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的神使大人-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这样的棚子干活也不热,现在快六月了,太阳已经开始毒辣了。
第17章 让人幸福的豆制品
晚上,大家都回营地,族长和勇士们也回来了。
按着神使大人的意思,尽量能抓活的就抓活的带回来。
这次抓着一只小黄羊,因为力气小,被抓住的。
何清欢高兴了,让人赶紧借着树林围了一个羊圈,就在营地边上。
小羊一只咩咩的叫着,何清欢问:“你说,会不会把狼招来、”
白伏城点头:“很有可能。”
“那怎么办?”何清欢有点着急。
“挖陷阱啊。”
对,挖陷阱。
找了个地方,三面是山凹,留一面可以接近小羊,在唯一的路径上,挖了长方形的陷阱,铺上树枝和树叶,现在植被茂密盖上野草,掩盖人类的气息。
等明天看结果吧。
等明天兴致勃勃的来看的时候,发现里面一只母羊,还是怀孕的母羊。
原来是羊妈妈来救自己的孩子了。
母羊竟然也长角?何清欢的世界观刷新了。
因为羊长不长角是分不同的品种的。
母羊抵抗的很厉害,看到人群围过来,凄厉的叫起来。
何清欢让人下去,把母羊的羊蹄子捆起来,前面后面穿上木棍,扛着回了营地。
小羊拴上绳子,也牵着领回营地。
在营地厕所附近又圈了一圈木桩,把母羊母子都栓在里面,让小孩子负责给打草喂养。
说到小孩子,上次的熏肠,也是安排泥巴每天去看别让火灭了,泥巴还是很精心的。
锯说每天都去弄柏树的树枝塞进去,让他冒烟。
七天后,巫医给拿出来,大家就那样一人一根一块的分了,觉得味道独特。
然后每次分了肉,留下的内脏,女人们就照神使的样子用大熊部落赞助的盐巴和巫医给的香料腌制了,挂在熏炉里熏制。
泥巴俨然已经成了熏肠的老手了。
熏炉现在就归他主管了,还带着别的小孩子一起,成了个孩子头。
这边又来了新任务,就让岩石和百合的女儿小桃负责了。
因为何清欢对百合的印象就是很文静,岩石是部落里的主力勇士,他们教育的孩子应该查不到哪里去。
再说女孩子对小动物天然的爱心,也细心,比交给男孩子养,要好许多。
小桃就带着小姐妹们负责看守和照顾小羊母子了。
因为有过照顾鸡的经历,所以养起羊来,也算是熟练工了。
每天拔草,喂水,打扫粪便,把粪便扔进厕所后的大坑里。
小羊因为母亲在身边,就不再叫唤了,羊妈妈也因为找到孩子,不再逃跑了。
就这样一直等到生另一只小羊,部落里就有三只羊了。
小孩子都学会了如何饲养动物了。
这边,何清欢又带领女人们制作了许多的陶锅,套碗,阴干到半干的时候。
用贝壳磨成光滑的面,把泥坯的表面用力压一遍,使表面更光滑紧密没有粗糙感。
再阴干直至全干,又用贝壳打磨一遍泛着红色的光。
窑洞已经建好了,烟道也挖出来了,焖烧的时候,用石头堵上就行。
内壁用泥巴糊了一遍,防止漏烟和掉落石子泥块之类的。
门口只留了一人可以钻过去的窑口。
准备了足够的木柴堆在旁边。
把阴干的锅碗,都搬进去,用石子在地下垫着,使每个面都能受热均匀。
堆叠起层,最大化的利用空间。
何清欢示范了一次之后就交给部落里的因为打猎落下残疾的人,比如大松,在这十几个人中根据观察,头脑稍微灵活一点的,腿脚也不灵便的胡安,被他选为队长。
大松身体已经恢复好了,但是因为微微瘸腿,走路不那么灵光,部落的捕猎活动不太带着他。
他就在营地里跟着女人和孩子们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儿。
做陶工不需要跑的飞快,没了脚趾头不耽误他烧陶啊。
就让他进去自己学着摆陶锅,套碗,什么事情都要自己亲自做一下才知道怎么回事。
胡安仔细的按着何清欢的样子也叠摞起来,每个器皿之间都有空隙,这样热力才能到达每个地方。
全部摆进去,这几天女人们做的陶丕,竟然没摆满,因为空间利用的好。
何清欢还是决定先烧一窑试一试,多少无所谓。
就交给胡安用泥巴和石头封上窑口,只留一个观察孔,在窑口下面预留的烧火口,点火。
第一天先慢火,慢慢烘干掉泥坯里的隐藏的水分,防止温度升的太高,太快,容易让泥坯在外干内湿的情况下炸裂。
第二天开始大火烧,让胡安观察火苗的颜色,要让炉火出现蓝色的高温火苗,一直保持一天。
晚上也没停火,继续加柴。
大山族长给他派了勇士轮流值班。
第三天慢慢的停了火,也不能一下子就断火,得让温度缓慢降下来。
晚上的时候,何清欢让把观察孔,烧火口,烟道全都堵上,闷着,等他自然凉凉。
烧窑的期间,黄豆在第二天磨了豆汁,给白伏城,巫医,族长,神使大人每人一碗尝了尝。
还留了一碗生豆浆,放在一边,交给巫医看守,任何人不能碰,我有用。
白伏城说:“今天还没有豆腐啊?”
