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枣儿沟发家记-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蔚州,广昌县,枣儿沟。
云舒拿着江逸这个月来的第二封信,照例跟自家夫人分享。
袁绣娘即使快当母亲了,依然改不了活泼的性子,一边看信一边开心地同云舒讨论,“呀,伯伯给小宝贝起名叫‘元夕’?真真是既好听又贴切!”
云舒脸上挂着笑,伸出素白的手指点着下面一行,“你看这边,连小名都有了。”
“十五?因为是正月十五出生的吗?”袁绣娘疑惑。
云舒但笑不语。
没一会儿,袁绣娘自己就找到了答案,“居然是小十三叫起来的?唔,小家伙还有理有据,说是弟弟是正月十五出生的,又排在他后面……呵呵,这孩子真是聪慧异常,像逸哥。”
自家夫人夸别的男人,云舒没吃半点醋,因为这个人是江逸。
袁绣娘转了转眼珠,嘴边带着一抹笑,“这样一来,咱家有了小十三,有了小十五,如果肚子里这个排十六的话,就差个小十四了!”
云舒透过窗棂看着院中的大山,别有深意地说:“兴许很快就有了。”
袁绣娘抬头看了夫君一眼,不明所以。
云舒低头看她,转移了话题,“想来咱们送去的满月礼该是收到了吧!”
袁绣娘眨眨眼睛,狡黠一笑,“舅舅亲自做的,小元夕定然喜欢。”
云舒淡笑,“但愿如此。”
******
一个月后,大宁城。
傍晚时分,江家人吃完晚饭,照例坐在梧桐树下喝茶聊天。
江逸逗一会儿苏云起怀里的小元夕,抬头望望头顶的梧桐树,呢喃道:“三月过半,梧桐都冒出花骨朵了,想来绣娘也该有动静了。”
就在这时,只听扑楞楞一阵声响,一只灰白羽毛的鸽子落在窗台。
江逸眼睛一亮,期待地看向苏云起,“是不是家里的消息?”
小川跑过去摘下鸽子脚上的信筒,递给江池宴,然后从窗台上抓了把谷子撒到信鸽身前。
信鸽咕咕地叫了两声,低下灵活的小脑袋,一点一点地吃了起来。
窗台下,江逸颠颠地跑到二位爹爹中间,厚着脸皮蹭信看。
片刻之后,三个人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
“怎么样?是不是家里的消息?”夏荷迫不及待地问道。
“绣娘生了位千金,三月初一的,母子平安。”江逸兴奋地说道。
夏荷长长地舒出一口气,双手合十,嘴里念着:“谢天谢地。”
两位长辈自然也开心得很,苏云起也不例外,头一胎,平安就好。
大海笑道:“三月初一的丫头,又是个好日子。”
“可不是么,这得是位娘娘!”小川应和道。
放在其他人家,这样的玩笑或许是不能开的,他们家却不忌讳。小川的话一说出来,更添了几分喜庆气氛。
夏荷摸着小元夕脖子上用银丝笼子套着的暖玉,笑盈盈地说:“我这个作姑姑的,得给咱家第一个丫头准备一份好礼。”
江逸也跟着说:“必须的!苏云起,把世子给我的那串红珊瑚添上,怎么样?”
苏云起看了他一眼,笑道:“上次小元夕看上了,你可没舍得给。”
江逸心里打了个突,猛地想起这一茬。
上次小元夕抓周时抓到那条珊瑚串,江逸觉得不爷们,硬塞给他一把小木剑,还真不是舍不得那串珠子。可是,这话要是特意说出来反而显着不好。
在外人看来,事情就是——前面小元夕想要,江逸没给,如今云舒孩子生出来了,江逸上赶着送——这话好说不好听啊!
趁着全家人都在,苏云起把这话明明白白地说出来,就是为了不结疙瘩。
江逸的心理活动也就是分分钟的事,他痞里痞气地一笑,捏捏小家伙胖嘟嘟的脸颊,故作嫌弃地说:“好看的玩意儿当然是留给姑娘家,咱家姑娘都是宝贝,臭小子已经够多了。”
小元夕听不懂,以为江逸在逗他,于是乐呵呵地张开双臂求抱抱。
江逸大笑着把他抱了过去。
江池宴看着他们没说话。
苏白生慢悠悠地开口道:“咱们按照元夕的份例,再添上我那套孤本吧,就在南边书架的第三个格子里,让云舒自己去拿。”
江池宴故作惊讶,“那可是我送你的定情信物,你就舍得送出去?”
