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三国当神棍-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不如得个重病呢。
燕清点了点头,结结实实地松了口气。
历史上大多死于瘟疫的‘建安七子’的悲剧,他尚记忆犹新。只要荀攸得的不是什么传染性的严重疫病就好。
不然就算靠仙桃救得来眼前这个,一旦蔓延扩散,那他的桃牌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必须从源头上隔绝,那可是桩危险又庞大的工程了。
他正要亲自送张仲景出门,就见肤色上一向带着弱质文人特有的白皙的荀攸,竟然红成这样,不由小惊一跳,赶紧将张仲景又请了回来:“怎么就说话的功夫,病情又有了变化?这分明是发热了罢!”
荀攸:“……”
不难从燕清方才情急下擒住他手臂的力道上感觉出他的慌乱,张仲景也被带得心里漏跳一拍。
难道是刚刚那般慎重,竟破天荒地误诊了不成?
不由分说地再切了切脉,查看舌苔,探额观色后,就彻底明白了怎么回事。
对上燕仙君盈满担忧的眸光,张仲景硬生生地将快到喉头的一口血给咽了回去,含糊地说了几个听着高深莫测的词,开了张滋补方子,才真正脱了身。
燕清又亲自守了荀攸一会儿,等第一碗药汤熬好送来,亲眼看着侍婢服侍他饮下去,沉沉陷入睡眠后,才略放了心,起身去寻郭嘉贾诩。
郭嘉正和贾诩一边吃着点心,一边高高兴兴地谈天论地,见燕清来了,笑着行礼,旋即询道:“公达的情况如何了?”
燕清道:“万幸,并无大碍。”
郭嘉玩笑道:“若早知病上一场,能得主公如此看重,嘉亦要开窗淋雨,感受一下这般关怀了。”
燕清皮笑肉不笑地呵呵一声,意味深长地盯着他,一字一顿道:“你大可试试,我正愁一身本事无用武之地,早恨不能将奉孝无微不至地照顾一番。”
他语气平和淡然,郭嘉却愣是起了一身薄薄的白毛汗。
贾诩不着痕迹地放下茶盏,打圆场,也是转移话题道:“主公可是在方才的会议之中,有事忘了交代?”
燕清赞许道:“知我者,文和也。”
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作为众人心中默认的诸侯王,燕清哪怕再低调,也注定站在风口浪尖上,不是想躲,就可以躲开的。
而也不止是单他这股暗潮汹涌,变幻莫测。
首先是被燕清暗派去新上任的荆州刺史曹寅身边的诸葛玄,近来成功受到征辟,在其身边为官后,传回来的第一道消息。
只大概描述了一段关于刚占据扬州,对时刻可能降临的燕清的报复日夜难寐的袁绍,写去暗中拉拢联络曹寅的书信的内容。
不只是曹寅,但凡跟燕清所雄踞的这三州接壤的刺史和州牧,都接到了袁绍抛出的橄榄枝,看是否愿意同他联手,共抗势盛的‘燕贼’。
被吕布打得落花流水,势力和兵力都锐减,还被丁原来个趁火打劫,棒打落水狗的张燕,无疑跟燕清有着血海深仇,自是袁绍的积极拉拢对象;被截胡了嘴边的肥肉,野心勃勃,刚将刘虞砍头示众,独占了幽州的公孙瓒,也对燕清势充满怨恨,袁绍也下了大力去说服;至于剩下几个,就如受过燕清恩惠的陶谦,则是阐明厉害,中规中矩,对曹寅则对‘唇亡齿寒’之事大书特书,可谓手段百出。
至于袁绍的初步计划,是由北面的两势率先调动军队,同时从两头出击,那单靠部署在那的八万人马,就很是吃力。
接下来就只要等一向喜欢冒险亲征的燕清,又抽调军队北上,要跟他们迎击的契机了。
只要燕清真这么做了,便是彻底中了调虎离山之计,袁绍和曹寅便可一同出兵,猛攻空虚的豫州后方,让行至半途的他回身去救也不是,不救也不是,陷入彻底地两难境地。
燕清冷笑:“就看公孙瓒和张燕那俩蠢到什么程度,会不会同意这种条约了——就这袁某人的德行,即便真让他得逞,夺下了豫州,又要如何分赃?脏活累活都叫北边的做了,南边的占便宜,而曹寅不可能是他对手,还不是便宜了他一个?”
