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枣儿沟发家记-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江逸白了他一眼,“要真像你说的这样就好了!得了,我也不在这儿瞎担心了,总之,你小心。”
  苏云起低头亲了亲他的脸,温声道:“顺利的话,我五天就能回来,到时候咱们一起去接小叔。”
  江逸没说话,只是抬头吻了上去。
  苏云起顺势把人搂紧,享受这难得的温存。
  ******
  苏云起去大同府办事的时候,江逸就带着孩子们满山遍野地刨树根。
  所谓“刨树根”并不是要把树根刨出来,而是用挖地的勺子刨松枣树根部的土,顺便把土里的虫卵捡出来,降低树木来年遭受的病虫害的机率。
  孩子们跟比赛似的,干得可起劲儿了。
  最让江逸欣慰的是,小宝和其他孩子一样,踏踏实实地干活,不争不抢不挑不捡,不会因为是自家的地就觉得自己特殊,更不会欺负这些外来的孩子。
  阿大还自发地动员孩子们一边刨树根一边捡柴禾,每天回去的时候每个人肩上都能背上一小捆,再也不用大海他们专门上山砍柴了。
  几天下来,孩子们认真而忙碌的小身影已经成了枣儿沟的一道风景线,甚至有些大人教育自家孩子时都以他们为榜样。
  白天,江逸用忙碌来冲淡担忧和思念,晚上就会觉得一条炕大得过分,一个人睡太空。
  好在苏云起按时回来了,江逸才终于松了口气。
  “怎么样,办成了吗?”江逸十分自然地帮苏云起脱下外衣,兑好了温水给他洗脸。
  苏云起捧着水,把脖子和脸洗了洗,又端起茶杯漱了口,这才把江逸搂到怀里,狠狠地亲了一口。
  江逸挣了挣,苏云起却搂得更紧。
  江逸忍不住笑道:“我怎么发现你越来越流、氓了?”
  苏云起勾起一个好看的笑,一边偷香一边说:“本来就这样,以前是装得好。”
  江逸捏住他的脸,把他扯开,笑着说:“你还是装着点儿吧!”
  苏云起不由地哈哈大笑。
  江逸问:“想吃什么?我去做。”
  苏云起又忍不住抱了抱他,说:“下碗面吧,在路上时就想吃你做的面了。”
  “那用香菇和肉丁打卤,再煮个荷包蛋,怎么样?”
  苏云起笑笑,“都好。”
  “卤好做,面条得现擀,你得多等些工夫,不然你先睡会儿。”江逸说着,就要给他铺被子。
  苏云起抱住他,一直抱到门口才舍得放手,“做饭去吧,这里我自己来。”
  江逸笑笑,转身出去了。
  ******
  苏云起回来了,家里的一切都变得更加妥贴。
  虽然每个人还是干着手头的事,可是心气不一样。
  江逸心情很好地去上花沟找王小五,要雇他的车去沧州。
  王小五比他还高兴,眼瞅着他就要揭不开锅了,江逸就又来找他接活了——果然,江小秀才就是上天派来帮助他的神仙!
  江逸和苏云起骑马走山路,能先一步到沧州,提前帮助江池宴准备。
  小川和王小五一起走官道,路上也能有个照应。
  和上一次去沧州时的心急如焚不同,这一次江逸却是满怀憧憬。
  江池宴的气色也好了很多,他在那儿一站,那翩翩风度足以吸引无数怀、春少女的目光。
  江池宴看到他们并没有太过惊讶,反而肯定地说:“是你们做了什么吧?之前我上下走动都没能把人接出来,如今刚要放人你们就来了。”
  “都是苏云起的功劳。”江逸凑到他耳边偷偷说,“他帮燕王世子做了件事,这次是世子帮的忙。”
  江池宴看向苏云起,平静地问道:“你可想好了?”
  苏云起毫不犹豫地点头。
  江池宴轻叹一声,道:“那就做吧,想想怎么跟你小叔说。”
  苏云起恭敬地应了一声。
  “你们一路上怕是吃了不少苦罢,今晚好好睡一觉,明天跟我一起去接人。”说这话的时候,江池宴眼中透着难以掩饰的期待之色。
  一夜无话。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父子三人就早早地等在了沧州府牢外。
  那时候牢房还没换值,牢头听说他们是来接苏白生的,这才网开一面让他们写好了文书,提前接了回去。
  兴许是生病的关系,苏白生看上去更瘦了些,江逸给他做的冬衣都大得不成样子,空荡荡地套在身上。
  虽然顾及着两个小辈在场,江池宴还是忍不住把他搂进了怀里,一个劲儿说着:“你受苦了、受苦了……”
  苏白生笑得云淡风轻,温声说道:“有你在,我哪里受得了苦?”
