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枣儿沟发家记-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云起守在门边,暂时放过他。
  屋内,夏荷的肚子还在频繁地抽动,她的脸色也渐渐女白,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应该是疼的。
  可是,这丫头却是再也不肯喊出一声。
  晴嫂子俯身凑近她跟前,温声道:“跟着肚子的抽动使劲,呼气——吸气——对,疼就喊出来。”
  英花大娘见了,在一旁劝道:“荷丫头,这女人生孩子哪个不是喊破天的架势,哪里用忍着?没人笑话你!”
  夏荷还是咬着帕子不出声,身子却是疼得抖了起来。
  青秧向来话少,如今看到她这个样子却不免焦急,于是灵机一动,说道:“夏荷妹子,你喊出来,孩子最听娘的话,你喊几声,孩子听见了才能出来的快。”
  “对、对!”大仁婶婶也顺势说道,“这么憋着可不行,你把劲头都使在这上面了,哪来的多余的力气生孩子?”
  关系到孩子,夏荷这才不再忍耐,发出一声声的闷哼,却不似别人那般嘶声裂肺。
  大仁婶婶一直观察着产道,约莫开了四指。孩子却是一个劲儿地耸动着,没见往下走。
  “这样不行。”大仁婶婶说道,“荷丫头,你还有力气不?有力气就下炕走走,让孩子顺下来才行。”
  夏荷点点头,被晴嫂子和青秧搀扶着起身,英花从后面给她披上一件大裳。
  夏荷每走一步身子都有软下去的趋势,她整个人完全就是挂在左右两人的胳膊上,肚子还在一个劲儿抽动,浑身都在痛,仿佛第一个关节都在拉伸、重组。
  英花半蹲着观察她的肚子,过了一会儿,惊喜地喊道:“我看着小崽子像是往下走了些,大仁弟妹,你来看看,我不懂眼,恐怕会看错。”
  她这一嗓子声音不小,不仅把仁婶婶喊了过来,似乎还惊到了肚子里的小崽子。
  夏荷又走了几步,大仁婶婶盯着看了好一会儿,纳闷道:“我怎么看着不动了?”
  “咦?”英花也凑过去看。
  夏荷也停了下来。
  眼看着月亮都升到正当空了,孩子还是没有出来的迹象。屋里的情景略诡异,屋外却只剩心急。
  苏白生扭头问了一句,“什么时辰了?”
  大海看看屋内的灯漏,回道:“刚刚过了子时。”
  苏白生轻叹一声,面上倒带上几分喜色,“看来得赶在十五了。”
  江池宴心里也高兴,顺着他的话说道:“十五岂不好?正应了那句话——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这孩子定会前途无量。”
  苏白生斜了他一眼,嫌弃地说:“咱们家还稀罕做什么官么?”
  江池宴陪笑,“总之是好的寓意,放眼天下,也没多少人能生在这么大的日子,不管怎么说这孩子都是有福的。”
  “还用你说!”苏白生哼了一声,嘴角却抑止不住地扬了起来。
  江池宴趁机抓住他的手,凑到耳边小声说:“还在气么?昨晚是我孟浪了。”
  苏白生一听,刚刚缓和的脸色一下子就沉了下来,毫不留情地甩开江池宴的手走到江逸身边,再也不看他一眼。
  从今天早饭开始,全家人都已经看出来了,江池宴得罪苏白生了。江逸顺势勾住苏白生的手臂,给了自家爹爹一个自求多福的眼神。
  屋外讨论得热烈,可是屋里却突然就安静了。
  肚子不再抽动,还有几分疼痛的余韵,却在可以忍受的范围之内。
  英花几人也不再叫喊着鼓劲儿。她们搀着夏荷坐回炕上,把被子裹在她身上。
  大仁婶子和晴嫂子面面相觑,从没见过这样的,生到一半还能停?
  英花也很是担心,一个劲儿地问:“荷丫头,你觉得怎么样?肚子怎么没动静了?”
  孩子不动了,这种可不是什么好现象。
  夏荷脸色古怪,纠结地看着自己的肚子。
  英花焦急地问:“丫头,你有什么不得劲的地方可得及时说,千万别忍着!”
  话音一落,夏荷还没来得及开口,只听“咕噜”一声从夏荷的肚子里发出来,大得惊人。
  安静的夜晚,就连门外的人都听得一清二楚。
  小六正是神经敏感的时候,猛地听到如此奇怪的声音,整个人都不淡定了,他一下子贴到门上,一迭声地问:“怎么了?怎么回事?”