第158章 袁家孙子
即便只要有点脑子的人,都能看出最大得益者,多半是袁绍没跑了,可向来爱凭意气做事、而无甚么长远战略目光的公孙瓒也好,草莽出身,风光一阵就被吕布打得威风大灭的张燕也好,说不定还真会为了膈应燕清,赌上一把,甘当这诱敌的炮灰。
就算南边的铁定会落在袁绍手里,他们也有着小算盘——豫州才是燕清立足的根本,发家的起点,也是经营得最繁荣富饶,叫天下诸侯眼红的宝地,重要性显然不是兖、冀两州比得的。
一旦后方遇袭,情况告急,燕清会毅然选择舍去冀州回援,弃车保帅的可能性,非常之大。
这么一来,偌大冀州,不就可被他们瓜分了?
张燕清楚,现自己元气大伤,又被丁原趁虚而入,穷追猛打,还想在并州同其抗衡,自己定是会两败俱伤的,可要向朝廷递表称臣,命是能保住了,却有着被丁原屯兵手下部曲的危险。要割走他那么大一块心头肉,倒不如殊死一搏,看能否克下冀州,另觅出路。以丁原的迂腐,是不可能无君令便调动军队,越州去追击他的。
而公孙瓒虽没想得那么久远,可刚铲除处处同自己作对,名声官职都压自己一头的刘虞后,他信心大肆膨胀,要想朝中原发展,就不得不打通冀州这条路。他又自认被燕清从背后阴了一记,怎能不报复回来?
燕清一瞬间想通这些机窍,自然不可能将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而要想方法打破困局。
郭嘉摇了摇手中羽扇,露出一点点雪白的牙,笑道:“主公是要以逸待劳,还是先发制人?”
燕清不假思索:“自是先下手为强了。”
贾诩询道:“主公欲以甚么名义出兵?”
燕清正气凛然道:“证据既已搜集得如此齐全,而袁绍又尚未得到朝廷的正式任命,便如此嚣张,竟欲联系潜藏各地的乱臣贼子,向铮铮忠臣下手……岂能忍气吞声,堕了陛下威风?依我看,须得立即上表一封,向陛下阐明此事,恳请京师派兵,辅助我等肃清此等奸贼。”
朝廷那边会舍得出兵出力,不远万里地为燕清主持公道,那才叫有鬼了。
可证据确凿的情况下,朝廷为了保存颜面,就不可能再给袁绍任命,就算给出去了,也必须收回。
对势力日盛,实力壮大的燕清,他们是一边忌惮,一边拉拢,才需得利用给他们留下颇坏印象的袁绍。
但追根究底,燕清待天子一向温和恭顺,为人臣子,除不舍交出手头已有的权力外,其实无半分值得诟病的地方,相比之下,袁绍却是要为一己之私,暗中拉拢各方诸侯,通过征伐燕清,以达到扩大自己地盘的目的(还不让朝廷分一杯羹)。
较目前还十分顺从的前者而言,孰对孰错,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袁绍的嘴脸,无疑要可恶许多。
况且,为了不将燕清得罪死了,朝廷方面即使吝于出兵,也断无理由阻止燕清自力更生,亲手收拾那帮找死的蠢货的。
燕清巴不得不服从指挥的京兵别来添乱,上奏装装可怜,就是为了给出兵冠上个光明正大的名目罢了。
要打出平叛的正义旗帜,就必须在皇帝那走个过场,过个明路。
郭嘉却道:“袁绍谋多无断,此干系颇大,没个一年半载,是出了不半个卒的。”
燕清闻弦音而知雅意,淡淡道:“公孙瓒?”
贾诩颔首:“瓒麾下有两万精锐,号白马义从,既曾于塞外驰骋,又曾大破青州黄巾,可谓攻无不克,所向披靡。其性情刚猛,鲁莽欠虑,若此盟真成,其定为先锋,威胁不小,不若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郭嘉补充道:“北面压力极大,主公宜暗中调度人马,增加冀州的守备力量。至于豫州,有吕大将军,主公二人坐镇,再有数万恶虎营精锐,足够使袁绍无功而返了。”
燕清淡淡一笑:“光是无功而返,这怎么够?”