  “小生,我们回家。”
  苏白生淡笑着点头,“嗯,回家。”
  在心爱的人面前,风度翩翩的江状元一秒变忠犬。他熟练地给人理好了头发,把大裳裹在单薄的身体上,又把人揽进怀里,几乎是半抱着回了住处。
  江逸也趁机在未来小爹面前刷足了好感,他挖空心思给人做了几道清淡又补身的小菜。
  苏白生原本并无胃口,可是看到桌上的菜式后,破天荒地多夹了几筷子。
  江池宴欣慰地看了江逸好几回。
  小川两人也日夜兼程,提前赶到了沧州。
  苏白生染上了风寒,按照大伙的意思是养好了病再走,可他自己却一刻也不想多待了。
  苏白生挑着那双桃花眼,微蹙着眉看着江池宴,只说了一句:“我想回家。”
  江池宴就立马改了主意。
  苏云起只得请来了大夫,开好了方子,又打包了一路上要吃的药,还专门买了熬药的砂锅。
  江逸借客栈的厨房做了些适合路上吃的吃食,顺便又教了二厨两手,意外地得到了人家免费赠送的一篮子狮子头,到家后在油里一滚就能吃。
  小川和王小五满沧州跑,采购着一路上可能用得着的东西,尤其是棉被,可花了大价钱。
  直到上了马车出发了,苏白生仍然只需要负责窝在江池宴怀里,喜欢的多看两眼,不喜欢的就扭开头,话都不多说一句。
  他唯一多出来的动作就是偶尔瞪江逸一眼——谁叫这小子总是直勾勾地看着他。
  江逸发现苏白生个子并不算很高,却给人一种长身玉立的感觉,五官也十分精致,是越看越养眼的那种。
  相比之下江池宴反而英气十足,若是单看体型,倒像个精壮的武人。
  不知怎么的,江逸突然就说了一句:“爹,我怎么觉得我跟您一点都不像?莫非我是小爹亲生的?”
  这话一出,一车人全都愣住了。
  
  第74章 到家了
  
  江逸说完之后,就暗骂自己看美人昏了头,说话不过脑子。在古代,当儿子的恐怕从来不会跟老子开这样的玩笑吧?
  江池宴却只是露出一个淡然的笑,反问道:“你小爹能生么?”
  苏白生抬起完美的下颌,挑眉道:“我什么不能?”
  江池宴笑容放大,纵容道:“是,你什么都能,小逸就是你生的。”
  苏白生这才满意地哼了一声,瞥了江逸一眼,施舍般地说:“以后就管我叫爹。”
  江逸忍不住笑了,没想到这俩爹比他还不靠谱,愣是把话扭曲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角度。
  他却没有看到,他说那话时江池宴瞬间收紧的手臂,以及事后苏白生安慰的眼神。
  苏云起眉头微蹙,欲言又止。
  江池宴状似无意地扫了他一眼。
  苏云起攥了攥拳,低下头去。
  这件事算是过去了。
  如今北方战事吃紧,他们回去时走的官道,一路上虽然遇到了几波流民,却也没出什么岔子。
  江逸看到有老人小孩时总忍不住帮上一把,或是给几个饼子,还是送上一锅热汤,多少算些心意。
  苏云起小心地护着他这份善良,默默地把一切危机扼杀在萌芽状态。
  两个长辈把这些都看在了眼里,并不说教,也不阻止。
  他们有意识地减少了住宿的次数,在充分照顾苏白生身体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赶路。
  苏白生虽被养得精贵,却并不娇气。越接触江逸越发现他家帅爹有眼光。
  当然,江池宴也是身材高大、温情专一的帅哥一枚,两个人十分般配。
  最让江逸羡慕的是他们之间的默契,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对方就能心领神会。简直是秀恩爱的最高境界。
  就这样,一路走来,没有任何娱乐项目的情况下,江逸就暗搓搓地以观察人家夫夫为乐趣。
  路过保定府时,江池宴看着那万顷良田,感慨万千,“若广昌境内上等田占其一成,也不至贫穷如斯。”
  苏白生掀开眼皮,似笑非笑地说:“怎么?好好的直隶宣抚不做,偏去沧州做个教书先生,现才知道后悔?”