“等着。”
好吧,等着。留一碗干什么呢?
又泡上了黄豆,这次泡的多了些。
第三天,一早,两个人和谐在帐篷前磨豆浆,转两圈放一勺豆子。
雪白的豆汁留下来,再冲洗干净石磨,过滤豆渣,煮豆浆。
留下一碗,拿走了昨天的那碗已经酸了的。
巫医跟在后面看神使大人要喝这变了酸的吗?
只见锅里的豆浆泛着白沫沸腾着,眼看就要冒出锅来,神使大人抓了一把从锅底的灰烬里
挑选干净杂物的草木灰,扔在锅里。
之间泡沫迅速消失,只留洁白的豆浆。巫医张大眼睛仔细的看着神奇的一幕。
更神奇的还在后面
只见神使大人把昨天的酸豆浆顺着锅边,细细的倒进去,用木勺推着搅拌。
神使大人仔细的观察着,酸豆浆倒完,又缓慢的推了几圈。
只听神使大人说:“成了。”
说着把豆浆倒进昨天就做好方形四指高的木头盒子里。
巫医惊讶的发现,刚才细腻柔滑的液体,现在竟然变成了固体。
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东西,虽然是固体但是看上去,那么娇嫩洁白,软滑,仿佛液体一样。
何清欢问白伏城:“吃老豆腐,还是嫩豆腐?”
“先来碗嫩的,再来碗老的。”
给白族长盛了一碗刚出锅的嫩豆腐,倒上留在锅里的牛肉汤汁,撒上碧绿的小山葱末,没有香菜,用的是紫苏叶子的碎末。
巫医看着直流口水,急忙把自己的石碗也递过去,神使大人照样也给她盛了一碗。
巫医端着浓香四溢,爽滑水嫩的嫩豆腐,又好看,又好吃,刺溜刺溜的太幸福。
要是部落的牙口不好的老人每天早晨喝一碗这个,那真是太美了。
都没有用牙咬呢,就下去了,怎么这么好吃?
神使大人问:“怎么样?”、
两个人蹲在帐篷前,刺溜刺溜声回答他。
“巫医阿姆,这个叫水豆腐也叫豆腐脑,特别适合老人小孩孕妇吃,好消化,易吸收。
多吃的话可以强健身体,延年益寿。”
两个人幸福的吧嗒嘴。
“所以,巫医阿姆你要把上次那些黄豆照顾好。”
“好的,神使大人。”巫医犹豫着:“可是真的到秋天的时候能收获比春天多三倍的种子吗?”
“是的,等以后我们找到合适的地方,就不用出去到处采摘了
喜欢吃什么就种在地里,免得找不到。
如果种的好话,秋天可以收获十倍,百倍的种子。”
巫医:天神啊,这不是神的技术,是什么?只有大自然才能让植物发芽,开花,结果,神使大人竟然也能?
白伏城看着老太太崇拜的看着自家的神使,忍不住笑。
“你笑什么?我看巫医阿姆在小河边种的黄豆长的很好呢。
你呢?都来三年了,也不知道发展农耕,还笑!