郭嘉眸光一闪:“主公是想……”
燕清肯定一点头,冷冷道:“若人人似他这般衅我,都能全身而退,只倒霉了公孙瓒这种没脑子的,日后岂非谁都敢再算计一二?只要圣上的旨意一下,我不趁他根基未稳,羽翼未丰,不说将我这欠教训的孙子灭了,起码也得收拾服帖,起个杀鸡儆猴,敲山震虎的作用,否则往后才是后患无穷。”
犯我者,虽远必诛。
袁绍还是离得最近,最方便报复的对象之一——怎么说都得一路杀到寿春去,叫袁绍吓破胆子,才算对得起这份念念不忘、锲而不舍。
郭嘉眨了眨眼,贾诩倒是微微一笑,这下真正来了兴致,将手中重扇啪地一合:“绍胆略不足,自知兵力不如主公,不等到他眼中的最好机会,是不会轻举妄动的。”
燕清哪里不知道袁绍卖队友的本领十分高超?恐怕不等北边公孙瓒跟他打得死去活来,战况如荼似火,袁绍都会一直按兵不动。
他扫了郭嘉一眼,后者还有点发怔,并未立刻做出回应。
他困惑道:“奉孝?”
别看郭嘉平日吊儿郎当,不正不经的做派,只要是在讨论正事,他便万分投入,判若两人。
这会儿居然神游天外,可不像他的一贯作风。
郭嘉回神,蹙了蹙眉,慎重其事道:“主公竟是出身汝南袁氏?”
燕清一愣:“什么?”
贾诩亦是愕然。
郭嘉紧盯着燕清,捕捉到那抹做不得伪的莫名其妙后,心里疑云更深,追问道:“主公方才不说,绍为您孙辈么?”
燕清这才想起,刚刚随口骂了句袁绍是孙子的话,不由嘴角抽抽:“不过戏言尔,当不得真。”
照这么说,他不还屡次提过,郭嘉就如他亲儿子一般,怎么郭嘉就不怀疑自己出自燕氏了?
郭嘉之所以会怀疑,却是因袁家子弟不管是否有真材实料,还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都各个器宇不凡,相貌堂堂,可谓得天独厚。
再看燕清,虽常乐呵呵地以‘村夫’自居,可这仙法也好,容貌也好,气质也好,学识也好……又怎么可能是个面朝黄土背朝天,成天在地里刨食的农民能养得出来的?
即使‘燕’这一姓氏上,没有值得推敲的地方,燕清的背景也仿佛一片空白,平添几分仙人玄逸的神秘色彩。
可哪怕是盲目攻击他的那些政敌也好,因他亲近寒家子的举措而嗤之以鼻的簪缨子弟也罢,心里其实都几乎笃信了这么一点——‘燕清其实出身不凡,只是家族隐世已久’。
要说是汝南袁氏的远房分支,倒还真不是不可能。
燕清还真不知郭嘉的脑洞,居然如此大开过。
他哭笑不得地否认了后,让郭嘉下意识地暗吁口气,心思终于回到正轨上了。
他沉吟片刻后,简单道:“诱敌深入,围而杀之。”
燕清听了,沉默片刻后,同贾诩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
等天色渐晚,白日高兴得满城乱窜,甚至还跳到河里呜哇大叫一顿,才慢慢平静下来的吕布,就毫无自觉地在群众意味不明的目光洗礼下,穿着一身半干不湿的脏衣裳,哼着家乡小调,回官邸去了。
问了主公下落后,吕布就又有些按捺不住心里的激动,要直奔过去,表述一番真心,就猛然反应过来自己这副鬼装扮。
怎么能叫主公看到这个模样?
他赶忙回了房,下了狠手,用燕清着工匠做出来的香胰子将浑身搓洗一通,把头发里的河泥河砂都给清洗干净了,换上熏过香的新袍子,才美滋滋地往厅里走。
燕清正埋首案前,不知写着什么,听得熟悉的脚步声,头也不抬道:“野了一天,还知道回来?”
吕布嘿嘿一笑:“主公!”
燕清被这语气里的欢呼雀跃,给惹得笔下一滞,不禁暂搁了笔,抄起臂,狐疑地将满脸春光明媚的吕二傻子从头到脚打量几回,方道:“白天跟伏义瞎闹什么去了?现在还兴奋成这样?”
吕布刚要开口,却在电光火石间,想起了主公容易害羞的性子,于是这都到了嘴边的话,就下意识地咽回去了。
——倘若挑明了问,主公定会死不承认,说不准还狡猾地倒打一耙,将他问得哑口无言。
这倒还是其次,要是主公以后提高警惕,不再露出这么可爱的一面来,于他才叫天崩地裂的莫大损失。
燕清看他竟然在自己问话的时候,堂而皇之地走神,眉头不由蹙起,加重了语气道:“吕奉先!”