苏白生斜了他一眼,小声道:“照你说的,满屋子的东西都是定情信物,还不能用、不能碰了?”
江池宴心疼地摆摆手,“送罢送罢,谁叫咱家缺女儿呢!”
江逸夫夫跟两位长辈开了头,其余人也纷纷添置礼物,在小元夕的基础上多少加了些。
夜来,月梢柳梢头。
夏荷倚在炕上,拍哄着孩子入睡,状似无意地说道:“小六哥,你今日可有不高兴?”
小六一愣,没明白夏荷的意思。
夏荷却没看他,面色平静如水,如同呓语般轻声说道:“你别不高兴,小逸在人情事故上向来考虑得浅,你应该知道。至于伯伯和小叔,却有另一层意思。我是女儿,怎样都不会对父母心存怨恨,同样的,父母待女儿也更为宽容。媳妇却是不同,如今两位长辈那样做是在宽绣娘的心,你可明白?”
话说到这份上,小六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他鼓了鼓脸,不满地反问道:“你以为我在为这个生气?”
夏荷抬了抬眼,不言而喻。
小六眼中闪过复杂的神色,定定地看着夏荷。
夏荷平静地与他对视,无言地诉说着内心的坚持。
小六叹了口气,妥协般把面前的人拥进怀里,闷闷地说:“你这般聪慧,怎么连枕边之人都看不透?”
夏荷眨眨眼,耐心地等着他解惑。
“进入江家之前,我甚至连自己姓什么都不知道。因为老大,因为小逸,因为伯伯和小叔,我成了‘江’小六,娶了王亲贵族都无福娶到的世家嫡女,如今又有了亲生儿子江元夕,如果这样的生活都会心存怨恨,活该老天爷把我给收走!”
夏荷惊得捂住他的嘴,气急道:“你说什么呢!”
小六扒开她的手,眼圈微微发红,“你该信我的,如今的日子我感激都来不及,又怎么会起了那种攀比的心思?若说别人家有内孙外孙的区别,我还信上几分,咱家男女之别都没有,又怎么会有内外之分?云舒媳妇来咱们家日子短,不知道咱们家的传统,她如今得了个女儿,心里或许会不痛快。大伙想借此机会让她明白咱们的心意,我又怎么会想不明白?”
夏荷听了他的话,既感动又愧疚,含泪道:“原来你都是知道的,为何今日……”
“闷闷不乐么?”小六撇撇嘴,“我在默默地感谢老天爷呢,让他保佑你,保佑小元夕,保佑咱们全家人。这么贪心的念头当然得在心里偷偷说,不然让别人学了去老天爷一个心烦,都不管了,咋办?”
夏荷顿时破涕为笑。
第176章 福气
苏白生给新生的小孙女起了个好听的名字——蚕月,小名依旧听了小十三和小宝的建议,原本打算叫十六,结果叫着几回都觉得像“石榴”,干脆就改成了这个。
蚕月是农历三月的别称,用作三月出生的女儿家的名字,贴切又文雅。
苏白生用熏了香气的花笺端端正正的写了帖子,同小石榴的满月礼一并送去。
余素娥坐在袁绣娘床前,一样样给她念着礼单上的物件。
袁绣娘看不出门道,余素娥却越念越诧异。
“余姐姐,是有什么不对么?没关系的,我不在乎这个。”袁素娥虽然嘴上这样说,眼中的神采却明显暗淡了几分。
余素娥点点她的脑门,嗔道:“你这丫头,瞎想什么呢?明明一身的福气却不自知。”
袁绣娘困惑地眨眨眼,“姐姐,此话怎讲?”
余素娥把礼单往她跟前一摆,解释道:“这苏江两家的事云舒或许没跟你说,我却是清楚的,今天姐姐我也不忌惮做个长舌妇,非得给你嚼嚼这舌根不可。”
袁绣娘忙道:“姐姐,你说什么呢,咱们姐妹们说体己话而已,乳母……”
余素娥截下她的话头,笑道:“不用回避,都能听得。”
“愿闻其详。”
于是,余素娥便给主仆二人讲起了江苏两家的渊源。
“夏荷姑娘没有外嫁,这算天大的福份。但是,她的夫君江小六也绝不像外人认为的那般入赘。小六几个都是苏家老大的兄弟,当初退了军籍便挂在江小秀才名下,算作兄弟。再往后江状元同苏先生的户籍挪回村里,一家人便正式合了籍,苏江两家再也不分彼此。我这样说妹妹可明的?”