  江池宴轻轻抚弄着苏白生微挑的眼角,柔声道:“至死不悔。”
  苏白生满意地勾起唇角,重新缩进被子里。
  “先别睡,喝口水润润喉咙。”江池宴轻声哄道。
  江逸十分有眼力地倒好茶水双手奉上,谄媚地说:“不凉不烫,刚好能喝。”
  苏白生伸手接过,展颜一笑,“看来是赚了。”
  旧事重提,让江逸窘迫地红了脸。他扭头瞥见道旁的植物,不由地惊喜道:“爹!外面种的那些是棉花么?”
  江池宴看了看满地光秃秃的棉花秆,笑道:“看来真没白在村里待,连草棉都能认出来了。”
  江逸眼中满是兴奋,“这里怎么种着这么多棉花?咱们那儿就没有,买个棉芯还要跑到县里。”
  江池宴叹息一声,“肚子都填不饱,哪里还有土地种这吃不得的东西?”
  江逸不解地说:“爹,这个种好了比粮食赚钱,有了钱再买粮食不也一样?”
  江池宴被他说得一愣。
  苏白生却是“扑哧”一声笑了,他伸出素白的手拍拍江池宴的脑门,调侃道:“还状元郎呢,论起头脑灵活来,竟比不上一个小秀才!”
  江池宴抓住他细瘦的手腕,藏到怀里,又对江逸道:“接着说。”
  江逸乖顺地继续道:“广昌多山地,水量足,光照也好,正适合棉花生长。其实广昌之所以良田少,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山上岩石多,土层薄,若种粮食产量不高,反而浪费了这大好的条件。爹,现在朝廷不是推广棉花种植吗?我想着——”
  江逸还要再说,苏云起却突然握住他的手。
  江逸不解地看过去,苏云起面色严肃地对他摇了摇头。
  江逸这才反应过来,他一时忘形,说得太多了。
  江池宴正注视着他,眼中带着疑惑之色。
  江逸甚至不敢抬头对上他的视线。越太乎,就越害怕从对方眼中看到让自己难受的情绪。
  不过几个呼吸的工夫,江池宴轻笑一声,语带责备地说:“四书五经许久不念了吧?”
  江逸想不通他为什么会突然问这个,犹豫着不知道怎么回答。
  苏白生接口道:“我倒觉得这孩子如今这个模样好多了。以前只知读书,都读傻了。就算考上状元又有什么用?哪比得上这个能说会笑的乖儿子!”
  江池宴点点头,温声道:“杂书可以看,却要有所取舍。”
  江逸暗自松了口气。
  江池宴又道:“至于你方才所说之事,我倒觉得可以一试。不如就从咱们自家做起,若果真好自然有人效仿,如果真如你所说比种粮还好,也算是给百姓们谋了条生路。”
  还有一点,在场的四个人都想到了,却谁也没说出来——如今战事已起,少说也得打个三五年,主要战场又在北方,光是军、耗一项,就足够他们吃饱。种棉花,的确是条不错的路子。
  江逸使劲点点头,有一个开明且有远见的爹,简直不能更好!
  ******
  马车行到村口后,小川提前回去报信了。
  没一会儿,就在院门口看到了全家人翘首以盼的身影。
  苏云起把江逸扶下车,江逸转身又把江池宴扶下来。最后,苏白生是被江池宴半抱着下车的。
  苏白生仰头看着高处的蓝天白云,低处的青砖灰瓦,长长地舒了口气,脸上露出恬淡的笑意,呢喃道:“到家了吗?”
  江逸笑着点头,“爹、小爹,咱们到家了!”
  夏荷姐弟看到苏白生后,立时就跪了下去。
  尤其是云舒,他对苏白生的感情要比别人更深。他红着眼圈,膝行向前,抓着苏白生的衣摆讷讷地张口,喊了声“爹”。
  苏白生揉了揉胀痛的额角,伸手扶住他的双臂,“起来罢,都起来。”
  夏荷和大山在后面,也叫了声“爹”。
  苏白生笑笑,“不过是权宜之计,还跟以前一样罢,我听着都别扭。”
  兄妹三人相互看看,最后,还是云舒带头改了口,“那就还叫‘小叔’。不过,虽然称呼不改,我们仍然会像侍奉父亲那样侍奉您!”
