实惊讶了好一会儿,脸上明显带着不高兴。
江逸赶紧把前些日子做的各式点心,以及近日买的新鲜鱼肉挑出些好的,送到几个长辈跟前。
他陪着笑,作出一副乖巧的样子,说道:“过几日就是中秋节,正好三位叔公今天都在,也省得小子再去送一趟。这些点心都是我自己做的,鱼和肉也还算新鲜,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叔公们就算不喜欢也请给小子留些面子罢!”
江春材早就提醒过他,分家单过的晚辈逢年过节要给长辈们送节礼。这规矩古今都一样,江逸早就准备出来了。
除了给江春材的,还有给三叔公、四叔公、五叔公的,毕竟这些日子他们都帮了不少忙,也确确实实把他当成晚辈在照顾。江逸不是不知好歹的人。
三叔公一听这话,脸色也缓和了几分,笑骂道:“你个小崽子!我早先还以为你跟池宴那孩子像,你五叔公就跟我抬杠说不像。现在看来倒是我错了——池宴可没你这么滑头!”
三叔公说着,抓起拐杖敲了敲江逸的脑门,终于露出了笑模样。
倒不是他眼皮子浅被这么点东西收买了,只是因为江逸这个作晚辈的懂事,在外边说起来也算是给他长脸,他心里高兴。
有三叔公带头,周围的人也都跟着笑了起来,顿时气氛更加融洽。
江逸暗自松了口气,跟着卖了会儿傻,就又跑到厨房里忙活去了。
主桌上有江春材作陪,倒也不会冷场。
江逸手艺好,又舍得花钱,准备的都是硬菜,一顿饭的工夫,他在村里也算是结结实实地扎下了根。
横梁上好之后,其他的就快了。村里有几个汉子是盖房子的好手,几乎没用江逸费心,结实美观的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