袁绣娘转了转眼珠,讪讪地说:“姐姐,你知道我家人丁单薄,于这些人情事理总想不通透,你就跟我明说了吧!”
“你呀!”余素娥恨铁不成钢地点点她的脑门,“幸亏是有福气进了苏家的门,若真是在京城里配给了大户,看你怎么活这下!”
“我娘也说我福气好。”袁绣娘装巧卖乖。
“的确是个好福气的。”余素娥感慨地叹了一句,“就拿这礼单来说,小蚕月的份例明显高元夕一筹。若拿外孙与内孙的区别来说,倒也过得去,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江小六现今挂在江状元名下,于情于理都是正正经经的儿子,从这一点来看,夏荷姑娘生的儿子同咱们的小蚕月是一样的。”
袁绣娘不傻,她把余素娥方才的话同这一句联系起来,才知道江家人待自己的不同。
“可是……为什么呢?明明我生的是女儿……”因为乳母的儿提面命,袁绣娘对于这个还是有些在意的。
“礼单上多添的这些便是长辈们的态度,孙女于他们来说并不比孙子差。妹妹,这可是难得的福气。”对于这个,没人比余素娥感触更深。
正在这时,云舒也拿着一封信走进卧房,似是有话同袁绣娘讲。他迎面看见余素娥,脚步一顿,稳重地说:“不知你们姐妹们在一处说话,我稍后再来罢。”
余素娥起身,轻笑道:“我们刚好说完,正想着出去透透气呢,赶巧你就来了。袁妈妈,咱俩出去走走呗?”
“好!前日姑娘不是还说想去看看旧院养鸭子的池塘么,奴婢这就带您去!”
“有劳袁妈妈。”
云舒送着两人出了门,回身走到袁绣娘床边。
袁绣娘鲜少见云舒如此急切的模样,不由问道:“莫非有何棘手之事不成?”
“无事。方才看了家信,伯伯和小叔再三嘱咐,咱家就缺个女儿家添添门面,告诉我务必把小蚕月给看好了。逸哥也说,回头他要抱着元夕跟蚕月比的,若是发现咱家女儿比不上元夕胖,他必会拿我是问,我心里一害怕,便赶紧看护女儿来了。”说到这个,向来稳重的云舒也不免开起了玩笑。
袁绣娘婉尔一笑,彻底放松了心情,轻声道:“伯伯们的看法,倒与我父亲不同。”
云舒把爱妻揽进怀中,轻声说道:“岳父岳母只有你一个女儿,自然想要个外孙。咱家却不同,从上往下都是男子居多,反而拿着女儿宝贝。”
袁绣娘偎在他怀里,没有说话。但她心里比谁都明的,他爹之所以有那样的想法,终归是怕她在婆家不受重视。
云舒似乎是想到什么,自顾自地笑了起来,“尤其是逸哥,向来对长姐和梅子就比对我们好,如今又有了小蚕月,想必等他一回来,我这个亲生父亲都得退居后位。”
“那就让给他。”袁绣娘玩笑道。
“我也舍不得,爱妻辛辛苦苦生下的。”云舒的语气中竟是十足的讨好。
彼时,余素娥同袁妈妈虽说出了门,一时间却并未走远,因此把夫妻两人的对话听了个八九不离十。
袁妈妈愣愣地站在房檐下,又惊又喜,激动地喃喃道:“奴婢这就去让人给老爷夫人捎信,叫他们把心放进肚子里,老爷夫人眼光好,给小姐许了个好人家!”
“是啊,你家小姐真是有福气。”余素娥稍稍背过身去,语气中虽带着笑意,眼里去悄悄地滚下泪珠。
如果,如果当年……是不是一切都会不一样?
******
余素娥做梦都没想到,第二天便迎来一位意料之外的访客。
英花到了银坊镇余家老宅,先跟余素娥见了礼,又说了几句体几话。
江家算是个纽带,前面有中秋收枣,后面又有袁绣娘生孩子,余素娥都是不遗余力地帮忙。
英花同她打的交道多了,心里也多了几分喜爱。如今看她容颜憔悴,不免有些心疼。
“昨日小蕊儿又闹你了?怎么没睡好?”