去搬石头压老豆腐。”
何清欢把豆腐用床单子包好盖上,再压上木板,上面放上一块大石头。
“明天就可以了。”
豆腐盒子滴答滴答的流出水来,经过一晚上的压制,豆腐变得紧实,有弹性。
洁白的表面上有纺织物的印痕,巫医很惊奇的伸长了脖子,忍不住的赞叹。
第18章 原始社会奢侈品发布会
因为安冬对于烧陶有很大的兴趣,一早就去窑口看了,所以没看到。
将豆腐切成一个手指厚,五六公分宽的方块,放在昨天编制的细柳条的篦子上,搁到熏炉上方熏制,外面盖了树枝支撑着荷叶,再用泥巴密封。
直到豆腐表皮变成棕黄色,发出油亮光即成。
因为豆腐比肉好熟的许多,所以,何清欢吩咐泥巴,等明天的这个时候就可以开炉看看了。
因为熏制的过程中把水分逼出,所以熏豆干储存的时间要比鲜豆腐长。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栽培大豆有五千年的历史,也是最早研发豆制品的国家。
春秋时期,人们就把豆当做主要粮食,即菽。熏豆腐干中富含蛋白质,而且属于完全蛋白,人体好吸收。
预防心血管疾病,保护心脏。、
富含多种矿物质,补充钙质,对老人和小儿特别有好处。
何清欢看部落里的老人和小孩都是营养不良的样子。
年纪轻轻的就看上去苍老衰弱不堪,只能缓慢的干些零碎的活儿。
他想每天早晨给老人和孩子磨一锅豆腐脑,补充营养。
白伏城拿来的豆子并不多也就是三十斤,现在种也晚了,还不如吃了。
因此也就熏了这一锅豆干子,余下的每天早晨做豆腐脑给老人和孩子吃了。
嘱咐完泥巴,何清欢就去开窑。
窑口已经聚集了一圈人,因为烧陶是大事,所以,就连勇士们也都没出去,等着。
这可是原始社会的奢侈品发布会啊,谁会错过这个历史性的时刻?
何清欢早上的时候就已经先让胡安和大松把烟道的石头搬掉,降窑内的温度。
再把窑口的石头爬开脸盆大小的洞通风,透过这个洞,可以看到里面的陶器散发着隐隐的红光。
部落里的人都兴奋的挤在窑口观看,已经轮流看过一圈了,就等着神使大人开窑。
何清欢弄完豆干子,这时热气已经散发的差不多了。
不能着急出窑,是因为如果窑内温度和外界温度差距太大的话,滚烫的陶器遇到冷空气,质量不密实的陶器就会开裂。
何清欢看着众人兴奋的脸,也被感染着,单纯善良,勤劳本分,只要吃得饱,就觉得幸福。
简单的幸福,简单的 ,真不错。
何清欢在众人的期待中开口:“好了,时间到了,可以开窑了。”
众人欢呼着,胡安享受到了很久没有享受到的被重视的感觉。
他和大松小心翼翼的把窑口的石头泥巴都清理掉,众人屏气凝神,等待出窑的神圣时刻
胡安爬进还有些微热的窑洞,从上面轻轻的把陶碗拿下来,递给外面的大松。
众人发出惊叹:“哇,比有陶族烧的陶器还要好。”
“好轻,好漂亮的颜色,好滑啊。”
“族长,我们要不要拿它换食物?”
看向自己的族长,族长却恭顺的看着白伏城。
白伏城看着何清欢;“感谢天神赐给我们的神使大人。”
众人慌忙:“感谢神使大人给我们烧制出这么好的陶器。”
何清欢知道这是白伏城在众人面前抬高自己的威望,点头接受。
白伏城这才拿着光滑,细腻,泛着红光的陶碗说:“我们每个勇士先做一个陶碗。”
噢,噢,大家高声欢呼。
温热的陶器从窑里一个一个经过众人的手穿到凉泥坯的芦苇棚里,数了数。
胡安用一根细绳子系了五十三个结,表示烧好的碗数。
用粗一点的绳子系了十五个结表示烧好的锅数。
何清欢见巫医也这样计数。
用单线的绳结表示小孩的人数。
用双线的绳结表示女人的人数。
用三股的绳结表示男人的人数。
用染成黑色的绳结表示老人的人数。
何清欢觉得文化教育要提上日程了,尤其是孩子的教育。
族长暂时担任内务总管的职责,把陶碗分给部落里的四十九个勇士,加上大熊他们三个外来的勇士每人一个。
高兴的人们摩挲着自己的红陶碗,这可值钱了,有陶族还不如这个光滑,瓷实,还敢要半个黄羊呢,这个怎么也得要一个黄羊。
白伏城那个阴谋家,制定了以陶发展经济的计划。
因为陶碗好烧,还便宜,在市场上,比起陶锅要一只羊来,好卖的多。
所以要大量生产陶碗,用陶碗来换食物。
比如所有的肉类,因为我们不缺盐和调料,而且有熏肉的技术,可以保存到冬天没有食物的时候吃。
何清欢说:“其他部落你发现他们有没有农耕的迹象?有米,交换种子之类的?”