吕布摸摸还湿哒哒地往下滴水的脑袋,情急之下,就掏心掏肺的说了这么一句心里徘徊已旧的大实话:“主公可真是太好看了呐。”
燕清:“…………于是乎?”
吕布无辜地睁大了眼:“布甚心悦之。”
听这没头没脑,却又理直气壮的语气,方才有那么一瞬,还真怀疑了他是不是跟高顺搞了点什么猫腻的燕清,顿时就变得毫无脾气了。
他无奈地扯了条放在边上的干巾子,往吕布那英俊的面孔无情一砸,喝令道:“坐下,有正事同你说。”
吕布眼疾手快地接了长巾,一边喜滋滋地凑近了坐下,给头发擦水,一边听燕清说话。
第159章 年老色衰
燕清便将方才同两位谋主商量之事,简明扼要地给吕布转述了一遍,又从屉中翻出舆图,标明假若袁绍这一计谋得逞,叫包围网真正形成,势必给他们带来不小麻烦。
吕布起初注意力全不由自主地落在主公脸庞上,目光痴迷,直到被燕清无情地踹了一脚后,才收敛心神,认真听了起来。
燕清道:“公孙瓒那白马义从,驰骋塞外,所向无敌,确实不容小觑。你心中可有什么合适人选,以做迎击他的先锋将才?”
吕布利索地给出了答案:“布愿往。”
燕清不禁怔然,将探究的目光投向吕布,却见对方一派坦然,虽无丝毫喜色,却是沉定肃然得很。
并不是一时意气下的发言。
这便更叫燕清惊讶了。
自两人表白心迹,真正在一起后,这瞧着五大三粗的汉子有多粘人,他是再清楚不过的了。
自上回当着众人面,让吕布不得不同意分兵往冀州去,讨伐张燕,使某种程度称得上是新婚燕尔的两人分别了好一阵子后,不光是吕布,连他也尝到了思念之苦,便隐约萌生了念头。
作为主公,谁还没有点私心,没点偏爱呢?横竖帐下已不乏将才,除了吕布,年少的有孙策赵云,正青壮的是高顺张辽,年纪大些、但也正值龙精虎壮、当打之年、还有丰富对敌经验的孙坚,无一不可派上沙场,独当一面。
假使吕布真有孜孜不倦的建功立业、征战沙场的野心,那他倒不是不能放纵对方展翅高飞,可爱人显然并非如此,而更眷恋留在他的身边,索性遂了他心愿,也免去自己担心。
可燕清这头刚给自己做好了思想工作,做好了准备,还不及告诉吕布,吕布就破天荒地自动请缨,要再返北地对敌公孙瓒,实叫他始料未及下,吃惊不小。
燕清沉吟片刻,眸光水盈盈地带着丝丝缕缕的笑意,投向吕布,温然问道:“你真想好了?”
吕布被看得心险些漏跳一拍,回得却斩钉截铁:“于主公面前,布从无戏言。”
四下无人,燕清便随意许多,不着急写委任的军令,只搁了笔,好整以暇地问道:“怎么忽然就积极成这样了?”
吕布顿了一顿,嗓音低沉道:“主公的宏图霸业,岂能交予他人之手?”
燕清莞尔,提点道:“凡事亲力亲为,才是下策。”
吕布咕哝一声,唉声叹气:“布虽知晓,然真要如此,吾心实有不甘。”
燕清:“……”总觉得这厮没说实话。
虽说不清道不明那股潜藏在心里的不安和别扭是什么,但凭借敏锐的直觉,吕布还是清晰地察觉到了一些事情,也将他地危机意识,给瞬间唤起来了。
他不是不能耍赖皮,成日待在主公身边,练练兵,打打猎,偶尔清个山匪,沉浸在浓情蜜意中,满足于一些小打小闹。
主公一向心软,他若示个弱,将颓然落寞的面目展现出来,不愁不被应承。
可时间一长,他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建功立业,惶惶然地听他们受到主公器重赞扬,自个儿却只能靠当初的一些功绩来说事,啃着老本地吃着味,那再深的情谊,也将被主公一点点转移的目光给带走了。
而且主公麾下,现是智士如云悍将如雨,可用之士多如过江之鲫,三天两头地就有新人因仰慕主公风采,而不远万里地赶来投入主公麾下,乐效犬马之劳。
他年纪虽远称不上大,可也已刚到而立了,再过个几年,就将面临孙文台那种练武都得节制一些,省得一不留神闪了腰的窘境,等到那时,纵使有心为主公分忧,怕也无力了。
还不趁这时候抢尽风头,免得被源源不断补充来的新人给无情淹没,就此汲汲于众。
一想到那般凄凉光景,吕布忧心忡忡之余,便是不寒而栗。
他越想越觉得,要是这会儿辛苦一些,奔波频繁一点,既能得主公心疼,又能打下切切实实的基业。
就似如今,主公一瞧着冀州,便能想起是他带兵拿下的。
要是他肯多卖力,给主公打下半壁江山来,那主公便无论如何都忘不了他了罢?