  江逸等人的心也都揣了起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所有人第一次亲自应付生产的场面。
  屋内,夏荷羞窘地低下头,脸蛋涨得通红。
  其他人却是掩着嘴,
  英花扬声回道:“小逸,快去给夏荷丫头做些吃的,不然可没力气生!”
  众人听她的声音似乎没有多少紧张情绪,反而透着股笑意,这才松了口气。
  江逸连忙回道:“有想吃的么?说出几样来,我去准备。”
  英花脸上挂着笑,捅捅夏荷,“荷丫头,想吃什么尽管点,女人被伺候也就是趁这个时候,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是啊,这种时候能吃是福,吃饱了才有力气生。”晴嫂也在一旁温声安慰。
  夏荷这才放松心态,开口说道:“请逸哥儿给我做碗油麦汤面吧,就照着平时那样,这个我顶喜欢,不用再费心做别的。”
  她这么说,一方面确实是想吃面,另一方面,也不想江逸太过辛苦,至少厨房里晒好的油麦挂面是现成的。
  江逸一想,下午熬了好几个时辰的骨头汤,原本是想明天一早做汤面的,正好现成用上。
  “等着啊,马上能吃!”江逸对屋里说了一句。
  夏荷“嗯”了一声,心里无比的踏实。
  江池宴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包,递给江逸:“汤里放些参片,多少能添些力气。”
  江逸点点头,跑到厨房做面去了。
  屋里屋外一时陷入了诡异的安静。
  英花几次询问夏荷,对方都是平静的摇摇头,说来奇怪,刚刚的一波阵痛过后,她现在除了饿之外,真就没有其他感受了。
  英花把手轻轻地放在鼓起的肚子上,担心地皱着眉头。
  夏荷看到她的模样,出声安慰道:“大娘别担心,孩子没大碍,我能感觉到。”
  英花这才放了心,她也怀过孩子,因此她相信一个母亲的直觉。
  江逸动作很快,没过一会儿就连汤带面地端来一大碗。用的是大海哥几个平时吃面的碗,是夏荷正常饭量的三倍。
  后面,梅子也端着一个托盘,江逸一并从门缝里递进去,说道:“大娘,忙活了半天,你们几位也吃点,补补力气。”
  英花笑骂道:“你以为这是干家活呢,中间还能吃点补力气?快别忙活了,我们现在吃也吃不下,待会儿再说罢。”
  江逸抓抓脑袋,没再多说。面已经递进去了,吃不吃随她们。
  英花端着托盘往几人面前送了送,大伙都是摆摆手。
  “待会儿还得照顾荷丫头、收拾孩子,手上得干净着。”晴嫂子说道。
  英花不知道还有这讲究,忙把面碗放在墙角。
  夏荷却是十分捧场。一大海碗,被她一筷子一筷子挑着连汤带面地吃了下去。
  英花平日里跟她同桌吃饭的机会多,如今看到她这个架势却是吓了一跳,什么时候见过她如此狼吞虎咽的样子?生怕她给吃坏了。
  “差不多了吧?”英花委婉地问道。
  “还、还有一口汤。”夏荷巴掌大的小脸几乎埋进了碗里,最后,端着面碗往嘴里一送,“咕咚”一声,最后一大口汤被她咽了进去。
  暖暖的一口汤,从喉咙一直到胃袋,浑身上下都通泰了。
  然后,下身一热,只觉得一股暖流直泻而下,夏荷尴尬地动了动身子,产生了一个极为丢脸的猜测——是不是……尿裤子了?
  紧接着,肚子一阵大力的抽动,下身猛地一痛,“哗啦”一声,夏荷便不由自主地软倒在炕上。
  英花眼疾手快地接住一个胖墩墩的肉团,整个人都是懵的。
  似乎时间静止了,屋内的人维持着那一瞬间的表情,半晌没动。
  直到,小肉团感觉到受了冷落,不满地叫了起来——
  “哇——哇——”
  英花抽了抽嘴角,“赶情这崽子是被他舅母的一碗骨汤面给馋出来的吧?”
  
  第174章 吃货
  
  小十五被一碗油麦面从母亲肚子里馋出来的事迹不仅传遍了大宁城北的小巷子,还被他的无良舅母(也就是江逸)写信告诉了枣儿沟博学多才的二舅舅。
  云舒多了个外甥,向来稳重的性子也不免欢脱了些,他拿着江逸的信给袁绣娘看,只当是多个乐子。
  袁绣娘看了也是乐不可知,小夫妻两个凑在一起笑了好一会儿。
  云舒走后,袁绣娘的乳母袁妈妈坐在她身边,看着她的肚子期待地说:“小姐这胎若是也生个男孩,苏家老爷肯定更高兴。”
  袁绣娘奇怪地看了她一眼,不解地问:“乳母这话从何说起?”