“见过,很便宜,都是野生的。因为不知道怎么加工,都是烤着吃或者煮着吃,有壳,很难吃的。”
“,所以,去交换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各部落里独有的东西,我们需要的东西太多了,
一切稀罕的东西都可以换。”
“这样吧,我从我们那边的营地调过些人来,专业烧制陶器。”
“好,不过不用那些勇士,用那些身体有残疾的,未成年的,女人也可以跟着一起过来。|”
“好,我这就安排人回去。”
叫过安冬,拿过两个陶碗:“你拿着这个回营地,按神使大人的意思找一百个人来。
有残疾的勇士可以带着孩子和女人一起过来。”
安冬接过陶碗和大熊作伴一起回去了。
部落的人只要一见这个陶碗,肯定愿意来干这个,能给部落出力,不拖累部落,才好意思吃饭啊。
何清欢问:“就他俩,安不安全?”
白伏城微笑:“没关系,他俩都是飞毛腿,跑得快着呢,而且,你看两个营地之间不是经常有勇士来往吗?”
何清欢想起给他送,石磨和黄豆的事情,“离得不远啊?”
“就一天的路程,脚程快的下半午就到了,路上还能抓个猎物啥的。”
“嗯?30公里?”
“嗯,差不多。”
何清欢再次感到原始的原始,唉“多亏我喜欢徒步,要是个公主病到这里怎么活啊?”
白伏城拉起他的手,吻在手背上:“所以我特别感谢天神,把你赐给这片大地”
何清欢笑:“有时候我真分不清你是真的感谢天神,还是给我开玩笑。”
白伏城诚恳的说‘是真的,每次我说感谢你的时候,都是真的,我的神使大人。”
何清欢抽挥手;“你不是说可以保证部落的人不饿死吗?为什么还要去换食物?”
白伏城:“在这里食物才是硬通货,是唯一通行的货币,到冬天你就知道这个货币有多硬了。”
“好,我等着。”
何清欢觉得自己的脑子不如白伏城那样,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他只适合这些小东西。
那些通关大计谋,他玩不转。
比如现在,在原始社会打经济战。
何清欢开始琢磨和教育下一代的工作。
首先他寻找适合造纸的植物,竹子是最好的,因为他的纤维柔韧,洁白,无异味是造纸里最好的原材料。
白伏城说在南边好像听人说过,见过。
何清欢说:“你要是给我竹子,我能给你整个世界。”
白伏城笑说:“就冲你这句话,我也要给你找到竹子。”
他已经暗暗的潜了五十个勇士往南边出发了,寻找何清欢上次说的,有河流,有平原的肥沃土地去了。
晚上大山内总管在营地分配了今天打到的牛肉,神使大人在旁边说话了:“今天晚上吃完晚饭后,小孩子都到这里来,没事的人也可以来。”
既然神使大人吩咐了,当然遵命,除了值班保卫营地的勇士大人孩子都过来了。
神使大人站在火堆边,看着一片坐在下面的人:“今天要教给大家的东西叫做:学习。”
白伏城在旁边坐着看着他如何在原始社会办学校。
第19章 开学啦
“学习就是学自己不会的事情。
比如打猎,认识不知道的植物,学习不会的技术,当然还有文字。”
“文字?什么是文字?”众人一脸纳闷。
“文字就这世界上的每一个东西,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动物,植物,都有对应的一个图案,表示。这个图案,符号就是文字。”
巫医听到这里,大叫一声:“神使大人,使不得。”
何清欢纳闷了:“为什么?”