燕清狐疑地盯着吕布瞅了好几眼,浑然不知对方正深深地沉浸在自己‘年老色衰、恩宠不在、老本啃光’的恐怖幻想中,只得轻轻击掌,迫他回神。
“你虽难得主动一回,但这次还真用不上你远行,只想你推荐一下人选。”
吕布蓦然醒神,忧心道:“怎就用不着布了?那公孙小儿的底细,于盟军中时布已有作留心,底细还是有数的。若由布上阵亲会,不说十拿九稳,八成把握,总归是有的。”
“你倒有先见之明。”燕清笑道:“可惜这回,你有的是要务在身,就不着急这一次两次了。”
吕布这才放了心,苦思冥想一阵,道:“伏义追随我时日不短,如何对付骑兵,他自有一套心得;文远虽跳脱些,爱行奇招,战事上也够稳妥;子龙年岁轻了,可使他做个副将,历练历练;至于文台那处的几个,我一向不大熟,主公不宜问我。”
燕清无奈道:“你说这么一大堆,还不如给我个准话,谁最合适?”
吕布爽快道:“愿荐伏义。”
燕清点点头:“那便点他为主帅,再点子龙为副将,另一军为辅助,由徐荣执掌。”
吕布毫无异议,只道:“那文台那处……”
燕清道:“调至北面,防止白波军趁虚而入。”
这会儿的白波军,已面目一新,不复往日的立场暧昧,更舍掉了臭名昭著地黄巾残党的皮囊,成了投诚洛阳这个百废待兴的小朝廷的地方军。
面对这恩赦令下后,头一支上表臣服,且颇有影响力的强大武装力量,朝廷精神大振下,展现出了十二分的宽容来,甚至还拨了一批不薄的物资作为军饷,让他们像模像样了一些。
燕清看了军报后,只默默地提高了警惕。
白波军自身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史上才会叫董卓的一干凉州悍将都束手无策,无疑是残党中最难对付的一支。
但一来,他们骨子里多少有着欺软怕硬的本能,见燕清势大兵盛,就不孤身轻犯,自寻烦恼,而是明智地选择了依附无法钳制他们的朝廷。
二来,则是燕清现四面临敌,暗潮汹涌,也着实腾不出手来多面开战,以无名之师教训他们。
燕清虽正一步一步地实施着计划,却也不是非照着它履行不可的:假使刘康真有本事,卧薪尝胆,明辨忠奸,举贤任能,使政治清明,百姓和乐,他甚至不是不能搁浅那计划。
底线只在于,保持自己公国的独立和完全性,不被中央可能产生的任何问题掣肘。
他毕竟已走到这步,再大公无私,也不可能选择彻底还政放权,而必须保证能护住忠心耿耿的部下,保住他们的心血功绩不被剥夺,不被心急叵测的政客摆布。
与此同时,作为责任,他愿意负担起的,则是在关键时刻,成为华夏子民抵御外敌的一面坚实盾牌,一个稳固壁垒。
毕竟毫无意义的盲目内斗,只是给虎视眈眈的外敌可乘之机罢了。
只是这希望,目前看着是日渐趋于微乎其微了。
正事说完,燕清忍不住莞尔一笑,主动环抱住了对方劲瘦有力的腰身,感慨万千地自嘲道:“许久不见,你倒成熟不少。如此豁达而有远见,倒衬得心忖不舍的我,有女儿作态之嫌了。”
吕布被这忽然一抱给惹得神魂颠倒,下意识地回抱住难得投怀送抱的燕清,半晌才朦朦胧胧地捕捉到尾音,牛头不对马嘴地应道:“……一辈子也不嫌的。”
顾忌着门外就有亲兵守着,忘了支开,心里又还有正事压着,燕清并未跟吕布多做缠绵,而是很快就分开了这拥抱,心血来潮地考校了几句功课来。
吕布不防燕清忽然抽查,答得磕磕绊绊,好歹说出来了,得燕清好几句褒奖。
末了见燕清夜深了,还不准备熄灯就寝,忍不住道:“事务再繁多,主公也当注意休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