  袁妈妈拍拍她的手,笑道:“上元节出生的那位小少爷严格说算是外孙,就赢得如此多的喜爱,您肚子里这个可是正正经经的内孙,苏家老爷当然希望是个儿子。”
  袁绣娘撇撇嘴,不满地说:“乳母休要说这样的话,云舒他早就跟我说过,无论我生男生女他都一样喜欢。”
  袁妈妈看着袁绣娘满脸幸福的样子没再多说,心里却暗自叹了口气,唉,到底是年轻。
  再说大宁这边。
  小家伙总算没辜负从一落地就背负的嘴馋的名声,反而把这个名号越打越响。
  对了,必须说明一下,说人家嘴馋不是因为挑食,而是因为不挑,见着什么都馋,什么都想抢着吃,小家伙对食物的执著表现的完全不像一个尚未满月、连母亲都不会认的小孩子。
  母乳就别说了,夏荷月子里养得好,被江逸一天一顿的乳鸽猪蹄伺候着,人没见消减,反而比怀孩子时还胖了一圈。
  青秧也是,在江家吃得好,连带着她自己的孩子也受了益,养出来的汁水供两个孩子都绰绰有余。
  此外还有羊奶,这个是晴嫂子建议加的,她说冬天出生的孩子都得多少喝些。草原上的说法,冬天出生的孩子不好养活,喂些早春的羊奶才能长得壮实。
  大多吃惯母乳的孩子受不了羊奶的味道,即便如此也要每天喂些,哪怕是硬灌。
  江家人信任她,同样感念她刚开春好不容易弄来羊奶,于是反复地煮好了晾到不烫手,试探着拿给孩子吃。
  没想到,除了最开始的小小疑惑之外,小家伙丝毫没有抵触情绪,一勺接着一勺喝了小半碗。
  晴嫂子看了都惊奇,“还真没见过这样的,往常都是没见过母乳的才喝得下羊奶,这小少爷真是好养,将来必定是个壮壮实实福气不薄的。”
  “借嫂子吉言。”夏荷微笑着回应,满心满眼都是吃饱后酣睡的孩子。作为母亲,面对儿子的乖巧与健壮自然是安心又自豪的。
  晴嫂子并未觉得她有半点怠慢,自己亲手接生的孩子(真的有这个步骤吗),她看着也是千好万好。
  “你也躺下睡会儿,我去后院找青秧妹子说会儿话。”晴嫂子温和地帮夏荷掩好被子,轻手轻脚地走了出去。
  小家伙出生后,英花和大仁婶婶都随大山回去了,唯独青秧留了下来,一来算是新生儿的乳母,二来江家也有庇护的意思。
  晴嫂子近来同青秧走得近,尤其喜欢她快三个月大的女儿小豆芽儿。
  夏荷隐隐觉察出了什么,如果两厢情愿的话,也算美事一桩。
  说回正题。
  小家伙能吃,最终被定性还是因为用那碗面把他勾到这个世上来的舅母。
  江逸习惯晚睡,尤其是跟苏云起做完某些爱做的运动后总喜欢给自个儿和爱人弄点夜宵吃——不要怀疑苏云起的能力,这么长时间下来,江小逸童鞋也会进步的好不好?
  然后,再发现小六也会时不时摸到厨房里然后把厨房搞得一团糟最终什么也做不出来之后,江逸主动接过了这个光荣的使命。
  从此,夏荷吃上了美味又营养的夜宵,两位父亲那里从时不时有两样青淡又饱腹的加餐到色香味俱全的小菜成为惯例,最终江家全家走上了【晚睡+夜宵】的前位之路。
  有时候两个孩子睡着了,半夜还能闻着香味起来再吃会儿。
  不会胖么?不会的,人家白天骑马射箭逮兔子,活动量大。最有可能胖的也只有江逸和夏荷两个人而已。
  夏荷做月子,就怕她不胖;江逸还在长身体,不到胖的时候。
  天哪,又跑题了,马上说回小家伙。
  有一次,江逸照例给夏荷做了夜宵,是香滑水嫩的蒸水蛋——原料是野生的红嘴鸭蛋,比家养的鸡蛋味道腥,营养却高得不是一点半点。这还是苏云起特意从湿地那边找来的。
  江逸把蒸蛋送过去之后,听到里屋小家伙咿咿呀呀的声音,他很想进去看看,可是大半夜的又不合适,于是就在外间站着纠结。
  夏荷听着外面一直没传来关门的动静,聪明地猜出了江逸的心思,于是微笑着叫道:“逸哥儿,你来帮我抱抱小元夕吧,小六手粗,元夕总不喜欢让他抱。”
  “挺晚的了……”江逸犹豫着说。
  小六虽然没有大海和小川的沉稳,脑子却一点不笨,他愣了一下,便跑出来把江逸往屋里拉,“亲舅……舅,晚什么?”