  苏白生拍拍他的肩膀,不在意地说:“我没那么多规矩。”
  梅子也领着小宝喊了人。
  小宝对苏白生没有多少记忆,更不认识江池宴,他只关心江逸。
  喊完人后,小宝就迫不及待地扑到了江逸怀里,眼泪汪汪地说:“逸哥,小宝想你……”说完之后又偷偷瞄了眼一旁的苏云起,小声道,“还有……大哥也想一点儿。”
  江逸又好处又感动。
  在场众人都不由地露出笑意。
  后面,大海领着兄弟几个、老徐头领着孩子们也行了礼,叫了人。
  家里的情况江逸在路上时就一一跟江池宴说了,江池宴心里也有了底。他上前把老徐头扶起来,说了些安慰的话,老徐头这才彻底安心。
  趁那边认人的工夫,江逸把夏荷叫到一边,问道:“可都安排好了?”
  夏荷微笑着点点头,“都好了,放心吧!屋子收拾出来了,你的东西搬到了小宝屋里,大哥的搬到了后院;厨房也烧了热水,灶上温着饭,新做的衣服春草姑姑昨日也送过来了,炕灶里的柴也是新添的,一切都照着你说的准备着!”
  江逸毫不吝啬地竖起大拇指,夸奖道:“真是个能干的丫头。”
  夏荷掩嘴轻笑,眼中带着些许情谊。
  江逸却全然没有注意到,他转身对江池宴和苏白生说道:“爹、小爹,你们是先吃饭还是先洗澡?或者先睡一觉?”
  苏白生瞟了他一眼,似笑非笑地道:“我儿子果然是个能干的,明明和我们同时到家,却把一切都安排好了。”
  江逸听出他是恼自己的称呼,只得装着傻说:“都是夏荷、大海还有孩子们的功劳……”
  苏白生扬着下巴,抬脚进屋。
  江池宴经过江逸身边时,特意嘱咐:“当着外人的面别这么叫……”他顿了一下,又道,“有你叫的时候。”
  江逸心领神会地眨眨眼。
  ******
  江逸还记得他和苏家兄妹最初在枣儿沟生活时的情景,简直可以用门可罗雀来形容。
  如今再看江池宴回村时的盛况,简直是天壤之别。
  从大清早开始,他们家的大门就没关上过,仿客那是一波接着一波。
  有村里的长辈和晚辈,有其他村子的秀才乡绅,还有一些表面慰问实际看热闹的村民。
  江状元回村这件事惊动了十里八乡,甚至连蔚州知州、广昌知县都派人送来了礼品。
  枣儿沟这处青砖大院好好地热闹了几天。
  安静下来之后,江池宴才有心思仔细看看江逸打理的这个家。
  后院添了一排砖房、两间偏屋,禽舍里有鸡有鸭,马厩里有驴有马,还有一个小小的木头房子,里面竟然住着一只小熊,简直聪明得不像话。
  小黑熊在确定了江池宴和苏白生的家庭地位后,果断选择了苏白生这个大靠山,就连江逸都得往后排。
  这倒让苏白生好生新奇了几日。
  再说住处,原本江池宴还觉得江逸糟蹋了他专门给苏白生备下的那张花梨木大床,然而睡了一宿热腾腾的土炕后,他就彻底忽略了江逸的品味问题。
  苏白生得知云舒做起了教书先生时,嘴上说着他托大了、不能胜任的话,可眼底的自豪之意却是遮掩不住。
  云舒主动要让出这个职位,苏白生只说“再议”,可他却又时不时问起学生们的情况以及教学进度等事宜,显然已经做起了打算。
  只能说,枣儿沟的这帮孩子可是走了大运,苏白生曾经是天子伴读,接受的那是怎样的教育?可想而知,十几年后这枣儿沟不知道要出多少能人。
  江池宴和苏白生回来了,压在大家心头的石头终于落地,江家头顶的那片天算是彻底放晴了。
  从此以后,他们才算是真正开始了“生活”,而不是逃难,不是寄居,不用日日夜夜如梗在喉,不用逢年过节心涩难挡。
  总之,一切都很好。
  只有一个人,日子似乎过得不太滋润,不,应该说是十分不滋润。
  
  第75章 分房睡
  
  第一晚,苏云起躺在后屋的大炕上,怎么翻腾怎么睡不着,最后看着天上的月亮,睁着眼待了一宿。
  第二晚,苏云起是真的困了,听着屋子里此起彼伏的呼噜声闭上了眼,然后迷迷糊糊地侧过身,习惯性地搂住了旁边的人。
  小六正在做梦,突然被一双健壮的臂膀搂住,吓得惊醒过来。