余素娥收拾了心情,半开玩笑地说:“呀,小丫头淘气的名声都传到大娘耳朵里了吗?看她以后还怎么找婆家!”
她昨天确实没睡好,却不是因为女儿淘气。余素娥下意识地摸摸脸,面露羞郝。
英花点点她的脑袋,笑道:“在大娘面前还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不过,还得提醒你一句,年纪轻轻的,少忧少思才是正经。”
余素娥生母去世早,感念这份温情,乖巧地点了点头。
英花笑笑,问道:“余大公子在家么?我找他说个事。”
其实她来之前就打听好了,余文俊这几日刚好在银坊镇落脚,这倒正好,要不然她还得往蔚州跑一趟。
余素娥着实吃了一惊,想不明白英花找她大哥所为何事——或者说,其实有一种可能,但是她实在不敢往那方面想。
“大哥……在书房。”余素娥愣愣地回道,“我、我叫带大娘去,桂儿——”余素娥喊了个专门跑腿儿的小丫头。
“小姐,奴婢在。”小丫头腿脚利落地跑跟前,屈膝行礼。
“带客人去前院大少爷书房。”
“是。”小丫头应了一声,微笑着看看英花,“请随我来。”
英花点点头,别有深意地看了余素娥一眼,便随着小丫头走了。
余素娥直直地站在原地,看着英花的背影,心思百转。
“香枝。”余素娥喊了一声。
“奴婢在呢!”香枝扶着余素娥,暗中捏捏她的手,试图唤回她恍惚的心神。
“你说……英花大娘找大哥所为何事?”余素娥幽幽地问道。
香枝笑笑,俏皮地说道:“必定是好事,小姐若不信,咱们不妨打个赌。”
余素娥勉强露出一个笑容,嗔道:“都是月银二两的大丫环了,还没一句正经的。”
香枝眼珠转了转,凑到她耳边,小声道:“小姐若是真想知道,不如咱们叫王石去打探打探?”
若是平时,余素娥必定得骂她胡闹。然而,此时此刻,她的心境却是不同。
“也好……你去找王石罢,叫他……小心些,免得别人笑话。”
香枝抿着嘴,却是没敢笑出来。她家小姐啊,别管平日里多么聪慧,遇到跟那人有关的事,这脑子往往也是不够用的。
话音刚落,王石刚好从月亮门转过来。
“小姐,我在这儿呢,不用去叫了。”王石恭敬地说道。
余素娥心思又是一恍,时间仿佛回到了两年前,那时江逸第一次在门外求见,托王石传话,王石就像现在这样,从月亮门转出来。又过了几天,她就见到了那个人。
后来的许多次,每每王石转过月亮门传话,十次能有八次是关于江家的消息,她大多能远远地看上那人一眼。
在余素娥心目中,王石出现的月亮门处的身影,意味着会有好事。
就在余素娥发呆的工夫,香枝已经把事情跟王石小声地交待了。
王石点点头,领命而去。
他如今是余家老宅的二管家,得了小姐重视,也便得了余大少爷的重视。别说是打听两句话,就算直接找大少爷问,也是说得上话的。
王石无数次庆幸当年的选择。
余素娥回过神来,只看到了王石的背影。
她眼神一滞,脑子里默默想着,这不是李家,王石也不再是那会儿的王石。
王石当年以那般激烈的方式脱离李家,一方面是为了香枝和她这半个主子,另一方面,也未尝不是为了拼个前程。
大家都在赌,王石赌赢了,便得了地位,得了生意,得了主人和心上人的赏识,如今的他再也不是李府那个不受重视的小跟班。
余素娥轻轻地笑了。一时间想明白许多事。
就像英花说的,她如今还年轻,怎么就不能为自己赌一把?