  他说完便在心里偷偷滴下冷汗,小逸听到“舅母”两个字就不高兴,他一不高兴老大指定不高兴,老大不高兴的结果就是所有人就算想高兴都没办法高兴。
  好在,他改口快。小六小小地庆幸了一下。
  不过,就算他不改口江逸也没心思计较了,此时他已经完完全全被床上的小人吸引过去心神。
  刚刚满月的小家伙,比青秧三个月大的女儿还大只。
  白白胖胖的一团,腰还挺不直,在他怀里乖得不行。威严的小胖脸,乌溜溜的大眼睛,嘴巴和下颌的轮廓,不知道是不是江逸的错觉,这个孩子跟苏云起好像。
  夏荷听到他的自言自语,不由地轻笑出声,“外甥肖舅,这可不是空穴来风。”
  “这样说的话,更应该像云舒才对。”江逸心直口快地说。
  夏荷笑容不减,轻声道:“兴许是缘分吧!”或许是跟你这个舅母的缘分。夏荷暗自加了一句。
  江逸点点头,脸上不无得意,“我觉得也是,这个孩子喜欢我,我也喜欢他,像苏云起也是应该的。”然后想了想又加了一句,“像苏云起最好了,比他亲爹强太多。”
  夏荷笑意更深,并且深以为然地点点头。
  小六蹲在墙角画圈圈——你们当着本人的面这样说,真的好吗?
  江逸抱着小家伙不撒手,直到苏云起找过来。
  然后,小家伙的眼睛便粘到了苏云起身上。
  江逸纳闷,这么小的人真能分清面前不同“巨人”的区别吗?
  可是人家还真就有喜好,第一喜欢苏云起,第二喜欢江逸,第三喜欢夏荷同青秧。
  排名依据未知。
  “你来抱会儿!”江逸把小元夕递到苏云起怀里。
  苏云起不明所以,但还是依言接了过去,虽然姿势有些僵硬。
  江逸双手解脱之后便兴致冲冲地端起夏荷剩了一半的蒸水蛋,舀了小小的一块放到小家伙嘴边。
  他刚刚就注意到了,夏荷吃东西时,小家伙的眼睛一直粘在这上面。
  夏荷吃了一半便抵不住困意开始打盹儿,水蛋放了一会儿对大人来说有些微凉,小孩吃正合适,可是,并不包括这么小的孩子。
  稍微有些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么小的孩子最好不要吃母乳或奶粉以外的任何东西。
  可是,江逸和苏云起刚好属于没有常识的行列,可悲的是孩子的亲娘不知不觉睡着了,亲爹被自家老大吓到外屋去了,所以可怜的孩子面临着人生第一次拉肚子的危机。
  江逸把蛋羹送到他嘴边,小家伙本能地吞了下去。
  江逸高兴地说道:“我就知道他爱吃,刚刚他就一直看着!”
  小家伙吃完第一口,继续巴巴地看着江逸。
  苏云起也觉得有趣,破天荒地鼓励道:“再喂一口。”
  于是,江逸又喂了小小地一口。
  吞,巴巴地看,苏云起开口。
  再次喂。
  再次吞,再次巴巴地看,再次开口。
  于是,江逸一口一口地,直到把那小半碗蒸蛋喂完了,孩子见再也没有了,才歪歪脑袋睡了过去。
  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
  第二天,江逸准备宵夜时专门给小元夕用小小的银碗蒸了半颗蛋。
  苏云起熟门熟路地把小家伙抱到外间,由江逸喂食,小六则在里屋照顾夏荷。
  小家伙能得到苏云起的喜爱,夏荷高兴都来不及又怎么会阻止?甚至还专门嘱咐小六,不许出去打扰。
  于是,在各种机缘之下,江逸的喂食行动持续了整整十天,有时是蒸得水嫩的蛋,有时是滤掉米粒的小米浆,小元夕喜欢得不行。
  这么长时间,竟然没有一个人发现。
  直到青秧觉察出不对劲,小家伙对奶水的兴趣明显减小了。
  毕竟养过三个孩子,青秧的经验在江家所有人中最丰富的。她担心这是小家伙生病的预兆,于是一五一十地跟江池宴说了。
  青秧是个聪明的女子,她知道如果这种事说给夏荷听对方只会自己忧心,不到万不得已肯定不会说出来。而江池宴是她本家的亲戚,同她娘家也是沾亲的,所有青秧作为晚辈去说上几名正经话并没有什么差错。
  果然,对于青秧反应的情况,江池宴十分重视。
  在请来精通儿科的大夫检查无果后,他把全家叫到一起专门讨论这件事。
  起初江逸还没反应过来,他一直绞着手指担心。
  还是苏云起猛地想起什么,皱眉问道:“如果给小孩子吃了烟火食物,会不会令他不喜奶水?”