  等他看清手臂的主人,默默地把手里的刀放了回去,转而哭丧着脸戳戳苏云起,“大哥,要不换个人?这活我干不了……”
  苏云起猛地睁开眼,看清面前那张胡子拉茬的脸后,膈应得不行。
  接下来的一整天,苏云起的脸都是黑的。除了不明情况的江逸,家里的人全都躲着他走,尤其是小六,就连吃饭他都没敢上桌。
  第三天晚上,夜黑风高,江逸钻在被子里,半梦半醒间,就感觉一个熟悉的身体靠了过来。
  他条件反射地伸开手臂,环住了对方的脖子。
  黑暗中,苏云起勾起一抹志得意满的笑,终于融化了一脸冰寒。
  江逸闭着眼往旁边挪了挪,给他留出了一个小空儿。
  苏云起只能侧身躺下,但他一点儿都不嫌挤。
  小宝却不干了,他的半个身子被江逸压着,另一边还挨着四仰八叉的小十三,简直不能更憋屈。虽然没彻底醒,却哼哼唧唧地要哭。
  苏云起皱起眉头,想着这小家伙要是把江逸吵醒了,他八成得把自己赶走——耳房的炕太小,容不下这么多人。
  想到这里,苏云起一不做二不休,用棉被把江逸一卷,直接抱着下了炕。
  外面夜风冷得刺骨,从耳房到后院且得走一段路。
  苏云起把人往怀里紧了紧,又扯开棉被,连头带脚都包住,这才推门出去。
  被这么一折腾,江逸自然就醒了。
  他伸着脖子蹭了半天才把脑袋从被子里探出来,被外面的冷气一激,不由地打了个哆嗦。
  江逸稍微一想,就猜到了是怎么回事,于是开玩笑地说:“干嘛?半夜偷人啊?”
  苏云起咧开嘴,在他耳边低声道:“‘偷人’可不是这么个偷法。”
  江逸也忍不住笑了,“后屋能睡下不?”
  “里间炕大,就几个孩子,还有……小六。”想起昨晚的事,苏云起还是忍不住犯膈应,看到小六那小子就想揍,简直是提都不想提。
  江逸突然想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小六睡觉会不会打呼?”
  苏云起脚步一顿,又很快装作若无其实的样子继续往前走。
  江逸却不干了,压低声音嚷道:“我不去了,有人打呼我睡不着!”
  苏云起不仅没停,步子反而更快了,他摸摸江逸的头说:“习惯了就好。”
  江逸知道多说无益,气哼哼地缩进了被子里。
  苏云起平日里纵着他,但仅限于在他的霸王条款允许的范围内。关于这种“不给睡”或者“不能搂着睡”等高居榜首的问题,江逸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
  苏云起霸道地把人抱进后屋,用身体筑起一道城墙把江逸同其他男人隔开。
  他把人塞进自己的被子里,摸摸捏捏亲亲,心情不能更好。
  江逸再次偎进这个暖烘烘的身体,摸到了硬硬的腹肌,便大度地不再计较有人打呼的事了。
  前院,耳房内。
  云舒一边耐心地安抚着小宝,一边看着江逸空出来的铺位,若有所思。
  ******
  第二天,饭桌上。
  云舒见两位长辈放下了筷子,便似不经意地提起了一件事,“小六哥,我白日里听见阿大几个说起你讲的故事……你夜里总爱给他们讲故事吗?”
  “啊?”小六从饭碗里抬起脑袋,愣愣地说,“前两天的事了,娃子们不好好睡觉,我就是胡乱说些营中的事,算不得故事。”
  “这样啊,想必一定很有趣。”云舒笑笑,看了看小宝。
  小宝睁着亮睛睛的眼睛看着小六,软软糯糯地开口道:“小六叔,小宝也想听故事。”
  小六咬着窝头,咧开嘴笑,“那小宝来后屋睡啊,来后屋叔也给你讲!”
  阿大他们听见了,也纷纷邀请小宝。
  小宝有些期待,却又有些纠结——他想听故事,可是又想和逸哥睡,好为难!
  唔……如果逸哥也会讲故事就好了……
  想到这里,小宝眼睛一亮,逸哥肯定会讲故事!逸哥什么都会!
  然而,还没等他开口确认,大山却插嘴说道:“小宝一个人去不行,晚上得有人把他叫起来上一次茅房,不然这小子晨起肯定得尿炕。”
  “那我跟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