就算英花大娘今天不是为了那件事,她也可以主动找大哥去说。
若是不小心赌输了,也不过如此。
一旦赢了……
第177章 大山婚事
江家向余家提亲,结果肯定是好的。
原本英花还有些忐忑,怕这事办不成,没成想却是出乎意料的顺利。
正常情况下男女议亲,即使双方心知肚明,女方都是要推托一番,为的是显着自家矜持,好女不愁嫁。
然而,余文俊把这些虚套的步骤都省了,英花话一出口,他便立即答应下来,倒弄得英花一愣。
不管怎么说,结果是好的。英花把话挑明,再三确认过后,又好好地把余素娥夸上一夸,这才喜滋滋地出了余家大门。
她听说余家当家人是个见过大世面的,精明得很,原本还准备了一肚子话,来时路上就翻来覆去演练一番,生怕自个儿露了怯丢了江家的脸面,没成想,一句都没用上。
实际上,对于女方来说,按照余文俊这样的反应,是会惹来笑话的,好像自家闺女嫁不出去似的,那么迫不及待地答应人家。
不过,如果对方是江家的话,余文俊并不担心,至于江家请来的人,余文俊自然放心。
正如余文俊所料,英花决不会说任何有损江家的话,她只在心里默默地想着,看来这余家当家也是个爽利性子,跟江家做亲家倒也般配。
余家这般给脸,作为男方,云舒心里自然感激。
作为临时的当家人,云舒作主,第二天就让人抬着礼物同英花再次上门,求问姓名八字。
“按照男方那边的意思,正经的流程都要好好走,先算了小日子订亲,再算大日子结亲,无论是订亲还是结亲都摆大席。这样一来定然会繁琐些,希望您这边多多包涵。”
英花说让对方包涵,实在是客气话。寻常人家订亲无须摆大席,尤其是像余素娥这样丧夫或和离之后改嫁的,更是能省的步骤就省了,甚至拿一顶小轿抬进门的都有。
江家肯花钱花工夫,就代表着把这桩亲事看得重。
英花观察着余文俊的脸色,见他并没有不悦的情绪,便继续说道:“大公子也知道男方那边的情况,江家人大多在外地,一时半会儿也回不来,两边的孩子都到了合适的年纪,按照那边长辈的意思,不如早些订了亲,孩子们尽早来往着,两家彼此间也能有个照应。”
余文俊笑笑,没有立即反对,这就说明事情有门儿。
英花心里松了口气,诚恳地说:“谁家嫁女儿都舍不得,总想着多留两看,好在两家离得近,蔚州那边的产业又分给了大山。再加上我家池宴兄弟和他那口子都是开明的,等着姑娘嫁过去,想什么时候回娘家都行。”
这两年里,英花管的事多了,自然锻炼出几分气度,虽然面对的是富甲一方的人物,却也没怎么露怯。上面那些话都是云舒的意思,英花一五一十地说出来,底气足,面上也有光。
按照这种安排,甚至比当年嫁妹妹时还要隆重,余文俊心里怎么不高兴?
于是,余文俊没有丝毫拿乔,直接把余素娥的生辰八字用红纸写了,放在锦囊里,让英花带回去。甚至还硬塞了半车的回礼——女方即使不回礼也无可厚非,既然回了,也说明了人家的心意。
两家人和和气气做亲事,谁都没有试探、攀比、斤斤计较,更没有得寸进尺、不知好歹,这就是所谓的“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直到把事情办完了,英花跟江春草一处歇着,还在津津乐道:“照我说,要是男女亲家都能像他们两家这样,咱们做媒人的得省下多大的心!”
“可不是么,倘若做亲事的都能如此,哪还有那么多散伙结仇的?”江春草一边做着绣活,一边微笑着回道。
英花点点头,“全凭心胸。”
“这样日子才能越过越好。”
“正是。”
******
按照江池宴和苏白生的意思,订亲宴算了个最近的日子赶着办了,这样才算把人订下来。
彼时枣儿沟、于家寨两边全体出动,又有族里的长辈们在前面迎客,英花和江春草在后堂打点,再加上江贵带着一帮平辈的兄弟扛着,自然做得热热闹闹,一点没让人挑出错来。
周围的人喜喜庆庆地把事情办了,两位主角全程都是懵的。
大山从不敢想余素娥会同意这桩婚事,在他心目中对方犹如高岭之花般可望而不可即。
余素娥没想到江家长辈们并不介意自己的过往,原本她都做好了厚脸皮苦肉计潜移默化种种对策。
直到撤了酒席,把女方送回家,大山的亢奋劲依旧没有下去。
这家伙就像打了兴奋剂似的,前院后院地蹦哒,扰得鸭子小驴一阵乱叫。
最后,把云舒烦得书都看不下去,索性把他打发到马场,随他折腾去。
至于余素娥,反应就文静得多。
“香枝,你告诉我,这不是梦吧?”回程的马车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