巫医激动的说:“那是天神使用的东西,不能给凡人。”
他们巫医世代流传才有几个简单的符号,怎么能这么不知道珍惜的就交给所有人呢?
白伏城站起来说:“巫医,神使大人是奉天神的使命来拯救万民于苦难之中的。
他来到这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发生了多大的变化,以后我们还会有更大更多的变化。
会变得越来越好,好的超过你们所有人的想象。”
众人沉默,白伏城又说;“你一个小小的巫医,怎么敢阻止神使大人行事?”
众人一惊,是啊,神使大人很好说话,也很随和,我们都把他当成亲人一样,可是他是神使大人啊。
“神使大人息怒。”众人赶紧求情。
何清欢很无奈啊,我没生气啊,没有怒可以息啊。
白伏城示意他可以继续了。
何清欢挥挥手,表示不介意。
“我们先来学简单的数字。数字可以大大的提高我们的计数的准确性和简便性。”
他身边一块光滑的大石头,他拿起一根烧火的木棍,用前面的黑碳部分在上面写了一根阿拉伯数字
这就表示一个,一个人,一个碗,一条鱼,一个果子,一片叶子,都可以用这个表示。
啊,这么简单啊,我们也用这个表示啊。
借着2。
2像小鸭水中游。表示什么呢?
众人在下面回答:两个人,两个石头。。。。。
对了,很简单是不是?来这个3。
3像耳朵在一边。
白伏城宠溺又崇拜的看着自己的神使大人像教幼儿园的小朋友一样教原始人学习。
尼玛,太可爱了,说唱数字歌的时候。
今天晚上就借着营地的火光学习了一到十的阿拉伯数字。
小孩子特别喜欢:“神使大人,明晚还教吗?”
“教啊,只要不下雨就教。”
现在天气慢慢的炎热起来,帐篷里也开始热的睡不着,晚上还不如出来玩耍学习呢。
小孩子欢天喜地的跟大人回家了。
晚上何清欢在帐篷里记日记:6月1日,正式开始教育小朋友。
又想以后每天要教的东西,排个先后顺序。
白伏城又挤进来:“还没睡?”
“天热,你在外面睡,你靠着我,我睡不着,你太热了。”
“可我想靠着你,你凉快。”
“话说,让大家搭个棚子吧,别睡帐篷了,太不透气了。”
“嗯,好,明天让他们搭棚子。”
“棚子顶还是得有盖的,要不然下雨会淋湿的。”
“他们不怕淋。”
“我怕淋好吗?要是感冒了,我直接挂了!”
“好好,盖有顶的棚子。”
随着事务的增加,白伏城开始按照每个人的特长指派任务。
组建了陶器部,主管是胡安,因为曾经得到神使大人的亲自指点,让他在后来的人中很有威望,带着一百来人,主要负责挖泥,制坯,烧窑。
编制组,因为春花的编制技能出众,编的又快又好,所以被任命为编织部的主管,被白伏城调往大熊部落大本营地,去哪里教女人们编篮子,编筐,编芦苇席,和鸡笼子
当然带着她的老公小根和儿子一起去的。
编织物也是重要的贸易物资。
饲养组,随着捕获的幼崽越来越多,光是孩子们已经忙不过来了,就指派小桃的阿姆百合做饲养部的主管。
食品加工组包括熏肉制作,豆腐制作,都归做饭很好吃的春草负责,她做主管。
往来营地,窑口,传达口信的飞毛腿们组成了通讯部,由大熊负责。
而这些都由大山内主管负责。
外部的打猎,高山营地的不到五十来勇士现在选出一个百夫长
就是春水。
他手下分成五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十个人,任十夫长。
现在还没有一百个人,以后会补充满的。
以后还会任命千夫长。一千个勇士啊,白伏城想想就兴奋。
但是勇士们都是由他亲自负责,平时勇士打猎养家糊口,战时都是战士!
主要的军事力量还要自己掌握!
他看何清欢教孩子们认字,教的得趣,也在每天早晨开始训练勇士们擒拿,格斗一个小时。
勇士们吃完饭,出门后,就教给小孩子们功夫,射箭,棍法,枪法。
训练一个小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