  对这种事最了解的只有青秧,她也顾不得避嫌,大方地回道:“有些断奶时的孩子会遇到这种情况,这是好事,说明孩子离开母亲的喂养也会顺利长大。”
  “那……元夕会不会是这种情况?他是不是要断奶了?”江逸期待地问道。
  “根本不可能啊,他还这么小,除了奶水根本不能吃其他的,会拉肚子的。”青秧十分肯定地说道,“我前两个丫头都是快两周岁才断奶的,还是因为怀了下面的孩子……”
  后面的话不用听了,江逸惊恐地睁大了眼睛,苏云起则是头痛地揉起额角。两个人的脸上似乎有着共同的表情——自责?
  看到这两个人的表现,大伙瞬间明白了什么。
  
  第175章 女儿
  
  江池宴亲自开口,三天之内不许江逸靠近小元夕五米之内。
  江池宴寸步不离地观察了小家伙三天,甚至晚上都是抱到自己屋子里,然后发现小宝贝除了食欲不振外一点毛病没有。
  整整三天,江逸远远看着小家伙都饿瘦了。
  最后,还是夏荷大着胆子说:“伯伯,我听晴嫂子说冬季严寒缺衣少食,母亲没有奶水时也有喂婴儿米汤、蛋黄泥的情况,想来元夕是喜欢的罢。”
  江逸连连点头,“嗯嗯,他可爱吃了!爹爹,你看他吃了十三都没啥事儿,不然就再喂些吧,总不能这样饿着。”
  说饿着实属夸张,毕竟每天的奶水是充足的,这么大的孩子大多都是靠本能行事,可不会闹绝食。
  为着这个,江池宴和苏白生专门去了一趟医馆,向当地非常有名一位专精儿科的大夫请教。
  大夫还未多说,他的夫人正好从后堂出来,看到两位英俊的夫夫,心里自然多了几分好感,于是便笑着答道:“孩子大些了配合着奶水喂着米汤蛋黄也是常理,这个不用请教太夫,养过孩子的女人都知道。”
  江池宴对她礼貌地笑笑,又问道:“我家外孙刚刚满月,家中小儿无知,喂这些烟火之食足足十日,如今停了三四日,孙儿却日渐消瘦,不知是何缘故?”
  大夫略一思索,问道:“可有腹泻?”
  江池宴摇头,“并无。”
  大夫看了自家夫人一眼,半开玩笑地说:“如此看来,还得由夫人解惑。”
  妇人不太确定地说:“按常理说,婴孩四月大时便可喂俗食,刚刚满月的话,未免太小些。然而,听先生方才所言孩子并无腹泻,反而不喜奶水,分明是吃粮食吃馋了,既然之前无事,看来小公子的肠胃是极好的,在我看来,倒不如……”
  妇人尚未说完,便被大夫拦下。
  慈眉善目的老大夫笑眯眯地对江池宴夫夫说:“拙荆之言姑且听之,依老夫看来,二位还是谨慎些好。”
  江池宴大概明的了对方的意思,放下诊金便想告辞。
  老大夫拦住他,叫小学徒把诊金送还回去,慢悠悠地说:“老夫同二位先生曾有一面之缘,在牧民的家里……虽知先生家道殷实,但是这诊金便不用了。”
  江池宴抱拳道:“先生高义。”
  老大夫温和地笑,“不敢当。”
  他们有过一面这缘,只能是雪灾时在牧民家里,老大夫为人高义,若是再客气反而不妥。
  于是,江逸和苏云起又开始了喂养外甥的美好时光。
  ******
  蔚州,广昌县,枣儿沟。
  云舒拿着江逸这个月来的第二封信,照例跟自家夫人分享。
  袁绣娘即使快当母亲了,依然改不了活泼的性子,一边看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